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165065U - 一种管柱堵塞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管柱堵塞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165065U
CN202165065U CN2011202896913U CN201120289691U CN202165065U CN 202165065 U CN202165065 U CN 202165065U CN 2011202896913 U CN2011202896913 U CN 2011202896913U CN 201120289691 U CN201120289691 U CN 201120289691U CN 202165065 U CN202165065 U CN 2021650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ubing string
blanking plug
bump
seal
joi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28969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姜初隽
杨忠锋
王晓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p-Well Petroleum Technologies Company Ltd.
Original Assignee
TOP WELL SERVICE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P WELL SERVICES Inc filed Critical TOP WELL SERVICES Inc
Priority to CN20112028969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1650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1650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165065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ipe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管柱堵塞器,用以解决现有管柱堵塞方式无法实现井内各级偏心配水器的封堵,无法实现全井管柱封堵的问题。该管柱堵塞器包括撞击头、与所述撞击头轴向固定连接的密封体和与所述密封体轴向固定连接的锁定体。利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管柱堵塞器,在注水井带压作业中,无需借助其它辅助工具,采用逐个投入管柱堵塞器的方式,就可实现井内各级偏心配水器的封堵、全井管柱封堵的目的,提高了工作效率,使注水井带压作业更安全、更环保。

Description

一种管柱堵塞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堵塞管柱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管柱堵塞器。
背景技术
在注水井带压修井作业过程中,对于分层注水管柱而言,由于受偏心配水器通径和结构影响,采用现有的机械类堵塞器,不能实现全井段封堵。偏心配水器通径通常为Φ46mm,而现有油管堵塞器的刚体外径大多数在Φ50mm以上,采用现有的油管堵塞器不能通过偏心配水器,只能封堵一级偏心配水器(或封隔器)以上的管柱,因此,一级偏心配水器以下的工具串无法实现封堵。另外,为满足投捞需要,偏心配水器的主工作筒上下分别安装有扶正体和换向体两个开放型部件,使用小直径油管堵塞器封堵其下的油管(或主工作筒以外的部件)时,井内的流体将沿着偏心配水器的偏心通道经由换向体或扶正体喷出井口,无法实现油管压力控制。目前,在进行分层注水井的带压修井作业时,只能实现一级偏心配水器以上管柱的封堵。当带压起到一级配水器以下的剩余管柱时,只能借助防喷器配合,采用在带压作业井口装置内倒扣的方式实现油管压力控制,施工效率低。
