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322927U - 一种汽车转向节支架感应淬火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转向节支架感应淬火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322927U
CN202322927U CN2011204349988U CN201120434998U CN202322927U CN 202322927 U CN202322927 U CN 202322927U CN 2011204349988 U CN2011204349988 U CN 2011204349988U CN 201120434998 U CN201120434998 U CN 201120434998U CN 202322927 U CN202322927 U CN 2023229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duction hardening
heating
hardening equipment
heating inductor
indu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43499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建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UNIVERSITY HEAT-TREAT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UNIVERSITY HEAT-TREAT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UNIVERSITY HEAT-TREAT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UNIVERSITY HEAT-TREAT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2043499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3229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3229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322927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10/00Technologies related to metal processing
    • Y02P10/25Process efficiency

Landscapes

  • Heat Treatment Of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转向节支架感应淬火装置,其至少包括:连接板,加热感应器,通过所述连接板连接于所述加热电源,所述加热感应器从一侧设置于所述汽车转向节支架零件的待淬火部位外侧;至少一对喷水板,与所述加热感应器相连接,分别设置在所述汽车转向节支架零件相对两侧,对应所述待淬火部位用一对或多对喷水板代替传统环形喷水器,不仅降低了冷却介质的流量节约成本,又提高了冷却介质的压力,缩短了零件的冷却时间,使零件下端面处加热层能马上转变为马氏体,从而防止转向节支架感应淬火时产生裂纹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转向节支架感应淬火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工件淬火加工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汽车转向节支架感应淬火装置。
背景技术
在目前汽车工业高速发展的形势下,各大汽车厂商在追求规模的同时,都更加注重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加大自主品牌和本土化研发汽车的规模,采用国产零部件代替进口部件以降低整车造制成本,对增强生产厂家的竞争力和提高民族工业技术水平以及就业都有着十分重要意义。
转向节是汽车转向桥上的主要零件之一,是汽车重要安全零部件,全世界的行业人士都极其重视其安全特性。转向节能够使汽车稳定行驶并灵敏传递行驶方向,转向节的功用是承受汽车载荷,支承并带动车轮绕主销转动而使汽车转向。在汽车行驶状态下,它承受着多变的冲击载荷,因此,要求其具有很高的强度。杆部的感应淬火强化处理能提高转向节的疲劳寿命,而感应器的设计和制造是提高感应淬火质量的关键。
图1显示传统感应淬火器1应用结构示意图,以及图2显示传统感应淬火冷却用圆环形喷水器3的结构示意图。传统的加热方法在汽车转向节支架零件2淬火后得不到仿形的硬化区域,尤其是圆角处硬化层深度达不到要求,而且容易造成零件2开裂,不能满足零件2的设计性能要求,其原因主要在于:转向节支架零件2感应淬火器1一般是半圈式仿形感应器,由于感应加热的边缘效应强烈,转向节支架零件2下端面的感应电流集中,使该处的加热层较深,在后来的淬火冷却时其表层很快形成了马氏体薄层,而随后的冷却中,虽然传统的圆环形喷水器3喷水流量大,但是不够集中且冷却介质的压力不够,导致冷却过程中无法将加热薄层内部的奥氏体在理想短时间内转变为马氏体,从而在加热薄层逐个不断转变为马氏体的过程中,比容增大,向外挤压,使最初的马氏体薄层受到挤压,而形成拉伸应力作用,进而产生了裂纹。
