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280005U - 一种行人二次等待区的交叉口道路 - Google Patents

一种行人二次等待区的交叉口道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280005U
CN202280005U CN2011202343722U CN201120234372U CN202280005U CN 202280005 U CN202280005 U CN 202280005U CN 2011202343722 U CN2011202343722 U CN 2011202343722U CN 201120234372 U CN201120234372 U CN 201120234372U CN 202280005 U CN202280005 U CN 2022800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ad
waiting area
accreditation waiting
pedestrian
meter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23437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程琳
寇美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utheast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outheast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utheast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outheast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120234372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2800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2800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280005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oad Paving Structures (AREA)
  • Road Signs Or Road Mark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行人二次等待区的交叉口道路,包括交叉布置的道路和道路,其中至少一条道路为宽度大于30米的超宽道路,以及设置在该超宽道路上的人行横道,人行横道依其纵向中心线为界,由上行区和下行区组成,超宽道路还包括设置在人行横道上的呈矩形框的二次等待区,在每个人行横道中,二次等待区由一个位于上行区的上行二次等待区和一个位于下行区的下行二次等待区组成,并且上行二次等待区和下行二次等待区位于道路中央分隔线的两侧。该交叉口道路可以保证行人有充裕的时间过街通行,减少人与车的冲突,提高交叉口道路的空间资源和时间资源的利用率。

