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196895U - 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件 - Google Patents

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196895U
CN202196895U CN2011202753182U CN201120275318U CN202196895U CN 202196895 U CN202196895 U CN 202196895U CN 2011202753182 U CN2011202753182 U CN 2011202753182U CN 201120275318 U CN201120275318 U CN 201120275318U CN 202196895 U CN202196895 U CN 2021968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ck catch
movable lock
catch arm
snap close
lengthwi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27531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俊甫
许修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xconn Kunshan Computer Connector Co Ltd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xconn Kunshan Computer Connector Co Ltd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xconn Kunshan Computer Connector Co Ltd,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xconn Kunshan Computer Connec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20275318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1968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1968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196895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一种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件,该电连接器包括:绝缘主体、固持于绝缘主体内的数个端子及遮覆于绝缘主体外侧的遮蔽外壳,绝缘主体具有两纵长侧面及垂直于该纵长侧面的端侧面,遮蔽外壳设有纵长遮蔽部及自该纵长遮蔽部的纵长两端中的至少一端向外弯折延伸的可动锁扣臂,该可动锁扣臂与端侧面相对设置,并包括与遮蔽部一体连接并倾斜延伸的导引部、自导引部向外凸出延伸的锁扣凸部及自该导引部继续延伸到末端的操作部,当可动锁扣臂位于锁扣位置时,上述锁扣凸部位于初始状态,当可动锁扣臂运动至解锁位置时,该锁扣凸部朝向靠近遮蔽部的一侧运动,可实现与对接连接器的锁扣及解锁,结构简单、制造成型较为方便。

Description

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一种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件,尤其指一种遮蔽壳体结构改进的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件。
【背景技术】
请参阅中国台湾发明专利申请公开第200933997号所揭示的一种电连接器组件,该电连接器组件包括插头连接器及插座连接器,其中插头连接器包括绝缘体、固持于绝缘体内的数个导电端子及遮蔽于绝缘体外侧的金属外壳,该金属外壳两端各设有一个弹性锁扣臂,所述弹性锁扣臂在对接方向上延伸而成,且具有位于自由末端的按压部、位于按压部一侧的锁扣孔;插座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固持于绝缘体内的数个导电端子及遮蔽于绝缘体外侧的遮蔽壳体,该遮蔽壳体两端设有与上述弹性锁扣臂的锁扣孔相配合的弹性悬臂;当插头连接器及插座连接器相互对接后,插座连接器的弹性悬臂收容于插头连接器的锁扣孔内,且该弹性悬臂抵持于锁扣孔内侧,当插头连接器及插座连接器进行解锁时,按压插头连接器的弹性锁扣臂的按压部,使得按压部向下运动,纵长方向上的锁扣孔也被带动向下运动,从而脱离插座连接器的弹性悬臂,当锁扣孔与弹性悬臂完全脱离后,即完成解锁。
