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243838U - 一种人力驱动轨道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人力驱动轨道车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2243838U CN202243838U CN2011203536756U CN201120353675U CN202243838U CN 202243838 U CN202243838 U CN 202243838U CN 2011203536756 U CN2011203536756 U CN 2011203536756U CN 201120353675 U CN201120353675 U CN 201120353675U CN 202243838 U CN202243838 U CN 20224383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ail vehicle
- drive
- fairing
- wheel
- transmission system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Lifetim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ansmissions By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人力驱动轨道车,该轨道车由主动轮对和从动轮对组成行走系,或由前转向架和后转向架组成行走系,通过车轮轴的轴颈架设有整流罩,整流罩底板上安装有驱动系和传动系,整流罩内还安装有控制系;该轨道车在轨道上行驶,其空气整流罩采用轻质材料制作,车厢可以承载多名共同提供驱动力的驾驶人员,具有较高的行驶速度和可靠的高速维持性能;该轨道车设置有安全防护装置,可以防止车辆脱轨并在紧急情况下对车辆采取紧急刹车,能够满足自行车类游乐和体育比赛的需要,还可以作为一种新型交通工具使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人力驱动轨道车,具体涉及一种由人力脚踏驱动的在轨道上行驶的车辆。
背景技术
自行车是由人提供驱动力的车辆,自从自行车实用新型几个世纪以来,已经出现了各种结构形式的自行车,也出现了各种类型的自行车比赛,例如越野自行车比赛、场地自行车比赛,在这些以速度和时间为竞争目的的比赛中自行车行驶速度最快能达到八十公里左右的时速,但是因为比赛选手身体状况以及路况等因素影响,并不能长时间保持这个速度。
影响自行车行驶速度的因素可以归结如下:一、车辆行驶过程中所受到的空气摩擦阻力和地面摩擦阻力;二、车辆自身构件之间的摩擦阻力;三、车辆自身的重量;四、驾驶人员能够提供的驱动力。为了提高自行车的行驶速度,要尽可能克服以上影响因素。
目前,现实生活中已经出现了一种能够以更快速度行驶的自行车,该自行车主要技术手段是通过在车身上安装空气整流罩,大大降低空气阻力来提高行驶速度,该自行车由单人驾驶,在公路上行驶的最快速度达到了一百多公里时速,但是依然不能克服高速时间非常短的现象。
而且,该自行车采用橡胶轮胎,橡胶轮胎和石子路面之间的摩擦系数比较大,虽然能够为自行车提供较好的安全性,但是所受到的摩擦阻力也被提高,而且单个驾驶人员体力有限,所以自行车的行驶速度和高速维持性能仍然没有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人力驱动轨道车,该轨道车是一种新型自行车,由单人或双人驾驶,可以在轨道上行驶的高速车辆,该自行车可以长时间保持高速,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能够满足自行车类娱乐和比赛的需要,或作为一种新型交通工具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人力驱动轨道车,该轨道车是一种新型自行车,由两人以上的多人驾驶,可以在轨道上行驶的高速车辆,该自行车可以长时间保持高速,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能够满足自行车类娱乐和比赛的需要,或作为一种新型交通工具使用。
为了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人力驱动轨道车,由主动轮对和从动轮对组成行走系,所述主动轮对和从动轮对分别包括一对可与轨道相配合的车轮,每组轮对的车轮在中心部位轴向安装有车轮轴,通过所述车轮轴的轴颈架设有包覆行走系并带有车厢的整流罩,所述整流罩通过底板安装有人力驱动行走系沿轨道前行的驱动系,并配合该驱动系安装有传递驾驶人员驱动力的传动系,在整流罩内还安装有控制轨道车行走状态的控制系,并在整流罩的底板上安装有若干个与驱动系和控制系以及传动系相配合的驾驶人员座椅。
进一步,所述驱动系为传动链带动的链轮组,包括安装在所述整流罩底板上的驱动系支架,该驱动系支架上安装有主动链轮,在该主动链轮中心部位轴向安装有曲柄脚蹬;在所述主动轮对的车轮轴上安装有从动链轮组,该从动链轮组由不同直径的链轮按直径大小递增或递减排列在所述车轮轴上,该从动链轮组与所述驱动系的主动链轮相配合,由传动链传递驱动力;所述驱动系支架上安装有配合所述传动链的拨链器,该拨链器调控所述传动链在从动链轮组上移位,与所述驱动系的主动链轮组合成不同力矩传递组合。
