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284797U - 一种用于卷烟引燃倾向测试的排烟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卷烟引燃倾向测试的排烟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284797U
CN202284797U CN2011203545100U CN201120354510U CN202284797U CN 202284797 U CN202284797 U CN 202284797U CN 2011203545100 U CN2011203545100 U CN 2011203545100U CN 201120354510 U CN201120354510 U CN 201120354510U CN 202284797 U CN202284797 U CN 2022847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st
barrier layer
ignition tendency
porous barrier
fume extra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35451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潘曦
朱震
孙淼
高振宇
赵继俊
胡启秀
熊宏春
陈义坤
程占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Tobacco Hunan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Tobacco Hunan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Tobacco Hunan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Tobacco Hunan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2035451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2847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2847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284797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entil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卷烟引燃倾向测试的排烟装置,属于卷烟试验技术领域。一种用于卷烟引燃倾向测试的排烟装置设置能使风力均匀分布的密封的中空腔体式风箱,所述的风箱顶部中央设置的上风口与排烟主管的后端相连接;所述风箱的底面设置五个并列排布的下风口,所述的下风口通过直筒与排烟罩相连接;所述风箱内腔设置有两层多孔隔板层,所述的多孔隔板层采用类似于蜜蜂巢的结构,由圆柱形短管焊接而成;第一多孔隔板层覆盖在中间的三个下风孔之上,第二多孔隔板层位于第一多孔隔板层之上,且覆盖在中央的下风口之上。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新颖独特,技术效果显著,使用方便,吸力附合要求且稳定可靠。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卷烟引燃倾向测试的排烟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卷烟试验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与新近规定的卷烟引燃倾向测试试验项目相配套的排烟装置。
背景技术
未熄灭的烟头一般能持续燃烧几分钟,如果掉在床上或者软垫家具上,可能会加热家具材料,使其开始闷烧,或随后转化为明火燃烧,从而发生火灾。为了减少火灾,国际社会对低引燃倾向卷烟的研究日益深入。2002年,美国材料与测试协会ASTM发布了用于测定卷烟引燃倾向的方法标准ASTM E2187。2003年,美国纽约州率先通过法令,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强制施行降低卷烟引燃性标准的地区。欧盟继加拿大和美国22个联邦州之后推出烟草制品法规,这些法规以保护公共安全为由规定提高卷烟测试的标准要求,这种规定具有合理的一面和启发技术进步、产品创新的导向作用。但是新法规提高了进口环节的测试要求,使烟草制品市场准入的条件更加严格,不符合法规要求的产品将被拒之门外,这些法规在短期内会对我国烟草制品的出口产生阻碍。2008年,ISO组织根据美国国家标准化组织的申请,成立了卷烟引燃倾向测试方法工作组,开始卷烟引燃倾向测试方法国际标准的制定。2010年9月,国际标准ISO 12863:2010《卷烟引燃倾向评价方法标准》正式发布。1、国际标准存在很多问题,之所以在2010年9月发布是因为欧盟法令要求2011年在欧盟销售的卷烟必须是低引燃倾向卷烟。考虑到时间问题,虽然ISO 12863规定的测试方法存在诸多问题,该标准仍然在2010年发布了。但是,制定该标准的工作组TC92/SC1/WG15仍然保留,继续开展相关方法的研究。目前,中国也在开展相关方法的研究,目标是制定符合我国烟草行业的引燃倾向测试方法。2、国际标准仅规定了测试方法,对于排烟装置也只有如下要求:“一个用于排除测试房间内燃烧产物的化学或遮篷罩。通过排气罩的气流要足以排除卷烟燃烧的烟气,且不应影响测试柜里的燃烧过程”,没有对排烟装置的具体结构进行说明。