因此,如何找到一种改进的汽车转向节零件的淬火装置,以克服上述技术缺陷,是目前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转向节支架感应淬火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传统感应淬火过程因冷却慢而导致零件淬火裂纹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转向节支架感应淬火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连接板,连接于加热电源;加热感应器,通过所述连接板连接于所述加热电源,所述加热感应器从一侧设置于所述汽车转向节支架零件的待淬火部位外侧;至少一对喷水板,与所述加热感应器相连接,分别设置在所述汽车转向节支架零件相对两侧,对应所述待淬火部位。
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汽车转向节支架感应淬火装置中,所述喷水板为弧形,所述喷水板具有多个喷水孔,所述喷水板与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加热感应器为半圈式仿形感应器。所述加热感应器还包括导磁体。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导磁体固定连接。所述加热感应器与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固定连接方式均为螺锁固定。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汽车转向节支架感应淬火装置,用一对或多对喷水板代替传统环形喷水器,不仅降低了冷却介质的流量节约成本,又提高了冷却介质的压力,缩短了零件的冷却时间,使零件下端面处加热层能马上转变为马氏体,同时淬火时的余温也起到了自回火作用,从而防止转向节支架感应淬火时产生裂纹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为传统感应淬火器应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显示为传统淬火用圆环形喷水器结构示意图。
图3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汽车转向节支架感应淬火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元件标号说明
1    传统感应淬火器
2    汽车转向节支架零件
3    传统圆环形喷水器
4    连接板
5    机台
6    加热感应器
61   导磁体
7    喷水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
请参阅图3,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汽车转向节支架感应淬火装置的俯视示意图。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构想,遂图式中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转向节支架感应淬火装置,包括连接板4、加热感应器6、以及至少一对喷水板7。
所述连接板4设置在所述机台5上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4通过机床上下滑动带动所述加热感应器6向或在汽车转向节支架零件(未图示)上的待淬火部位移动。
所述加热感应器6与所述连接板4之间是采用如螺锁固定的固定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加热感应器6为半圈式仿形感应器。所述加热感应器6通过所述连接板4上的连接头连接所述加热电源,所述加热感应器6从一侧半围设于所述汽车转向节支架零件的待淬火部位外侧,可用于对所述待淬火部位进行加热。
在本实施例中,喷水板7与所述加热感应器6固定连接,将一对喷水板7分别设置在所述汽车转向节支架零件的相对两侧,对应所述汽车转向节支架零件的待淬火部位。较佳的,所述一对喷水板7为对称设置,并且为弧形,具有多个喷水孔,通过喷射水柱来对所述汽车转向节支架零件上的待淬火部位进行冷却,在实际情况中可通过变化喷水孔的密度或者径值大小等条件可以调整喷水水柱的压力强弱,同时,为进一步加强冷却效果,可设置多对喷水板7,均不以本实施例为限。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加热感应器6还包括导磁体61,设置于所述加热感应器6即半圈式仿形感应器的周向导线及纵向导线,通过导磁体61可有效加强淬火过程中的加热效果。
须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加热感应器6、喷水板7与连接板4间的固定连接方式均为螺锁固定,当然也可以采用常见的其他固定方式,并不以本实施例为限。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汽车转向节支架感应淬火装置,用一对或多对喷水板代替传统环形喷水器,不仅降低了冷却介质的流量节约成本,又提高了冷却介质的压力,缩短了零件的冷却时间,使零件下端面处加热层能马上转变为马氏体,同时淬火时的余温也起到了自回火作用,从而防止转向节支架感应淬火时产生裂纹的问题。所以,本实用新型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9)

