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237415U - 气流搅拌单向阀排泥管 - Google Patents

气流搅拌单向阀排泥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237415U
CN202237415U CN2011203952446U CN201120395244U CN202237415U CN 202237415 U CN202237415 U CN 202237415U CN 2011203952446 U CN2011203952446 U CN 2011203952446U CN 201120395244 U CN201120395244 U CN 201120395244U CN 202237415 U CN202237415 U CN 2022374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charge pipeline
air
steam supply
stirs
supply val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39524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咸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12039524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2374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2374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237415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heck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气流搅拌单向阀排泥管,安装在积泥坑的底部,包括:单向供气阀,下端封闭,在该单向供气阀管壁的同一竖直线上钻有至少一个第一钻孔,每个第一钻孔外均罩有一胶皮套,每个胶皮套上均设有V形切口,所述的V形切口分别与所述的第一钻孔一一对应,再用卡环将胶皮套固定于单向供气阀上;以及排泥管,其管壁的同一竖直线上钻有与第一钻孔数量相等的第二钻孔,单向供气阀通过紧固件安装在排泥管上,胶皮套上的V形切口与所述的第二钻孔一一对应。本实用新型安装于气升排泥管主管底部;同时将多个单向供气阀串联,安装在池底,它能在底部有效冲散堆积后桥架而不流动的泥层,并且优化排泥能力,大大增加了刮泥机的运作效果与刮泥能力。

Description

气流搅拌单向阀排泥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升泵组件,特别涉及一种沉淀池排泥装置的气升泵单向阀的组件,其可避免刮泥机刮至集泥槽后造成排泥不畅或产生污泥架桥。 
背景技术
现有的水处理系统一般包含反应池、沉淀池、过滤池、清水池等构筑物。前述构筑物依序串联后,由清水池连到加压站,并通过加压站连接到每一用户的小管。原水进入反应池后,依序经过加药、沉淀等各种水池工艺,最后成为干净自来水而供用户使用。 
前述沉淀池功能仅供原水所含悬浮粒子经加药后形成絮团沉淀至池底,时间一长,沉淀后的悬浮粒子累积为一定原质的污泥层,因此沉淀池内设有刮泥机及集泥槽,刮泥机将污泥刮向集泥槽后,由气升泵将污泥排出。 
一般的空气泵都是将空气管设置于排泥管内侧,利用压缩空气小气泡为升力,将污泥提升至出水端后排除。由于直接供气式气升泵效率较低,出水后没有多余水头,往往需二次加压才能满足排泥需求,且水头高度不可能太大,当水位太深时,气升泵无法发挥作用。 
空气泵工作原理(详见图5): 
如图5所示,当空压机不供气时,泵管53内外的水位都在断面B-B。 
当空压机不间断的向风管52供气时,空气从断面A-A进入井内水体;除了极少量空气溶于水外,绝大部分空气是以气泡的形式上浮。 
在气泡上浮过程中,位于两断面(A-A、B-B)间的水,由于含有大量气泡,而成为气-水混合物。该气-水混合物的比重显然小于水的比重(含气量越多,比重就越小),其结果必然是泵管53中的气-水混合物会从断面B-B逐渐向断面C-C上升;同时管下口周围的水在大气压的作用下,会不断地向管内补充,这样深井55里的水就会被连续提升到地面。 
当深井55内的静水位较高,空气泵的抽水量小于该深井55的涌水量,深井55内的动水位51下降也不大时,该泵管53、该井管54就可以连续运行。如 果动水位51逐渐下降,则耗气量增加,出水量减少;当动水位降到某一值时,空气泵就抽不上来水了。 
依据上述原理、将其布置在需要排放高浓度污泥的沉淀池上,就成为一套非常实用的排泥装置,如图6所示。 
由于气流搅拌排泥管的出口固定在在排泥渠内,而排泥渠又有一半潜入在池水中,因此本空气泵的扬程只有100~150mm高,而沉淀池的运行水位又是固定的,因此本空气泵可以连续运行。当然,如果积泥坑内没有污泥时,只需关闭电动阀即可。 
当沉淀池的积污沟必需清理时、一般需要排空池内的水,用压力水枪冲刷污泥,再用电动抽泥水泵抽吸泥水。这就造成沉淀池制水作业停止,或污水处理作业停止。上述问题,除了清池成本过高以外、还浪费水源,也无法满足节能环保的要求。 