可见,现有管柱堵塞方式无法实现井内各级偏心配水器的封堵,无法实现全井管柱封堵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管柱堵塞器,用以解决现有管柱堵塞方式无法实现井内各级偏心配水器的封堵,无法实现全井管柱封堵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管柱堵塞器,包括撞击头、与所述撞击头轴向固定连接的密封体和与所述密封体轴向固定连接的锁定体,其中:
所述撞击头包括:
撞击连杆,所述撞击连杆的第一端与撞击导向体的第一端轴向固定连接,所述撞击连杆的第二端具有朝向所述撞击导向体的导向面和与所述导向面衔接的支撑面;
撞击头壳体,轴向具有中空空间,所述中空空间的第一端滑动卡设所述撞击连杆的第二端,所述中空空间的第二端轴向固定连接加长接头的第一端,所述撞击连杆的第二端与所述加长接头之间夹设有处于压缩状态的弹簧,所述中空空间对应所述撞击连杆的第二端的壁面上开设有孔,所述孔与所述撞击连杆的第二端之间设置有直径大于所述孔的孔径的定位钢球;
所述密封体包括:
柱状的密封接头,所述密封接头的第一端与所述加长接头的第二端轴向固定连接,所述密封接头的第二端具有防脱头;
皮碗,套设于所述密封接头上;
所述锁定体包括:
柱状的固定主体,所述固定主体的第一端轴向具有空腔,所述空腔的壁面上设置有压力平衡孔,所述固定主体的侧面设置有用于将所述固定主体固定于管柱内的锁定部件;
涨杆,所述涨杆的第一端与所述密封接头的第二端轴向固定连接,所述涨杆的第二端具有限位螺母且滑动置于所述空腔内;
在所述涨杆上,沿着所述涨杆的第一端到第二端的方向,依序套设有安全卡瓦和卡瓦接头,所述卡瓦接头的第一端与所述安全卡瓦固定连接,所述卡瓦接头的第二端固定于所述空腔内,所述卡瓦接头的第二端的内径小于所述限位螺母的外径,所述卡瓦接头内固定有套设于所述涨杆上的止退环。
其中,所述锁定部件包括:
卡爪,通过固定销安装于所述固定主体上,所述卡爪内装有用于控制所述卡爪张开或收缩的扭簧。
其中,所述密封体还包括:
在所述加长接头与所述皮碗之间,依序套设于所述密封接头上的压盖、胶筒和隔环,其中,所述隔环能沿着所述密封接头滑动。
所述压盖通过螺纹与所述密封接头的第二端固定连接。
所述撞击导向体的第二端轴向具有凹槽。
其中,所述锁定体还包括:
与所述凹槽的形状相配合的导锥,与所述固定主体的第二端轴向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撞击连杆的第一端与撞击导向体的第一端通过螺纹轴向固定连接;
所述中空空间的第二端通过螺纹轴向固定连接所述加长接头的第一端;
所述密封接头的第一端与所述加长接头的第二端通过螺纹轴向固定连接;
所述涨杆的第一端与所述密封接头的第二端通过螺纹轴向固定连接;
所述卡瓦接头的第一端与所述安全卡瓦通过螺纹固定连接;
所述导锥通过螺纹与所述固定主体的第二端轴向固定连接。
所述卡瓦接头的第一端与所述安全卡瓦穿设有固定销钉。
优选地,所述止退环与所述涨杆接触的表面上具有锯齿形螺纹,所述锯齿形螺纹的开口朝向所述密封体。
优选地,所述密封接头内部开设有通向所述皮碗的碗口的孔道。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管柱堵塞器具有设计巧妙、结构紧凑、安全措施到位、操作简单的特点,在注水井带压作业中,无需借助其它辅助工具,采用逐个投入管柱堵塞器的方式,就可实现井内各级偏心配水器的封堵、全井管柱封堵的目的,提高了工作效率,使注水井带压作业更安全、更环保。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管柱堵塞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另一种管柱堵塞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B为图2A中管柱堵塞器的撞击头与密封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C为图2A中管柱堵塞器的锁定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管柱堵塞器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中轴线左侧部分为管柱堵塞器左半部分的外观示意图(管柱堵塞器右半部分与左半部分的外观结构轴对称),中轴线右侧部分为管柱堵塞器右半部分的剖面示意图(管柱堵塞器右半部分与左半部分的剖面结构轴对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管柱堵塞器,包括撞击头、与撞击头轴向固定连接的密封体和与密封体轴向固定连接的锁定体,其中:
上述撞击头包括:
撞击连杆2,撞击连杆2的第一端与撞击导向体1的第一端轴向固定连接,撞击连杆2的第二端具有朝向撞击导向体1的导向面和与导向面衔接的支撑面;
