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253378U - 一种用于灯箱的led反射器模组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灯箱的led反射器模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253378U
CN202253378U CN2011202891214U CN201120289121U CN202253378U CN 202253378 U CN202253378 U CN 202253378U CN 2011202891214 U CN2011202891214 U CN 2011202891214U CN 201120289121 U CN201120289121 U CN 201120289121U CN 202253378 U CN202253378 U CN 20225337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d
reflecting plate
edge sealing
light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28912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默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12028912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25337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2533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253378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灯箱的LED反射器模组装置,包括反射板、上下侧板、左右封边,及透明前盖板;所述前盖板与反射板相对设置,且通过所述上下侧板及左右封边围合形成一容纳空间,所述反射板上具有多个LED安装孔。本实用新型通过密闭的容纳空间,使LED光源在使用中与外界隔离,避免了因吸附的灰尘对灯箱亮度与均匀度造成的影响,同时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也使得灯箱整体光线更加均匀。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灯箱的LED反射器模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灯箱光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灯箱的LED反射器模组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LED灯箱,作为画面展示的设备,经常存在亮度不佳或不均匀的问题,这一方面是与反射器的结构设计有关,另一方面也与灯箱内积累的灰尘有关。由于LED在使用中产生的静电,使LED灯的表面吸附了大量的灰尘,对灯箱的亮度造成影响,而且在LED灯表面上吸附的灰尘不容易清理。
另外,现有的LED灯箱反射器板多为一个很大的整体板材结构,由于体积和重量都很大,造成在安装操作上非常不方便,尤其对于采用底开盖或侧开盖式灯箱结构时,由于灯箱前盖无法打开,操作空间更为狭小,当遇到需要对LED进行维护或更换的时候,则不得不将整个反射器板拆卸下来再进行操作。同时现有的LED灯箱也存在反光板反射光线不均匀,导致灯箱展示效果不理想的问题。
因此,当前需要一种新的LED灯箱的反射器结构设计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灯箱的LED反射器模组装置,以克服现有LED灯箱亮度不佳或不均匀的问题,以及反射器安装维护不便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灯箱的LED反射器模组装置,包括反射板、上下侧板、左右封边,及透明前盖板;所述前盖板与反射板相对设置,且通过所述上下侧板及左右封边围合形成一容纳空间,所述反射板上具有多个LED安装孔。
应用本实用新型,通过密闭的容纳空间,使LED光源在使用中与外界隔离,避免了因吸附的灰尘对灯箱亮度与均匀度造成的影响;同时,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LED反射器模组装置,可以将整个LED灯箱的反射板分解为多个模组来拼装,单个模组不仅重量轻,体积小,而且容纳于一个模组盒体内,即使一个人也可以很轻松的完成安装或维护工作,特别是对于底开盖或侧开盖式灯箱,不需要很大的操作空间就可以很方便的从开盖处对模组进行装入与卸出的操作,同时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也使得灯箱整体光线更加均匀。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LED灯箱反射器模组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封边结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LED安装条结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LED灯箱反射器模组装置的分解示意图,包括反射板101、上侧板102、下侧板103、左封边104、右封边105,及透明前盖板106;所述前盖板106与反射板101相对设置,且通过所述上下侧板102、104及左右封边104、105围合形成一密闭的容纳空间,用于密闭容纳LED光源,所述反射板101上具有多个LED安装孔。
