CN202329045U - 一种使用新能源热源的联合干燥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使用新能源热源的联合干燥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329045U
CN202329045U CN2011204635551U CN201120463555U CN202329045U CN 202329045 U CN202329045 U CN 202329045U CN 2011204635551 U CN2011204635551 U CN 2011204635551U CN 201120463555 U CN201120463555 U CN 201120463555U CN 202329045 U CN202329045 U CN 20232904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water
drying
water tank
thermal sour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463555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显龙
郭华芳
李华山
柳青
廉永旺
姚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Institute of Energy Conversion of CAS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Institute of Energy Conversion of C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Institute of Energy Conversion of CAS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Institute of Energy Conversion of CAS
Priority to CN201120463555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32904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3290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329045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10Greenhouse gas [GHG] capture, material saving, heat recovery or other energy efficient measures, e.g. motor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e.g. for rolling metal or metal working

Landscapes

  • Drying Of Sol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使用新能源热源的联合干燥系统,包括由新能源系统组成的热源部分、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水箱组成的蓄热部分、干燥房、余热回收装置、相应的控制部分及连接部分,热源部分与蓄热部分连接,蓄热部分与干燥房连接,干燥房与余热回收装置连接。其中热源部分通过太阳能、热泵和生物质锅炉三种方式制取热水,并储存在水箱中。干燥时,从水箱流出的热水流经干燥房并被换热后流回水箱;在换新风部分装有余热回收换热器回收排出的湿空气的热量,可以在保证高干燥质量前提下,实现节能减排、经济安全的目标,同时,系统可在任何天气情况下进行24小时不间断干燥,提高干燥速度和干燥质量,提升被干燥物品品质。

