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308587U - 磁性连接器、间接式磁性连接器及间接式磁性连接器结构 - Google Patents

磁性连接器、间接式磁性连接器及间接式磁性连接器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308587U
CN202308587U CN2011203748232U CN201120374823U CN202308587U CN 202308587 U CN202308587 U CN 202308587U CN 2011203748232 U CN2011203748232 U CN 2011203748232U CN 201120374823 U CN201120374823 U CN 201120374823U CN 202308587 U CN202308587 U CN 2023085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frame
insulating base
connector
magnetic
magnetic conduct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374823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邱显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mula Technology Inc
Original Assignee
Simula Technology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mula Technology Inc filed Critical Simula Technology Inc
Priority to CN201120374823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3085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3085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308587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一种磁性连接器、间接式磁性连接器及间接式磁性连接器结构,包括第一及第二连接器,第一连接器包括第一绝缘座体、多个容置在第一端子通道内的第一连接端子及二第一导磁元件;第一连接端子前端外露在第一绝缘座体的前侧;第一导磁元件的前端通过第一开口而延伸至第一绝缘座体的前侧外;第二连接器包括第二绝缘座体、多个第二连接端子、二第二导磁元件及一位于二第二导磁元件之间的磁性元件;第二连接端子邻近前端的部分外露在第二绝缘座体的前侧;磁性元件通过第二导磁元件间接地以磁力吸引第一导磁元件,使第一、第二连接端子相互接触形成电连接。该第一、第二连接器能在意外受力后即时分离,避免安装有第二连接器的电子装置被缆线拖曳而坠落。

Description

磁性连接器、间接式磁性连接器及间接式磁性连接器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间接式磁性连接器结构,尤指一种能在受力时即时分离的磁性连接器、间接式磁性连接器及间接式磁性连接器结构。 
背景技术
在各类电子系统中,连接器在装置与装置、元件与元件、系统与系统之间进行电连接和信号传递,为构成一个完整系统所需要的基础元件。连接器能被利用到各种不同领域的电子装置上,以作为资料传递的重要元件。随着通信科技及电子技术的进步,具备各种功能的电子装置,如:移动电话、多媒体播放器、笔记型电脑等,已成为现代人工作及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故连接器的功能提升及使用便利性改善,也成为各制造厂商共同努力的目标。 
在公知的连接器结构中,请参阅图1所示,一电子装置92(如:平板电脑、笔记型电脑等)上设置一板端连接器90,且板端连接器90与电子装置92内部的电路板相电连接,另一方面,一线端连接器91与一缆线93相连接,且缆线93内部的导线与该线端连接器91相电连接。当线端连接器91插接至该板端连接器90后,两者的端子即相互接触导通,使得电子装置92能藉由板端连接器90、线端连接器91及缆线93,与其他电子设备相互传递电子信号。 
承上,公知的连接器结构,基本上均是由上述板端连接器90与线端连接器91所构成,而为确保两者能紧密插接结合,板端连接器90的插接空间通常会与线端连接器91的构形相匹配,以避免线端连接器91自板端连接器90松脱掉落。然而,当使用者在未注意到缆线93的情况下,于行走或其他行动中无意间拉扯或碰撞到缆线93,进而对缆线93产生一力量F时,由于板端连接器90与线端连接器91藉由物理结构的方式紧密结合,故板端连接器90与线端连接器91并无法在受力后即时分离。在此情况下,安装有板端连接器90的电子装置92往往会随着缆线93,被拖曳并坠落至地面,导致电子装置92损坏,造成使用者的损失,非常不理想。不仅如此,当缆线93受到拉扯时,线端连接器91的受力方向与正常的插拔方向并不相同,此更有可能使线端连接器91与板端连接器90因不正常的受力,而发生损坏变形等问题,造成线端连接器91或板端连接器90无法使用,相当不理想。 
