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253830U - 应用热泵技术制热的集能灶 - Google Patents

应用热泵技术制热的集能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253830U
CN202253830U CN2011205624605U CN201120562460U CN202253830U CN 202253830 U CN202253830 U CN 202253830U CN 2011205624605 U CN2011205624605 U CN 2011205624605U CN 201120562460 U CN201120562460 U CN 201120562460U CN 202253830 U CN202253830 U CN 2022538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kitchen range
heat pump
energy
hea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562460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海龙
文立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LEPRO SEV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LEPRO SEV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LEPRO SEV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LEPRO SEV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20562460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2538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2538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253830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Pump Type And Storage Water Heat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应用热泵技术制热的集能灶,包括灶台、集能系统和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能系统包括:1)、集热器、流经集热器的热载体和用于推动所述热载体流动的风机或液泵;2)、热泵系统,所述集热器设置在所述热泵系统的蒸发器上,与所述蒸发器为一体,所述蒸发器为所述热泵系统的热能输入端,所述热泵系统的热能输出端是位于灶台上方的灶口。本实用新型通过集热器周围的空气或液态的热载体吸收自然环境中的热量,为热泵系统提供热源,热泵系统将得到的低位热能提升为高位热能,用于灶台加热,取代传统的灶口加热方式,减少了能源消耗,降低了污染排放,并且易于保持灶台的洁净,有利于维持居室环境卫生。

Description

应用热泵技术制热的集能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灶具,具体是一种应用热泵技术制热的集能灶。
背景技术
灶具是人类生活的必需品,而目前现有的各类灶具普遍具有以下缺点:1)、消耗大量能源,包括柴、煤、燃油、燃气、电能等;2)、以柴、煤、燃油、燃气为能源的灶具,产生明火,导致火灾危险产生的几率较大,同时使用时也会对环境产生污染,而使用电能的灶具,热效率低,耗电量大。
热泵是一种从低温热源吸热并将热能送往高温热源的循环设备,现在我国主要被利用的热泵技术按热源分类可分为四类:太阳能热泵、水源(海水、污水、地下水、地表水等)热泵、地源(包括土壤、岩石、地下水)热泵、空气源热泵。尤其是在最近的几年,热泵技术发展很快,热泵系统的效率系数COP(COP指热泵的输出热量与热泵的压缩机及其它元件所消耗电量之间的关系)不断提升,已经大量应用到制备生活热水、烘焙作业、生活采暖、各类温室、以及需要热能的各种生产工艺之中。热泵技术的优点是:节能、环保、卫生、清洁、安全等。随着热泵理论的深入发展,热泵技术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尤其是在家居生活中,已有相关的技术在灶具领域应用,比如利用热泵吸收火焰外溢的余热以及烟气中的余热,用于家庭热水器制备热水或用于其它设备,虽然节省了能源,但灶具加热采取的仍然是传统的方法,其缺陷仍然存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利用热泵技术提供一种环保节能的集能灶及其构成方法,取代传统的灶具加热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应用热泵技术制热的集能灶,包括灶台、集能系统和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集能系统包括:
1)、集热器、流经集热器的热载体和用于推动所述热载体流动的风机或液泵;
风机或液泵的作用是促进热载体的流通,提高热泵系统通过热载体在周围自然环境中收集热能的效率,所述热载体为从周围环境中的热源吸收了热量的介质,可以是空气、水或其它导热液体。热源可以是环境空气、自然水源、大地土壤岩石、吸收了太阳热能的热水、生活余热废水等低位热源的一种或几种,也可以是冰箱(冰库)以及空调等电器工作时散出的废热等。
2)、热泵系统;
所述集热器设置在所述热泵系统的蒸发器上,与所述蒸发器为一体,所述蒸发器为所述热泵系统的热能输入端,所述热泵系统的热能输出端是位于灶台上方的灶口。所述热泵系统的外侧还设有隔温层,用于阻断热泵系统收集的热能向周围环境扩散的路径,避免热能损失。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
所述热泵系统为多级制热系统,使用多个工作在不同温度范围的热泵单元按工作温度由低到高的顺序前后衔接构成。
作为优选,可将所述热泵系统设置为二级制热模式,包含低温热泵单元和高温热泵单元,所述低温热泵单元和高温热泵单元之间设有用于热量传递的冷凝/蒸发器,所述冷凝/蒸发器为一封装了低温热泵单元的冷凝管路、高温热泵单元的蒸发管路以及导热介质的热交换设备;
所述低温热泵单元设有低温压缩机,所述蒸发器的出口与低温压缩机的入口连接,所述低温压缩机的出口与所述冷凝/蒸发器的冷凝管路的入口连接,所述冷凝/蒸发器的冷凝管路的出口通过设有低温节流阀的管路与所述蒸发器的制热工质入口连接,构成所述低温压缩机的循环回路;
所述高温热泵单元设有高温压缩机,所述高温压缩机的入口与所述冷凝/蒸发器的蒸发管路的出口连接,所述高温压缩机的出口通过供热管路与所述灶口连接给灶口供热,穿过灶口后的供热管路与制热工质储液罐连接,所述制热工质储液罐再通过设有高温节流阀的管路与所述冷凝/蒸发器的蒸发管路的入口连接,构成所述高温压缩机的循环回路。
进一步地,所述集能系统还包括一套用于储存热载体或制热工质余热的储能罐,所述储能罐分隔设为低温区、中温区、高温区三个区域:
所述低温区设有储能罐的集热器,该集热器设置在所述热载体的传输通道中;
所述中温区设有中温热交换器,所述中温热交换器通过分支管路并联设置在低温节流阀与冷凝/蒸发器的冷凝管路之间的主管路上;
所述高温区设有高温热交换器,所述高温热交换器通过分支管路并联设置在所述灶口与制热工质储液罐之间的主管路上。
本实用新型的控制系统包括: 
1)、设置在灶台上的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上设有显示整体设备运行参数的多个显示器和相应的控制按键;
2)、温度传感器和设置在电路上的电量传感器;
3)、设置在所述集能系统液路或气路管路上的电磁阀、电动风门或电动阀门;
4)、单片机系统模块和与所述单片机系统模块通过电路连接的控制面板驱动模块、设备驱动模块、A/D接口电路模块。所述控制面板驱动模块与所述显示器及控制按键连接;所述设备驱动模块通过电路与所述集能系统的压缩机以及所述风机或液泵、电磁阀、电动风门或电动阀门连接;所述A/D接口电路模块通过电路与所述温度传感器、电量传感器连接。
上述应用热泵技术制热的集能灶的构成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设置灶台和加热炊具的灶口;
2)、选取热源,设置集能系统:
步骤a)、集热:选择热源,通过风机或液泵推动携带有热源热能的空气或液态的热载体经由集热器流过,集热器与热泵系统的蒸发器连接,所述蒸发器中的制热工质吸收空气或液态的热载体中的热量而蒸发;
步骤b)、制热:将蒸发后的制热工质蒸气通过热泵系统的压缩机加压升温,加压升温后的制热工质蒸气在灶口内部流过,传递热量给灶口用于加热、烹饪炊具中的食品,穿过灶口释放热量后由气态转换为液态的制热工质,储存于制热工质储液罐中,将所述制热工质储液罐中的液态制热工质通过设有节流设备的管路回流至热泵系统的蒸发器中进行循环制热。
为了充分利用热源及设备的热能,可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设置储热步骤:
步骤c)、储热:在集能系统中设置储能罐,储存并再利用热载体及热泵系统管路内的余热。
3)、设置控制系统:
通过传感器采集环境温度、集能系统管路内制热工质的温度以及电路的耗电量;
通过控制面板的显示器显示包括设备工作状态和环境热源温度的设备运行参数,通过设置相应的控制按键控制调节集能灶系统的运行状态。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
所述制热步骤可设为多级制热,使用多个工作在不同温度范围的热泵单元按工作温度由低到高的顺序前后衔接构成制热系统。
具体是将前一级热泵单元的冷凝器和后一级热泵单元的蒸发器封装在一个装有导热介质的热交换设备内,即形成冷凝/蒸发器,通过冷凝/蒸发器中的导热介质,将前一级热泵单元的加压升温后的制热工质载有的热量在所述冷凝/蒸发器中传递给后一级热泵单元的制热工质,即把前一级热泵单元输出的热能作为下一级热泵单元的输入热源,逐级将低位热能提高为高位热。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制热步骤可设为二级制热,通过两个热泵单元逐级提高供热温度,包括以下步骤:
b1)、低温热泵单元制热:
所述蒸发器中从空气或液态的热载体中吸收了热量的制热工质蒸气,被低温热泵单元的低温压缩机吸入,从低温压缩机排出的加压升温后的制热工质蒸气进入所述的冷凝/蒸发器,加压升温后的制热工质在所述的冷凝/蒸发器的冷凝管路中冷凝释放热量,将热量传导给所述冷凝/蒸发器内的导热介质,然后从所述冷凝/蒸发器的冷凝管路流出,通过低温节流阀回流至所述蒸发器中进行循环制热;
b2)、高温热泵单元制热:
高温热泵单元与所述冷凝/蒸发器的蒸发管路连接,高温热泵单元内的制热工质在所述冷凝/蒸发器中通过导热介质吸收了低温热泵单元制热工质传递过来的热量,高温热泵单元的制热工质吸热后蒸发,其蒸气被吸入高温热泵单元的高温压缩机,所述高温压缩机排出的高温高压蒸气通过供热管路流经灶口,向炊具供热,高温热泵制热工质在灶口中释放热量后冷凝为液态流入制热工质储液罐,然后通过高温节流阀回流至所述冷凝/蒸发器中进行循环制热。
所述储热步骤也可进一步的设为包括低温区储热、中温区储热和高温区储热:
c1)、低温区储热,在所述热载体的传输通道中设置储能罐集热器,所述储能罐集热器设置在传输通道内的与所述蒸发器连接的集热器的上游位置,在所述传输通道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设置一条旁路通道,该旁路通道和传输通道的连接点设置有改变所述热载体流向的电动风门或电动阀门;
当空气或液态的热载体的温度高于所述储能罐设定的低温区温度时,将所述电动风门或电动阀门置于开启位置,关断所述旁路通道,使传输通道内的热载体与外界流通,所述储能罐集热器吸收热载体内的热能储存在储能罐中;当空气或液态的热载体的温度低于所述储能罐设定的低温区温度时,将所述电动风门或电动阀门置于关闭位置,阻断传输通道内的热载体与外界的流通,开启所述旁路通道,热载体在由所述传输通道的封闭段与所述旁路通道构成的封闭回路内循环流动,这时所述储能罐向封闭回路内的热载体释放热量;
c2)、中温区储热:
在所述冷凝/蒸发器和低温节流阀之间的主管路上并联设置一条跟所述储能罐中温区的中温热交换器连接的支路,并设置控制管路通断的电磁阀;
当从冷凝/蒸发器的冷凝管路流出的制热工质温度高于储能罐的中温区温度设定值时,控制电磁阀关断冷凝/蒸发器与低温节流阀之间的主管路,使制热工质从设有中温热交换器的支路上流过,并通过中温交换器向所述储能罐的中温区传递热量;
当从冷凝/蒸发器的冷凝管路流出的制热工质温度低于储能罐中温区的温度设定值,而所述储能罐的中温区内又储存有高于设定值的热量时,控制电磁阀关断冷凝/蒸发器与低温节流阀之间的主管路,使制热工质从设有中温热交换器的支路上流过,并通过中温交换器从所述储能罐的中温区获取热量;
当从冷凝/蒸发器的冷凝管路流出的制热工质温度低于储能罐中温区的温度设定值,而所述储能罐的中温区内储存的热量也低于设定值时,控制电磁阀开启冷凝/蒸发器与低温节流阀之间的主管路,关闭中温热交换器的支路;
当从冷凝/蒸发器的冷凝管路流出的制热工质温度高于出储能罐中温区的温度设定值,而所述储能罐的中温区内储存的热量也高于设定值时,冷凝/蒸发器与低温节流阀之间的主管路与中温热交换器的支路均开启或开启其中的一条;
c3)、高温区储热:
在所述灶口和制热工质储液罐之间的主管路上并联设置一条跟所述储能罐高温区的高温热交换器连接的支路,并设置控制管路通断的电磁阀;
当穿过灶口的管路内的制热工质温度高于储能罐高温区的温度设定值时,控制电磁阀关闭灶口与制热工质储液罐之间的主管路,使制热工质从设有高温热交换器的支路上流过,并通过高温交换器向所述储能罐的高温区传递热量;
当穿过灶口的管路内的制热工质温度低于储能罐高温区的温度设定值,而所述储能罐的高温区内也储存有高于设定值的热量时,控制电磁阀关闭灶口与制热工质储液罐之间的主管路,使制热工质从设有高温热交换器的支路上流过,并通过高温交换器从所述储能罐的高温区获取热量;