其中,所述反射板的形状可以是多样的,例如可以是形成至少一个凹槽,如图2所示,反射板101具有两个凹槽,而所述光源安装孔1011则可以位于所述凹槽的底部。安装人员可以通过该安装孔1011将光源设置于容纳空间内的反射板上,而且,所需要的电线或电路板等电路配件可以透过安装孔装设于反射板后面。所述反射板可以利用底边中部形成的一个外翻边1012与上下侧板通过螺钉连接。当然,反射板并不一定必须通过该外翻边设计与上下侧板围合连接,实际上,如果左右封边与反射板是一体成型的,而左右封边与上下侧板的连接就可以起到围合连接反射板的作用,而外翻边1012的连接则进一步起到了加强连接强度的作用。
左右封边的主要作用是用来固定前盖板,同时在侧面起到密封作用。封边的形状可以是平板状或角钢形状(形成内翻边形状)等,都是可以的,特别是为了扣合前盖板,一般都会形成一个内翻边来扣压前盖板。但无论何种形状,由于封边具有一定的厚度和宽度,当其位于光路上时,对光源光线会造成一定的遮挡,形成弱光区;而且由于封边位于模组装置的边沿,当在灯箱内组合并排连接使用时,弱光区得不到补光且范围变大,因此在封边位置就容易形成暗区或黑道。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可以将左右封边高于反射板左右侧边的部分由透明材质形成,当然,也可以将左右封边全部由透明材质制成,显然也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于透明材质对光线造成的损耗较小,因此,可以避免暗区的形成。而左右封边高于反射板左右侧边的部分可以与前盖板一体成型或分体固定,本实用新型对此不做限制。
而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通过左右封边上沿的内翻边与前盖板的接合,可以固定住前盖板。前盖板可以通过粘接的方式固定在内翻边的上方或下方;也可以通过压合的方式将前盖板扣在内翻边的下方,使前盖板得到固定。而在所述内翻边上具有多个镂空部,通过镂空部的设计,可以允许更多的光线通过,也减少了对光线的遮挡。
镂空部的形状可以是多样的,例如椭圆形、方形等,或者是呈锯齿波或方波状的缺口等形态,只要是能尽量少的阻挡光线同时还可以固定住前盖板即可。
而所述内翻边镂空后,质地上容易变软,对前盖板的支撑力可能不足,这时,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可以在内翻边外沿进一步形成一立边,如图3所示,立边10511使得整个内翻边1051的强度得到了增强,从而也使右封边105的强度得到增强。
在图3中还可以看出,右封边105与上下侧板之间可以通过插接部1052插接围合。插接结构不仅牢固,而且相互之间起到了位置校正的作用。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装置还可以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个LED安装条106,如图1及图2所示,所述安装条设置于反射板后方并与所述上下侧板相连接,且安装条上具有多个LED安装部1061,位置与所述反射板上的LED安装孔1011相对应。而为了加强安装条的强度,还可以增加一个支撑件107,位于安装条106的下方,并与封边接合固定,从中部支撑住安装条,以免安装条塌陷,同时也对整个反射板的强度起到了增强的作用。
如图4所示实施例,所述安装条106可以为槽型,槽边1062与所述反射板相贴合,槽口内设置有多个光源安装片1061,所述光源安装部位于安装片上。而槽口内底部还可以容纳从安装片下引出的LED电路导线等,在槽口内的封闭空间内走线,非常安全、方便。
通过安装条,可以事先将LED光源安装固定后再整体安装于模组装置中,就像安装一个灯管一样方便,提高了现场组装的效率;而且,安装条在下方支撑住了反射板,加强了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另一方面,由于LED安装条承载并固定了LED基片,因此简化了反射板中的安装部位的结构设计。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透明材质,是指可以透过光的材质,例如玻璃、PC板、透光板、柔光板、磨砂玻璃等全透明或半透明材质。
如果采用全透明前盖板,则可以便于将LED发出的光线尽可能多的一次性透射出去,比较适合于画面展示的底色为白色或浅色的灯箱展示画面;而当采用半透明前盖板(如柔光板、奶白板等)时,则可以将LED发出的光线通过半透明前盖而将部分光线反射回反光板,再二次反射出去,如此,则相当于通过半透明前盖将LED发出的光线先进行均匀处理后再照射向画面展示方向,使得透过半透明前盖板的光线整体上更加柔和。
举例来说,当设置在灯箱上的展示画面的底色为白色或浅色系时,LED发出的光线通过该展示画面的白膜或浅色膜而部分的被反射回反射板侧,再形成二次反射照射向画面,通过这种往返多次反射,利用光的衍射效应,可以将LED发出的光线进行均匀柔化处理;但是,当设置在灯箱上的展示画面的底色为黑色或深色系时,该展示画面的黑膜或深色膜就会吸收LED发出的光线,而不会或很少将光线反射回反射板侧,这就减少了二次反射的机会,也减小了经由二次反射所达成的匀光效果,这就会在展示画面上产生亮条,影响了灯箱的展示效果,只能通过增加灯箱的厚度,延长光程来减弱亮条,但这无疑会增加制造成本,并影响美观。