我国是烟草生产和消费大国,占世界三分之一的市场空间,每年都有大量因吸烟引起的火灾事故,要抑制因吸烟引起的火灾事故,必须从源头上做起,建立一套可靠的卷烟防火安全标准。随着卷烟引燃倾向国际标准的发布,我国的卷烟企业也将开展卷烟引燃倾向的测试工作。根据国际标准ISO 12863:2010的规定,卷烟应放置在基质上燃烧,且卷烟和基质都在测试柜里,测试柜的上方需要一个用于排除测试柜内燃烧产物的排烟装置。原则上规定测试柜外的排烟环境应该与自然条件下无风但有气流流动的情况相仿,所述的排烟装置的气流要足以排除卷烟燃烧的烟气,且不应影响测试柜里的燃烧过程。标准中没有规定结构,只有如下的要求“一个用于排除测试房间内燃烧产物的化学或遮篷罩。通过排气罩的气流要足以排除卷烟燃烧的烟气,且不应影响测试柜里的燃烧过程”。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卷烟引燃倾向测试的排烟装置,它的特殊结构使其在测试柜的上空产生足以排除卷烟燃烧烟气的均匀气流,且不会影响测试柜里的燃烧过程。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卷烟引燃倾向测试的排烟装置含有风机,排烟主管,排烟主管的前端与风机相连。所述的排烟装置设置能使风力均匀分布的密封的中空腔体式风箱,所述的风箱顶部中央设置的上风口与排烟主管的后端相连接;所述风箱的底面设置五个并列排布的下风口,所述的下风口通过直筒与排烟罩相连接;所述风箱内腔设置有两层多孔隔板层,所述的多孔隔板层采用类似于蜜蜂巢的结构,由圆柱形短管焊接而成;第一多孔隔板层覆盖在中间的三个下风孔之上,第二多孔隔板层位于第一多孔隔板层之上,且覆盖在中央的下风口之上。
所述的第一多孔隔板层的层高为25-35mm。所述的所述第一多孔隔板层上的通孔的孔径为10±1mm,所述的通孔是均匀分布或不均匀分布的。
所述的第二多孔隔板层的层高为45-55mm。第二多孔隔板层上的通孔的孔径为10±1mm,所述的通孔是均匀分布或不均匀分布的。
所述的第一多孔隔板层之下的第一支撑架的高度为40-60mm。所述的第二多孔隔板层之下第二支撑架的高度为60-80mm。
所述的直筒内腔上部设置风速传感器,所述直筒外表面设置与所述风速传感器相连的风速显示器;所述的直筒内腔中部设置风门,所述直筒外表面设置与所述风门相连的风门开关。
所述的风箱的底面为水平面。所述的风分箱的顶面为弧形面。
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新颖独特,技术效果显著,使用方便,吸力附合要求且稳定可靠。实现了为卷烟引燃倾向测试实验提供排烟的功能,能够实现最多五组测试柜同时使用时的排烟,大幅度提高测试效率。此外,本装置通过风门调节每一路通风管的风速使各通道风速保持一致,并且可以实时显示风速。还可用通过调节风机转速,改变排烟气流的大小,使气流满足实验的要求。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使用于测试时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附图1中A-A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附图1中B-B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4附图1的本装置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分述如下:1-排烟主管;2-风箱;3-风门开关;4-排烟罩;5-测试柜;6-风机;7-风速显示器;8-下风口;9-第一多孔隔板层;10-第二多孔隔板层;11-上风口;12-第二支撑架;13-第一支撑架;14-风速传感器;15-风门;16-直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及有关技术问题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首先,本实用新型的排烟装置与现有技术的排烟装置存在巨大的差异。现有技术中的排烟装置的首要任务就是在其所覆盖的范围及其周围形成一个强大的抽吸气流,将周围及所覆盖范围内的空气或污染气流尽快或尽力地排出所需范围,对于排烟装置的排烟强度要求是以越大越好的。而本实用新型的排烟装置则不是,它需要抽吸力但不需要很大的抽吸,它需要将测试产生的气流抽出,但不能有明显的气流,它需要模拟自然条件通风相类似的环境,既能将测试柜排出的烟及时去除,又不能产生能影响到测试柜内试验的气流,而且要求所述的排烟稳定,不能时大时小。
下面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卷烟引燃倾向测试的排烟装置的各通道风速测量实验情况。
1、实验目的:
验证“用于卷烟引燃倾向测试的排烟装置”各通道风速的稳定性是否符合卷烟引燃倾向测试的要求。
2、实验设备:
德国ahlborn公司FVA605TA5D型风速测量仪(测量范围:1-5m/s  分辨率:0.01m/s  精度:0.02m/s)
3、实验过程及实验数据:
将本实用新型的排烟装置的各通风管道(各排烟罩)的风门全开,调节风机转速,利用风速仪分别测量排烟装置各通道和风机出风口的风速,测试结果如下表所示。
表1排烟装置各通道和风机出风口的风速测试结果(单位:m/s)
  序号   风机出口   通道1   通道2   通道3   通道4   通道5   平均值   标准偏差   变异系数
  1   1.47   0.16   0.17   0.17   0.16   0.16   0.164   0.0055   3.35%
  2   1.86   0.21   0.22   0.22   0.21   0.21   0.214   0.0055   2.57%
  3   2.78   0.29   0.30   0.31   0.30   0.30   0.3   0.0071   2.37%
  4   3.96   0.42   0.43   0.43   0.42   0.41   0.422   0.0084   1.99%
  5   4.98   0.55   0.56   0.56   0.56   0.55   0.556   0.0055   0.99%
注:排烟装置的各排烟罩从左到右依次为:通道1、通道2、通道3、通道4、通道5
4、实验结论:
共进行了5组实验,实验结果显示,本实用新型的排烟装置各通道风速的标准偏差小于0.01m/s,变异系数小于3.5%,实验证明本实用新型的排烟装置的各通风管道风速均匀,完全满足卷烟引燃倾向测试的要求。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排烟装置作简单说明。如图1所示,排烟装置包括排烟主管1、风箱2、排烟罩4、风门开关3、风机6,风速显示器7,整个排烟装置由五组排烟通道组成,每组排烟通道对应一组用于卷烟引燃倾向测试的测试柜5,测试柜5的中心位置的烟囱正对排烟罩4的中心。排烟罩4为空心圆台型结构,其下端开口应位于测试柜5的正上方,上端开口通过圆柱形的通风直管16连接到风箱2。圆柱形的通风直管16中部设置有风门15,风门15用于控制排风量的大小和单路排烟管道的开闭。风箱2起到稳定气流的作用,风箱体2的上端开口11连接排烟主管1,排烟管道1采用防火软管,具有伸缩性,其另一端连接至风机6。风机6为可调速离心风机,风量可以调节。位于风门15上方的风速传感器14,风速传感器14与直管16之个的风速显示器7相连,可以实时显示风速传感器14的读数。
风箱2部分的A-A剖视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风箱体2为密封的中空腔体,腔体内设置双层孔板,在靠近中间的部分使用的孔板多,往两边依次减少,这种结构是为了保证各排烟罩4中的风速基本一致。风速传感器14安装在直管16的内壁上,并且通过线缆连接到直管16外壁的风速显示器7。风速传感器14能够实时测量直管16内的风速值。附图3为附图1的B-B剖视结构示意,图中显示风箱2中设置有第一多孔隔板层9和第二多孔隔板层10。
附图4显示了本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所述风箱2内腔设置有两层多孔隔板层,所述的多孔隔板层采用类似于蜜蜂巢的结构,由圆柱形短管焊接而成;第一多孔隔板层9覆盖在中间的三个下风孔8之上,第二多孔隔板层10位于第一多孔隔板层9之上,且覆盖在中央的下风口8之上。
本实用新型的排烟装置的使用,包括以下步骤:
1)检查图1中的测试柜5,调整测试柜5的位置,使其位于排烟罩3的正下方,将需要测试的测试柜5上方的排烟罩4上的风门15调节至竖直状态,即开启排烟通道的状态。
2)开启风机6的电源,调节风机的风速至合适的范围。每一路开启的排烟罩4的直管16中的风速会自动显示在风速显示器7上,再调节风门开关3,将各排烟罩4的直管16中的风速调节为一致。通过风机6旋转,将排烟主管1和风箱2内的空气排出,并在风箱2内形成负压,在排烟罩4产生稳定的气流。卷烟燃烧后产生的烟气被吸入风箱2,经排烟主管1和风机6排出,不影响测试柜5里的燃烧过程。

Claims (10)

1.一种用于卷烟引燃倾向测试的排烟装置,含有风机,排烟主管,排烟主管的前端与风机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烟装置设置能使风力均匀分布的密封的中空腔体式风箱(2),所述的风箱(2)顶部中央设置的上风口(11)与排烟主管(1)的后端相连接;所述风箱(2)的底面设置五个并列排布的下风口(8),所述的下风口(8)通过直筒(16)与排烟罩(4)相连接;所述风箱(2)内腔设置有两层多孔隔板层,所述的多孔隔板层采用类似于蜜蜂巢的结构,由圆柱形短管焊接而成;第一多孔隔板层(9)覆盖在中间的三个下风孔(8)之上,第二多孔隔板层(10)位于第一多孔隔板层(9)之上,且覆盖在中央的下风口(8)之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卷烟引燃倾向测试的排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多孔隔板层(9)的层高为25-35m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用于卷烟引燃倾向测试的排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所述第一多孔隔板层(9)上的通孔的孔径为10±1mm,所述的通孔是均匀分布或不均匀分布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卷烟引燃倾向测试的排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多孔隔板层(10)的层高为45-55mm。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所述的一种用于卷烟引燃倾向测试的排烟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多孔隔板层(10)上的通孔的孔径为10±1mm,所述的通孔是均匀分布或不均匀分布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卷烟引燃倾向测试的排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多孔隔板层(9)之下的第一支撑架(13)的高度为40-60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卷烟引燃倾向测试的排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多孔隔板层(10)之下第二支撑架(12)的高度为60-80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卷烟引燃倾向测试的排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直筒(16)内腔上部设置风速传感器(14),所述直筒(16)外表面设置与所述风速传感器(14)相连的风速显示器(7);所述的直筒(16)内腔中部设置风门(15),所述直筒(16)外表面设置与所述风门(15)相连的风门开关(3)。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卷烟引燃倾向测试的排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风箱(2)的底面为水平面。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卷烟引燃倾向测试的排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风箱(2)的顶面为弧形面。