进一步,所述控制系包括气动力驱动的制动系,该制动系包括在整流罩的底板上对应所述主动轮对和从动轮对车轮轴安装的制动钳,该制动钳通过摩擦安装在所述车轮轴上的制动盘对行走系制动;所述制动钳对制动盘的夹紧与松开由手动或电动的制动控制器通过调节气源控制;所述控制系还包括调控所述拨链器的变速控制器,该变速控制器通过牵引钢丝带动所述拨链器;所述制动控制器和变速控制器配合驾驶员的驾驶位置安装在整流罩内部。
进一步,所述轨道车由n个人驾驶,n为大于等于1的自然数,配合n个驾驶人员在车厢内部安装有n个座椅,所述座椅沿轨道车前行方向单列布置,第a(1≤a<n,a为自然数)个座椅带有靠背,所述靠背在与其相邻第(a﹢1)个座椅之间的位置内安装有传动系支架,该传动系支架上安装有供相邻驾驶人员驱动的第(a﹢1)个链轮,该链轮通过传动链与前一链轮相连接组合,相邻驾驶人员通过该链轮提供驱动力,并传递驱动力至前一链轮,每个驾驶人员的驱动力合并传递到驱动系的主动链轮。
进一步,所述轨道车为单人驾驶时,驱动系的脚蹬在主动链轮两侧为非对称形式;所述轨道车为双人驾驶时,驱动系和传动系的脚蹬在主动链轮两侧为平衡驱动力的对称形式,该脚蹬朝向按照180°的相位差设置。
进一步,所述驱动系和传动系的主动链轮在中心部位安装有单向提供驱动力的自行车飞轮,所述脚蹬通过该飞轮与所述主动链轮组装。
进一步,所述整流罩材料采用轻质材料,如碳纤维或工程塑料,并配合驾驶人员的座椅装设有向上侧开启或向后侧滑动开启的车门,该车身前部安装有车灯,并于前部车窗处安装有雨刷。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人力驱动轨道车,由前转向架和后转向架组成行走系,该行走系上架设有包覆行走系并带有车厢的整流罩,所述前转向架和后转向架下部均带有封闭罩;所述整流罩通过底板安装有人力驱动行走系沿轨道前行的驱动系,并配合该驱动系安装有传递驾驶人员驱动力的传动系,在整流罩内还安装有控制轨道车行走状态的控制系,并在整流罩的底板上安装有若干个与驱动系和控制系以及传动系相配合的驾驶人员座椅。
进一步,所述前转向架包括两组可与轨道相配合的轮对,每组轮对的车轮在中心部位轴向安装有车轮轴,沿轨道车前行方向最前排轮对的车轮轴中部安装有从动链轮;通过所述车轮轴的轴颈架设有转向架构架,所述转向架构架由呈倒三角形的侧梁板夹持两根上横梁和单根下横梁构成框架体,所述侧梁板与车轮轴的轴颈之间连接有轴箱定位转臂;
所述下横梁的中部安装有下心盘;
所述转向架构架上架设有包覆行走系并带有车厢的整流罩,该整流罩包覆转向架的位置呈凹槽状,该凹槽内部安装有车竖梁,以及车竖梁所夹持的车横梁,所述车横梁上对应所述下心盘安装有上心盘,转向架通过上、下心盘组合可相对整流罩绕心盘垂直轴回转;
所述转向架构架内部安装有传动系,该传动系为带有万向节的链轮组;
所述下横梁下部对应第三轨设置有安全防护系;
所述后转向架与前转向架结构等同,前、后转向架分别布置在整流罩的车头和车尾。
进一步,在所述驱动系将驱动力传递至转向架传动系之前,设置变速箱以调节力矩传递,该变速箱设置有步进电机,为电动控制的自动变速箱。
进一步,所述侧梁板的上部设置有抗蛇行减震器,该抗蛇行减震器一端与侧梁板可转动连接,一端通过连接板与车竖梁相连接,该抗蛇行减震器提供足够阻抗转向架和整流罩相对回转的阻尼。
进一步,所述轴箱定位转臂一端与所述侧梁板可转动连接,一端与车轮轴轴颈通过轴箱可转动连接,所述轴箱定位转臂与车轮轴轴颈相连接处,在轴箱定位转臂的轴箱上设置有垂直减震器和减震弹簧连接所述侧梁板。
进一步,所述万向节链轮组包括支座,该支座通过轴承安装有带有万向节的链轮,并通过所述支座固定在车头部位的车横梁处,前转向架的传动系、车厢内的驱动系和整流罩之间通过所述万向节链轮组活动连接。
进一步,所述安全防护系为带有与中间轨相配合的防脱轨钳组和紧急刹车钳组。
进一步,所述控制系包括气动力驱动的制动系,该制动系包括在转向架构架上对应所述主动轮对和从动轮对车轮轴安装的制动钳,该制动钳通过摩擦安装在所述转向架车轮轴上的制动盘对行走系制动;所述制动钳对制动盘的夹紧与松开由制动控制器通过调节气源控制;所述控制系还包括调控所述变速箱的变速控制器,该变速控制器电连接所述变速箱;所述制动控制器和变速控制器配合驾驶员的驾驶位置安装在整流罩内部。
进一步,所述座椅为沿轨道车前行方向双列布置,并布置有n行,n 为大于等于1的自然数,同行传动系的曲柄脚蹬朝向相同,不同行之间的传动系曲柄脚蹬的朝向按照360°/n的相位差设置,所述脚蹬在主动链轮两侧为平衡驱动力的对称形式,车厢内部各驾驶员之间的传动系安装在两列座椅之间的位置;在所述整流罩上面装设有相应的向上侧开启或向后侧滑动开启的多个车门。
进一步,所述座椅为沿轨道车前行方向双列布置,并布置有n行,n 为大于等于1的自然数,所述传动系使用的曲柄脚蹬为非对称形式,同行传动系的曲柄脚蹬在主动链轮两侧对称布置,不同行之间的传动系曲柄脚蹬的朝向按照360°/n的相位差设置,车厢内部各驾驶员之间的传动系安装在两列座椅之间的位置;在所述整流罩上面装设有相应的向上侧开启或向后侧滑动开启的多个车门。