对于这种情况,如果将前盖板设置为半透明前盖,就会通过该半透明前盖形成的二次反射将LED发出的光线首先在盒子内部即进行均匀柔化处理,相当于形成了一个发出均匀光线的光盒,当光盒发出的光线到达展示画面的黑膜或深色膜时已经是匀光处理后的光线,避免了在展示画面上产生亮条,这样就可以极大的减小灯箱的厚度,由于光程缩短,也增加了整体亮度,或在亮度不变的情况下可以减少功耗。
本实用新型通过密闭的容纳空间形成的盒体结构,使LED灯在使用中与外界隔离,避免了LED灯的表面直接吸附外界的灰尘,即使由于LED灯的静电作用,长期使用后在透明前盖外吸附有灰尘,也很容易将平整的透明前盖体外的灰尘清理干净。
而且本实用新型可由多个LED反射器模组的组合来共同组成灯箱的整体反射器板,因此,只需一个人就可以对单个LED反射器模组进行装入或拆出的操作,很方便的完成整体灯箱反射系统的安装或调试。这对于地铁灯箱来说,优势更加明显。出于安全性的考虑,用于地铁的灯箱是不允许前开盖的,只能是通过底部开盖的方式对灯箱反射器进行安装维护。在现有技术情况下,如果灯箱光源中有一个LED发生损坏,由于底开盖灯箱的操作空间狭小,维修人员需要不得不将整个反射板卸出后进行维修。而利用本实用新型,可以将该损坏的LED所在的模组取出即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反射板101的凹槽结构,可以呈锯齿波或具有间隔的正向三角波型等,还可以是梯形波形。梯形波形的凹槽结构,不仅槽底为平面,可以方便安装LED,而且,相邻凹槽的相邻槽体侧面具有一定间距,并形成一个平面。如果是相邻凹槽紧密相接,则相邻槽体侧面形成的夹角容易在展示画面的相对位置形成亮线,影响了画面的展示效果;而将相邻两凹槽的两侧边间隔一段距离,形成一平面,则由于该平面处不会使LED发出的光线形成会聚,避免了亮线的出现。同时,形成的平面也增加了反射板的自身强度,当与透明前盖抵触支撑时,可以更好的与透明前盖贴合,提高盒体整体的紧密性。
梯形波的底边与两侧边的夹角优选为大于或等于LED的发光角度,即梯形波的侧边处于LED的有效发光角度之外,LED的发光角度为LED的光线散射角度,例如当LED的发光角度为40度-120度时,如果所述底边与侧边的夹角小于120度,则会阻挡LED的直射光线,因此,优选的,梯形波的底边与两侧边的夹角应不小于120度。这样,由于灯箱是二次反射设备,反射板的梯形波侧边不仅不会阻挡LED的直射光线,而且可以将从画面展示板的方向反射回来的光再次反射回画面展示方向。
沿梯形波底边至顶边方向,所述梯形波侧边与画面展示方向的距离是逐渐缩短的,而恰好,从画面展示方向反射回的光线也是从梯形波底部向两侧渐弱的,这样,我们可以看到,所述侧边距离画面展示方向最近的部位也是从画面展示方向反射回的光线最弱的部分,如此可以最短的光程将最弱的光线再次反射回画面展示方向。由此,沿侧边以此类推,可以将渐强的光线以渐长的光程反射回画面展示方向,实现了整体光线的均匀。
所述模组装置的高度优选为与所述灯箱的高度相匹配,当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高度进行相应设置,譬如高度小于灯箱的高度,可以安装在灯箱内即可,本新型对此不作限定。
进一步的,所述反射板的凹槽的侧面可以具有多条凸棱,以增加对二次反射光线的匀光效果,这些凸棱可以是与所述凹槽槽口边沿平行,且呈阶梯状分布于所述凹槽的侧面上。反射板的阶梯形可以根据反射板的尺寸和设置的LED的数量,进行延伸,其中阶梯形反射板中具有的阶梯平面,将透明前盖方面反射回的光线以尽量短的光程回射向透明前盖,如果在所述阶梯部不是形成凸起,而仍是槽边的斜面,那么,光线将会以较大的光程斜向回射向透明前盖,而正是因为形成了阶梯平面,则可以将回射光线的角度尽量正向于透明前盖;同时,距离LED越远的区域,其光强越弱,而由于槽体的坡度,光强越弱的区域,其阶梯状的凸起平面可以更早的接收到光线并以更短的光程回射光线,因此,进一步起到了匀光效果。
阶梯状的凸起平面仅是为了控制受光面的面积或高度,而受光面的面积和高度都是可以根据实地情况而有不同,阶梯形仅为较佳实施例。

Claims (18)

1.一种用于灯箱的LED反射器模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射板、上下侧板、左右封边,及透明前盖板;所述前盖板与反射板相对设置,且通过所述上下侧板及左右封边围合形成一容纳空间,所述反射板上具有多个LED安装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板形成至少一个凹槽,所述LED安装孔位于所述凹槽的底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封边高于反射板左右侧边的部分为透明材质形成。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封边高于反射板左右侧边的部分与前盖板一体成型。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边与反射板一体成型。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边具有多个镂空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边具有一与前盖板接合的内翻边,所述内翻边上具有多个镂空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盖板与所述内翻边粘接或压接。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翻边外沿进一步形成一立边。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封边与上下侧板插接围合。
