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220826U - 一种双质量飞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质量飞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220826U
CN202220826U CN2011203261842U CN201120326184U CN202220826U CN 202220826 U CN202220826 U CN 202220826U CN 2011203261842 U CN2011203261842 U CN 2011203261842U CN 201120326184 U CN201120326184 U CN 201120326184U CN 202220826 U CN202220826 U CN 2022208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ouble mass
gear ring
mass flywheel
flywheel
front c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326184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贵辉
张忠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LIN DAHUA MACHINE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LIN DAHUA MACHINE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LIN DAHUA MACHINE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LIN DAHUA MACHINE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20326184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2208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2208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220826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aser Beam Processing (AREA)
  • Gears, Ca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质量飞轮,包括次级飞轮组件(3)和与所述次级飞轮组件(3)相连的初级飞轮组件,所述初级飞轮组件包括齿圈(1)和前壳体(2),所述齿圈(1)通过激光焊点与所述前壳体(2)相连。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质量飞轮中,齿圈(1)通过激光焊点与初级飞轮组件的前壳体(2)相连,由于在连接的过程中激光焊接热影响区较小,所以前壳体(2)和齿圈(1)的热力变形就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双质量飞轮减小了焊接过程中前壳体(2)和齿圈(1)的热力变形,进而提高了双质量飞轮的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双质量飞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型新涉及汽车零部件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质量飞轮。
背景技术
汽车发动机起动和停机时振幅特别大,影响汽车乘坐的舒适性,当前双质量飞轮是汽车上隔振减振效果最好的装置。所谓双质量飞轮,就是将原来的一个飞轮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保留在原来发动机的一侧,起到原来飞轮的作用,用于起动和传递发动机的转动扭矩,这一部分称为初级飞轮组件;另一部分则设置在传动系统的变速器一侧,用于提高变速器的转动惯量,这一部分称为次级飞轮组件。在初级飞轮组件和次级飞轮组件之间形成一个环型的油腔,在油腔内装有扭转减振器。扭转减振器将初级飞轮组件和次级飞轮组件连接为一个整体。双质量飞轮能有效地衰减动力传动系统的扭转振动,降低了汽车传动系统的低阶固有频率,延长了汽车传动系统中各零部件的使用寿命,同时提高了汽车乘坐的舒适性。
显然,双质量飞轮在汽车中的作用很重要,因此,对双质量飞轮的质量要求较高。双质量飞轮包括初级飞轮组件、次级飞轮组件和连接两者的扭转减振器。其中,初级飞轮组件包括齿圈、前壳体和后壳体。前壳体与后壳体相连,齿圈与前壳体相连。
目前,齿圈与前壳体的焊接多采用CO2气体保护焊,由于CO2气体热物理性能的特殊影响,使用常规焊接电源时,焊丝端头熔化金属不可能形成平衡的轴向自由过渡,通常需要采用短路和熔滴缩颈爆断,因此,CO2气体保护焊的热影响区大,造成前壳体和齿圈热力变形比较大,影响了工件的尺寸精度,最终降低了双质量飞轮的质量。另外,采用CO2气体保护焊焊接时飞溅较大,焊缝表面成形较差,也降低了双质量飞轮的质量。
因此,如何减小在焊接过程中前壳体和齿圈的热力变形,进而提高双质量飞轮的质量,成为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质量飞轮,以减小前壳体和齿圈在焊接过程中的热力变形,进而提高双质量飞轮的质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双质量飞轮,包括次级飞轮组件和与所述次级飞轮组件相连的初级飞轮组件,所述初级飞轮组件包括齿圈和前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齿圈通过激光焊点与所述前壳体相连。
优选的,在上述双质量飞轮中,所述齿圈为钢齿圈。
优选的,在上述双质量飞轮中,所述前壳体为钢制壳。
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质量飞轮中,齿圈通过激光焊点与初级飞轮组件的前壳体相连,由于在连接的过程中激光焊接热影响区较小,所以前壳体和齿圈的热力变形就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双质量飞轮减小了焊接过程中前壳体和齿圈的热力变形,进而提高了双质量飞轮的质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双质量飞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质量飞轮,以减小焊接过程中前壳体和齿圈的热力变形,进而提高双质量飞轮的质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双质量飞轮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双质量飞轮,包括初级飞轮组件和次级飞轮组件3,二者通过扭转减振器4相连。其中,初级飞轮组件包括齿圈1、前壳体2和后壳体5,前壳体2与后壳体5相连,齿圈1通过激光焊点与前壳体2相连。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质量飞轮中,齿圈1通过激光焊点与前壳体2相连,由于在连接的过程中激光焊接热影响区较小,所以前壳体2和齿圈1的热力变形就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双质量飞轮减小了焊接过程中前壳体2和齿圈1的热力变形,进而提高了双质量飞轮的质量。
同时,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质量飞轮,采用激光焊点减少了齿圈1的变形,也确保了齿圈1的端面跳动和径向跳动满足设计要求,进而提高了双质量飞轮的质量。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质量飞轮,采用激光焊点适用于不同材质之间的连接,从而扩大了齿圈1材质和前壳体2材质的选择范围。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双质量飞轮中,齿圈1为钢齿圈,进而提高双质量飞轮的质量,同时便于取材,节省成本。本实用新型对齿圈1的材料不做限定,只要材料能保障双质量飞轮可正常工作即可。
优选的,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双质量飞轮中,前壳体2为钢制壳,进而提高双质量飞轮的质量,同时降低成本。本实用新型对前壳体2的材料不做限定,只要材料能保障双质量飞轮可正常工作即可。
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双质量飞轮中,采用的激光焊点还具有易于聚焦、效率高的特点,因此,采用激光焊接也提高了制造双质量飞轮的生产效率。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3)