进一步,所述座椅为沿轨道车前行方向单列布置,并布置有n行,n 为大于等于1的自然数,同行传动系的曲柄脚蹬朝向相同,不同行之间的传动系曲柄脚蹬的朝向按照360°/n的相位差设置,所述脚蹬在主动链轮两侧为平衡驱动力的对称形式,车厢内部各驾驶员之间的传动系安装在两列座椅之间的位置;在所述整流罩上面装设有相应的向上侧开启或向后侧滑动开启的多个车门。
进一步,所述单列座椅的每个座椅下部均设置有导链器,该导链器过渡支撑车厢内传动系相邻链轮之间的链条。
进一步,该轨道车可携带车厢,所述车厢与轨道车结构等同,或该轨道车任意两部之间可在车头与车尾处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一种人力驱动轨道车,具有以下优点中的一个或多个:
该轨道车通过在车身上设置空气整流罩,大大降低了自行车行驶时所受到的空气阻力,提高了行驶速度;
该轨道车的空气整流罩,以及车身主要构件均采用轻质材料制作,例如碳纤维或工程塑料或铝合金,大大降低了自行车的重量,提高了行驶速度;
该轨道车整体高度较低,为一米以下,相应地重心高度也较低,并通过在车身上设置空气整流罩,大大提高了自行车高速行驶时的稳定性;
该轨道车可以承载多名驾驶人员,并通过多人提供驱动力,大大提高了行驶速度和高速维持性能;
该轨道车在轨道上行驶,例如轻轨,大大降低了车轮和路面的摩擦力,提高了行驶速度;
该轨道车所使用的轨道包含中间轨,配合中间轨在车身上设置有安全防护装置,可以防止车辆脱轨并在紧急情况下可以对车辆采取紧急刹车,能够满足自行车类娱乐和比赛的需要。
该轨道车因为安全高效,还可以作为一种新型交通工具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部放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6为图5中B部放大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前转向架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整流罩车头部位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前转向架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转向架传动系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转向架传动系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中万向节链轮分解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安全防护系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制动钳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车厢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的车厢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6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19为本实用新型的制动系气压原理图。
图中:1.整流罩、1-1.车门、1-2.车灯、1-3.车竖梁、1-4.车横梁、1-5.上心盘、1-6.下心盘、1-7.封闭罩;
2. 主动轮对、2-1.车轮、2-2.车轮轴;
3.制动系、3-1.后制动钳、3-2.气罐、3-3.制动控制器、3-4.前制动钳、3-5.制动盘、3-6.前制动钳气缸、3-7. 后制动钳气缸、3-8.辅助轴箱定位转臂、3-9.曲梁;
4.座椅、4-1.靠背、4-2.传动系支架;
5.驱动系支架、5-1.拨链器、5-2.脚蹬、5-3.传动链、5-4.主动链轮、5-5.变速控制器、5-6.从动链轮组、5-7.导链器;
6.转向架构架、6-1.侧梁板、6-2.上横梁、6-3.下横梁;
7.变速箱;
8.转向架传动系、8-1.支座、8-2.万向节链轮、8-3.轴承、8-4.花键轴;
9. 抗蛇形减震器、9-1.连接板;
10.轴箱定位转臂、10-1.弹簧、10-2.垂直减震器;
11.安全防护系、11-1.防脱轨钳组、11-2.紧急刹车钳组。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到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和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以及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实施例1
如图1、图2、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设计实施例之一,在该实施例中,一种人力驱动轨道车,由主动轮对和从动轮对组成行走系,主动轮对和从动轮对分别包括一对可与轨道相配合的车轮2-1,该实施例所采用的轨道由两根轻轨构成。