Description

一种行人二次等待区的交叉口道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交通工程领域中的交叉口道路,具体来说,涉及一种行人二次等待区的交叉口道路。  
背景技术
在目前的交通道路中,尤其是城市的道路,出现了八车道,甚至十车道的道路,其道路宽度往往大于30米。目前的交通控制系统中,行人都是在交叉口直行和左转相位结束之后,才可以过街通行。这种控制系统应用在道路比较宽的大型交叉口上会导致行人行至人行横道的一半或3/4处时,行人绿灯就已经结束,尤其是对于老年人和小孩子来说,这种现象更为常见。因此,在大型交叉口道路采用此种控制方式会增加行人过街的危险性,同时造成了人与车冲突,进而影响了对向直行车的通行,降低整个交叉口道路的通行能力。此外,直行相位结束,左转相位开始时,行人均等在道路的两侧,此时进口道直行车道前的人行横道和出口道前的人行横道均被闲置,这样不仅增加了行人延误,而且还浪费了交叉口道路的空间资源和时间资源。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行人二次等待区的交叉口道路,可以保证行人有充裕的时间过街通行,减少人与车的冲突,保障行人和驾驶的安全,提高交叉口道路的空间资源和时间资源的利用率。
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行人二次等待区的交叉口道路,包括交叉布置的道路和道路,其中至少一条道路为宽度大于30米的超宽道路,以及设置在该超宽道路上的人行横道,人行横道依其纵向中心线为界,由上行区和下行区组成,所述的超宽道路还包括设置在人行横道上的呈矩形框的二次等待区,在每个人行横道中,二次等待区由一个位于上行区的上行二次等待区和一个位于下行区的下行二次等待区组成,并且上行二次等待区和下行二次等待区位于道路中央分隔线的两侧,其中上行二次等待区距离道路中央分隔线1.5米至2.0米,下行二次等待区距离左转车道边界线0.7米至1.3米。
所述的超宽道路还包括行走导向标记,该行走导向标记由至少3个相互平行的呈“>” 形、“<”形、“∨”形或者“∧”形的标记顺序排列组成;该行走导向标记粘贴在上行区中,并且位于上行二次等待区和与上行二次等待区同侧的超宽道路的边缘之间,或者行走导向标记粘贴在下行区中,并且位于下行二次等待区和与下行二次等待区同侧的超宽道路的边缘之间。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缩短交叉口道路行人过街时间,减少人与车的冲突,提高行人过街的安全性。在目前的交通设施中,在人行横道中没有设置行人二次等待区。这样,行人在左转相位结束时,才能从道路的一边走向对面。对于宽度大于30米的超宽道路而言,无法保证行人在信号灯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过街行为,尤其对于老人、小孩或其他行动不便的人,更是无法保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过街行为。如果行走到道路中间,直行车辆开始放行,则势必会增加行人与车辆发生冲突的可能性,从而行人过街的安全性无法得到保障。在本技术方案中,在超宽道路的人行横道中设置行人二次等待区。在交叉口道路直行相位结束左转相位开始时,行人行走到二次等待区3等待,在左转相位结束时,直接从二次等待区3行走到道路对面。这可以节约行人过街的时间,减少人与车的冲突,提高行人过街的安全性。
2.充分利用交叉口道路的空间资源和时间资源。在本技术方案中,通过在人行横道上设置二次等待区,可以充分利用左转相位运行时被闲置的人行横道资源,缩短行人过街时间。二次等待区设置在人行横道中,没有利用其他道路资源,是对现有的道路资源的利用。同时,设置二次等待区,可以缩短行人过街时间。这样在单位时间内,可以通过更多的行人。因此,设置二次等待区可以提高交叉口道路的空间资源和时间资源的利用率。
3.行人有序过街,避免行人之间的行走冲突。在目前的交通设施中,在人行横道中没有设置行走导向标记。这样,行人在过街的过程中,没有一个有效的指引行人过街行走方向的标志标线,导致行人过街秩序混乱,与对向行人的摩擦碰撞较严重,也增加了行人过街的时间。在本技术方案中,在超宽道路的人行横道中设置了行走导向标记,行走导向标记由箭头组成。行走导向标记可以有效地指引行人过街的方向,从而避免与对向行人的冲突,使行人有序地过街,进而也减少了行人过街时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有:道路1、人行横道2、上行区21、下行区22、二次等待区3、上行二次等待区31、下行二次等待区32、中央分隔线4、左转车道边界线5、行走导向标记6、道路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行人二次等待区的交叉口道路,包括交叉布置的道路1和道路7。其中道路1和道路7中至少有一条道路为宽度大于30米的超宽道路。在本技术方案中,将宽度大于30米的道路定义为超宽道路。超宽道路上靠近交叉口的地方设置有人行横道2。人行横道2依其纵向中心线为界,由上行区21和下行区22组成。上行区21和下行区22供道路两边行人各行其道,避免拥挤。超宽道路还包括呈矩形框的二次等待区3。二次等待区3 设置在超宽道路的人行横道2中。当组成交叉口的两条道路的宽度都大于30米时,那么这两条道路的人行横道2上都设置行人二次等待区3。超宽道路的每个人行横道2中的二次等待区3由一个位于上行区21的上行二次等待区31和一个位于下行区22的下行二次等待区32组成,并且上行二次等待区31和下行二次等待区32位于超宽道路的中央分隔线4的两侧,其中上行二次等待区31和超宽道路中央分隔线4的距离在1.5米至2.0米之间,例如可以是1.5米、1.8米或者2米。下行二次等待区32和左转车道边界线5的距离在0.7米至1.3米之间,例如可以是0.7米、1.0米或者1.3米。
进一步,所述的超宽道路还包括行走导向标记6。行走导向标记6由至少3个相互平行的呈“>” 形、“<”形、“∨”形或者“∧”形的标记顺序排列组成,例如“>>>”。行走导向标记6粘贴在上行区21中,并且位于上行二次等待区31和与上行二次等待区31同侧的超宽道路的边缘之间,或者行走导向标记6粘贴在下行区22中,并且位于下行二次等待区32和与下行二次等待区32同侧的超宽道路的边缘之间。行走导向标记6的形状,即箭头,依具体情况而定。在图1的交叉口道路中,上行区21中的行走导向标记6由四个呈“<”形的标记组成,下行区22中的行走导向标记6由四个呈“>”形的标记组成。行走导向标记6的宽度为人行横道宽度的1/2,行走导向标记6的方向指向行人行走的方向,即右侧通行。箭头的角度为120°。
在如图1所示的交叉口道路中,包括交叉布置的道路1和道路7。道路1的总宽度大于30米,道路7的总宽度小于30米,所以道路1为超宽道路。道路1包括四条进口道和三条出口道,其中进口道包括三条直行车道和一条左转车道,每条车道的宽度大约为3.5米,人行横道2的宽度大约为6米。在道路1的人行横道2上设置行人二次等待区3。行人二次等待区3的位置设置在进口道直行及直右车道的前端和出口道机动车道的前端。等待区的面积大小如下:
道路1的进口道直行车道的总宽度为3.5*3=10.5米,那么进口道前的下行行人二次等待区32的长度为10.5-1=9.5米,宽度为6/2=3米,总面积为9.5*3=28.5m2
道路1的出口道的总宽度为3.5*3=10.5米,那么出口道前的上行行人二次等待区31的长度为10.5-2=8.5米,宽度为3米,总面积为8.5*3=25.5 m2
该交叉口信号灯相位的变换顺序为:道路1直右→道路1左转→道路7直行+右转+左转同时放行。当道路1的直行相位结束左转相位开始时,从道路1右边向左边行走的人,可沿着行走导向标记6从道路1的右边行走到上行二次等待区31内等待。从道路1左边向右边行走的人,可沿着行走导向标记6从道路1的左边行走到下行二次等待区32内等待。当左转相位结束时,站在上行二次等待区31内的行人可以从上行二次等待区31行走到道路1的左边;站在下行二次等待区32内的行人可以从下行二次等待区32行走到道路1的右边,从而完成穿越道路1的过程。在本技术方案中,行人可以在交叉口道路直行相位结束左转相位开始时,行走到二次等待区3等待,在左转相位结束时,直接从二次等待区3行走到道路对面。而目前,在左转相位结束时,行人才从道路的一边走向对面。在道路上实施本技术方案后,可以节约行人过街的时间,提高行人过街的安全性,即提高交叉口道路的空间资源和时间资源的利用率。