创作人在长期投入连接器等相关产品的研发与制造中,发现在公知的连接器结构中,当 板端连接器及线端连接器插接结合后,若使用者意外拉扯线端连接器的缆线,常会发生板端连接器及线端连接器无法即时分离,进而造成电子装置被拖曳坠落的问题,导致电子装置损坏,并不理想。目前大多数的制造厂商虽欲藉由改良连接器的整体结构,以化解上述问题,然而至今仍未得到妥善的解决方案。 
因此,如何改善现有连接器结构的诸多缺陷,令板端连接器及线端连接器在意外受力时能即时分离,以避免装设有板端连接器的电子装置被缆线拖曳坠落至地面,即成为本实用新型在此欲探讨的一重要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磁性连接器、间接式磁性连接器及间接式磁性连接器结构,能够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即时分离。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间接式磁性连接器结构,其中,该间接式磁性连接器结构包括: 
一第一连接器,包括一第一绝缘座体,其前侧邻近左右两侧的位置分别开设有一第一开口,该第一绝缘座体内设有一第一容置空间,该第一容置空间与所述第一开口相连通,该第一绝缘座体的前侧位于二所述第一开口之间的位置设有多个第一端子通道;多个所述第一连接端子容置在所述第一端子通道内,且所述第一连接端子的前端外露在该第一绝缘座体的前侧;及二第一导磁元件,容置在该第一容置空间内,且所述第一导磁元件的前端穿过所述第一开口而延伸至该第一绝缘座体的前侧外;及 
一第二连接器,包括一第二绝缘座体,其前侧开设有二第二开口,各所述第二开口分别对应于各所述第一开口,该第二绝缘座体内设有一第二容置空间,且该第二容置空间与所述第二开口相连通;多个第二连接端子设于该第二绝缘座体中,且所述第二连接端子邻近前端的部分外露在该第二绝缘座体的前侧,且位于二所述第二开口之间;二第二导磁元件分别位于该第二容置空间中对应于各所述第二开口的位置;及一磁性元件位于该第二容置空间中,且位于二所述第二导磁元件之间; 
所述第一导磁元件能接触所述第二导磁元件,且所述磁性元件接触所述第二导磁元件,该第一、第二连接端子能够相互接触形成电连接。 
上述的间接式磁性连接器结构,其中,该第一连接器还包括一第一上盖体,且各所述第一导磁元件的顶侧分别凹设有一嵌合槽,该第一上盖体的底侧对应于各所述嵌合槽的位置分别向下延伸有一嵌合部,该第一上盖体盖设在该第一绝缘座体的上方,且各所述嵌合部分别与各所述嵌合槽相结合并定位所述第一导磁元件。 
上述的间接式磁性连接器结构,其中,各所述第一连接端子分别被包覆在一结合块中,且各所述结合块分别组装定位至各所述第一端子通道内,所述第一连接端子容置定位在所述第一端子通道内。 
上述的间接式磁性连接器结构,其中,各所述第一连接端子分别为一探针式端子,且各所述第一连接端子的后端分别与一延伸端子相连接。 
上述的间接式磁性连接器结构,其中,该第二连接器还包括一第二上盖体及一防水圈,该第二上盖体盖设于该第二绝缘座体的顶侧,且该防水圈环设在该第二上盖体及第二绝缘座体上。 
上述的间接式磁性连接器结构,其中,该第二绝缘座体邻近前端的周缘凹设有一侧凹沟,且该第二上盖体的顶侧凹设有一上凹沟,该防水圈定位于该侧凹沟及该上凹沟中。 
一种磁性连接器,其中,该磁性连接器包括: 
一绝缘座体,其前侧邻近左右两侧的位置分别开设有一开口,该绝缘座体内设有一容置空间,该容置空间与所述开口相连通,该绝缘座体的前侧位于二所述开口之间的位置设有多个端子通道; 
多个连接端子,容置在该端子通道内,且所述连接端子的前端外露在该绝缘座体的前侧;及 
二导磁元件,容置在该容置空间内,且该导磁元件的前端穿过该开口而延伸至该绝缘座体的前侧外。 
上述的磁性连接器,其中,该连接器还包括一上盖体,且各所述导磁元件的顶侧分别凹设有一嵌合槽,该上盖体的底侧对应于各所述嵌合槽的位置分别向下延伸有一嵌合部,该上盖体盖设在该绝缘座体的上方,且各所述嵌合部分别与各所述嵌合槽相结合并定位所述导磁元件。 
上述的磁性连接器,其中,各所述连接端子分别包覆在一结合块中,且各所述结合块分别组装定位至各所述端子通道内,所述连接端子容置定位在所述端子通道内。 
上述的磁性连接器,其中,各所述连接端子分别为一探针式端子,且各所述连接端子的后端分别与一延伸端子相连接。 
一种间接式磁性连接器,其中,该间接式此型连接器包括: 
一绝缘座体,其前侧邻近左右两侧的位置,分别开设有一开口,该绝缘座体内设有一容置空间,且该容置空间与所述开口相连通; 
多个连接端子,设于该绝缘座体中,且所述连接端子邻近前端的部分外露在该绝缘座体 的前侧,且位于二所述开口之间; 
二导磁元件,分别位于该容置空间中对应于各所述开口的位置;及 
一磁性元件,该磁性元件位于该容置空间中,且位于二所述导磁元件之间。 