如图1、图2所示,每组轮对的车轮2-1在中心部位轴向安装有车轮轴2-2,通过车轮轴2-2的轴颈架设有包覆行走系的整流罩1,该整流罩1为流线型并带有底板,构成该轨道车的车身,整流罩1的材料采用轻质材料,如碳纤维或工程塑料,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并具有较轻的质量,整体为壳体,并配合驾驶人员在壳体上部装设有向上侧开启或向后侧滑动开启的车门1-1,该车身前部安装有车灯1-2,并于前部车窗处安装有雨刷。该整流罩1的高度加上车轮2-1露出整流罩1的部位的高度,其总高度值小于一米。
如图2所示,整流罩1通过底板安装有人力驱动行走系沿轨道前行的驱动系,并安装有控制轨道车行走状态的控制系,配合该驱动系在整流罩1的底板上安装有传递驾驶人员驱动力的传动系,并安装有若干个与驱动系和控制系以及传动系相配合的驾驶人员座椅4。
如图2所示,驱动系为传动链带动的链轮组,包括安装在整流罩底板上的驱动系支架5,该驱动系支架5上安装有主动链轮5-4,在该主动链轮5-4中心部位轴向安装有曲柄脚蹬5-2;在主动轮对的车轮轴2-2上安装有从动链轮组5-6,该从动链轮组5-6由不同直径的链轮按直径大小递增或递减排列在车轮轴2-2上,该从动链轮组5-6与驱动系的主动链轮5-4相配合,由传动链5-3传递驱动力。
如图2、图3所示,驱动系支架5上安装有配合传动链5-3的拨链器5-7,该拨链器5-7调控传动链5-3在从动链轮组5-6上移位,与驱动系的主动链轮5-4组合成不同力矩传递组合,实现该轨道车行驶过程中的变速调节。
如图2所示,控制系包括气动力驱动的制动系3,该制动系3包括在整流罩1的底板上对应主动轮对和从动轮对车轮轴2-2安装的制动钳,该制动钳通过摩擦安装在车轮轴2-2上的制动盘3-5对行走系制动;制动钳对制动盘3-5的夹紧与松开由手动或电动的制动控制器3-3通过调节气源控制;控制系还包括调控拨链器5-7的变速控制器5-5,该变速控制器5-5通过牵引钢丝带动拨链器5-7;制动控制器3-3和变速控制器5-5配合驾驶员的驾驶位置安装在整流罩1内部。
如图2、图19所示,该制动系3还包括装设在车厢内部的气罐3-2,气罐3-2提供制动钳气缸顶出活塞杆所需的压缩气源。
如图2所示,该轨道车由单人驾驶,配合单个驾驶人员在车厢内部安装有单个座椅4,该座椅带有靠背4-1。
如图2所示,该轨道车为单人驾驶时,驱动系的脚蹬5-2在主动链轮5-4两侧为非对称形式;脚蹬5-2的朝向在主动链轮5-4两侧按照180°的相位差设置,主动链轮5-4中部设置有单向提供驱动力的自行车飞轮,该飞轮只有正向转动时才带动主动链轮5-4,停止或反向转动时均不会阻止驱动系的正向转动,驾驶人员可以随时停止提供驱动力或随时施加驱动力于驱动系。
实施例2
图4、图5、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第2种实施方式,与实施例1相比所不同的是,在该实施例,轨道车为双人驾驶,配合两个驾驶人员在车厢内部安装有两个座椅4,座椅4沿轨道车前行方向单列布置,第一个座椅4带有靠背4-1,靠背4-1在与其相邻的第二个座椅之间的位置内安装有传动系支架4-2,该传动系支架4-2上安装有供相邻驾驶人员驱动的第二个主动链轮,该主动链轮通过传动链与前一主动链轮相连接组合,第二个驾驶人员通过该主动链轮提供驱动力,并传递驱动力至前一主动链轮,两个驾驶人员的驱动力合并传递到驱动系的主动链轮。
如图5所示,轨道车为双人驾驶时,驱动系和传动系的脚蹬5-2在主动链轮两侧为对称形式,对称形式的脚蹬与非对称形式的脚蹬相比,可有效避免驾驶人员施加驱动力时造成车身横向上的摆动,尤其在高速行驶时能够保持车身的横向平衡,避免产生蛇形运动。
如图5所示,两个主动链轮处的脚蹬朝向按照180°的相位差设置,驾驶人员提供的驱动力可以互为补充,其中一个脚蹬后半周的转动依靠另一位驾驶人员提供的驱动力完成。
如图6所示,第二个座椅的下部设置有导链器5-7,该导链器5-7过渡支撑车厢内传动系相邻主动链轮之间的链条。
实施例3
图7、图8、图9、图10、图1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第3种实施方式,在该实施例中,一种人力驱动轨道车,由前转向架和后转向架组成行走系,该行走系上架设有包覆行走系并带有车厢的整流罩1,前转向架和后转向架下部均带有封闭罩1-7;整流罩1通过底板安装有人力驱动行走系沿轨道前行的驱动系,并安装有控制轨道车行走状态的控制系,配合该驱动系在整流罩的底板上安装有传递驾驶人员驱动力的传动系,并安装有若干个与驱动系和控制系以及传动系相配合的驾驶人员座椅4。
该实施例所采用的轨道由三根轻轨构成,中间轨为安全防护辅助轨道。
如图8、图10所示,前转向架包括两组可与轨道相配合的轮对,每组轮对的车轮2-1在中心部位轴向安装有车轮轴2-2,沿轨道车前行方向最前排轮对的车轮轴2-2中部安装有从动链轮;通过两根车轮轴2-2的轴颈架设有转向架构架6,转向架构架6由呈倒三角形的侧梁板6-1夹持两根上横梁6-2和单根下横梁6-3构成框架体,侧梁板6-1与两根车轮轴2-2的轴颈之间连接有轴箱定位转臂10。
如图9所示,下横梁6-3的中部安装有下心盘1-6。
如图8、图9所示,转向架构架6上架设有包覆行走系并带有车厢的整流罩1,该整流罩1包覆转向架的位置呈凹槽状,该凹槽内部安装有车竖梁1-3,以及车竖梁1-3所夹持的车横梁1-4,车横梁1-4上对应下心盘1-6安装有上心盘1-5,转向架通过上、下心盘组合可相对整流罩1绕心盘垂直轴回转。