撞击头壳体5,轴向具有中空空间,中空空间的第一端滑动卡设撞击连杆2的第二端,中空空间的第二端轴向固定连接加长接头6的第一端,撞击连杆2的第二端与加长接头6之间夹设有处于压缩状态的弹簧4,中空空间对应撞击连杆2的第二端的壁面上开设有孔,孔与撞击连杆2的第二端之间设置有直径大于孔的孔径的定位钢球3;
上述密封体包括:
柱状的密封接头11,密封接头11的第一端与加长接头6的第二端轴向固定连接,密封接头11的第二端具有防脱头111;
皮碗10,套设于密封接头11上;
上述锁定体包括:
柱状的固定主体17,固定主体17的第一端轴向具有空腔,空腔的壁面上设置有压力平衡孔18,固定主体17的侧面设置有用于将固定主体17固定于管柱内的锁定部件24;
涨杆13,涨杆13的第一端与密封接头11的第二端轴向固定连接,涨杆13的第二端具有限位螺母19且滑动置于上述空腔内;
在涨杆13上,沿着涨杆13的第一端到第二端的方向,依序套设有安全卡瓦12和卡瓦接头16,卡瓦接头16的第一端与安全卡瓦12固定连接,卡瓦接头16的第二端固定于上述空腔内,卡瓦接头16的第二端的内径小于限位螺母19的外径,卡瓦接头16内固定有套设于涨杆13上的止退环15。
下面分别说明撞击头、密封体和锁定体各自的工作原理。
一、撞击头的工作原理
在管柱堵塞器处于自行下落状态时,撞击连杆2的支撑面在弹簧4弹力作用下产生径向力,将定位钢球3撑开,使管柱堵塞器的外径大于偏心配水器扶正体的内径(比如偏心配水器扶正体的内径为Φ48mm,定位钢球3撑开后使撞击头的外径成为Φ50mm),从而使管柱堵塞器定位在偏心配水器的主工作筒内。
而当已定位的管柱堵塞器受到后至的管柱堵塞器撞击时,在冲量作用下,弹簧4被压缩,撞击导向体1带动撞击连杆2下移,使撞击连杆2的支撑面失去对定位钢球3的支撑作用,定位钢球3沿着撞击连杆2的导向面缩回撞击头壳体5内,使管柱堵塞器的外径不大于偏心配水器扶正体的内径,使管柱堵塞器失去定位作用而进行自行下落,进入下一级偏心配水器;在自行下落状态下,在弹簧4的弹力作用下,撞击连杆2上移,将定位钢球3撑开,从而使管柱堵塞器定位在下一级偏心配水器的主工作筒内。
可以想象到,管柱堵塞器依次撞击、定位,可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最后将由井口投入的数量与井下偏心配水器级数相同的管柱堵塞器分别定位在各级偏心配水器的主工作筒内。
其中,优选地,可设计2个以上的定位钢球3,该2个以上的定位钢球3均匀分布在撞击头壳体5内的同一横截面上(比如4个定位钢球3呈90°夹角均匀分布在撞击头壳体5内的同一横截面上)。在自行状态下,撞击连杆2的支撑面在弹簧4弹力作用下产生径向力,将该2个以上的定位钢球3撑开,使管柱堵塞器在任意方向上的外径大于偏心配水器扶正体的内径,使该2个以上的定位钢球3卡在偏心配水器扶正体上,使管柱堵塞器可以更稳固地定位在偏心配水器的主工作筒内。在管柱堵塞器处于自行下落状态时,撞击连杆2的支撑面在弹簧4弹力作用下产生径向力,将该2个以上的定位钢球3撑开,使管柱堵塞器的外径大于偏心配水器扶正体的内径,从而使管柱堵塞器定位在偏心配水器的主工作筒内。
如图2A、2B所示,为使撞击更加准确,撞击导向体1的第二端轴向可具有凹槽。撞击导向体1的第二端上的凹槽能引导后至的管柱堵塞器准确撞击。
其中,图2A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管柱堵塞器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中轴线左侧部分为管柱堵塞器左半部分的外观示意图(管柱堵塞器右半部分与左半部分的外观结构轴对称),中轴线右侧部分为管柱堵塞器右半部分的剖面示意图(管柱堵塞器右半部分与左半部分的剖面结构轴对称)。
图2B是图2A中管柱堵塞器的撞击头与密封体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中轴线左侧部分为撞击头与密封体左半部分的外观示意图,中轴线右侧部分为撞击头与密封体右半部分的剖面示意图;图2C是图2A中管柱堵塞器的锁定体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中轴线左侧部分为锁定体左半部分的外观示意图,中轴线右侧部分为锁定体右半部分的剖面示意图。
二、密封体的工作原理
当密封体定位于偏心配水器的主工作筒内时,由于皮碗10上下存在压差,因此皮碗10会张开,从而密封偏心配水器主工作筒的压力通道。
另外,可以在密封接头11内部开设通向皮碗10的碗口的孔道,由孔道进行压力传递,保证管柱堵塞器坐封后,皮碗10上下存在压差。