上述的间接式磁性连接器,其中,该间接式磁性连接器还包括一上盖体及一防水圈,该上盖体盖设于该绝缘座体的顶侧,且该防水圈环设在该上盖体及该第二绝缘座体上。 
上述的间接式磁性连接器,其中,该绝缘座体邻近前端的周缘凹设有一侧凹沟,且该上盖体的顶侧凹设有一上凹沟,该防水圈定位于该侧凹沟及该上凹沟中。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间接式磁性连接器结构,包括一第一连接器及一第二连接器,其中该第一连接器包括一第一绝缘座体、多个第一连接端子及二第一导磁元件,该第一绝缘座体的前侧邻近左右两侧的位置,分别开设有一第一开口,该第一绝缘座体内设有一第一容置空间,该第一容置空间与所述第一开口相连通,该第一绝缘座体的前侧位于该二第一开口之间的位置,贯穿设有多个第一端子通道;该第一连接端子被容置在该第一端子通道内,且该第一连接端子的前端外露在该第一绝缘座体的前侧;该第一导磁元件被容置在该第一容置空间内,且该第一导磁元件的前端通过该第一开口,而延伸至该第一绝缘座体的前侧外;该第二连接器包括一第二绝缘座体、多个第二连接端子、二第二导磁元件及一磁性元件,该第二绝缘座体的前侧开设有二第二开口,各该第二开口分别对应于各该第一开口,该第二绝缘座体内设有一第二容置空间,且该第二容置空间与所述第二开口相连通;该第二连接端子设于该第二绝缘座体中,且该第二连接端子邻近前端的部分外露在该第二绝缘座体的前侧,该第二连接端子的后端延伸至该第二绝缘座体的后侧外;各该第二导磁元件分别位于该第二容置空间中对应于各该第二开口的位置;该磁性元件位于该第二容置空间中,且位于该二第二导磁元件之间;在该第一、第二连接器相连接的情况下,该第一导磁元件能接触该第二导磁元件,且该磁性元件能通过所述第二导磁元件,间接地以磁力吸引所述第一导磁元件,使该第一、第二连接端子相互接触,以形成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各所述第一连接端子分别被包覆在一结合块中,且各所述结合块分别被组装定位至各所述第一端子通道内,使所述第一连接端子被容置定位在所述第一端子通道内,以确保所述第一连接端子的结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各所述第一连接端子分别为一探针式端子,且各第一连接端子的后端分别与一延伸端子相连接,且所述延伸端子被容置在该第一绝缘座体的第一容置空间中,而所述第一连接端子能以弹性抵接的方式与第二连接端子相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连接器还包括一第一上盖体,且各所述第一导磁元件的顶侧分别凹设 有一嵌合槽,该第一上盖体的底侧对应于各所述嵌合槽的位置分别向下延伸有一嵌合部,该第一上盖体盖设在该第一绝缘座体的上方,且各嵌合部分别与各嵌合槽相结合,以定位所述第一导磁元件。 
由以上说明得知,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确实可达到如下的功效: 
藉由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设计,该第一、第二连接器能在受力后即时脱离,有效避免该第一、第二连接器因不正常受力而变形损坏,并防止电子装置被缆线拖曳而坠落。令板端连接器及线端连接器能在意外受力后能即时分离,以有效避免安装有板端连接器的电子装置坠落损坏。 
附图说明
图1为习知连接器结构的平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第一连接器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第二连接器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第一连接器的立体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第一连接器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主要元件标号说明: 
1、5:第一连结器          10、50:第一绝缘体        100:第一开口 
101、501:第一容置空间    102、502:第一端子通道    11、51:第一连接端子 
110:结合块               12、52:第一导磁元件      120:嵌合槽 
13:第一上盖体            130:嵌合部               131:第一组装部 
14:第一壳体              140:第一组装孔           55:延伸端子 
2:第二连结器             20:第二绝缘座体          200:第二开口 
201:第二容置空间         202:侧凹沟               21:第二连接端子 
22:第二导磁元件          23:磁性元件              24:第二上盖体 
240:上凹沟               25:防水圈                26:第二壳体 
3:电路板 
具体实施方式