如图8、图10所示,转向架构架6内部安装有转向架传动系8,该转向架传动系8为带有万向节的链轮组,如图11所示,万向节链轮组包括支座8-1,该支座8-1通过轴承8-3安装有带有万向节的链轮8-2,并通过支座8-1固定在车头部位的车横梁1-4处,前转向架的传动系、车厢内的驱动系和整流罩1之间通过该万向节链轮组活动连接。
如图10所示,下横梁6-3下部对应中间轨设置有安全防护系11,如图14所示,安全防护系11为带有与中间轨相配合的防脱轨钳组11-2和紧急刹车钳组11-1,该安全防护系11可以防止车辆脱轨并在紧急情况下对车辆采取紧急刹车。
在该实施例中,该轨道车的后转向架与前转向架结构等同,前、后转向架分别布置在整流罩1的车头和车尾。在前转向架和第一行座椅之间,驱动系通过变速箱7连接传动系;后转向架和最后一行座椅之间,驱动系通过变速箱7连接传动系,该变速箱7设置有步进电机,为电动控制的自动变速箱,前后变速箱7由变速控制器5-5统一控制调节。
如图8、图10所示,侧梁板6-1的上部设置有抗蛇行减震器9,该抗蛇行减震器9一端与侧梁板6-1可转动连接,一端通过连接板9-1与车竖梁1-3相连接,该抗蛇行减震器9提供足够阻抗转向架和整流罩1相对回转的阻尼。
如图8、图10所示,轴箱定位转臂10一端与侧梁板6-1可转动连接,一端与车轮轴轴颈通过轴箱可转动连接,轴箱定位转臂10与车轮轴轴颈相连接处,在轴箱定位转臂10的轴箱上设置有垂直减震器10-2和减震弹簧10-1连接侧梁板6-1。
如图8、图10所示,控制系包括气动力驱动的制动系,该制动系包括在转向架构架6上对应主动轮对和从动轮对车轮轴安装的制动钳,该制动钳通过摩擦安装在转向架车轮轴上的制动盘对行走系制动;制动钳对制动盘的夹紧与松开由制动控制器3-3通过调节气源控制;控制系还包括调控变速箱7的变速控制器5-5,该变速控制器5-5电连接变速箱7;制动控制器3-3和变速控制器5-5配合驾驶员的驾驶位置安装在整流罩1内部。
如图16所示,该轨道车的座椅4为沿轨道车前行方向双列布置,并布置有n行,n 为大于等于1的自然数,同行传动系的曲柄脚蹬5-2朝向相同,不同行之间的传动系曲柄脚蹬5-2的朝向按照360°/n的相位差设置,脚蹬5-2在链轮两侧为平衡驱动力的对称形式,车厢内部各驾驶员之间的传动系安装在两列座椅之间的位置;在整流罩1上面装设有相应的向上侧开启或向后侧滑动开启的多个车门1-1。
如图16所示,轨道车为双人驾驶时,驱动系和传动系的脚蹬5-2在主动链轮两侧为对称形式,对称形式的脚蹬与非对称形式的脚蹬相比,可有效避免驾驶人员施加驱动力时造成车身横向上的摆动,尤其在高速行驶时能够保持车身的横向平衡,避免产生蛇形运动。
如图16所示,三个主动链轮处的脚蹬朝向按照90°的相位差设置,驾驶人员提供的驱动力可以互为补充,其中一个脚蹬后半周的转动依靠另一位驾驶人员提供的驱动力完成。
采用该结构形式的轨道车,可以供两名以上人员乘坐,并通过多人提供驱动力,大大提高了行驶速度和高速维持性能。该轨道车所受到的空气阻力远低于相同人数的驾驶人员单独驾驶单人形式车辆所受到的空气阻力之和,适合将其开发成一种多人参加团队合作的体育比赛。
为了平衡传动系两侧的驱动力,传动系使用的曲柄脚蹬还可以为非对称形式,但是同行传动系的曲柄脚蹬在主动链轮两侧需要对称布置,不同行之间的传动系曲柄脚蹬的朝向按照360°/n的相位差设置,采用该结构形式的曲柄脚蹬,同样可以达到平衡驱动力的目的。
实施例4
图1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第4种实施方式,与实施例3相比,在该实施例中,制动钳和转向架的曲梁3-9之间安装了辅助连接臂3-8,辅助连接臂3-8前端和车轮轴可转动连接,后端和曲梁3-9可转动连接,上述结构设置能够满足因为行驶振动引起的转向架构架6和轮对之间的位移,使得制动钳和制动盘始终保持可有效制动的相对位置。
实施例5
图17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第5种实施方式,与实施例3相比,在该实施例中,座椅4为沿轨道车前行方向单列布置,并布置有n行,n 为大于等于1的自然数,同行传动系的曲柄脚蹬5-2朝向相同,不同行之间的传动系曲柄脚蹬5-2的朝向按照360°/n的相位差设置,脚蹬5-2在链轮两侧为平衡驱动力的对称形式,车厢内部各驾驶员之间的传动系安装在两列座椅之间的位置;在整流罩1上面装设有相应的向上侧开启或向后侧滑动开启的多个车门1-1。
如图17所示,单列座椅的每个座椅4下部均设置有导链器5-7,该导链器5-7过渡支撑车厢内传动系相邻链轮之间的链条。
采用该结构形式的轨道车,可以供多人乘坐,并可以在横向降低车身的横截面积,降低车身所受到的空气摩擦阻力,为提高车辆行驶速度提供了一种优良的结构方案。
实施例6
图18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第6种实施方式,与实施例3相比,在该实施例中,该轨道车可携带车厢,车厢与轨道车结构等同,或该轨道车任意两部之间可在车头与车尾处相连接。
该结构形式可以满足更多人员驾驶的需求,使该轨道车具有娱乐性能,可以作为一种娱乐设施开发利用,或可以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交通工具来使用。
