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266535U - 一种液压控制阀、双缸伸缩系统及高空作业工程机械 - Google Patents

一种液压控制阀、双缸伸缩系统及高空作业工程机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266535U
CN202266535U CN2011203601079U CN201120360107U CN202266535U CN 202266535 U CN202266535 U CN 202266535U CN 2011203601079 U CN2011203601079 U CN 2011203601079U CN 201120360107 U CN201120360107 U CN 201120360107U CN 202266535 U CN202266535 U CN 2022665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ydraulic fluid
fluid port
control valve
hydraulic
communica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360107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史先信
徐小东
孔德美
卢良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ugong Fire Safety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uzhou Heavy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uzhou Heavy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uzhou Heavy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20360107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2665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2665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266535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luid-Pressure Circu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液压控制阀,该控制阀包括分流集流阀,其阀体具有第一油口、第二油口和第三油口;所述分流集流阀的第一油口、第二油口和第三油口分别与所述阀体的第一油口、第二油口和第三油口连通;该控制阀具有两个工作状态:在第一工作状态,所述阀体的第二油口与第三油口之间的油路非连通;在第二工作状态,所述阀体的第二油口与第三油口之间的油路连通。该阀能够控制双缸伸缩系统的两只油缸实现同步伸缩,从而缩短伸缩系统的动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设有所述液压控制阀的双缸伸缩系统以及设有所述液压控制阀的高空作业工程机械。

Description

一种液压控制阀、双缸伸缩系统及高空作业工程机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是采用双缸伸缩系统的高空作业工程机械的双缸伸缩控制阀。本实用新型还涉及设有所述控制阀的双缸伸缩系统及高空作业工程机械。
背景技术
举高消防车等高空作业工程机械是具有专用底盘,并安装有举升臂架的产品,使用时由专业操作人员进行操作能够起升到一定高度进行高空救援或高空作业。
按照升降作业方式的不同,可以将举升臂架分为折叠臂、伸缩臂、混合臂、自行式等几种类型,其中伸缩臂由两节或多节箱型臂套叠而成,在伸缩缸的作用力下或者在柔性钢丝绳或板式链牵拉下实现直线往复运动,主要利用安装在头部的工作斗将高空作业者送至高处进行作业。
例如,举高消防车的伸缩臂顶端设有消防水炮,高空作业平台的伸缩臂顶端设有工作平台等机构,操作人员可以在操纵台上控制伸缩臂以实现喷水、输送工作人员、实施救援以及其它高空作业功能。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高层、超高层建筑增速迅猛,高层建筑的灭火、抢险救援面临空前巨大挑战,我国举高类消防车的研制已经越来越向高米数发展,而高空、超高空举高类消防车对伸缩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平顺性等性能有较高要求。
由于高米数举高类消防车伸缩臂行程长、节数多,单缸加多级伸缩链式同步伸缩控制系统已无法满足其安全性和稳定性要求;而采用两个及两个以上伸缩缸的伸缩系统,必须能够实现同步控制,这样才能在最短的动作时间达到最大作业高度,并快速实施救援。