CN2011203545100U 2011-09-21 2011-09-21 一种用于卷烟引燃倾向测试的排烟装置 Expired - Lifetime CN2022847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3545100U CN202284797U (zh) 2011-09-21 2011-09-21 一种用于卷烟引燃倾向测试的排烟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3545100U CN202284797U (zh) 2011-09-21 2011-09-21 一种用于卷烟引燃倾向测试的排烟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284797U true CN202284797U (zh) 2012-06-27

Family

ID=462963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3545100U Expired - Lifetime CN202284797U (zh) 2011-09-21 2011-09-21 一种用于卷烟引燃倾向测试的排烟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284797U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01135A (zh) * 2012-09-11 2013-01-30 曾德邻 一种侧联式多灶合排油烟系统装置
CN103017185A (zh) * 2011-09-21 2013-04-03 湖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用于卷烟引燃倾向测试的排烟装置
CN103807861A (zh) * 2014-01-27 2014-05-21 中国北方发动机研究所(天津) 一种柴油机试验室排烟系统
CN109224580A (zh) * 2018-11-12 2019-01-18 魏贵英 一种化工原料分层过滤装置
CN110531024A (zh) * 2019-08-02 2019-12-03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一研究所 一种卷烟测试过程环境气流调控装置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17185A (zh) * 2011-09-21 2013-04-03 湖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用于卷烟引燃倾向测试的排烟装置
CN103017185B (zh) * 2011-09-21 2015-03-11 湖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用于卷烟引燃倾向测试的排烟装置
CN102901135A (zh) * 2012-09-11 2013-01-30 曾德邻 一种侧联式多灶合排油烟系统装置
CN102901135B (zh) * 2012-09-11 2017-12-12 曾德邻 一种侧联式多灶合排油烟系统装置
CN103807861A (zh) * 2014-01-27 2014-05-21 中国北方发动机研究所(天津) 一种柴油机试验室排烟系统
CN109224580A (zh) * 2018-11-12 2019-01-18 魏贵英 一种化工原料分层过滤装置
CN110531024A (zh) * 2019-08-02 2019-12-03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一研究所 一种卷烟测试过程环境气流调控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284797U (zh) 一种用于卷烟引燃倾向测试的排烟装置
CN204611761U (zh) 一种家用燃气灶的燃烧器
CN207094707U (zh) 一种带有吹风机构的顶吸式吸油烟机
CN107642785A (zh) 废弃物焚化处理系统及设备
CN201170600Y (zh) 风幕式导烟燃气灶
CN102661905B (zh) 热态焦炉装煤发尘量模拟实验方法及其装置
CN103017185B (zh) 一种用于卷烟引燃倾向测试的排烟装置
CN202868763U (zh) 新型燃气节能灶
CN215065965U (zh) 一种小尺寸全面模拟步梯楼火灾烟气运移规律的实验装置
CN106290467A (zh) 用于测试炸药性能的安全装置
CN209646041U (zh) 一种除尘器进风装置
CN103720022B (zh) 一种大容量的节能环保密集烤房
CN208750709U (zh) 一种多喷头强混合低氮燃烧器
CN209878545U (zh) 一种双化学模拟大气环境的大气气溶胶烟雾系统
CN209056155U (zh) 一种房间火灾移动防排烟试验模拟装置
CN208460295U (zh) 一种地铁车辆段机械通风系统模拟实验装置研究平台
CN203640224U (zh) 变导式排气道结构
CN207165084U (zh) 一种地铁风亭排烟模拟装置
CN206693565U (zh) 一种用于建筑物排气道的检测装置
CN207110355U (zh) 一种用于建筑物排气道的检测装置
CN206918994U (zh) 一种旋风离心除尘的负压式多级燃烧生物质炉
CN206281195U (zh) 一种天然气燃烧炉结构
CN113898772B (zh) 一种分瓣平衡开启式大型火烧燃爆试验紧急泄压装置
CN206846724U (zh) 一种卧式焚烧炉
CN206083060U (zh) 一种简易烤漆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627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50311

RGAV Abandon patent right to avoid re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