当穿过灶口的管路内的制热工质温度低于储能罐高温区的温度设定值,而所述储能罐高温区内储存的热量也低于设定值时,控制电磁阀开启灶口与制热工质储液罐之间的主管路,关闭高温热交换器的支路;
当穿过灶口的管路内的制热工质温度高于储能罐高温区的温度设定值,而储能罐高温区内储存的热量也高于设定值时,灶口与制热工质储液罐之间的主管路与高温热交换器的支路均开启或开启其中的一个。
本实用新型的应用热泵技术制热的集能灶结构新颖,实施容易,采用一种环保的制热方式取代传统炉灶制热的方式,利用制热工质减压蒸发时从周围环境吸收热量的原理,收集周围环境的热量,然后利用蒸气加压使其液化时温度升高释放热量的原理,将前述的从周围环境吸收了热量的由液体蒸发而产生的蒸气进行压缩,并将所释放的热量集聚起来,产生灶具所需要的高温热能。所述的压缩过程采用机械式压缩机来完成,这种机械式压缩机消耗的能源小于常规灶具所消耗的能源,降低了灶具的能源消耗,并且减少了污染的排放,安全、环保、节能,并且能很好地维护家居环境的整洁卫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构成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热泵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储能罐的结构配置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控制系统的结构框图示意图;
图中:
1-热源
2-风机或热泵;
3-热载体;
4-集热器、41-1#电动风(阀)门、42-2#电动风(阀)门;
5-蒸发器;
6-热泵系统、61-低温热泵单元、611-低温压缩机、612-低温节流阀、613-4#电磁阀、614-2#电磁阀、62、高温热泵单元、621-高温压缩机、622-高温节流阀、623-制热工质储液罐、624-1#电磁阀、625-3#电磁阀、63-冷凝/蒸发器;
7-炊具;
8-灶口;
9-控制系统、91-定时器、92-温控单元、93-效率系数显示单元、94-环境温度显示器、95-电功率表;
10-灶台;
11-隔温材料;
12-储能罐、121-储能罐集热器、122-中温交换器、123-高温交换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阐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技术目的,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介绍。
如图1所示,一种应用热泵技术制热的集能灶,其构成部件及构成方法如下:
(一)、设置灶台10,所述灶台10上设有放置并用于加热炊具的灶口8,灶台10上还设有集能灶系统的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上设有显示整体设备运行参数的多个显示器和相应的控制按键,包括定时器91、温控单元92、效率系数显示单元93、环境温度显示器94、电功率表95等等;
(二)、在灶台10内安装集能系统,如图1、图2所示,所述集能系统包括:
1)、集热器4、热载体3和风机或液泵2。首先在环境空气、自然水源、大地土壤岩石、吸收了太阳热能的热水、生活余热废水等低位热源中选定一种热源,通过风机或液泵2推动携带有热源热能的空气或液态的热载体3经由集热器4流过。
2)、热泵系统6,所述热泵系统6是集能系统的核心,包含热能输入端、制热工质、压缩机和热能输出端。热泵系统6通过制热工质的气、液相变时吸收和释放热量的效应实现制热,压缩机是实现制热工质气、液相变的动力装置。 
所述集热器4设置在所述热泵系统6的蒸发器4上,与所述蒸发器4为一体,所述蒸发器4为所述热泵系统6的热能输入端,所述热泵系统6的热能输出端即是位于灶台10上方的灶口8,热泵系统6工作时输出高温能到灶口,用来加热炊具7中的食物。所述热泵系统6的外侧还设有隔温层11,用于减少热能从热泵系统6中向外界散失。
所述热泵系统6为二级制热,包括低温热泵单元61和高温热泵单元62,所述低温热泵单元61和高温热泵单元62之间设有用于热量传递的冷凝/蒸发器63,冷凝/蒸发器63内设有低温热泵单元61的冷凝管路、高温热泵单元62的蒸发管路以及导热介质。
所述低温热泵单元61设有低温压缩机611,所述蒸发器5的出口与低温压缩机611的入口连接,从空气中吸收了热量的制热工质蒸气从所述蒸发器5中流出被低温热泵单元61的低温压缩机611吸入,所述低温压缩机611的出口与所述冷凝/蒸发器63的冷凝管路的入口连接,从低温压缩机611排出的加压升温后的制热工质蒸气进入所述的冷凝/蒸发器63,加压升温后的制热工质在所述的冷凝/蒸发器63的冷凝管路中冷凝释放热量,将热量传导给所述冷凝/蒸发器63内的导热介质,所述冷凝/蒸发器63的冷凝管路的出口通过设有低温节流阀612的管路与所述蒸发器5的制热工质入口连接,构成所述低温压缩机611的循环回路,使低温热泵单元内61的制热工质在低温热泵单元管路中循环。