现有采用双缸伸缩系统的举高类消防车,均未设置同步控制阀,而是直接由电磁换向阀组控制伸缩缸运动。
请参考图1,图1为现有双缸伸缩系统的电磁换向阀组的液压原理图。
如图所示,上伸缩缸1和下伸缩缸2分别由第一电磁换向阀3-1和第二电磁换向阀3-2控制,第一电磁换向阀3-1和第二电磁换向阀3-2构成电磁换向阀组3,其油口A1、B1分别接上伸缩缸1的大腔和小腔,油口A2、B2分别接下伸缩缸2的大腔和小腔,从理论上来讲,只要第一电磁换向阀3-1和第二电磁换向阀3-2同时切换至左位或右位,即可控制上伸缩缸1和下伸缩缸2同时伸出或缩回。
而事实上,由于下伸缩缸2受到的载荷比上伸缩缸1受到的载荷要大的多,因此双缸的伸出和缩回动作会出现两种情形,以伸出动作为例,若系统流量足够大,双缸可同时伸出,但上伸缩缸1的伸出速度会比下伸缩缸2的伸出速度快,先到达行程终点。反之,若系统流量较小,则压力油会先通过换向阀推动载荷小的上伸缩缸1伸出,当上伸缩缸1伸出至终点时,系统压力升高,才会继续推动下伸缩缸2伸出直至终点。
该控制系统的缺点在于不能实现双缸同步伸缩,而是按先后顺序分别控制两伸缩缸伸出至行程终点,这样会导致伸缩系统的动作时间过长,进而影响救援、作业效率。
因此,如何控制双缸伸缩系统的两只油缸实现同步伸缩,从而缩短伸缩系统的动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液压控制阀。该阀能够控制双缸伸缩系统的两只油缸实现同步伸缩,从而缩短伸缩系统的动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设有所述液压控制阀的双缸伸缩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目的是提供一种设有所述液压控制阀的高空作业工程机械。
为了实现上述第一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液压控制阀,该控制阀包括分流集流阀,其阀体具有第一油口、第二油口和第三油口;
所述分流集流阀的第一油口、第二油口和第三油口分别与所述阀体的第一油口、第二油口和第三油口连通;
该控制阀具有两个工作状态:
在第一工作状态,所述阀体的第二油口与第三油口之间的油路非连通;
在第二工作状态,所述阀体的第二油口与第三油口之间的油路连通。
优选地,该控制阀的阀体具有第四油口,并具有第三工作状态和第四工作状态:
在第三工作状态,所述阀体的第三油口与第四油口连通;
在第四工作状态,所述阀体的第二油口与第四油口连通。
优选地,所述阀体集成有换向阀和截止阀;
在第二工作状态,所述阀体的第二油口与第三油口之间的油路通过所述换向阀连通;在第三工作状态,所述阀体的第三油口与第四油口通过所述换向阀连通;在第四工作状态,所述阀体的第二油口与第四油口通过所述截止阀连通。
优选地,所述换向阀具有三个油口,其第一油口、第二油口和第三油口分别与所述阀体的第四油口、第二油口和第三油口连通;
所述换向阀具有三个工作位置:在第一工作位置,其第一油口、第二油口和第三油口均截止;在第二工作位置,其第一油口截止,第二油口与第三油口连通;在第三工作位置,其第二油口截止,第一油口与第三油口连通。
优选地,所述换向阀为三位三通电磁换向阀。
优选地,所述换向阀具有四个油口,其第一油口、第二油口和第三油口分别与所述阀体的第四油口、第二油口和第三油口连通,其第四油口封闭;
所述换向阀具有三个工作位置:在第一工作位置,其第一油口、第二油口、第三油口和第四油口均截止;在第二工作位置,其第一油口与第四油口连通,且第二油口与第三油口连通;在第三工作位置,其第一油口与第三油口连通,且第二油口与第四油口连通。
优选地,所述换向阀为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
为了实现上述第二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双缸伸缩系统,包括上伸缩缸和下伸缩缸,进一步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液压控制阀,所述阀体的第一油口为控制油口,所述阀体的第二油口和第三油口分别连通所述上伸缩缸和下伸缩缸的无杆腔。
为了实现上述第三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高空作业工程机械,包括底盘、举升臂架、上伸缩缸和下伸缩缸,进一步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液压控制阀,所述阀体的第一油口为控制油口,所述阀体的第二油口和第三油口分别连通所述上伸缩缸和下伸缩缸的无杆腔。
优选地,所述高空作业工程机械具体为举高消防车或高空作业平台。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液压控制阀包括分流集流阀,其阀体具有第一油口、第二油口和第三油口;所述分流集流阀的第一油口、第二油口和第三油口分别与所述阀体的第一油口、第二油口和第三油口连通;该控制阀具有两个工作状态:在第一工作状态,所述阀体的第二油口与第三油口之间的油路非连通;
在第二工作状态,所述阀体的第二油口与第三油口之间的油路连通。
该控制阀结构简单、稳定性好、安全性高,工作时,其阀体的第一油口为控制油口,第二油口和第三油口分别连通双缸伸缩系统的上伸缩缸和下伸缩缸的无杆腔。