有鉴于此,创作人乃思及利用导磁元件与磁性元件的搭配,使两连接器能通过磁力相互结合,并能在受力时即时分离,以避免公知连接器结构所引起的诸多问题。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间接式磁性连接器结构(以下简称连接器结构),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较佳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所示,该连接器结构包括一第一连接器1及一第二连接器2,其中该第一连接器1为线端连接器,而该第二连接器2为板端连接器,该第一连接器1与一缆线(图中未示)相连接,该第二连接器2被固定至一电路板3上。但是,此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为限,制造厂商亦可将第一连接器设计为板端连接器,并将第二连接器设计为线端连接器,合先陈明。请参阅图3所示,该第一连接器1包括一第一绝缘座体10、多个第一连接端子11及二第一导磁元件12,其中该第一绝缘座体10的前侧邻近左右两侧的位置,分别开设有一第一开口100,该第一绝缘座体10内设有一第一容置空间101,该第一容置空间101与所述第一开口100相连通,该第一绝缘座体10的前侧位于所述二第一开口100之间的位置,贯穿设有多个第一端子通道102。 
承上,复请参图3所示,各所述第一连接端子11分别被包覆在一结合块110中,各所述结合块110分别组装定位至各所述第一端子通道102内,使所述第一连接端子11被容置在所述第一端子通道102内,且该第一连接端子11的前端(图中右端)外露在该第一绝缘座体10的前侧(如图2所示)。在本较佳实施例中,该第一连接端子11的前端呈弯折造型,故能弹性地抵接图2所示的第二连接端子21。此外,所述第一导磁元件12可由镍铁合金或其他具导磁性的材质所制成,所述第一导磁元件12被容置在该第一容置空间101内,各所述第一导磁元件12分别对应于各所述第一开口100,且各所述第一导磁元件12的前端分别通过各所述第一开口100,而延伸至该第一绝缘座体10的前侧外(如图2所示)。此外,请参阅图3所示,该第一连接器1还包括一第一上盖体13及一第一壳体14,且所述第一导磁元件12的顶侧分别凹设有一嵌合槽120,该第一上盖体13的底侧对应于嵌合槽120的位置向下延伸有二嵌合部130(图中仅显示一嵌合部130),该第一上盖体13盖设在该第一绝缘座体10的上方,且各嵌合部130分别与各嵌合槽120相结合,以定位所述第一导磁元件12。该第一上盖体13的顶侧凸设有多个第一组装部131,而该第一壳体14的顶侧开设有多个第一组装孔140,该第一壳体14包覆住该第一上盖体13及第一绝缘座体10,且各第一组装孔140分别与各第一组装部131相结合,以固定该第一壳体14。 
另一方面,请参阅图4所示,该第二连接器2包括一第二绝缘座体20、多个第二连接端子21、二第二导磁元件22及一磁性元件23,该第二绝缘座体20的前侧开设有二第二开口200,各该第二开口200分别与前述第一连接器1的各第一开口100相对应,该第二绝缘座 体20内设有一第二容置空间201,且该第二容置空间201与所述第二开口200相连通。该第二连接端子21设于该第二绝缘座体20中,制造厂商可利用镶埋成型(insert molding)的方式,将第二连接端子21镶埋于第二绝缘座体20中,但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为限,制造厂商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概念制造该第二连接器2时,亦可利用其他方式组合该第二连接端子21及第二绝缘座体20,凡本技术领域的人士所能轻易思及的组合变化,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合先陈明。 
承上,复请参阅图4所示,该第二连接端子21邻近前端的部分外露在该第二绝缘座体20的前侧,且位于所述二第二开口200之间,该第二连接端子21的后端延伸至该第二绝缘座体20的后侧外,而能与电路板3(如图2所示)上的接点相连接。所述第二导磁元件22可由镍铁合金或其他具导磁性的材质所制成,所述第二导磁元件22位于该第二容置空间201中,且各第二导磁元件22分别与各所述第二开口200相对应。此外,该磁性元件23位于该第二容置空间201中,且位于所述二第二导磁元件22之间。该第二连接器2还包括一第二上盖体24、一防水圈25及一第二壳体26,其中该第二上盖体24盖设于该第二绝缘座体20的顶侧,该第二绝缘座体20邻近前端的周缘凹设有一侧凹沟202,且该第二上盖体24的顶侧凹设有一上凹沟240。该防水圈25由橡胶材质所制成,但并不以橡胶材质为限,合先陈明。该防水圈25环设在该第二上盖体24及第二绝缘座体20上,且定位于该侧凹沟202及上凹沟240中,该防水圈25能与电子装置(图中未示)的壳体紧密接合,以达到防水的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较佳实施例中,复请参阅图2所示,在该第一、第二连接器1、2相连接的情况下,各所述第一导磁元件12能分别接触各该第二导磁元件22,同时,该第二连接器2内部的磁性元件23(如图4所示)能通过所述第二导磁元件22,间接地以磁力吸引所述第一导磁元件12,使该第一、第二连接器1、2稳定结合,并令所述第一连接端子11与第二连接端子21相互接触,以分别形成电连接。