但是,进行解锁操作时,上述操作臂需要向下压低到低于弹片末端的位置,使锁扣孔脱离弹片才能达成解锁,如果操作臂反复运动多次,可能由于过度变形而失去弹性,从而影响插头连接器与插座连接器的稳定接触。
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有必要提出一种新的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件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结构简单且制造方便的锁扣结构的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件。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组件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连接器组件,包括相互配合的插头连接器及插座连接器,所述插座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固持于绝缘本体内的数个插座端子及遮覆于绝缘本体外侧的遮蔽壳体,所述绝缘本体包括纵长基部、自基部沿垂直于该纵长基部的对接方向延伸的对接部,该对接部形成有对接槽,所述插座端子沿纵长方向排列且设有向对接槽凸伸的插座接触部,所述遮蔽壳体位于绝缘本体外从而形成对应收容插头连接器的收容空间,且该遮蔽壳体纵长方向上的两端设有自绝缘本体外侧弯折延伸入对接槽内的锁扣弹片;所述插头连接器包括:绝缘主体、固持于绝缘主体内的数个插头端子以及遮覆于绝缘主体外侧的遮蔽外壳,所述绝缘主体设有纵长主体部及自主体部沿垂直于该纵长主体部的方向凸伸的对接板,该主体部具有两纵长侧面及垂直于该纵长侧面的端侧面,所述插头端子固持于纵长主体部内并具有延伸到对接板的插头接触部,以与插座接触部相互接触,所述遮蔽外壳设有覆于主体部外侧的遮蔽部及自该遮蔽部的纵长两端的至少一端向外弯折延伸的可动锁扣臂;所述插头连接器的可动锁扣臂与端侧面相对设置,且相对于绝缘主体倾斜延伸,可动锁扣臂包括与遮蔽部一体连接的导引部、自导引部向外凸出延伸的锁扣凸部及自该导引部继续延伸到末端的操作部,当可动锁扣臂位于锁扣位置时,所述锁扣凸部的末端抵接于锁扣弹片的自由末端,当可动锁扣臂位于解锁位置时,所述锁扣凸部与锁扣弹片脱离。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组件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与端侧面相对设置且相对于绝缘主体倾斜延伸的可动锁扣臂,当可动锁扣臂位于锁扣位置时,锁扣凸部的末端抵接于锁扣弹片的自由末端,当可动锁扣臂位于解锁位置时,锁扣凸部与锁扣弹片脱离,从而实现电连接器组合的锁扣及解锁,结构简单、制造成型较为方便。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主体、固持于绝缘主体内的数个端子及遮覆于绝缘主体外侧的遮蔽外壳,绝缘主体设有纵长主体部及自该主体部沿垂直于该纵长主体部的对接方向凸伸的对接板,该主体部具有两纵长侧面及垂直于该纵长侧面的端侧面,所述端子沿纵长方向排列并固持于纵长主体部内,该端子具有延伸到对接板的接触部及与接触部反向延伸的焊接部,遮蔽外壳遮覆于主体部外侧且设有纵长遮蔽部及自该纵长遮蔽部的纵长两端中的至少一端向外弯折延伸的可动锁扣臂;所述可动锁扣臂与端侧面相对设置,并包括与遮蔽部一体连接并倾斜延伸的导引部、自导引部向外凸出延伸的锁扣凸部及自该导引部继续延伸到末端的操作部,当可动锁扣臂位于锁扣位置时,上述锁扣凸部位于初始状态,当可动锁扣臂运动至解锁位置时,该锁扣凸部朝向靠近遮蔽部的一侧运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可动锁扣臂包括与遮蔽部一体连接并倾斜延伸的导引部、自导引部向外凸出延伸的锁扣凸部及自该导引部继续延伸到末端的操作部,可实现与对接连接器的锁扣及解锁,结构简单、制造成型较为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组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电连接器组件未配合时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插座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4是图2所示电连接器组件未配合时另一角度的立体示意图;
图5是图2所示插头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6是图1所示电连接器组件沿A-A线的局部剖视图;
图7是图6所示电连接器组件解锁过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组件包括沿X方向(即对接方向)相配合的插座连接器100以及插头连接器400,该插头连接器400也可称为电连接器,插座连接器100则称为对接电连接器;请结合图3至图5所示,插座连接器100包括绝缘本体1、固持于绝缘本体1内的数个插座端子2及遮覆于绝缘本体1外侧的遮蔽壳体3,插头连接器400包括绝缘主体4、固定于绝缘主体内的数个插头端子5及遮覆于绝缘主体4外侧的遮蔽外壳,该遮蔽外壳包括第一遮蔽体6及第二遮蔽体7。