本设计人根据现有沉淀池内排泥泵的问题无法被根本改善的缺点,改进其不足与缺点,进而创作出本实用新型。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流搅拌单向阀排泥管,其安装于气升排泥管主管底部;同时将多个单向供气阀串联之,安装在池底,它能在底部有效冲散堆积后桥架而不流动的泥层,并且优化排泥能力,大大增加了刮泥机的运作效果与刮泥能力。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气流搅拌单向阀排泥管,其包括: 
单向供气阀,其下端封闭,在该单向供气阀管壁的同一竖直线上钻有至少一个第一钻孔,每个第一钻孔外均罩有一胶皮套,每个胶皮套上均设有V形切口,所述的V形切口分别与所述的第一钻孔一一对应,再用卡环将胶皮套固定于单向供气阀上;以及 
排泥管,其管壁的同一竖直线上钻有与第一钻孔数量相等的第二钻孔,单向供气阀通过紧固件安装在排泥管上,胶皮套上的V形切口与所述的第二钻孔一一对应。 
所述的气流搅拌单向阀排泥管,其中,所述的第一钻孔和第二钻孔的数量均为两个,所述的两个第一钻孔分别位于单向供气阀管壁的同一竖直线上距离单向供气阀的下端50mm处以及150mm处;所述的两个第二钻孔分别位于排泥 管管壁的同一竖直线上距离排泥管的下端400mm处以及500mm处。 
所述的气流搅拌单向阀排泥管,其中,所述的第一钻孔和第二钻孔的直径均为4mm。 
所述的气流搅拌单向阀排泥管,其中,所述的排泥管与单向供气阀的连接部分外扣防护罩。 
所述的气流搅拌单向阀排泥管,其中,所述的单向供气阀为一直径为15mm的不锈钢管。 
所述的气流搅拌单向阀排泥管,其中,所述的排泥管为一直径为100mm的不锈钢管道。 
所述的气流搅拌单向阀排泥管,其中,所述的胶皮套是以丁腈橡胶或EPDM材料制造。 
所述的气流搅拌单向阀排泥管,其中,所述的卡环以不锈钢材料制造。 
所述的气流搅拌单向阀排泥管,其中,所述的排泥与单向供气阀的管壁厚度相等。
所述的气流搅拌单向阀排泥管,其中,所述的排泥管与单向供气阀在二者的连接处分别形成有一靠管面的导引斜角。 
本实用新型的气流搅拌单向阀排泥管是沉淀池使用气流排泥工艺的核心部件,将所述的气流搅拌单向阀排泥管淹没于高浓度污泥中,无论淹没多长时间,该部件可以随时对污泥输出压缩空气,而污泥既不能堵塞单向供气阀、也不会倒流入空气管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气流搅拌单向阀排泥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断面D-D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E向切口示意图; 
图4为沉淀池使用气流搅拌排泥装置的局部剖视图; 
图5为空气泵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6为沉淀池使用空气泵排出积泥坑中污泥的装置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排泥管;2-第二钻孔;3-紧固件;4-第一钻孔;5-胶皮套;51-V型切口;6-单向供气阀;7-卡环;8-保护罩;101-供气主管;102-破坏架桥装置供气管;103-排泥管;104-横向空气支管;105-排泥渠;106-防溅罩;107- 竖向钢管;108-气流搅拌单向阀排泥管;109-破坏架桥装置;110-积泥坑;111-电动阀;112-手动阀;51-动水位;52-风管;53-泵管;54-井管;55-深井;61-空压机;62-风缸;63-供气主管;64-电动阀;65-手动阀;66-排泥供气管;67-气升排泥管;68-搅拌供气管;69-排泥渠;610-沉淀池;611-池底积泥。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实用新型为达到上述的使用目的与功效及所采用的技术手段,现举出较佳可行的实施例,并配合附图所示,详述如下: 
首先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的气流搅拌单向阀排泥管的结构示意图、图1中断面D-D的示意图以及图2中E向切口示意图。其中,所述的气流搅拌单向阀排泥管包括:单向供气阀6和排泥管1。 
所述的单向供气阀6为一直径为15mm的不锈钢短管,单向供气阀6的下端封闭,在单向供气阀6管壁的同一竖直线上距离单向供气阀6的下端c(c=50mm)处以及距离单向供气阀6的下端a+c(a+c=100mm+50mm=150mm)两处分别钻有直径为4mm的第一钻孔4,每个第一钻孔4外均罩有一胶皮套5,每个胶皮套5上均设有V形切口51(特别如图2和图3所示);组装时,将两个V形切口51分别与单向供气阀6上的两个第一钻孔4一一对应,再用卡环7将胶皮套5固定于单向供气阀6上。 
所述的排泥管1为一直径为100mm的不锈钢管道,在排泥管1管壁的同一竖直线上距离排泥管1的下端b(b=400mm)处以及距离排泥管1的下端a+b(a+b=100mm+400mm=500mm)两处分别钻有直径为4mm的第二钻孔2。将单向供气阀6通过紧固件3安装在排泥管1上,使胶皮套5上的两个V形切口51与两个第二钻孔2一一对应。所述的排泥管1与单向供气阀6的连接部分外扣防护罩8以防松脱及外界干扰。 
所述的胶皮套5上的V型切口51的在其拐角处的切口宽度约为0.1毫米。供气时,胶皮套5因V型切口51而略有变形(局部有微量偏转),为泄漏空气创造条件;不供气时、V型切口51会迅速恢复原状,加上单向供气阀6内的空气没有泄漏出口,因而保有余压。即,在V型切口51的两侧,淹没切口的水与供气余压维持一种平衡状态,小于水压的空气(从单向供气阀6中)出不来,小于气压的污水进不去(单向供气阀6),这就是单向供气阀6可以长期淹没在污泥里能够正常工作的原因。 