当所述上伸缩缸和下伸缩缸伸出或缩回时,该控制阀处于第一工作状态,即所述阀体的第二油口与第三油口之间的油路非连通,其内部的分流集流阀在不计误差和外界各种干扰因素的情况下,可保持第二油口的输入(或输出)的流量等于第三油口的输入(或输出)的流量,从而驱动两伸缩缸同步伸出或缩回,使伸缩系统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伸缩动作,极大的提高了作业效率。
当受到负载差异、分流集流阀误差等各种流量误差因素干扰而导致双缸不能同步伸缩至终点时,该控制阀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所述阀体的第二油口与第三油口之间的油路连通,能够使滞后的伸缩缸快速伸出至行程终点或回缩至起点,确保各伸缩缸能准确动作到位。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该控制阀的阀体具有第四油口,并具有第三工作状态和第四工作状态:在第三工作状态,所述阀体的第三油口与第四油口连通;在第四工作状态,所述阀体的第二油口与第四油口连通。
所述阀体的第四油口为回油油口,通过将所述阀体的第二油口或第三油口与回油油路导通,可达到向上伸缩油缸或下伸缩油缸单独供油的目的,从而控制各伸缩缸单独伸出或缩回,在能够实现双缸同步伸出和回缩的同时,兼备了使双缸单独分步动作的功能,可满足车辆调试、故障诊断或是进行单缸受力计算等工况的使用需要。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双缸伸缩系统和高空作业工程机械设有上述液压控制阀,由于上述液压控制阀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具有该液压控制阀的双缸伸缩系统和高空作业工程机械也应具备相应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双缸伸缩系统的电磁换向阀组的液压原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液压控制阀的第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液压原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液压控制阀的第二种具体实施方式的液压原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液压控制阀的第三种具体实施方式的液压原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液压控制阀的第四种具体实施方式的液压原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液压控制阀的第五种具体实施方式的液压原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液压控制阀的第六种具体实施方式的液压原理图;
图8为图6所示液压控制阀与双缸伸缩系统的上伸缩缸和下伸缩缸相连接的液压原理图。
图1中:
上伸缩缸1、下伸缩缸2、电磁换向阀组3、第一电磁换向阀3-1、第二电磁换向阀3-2;
图2至图8中:
阀体10、第一油口V、第二油口C1、第三油口C2、第四油口T;
分流集流阀10-1;
二位二通电磁换向阀10-2;
三位三通电磁换向阀10-3、第一油口T、第二油口P、第三油口B;
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10-4、第一油口T、第二油口P、第三油口B、第四油口A;
第一截止阀10-5、第二截止阀10-6、第三截止阀10-7、第四截止阀10-8;
上伸缩缸20-1、下伸缩缸20-2。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一种液压控制阀。该阀能够控制双缸伸缩系统的两只油缸实现同步伸缩,从而缩短伸缩系统的动作时间,提高作业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核心是提供一种设有所述液压控制阀的双缸伸缩系统,以及设有所述液压控制阀的高空作业工程机械。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2,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液压控制阀的第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液压原理图。
在第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液压控制阀为组合阀,包括分流集流阀10-1和二位二通电磁换向阀10-2,其阀体10具有第一油口V、第二油口C1和第三油口C2;分流集流阀10-1的第一油口(即进油口)、第二油口和第三油口分别与阀体10的第一油口V、第二油口C1和第三油口C2连通。
该控制阀具有两个工作状态:
在第一工作状态,阀体10的第二油口C1与第三油口C2之间的油路非连通;