所述插座连接器100的绝缘本体1具有纵长基部11及自基部沿X方向延伸的对接部12,该对接部12包括顶壁121、与顶壁相对设置的底壁122及位于顶壁、底壁两侧的端壁123,从而形成对接槽124;插座端子2沿垂直于X方向的Y方向(即纵长方向)排列设置,每一插座端子2包括固持于绝缘本体1内的固持部21、自固持部的一端沿X方向向对接槽124凸伸的插座接触部22及自固持部21的另一端沿X方向的反方向延伸出绝缘本体1外的焊接部23,插座接触部22延伸入对接槽124,以实现与插头连接器电性接触,所述焊接部23用于与印刷电路板(未图示)相焊接;所述遮蔽壳体3包括顶遮蔽部31、与顶遮蔽部相对设置的底遮蔽部32及一体连接于顶遮蔽部31纵长两端的侧遮蔽部33,且该遮蔽壳体3环绕于绝缘本体周侧,从而将对接槽124扩展成为收容空间101,以充分收纳插头连接器400;所述顶遮蔽部31具有主体部311、自该主体部延伸且插入基部11纵长两端的定位部312、位于主体部311两端的锁扣孔313,以锁扣插入收容空间101的插头连接器400。所述遮蔽壳体3设有自绝缘本体1外侧弯折延伸入对接槽124内的锁扣弹片34,该锁扣弹片设置于遮蔽壳体3在Y方向上的两端,并位于对接槽124内且与端壁123的内侧相对设置。
所述插头连接器400的绝缘主体4设有纵长主体部41及自主体部凸伸的对接板42,主体部具有纵长侧面411及垂直于该纵长侧面的端侧面412;插头端子5固持于主体部41内,该插头端子5具有延伸到对接板42且与插座接触部22相互接触插头的接触部51、与插头接触部51反向延伸设置的焊接部52,以与柔性电缆(未图示)相焊接,从而传输电性信号。所述第一遮蔽体6具有与锁扣孔313相卡合的凸包601,可防止两电连接器(插座连接器及插头连接器)脱离;第一遮蔽体6、第二遮蔽体7分别遮覆于主体部上、下两侧,通过设置于一对相互配合的凹孔602及凸块701而进行定位,防止第一遮蔽体6、第二遮蔽体7边缘翘起;其中第一遮蔽体6设有纵长遮蔽部61及自该遮蔽部的纵长两端向外弯折延伸的一对可动锁扣臂62,该可动锁扣臂与端侧面412相对设置,且相对于绝缘主体4倾斜延伸,可与相对应的锁扣弹片34相配合;所述可动锁扣臂包括与遮蔽部一体连接的导引部621、自导引部向外凸出延伸的锁扣凸部622及自该导引部继续延伸到末端的操作部623,可动锁扣臂的导引部621及操作部623由同一金属平板弯折形成,结构简单,方便制造;所述锁扣凸部622由可动锁扣臂62一侧剪切并弯折而成,且该锁扣凸部622成弹片状,制造较为方便。
请参阅图6及图7所示,可动锁扣臂62与插头连接器的绝缘主体4之间夹角A1小于九十度,且两者之间具有“V”形活动间隙401,当可动锁扣臂62在解锁位置与锁扣位置之间变化时,该可动锁扣臂62沿顺时针方向M1或逆时针方向M2在平行于纵长方向的水平平面内摆动。当两电连接器未对接时,可动锁扣臂62位于未对接状态,处于原本的自由(初始)状态,未发生弹性变形;在两电连接器沿X方向对接过程中,可动锁扣臂62的导引部621沿锁扣弹片34滑动,滑动过程中,锁扣凸部622抵压于锁扣弹片34上,可动锁扣臂62、锁扣弹片34均可弹性变形,直至锁扣凸部622顺利越过锁扣弹片34末端,此时对接完成,可动锁扣臂62位于锁扣位置,上述锁扣凸部622的末端抵接于锁扣弹片34的自由末端,从而实现对两电连接器稳固锁扣,防止两者相互脱离,操作者可明显感觉到锁扣完成,且所述可动锁扣臂62的结构简单、制造成型较为方便;另外,由于可动锁扣臂62、锁扣弹片34设置于电连接器组件的纵长两端,且均与顶遮蔽部31及底遮蔽部32所在的水平平面相垂直,并不会增加电连接器在垂直于X、Y方向的Z方向(即竖直方向)上的厚度尺寸,有利于电连接器的小型化发展。对接过程中,可动锁扣臂的导引部621可导引插座连接器顺利插入;当插头连接器400及插座连接器100相互对接时,插座接触部22及插头接触部51电性接触,以进行信号传输;当可动锁扣臂62位于锁扣位置时,操作部623延伸于插座连接器100之外,方便进行解锁;所述锁扣凸部622顺着可动锁扣臂倾斜的方向向外呈弹片状凸出,防止由于晃动而互相脱离。
当对两电连接器进行解锁时,扳动可动锁扣臂62的操作部623,使该可动锁扣臂62沿顺时针方向M1并以导引部621与遮蔽外壳的遮蔽部61之间的连接部624为支点从锁扣位置摆动到解锁位置,解锁过程中,可动锁扣臂62的锁扣凸部622朝向靠近遮蔽部61的一侧运动,并摆动到远离锁扣弹片34的位置,直到所述可动锁扣臂贴靠于绝缘主体4的端侧面412上,所述锁扣凸部622与锁扣弹片34脱离,所述可动锁扣臂62即可到达解锁位置,此时,插头连接器400可退出插座连接器100。最后,解除对可动锁扣臂62的操作部623的操作力,可动锁扣臂62即可弹性恢复自由(初始)状态,如此可反复进行锁扣及解锁,实现电连接器组件的对接以及脱离。

Claims (10)

1.一种电连接器组件,包括相互配合的插头连接器及插座连接器,所述插座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固持于绝缘本体内的数个插座端子及遮覆于绝缘本体外侧的遮蔽壳体,所述绝缘本体包括纵长基部、自基部沿垂直于该纵长基部的对接方向延伸的对接部,该对接部形成有对接槽,所述插座端子沿纵长方向排列且设有向对接槽凸伸的插座接触部,所述遮蔽壳体位于绝缘本体外从而形成对应收容插头连接器的收容空间,且该遮蔽壳体纵长方向上的两端设有自绝缘本体外侧弯折延伸入对接槽内的锁扣弹片;
