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259776U - 卡缘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卡缘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259776U
CN202259776U CN2011203308020U CN201120330802U CN202259776U CN 202259776 U CN202259776 U CN 202259776U CN 2011203308020 U CN2011203308020 U CN 2011203308020U CN 201120330802 U CN201120330802 U CN 201120330802U CN 202259776 U CN202259776 U CN 2022597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lf
earclip
locking
slot
bayonet conne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330802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文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otes Guang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otes Guang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otes Guang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Lotes Guang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20330802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2597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2597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259776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卡缘连接器,包括:一绝缘本体,其上沿纵长方向开设有一插槽,绝缘本体内容置有多个导电端子位于插槽的两侧;一自锁耳扣,枢接于绝缘本体的一端,自锁耳扣朝插槽延伸有一卡持块位于插槽上方,且自锁耳扣具有至少一挡止部高于卡持块;至少一弹片,具有一固定端固定于绝缘本体,自固定端向上延伸有一抵推臂与自锁耳扣之间形成一间隙,自抵推臂向上延伸有一抵推部抵接挡止部以使自锁耳扣朝插槽移动,且抵推部高于卡持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卡缘连接器由于抵推臂与自锁耳扣之间存在间隙,因而抵推臂可于间隙内发生弹性变形并吸收自锁耳扣对其的作用力,使得抵推部所受应力得以分散至整个弹片,因而弹片不容易疲乏。

Description

卡缘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卡缘连接器,尤指一种具有自动锁卡功能的耳扣的卡缘连接器。
【背景技术】
卡缘连接器通常设置于一电路板上,其可插接一电子卡以实现电子卡与电路板之间的电性连接。
专利号为US5413497的美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一绝缘本体安装于一第一电路板上,所述绝缘本体上设有一凹槽用以收容一第二电路板、以及一对耳扣用于固持所述第二电路板、以及容设于所述绝缘本体内的多个导电端子,所述二耳扣设于所述凹槽的相对两端。其中,所述耳扣的一侧设有一突出部朝所述凹槽所在侧延伸,一弹性金属板固设于所述耳扣的另一侧与所述突出部相背,所述弹性金属板具有一固持部,以及自所述固持部向上延伸的一加强部。所述固持部低于所述突出部,所述加强部的高度与所述突出部的高度大致平齐,且所述弹性金属板自底端向上至所述加强部的一整段均贴靠于所述耳扣上。
这种结构的电连接器,当所述第二电路板竖向插入所述凹槽内,所述突出部受所述第二电路板侧面的挤推而使得整个所述耳扣往外移动,此时,所述弹性金属板受所述耳扣的抵推而变形并在此过程中不断蓄积弹性势能,当所述第二电路板侧面的缺口向下越过所述突出部后,所述第二电路板侧面对所述突出部的挤推力消失,此时,所述弹性金属板释放之前蓄积的弹性势能并以弹性回复力的形式表现,该弹性回复力挤推所述耳扣以迫使所述耳扣朝所述第二电路板移动,并使所述突出部最终卡合于所述第二电路板上的所述缺口内。
