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259326U - 一种新型太阳能电池正面栅线电极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太阳能电池正面栅线电极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2259326U CN202259326U CN2011203245144U CN201120324514U CN202259326U CN 202259326 U CN202259326 U CN 202259326U CN 2011203245144 U CN2011203245144 U CN 2011203245144U CN 201120324514 U CN201120324514 U CN 201120324514U CN 202259326 U CN202259326 U CN 20225932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rid line
- line electrode
- solar cell
- point
- main gri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Lifetim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太阳能电池正面栅线电极,为了解决现有的太阳能电池正面栅线为整段,导致成本高,且遮光面积大,转换效率不高的问题,所述太阳能电池正面栅线电极包括本体,在本体上设有至少两根点状主栅线和多条副栅线,所述每根点状主栅线分为多段,且相邻两段通过两根细线相连。本实用新型的点状主栅线最大程度的减少了贵金属浆料的消耗,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减小遮光面积,提高了电池片的转换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晶体硅太阳能电池中的正面栅线电极,具体说是一种能够大幅度节约电池生产成本、同时提高电池转换效率的栅线电极。
背景技术
常规的太阳能电池制备的传统工艺是:制绒清洗、扩散、刻蚀、去磷硅玻璃、镀减反射膜、丝网印刷、烧结。丝网印刷的方法是把银浆在正面印成特定的图形,然后和背面的铝背场、背电极共同进入烧结工序。丝网印刷作为后到最关键的工序,所用到的贵金属浆料即银浆占到了电池片生产成本的一半,电极栅线的设计在成本节约上尤为重要。同时栅线的设计在提高电池片转换效率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决定了电池的有效吸光面积,串联电阻等,为了减少栅线电极的遮光面积,要求栅线尽量做细同时保证一定的高度。
目前,市面上的太阳能电池正面栅线大多采用图1显示的常规设计,其包括本体1,在本体1上设有两根点状主栅线2和多条副栅线3,所述每根点状主栅线2为一整段。因为主栅线2的面积较大,导致银浆的消耗难以下降,使得电池片的成本高居不下;同时主栅线2也导致了大量的遮光面积,直接影响电池片的转换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太阳能电池正面栅线为整段,导致成本高,且遮光面积大,转换效率不高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太阳能电池正面栅线电 极,该点状主栅线正面电极可大幅降低电池的生产成本,同时提高电池转换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太阳能电池正面栅线电极包括本体,在本体上设有至少两根点状主栅线和多条副栅线,其结构特点是,所述每根点状主栅线分为多段,且相邻两段通过两根细线相连。
所述细线与点状主栅线和多条副栅线为同种材料,细线外印刷有银浆。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副栅线至少为50条,且均与所述点状主栅线垂直。相邻两条所述副栅线相互平行,且两者之间的距离L4为2.2mm~2.5mm。
所述每根点状主栅线优选分为六段,进一步地,每根所述主栅线的最外两段长L1为16.50mm~16.70mm,中间各段长L2为6.5mm~7.0mm。每根所述主栅线的各段之间的间距L3为12.0mm~12.2mm
每根所述点状主栅线的相邻两段之间的间隙内有副栅线贯穿,这样可以保证全部的副栅线收集的电流都能汇聚到主栅线上。
所述点状主栅线优选为两根。
所述副栅线中的相邻两条在端口顺次相连成“S”型,当遇到印刷不良导致部分副栅线断开时,能够通过S型的连接收集到断开部分的电流。
藉由上述结构,副栅线每相邻两根在端口顺次相连成“S”型,均匀的分布在电池片表面。所述的点状主栅线的设计将主栅线分为特定的几段,分段的尺寸是和后到工序测试机的探针位置一一对应的,保证每次测试时探针都能压到分段的主栅线上,不影响测试结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点状主栅线在保证电池工作时电流的正常收集和后到工序正常测试、焊接的基础上,最大程度地减少了贵金属浆料的消耗,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减小了遮光面积,提高了电池片的转换效率。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太阳能电池栅线电极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结构原理图;
图3是图2的局部放大图。
在图中
1-本体;2-点状主栅线;2a-第一段点状主栅线;2b-第二段点状主栅线;3-副栅线;4-细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太阳能电池正面栅线电极,如图2所示,包括本体1,在本体1上设有两根点状主栅线2和至少为50条副栅线3,相邻两条所述副栅线3相互平行,且均与所述点状主栅线2垂直,均匀的分布在电池片本体1表面。所述每根点状主栅线2分为六段,如图2所示,相邻两段通过两根细线4相连,其中两头带尖的最外两段长L1为16.70mm,中间各段长L2为7.0mm,各段之间的间距L3为12.12mm,相邻两条所述副栅线3之间的距离L4为2.21mm。所述副栅线3中的相邻两条在端口顺次相连成“S”型。每根所述点状主栅线2的相邻两段之间的 间隙内有副栅线3贯穿。
上述实施例阐明的内容应当理解为这些实施例仅用于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新型太阳能电池正面栅线电极,包括本体(1),在本体(1)上设有至少两根点状主栅线(2)和多条副栅线(3),其特征是,所述每根点状主栅线(2)分为多段,且相邻两段之间的间隙内有副栅线(3)贯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正面栅线电极,其特征是,所述副栅线(3)至少为50条,且均与所述点状主栅线(2)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正面栅线电极,其特征是,所述每根点状主栅线(2)分为六段。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正面栅线电极,其特征是,相邻两条所述副栅线(3)相互平行,且两者之间的距离L4为2.2mm~2.5mm。