Description

一种使用新能源热源的联合干燥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干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使用新能源热源的联合干燥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干燥分离操作值通过应用热能将固体、半固体或者液体物料中的液体成本蒸发为气体,使物料转变为固体,干燥在化学、食品、农业、生物技术、聚合物、陶瓷、制药、制浆和造纸、矿场和干燥木材加工等工业中都是必不可少的操作。在现代社会,干燥作业的能量消耗量较高,据不完全统计,发达国家工业能耗的14%用于干燥,而丹麦和德国所消耗能源的20%到25%都用于干燥。在我国,干燥作业也是耗能大户之一,其能耗占国民经济总能耗的12%左右。干燥的能耗范围从占化学工业非常低的小于5%到占造纸工业的35%,绝大部分的消耗是操作成本而不是最初的设备投资,因此降低运行成本和运行过程中的排放污染是更加有效的节能环保途径。
传统物品干燥方式多采用晾晒或者锅炉加热方式。自然晾晒方式物品浪费严重,干燥品质差,周期长,场地分散;采用燃油、燃煤锅炉进行干燥,运行费用高,排放污染严重,加重了交通拥堵,同时对空间、人员有特定要求,增加成本。由以上描述可看出,传统的干燥方式不能兼顾干燥成本与干燥质量和节能环保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新能源热源的联合干燥系统,可以在保证高干燥质量前提下,实现节能减排、经济安全的目标,同时,系统可在任何天气情况下进行24小时不间断干燥,提高干燥速度和干燥质量,提升被干燥物品品质。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一种使用新能源热源的联合干燥系统,包括由新能源系统组成的热源部分、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水箱组成的蓄热部分、干燥房、余热回收装置、相应的控制部分及连接部分,热源部分与蓄热部分连接,蓄热部分与干燥房连接,干燥房与余热回收装置连接。利用无污染、无运行成本的太阳能,无污染、低运行成本的热泵热水和低污染、低运行成本的生物质锅炉,生物质可以是回收废弃材料做燃料以及余热回收装置,保证高干燥质量前提下,实现节能减排、经济安全的目标;
所述热源部分包括太阳能热水系统,热泵热水系统,生物质锅炉热水系统,生物质锅炉采用被干燥物品的废弃部分作为燃料(例如干燥水果时,使用其树枝,粮食秸秆,木屑等),热源部分优先采用太阳能热水系统,可节约生物能源。
所述蓄热部分包括一大水箱及一小水箱,所述小水箱与太阳能热水系统连接,所述大水箱与热泵热水系统及生物质锅炉热水系统连接,采用两个保温水箱时,小水箱用太阳能热水系统循环加热,保证快速启动使用太阳能,大水箱与热泵热水系统、生物质锅炉热水系统和小水箱循环连接,不仅保持大小水箱的恒温,并在太阳能供应过量时,通过与小水箱循环带走热量,热泵热水系统及生物质锅炉热水系统根据天气和水温来控制启动;
所述蓄热部分包括两大水箱及一小水箱,所述干燥房的进口端及出口端分别与两大水箱连接,小水箱用作太阳能热水系统循环加热,干燥房进出口连接两个不同的大水箱,所述小水箱与太阳能热水系统连接,热泵热水系统及生物质锅炉热水系统热水出口连接一个大水箱,外界冷水进口和生物质锅炉热水系统冷水进口与另一个大水箱连接。使用时两个大水箱相加的总蓄水量等于或者稍大于一个大水箱的容积,热泵热水系统及生物质锅炉热水系统根据天气和水位(非水温)控制启动;
所述余热回收系统为换热器,设在干燥房的排风口处,在排风口采用换热结构,将排出的湿空气中水汽的潜热和部分显热通过换热器回收并加热新风;
所述控制部分与热泵热水系统及生物质锅炉热水系统连接,对锅炉、热泵启停实行自动控制,采用天气、水温或者水位控制,控制连接部分内热水的循环流动,保证蓄热水箱24小时不间断恒温,保证干燥房换热器出风温度恒温,提高干燥物品品质。
本实用新型的其中热源部分通过太阳能、热泵和生物质锅炉三种方式制取热水,并储存在水箱中;干燥时,从水箱流出的热水流经干燥房并被换热后流回水箱;在换新风部分装有余热回收换热器并回收排出的湿空气的热量,保证高干燥质量前提下,实现节能减排、经济安全的目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其中,1、热源部分;2、蓄热部分;3、干燥房;4、余热回收装置;11、太阳能热水系统;12、生物质锅炉热水系统;13、热泵热水系统;
21、小水箱;22、大水箱;23、大水箱。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说明,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的如图1所示,一种使用新能源热源的联合干燥系统,包括由新能源系统组成的热源部分1、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水箱组成的蓄热部分2、干燥房3、余热回收装置4、相应的控制部分及连接部分,热源部分1与蓄热部分2连接,蓄热部分2与干燥房3连接,干燥房3与余热回收装置4连接,余热回收装置4为换热器,并安装在干燥房3的排风位处。
太阳能热水系统11与小水箱21相连,循环加热小水箱21中的水,当小水箱21中的水温达到要求时,连通与干燥房3的流路并加热干燥房3中的空气;当小水箱21中的水温不能达到要求时,连通大水箱22与干燥房3的流路。
如果气温达到热泵热水系统13启动条件,启动热泵热水系统13加热大水箱22中的水,如果气温不能达到热泵热水系统13启动要求,启动生物质锅炉热水系统12加热大水箱22中的水。
在干燥过程中,定时或者根据空气湿度测量来排放空气,排放空气时,湿空气和新风都流经换热器,将排放的湿空气的热能回收并重新加热新风。
在天气晴朗时,使用太阳能热水系统11制取热水并进入小水箱21循环,在水温达到要求后,接通与干燥房3的流路,并通过换热器对干燥房3供热。如果太阳能热水系统11除供应干燥需求外仍然有富余,则接通大水箱22,将富余热能储存进入大水箱22。
夜晚,热源水温达到境界线而环境温度超过最低要求时,启动热泵热水系统13为干燥房3提供热源;当水温低于设定值而环境温度和太阳能强度低于要求时,启动生物质锅炉热水系统12为干燥房3提供热源。
在干燥房3排放湿空气时通过换热器回收废热。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另外一种结构是蓄热部分包括两大水箱22,23及一小水箱21,干燥房3的进口端及出口端分别与两大水箱22,23连接,小水箱21与太阳能热水系统11连接,热泵热水系统12及生物质锅炉热水系统13热水出口连接大水箱22,外界冷水进口和生物质锅炉热水系统13冷水进口与大水箱23连接,大水箱23用来回收干燥房3出来的热水,保证干燥房3干燥用热水的温度精确恒定。

Claims (6)