1.一种双质量飞轮,包括次级飞轮组件(3)和与所述次级飞轮组件(3)相连的初级飞轮组件,所述初级飞轮组件包括齿圈(1)和前壳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齿圈(1)通过激光焊点与所述前壳体(2)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质量飞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圈(1)为钢齿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质量飞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壳体(2)为钢制壳。
CN2011203261842U 2011-08-24 2011-08-24 一种双质量飞轮 Expired - Lifetime CN2022208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3261842U CN202220826U (zh) 2011-08-24 2011-08-24 一种双质量飞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3261842U CN202220826U (zh) 2011-08-24 2011-08-24 一种双质量飞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220826U true CN202220826U (zh) 2012-05-16

Family

ID=460428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3261842U Expired - Lifetime CN202220826U (zh) 2011-08-24 2011-08-24 一种双质量飞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22082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220826U (zh) 一种双质量飞轮
CN104930140A (zh) 一种电动汽车用单行星排两挡自动变速器
CN202220825U (zh) 一种双质量飞轮
CN202597583U (zh) 一种汽车及其双质量飞轮
CN203822941U (zh) 一种内外弹簧采用定位盘的双质量飞轮
CN203297516U (zh) 汽车及其具有垂直焊接结构的双质量飞轮
CN203230786U (zh) 一种采用单面点凸焊接平衡块的双质量飞轮
CN210118373U (zh) 非焊接汽车传动轴
CN213871067U (zh) 一种汽车自动变速器行星架
CN202574344U (zh) 改进的轻型汽车方向管柱传动下轴
CN203442091U (zh) 一种新型9挡矿用车变速箱
CN103790671A (zh) 含大柔度挡油板的油底壳组件
CN210566125U (zh) 一种变速器中间轴焊接结构
CN204004179U (zh) 一种双质量飞轮
CN203130840U (zh) 一种自动变速器用离合器
CN216045095U (zh) 一种低挡锥毂与传扭板满焊结构
CN201627904U (zh) 汽车变速箱输出轴与换挡齿轮的一体式结构
CN203614159U (zh) 含大柔度挡油板的油底壳组件
CN105108329A (zh) 一种自适应双侧静轴肩搅拌头
CN205136473U (zh) 具有新型止推结构的双质量飞轮
CN203926476U (zh) 分体式双联传动轴总成
CN104289794B (zh) 一种汽车燃油箱隔板装焊方法
CN212447015U (zh) 一种带有铆接结构的减震支架
CN202118088U (zh) 缩口式轴管
CN103104678B (zh) 一种自动变速器壳体及其焊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516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