实际使用管柱堵塞器时,在管柱堵塞器坐封后,如果皮碗10的上下压差不会使皮碗10在管柱堵塞器坐封后破裂,则可以只用皮碗10来密封偏心配水器主工作筒的压力通道。而如果皮碗10的上下压差过大,超过皮碗10的承受能力时(如大于7MPa),为了避免皮碗10破裂,保证密封胶件有效工作,如图2A、2B所示,上述密封体还可包括:
在加长接头6与皮碗10之间,依序套设于密封接头11上的压盖7、胶筒8和隔环9,其中,隔环9能沿着密封接头11滑动。
当皮碗10上下存在压差时,井内压力可以推动皮碗10和隔环9沿着密封接头11向上滑动,联同压盖7压缩胶筒8,使胶筒8膨胀,从而进一步密封高压流体,防止皮碗10在高压状态下破裂而造成密封失效。
优选地,压盖7可通过螺纹与密封接头11的第二端固定连接,这样,压盖7就不会沿着密封接头11上下滑动,可以更有效地压缩胶筒8使其膨胀。
三、锁定体的工作原理
锁定体具有锁定管道堵塞器和安全保护的作用。
当管道堵塞器定位到偏心配水器主工作筒内时,锁定部件24可将固定主体17锁定于管柱内,从而将管道堵塞器固定于管柱内。
优选地,如图2A、2C所示,锁定部件24可包括:卡爪22,通过固定销21安装于固定主体17上,卡爪22内装有用于控制卡爪22张开或收缩的扭簧20。当管道堵塞器在自行下落状态下定位到偏心配水器主工作筒内时,在扭簧20的扭矩作用下,卡爪22能张开外径,使该外径大于偏心配水器换向体的外径,卡在偏心配水器换向体的下端,从而将固定主体17锁定在偏心配水器主工作筒内,将管道堵塞器固定于管柱内。当管道堵塞器被撞击而通过偏心配水器主工作筒时,管道堵塞器自身重力可以克服扭簧20的扭矩,使卡爪22收缩,从而解除锁定。
另外,当管道堵塞器坐封后,密封接头11带动涨杆13上移,涨杆13的锥体撑开安全卡瓦12,并卡在偏心配水器主工作筒内壁,阻止管道堵塞器上窜,避免高压时固定销21剪断,造成管道堵塞器飞出。
为防止投放管道堵塞器过程中,安全卡瓦12倒扣脱落,将安全卡瓦12与卡瓦接头16通过固定销钉14固定。
止退环15可通过螺纹安装在卡瓦接头16内。止退环15与涨杆13接触的表面上加工有锯齿形螺纹,锯齿形螺纹的开口朝向密封体,从而使涨杆13在外力作用下只能朝向密封体运动,而不能背向密封体运动,防止在胶筒8弹力作用下涨杆13背向密封体运动,造成安全卡瓦12收缩,失去安全保护作用。
限位螺母19连接在涨杆13下部,并安装在固定主体17内,由于限位螺母19外径大于卡瓦接头16的内径,因此,限位螺母19可以限制涨杆13的行程,可防止涨杆13在高压状态下窜出。为防止井内流体渗入限位螺母19所位于的空腔内而影响涨杆13朝向密封体运动,在固定主体17上开有压力平衡孔18,使涨杆13朝向密封体运动时,能随时排出限位螺母19所位于空腔内的流体。
另外,如图2A、2C所示,固定主体17的第二端还可以轴向固定连接一导锥23,可避免井下带有台肩工具时,管柱堵塞器下行遇阻,使管柱堵塞器能定位到偏心配水器位置。优选地,导锥23的形状与撞击导向体1的第二端的凹槽的形状相配合。
上述管柱堵塞器中相互固定连接的各部件可通过螺纹、一体成型、穿设固定销等方式固定连接。比如撞击连杆2的第一端布置公扣螺纹,撞击导向体1的第一端布置母扣螺纹,使撞击连杆2的第一端与撞击导向体1的第一端可通过螺纹轴向固定连接,从而使得撞击导向体1可在冲量作用下更准确地带动撞击连杆2下移。上述中空空间的第二端布置母扣螺纹,加长接头6的第一端布置公扣螺纹,使上述中空空间的第二端可通过螺纹轴向固定连接加长接头6的第一端。密封接头11的第一端与加长接头6通过螺纹轴向固定连接;涨杆13的第一端与密封接头11的第二端通过螺纹轴向固定连接;卡瓦接头16的第一端与安全卡瓦12通过螺纹固定连接;导锥23通过螺纹与固定主体17的第二端轴向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管柱堵塞器具有设计巧妙、结构紧凑、安全措施到位、操作简单的特点,在注水井带压作业中,无需借助其它辅助工具,采用逐个投入管柱堵塞器的方式,就可实现井内各级偏心配水器的封堵、全井管柱封堵的目的,而且还提高了工作效率,使注水井带压作业更安全、更环保。
另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管柱堵塞器的技术参数可根据实际需要设计调整,使其可满足各种带有多级工具管柱的油水井带压作业,应用前景广阔。
下面结合图2A、2B、2C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管柱堵塞器的使用方法。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管柱堵塞器可作为油田注水井带压修井作业起原井管柱用的一种油管压力控制工具,当施工井内管柱带有多级偏心配水器时,在井口依次投入数量与偏心配水器级数相同的管柱堵塞器,利用“多米诺骨牌效应”,后投入的管柱堵塞器,在重力和冲量作用下,分别将先前投入并定位在上一级偏心配水器主工作筒内的管柱堵塞器撞击定位在下一级偏心配水器的位置上,依次撞击定位,使井内的各级偏心配水器都能实现堵塞,进而达到全井管柱封堵的目的,满足带压起原井注水管柱的压力控制要求,提高施工效率。下面介绍管柱堵塞器的使用方法:
在确保分层注水管柱不卡井的前提下,首先,在井口安装上、下带有闸门(或旋塞阀)的防喷管,防喷管的高度要大于管柱堵塞器的长度,并用井内压力对防喷管进行试压。然后,打开上闸门(或上旋塞阀),缓慢打开下闸门(或下旋塞阀),向防喷管内充液。当防喷管充满井内液体后,关闭下闸门(或下旋塞阀)。最后,将一套管柱堵塞器放入防喷管内,关闭上闸门(或上旋塞阀),打开下闸门(或下旋塞阀),在静压状态下,管柱堵塞器依靠自身重力克服井内流体的阻力自行下落。当前一套管柱堵塞器投入井内一段时间(如5分钟)后,关闭下闸门(或下旋塞阀),打开上闸门(或上旋塞阀),分别在静压状态下投入与井下偏心配水器对应数量的管柱堵塞器。
管柱堵塞器自行下落并通过偏心配水器的主工作筒时,管柱堵塞器依靠自身重力克服扭簧20的扭矩,迫使卡爪22收缩,使管柱堵塞器的密封体和锁定体可以通过偏心配水器的主工作筒。
在管柱堵塞器自行下落过程中,撞击连杆2的支撑面在弹簧4弹力作用下产生径向力,将4个定位钢球3撑开,外径达到Φ50mm,能在任意方向上大于偏心配水器扶正体的内径(一般为Φ48mm),使管柱堵塞器的撞击头不能通过偏心配水器的扶正体而定位在偏心配水器的扶正体位置。
当管柱堵塞器定位在偏心配水器的位置时,能使胶筒8、皮碗10和安全卡瓦12位于偏心配水器主工作筒内的同时,也使卡爪22位于偏心配水器换向体的下端。
管柱堵塞器的卡爪22位于偏心配水器换向体下端时,在扭簧20的扭矩作用下,卡爪22自动张开外径达到Φ52mm,大于偏心配水器的换向体的内径Φ50mm。
当已定位的管柱堵塞器受到后至的一套管柱堵塞器撞击时,在后至的一套管柱堵塞器的重力和冲量作用下,已定位的管柱堵塞器的撞击导向体1带动撞击连杆2下移,使撞击连杆2的支撑面失去对定位钢球3的支撑作用,定位钢球3缩回撞击头壳体5内,使其进入下一级偏心配水器并定位,而后至一套管柱堵塞器则定位在上一级偏心配水器的位置。
依次撞击、定位,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最后将由井口投入的数量与井下偏心配水器级数相同的管柱堵塞器分别定位在各级偏心配水器主工作筒内。
各套管柱堵塞器分别定位在井下相应的偏心配水器位置后,打开井口闸门,在井内压力冲击作用下,位于最上一级偏心配水器内的堵塞器卡爪22卡在配水器换向体的下端台肩处,阻止管柱堵塞器上行。同时井内压力使皮碗10张开,密封偏心配水器主工作筒的压力通道,并推动皮碗10和隔环9向上滑动,联同压盖7压缩胶筒8,进一步密封偏心配水器主工作筒的压力通道,从而保证无论是在高压状态下,还是在低压状态下偏心配水器主工作筒以上管柱的压力能够有效控制。
在井内压力推动皮碗10和隔环9向上滑动过程中(即朝着密封体方向滑动),密封接头11也带动涨杆13上移,涨杆13的锥体撑开安全卡瓦12,并卡在偏心配水器主工作筒内壁,阻止管柱堵塞器上窜,避免高压时固定销21剪断,造成管柱堵塞器飞出。涨杆13的行程由限位螺母19控制,当限位螺母19到达卡瓦接头16的位置时,由于限位螺母19外径大于卡瓦接头16的内径,限位螺母19就限制了涨杆13的行程,防止在高压状态下,涨杆13窜出。
在涨杆13向上移动的同时,渗入空腔内的井内流体由压力平衡孔18随时排出,避免液锁现象发生。
在涨杆13向上移动带动锥体撑开安全卡瓦12后,由于止退环15内加工由锯齿形螺纹,可以阻止涨杆13向下运动,防止在胶筒8弹力作用下涨杆13下移,造成安全卡瓦12收缩,失去安全保护作用。
当将最上一级偏心配水器内起至带压作业井口装置内时,打开带压作业井口装置的泄压闸门,使第二级偏心配水器内的管柱堵塞器坐封,可起出第二级偏心配水器以上的管柱。依次操作,最后可在油管压力控制条件下安全起出全井管柱,实现无污染作业。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管柱堵塞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撞击头、与所述撞击头轴向固定连接的密封体和与所述密封体轴向固定连接的锁定体,其中:
所述撞击头包括:
撞击连杆,所述撞击连杆的第一端与撞击导向体的第一端轴向固定连接,所述撞击连杆的第二端具有朝向所述撞击导向体的导向面和与所述导向面衔接的支撑面;
撞击头壳体,轴向具有中空空间,所述中空空间的第一端滑动卡设所述撞击连杆的第二端,所述中空空间的第二端轴向固定连接加长接头的第一端,所述撞击连杆的第二端与所述加长接头之间夹设有处于压缩状态的弹簧,所述中空空间对应所述撞击连杆的第二端的壁面上开设有孔,所述孔与所述撞击连杆的第二端之间设置有直径大于所述孔的孔径的定位钢球;