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正面栅线电极,其特征是,每根所述主栅线(2)的最外两段长L1为16.50mm~16.70mm,中间各段长L2为6.5mm~7.0mm。
6.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正面栅线电极,其特征是,每根所述主栅线(2)的各段之间的间距L3为12.0mm~12.2mm。
7.根据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正面栅线电极,其特征是,每根所述点状主栅线(2)的相邻两段通过两根细线(4)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正面栅线电极,其特征是,所述副栅线(3)中的相邻两条在端口顺次相连成“S”型。
9.根据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正面栅线电极,其特征是,所述点状主栅线(2)为两根。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203245144U CN202259326U (zh) | 2011-09-01 | 2011-09-01 | 一种新型太阳能电池正面栅线电极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203245144U CN202259326U (zh) | 2011-09-01 | 2011-09-01 | 一种新型太阳能电池正面栅线电极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2259326U true CN202259326U (zh) | 2012-05-30 |
Family
ID=461205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203245144U Expired - Lifetime CN202259326U (zh) | 2011-09-01 | 2011-09-01 | 一种新型太阳能电池正面栅线电极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2259326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738257A (zh) * | 2012-06-15 | 2012-10-17 | 晶澳(扬州)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低成本高效率太阳能电池的电极栅线结构 |
CN104091841A (zh) * | 2013-04-02 | 2014-10-08 | 浙江鸿禧光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太阳能电池的栅线结构 |
CN107685533A (zh) * | 2016-08-05 | 2018-02-13 | 青岛瑞元鼎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印刷无主栅电池片正面电极的双网网版设备及方法 |
-
2011
- 2011-09-01 CN CN2011203245144U patent/CN202259326U/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738257A (zh) * | 2012-06-15 | 2012-10-17 | 晶澳(扬州)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低成本高效率太阳能电池的电极栅线结构 |
CN104091841A (zh) * | 2013-04-02 | 2014-10-08 | 浙江鸿禧光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太阳能电池的栅线结构 |
CN107685533A (zh) * | 2016-08-05 | 2018-02-13 | 青岛瑞元鼎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印刷无主栅电池片正面电极的双网网版设备及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3932074U (zh) | 一种太阳能电池的正面电极结构 | |
CN102779861B (zh) | 正面栅线电极结构 | |
CN203423193U (zh) | 一种mwt太阳能电池 | |
CN204596801U (zh) | 一种多主栅的n型双面太阳能电池片 | |
CN205985031U (zh) | 高效太阳能无主栅线晶硅电池片 | |
CN202259326U (zh) | 一种新型太阳能电池正面栅线电极 | |
CN102544128B (zh) | 一种太阳能电池 | |
CN207353262U (zh) | 晶硅太阳能电池正面电极图形结构 | |
CN202934909U (zh) | 一种分段式背电极的网版 | |
CN203055923U (zh) | 太阳电池正面栅线及印刷该正面栅线的太阳能电池片 | |
CN203250753U (zh) | 一种太阳能电池片正面正电极 | |
CN201956360U (zh) | 一种太阳能电池栅线电极 | |
CN203288602U (zh) | 一种新型太阳能电池片的电流汇集装置 | |
CN205609534U (zh) | 高光照面高光电转换率防老化太阳能电池片 | |
CN202695462U (zh) | 一种分段式正电极高效太阳能电池片 | |
CN204167328U (zh) | 一种具有次主栅线的太阳能电池正面栅极结构 | |
CN202977433U (zh) | 太阳能电池片背面主栅线及太阳能电池片 | |
CN102044573B (zh) | 一种太阳能电池栅线电极 | |
CN202651129U (zh) | 一种晶硅太阳能电池的主栅线结构 | |
CN208538868U (zh) | 一种兼容半片电池的多主栅高效电池片 | |
CN203150564U (zh) | 一种太阳能电池正面栅线分段电池片 | |
CN204441295U (zh) | 晶硅太阳能电池的正面电极结构及晶硅太阳能电池 | |
CN207165582U (zh) | 八分段背电极单晶硅太阳能电池 | |
CN204315583U (zh) | 一种点、线结合新电极结构的太阳能电池片 | |
CN201820762U (zh) | 无主栅线的硅电池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530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