所述高温热泵单元62设有高温压缩机621,所述高温压缩机621的入口与所述冷凝/蒸发器63的蒸发管路的出口连接,高温热泵单元62内的制热工质在冷凝/蒸发器63中通过导热介质吸收了低温热泵单元61制热工质传递过来的热量,高温热泵单元62的制热工质吸热后蒸发,其蒸气被吸入高温热泵单元62的高温压缩机621,所述高温压缩机621的出口通过供热管路与所述灶口8连接,从高温压缩机621排出的高温高压蒸气通过供热管路流经灶口8,向炊具7供热,穿过灶口后的供热管路与制热工质储液罐623连接,所述制热工质储液罐623再通过设有高温节流阀622的管路与所述冷凝/蒸发器63的蒸发管路的入口连接,构成所述高温压缩机621的循环回路,使高温热泵单元621的制热工质在高温热泵单元管路中循环。
3)、储能罐12,如图3所示,所述储能罐分隔设为低温区、中温区、高温区三个区域:
c1)、低温区储热,在所述热载体3的传输通道中设置储能罐12的集热器121,所述集热器121在传输通道内设置在于所述蒸发器5连接的集热器4的上游位置,在所述传输通道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设置一条旁路通道,该旁路通道不经过集热器121和集热器4。在所述旁路通道和传输管道连通的接口分别设置1#电动风(阀)门41、2#电动风(阀)门42,打开电动风(阀)门,使其处在图中的A点位置,关闭旁路通道,使传输通道内的热载体3与外界流通,当热载体3的温度高于所述储能罐12设定的低温区温度时,所述集热器121吸收热载体3内的部分热能;当热载体3温度低于所述储能罐12设定的低温区温度时,关闭所述传输通道的电动风(阀)门,使其处在图中B点的位置,断开传输通道内的热载体3与外界的流通,使热载体3在由旁路通道和顶端管路构成的封闭回路内循环流动,所述储能罐12向在封闭回路内循环的热载体3放热,使集热器4吸收其放出的热量。
c2)、中温区储热:
在所述冷凝/蒸发器63和低温节流阀612之间的主管路上并联设置一连接有中温热交换器122的支路,并分别在上述主管路和支路上设置4#电磁阀613、2#电磁阀614,如图3所示。
当从冷凝/蒸发器36的冷凝管路留出的制热工质温度高于储能罐12预先的设定的高温区温度时,关闭4#电磁阀613,封闭冷凝/蒸发器63与低温节流阀612之间的主管路,使制热工质从设有中温热交换器122的支路上流过,驱动中温交换器122吸收管内制热工质的余热;
当从冷凝/蒸发器63的冷凝管路内留出的制热工质温度低于预先的设定值时,而储能罐中温区内又储存有高于预先设定值的热量时,控制4#电磁阀613关闭冷凝/蒸发器63与低温节流阀612之间的主管路,使制热工质从设有中温热交换器122的支路上流过,驱动中温交换器122向管内制热工质释放热量;
当从冷凝/蒸发器63的冷凝管路流出的制热工质温度低于设定值,而储能罐中温区内储存的热量也低于预先的设定值时,控制4#电磁阀613开启冷凝/蒸发器与低温节流阀之间的主管路,关闭2#电磁阀614;
当从冷凝/蒸发器63的冷凝管路留出的制热工质温度高于设定值,而储能罐中温区内储存的热量也高于设定值时,4#电磁阀613、2#电磁阀614可均保持开启状态或者关闭其中的一个;
c3)、高温区储热:
在所述灶口8和制热工质储液罐623之间的主管路上并联设置一连接有高温热交换器123的支路,并设置控制上述的主管路开闭的1#电磁阀624和控制支路开闭的3#电磁阀625。
当穿过灶口8的管路内的制热工质温度高于储能罐高温区预先设定的高温区温度值时,控制1#电磁阀624关闭灶口8与制热工质储液罐623之间的主管路,使制热工质从设有高温热交换器123的支路上流过,驱动高温交换器123吸收管内余热;
当穿过灶口8的管路内的制热工质温度低于设定值,而储能罐高温区内储存有高于设定值的热量时,控制1#电磁阀624关闭灶口8与制热工质储液罐623之间的主管路,使制热工质从设有高温热交换器123的支路上流过,驱动高温交换器123释放热量;
当穿过灶口8的管路内的制热工质温度低于设定值,而储能罐高温区内储存的热量也低于设定值时,控制1#电磁阀624开启灶口与制热工质储液罐之间的主管路,关闭3#电磁阀625,以关闭连通高温热交换器123的支路;
当穿过灶口8的管路内的制热工质温度高于设定值,而储能罐高温区内储存的热量也高于设定值时,灶口8与制热工质储液罐623之间的主管路与高温热交换器123的支路可均开启或开启其中的一个。
4)、控制系统:
如图4所示,所述控制系统9包括核心的单片机系统模块和与单片机系统模块连接的外围电路,所述外围电路包括控制面板驱动模块、设备驱动模块、A/D接口电路模块。