1.一种汽车转向节支架感应淬火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
连接板,连接于加热电源;
加热感应器,通过所述连接板连接于所述加热电源,所述加热感应器从一侧设置于所述汽车转向节支架零件的待淬火部位外侧;
至少一对喷水板,与所述加热感应器相连接,分别设置在所述汽车转向节支架零件相对两侧,对应所述待淬火部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转向节支架感应淬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水板呈弧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转向节支架感应淬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水板具有多个喷水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转向节支架感应淬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水板与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转向节支架感应淬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感应器为半圈式仿形感应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转向节支架感应淬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感应器还包括导磁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转向节支架感应淬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磁体设置于所述加热感应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转向节支架感应淬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感应器与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4或7所述的汽车转向节支架感应淬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连接方式为螺锁固定。
CN2011204349988U 2011-11-04 2011-11-04 一种汽车转向节支架感应淬火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3229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4349988U CN202322927U (zh) 2011-11-04 2011-11-04 一种汽车转向节支架感应淬火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4349988U CN202322927U (zh) 2011-11-04 2011-11-04 一种汽车转向节支架感应淬火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322927U true CN202322927U (zh) 2012-07-11

Family

ID=464349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434998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322927U (zh) 2011-11-04 2011-11-04 一种汽车转向节支架感应淬火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322927U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89846A (zh) * 2013-11-05 2014-02-19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转向节双台阶淬火感应器及其淬火方法
CN104313255A (zh) * 2014-10-22 2015-01-28 安庆安簧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轴类转向节轴颈高频淬火装置及淬火工艺
CN104419815A (zh) * 2013-08-22 2015-03-18 上海纳铁福传动系统有限公司 轴类零件的感应回火工艺及感应器
CN106661647A (zh) * 2014-07-10 2017-05-10 高周波热錬株式会社 加热装置和加热方法
CN107034346A (zh) * 2017-06-12 2017-08-11 上海赫丁格热处理有限公司 六边形空心件感应器及淬火机床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19815A (zh) * 2013-08-22 2015-03-18 上海纳铁福传动系统有限公司 轴类零件的感应回火工艺及感应器
CN103589846A (zh) * 2013-11-05 2014-02-19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转向节双台阶淬火感应器及其淬火方法
CN103589846B (zh) * 2013-11-05 2015-04-15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转向节双台阶淬火感应器及其淬火方法
CN106661647A (zh) * 2014-07-10 2017-05-10 高周波热錬株式会社 加热装置和加热方法
CN104313255A (zh) * 2014-10-22 2015-01-28 安庆安簧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轴类转向节轴颈高频淬火装置及淬火工艺
CN107034346A (zh) * 2017-06-12 2017-08-11 上海赫丁格热处理有限公司 六边形空心件感应器及淬火机床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322927U (zh) 一种汽车转向节支架感应淬火装置
EP1848833B1 (de)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eines lagerringes für grosswälzlager mittels induktionshärten
CN101509061B (zh) 法兰-输出轴轴颈和端面同时感应淬火技术
CN206375954U (zh) 卧式中频淬火机床
CN104354776A (zh) 一种焊接式引轮体及其生产方法
CN103451393A (zh) 奥铁体球墨铸铁磨球热处理工艺方法
CN104611538A (zh) 应用于车用中空变截面轴头的新型淬火工艺及其使用设备
CN110607426A (zh) 一种半轴类零件淬火感应器及淬火方法
CN105838849A (zh) 一种应用于重轨精密感应加热器及导向运输机构
CN203247291U (zh) 一种管式工件的热处理装置
CN111485081B (zh) 一种销套的淬火热处理方法
CN202322908U (zh) 一种汽车转向节支架感应淬火装置
CN203021620U (zh) 转向节中频淬火感应器
CN202465817U (zh) 用于汽车涡轮轴套的感应淬火装置
CN110777236B (zh) 一种内环面感应淬火硬化的汽车鞍座开口端盖加工方法
CN208604161U (zh) 一种活塞杆热处理用的淬火装置
CN209702799U (zh) 一种小型回转支承轴承外圈的内滚道淬火感应器
CN202246741U (zh) 工程车用支承轴的表面淬火感应器
CN203360495U (zh) 一种弯钢管内壁硬化淬火设备
CN103409600B (zh) 工件淬火机床及其淬火方法
CN104561497A (zh) 道岔轨制造方法
CN208071755U (zh) 一种用于柴油机喷油器衬套的局部淬火装置
CN203487198U (zh) 齿毂的热处理用垫圈组
CN206986229U (zh) 用于制动器压盘锥窝的感应淬火装置
CN112779390A (zh) 模具耐磨板的加工淬火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711

Termination date: 2019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