上述的气流搅拌单向阀排泥管是沉淀池使用气流排泥工艺的核心部件。将所述的气流搅拌单向阀排泥管淹没于高浓度污泥中,无论淹没多长时间,该部件可以随时对污泥输出压缩空气,而污泥既不能堵塞单向供气阀、也不会倒流入空气管道。 
凭借上述技术手段,安装于主排泥管下端的气流搅拌单向阀排泥管为一整体的组合件,没有任何维修及组装上的困难。 
优选的是,所述的单向供气阀6的胶皮套5是以丁腈橡胶或EPDM材料(三元乙丙橡胶,Ethylene-Propylene-Diene Monomer,是乙烯、丙烯以及非共轭二烯烃的三元共聚物)制造。 
优选的是,所述的卡环7以不锈钢材料制造。 
优选的是,所述的排泥管1与单向供气阀6对应的第二钻孔2和第一钻孔4数量还可以分别为三个。 
优选的是,所述的排泥管1与单向供气阀6的管壁厚度相等,以利于排泥管1与单向供气阀6相对结合。此外,所述的排泥管1下端与单向供气阀6的连接处分别形成有一靠管面的导引斜角(图中未示),有利于排泥管1与单向供气阀6上的第二钻孔2和第一钻孔4更为帖靠。 
优选的是,所述的排泥管1与单向供气阀6的连接处不需黏合。 
排泥管1管壁上安装有固定螺丝,该固定螺丝以不锈钢材料制造。 
具体在实施过程中,再如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气流搅拌单向阀排泥管108安装在积泥坑110的底部,所述的排泥管1与一个竖向钢管107相连接,所述的单向供气阀6与一个横向空气支管104相连接。当刮泥机运作时,淤泥被推入沉淀池一端的积泥坑110中。一般而言,一个沉淀池内设有多个积泥坑110,每个积泥坑110内均设有气流搅拌单向阀排泥管108。 
破坏架桥装置109位于积泥坑斗底,所述的破坏架桥装置109采固定架支撑且距离积泥坑110底部5mm,可以有效破坏积泥坑110的沉积淤泥。 
此外,气流搅拌单向阀排泥管108还可以选用聚乙烯、聚氯乙烯等塑料管材。 
凭借上述技术手段,安装在积泥坑110的气流搅拌单向阀排泥管108替代传统潜污泵,而气升单向阀排泥管108本身为静止的设备,固可避免潜污泵旋转遭受磨损,因此可根本地解决排泥的问题。当单向供气阀6的胶皮套5使用一段时间而老化后,可更换老化的胶皮套5,而不需要更换所有气升单向阀排泥 管108,且更换作业快速,更换花费时间远比更换潜污泵少。此外,单向供气阀6的胶皮套5的成本低廉,可当作耗材使用。由此,沉淀池可维持长时间运作,避免花费大量精神与成本频繁维修潜污泵而造成沉淀池作业停顿的问题,大大提高沉淀池的运作效率。 
此外,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本实用新型可将多个气流搅拌单向阀排泥管组装到一起——方形坑底组装成C字形,长条形泥沟组装成一字形,将这些气流搅拌单向阀排泥管组装在积泥坑的底部,其安装高度自坑底计起不超过60mm。可以有效的扰动沉积在坑底的积泥。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专业技术人员理解,在权利要求限定的精神与范围之内可对其进行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是它们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气流搅拌单向阀排泥管,安装在积泥坑的底部,其特征在于,包括:
单向供气阀,其下端封闭,在该单向供气阀管壁的同一竖直线上钻有至少一个第一钻孔,每个第一钻孔外均罩有一胶皮套,每个胶皮套上均设有V形切口,所述的V形切口分别与所述的第一钻孔一一对应,再用卡环将胶皮套固定于单向供气阀上;以及排泥管,其管壁的同一竖直线上钻有与第一钻孔数量相等的第二钻孔,单向供气阀通过紧固件安装在排泥管上,胶皮套上的V形切口与所述的第二钻孔一一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流搅拌单向阀排泥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钻孔和第二钻孔的数量均为两个,所述的两个第一钻孔分别位于单向供气阀管壁的同一竖直线上距离单向供气阀的下端50mm处以及150mm处;所述的两个第二钻孔分别位于排泥管管壁的同一竖直线上距离排泥管的下端400mm处以及500mm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流搅拌单向阀排泥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钻孔和第二钻孔的直径均为4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流搅拌单向阀排泥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泥管与单向供气阀的连接部分外扣防护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流搅拌单向阀排泥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单向供气阀为一直径为15mm的不锈钢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流搅拌单向阀排泥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泥管为一直径为100mm的不锈钢管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流搅拌单向阀排泥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胶皮套是以丁腈橡胶或EPDM材料制造。