藉由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纵令使用者不慎碰撞到组装有该第一连接器1的缆线,由于该第一、第二连接器1、2以磁力相结合,故两者能在受力后即时脱离,不仅能有效避免该第一、第二连接器1、2变形损坏,更能防止安装有该第二连接器2的电子装置被缆线拖曳而坠落。不仅如此,在本实用新型中,该连接器结构仅采用一磁性元件23(位于该第二连接器2的内部),便能使两个连接器1、2邻近左右两侧的部分稳定地以磁性结合,此不仅能有效减低磁性元件的使用成本,降低连接器的制造成本,更能兼顾连接器结合的结构稳定性。但,需特别一提的是,制造厂商亦可根据实际设计需求,将该二第一导磁元件12变更为磁铁,同样能达成磁性吸附结合的效果,凡本实用新型领域的人士所能轻易思及的组合、调整及转换,均应属本实用新型的等效变化,而 仍应涵盖在本案的保护范围内,合先陈明。 
在上述第一较佳实施例中,该第一连接端子11呈弯折状的金属端子,其能弹性地抵接第二连接端子21,除上述结构设计外,创作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概念,还思及其他实施方式,同样能达成本实用新型所欲追求的效果。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较佳实施例中,请参阅图5及图6所示,其中第一连接器5主要包括一第一绝缘座体50、多个第一连接端子51及二第一导磁元件52,其中所述导磁元件52的技术特征与前述第一较佳实施例相同,故不再赘述。请参阅图6所示,所述第一连接端子51为探针式端子(pogo pin),各第一连接端子51的后端分别与一延伸端子55相接触,且所述延伸端子55被容置在该第一绝缘座体50的第一容置空间501中。在实际生产制造上,制造厂商可利用焊接或其他方式分别结合各所述延伸端子55及各第一连接端子51。此外,该第一绝缘座体50上贯穿设有多个第一端子通道502,各所述第一连接端子51分别被容置在各所述第一端子通道502内,且所述第一连接端子51的前端外露在该第一绝缘座体50的前侧(如图5所示)。该第一连接端子51与前述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第一连接端子11相同,同样能以弹性抵接的方式,与第二连接端子(图中未示)进行接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若干较佳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并不局限于此,凡任何熟悉该项技艺者,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内,可轻易思及的变化或修饰,皆应涵盖在以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中。 

Claims (13)

1.一种间接式磁性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间接式磁性连接器结构包括:
一第一连接器,包括一第一绝缘座体,其前侧邻近左右两侧的位置分别开设有一第一开口,该第一绝缘座体内设有一第一容置空间,该第一容置空间与所述第一开口相连通,该第一绝缘座体的前侧位于二所述第一开口之间的位置设有多个第一端子通道;多个所述第一连接端子容置在所述第一端子通道内,且所述第一连接端子的前端外露在该第一绝缘座体的前侧;及二第一导磁元件,容置在该第一容置空间内,且所述第一导磁元件的前端穿过所述第一开口而延伸至该第一绝缘座体的前侧外;及
一第二连接器,包括一第二绝缘座体,其前侧开设有二第二开口,各所述第二开口分别对应于各所述第一开口,该第二绝缘座体内设有一第二容置空间,且该第二容置空间与所述第二开口相连通;多个第二连接端子设于该第二绝缘座体中,且所述第二连接端子邻近前端的部分外露在该第二绝缘座体的前侧,且位于二所述第二开口之间;二第二导磁元件分别位于该第二容置空间中对应于各所述第二开口的位置;及一磁性元件位于该第二容置空间中,且位于二所述第二导磁元件之间;