所述密封体包括:
柱状的密封接头,所述密封接头的第一端与所述加长接头的第二端轴向固定连接,所述密封接头的第二端具有防脱头;
皮碗,套设于所述密封接头上;
所述锁定体包括:
柱状的固定主体,所述固定主体的第一端轴向具有空腔,所述空腔的壁面上设置有压力平衡孔,所述固定主体的侧面设置有用于将所述固定主体固定于管柱内的锁定部件;
涨杆,所述涨杆的第一端与所述密封接头的第二端轴向固定连接,所述涨杆的第二端具有限位螺母且滑动置于所述空腔内;
在所述涨杆上,沿着所述涨杆的第一端到第二端的方向,依序套设有安全卡瓦和卡瓦接头,所述卡瓦接头的第一端与所述安全卡瓦固定连接,所述卡瓦接头的第二端固定于所述空腔内,所述卡瓦接头的第二端的内径小于所述限位螺母的外径,所述卡瓦接头内固定有套设于所述涨杆上的止退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柱堵塞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部件包括:
卡爪,通过固定销安装于所述固定主体上,所述卡爪内装有用于控制所述卡爪张开或收缩的扭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柱堵塞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体还包括:
在所述加长接头与所述皮碗之间,依序套设于所述密封接头上的压盖、胶筒和隔环,其中,所述隔环能沿着所述密封接头滑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管柱堵塞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盖通过螺纹与所述密封接头的第二端固定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柱堵塞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撞击导向体的第二端轴向具有凹槽。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管柱堵塞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体还包括:
与所述凹槽的形状相配合的导锥,与所述固定主体的第二端轴向固定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管柱堵塞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撞击连杆的第一端与撞击导向体的第一端通过螺纹轴向固定连接;
所述中空空间的第二端通过螺纹轴向固定连接所述加长接头的第一端;
所述密封接头的第一端与所述加长接头的第二端通过螺纹轴向固定连接;
所述涨杆的第一端与所述密封接头的第二端通过螺纹轴向固定连接;
所述卡瓦接头的第一端与所述安全卡瓦通过螺纹固定连接;
所述导锥通过螺纹与所述固定主体的第二端轴向固定连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柱堵塞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瓦接头的第一端与所述安全卡瓦穿设有固定销钉。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柱堵塞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止退环与所述涨杆接触的表面上具有锯齿形螺纹,所述锯齿形螺纹的开口朝向所述密封体。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柱堵塞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密封接头内部开设有通向所述皮碗的碗口的孔道。
CN2011202896913U 2011-08-10 2011-08-10 一种管柱堵塞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1650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2896913U CN202165065U (zh) 2011-08-10 2011-08-10 一种管柱堵塞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2896913U CN202165065U (zh) 2011-08-10 2011-08-10 一种管柱堵塞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165065U true CN202165065U (zh) 2012-03-14