在第二工作状态,阀体10的第二油口C1与第三油口C2之间的油路通过二位二通电磁换向阀10-2连通。
工作时,阀体10的第一油口V为控制油口,第二油口C1和第三油口C2分别连通双缸伸缩系统的上伸缩缸和下伸缩缸的无杆腔,其工作过程如下:
当伸缩缸伸出时,液压控制阀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液压系统控制油口为第一油口V供油,通过阀体10中的分流集流阀10-1分流后,从第二油口C1、第三油口C2分别进入两伸缩缸,伸缩缸伸出,此时分流集流阀10-1起分流作用,将系统流量分成相等的两部分,分别供给两个伸缩缸,使双缸同步伸出。
但是在实际过程中,由于两伸缩缸受力不等、负载重摩擦力的不均匀以及分流集流阀的误差等,其分配给两个伸缩缸的流量并不完全相等,这样其中一个伸缩缸将先到达行程终点。根据分流集流阀10-1的构造特点,当一个伸缩缸到达行程终点时,液压缸憋压,压力急增,分流集流阀分配给滞后缸的油口(第二油口C1或第三油口C2)将急剧减小或关闭,这样滞后缸也会停止动作,不能完全伸出,如果应用于举高消防车,其臂架将无法到达指定作业高度。
此时,液压控制阀将处于第二工作状态。当其中一个伸缩缸到达行程终点时,二位二通电磁换向阀10-2左位带电接通(即P、A口接通),使得分流集流阀10-1的第二油口C1和第三油口C2接通,压力相等,则第二油口C1和第三油口C2恢复正常开启状态,从分流集流阀10-1出来的流量会全部供给滞后缸,使其快速达到行程终点。
反之,当伸缩缸回缩时,液压控制阀也处于第一工作状态,第二油口C1和第三油口C2为回油口,通过阀体中的分流集流阀10-1集流后,从第一油口V流回液压系统控制油口,伸缩缸回缩,此时分流集流阀10-1起集流作用,保持第二油口C1和第三油口C2输入的流量相等,从而使双缸同步回缩。
同样,在实际过程中,由于两伸缩缸受力不等、负载重摩擦力的不均匀以及分流集流阀的误差等,流入第二油口C1和第三油口C2的流量并不完全相等,这样其中一个伸缩缸将先回缩至行程起点,此时该伸缩缸的出口压力会急减为零,滞后的伸缩缸进入分流集流阀10-1的油口(第二油C1口或第三油口C2)将急剧减小或关闭,滞后的伸缩缸也将停止动作,无法完全缩回,如果应用于举高消防车,其臂架将无法回缩到位,车辆不能正常收车。
此时,液压控制阀将处于第二工作状态。当其中一个伸缩缸回到起点时,二位二通电磁换向阀10-2左位带电接通(即P、A口接通),使得分流集流阀10-1的第二油口C1和第三油口C2压力相等,则第二油口C1和第三油口C2恢复正常开启状态,未回缩到位的伸缩缸中的油液将同时从第二油口C1和第三油口C2通过分流集流阀10-1汇集于第一油口V流回,使未回缩到位的伸缩缸快速回缩至行程起点。
请参考图3,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液压控制阀的第二种具体实施方式的液压原理图。
由于二位二通电磁换向阀10-2在液压控制阀中的作用是导通或切断阀体的第二油口C1和第三油口C2(即分流集流阀的第二油口和第三油口),因此,在第二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可以采用第一截止阀10-5来代替二位二通电磁换向阀10-2,两者控制油路的功能基本相同,都能够使双缸伸缩到位。
请参考图4,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液压控制阀的第三种具体实施方式的液压原理图。
在第三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控制阀为组合阀,包括分流集流阀10-1、第二截止阀10-6和三位三通电磁换向阀10-3,其阀体10具有第一油口V、第二油口C1、第三油口C2和第四油口T。
分流集流阀10-1的第一油口(即进油口)、第二油口和第三油口分别与阀体的第一油口V、第二油口C1和第三油口C2连通。
第二截止阀10-6的两个油口分别与阀体10的第二油口C1和第四油口T连通。
三位三通电磁换向阀10-3的第一油口T、第二油口P和第三油口B分别与阀体10的第四油口T、第二油口C1和第三油口C2连通。
该控制阀具有四个工作状态:
在第一工作状态,第二截止阀10-6断开、三位三通电磁换向阀10-3处于中位,阀体10的第二油口C1与第三油口C2之间的油路非连通;
在第二工作状态,第二截止阀10-6断开、三位三通电磁换向阀10-3处于左位,阀体10的第二油口C1与第三油口C2之间的油路通过三位三通电磁换向阀10-3的第二油口P和第三油口B连通。
在第三工作状态,第二截止阀10-6断开、三位三通电磁换向阀10-3处于右位,阀体10的第二油口C1与第三油口C2之间的油路非连通,且阀体10的第三油口C2通过三位三通电磁换向阀10-3的第一油口T和第三油口B与阀体10的第四油口T连通。
在第四工作状态,第二截止阀10-6导通、三位三通电磁换向阀10-3处于中位,阀体10的第二油口C1与第三油口C2之间的油路非连通,且阀体10的第二油口C1通过第二截止阀10-6与阀体10的第四油口T连通。
工作时,阀体10的第一油口V为控制油口,第二油口C1和第三油口C2分别连通双缸伸缩系统的上伸缩缸和下伸缩缸的无杆腔,其工作过程如下:
当伸缩缸伸出时,液压控制阀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液压系统控制油口为第一油口V供油,通过阀体中的分流集流阀10-1分流后,由第二油口C1、第三油口C2分别进入两伸缩缸,使双缸同步伸出。
当其中一个伸缩缸到达行程终点时,液压控制阀将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此时,三位三通电磁换向阀10-3左位带电接通(即P、B口接通),使得分流集流阀10-1的第二油口和第三油口接通,压力相等,则第二油口和第三油口恢复正常开启状态,使滞后的伸缩缸快速到达行程终点。
反之,当伸缩缸回缩时,液压控制阀也处于第一工作状态,第二油口C1和第三油口C2为回油口,通过阀体10中的分流集流阀10-1集流后,从第一油口V流回液压系统控制油口,使双缸同步回缩。
当其中一个伸缩缸回到起始点时,液压控制阀将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此时,三位三通电磁换向阀10-3左位带电接通,使得分流集流阀10-1的第二油口和第三油口压力相等,则第二油口和第三油口恢复正常开启状态,使未回缩到位的伸缩缸快速回缩至行程起点。
若因调试、故障诊断、或是进行单缸受力计算等需要双缸单独伸缩,例如需要单独动作下伸缩缸进行带载实验测试或压力测试,此时液压控制阀中的三位三通电磁换向阀10-3右位带电接通,第一油口T和第三油口B相通,则由分流集流阀10-1第三油口流出的压力油将直接通过第一油口T和第三油口B从阀体10的第四油口T流回油箱,相当于在液压油路上将上伸缩缸短路,而分流集流阀10-1第二油口流出的压力油仍然进入下伸缩缸推动其伸出,从而实现下伸缩缸单独动作。
若需要单独动作上伸缩缸,此时只需要将该液压控制阀中的第二截止阀10-6开启、三位三通电磁换向阀10-3断电,这样由分流集流阀10-1第二油口流出来的压力油将直接通过第二截止阀10-6流回油箱,相当于在液压油路上将下伸缩缸短路,而分流集流阀10-1第三油口流出的压力油仍然进入上伸缩缸中推动其伸出,从而实现上伸缩缸单独动作。
请参考图5,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液压控制阀的第四种具体实施方式的液压原理图。
在第四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液压控制阀与第三种具体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就在于,换向阀为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10-4,其第一油口T、第二油口P和第三油口B分别与阀体10的第四油口T、第二油口C1和第三油口C2连通,其第四油口A封闭。
该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10-4具有三个工作位置:在第一工作位置,其第一油口T、第二油口P、第三油口B和第四油口A均截止;在第二工作位置,其第一油口T与第四油口A连通,且第二油口P与第三油口B连通;在第三工作位置,其第第一油口T与第三油口B连通,且第二油口P与第四油口A连通。
其余结构和工作原理与第三种具体实施方式大体相同,为节约篇幅,这里就不再重复描述。
请参考图6,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液压控制阀的第五种具体实施方式的液压原理图。
由于上述第三、第四具体实施方式中的换向阀在液压控制阀中的作用是导通或切断阀体10的第二油口C1和第三油口C2,以及导通或切断第三油口C2与第四油口T,因此,可以采用二位二通电磁换向阀10-2和第三截止阀10-7来代替三位三通电磁换向阀10-3或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10-4。
如图所示,二位二通电磁换向阀10-2的两个油口分别与阀体10的第二油口C1和第三油口C2连通,第三截止阀10-7的两个油口分别与阀体10的第三油口C2和第四油口T连通,同样能够达到使双缸伸缩到位以及使双缸单独伸缩的目的。
上述液压控制阀仅是一种优选方案,其具体结构并不局限于此,在此基础上可根据实际需要作出具有针对性的调整,从而得到不同的实施方式。例如,上述第五具体实施方式中的二位二通电磁换向阀10-2也可以采用第四截止阀10-8进行代替(见图7)。
可见,为了能够使液压控制阀准确地处于各工作状态,其换向阀可以有多种不同的类型,截止阀和换向阀在液压油路上也具有多种组合方式。由于可能实现的方式较多,为节约篇幅,本文就不再一一举例说明。
请参考图8,图8为图6所示液压控制阀与双缸伸缩系统的上伸缩缸和下伸缩缸相连接的液压原理图。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双缸伸缩系统,包括上伸缩缸20-1和下伸缩缸20-2,进一步包括上述第五具体实施方式中的液压控制阀,其阀体10的第一油口V为控制油口,第二油C1口和第三油口C2分别连通上伸缩缸20-1和下伸缩缸20-2的无杆腔,阀体10的第四油口T为回油口,其余结构请参考现有技术。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由于上述双缸伸缩系统的上伸缩缸20-1和下伸缩缸20-2为单作用缸,因此仅在其无杆腔的油路上设置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液压控制阀,若上伸缩缸20-1和下伸缩缸20-2为双作用缸,则同样可以在其有杆腔的油路上设置上述液压控制阀。