所述第一导磁元件能接触所述第二导磁元件,且所述磁性元件接触所述第二导磁元件,该第一、第二连接端子能够相互接触形成电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间接式磁性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连接器还包括一第一上盖体,且各所述第一导磁元件的顶侧分别凹设有一嵌合槽,该第一上盖体的底侧对应于各所述嵌合槽的位置分别向下延伸有一嵌合部,该第一上盖体盖设在该第一绝缘座体的上方,且各所述嵌合部分别与各所述嵌合槽相结合并定位所述第一导磁元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间接式磁性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一连接端子分别被包覆在一结合块中,且各所述结合块分别组装定位至各所述第一端子通道内,所述第一连接端子容置定位在所述第一端子通道内。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间接式磁性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一连接端子分别为一探针式端子,且各所述第一连接端子的后端分别与一延伸端子相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间接式磁性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二连接器还包括一第二上盖体及一防水圈,该第二上盖体盖设于该第二绝缘座体的顶侧,且该防水圈环设在该第二上盖体及第二绝缘座体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间接式磁性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二绝缘座体邻近前端的周缘凹设有一侧凹沟,且该第二上盖体的顶侧凹设有一上凹沟,该防水圈定位于该侧凹沟及该上凹沟中。
7.一种磁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磁性连接器包括:
一绝缘座体,其前侧邻近左右两侧的位置分别开设有一开口,该绝缘座体内设有一容置空间,该容置空间与所述开口相连通,该绝缘座体的前侧位于二所述开口之间的位置设有多个端子通道;
多个连接端子,容置在该端子通道内,且所述连接端子的前端外露在该绝缘座体的前侧;及
二导磁元件,容置在该容置空间内,且该导磁元件的前端穿过该开口而延伸至该绝缘座体的前侧外。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磁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连接器还包括一上盖体,且各所述导磁元件的顶侧分别凹设有一嵌合槽,该上盖体的底侧对应于各所述嵌合槽的位置分别向下延伸有一嵌合部,该上盖体盖设在该绝缘座体的上方,且各所述嵌合部分别与各所述嵌合槽相结合并定位所述导磁元件。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磁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各所述连接端子分别包覆在一结合块中,且各所述结合块分别组装定位至各所述端子通道内,所述连接端子容置定位在所述端子通道内。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磁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各所述连接端子分别为一探针式端子,且各所述连接端子的后端分别与一延伸端子相连接。
11.一种间接式磁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间接式磁性连接器包括:
一绝缘座体,其前侧邻近左右两侧的位置,分别开设有一开口,该绝缘座体内设有一容置空间,且该容置空间与所述开口相连通;
多个连接端子,设于该绝缘座体中,且所述连接端子邻近前端的部分外露在该绝缘座体的前侧,且位于二所述开口之间;
二导磁元件,分别位于该容置空间中对应于各所述开口的位置;及
一磁性元件,该磁性元件位于该容置空间中,且位于二所述导磁元件之间。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间接式磁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间接式磁性连接器还包括一上盖体及一防水圈,该上盖体盖设于该绝缘座体的顶侧,且该防水圈环设在该上盖体及该第二绝缘座体上。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间接式磁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绝缘座体邻近前端的周缘凹设有一侧凹沟,且该上盖体的顶侧凹设有一上凹沟,该防水圈定位于该侧凹沟及该上凹沟中。
CN2011203748232U 2011-09-30 2011-09-30 磁性连接器、间接式磁性连接器及间接式磁性连接器结构 Expired - Lifetime CN2023085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3748232U CN202308587U (zh) 2011-09-30 2011-09-30 磁性连接器、间接式磁性连接器及间接式磁性连接器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3748232U CN202308587U (zh) 2011-09-30 2011-09-30 磁性连接器、间接式磁性连接器及间接式磁性连接器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308587U true CN202308587U (zh) 2012-07-04