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流搅拌单向阀排泥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卡环以不锈钢材料制造。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流搅拌单向阀排泥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泥与单向供气阀的管壁厚度相等。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流搅拌单向阀排泥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泥管与单向供气阀在二者的连接处分别形成有一靠管面的导引斜角。 
CN2011203952446U 2011-10-17 2011-10-17 气流搅拌单向阀排泥管 Expired - Lifetime CN2022374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3952446U CN202237415U (zh) 2011-10-17 2011-10-17 气流搅拌单向阀排泥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3952446U CN202237415U (zh) 2011-10-17 2011-10-17 气流搅拌单向阀排泥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237415U true CN202237415U (zh) 2012-05-30

Family

ID=460987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3952446U Expired - Lifetime CN202237415U (zh) 2011-10-17 2011-10-17 气流搅拌单向阀排泥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23741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86130A (zh) * 2018-05-22 2018-08-10 泉州永春中大机械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力安装用打孔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86130A (zh) * 2018-05-22 2018-08-10 泉州永春中大机械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力安装用打孔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12324258B2 (en) Cleaning apparatus for filtration layer in seawater infiltration intake
CN105507410A (zh) 污水真空收集处理系统
CN110606552A (zh) 一种新型污水处理生物转盘反应器接触反应槽清淤系统
CN101748913A (zh) 一种水池自动排污方法及其排污系统
CN204563687U (zh) 混凝土余料回收装置
CN203976525U (zh) 重力式一体化净水器
CN204004831U (zh) 一种新型pe塑料排水管
JP2015014088A (ja) 地下排水ポンプ設備
CN201722723U (zh) 自搅拌式清淤机及其清淤系统
CN202237415U (zh) 气流搅拌单向阀排泥管
CN206477807U (zh) 钻井用负压吸砂装置
CN208949931U (zh) 一种别墅地下室内衬墙导流结构
CN209923142U (zh) 码头船舶生活污水接收处理系统
CN203694484U (zh) 一种室外海水消防系统
CN106186354A (zh) 一种生物巢‑生物倍增河道水体快速净化装置
CN202640012U (zh) 机床冷却循环系统
CN205348353U (zh) 污水真空收集处理系统
CN211620060U (zh) 一种新型污水处理生物转盘反应器接触反应槽清淤系统
CN211310980U (zh) 污水处理用去油气浮装置
CN104963383B (zh) 一种有压输水管道倒虹吸管水力自动冲淤装置
CN202191741U (zh) 水池排污系统
CN207776085U (zh) 一种下水道清淤器
CN102817387A (zh) 水循环系统
CN109011732A (zh) 一种用于对污水池池底沉积淤泥进行扰动的水力扰动装置
CN206127070U (zh) 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