除了上述液压控制阀和双缸伸缩系统,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高空作业工程机械,包括底盘、举升臂架、上伸缩缸20-1和下伸缩缸20-2,进一步包括上文所述的液压控制阀,所述阀体10的第一油口V为控制油口,所述阀体的第二油口C1和第三油口C2分别连通所述上伸缩缸20-1和下伸缩缸20-2的无杆腔,所述阀体10的第四油口T为回油口,其余结构请参考现有技术。
具体地,所述高空作业工程机械为举高消防车或高空作业平台。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液压控制阀、双缸伸缩系统及高空作业工程机械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液压控制阀,其特征在于,该控制阀包括分流集流阀,其阀体具有第一油口、第二油口和第三油口;
所述分流集流阀的第一油口、第二油口和第三油口分别与所述阀体的第一油口、第二油口和第三油口连通;
该控制阀具有两个工作状态:
在第一工作状态,所述阀体的第二油口与第三油口之间的油路非连通;
在第二工作状态,所述阀体的第二油口与第三油口之间的油路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控制阀,其特征在于,该控制阀的阀体具有第四油口,并具有第三工作状态和第四工作状态:
在第三工作状态,所述阀体的第三油口与第四油口连通;
在第四工作状态,所述阀体的第二油口与第四油口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压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集成有换向阀和截止阀;
在第二工作状态,所述阀体的第二油口与第三油口之间的油路通过所述换向阀连通;在第三工作状态,所述阀体的第三油口与第四油口通过所述换向阀连通;在第四工作状态,所述阀体的第二油口与第四油口通过所述截止阀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压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阀具有三个油口,其第一油口、第二油口和第三油口分别与所述阀体的第四油口、第二油口和第三油口连通;
所述换向阀具有三个工作位置:在第一工作位置,其第一油口、第二油口和第三油口均截止;在第二工作位置,其第一油口截止,第二油口与第三油口连通;在第三工作位置,其第二油口截止,第一油口与第三油口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压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阀为三位三通电磁换向阀。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压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阀具有四个油口,其第一油口、第二油口和第三油口分别与所述阀体的第四油口、第二油口和第三油口连通,其第四油口封闭;
所述换向阀具有三个工作位置:在第一工作位置,其第一油口、第二油口、第三油口和第四油口均截止;在第二工作位置,其第一油口与第四油口连通,且第二油口与第三油口连通;在第三工作位置,其第一油口与第三油口连通,且第二油口与第四油口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压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阀为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
8.一种双缸伸缩系统,包括上伸缩缸和下伸缩缸,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上述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液压控制阀,所述阀体的第一油口为控制油口,所述阀体的第二油口和第三油口分别连通所述上伸缩缸和下伸缩缸的无杆腔。
9.一种高空作业工程机械,包括底盘、举升臂架、上伸缩缸和下伸缩缸,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上述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液压控制阀,所述阀体的第一油口为控制油口,所述阀体的第二油口和第三油口分别连通所述上伸缩缸和下伸缩缸的无杆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高空作业工程机械,其特征在于,具体为举高消防车或高空作业平台。