Family

ID=463774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3748232U Expired - Lifetime CN202308587U (zh) 2011-09-30 2011-09-30 磁性连接器、间接式磁性连接器及间接式磁性连接器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308587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23640A (zh) * 2012-07-09 2012-10-10 东莞中探探针有限公司 磁性连接器结构
WO2014008768A1 (zh) * 2012-07-09 2014-01-16 东莞中探探针有限公司 磁性连接器结构
CN103944013A (zh) * 2013-01-18 2014-07-23 技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105449447A (zh) * 2014-09-01 2016-03-30 鸿富锦精密工业(武汉)有限公司 显示接口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23640A (zh) * 2012-07-09 2012-10-10 东莞中探探针有限公司 磁性连接器结构
WO2014008768A1 (zh) * 2012-07-09 2014-01-16 东莞中探探针有限公司 磁性连接器结构
CN102723640B (zh) * 2012-07-09 2015-08-26 东莞中探探针有限公司 磁性连接器结构
CN103944013A (zh) * 2013-01-18 2014-07-23 技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105449447A (zh) * 2014-09-01 2016-03-30 鸿富锦精密工业(武汉)有限公司 显示接口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328321B1 (ko) 복수개의 전송 인터페이스를 가진 전기 커넥터
KR101195649B1 (ko) 녹음기능을 갖는 휴대폰 스마트케이스
US9812818B2 (en) Electrical receptacle connector
US10333257B2 (en) Signal connector having grounding terminal and ground piece together to form a grounding element
CN202308587U (zh) 磁性连接器、间接式磁性连接器及间接式磁性连接器结构
CN201904477U (zh) 电连接器组件
US8721353B2 (en) Four in one electrical connector socket
CN205231290U (zh) 带有插装pcb板的音频插针
CN102157816B (zh) 一种socket插座和摄像头模组及终端设备
CN204243314U (zh) 插座连接器
US8696380B2 (en) Cable assembly with removable fastening module
CN205016767U (zh) 一种磁性可正反插接的数据线连接器
CN202550175U (zh) Usb连接器
CN204538426U (zh) 手机u盘
KR101562810B1 (ko) 평판 케이블 커넥터
US20130323951A1 (en) Adaptor for connecting connectors with different interfaces
CN202259907U (zh) 电连接器
US8747149B2 (en) Four in one electrical connector plug
US20110300761A1 (en) Electrical adapter
CN214754301U (zh) 一种接头、传输线及电子设备
CN205178133U (zh) 连接器组件
US20130090018A1 (en) Cable connector
CN201294293Y (zh) Usb连接器
KR20130132042A (ko) 멀티형 리셉터클 커넥터 및 이에 적용되는 플러그 커넥터
CN213816658U (zh) 壳体结构、连接器模组和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704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