从其附图可推知,由于所述弹性金属板自所述固持部上方至所述加强部的一整段均贴靠于所述耳扣上,因而当所述耳扣推动所述弹性金属板运动时,所述固持部以上的部分无法发生弹性变形而不能吸收所述耳扣对其的作用力,因而该作用力只能传递至所述固持部,以致使所述固持部因应力集中而发生塑性变形,进而,当该作用力消失时,所述弹性金属板不能回复至初始位置,即因所述固持部因应力集中而发生塑性变形发生疲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卡缘连接器,其具有自动锁卡功能的耳扣。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卡缘连接器,包括:一绝缘本体,其上沿纵长方向开设有一插槽,所述绝缘本体内容置有多个导电端子位于所述插槽的两侧;一自锁耳扣,枢接于所述绝缘本体的一端,所述自锁耳扣朝所述插槽延伸有一卡持块位于所述插槽上方,且所述自锁耳扣具有至少一挡止部高于所述卡持块;至少一弹片,具有一固定端固定于所述绝缘本体,自所述固定端向上延伸有一抵推臂,所述抵推臂与所述自锁耳扣之间形成一间隙,自所述抵推臂向上延伸有一抵推部抵接所述挡止部以使所述自锁耳扣朝所述插槽移动,且所述抵推部高于所述卡持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卡缘连接器当竖直插入一电子卡至所述凹槽内时,所述自锁耳扣受电子卡挤推,所述自锁耳扣上端绕枢接部朝远离所述插槽的方向旋转,并挤推所述弹片的抵推部,由于所述抵推臂与所述自锁耳扣之间存在所述间隙,因而所述抵推臂可于所述间隙内发生弹性变形并吸收所述自锁耳扣对其的作用力,使得所述抵推部所受应力得以分散至整个所述弹片,因而所述弹片不容易疲乏,进而当所述电子卡继续向下越过所述卡持块后,所述弹片能够释放之前蓄积的弹性势能,并推动所述自锁耳扣朝所述插槽移动,最终使所述卡持块与所述电子卡上的缺口卡合,可有效保证所述自锁耳扣的自动锁卡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卡缘连接器第一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卡缘连接器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卡缘连接器第一实施例电子卡插入一半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卡缘连接器第一实施例电子卡插入到位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卡缘连接器第二施例的自锁耳扣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的附图标号说明:
绝缘本体  1
插槽      10          第一塔形部    11    第二塔形部    12
凹槽      13          固持槽        14    轴孔          15
限位部    16
自锁耳扣  2
枢接部    21          导引槽        22    卡持块        23
延伸部    24          容纳槽        25    壁面          26
导引斜面  220、230    挡止部        260
普通耳扣  3
扳动部    31          扣持部        32    顶出部        33
电子卡    4           缺口          41、42
弹片      5
固定端    51          抵推臂        52    抵推部        53
导引部    54          焊接部        55
间隙      6           电路板        7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结构、特征以及功效等,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卡缘连接器,包括:一绝缘本体1,其上开设有一插槽10;一自锁耳扣2,可实现自动锁卡功能,枢接于所述绝缘本体1的一端;以及一普通耳扣3,枢接于所述绝缘本体1的另一端,且与所述自锁耳扣2相对设置。
参照图1至图3,所述绝缘本体1呈纵长型,于所述绝缘本体1上沿纵长方向开设有所述插槽10用于容置对接的一电子卡4。所述绝缘本体1内容置有多个导电端子(未图示)位于所述插槽10的两侧,且每一所述导电端子(未图示)具有一接触部(未图示)进入所述插槽10,用以与对接的所述电子卡4电性导通。所述绝缘本体1一端(此处为后端)向上凸设有一第一塔形部11,另一端(前端)向上凸设有一第二塔形部12与所述第一塔形部11相对,所述第一塔形部11与所述第二塔形部12上均开设有一凹槽13,所述凹槽13的下端与所述插槽10相通。所述绝缘本体1的后端开设有一固持槽14,所述固持槽14与所述插槽10不连通。
所述自锁耳扣2套设于所述第一塔形部11上,且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塔形部11后方。所述自锁耳扣2的左右两侧各凸设有一枢接部21,所述第一塔形部11上对应凹设有二轴孔15,所述二枢接部21对应枢接于所述二轴孔15内。所述第一塔形部11上还设有一限位部16,本实施例中,所述限位部16为设于所述第一塔形部11上的二斜面。
所述自锁耳扣2上端设有一导引槽22与所述凹槽13连通,进而通过所述凹槽13底部与所述插槽10连通,所述导引槽22的顶端具有至少一导引斜面220,本实施例中,所述导引斜面220的数量为三,分别位于所述导引槽22的左、右、后三个侧壁的顶端。
所述自锁耳扣2的中部朝所述插槽10延伸有一卡持块23,所述卡持块23位于所述插槽10上方并凸伸至所述凹槽13内。所述卡持块23呈上窄下宽的形状,以此形成一导引斜面230,用以引导所述电子卡4插入。