上面所述只是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应该理解为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上实施例,符合本实用新型思想的各种变通形式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0)
1.一种人力驱动轨道车,其特征在于,由主动轮对和从动轮对组成行走系,所述主动轮对和从动轮对分别包括一对可与轨道相配合的车轮,每组轮对的车轮在中心部位轴向安装有车轮轴,通过所述车轮轴的轴颈架设有包覆行走系并带有车厢的整流罩,所述整流罩通过底板安装有人力驱动行走系沿轨道前行的驱动系,并配合该驱动系安装有传递驾驶人员驱动力的传动系,在整流罩内还安装有控制轨道车行走状态的控制系,并在整流罩的底板上安装有若干个与驱动系和控制系以及传动系相配合的驾驶人员座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系为传动链带动的链轮组,包括安装在所述整流罩底板上的驱动系支架,该驱动系支架上安装有主动链轮,在该主动链轮中心部位轴向安装有曲柄脚蹬;在所述主动轮对的车轮轴上安装有从动链轮组,该从动链轮组由不同直径的链轮按直径大小递增或递减排列在所述车轮轴上,该从动链轮组与所述驱动系的主动链轮相配合,由传动链传递驱动力;所述驱动系支架上安装有配合所述传动链的拨链器,该拨链器调控所述传动链在从动链轮组上移位,与所述驱动系的主动链轮组合成不同力矩传递组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轨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包括气动力驱动的制动系,该制动系包括在整流罩的底板上对应所述主动轮对和从动轮对车轮轴安装的制动钳,该制动钳通过摩擦安装在所述车轮轴上的制动盘对行走系制动;所述制动钳对制动盘的夹紧与松开由手动或电动的制动控制器通过调节气源控制;所述控制系还包括调控所述拨链器的变速控制器,该变速控制器通过牵引钢丝带动所述拨链器;所述制动控制器和变速控制器配合驾驶员的驾驶位置安装在整流罩内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车由n个人驾驶,n为大于等于1的自然数,配合n个驾驶人员在车厢内部安装有n个座椅,所述座椅沿轨道车前行方向单列布置,第a(1≤a<n,a为自然数)个座椅带有靠背,所述靠背在与其相邻第(a﹢1)个座椅之间的位置内安装有传动系支架,该传动系支架上安装有供相邻驾驶人员驱动的第(a﹢1)个链轮,该链轮通过传动链与前一链轮相连接组合,相邻驾驶人员通过该链轮提供驱动力,并传递驱动力至前一链轮,每个驾驶人员的驱动力合并传递到驱动系的主动链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轨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车为单人驾驶时,驱动系的脚蹬在主动链轮两侧为非对称形式;所述轨道车为双人驾驶时,驱动系和传动系的脚蹬在主动链轮两侧为平衡驱动力的对称形式,该脚蹬朝向按照180°的相位差设置。
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轨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系和传动系的主动链轮在中心部位安装有单向提供驱动力的自行车飞轮,所述脚蹬通过该飞轮与所述主动链轮组装。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罩材料采用轻质材料,并配合驾驶人员的座椅装设有向上侧开启或向后侧滑动开启的车门,该车身前部安装有车灯,并于前部车窗处安装有雨刷。
8.一种人力驱动轨道车,其特征在于,由前转向架和后转向架组成行走系,该行走系上架设有包覆行走系并带有车厢的整流罩,所述前转向架和后转向架下部均带有封闭罩;所述整流罩通过底板安装有人力驱动行走系沿轨道前行的驱动系,并配合该驱动系安装有传递驾驶人员驱动力的传动系,在整流罩内还安装有控制轨道车行走状态的控制系,并在整流罩的底板上安装有若干个与驱动系和控制系以及传动系相配合的驾驶人员座椅。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轨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转向架包括两组可与轨道相配合的轮对,每组轮对的车轮在中心部位轴向安装有车轮轴,沿轨道车前行方向最前排轮对的车轮轴中部安装有从动链轮;通过所述车轮轴的轴颈架设有转向架构架,所述转向架构架由呈倒三角形的侧梁板夹持两根上横梁和单根下横梁构成框架体,所述侧梁板与车轮轴的轴颈之间连接有轴箱定位转臂;
所述下横梁的中部安装有下心盘;
所述转向架构架上架设有包覆行走系并带有车厢的整流罩,该整流罩包覆转向架的位置呈凹槽状,该凹槽内部安装有车竖梁,以及车竖梁所夹持的车横梁,所述车横梁上对应所述下心盘安装有上心盘,转向架通过上、下心盘组合可相对整流罩绕心盘垂直轴回转;
所述转向架构架内部安装有传动系,该传动系为带有万向节的链轮组;
所述下横梁下部对应中间轨设置有安全防护系;