所述控制面板驱动模块与所述控制面板的显示器及控制按键等连接,负责定时器91、温控单元92、效率系数显示单元93、环境温度显示器94、电工率表95等设备的双向数据传输。所述集能系统内的各设备,包括风机2、低温压缩机611、高温压缩机622等设备以及所述的各电磁阀、电动风(阀)门分别与所述设备驱动模块通过电路连接,控制各设备的运行状态。
所述控制系统9还包括设置在集能系统内的温度传感器和设置在电路上的电量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包括环境温度传感器、灶口温度传感器、制热工质温度传感器等,所述温度传感器、电量传感器与所述A/D接口电路模块通过电路连接,通过A/D接口电路模块采集灶口温度、环境温度、管内制热工质温度、电量等数据。
以上已以较佳实施例公开了本实用新型,然其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技术人员均应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修改和变型。因而,如果任何修改或变型落入所附权利要求书及等同物的保护范围内时,应认为本实用新型涵盖这些修改和变型。

Claims (7)

1.一种应用热泵技术制热的集能灶,包括灶台、集能系统和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集能系统包括:
1)、集热器、流经集热器的热载体和用于推动所述热载体流动的风机或液泵;
2)、热泵系统;
所述集热器设置在所述热泵系统的蒸发器上,与所述蒸发器为一体,所述蒸发器为所述热泵系统的热能输入端,所述热泵系统的热能输出端是位于灶台上方的灶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热泵技术制热的集能灶,其特征在于:
所述热泵系统的外侧还设有隔温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热泵技术制热的集能灶,其特征在于:
所述热泵系统为多级制热系统,由工作在不同温度范围的多个热泵单元按工作温度由低到高的顺序前后衔接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应用热泵技术制热的集能灶,其特征在于: 
所述热泵系统为二级制热,包括低温热泵单元和高温热泵单元,所述低温热泵单元和高温热泵单元之间设有用于热量传递的冷凝/蒸发器,所述冷凝/蒸发器为一封装了低温热泵单元的冷凝管路、高温热泵单元的蒸发管路以及导热介质的热交换设备;
所述低温热泵单元设有低温压缩机,所述蒸发器的出口与低温压缩机的入口连接,所述低温压缩机的出口与所述冷凝/蒸发器的冷凝管路的入口连接,所述冷凝/蒸发器的冷凝管路的出口通过设有低温节流阀的管路与所述蒸发器的制热工质入口连接,构成所述低温压缩机的循环回路;
所述高温热泵单元设有高温压缩机,所述高温压缩机的入口与所述冷凝/蒸发器的蒸发管路的出口连接,所述高温压缩机的出口通过供热管路与所述灶口连接给灶口供热,穿过灶口后的供热管路与制热工质储液罐连接,所述制热工质储液罐再通过设有高温节流阀的管路与所述冷凝/蒸发器的蒸发管路的入口连接,构成所述高温压缩机的循环回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热泵技术制热的集能灶,其特征在于,所述集能系统还包括用于储存热载体或制热工质余热的储能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应用热泵技术制热的集能灶,其特征在于,
所述储能罐分隔设为低温区、中温区、高温区三个区域:
所述低温区设有储能罐集热器,所述储能罐集热器设置在所述热载体的传输通道中;
所述中温区设有中温热交换器,所述中温热交换器通过分支管路并联设置在低温节流阀与冷凝/蒸发器的冷凝管路之间的主管路上;
所述高温区设有高温热交换器,所述高温热交换器通过分支管路并联设置在所述灶口与制热工质储液罐之间的主管路上。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应用热泵技术制热的集能灶,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还包括:
1)、设置在灶台上的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上设有显示整体设备运行参数的多个显示器和相应的控制按键;
2)、温度传感器和设置在电路上的电量传感器;
3)、设置在所述集能系统液路或气路管路上的电磁阀、电动风门或电动阀门;
4)、单片机系统模块和与所述单片机系统模块通过电路连接的控制面板驱动模块、设备驱动模块、A/D接口电路模块;
所述控制面板驱动模块与所述显示器及控制按键连接;