自所述枢接部21向下延伸有一延伸部24,所述延伸部24对应位于所述第一塔形部11上的所述限位部16的后方,且所述延伸部24与所述限位部16之间相隔一定距离,所述延伸部24朝所述插槽10运动时抵接于所述限位部16。
参照图1和图3,本实施例中,所述自锁耳扣2的后端向前凹设有一容纳槽25,所述容纳槽25具有一壁面26位于所述卡持块23的反面,即所述壁面26位于所述卡持块23的后方,所述壁面26上具有一挡止部260,所述挡止部260高于所述卡持块23。所述壁面26朝所述插槽10的方向弯折成弧形,该弧形可于所述自锁耳扣2成型时将所述壁面26自所述挡止部260以下切削掉一部分材料形成。
于所述自锁耳扣2的后方还设置有一弹片5。所述弹片5由具有良好弹性的金属板材加工成型,其具有一固定端51固定于所述绝缘本体1前端的所述固持槽14内,自所述固定端51向上延伸有一抵推臂52,自所述抵推臂52向上延伸有一抵推部53。所述抵推臂52与所述自锁耳扣2之间形成一间隙6,具体而言,所述抵推臂52与所述壁面26相对设置,且所述抵推臂52与所述壁面26之间形成所述间隙6。所述抵推部53抵接所述挡止部260以使所述自锁耳扣2朝所述插槽10移动,且所述抵推部53高于所述卡持块23。本实施例中,所述抵推臂52的后方并无其它障碍物。
自所述抵推部53向上延伸并朝远离所述自锁耳扣2的方向弯折形成至少一导引部54,本实施例中,所述弹片5自所述抵推部53向上形成所述二导引部54,所述导引部54朝后弯折。此外,为方便本实用新型卡缘连接器与一电路板7固定连接,所述弹片5还具有自所述固定端51向下延伸的一焊接部55显露所述绝缘本体1底面,即所述焊接部55与所述弹片一体成型。此外,所述绝缘本体1的底端还固持有另外两个单独设置的焊接脚,所述焊接部55与所述二焊接脚均插设于所述电路板7的通孔内。
如图3所示的第一实施例中,所述壁面26恰位于所述卡持块23的后方,且所述壁面26与所述卡持块23均位于所述插槽10所在的纵向直线上。当然,所述壁面26与所述卡持块23的相对位置关系不限于此,例如,参照图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所述自锁耳扣2具有一中空孔,且该中空孔呈“凹”型。所述壁面26的数量为二,且所述二壁面26分别位于所述卡持块23的两侧、且位于所述卡持块23的前方,即所述二壁面26位于“凹”型中空孔朝前凸出的两侧孔内。相应地,所述弹片5的数量也为二,所述二弹片5以所述插槽10所在纵向直线为中心线对称设置。每一所述弹片5分别具有一抵推臂52与所述壁面26之间形成所述间隙6,以及每一所述弹片5分别具有一抵推部53抵接于每一所述壁面26,其结构与第一实施例中相同。当然,所述壁面26与所述卡持块23的相对位置关系不限于此,例如,所述壁面26也可以与所述卡持块23并排设置,此处不再图示和赘述。
参照图2和图3,所述绝缘本体1的后端枢接有所述普通耳扣3。所述普通耳扣3的外观、结构与所述自锁耳扣2大致相同。但所述普通耳扣3内无所述弹片5,因此不具有自动锁卡功能。所述普通耳扣3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二塔形部12后方,且所述普通耳扣3上端具有一扳动部31供操作者手指扳动所述普通耳扣3朝远离所述插槽10方向运动,所述普通耳扣3上端还具有一扣持部32朝所述插槽10延伸用于锁卡,下端设有一顶出部33朝所述插槽10延伸,当所述电子卡4插入所述插槽10内后,所述顶出部33恰抵接于所述电子卡4底端。
在组装所述自锁耳扣2与所述弹片5时,可先将所述弹片5固持于所述绝缘本体1内,再将所述自锁耳扣2的所述容纳槽25对准所述弹片5上端的所述导引部54,使所述自锁耳扣2由上而下套设于所述第一塔形部11上。当然,本实用新型卡缘连接器所述自锁耳扣2与所述弹片5的组装方式并不限于此。
参照图3和图4,本实用新型的卡缘连接器在插接所述电子卡4时,操作者需先手动扳开所述普通耳扣3的所述扳动部31,使之上端朝远离所述插槽10的方向旋转运动;再将所述电子卡4底端对准所述插槽10,竖直向下插入。所述电子卡4底端的两个直角处沿着所述导引斜面220滑入所述导引槽22,并继续向下进入所述凹槽13。当所述直角与所述卡持块23的所述导引斜面230接触时,由于所述电子卡4对所述导引斜面230具有侧向的挤推力,因此所述自锁耳扣2上端部分会绕着其枢轴朝远离所述插槽10的方向旋转,而所述延伸部24则朝所述插槽10方向旋转运动。当所述自锁耳扣2旋转至一定角度时,所述限位部16会与所述延伸部24抵接。所述弹片5受所述自锁耳扣2的挤推而朝远离所述插槽10的方向运动,由于所述弹片5下端固持于所述固持槽14内,且整个所述弹片5只有位于上端的所述抵推部53与所述自锁耳扣2接触,因而所述抵推臂52于所述间隙6内发生弹性形变,并不断蓄积弹性势能。
在所述自锁耳扣2旋转的过程中,所述直角沿着所述卡持块23上的所述导引斜面230向下滑动,并经由所述凹槽13进入所述插槽10内,直至所述电子卡4上的缺口41与所述卡持块23平齐。此时,所述电子卡4对所述自锁耳扣2的侧向作用力消失,所述弹片5开始释放其之前蓄积的弹性势能,具体表现为所述弹片5的弹性回复力推动所述自锁耳扣2朝所述插槽10运动,最终所述卡持块23进入所述缺口41内实现锁卡。当所述电子卡4插入至与所述顶出部33接触时,所述电子卡4的底端会按压所述普通耳扣3的所述顶出部33,使之向下运动并绕枢接轴向外旋转,因而所述普通耳扣3的上端会朝所述插槽10旋转,直至所述扣持部32最终扣合于所述电子卡4的缺口42内。