所述后转向架与前转向架结构等同,前、后转向架分别布置在整流罩的车头和车尾。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轨道车,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驱动系将驱动力传递至转向架传动系之前,设置变速箱以调节力矩传递,该变速箱设置有步进电机,为电动控制的自动变速箱。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轨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梁板的上部设置有抗蛇行减震器,该抗蛇行减震器一端与侧梁板可转动连接,一端通过连接板与车竖梁相连接,该抗蛇行减震器提供足够阻抗转向架和整流罩相对回转的阻尼。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轨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轴箱定位转臂一端与所述侧梁板可转动连接,一端与车轮轴轴颈通过轴箱可转动连接,所述轴箱定位转臂与车轮轴轴颈相连接处,在轴箱定位转臂的轴箱上设置有垂直减震器和减震弹簧连接所述侧梁板。
13.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轨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万向节链轮组包括支座,该支座通过轴承安装有带有万向节的链轮,并通过所述支座固定在车头部位的车横梁处,转向架的传动系、车厢内的驱动系和整流罩之间通过所述万向节链轮组活动连接。
14.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轨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防护系为带有与中间轨相配合的防脱轨钳组和紧急刹车钳组。
15.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轨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包括气动力驱动的制动系,该制动系包括在转向架构架上对应所述主动轮对和从动轮对车轮轴安装的制动钳,该制动钳通过摩擦安装在所述转向架车轮轴上的制动盘对行走系制动;所述制动钳对制动盘的夹紧与松开由制动控制器通过调节气源控制;所述控制系还包括调控所述变速箱的变速控制器,该变速控制器电连接所述变速箱;所述制动控制器和变速控制器配合驾驶员的驾驶位置安装在整流罩内部。
16.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轨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为沿轨道车前行方向双列布置,并布置有n行,n 为大于等于1的自然数,同行传动系的曲柄脚蹬朝向相同,不同行之间的传动系曲柄脚蹬的朝向按照360°/n的相位差设置,所述脚蹬在主动链轮两侧为平衡驱动力的对称形式,车厢内部各驾驶员之间的传动系安装在两列座椅之间的位置;在所述整流罩上面装设有相应的向上侧开启或向后侧滑动开启的多个车门。
17.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轨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为沿轨道车前行方向双列布置,并布置有n行,n 为大于等于1的自然数,所述传动系使用的曲柄脚蹬为非对称形式,同行传动系的曲柄脚蹬在主动链轮两侧对称布置,不同行之间的传动系曲柄脚蹬的朝向按照360°/n的相位差设置,车厢内部各驾驶员之间的传动系安装在两列座椅之间的位置;在所述整流罩上面装设有相应的向上侧开启或向后侧滑动开启的多个车门。
18.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轨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为沿轨道车前行方向单列布置,并布置有n行,n 为大于等于1的自然数,同行传动系的曲柄脚蹬朝向相同,不同行之间的传动系曲柄脚蹬的朝向按照360°/n的相位差设置,所述脚蹬在主动链轮两侧为平衡驱动力的对称形式,车厢内部各驾驶员之间的传动系安装在两列座椅之间的位置;在所述整流罩上面装设有相应的向上侧开启或向后侧滑动开启的多个车门。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轨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列座椅的每个座椅下部均设置有导链器,该导链器过渡支撑车厢内传动系相邻链轮之间的链条。
2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轨道车,其特征在于,该轨道车可携带车厢,所述车厢与轨道车结构等同,或该轨道车任意两部之间可在车头与车尾处相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203536756U CN202243838U (zh) | 2011-09-21 | 2011-09-21 | 一种人力驱动轨道车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203536756U CN202243838U (zh) | 2011-09-21 | 2011-09-21 | 一种人力驱动轨道车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2243838U true CN202243838U (zh) | 2012-05-30 |