Family

ID=458009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289691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165065U (zh) 2011-08-10 2011-08-10 一种管柱堵塞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165065U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34133A (zh) * 2015-09-18 2015-12-09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钢丝投捞自平衡坐封堵塞器
CN107313739A (zh) * 2017-09-06 2017-11-03 刘书豪 流体分隔装置、井道结构及石油或天然气的生产方法
CN107313755A (zh) * 2017-09-03 2017-11-03 盐城市金巨石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配水器外密封工具及其使用方法
CN108035693A (zh) * 2017-12-19 2018-05-15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液压式过卡距油管堵塞器
CN109083618A (zh) * 2018-08-01 2018-12-25 东营市福利德石油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深井双通道安全阀
CN109654000A (zh) * 2019-01-28 2019-04-19 成都百胜野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柱塞及油气井结构
CN109653969A (zh) * 2019-01-28 2019-04-19 成都百胜野牛科技有限公司 动作触发机构
CN111720086A (zh) * 2020-07-08 2020-09-29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撞击式管端堵塞器及使用方法
CN113047804A (zh) * 2020-12-29 2021-06-29 新疆华油油气工程有限公司 投捞式双作用堵塞器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34133A (zh) * 2015-09-18 2015-12-09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钢丝投捞自平衡坐封堵塞器
CN107313755B (zh) * 2017-09-03 2023-07-21 盐城市金巨石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配水器外密封工具及其使用方法
CN107313755A (zh) * 2017-09-03 2017-11-03 盐城市金巨石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配水器外密封工具及其使用方法
CN107313739A (zh) * 2017-09-06 2017-11-03 刘书豪 流体分隔装置、井道结构及石油或天然气的生产方法
CN108035693A (zh) * 2017-12-19 2018-05-15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液压式过卡距油管堵塞器
CN109083618A (zh) * 2018-08-01 2018-12-25 东营市福利德石油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深井双通道安全阀
CN109654000A (zh) * 2019-01-28 2019-04-19 成都百胜野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柱塞及油气井结构