退卡时,操作者用手扳动所述扳动部31,使所述顶出部33朝所述插槽10并向上旋转以向上抵顶所述电子卡4的底端,再将所述电子卡4向上拔出,所述自锁耳扣2在所述电子卡4的侧向挤推力作用下会朝外旋转运动,其作动过程与插卡时原理相同但顺序相反,所以此处不再赘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由于所述抵推臂52与所述自锁耳扣2之间存在所述间隙6,因而所述抵推臂52可于所述间隙6内发生弹性变形并吸收所述自锁耳扣2对其的作用力,使得所述抵推部53所受应力得以分散至整个所述弹片5,因而所述弹片5不容易疲乏,进而当所述电子卡4继续向下越过所述卡持块23后,所述弹片5能够释放之前蓄积的弹性势能,并推动所述自锁耳扣2朝所述插槽10移动,最终使所述卡持块23与所述电子卡4上的所述缺口41卡合,可有效保证所述自锁耳扣2的自动锁卡功能。
2.由于所述耳扣上具有所述二壁面26位于所述卡持块23的两侧,并对应所述二壁面26设有所述二弹片5与之相抵持,因而所述电子卡4对所述自锁耳扣2的侧向作用力能够平均地传递至所述二弹片5,每一所述弹片5所受应力相应减少,因而所述二弹片5更加不容易弹性疲乏。
3.由于所述第一塔形部11至少部分位于所述自锁耳扣2前方,因而可有效利用所述插槽10上方的空间,可减少所述绝缘本体1所占的长度。
4.由于所述限位部16对应位于所述延伸部24的前方,因而当所述自锁耳扣2受所述电子卡4挤推而朝外旋转运动时,所述延伸部24可抵接于所述限位部16,所述限位部16的设置便于控制所述自锁耳扣2朝外旋转的角度。
5.由于所述自锁耳扣2上端设有所述导引槽22以及所述导引斜面220,因而可保证所述电子卡4沿所述导引斜面220顺利插入所述导引槽22并经由所述凹槽13进入所述插槽10。
6.由于所述弹片5上端设有朝外侧弯折的所述导引部54,因而在组装所述自锁耳扣2与所述弹片5时,所述导引部54可引导所述弹片5沿所述壁面26逐渐滑入所述容纳槽25,所述弹片5的顶端不会直接撞击到所述壁面26而导致所述弹片5受损,因而可有效保护所述弹片5。
以上详细说明仅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说明,非因此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所以,凡运用本创作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为的等效技术变化,均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内。

Claims (14)

1.一种卡缘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绝缘本体,其上沿纵长方向开设有一插槽,所述绝缘本体内容置有多个导电端子位于所述插槽的两侧;
一自锁耳扣,枢接于所述绝缘本体的一端,所述自锁耳扣朝所述插槽延伸有一卡持块位于所述插槽上方,且所述自锁耳扣具有至少一挡止部高于所述卡持块;
至少一弹片,具有一固定端固定于所述绝缘本体,自所述固定端向上延伸有一抵推臂,所述抵推臂与所述自锁耳扣之间形成一间隙,自所述抵推臂向上延伸有一抵推部抵接所述挡止部以使所述自锁耳扣朝所述插槽移动,且所述抵推部高于所述卡持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缘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锁耳扣具有一壁面与所述抵推臂相对设置,所述间隙位于所述壁面和所述抵推臂之间,且所述挡止部设于所述壁面上以与所述抵推部抵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卡缘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壁面位于所述卡持块的后方。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卡缘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壁面位于所述卡持块的一侧且位于所述卡持块的前方。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卡缘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壁面位于所述卡持块的一侧且与所述卡持块并排设置。
6.如权利要求4或者5所述的卡缘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壁面的数量为二,且所述二壁面分别位于所述卡持块的两侧。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卡缘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片的数量为二,且所述二弹片分别抵接于所述二壁面。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卡缘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壁面朝所述插槽的方向弯折成弧形。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缘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锁耳扣上端设有一导引槽与所述插槽连通,所述导引槽的顶端具有至少一导引斜面。