Claims (2)

1.一种行人二次等待区的交叉口道路,包括交叉布置的道路(1)和道路(7),其中至少一条道路为宽度大于30米的超宽道路,以及设置在该超宽道路上的人行横道(2),人行横道(2)依其纵向中心线为界,由上行区(21)和下行区(22)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超宽道路还包括设置在人行横道(2)上的呈矩形框的二次等待区(3),在每个人行横道(2)中,二次等待区(3)由一个位于上行区(21)的上行二次等待区(31)和一个位于下行区(22)的下行二次等待区(32)组成,并且上行二次等待区(31)和下行二次等待区(32)位于道路(1)中央分隔线(4)的两侧,其中上行二次等待区(31)距离道路(1)中央分隔线(4)1.5米至2.0米,下行二次等待区(32)距离左转车道边界线(5)0.7米至1.3米。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人二次等待区的交叉口道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超宽道路还包括行走导向标记(6),该行走导向标记(6)由至少3个相互平行的呈“>” 形、“<”形、“∨”形或者“∧”形的标记顺序排列组成;该行走导向标记(6)粘贴在上行区(21)中,并且位于上行二次等待区(31)和与上行二次等待区(31)同侧的超宽道路的边缘之间,或者行走导向标记(6)粘贴在下行区(22)中,并且位于下行二次等待区(32)和与下行二次等待区(32)同侧的超宽道路的边缘之间。
CN2011202343722U 2011-07-05 2011-07-05 一种行人二次等待区的交叉口道路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22800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2343722U CN202280005U (zh) 2011-07-05 2011-07-05 一种行人二次等待区的交叉口道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2343722U CN202280005U (zh) 2011-07-05 2011-07-05 一种行人二次等待区的交叉口道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280005U true CN202280005U (zh) 2012-06-20

Family

ID=462261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2343722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2280005U (zh) 2011-07-05 2011-07-05 一种行人二次等待区的交叉口道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280005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30396A (zh) * 2011-07-05 2012-01-25 东南大学 一种行人二次等待区的交叉口道路
WO2016029250A1 (en) * 2014-08-29 2016-03-03 Leung Valiant Yuk Yuen Traffic intersection
CN110246343A (zh) * 2019-07-12 2019-09-17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两相位交叉口的无冲突的行人信号配时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30396A (zh) * 2011-07-05 2012-01-25 东南大学 一种行人二次等待区的交叉口道路
WO2016029250A1 (en) * 2014-08-29 2016-03-03 Leung Valiant Yuk Yuen Traffic intersection
CN110246343A (zh) * 2019-07-12 2019-09-17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两相位交叉口的无冲突的行人信号配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745604B (zh) 一种人性化高效率行人过街设施及其控制方法
CN204940026U (zh) 新型交通路口结构
CN102051845A (zh) 平交口左转进口道迁移及其行驶方法
WO2014173028A1 (zh) 平交路口纵横互动人车公交便利反瓶颈模式交通
CN104408946A (zh) 交叉口直右车道右转车辆优先通行的信号控制方法
CN109615893B (zh) 一种两相位无冲突交叉口的信号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5070080A (zh) 一种左转无冲突的平面道路交叉口疏导系统
CN103382695A (zh) 可变展宽交叉路口车道
CN201634978U (zh) T字路口的道路立交系统
CN103046444A (zh) 优化设置的路口及其交通控制方法
CN101476271A (zh) 港湾式公交停靠站点的多方式停车换乘设施的设置方法
CN103452020A (zh) 城市道路十字路口
CN102708675A (zh) 基于非对称交通需求的t形交叉口改善交通设计方法
CN113362623A (zh) 一种连续流交叉口左转非机动车交通组织系统及信号控制方法
CN102277806B (zh) 道路路口全时段全方向通行的移位型互通立交桥
CN104775343A (zh) 一种提高平面交叉路口通行效率的方法
CN202280005U (zh) 一种行人二次等待区的交叉口道路
CN106337343A (zh) 一种三叉路口及其换道控制办法
CN203689700U (zh) 一种行人过街设施
KR100768751B1 (ko) 3지교차로 및 3지교차로의 신호제어방법
CN102330396B (zh) 一种行人二次等待区的交叉口道路
CN103161107A (zh) 一种公路路口桥
CN201525995U (zh) 一种城市交叉路口的立交方案
CN202466336U (zh) 无红绿灯互通式立交桥
CN108442197B (zh) 一种交叉口布置公交停靠站及公交专用道的渠化和通行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620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30529

RGAV Abandon patent right to avoid re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