CN109653969A (zh) * 2019-01-28 2019-04-19 成都百胜野牛科技有限公司 动作触发机构
CN109654000B (zh) * 2019-01-28 2024-01-16 成都百胜野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柱塞及油气井结构
CN109653969B (zh) * 2019-01-28 2024-01-16 成都百胜野牛科技有限公司 动作触发机构
CN111720086A (zh) * 2020-07-08 2020-09-29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撞击式管端堵塞器及使用方法
CN111720086B (zh) * 2020-07-08 2024-01-19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撞击式管端堵塞器及使用方法
CN113047804A (zh) * 2020-12-29 2021-06-29 新疆华油油气工程有限公司 投捞式双作用堵塞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165065U (zh) 一种管柱堵塞器
CN101929317B (zh) 过小孔油管堵塞器
CN104653162B (zh) 一种可取芯投球压裂滑套
CN202300332U (zh) 用于柱塞采气系统的井下分级装置及多级柱塞采气系统
CN101881143B (zh) 适用于水平井的可钻式投球滑套
CN103573210A (zh) 一种快钻复合插管桥塞
CN101864922A (zh) 压缩式双密封裸眼封隔器
RU2444607C1 (ru) Скважинный разъединитель
CN212803153U (zh) 一种水平井高强度套管高压桥塞
CN102797427A (zh) 一种岩心的出心方法
CN201902192U (zh) 浮阀式井下防喷器
CN202055797U (zh) 全程自灌胶塞碰压式浮箍
CN206458437U (zh) 一种桥式偏心分层注水管柱
CN202866741U (zh) 带有液压控锁的扩张式裸眼封隔器
CN107630696A (zh) 一种地面防喷装置的井下试压装置及其试压方法
CN102134977A (zh) 一种二次封堵阀
CN201318149Y (zh) 单向内防喷泵出式堵塞器
CN108999589B (zh) 一种修井作业井下防喷器
CN104019030B (zh) 一种反循环液驱采油螺杆泵的泄流装置
CN108999590B (zh) 调剖工具、分注调剖一体化管柱及工艺
CN105275439A (zh) 注水井作业提挂式配水器防喷堵塞器
CN107100587B (zh) 用于石油生产中的验串、堵水、验封三合一工艺管柱
CN203239299U (zh) 用于水平井管内砾石充填的充填装置
CN202510087U (zh) 一种投捞式井下安全阀
CN105201464A (zh) 一种双节流嘴井下节流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TOP-WELL PETROLEUM TECHNOLOGIES COMPANY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BEIJING TOP-WELL PETROLEUM TECHNOLOGIES SERVICE COMPANY LTD.

Effective date: 20121119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21119

Address after: 100012, room 32, security building, 2101 Beiyuan Road, Beijing, Chaoyang District

Patentee after: Top-Well Petroleum Technologies Company Ltd.

Address before: 100012, room 32, security building, 2101 Beiyuan Road, Beijing, Chaoyang District

Patentee before: Top Well Services Inc.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314

Termination date: 2020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