1.一种使用新能源热源的联合干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由新能源系统组成的热源部分(1)、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水箱组成的蓄热部分(2)、干燥房(3)、余热回收装置(4)、相应的控制部分及连接部分,热源部分(1)与蓄热部分(2)连接,蓄热部分(2)与干燥房(3)连接,干燥房(3)与余热回收装置(4)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使用新能源热源的联合干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源部分(1)包括太阳能热水系统(11),热泵热水系统(12),生物质锅炉热水系统(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使用新能源热源的联合干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热部分(2)包括一小水箱(21)及一大水箱(22),所述小水箱(21)与太阳能热水系统(11)连接,所述大水箱(22)与热泵热水系统(12)及生物质锅炉热水系统(13)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使用新能源热源的联合干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热部分(2)包括两大水箱(22)(23)及一小水箱(21),所述干燥房(3)的进口端及出口端分别与两大水箱(22)(23)连接,所述小水箱(21)与太阳能热水系统(11)连接,热泵热水系统(12)及生物质锅炉热水系统(13)热水出口连接大水箱(22),外界冷水进口和生物质锅炉热水系统(13)冷水进口与大水箱(23)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使用新能源热源的联合干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回收装置(4)为换热器,且设在干燥房(3)的排风口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使用新能源热源的联合干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分与热泵热水系统(12)及生物质锅炉热水系统(13)连接。
CN2011204635551U 2011-11-18 2011-11-18 一种使用新能源热源的联合干燥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32904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4635551U CN202329045U (zh) 2011-11-18 2011-11-18 一种使用新能源热源的联合干燥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4635551U CN202329045U (zh) 2011-11-18 2011-11-18 一种使用新能源热源的联合干燥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329045U true CN202329045U (zh) 2012-07-11

Family

ID=464410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463555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329045U (zh) 2011-11-18 2011-11-18 一种使用新能源热源的联合干燥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329045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99371A (zh) * 2014-03-17 2014-07-02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利用生物质和太阳能来制取甲醇及发电的多联产系统
CN104654600A (zh) * 2014-12-18 2015-05-27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一种实现太阳能集热系统工业应用的协同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6288680A (zh) * 2016-07-28 2017-01-04 福州大世界橄榄有限公司 一种烘干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99371A (zh) * 2014-03-17 2014-07-02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利用生物质和太阳能来制取甲醇及发电的多联产系统
CN104654600A (zh) * 2014-12-18 2015-05-27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一种实现太阳能集热系统工业应用的协同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6288680A (zh) * 2016-07-28 2017-01-04 福州大世界橄榄有限公司 一种烘干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08942B (zh) 一种污泥干化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208087456U (zh) 能够降低干化污泥含水量的全封闭多能互补污泥干化系统
CN204240456U (zh) 一种燃气、太阳能及地热能复合利用的供热系统
CN106091080A (zh) 一种工业余热与太阳能联合的跨季节蓄热、区域供热系统
CN106287773B (zh) 一种wggh专用余热回收系统
CN105180245A (zh) 一种煤矿双热源热能利用系统及其运行方式
CN202329045U (zh) 一种使用新能源热源的联合干燥系统
CN203893630U (zh) 太阳能与热泵联合型煤干燥系统
CN202561876U (zh) 空气源热泵热水器地暖恒温系统
CN207035380U (zh) 车站排风‑水源热泵与热网互补联合供热的空调系统
CN103954039B (zh) 以热泵方式回收燃气锅炉烟气冷凝热能的装置和方法
CN105953289B (zh) 一种利用凝固潜热的热泵系统
CN206043233U (zh) 一种余热回收装置及油炸机
CN209654075U (zh) 一种煤矿瓦斯综合利用系统
CN208090783U (zh) 一种相变储热智能低温供热系统
CN207019338U (zh) 热湿废气余热高效回收与利用的双效开式吸收式热泵装置
CN208883855U (zh) 一种沼气工程余热综合利用系统
CN207975858U (zh) 空气源热水装置
CN207649257U (zh) 一种太阳能干化厂辅热装置
CN202501784U (zh) 一种热管封闭式风冷喷淋冷却装置
CN206755217U (zh) 一种水媒式烟气换热器装置
CN205807596U (zh) 一种回收凝汽器余热用于热网补水的热泵系统
CN205079307U (zh) 一种煤矿双热源热能利用系统
CN205918491U (zh) 一种缸套水回水温度自动控制系统
CN103322609B (zh) 一种太阳能蓄热热泵采暖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711

Termination date: 2017111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