11.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个LED安装条,所述安装条设置于反射板后方并与所述上下侧板相连接,且安装条上具有多个LED安装部,位置与所述反射板上的LED安装孔相对应。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条为槽型,槽边与所述反射板相贴合,槽口内具有多个LED安装片,所述LED安装部位于安装片上。
1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侧面具有多条凸棱。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条凸棱与所述凹槽槽口边沿平行,且呈阶梯状分布于所述凹槽的侧面上。
1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板的横截面为梯形波形。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梯形波的底边与侧边的夹角不小于LED的发光角度。
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前盖板为柔光板。
18.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个支撑件,位于所述安装条的下方,并与封边接合固定,以支撑安装条。
CN2011202891214U 2011-08-10 2011-08-10 一种用于灯箱的led反射器模组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2533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2891214U CN202253378U (zh) 2011-08-10 2011-08-10 一种用于灯箱的led反射器模组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2891214U CN202253378U (zh) 2011-08-10 2011-08-10 一种用于灯箱的led反射器模组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253378U true CN202253378U (zh) 2012-05-30

Family

ID=461146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289121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253378U (zh) 2011-08-10 2011-08-10 一种用于灯箱的led反射器模组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25337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3020422A1 (zh) * 2011-08-10 2013-02-14 北京莱易龙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灯箱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3020422A1 (zh) * 2011-08-10 2013-02-14 北京莱易龙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灯箱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302860U (zh) 一种led灯箱
CN202253378U (zh) 一种用于灯箱的led反射器模组装置
CN206893212U (zh) 摇头装置的灯头结构
CN102278625B (zh) 一种led灯箱
CN103062710B (zh) 一种用于灯箱的模组型光源盒装置
KR101708393B1 (ko) 빛샘방지 led 면발광 등기구
CN202144982U (zh) 一种用于灯箱的led反射器模组
CN202140978U (zh) 一种用于led灯箱的反射器系统
CN202677765U (zh) 一种灯箱
CN102927457A (zh) 一种灯箱
CN214425827U (zh) 教室灯
CN102913779B (zh) 发光体
CN103017037A (zh) 背光源结构和显示装置
CN201964204U (zh) 发光照明板
CN202302859U (zh) 一种灯管式灯箱
CN202791590U (zh) 一种led灯箱及用于led灯箱的光源单元
CN204141377U (zh) 用于灯箱的led灯盒
CN102954443A (zh) 一种灯箱
CN202756954U (zh) 发光体
CN202868376U (zh) 一种led光源模组
CN104235650A (zh) 用于双面灯箱的led灯管及双面led灯箱
KR101330788B1 (ko) 멀티 블록 발광다이오드 백라이트 장치
CN204084221U (zh) 一种反射片的简易固定结构
CN103244861B (zh) 一种用于led灯箱的光源模组
CN215813427U (zh) 一种去光斑型显示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530

Termination date: 2017081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