所述插头连接器包括:绝缘主体、固持于绝缘主体内的数个插头端子以及遮覆于绝缘主体外侧的遮蔽外壳,所述绝缘主体设有纵长主体部及自主体部沿垂直于该纵长主体部的方向凸伸的对接板,该主体部具有两纵长侧面及垂直于该纵长侧面的端侧面,所述插头端子固持于纵长主体部内并具有延伸到对接板的插头接触部,以与插座接触部相互接触,所述遮蔽外壳设有覆于主体部外侧的遮蔽部及自该遮蔽部的纵长两端的至少一端向外弯折延伸的可动锁扣臂;
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连接器的可动锁扣臂与端侧面相对设置,且相对于绝缘主体倾斜延伸,可动锁扣臂包括与遮蔽部一体连接的导引部、自导引部向外凸出延伸的锁扣凸部及自该导引部继续延伸到末端的操作部,当可动锁扣臂位于锁扣位置时,所述锁扣凸部的末端抵接于锁扣弹片的自由末端,当可动锁扣臂位于解锁位置时,所述锁扣凸部与锁扣弹片脱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动锁扣臂在解锁位置与锁扣位置之间变化时,该可动锁扣臂在平行于纵长方向的水平平面内摆动,且该可动锁扣臂与插头连接器的绝缘主体之间的夹角小于九十度,且两者之间具有“V”形活动间隙。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动锁扣臂的导引部及操作部由同一金属平板弯折形成,该可动锁扣臂的锁扣凸部成弹片状,且由可动锁扣臂一侧剪切并弯折而成。
4.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动锁扣臂以导引部与遮蔽外壳的遮蔽部之间的连接部为支点自锁扣位置摆动到解锁位置,当可动锁扣臂位于解锁位置时,该可动锁扣臂贴靠于插头连接器的绝缘主体上,且锁扣凸部摆动到远离锁扣弹片的位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遮蔽外壳包括分别遮覆于主体部两侧的第一遮蔽体及第二遮蔽体,该第一遮蔽体、第二遮蔽体具有相互配合的凹孔及凸块而进行定位,可动锁扣臂设置于第一遮蔽体上,当插头连接器及插座连接器相互对接且该可动锁扣臂位于锁扣位置时,操作部延伸于插座连接器之外。
6.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主体、固持于绝缘主体内的数个端子及遮覆于绝缘主体外侧的遮蔽外壳,绝缘主体设有纵长主体部及自该主体部沿垂直于该纵长主体部的对接方向凸伸的对接板,该主体部具有两纵长侧面及垂直于该纵长侧面的端侧面,所述端子沿纵长方向排列并固持于纵长主体部内,该端子具有延伸到对接板的接触部及与接触部反向延伸的焊接部,遮蔽外壳遮覆于主体部外侧且设有纵长遮蔽部及自该纵长遮蔽部的纵长两端中的至少一端向外弯折延伸的可动锁扣臂;
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动锁扣臂与端侧面相对设置,并包括与遮蔽部一体连接并倾斜延伸的导引部、自导引部向外凸出延伸的锁扣凸部及自该导引部继续延伸到末端的操作部,当可动锁扣臂位于锁扣位置时,上述锁扣凸部位于初始状态,当可动锁扣臂运动至解锁位置时,该锁扣凸部朝向靠近遮蔽部的一侧运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动锁扣臂在解锁位置与锁扣位置之间变化时,该可动锁扣臂在平行于纵长方向的水平平面内摆,所述可动锁扣臂与绝缘主体之间具有夹角小于90度的“V”形活动间隙。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动锁扣臂的导引部及操作部由同一金属平板弯折形成,所述锁扣凸部成弹片状且顺着可动锁扣臂倾斜的方向向外凸出。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动锁扣臂以导引部与遮蔽外壳的遮蔽部之间的连接部为支点自锁扣位置摆动至解锁位置,当可动锁扣臂从锁扣位置时运动到解锁位置后,可动锁扣臂贴靠于绝缘主体外侧。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遮蔽外壳包括分别遮覆于纵长主体部两侧的第一遮蔽体及第二遮蔽体,第一遮蔽体具有凸包,以用于卡扣对接连接器,该第一遮蔽体、第二遮蔽体具有相互配合的凹孔及凸块而进行定位,可动锁扣臂设置于第一遮蔽体上。
CN2011202753182U 2011-08-01 2011-08-01 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1968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2753182U CN202196895U (zh) 2011-08-01 2011-08-01 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2753182U CN202196895U (zh) 2011-08-01 2011-08-01 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196895U true CN202196895U (zh) 2012-04-18