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缘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自所述抵推部向上延伸并朝远离所述自锁耳扣的方向弯折形成至少一导引部。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缘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持块具有一导引斜面。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缘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片具有自所述固定端向下延伸的一焊接部显露所述绝缘本体底面。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缘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一端设有一第一塔形部,所述第一塔形部至少部分位于所述自锁耳扣前方,且所述自锁耳扣具有一枢接部枢接于所述第一塔形部。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卡缘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自所述枢接部向下延伸有一延伸部,所述第一塔形部上设有一限位部对应位于所述延伸部的前方,且于所述延伸部朝所述插槽运动时抵接于所述限位部。
CN2011203308020U 2011-08-31 2011-08-31 卡缘连接器 Expired - Lifetime CN2022597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3308020U CN202259776U (zh) 2011-08-31 2011-08-31 卡缘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3308020U CN202259776U (zh) 2011-08-31 2011-08-31 卡缘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259776U true CN202259776U (zh) 2012-05-30

Family

ID=461209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3308020U Expired - Lifetime CN202259776U (zh) 2011-08-31 2011-08-31 卡缘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259776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41960A (zh) * 2013-06-08 2014-12-24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卡缘连接器及其组合
CN107591634A (zh) * 2017-08-28 2018-01-16 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41960A (zh) * 2013-06-08 2014-12-24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卡缘连接器及其组合
CN107591634A (zh) * 2017-08-28 2018-01-16 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397957Y (zh) 卡连接器
CN202231178U (zh) 卡缘连接器
CN201113066Y (zh) 电连接器
CN202474336U (zh) 电子卡连接器
CN102957043A (zh) 插头
CN202259776U (zh) 卡缘连接器
CN201142437Y (zh) 电子卡连接器
CN207572614U (zh) 电连接器
CN201690017U (zh) 卡缘连接器
CN202906002U (zh) 电连接器
CN203218593U (zh) 电连接器
CN202076447U (zh) 电子卡连接器
CN201207474Y (zh) 电池连接器
CN204167530U (zh) 防震型电连接器
CN201204314Y (zh) 电子卡连接器
CN202196903U (zh) 电连接器
CN202564666U (zh) 电连接器
CN201142438Y (zh) 卡缘连接器
CN204858118U (zh) 电连接器
CN202196948U (zh) 插头
CN203135041U (zh) 具有预压合结构的卡缘连接器
CN201749974U (zh) 卡缘连接器
CN101494339A (zh) 卡缘连接器
CN201490392U (zh) 卡连接器
CN209313053U (zh) 具有互勾锁扣结构的卡缘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530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