CN2011203601079U 2011-09-23 2011-09-23 一种液压控制阀、双缸伸缩系统及高空作业工程机械 Expired - Lifetime CN2022665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3601079U CN202266535U (zh) 2011-09-23 2011-09-23 一种液压控制阀、双缸伸缩系统及高空作业工程机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3601079U CN202266535U (zh) 2011-09-23 2011-09-23 一种液压控制阀、双缸伸缩系统及高空作业工程机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266535U true CN202266535U (zh) 2012-06-06

Family

ID=461573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3601079U Expired - Lifetime CN202266535U (zh) 2011-09-23 2011-09-23 一种液压控制阀、双缸伸缩系统及高空作业工程机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26653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87411A (zh) * 2011-09-23 2011-12-21 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液压控制阀、双缸伸缩系统及高空作业工程机械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87411A (zh) * 2011-09-23 2011-12-21 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液压控制阀、双缸伸缩系统及高空作业工程机械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87411A (zh) 一种液压控制阀、双缸伸缩系统及高空作业工程机械
CN104444818B (zh) 一种双缸顺序伸缩的液控系统、吊臂机构及起重机
CN103896155B (zh) 控制双缸顺序伸缩的液控系统、吊臂机构及起重机
CN202080842U (zh) 起重机及其多节臂伸缩机构
CN202296914U (zh) 一种伸缩臂控制系统及起重机
CN105417410A (zh) 带有锁定机构的伸缩臂结构及起重机
CN102979772A (zh) 油缸锁紧装置、双缸液控系统及起重设备
CN105545853A (zh) 伸缩控制阀、多级伸缩液压系统和起重吊臂伸缩液控系统
CN102628459A (zh) 多油缸同步控制系统及工程车辆
CN102434512A (zh) 液压油缸同步控制回路及应用该控制回路的起重机
CN104370223A (zh) 控制三缸顺序伸缩的液控系统、吊臂机构及起重机
CN104591014B (zh) 伸缩缸、支腿控制系统和起重机
CN202381427U (zh) 液压油缸同步控制回路及应用该控制回路的起重机
CN105366604A (zh) 一种高空作业车工作斗调平机构
CN110626948A (zh) 折叠臂式随车起重机液压控制系统
CN102619805A (zh) 一种适用于控制多个液压缸顺序伸出运动的液压缸
CN102303813A (zh) 一种起重机支腿、支腿液压系统及起重机
CN202266535U (zh) 一种液压控制阀、双缸伸缩系统及高空作业工程机械
CN202971368U (zh) 油缸锁紧装置、双缸液控系统及起重设备
CN102943496B (zh) 挖掘机动臂势能循环利用系统
CN204384727U (zh) 双缸顺序伸缩的液控系统、吊臂机构及起重机
CN202215520U (zh) 一种伸缩臂伸缩顺序控制系统
CN205527441U (zh) 多节臂伸缩液压系统及起重机
CN203715094U (zh) 控制双缸顺序伸缩的液控系统、吊臂机构及起重机
CN104828701B (zh) 液压控制系统及具有其的起重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213

Address after: 221004 Jiangsu Province, Xuzhou City Yunlong District No. 165

Patentee after: Xugong fire safety equipment Co. Ltd.

Address before: 221004 Xuzhou, Zhejiang Province, Jiangsu Road No. 165

Patentee before: Xuzhou Heavy Machinery Co., Ltd.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606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