Family

ID=459517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275318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196895U (zh) 2011-08-01 2011-08-01 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196895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38523A (zh) * 2018-12-29 2019-04-16 启东乾朔电子有限公司 板对板连接器
CN111342278A (zh) * 2018-12-17 2020-06-26 正凌精密工业(广东)有限公司 高速推拉自锁连接器及连接器组合
CN112050546A (zh) * 2020-08-20 2020-12-08 青岛海尔电冰箱有限公司 显示组件及冰箱
CN115173147A (zh) * 2021-04-06 2022-10-11 达昌电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具有锁扣与解锁结构的连接器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42278A (zh) * 2018-12-17 2020-06-26 正凌精密工业(广东)有限公司 高速推拉自锁连接器及连接器组合
CN109638523A (zh) * 2018-12-29 2019-04-16 启东乾朔电子有限公司 板对板连接器
CN109638523B (zh) * 2018-12-29 2024-02-23 启东乾朔电子有限公司 板对板连接器
CN112050546A (zh) * 2020-08-20 2020-12-08 青岛海尔电冰箱有限公司 显示组件及冰箱
CN112050546B (zh) * 2020-08-20 2022-04-29 青岛海尔电冰箱有限公司 显示组件及冰箱
CN115173147A (zh) * 2021-04-06 2022-10-11 达昌电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具有锁扣与解锁结构的连接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593389Y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JP4977404B2 (ja) コネクタ
US9240654B2 (en) Circuit-terminal connecting device
US8092232B2 (en) Board-to-board connector
EP2806502B1 (en) Connector
US20110201227A1 (en) Board-To-Board Connector
CN201355730Y (zh) 电连接器
US20070161300A1 (en) Female terminal with guiding piece
US8876543B2 (en) Connector
CN101361230A (zh) 连接器
JP5530278B2 (ja) コネクタ組立体
CN104347971A (zh) 连接器
CN202196895U (zh) 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件
TW201526404A (zh) 連接器
JP6210829B2 (ja) コネクタ
US20080188114A1 (en) Connector With A Lever
JP5076947B2 (ja) コネクタ装置
US10608375B2 (en)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a slider
JP2018139175A (ja) 相互係合コネクタ装置
CN202178467U (zh) 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件
JP4871628B2 (ja) コネクタ
JP6746357B2 (ja) コネクタ端子およびコネクタ
CN204230463U (zh) 一种电连接器
JP2019175810A (ja) 電気コネクタおよびコネクタ装置
CN220042446U (zh) 电连接器壳体的锁固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418

Termination date: 2016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