Family
ID=461051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203536756U Expired - Lifetime CN202243838U (zh) | 2011-09-21 | 2011-09-21 | 一种人力驱动轨道车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2243838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381416A (zh) * | 2011-09-21 | 2012-03-21 | 邓秋波 | 一种人力驱动轨道车 |
CN104129610A (zh) * | 2013-12-21 | 2014-11-05 | 中国重汽集团柳州运力专用汽车有限公司 | 气动轨道车 |
CN105882623A (zh) * | 2015-01-25 | 2016-08-24 | 泸县玉流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 齿道控锁的方法 |
-
2011
- 2011-09-21 CN CN2011203536756U patent/CN202243838U/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381416A (zh) * | 2011-09-21 | 2012-03-21 | 邓秋波 | 一种人力驱动轨道车 |
CN102381416B (zh) * | 2011-09-21 | 2014-12-10 | 邓秋波 | 一种人力驱动轨道车 |
CN104129610A (zh) * | 2013-12-21 | 2014-11-05 | 中国重汽集团柳州运力专用汽车有限公司 | 气动轨道车 |
CN105882623A (zh) * | 2015-01-25 | 2016-08-24 | 泸县玉流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 齿道控锁的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097805A (zh) | 专用于跨座式单轨列车厢之间的连接装置 | |
CN202243838U (zh) | 一种人力驱动轨道车 | |
CN111572581A (zh) | 一种适用于大坡度的跨坐式单轨转向架及辅助驱动方法 | |
CN102381416B (zh) | 一种人力驱动轨道车 | |
CN202541715U (zh) | 健身自行车 | |
CN201390332Y (zh) | 多人骑行游览车 | |
CN206856725U (zh) | 专用于跨座式单轨列车厢之间的连接装置 | |
CN110435697B (zh) | 一种差速轮控径向转向架 | |
CN210027726U (zh) | 一种助力三轮车 | |
KR200460936Y1 (ko) | 레일바이크의 전력 공급장치 | |
CN205034258U (zh) | 一种便携式折叠自行车 | |
CN213168084U (zh) | 一种适用于大坡度的跨坐式单轨转向架 | |
CN201665295U (zh) | 太阳能独轮游览车 | |
CN201694248U (zh) | 一种具有低地板及全桁架结构的高效电动客车底盘 | |
CN114228749A (zh) | 一种基于齿啮合的架空类胶轮游览列车系统 | |
Boocock et al. | The advanced passenger train | |
CN2393802Y (zh) | 一种独轮自行车 | |
CN205998060U (zh) | 一种折叠式齿轮传动自行车 | |
CN201171752Y (zh) | 全封闭同轴轮毂驱动器后驱动老弱病残人出行车 | |
RU2828503C1 (ru) | Канатный велосипед Костенюка | |
CN109954278B (zh) | 一种迷你爬山车后桥传动装置 | |
CN109866856A (zh) | 一种助力三轮车 | |
CN103274002A (zh) | 校园协力车 | |
CN202703835U (zh) | 一种双人骑自行车 | |
CN1242733C (zh) | 一种复合减震车架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530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41210 |
|
RGAV | Abandon patent right to avoid re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