所述设备驱动模块通过电路与所述集能系统的压缩机以及所述风机或液泵、电磁阀、电动风门或电动阀门连接;
所述A/D接口电路模块通过电路与所述温度传感器、电量传感器连接。
CN2011205624605U 2011-12-29 2011-12-29 应用热泵技术制热的集能灶 Expired - Lifetime CN2022538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5624605U CN202253830U (zh) 2011-12-29 2011-12-29 应用热泵技术制热的集能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5624605U CN202253830U (zh) 2011-12-29 2011-12-29 应用热泵技术制热的集能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253830U true CN202253830U (zh) 2012-05-30

Family

ID=461150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5624605U Expired - Lifetime CN202253830U (zh) 2011-12-29 2011-12-29 应用热泵技术制热的集能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25383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78077A (zh) * 2012-02-02 2012-11-14 苟仲武 余热回收利用炉灶系统
CN107422635A (zh) * 2017-09-18 2017-12-01 东莞市正旭新能源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热泵冗余控制系统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78077A (zh) * 2012-02-02 2012-11-14 苟仲武 余热回收利用炉灶系统
CN102778077B (zh) * 2012-02-02 2014-11-05 苟仲武 余热回收利用炉灶系统
CN107422635A (zh) * 2017-09-18 2017-12-01 东莞市正旭新能源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热泵冗余控制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62858A (zh) 回收厨房热能的空调系统
CN103423917B (zh) 空气源中央空调热水三联供热泵机组
CN107278253A (zh) 空气能双级热泵空调系统
CN102788448A (zh) 建筑物中节能减排能量综合利用系统
CN102418969A (zh) 一种一体式空气源与地源复合型热泵装置
CN102645055A (zh) 自适应匹配的太阳能辅助空气源热泵装置
CN201440013U (zh) 一种空调机组
CN203629170U (zh) 复合能源热泵式节能型户式中央空调
CN102840711A (zh) 具有热回收功能的空调系统
CN102705927B (zh) 一种冰蓄冷蓄热超低温热泵空调
CN201302241Y (zh) 环保节能型户式中央空调系统
CN102767921A (zh) 一种双路预冷的高效热泵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2778077B (zh) 余热回收利用炉灶系统
CN203671820U (zh) 空气源一体化中央空调
CN202253830U (zh) 应用热泵技术制热的集能灶
CN101178230A (zh) 多功能太阳能空调
CN103528295A (zh) 复合能源热泵式节能型户式中央空调及其控制方法
CN207585129U (zh) 一种空气源热泵热风机供热系统
CN203572093U (zh) 空气源中央空调热水三联供热泵机组
CN203687445U (zh) 一种能源塔型吸收式冷热水机组
CN102519059B (zh) 应用热泵技术制热的集能灶及其构成方法
CN202204087U (zh) 一种一体式空气源与地源复合型热泵装置
CN201145449Y (zh) 三位一体的智能型地源热泵空调系统
CN201218628Y (zh) 一种冷热双向同时利用的双效型第三种吸收式热泵
CN2394139Y (zh) 太阳能、地热冷热水机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