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159807U - 卡缘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卡缘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159807U
CN202159807U CN 201120270927 CN201120270927U CN202159807U CN 202159807 U CN202159807 U CN 202159807U CN 201120270927 CN201120270927 CN 201120270927 CN 201120270927 U CN201120270927 U CN 201120270927U CN 202159807 U CN202159807 U CN 2021598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ding parts
welding foot
pilot trench
insulating body
conducting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120270927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范世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shan Hongze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unshan Hongze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shan Hongze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Kunshan Hongze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120270927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1598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1598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159807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卡缘连接器,包含绝缘本体、上导电端子及下导电端子,绝缘本体具有本体部与后凸部,并且更具有形成于后凸部的第一定位槽和第二定位槽,上导电端子的第一焊接脚是部分定位于对应的第一定位槽内,下导电端子具有固持于第二定位槽中的第三固持部,及伸出于第二定位槽外的第二焊接脚,由上述结构可知,通过绝缘本体的结构设计,可以直接具有矫正导电端子的焊接脚变形的功能,无需有其它零件辅助矫正,能减少电连接器零部件及制程工序,达成降低成本,及提高产品质量等的优势。

Description

卡缘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一种卡缘连接器,尤指一种以沉板方式设置于电路板且提供电子卡插置的卡缘连接器。
背景技术
快速周边组件互连(Peripheral  ComponentInterconnect Express,PCI Express)接口协议是由美国英特尔(Intel)公司在2004年发表。所述界面可取代旧有的PCI、PCI-X及AGP界面,所以被广泛应用于个人计算机的各式适配卡中。
一般Mini PCI Express连接器,例如中国专利公告号CN201160131Y(对应中国台湾新型TWM336576)实用新型专利案,即揭露一种Mini PCI Expres s的卡缘连接器,其特征主要是绝缘壳体的后侧端面凸设有一挡垣,并进一步卡固有一卡座,卡座用以供第一端子的第一焊接部与第二端子的第二焊接部穿置。藉以防止第一端子未准确插接时会受到电路板的顶抵而向上挠曲变形,同时电连接器的面积及组合于电路板上后的整体通度均能有效缩小。
但上述专利前案虽可解决其所欲解决的问题,但仍具有缺点存在,进一步的说,所述卡缘连接器增设有卡座用以固定端子的焊接部,却也增加了电连接器的零部件,成本较高。同时结构设计复杂,使得组装制程中存在多步的插置固定工序,如端子的插置、卡座的卡固与固定住端子的焊接部等的工序,继而使产品的累计误差较大,质量稳定性易受到限制。
因此,仍需要开发一种设计合理且能够有效改善上述问题的卡缘连接器。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卡缘连接器,该卡缘连接器通过绝缘本体的结构设计,可以直接具有矫正导电端子的焊接脚变形的功能,无需设有其它零件辅助矫正,能够减少电连接器零部件及制程工序,达成降低成本,及提高产品质量等的优势。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卡缘连接器,包含绝缘本体、若干安装于所述绝缘本体的上导电端子及若干安装于所述绝缘本体的下导电端子;所述绝缘本体具有本体部、自所述本体部后端向后延伸的后凸部、形成于所述本体部的插卡槽以及用于收容若干上导电端子的若干上端子槽和用于收容若干下导电端子的若干下端子槽,若干上、下端子槽呈上、下两排设置,若干所述上端子槽分别自绝缘本体的所述本体部的顶端面及所述后凸部的顶端面向下凹设形成,所述下端子槽形成于所述本体部内部,所述绝缘本体的所述后凸部的后端面间隔设有若干凸墙,相邻所述凸墙之间构成第一定位槽,若干所述第一定位槽与若干上端子槽位置相对应,所述绝缘本体的所述后凸部设有与若干所述下端子槽位置相对应的若干第二定位槽;每一所述上导电端子具有固持于对应的上端子槽中的第一固持部、部分伸入于所述插卡槽内的第一接触部及伸出于所述上端子槽外的第一焊接脚,所述第一焊接脚的部分定位于对应的第一定位槽;每一所述下导电端子具有固持于对应的下端子槽中的第二固持部、部分伸入于所述插卡槽内的第二接触部、固持于对应的第二定位槽中的第三固持部及伸出于所述第二定位槽外的第二焊接脚。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
每一所述上导电端子的第一接触部是自所述第一固持部的前端弯折延伸而成,所述第一焊接脚是自所述第一固持部的后端弯折延伸而成;每一所述下导电端子具有转折臂,所述第二接触部是自所述第二固持部的前端弯折延伸而成,所述转折臂是自所述第二固持部的后端弯折延伸而成,所述第三固持部是自所述转折臂的后端弯折延伸而成,所述第二焊接脚是自所述第三固持部的后端弯折延伸而成,且所述第二焊接脚位于所述第一焊接脚的前方。
每一所述第一焊接脚是表面接着技术型的焊接脚结构,每一所述第二焊接脚是插接型的焊接脚结构。
所述绝缘本体的所述后凸部的底端面上间隔设有若干凸出的间隔墙,相邻所述间隔墙之间构成所述第二定位槽。
所述上导电端子与所述下导电端子是传输符合Mini PCI Express接口技术规范的信号传输端子。
形成每一所述上端子槽的侧壁开设有安装缺口,所述上导电端子的第一固持部前侧端设有自所述安装缺口设入所述上端子槽的倒刺,使所述第一固持部前侧端设有的倒刺固持于形成所述上端子槽的侧壁。
设有两块接地板片,所述绝缘本体相对的左右两侧端部各设有插孔,所述接地板片插固于对应的插孔,且所述接地板片的下端部伸出于所述绝缘本体的左右两侧端部的底端面。
所述卡缘连接器为沉入电路板中的沉板式卡缘连接器。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效益:本实用新型的卡缘连接器通过在绝缘本体上设置第一定位槽,起到固定、矫正上导电端子的第一焊接脚作用;同时通过在绝缘本体上设置第二定位槽,供下导电端子的第三固持部对应固持,可以起到矫正下导电端子的第二焊接脚变形的作用,从而实现绝缘本体本身即具有矫正上导电端子的第一焊接脚与下导电端子的第二焊接脚变形的功能,无需设有其它零件辅助矫正,通过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设计,能够减少电连接器零部件及制程组装工序,达成降低成本,及提高产品质量等的优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卡缘连接器设置于电路板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卡缘连接器设置于电路板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卡缘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卡缘连接器的绝缘本体的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卡缘连接器的立体组合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卡缘连接器的另一视角立体组合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卡缘连接器显示上导电端子组装于绝缘本体的组合示意图(一);
图8为本实用新型卡缘连接器显示上导电端子组装于绝缘本体的组合示意图(二);
图9为本实用新型卡缘连接器显示上导电端子组装于绝缘本体的组合示意图(三);
附图标记说明:
1 绝缘本体
11 本体部    12 后凸部
13 插卡槽    14 上端子槽
141 安装缺口      15  下端子槽
16  凸墙          161 第一定位槽
17  第二定位槽    18  间隔墙
19  插孔
2   上导电端子
21  第一固持部    211 第一固持部的倒刺
22  第一接触部    23  第一焊接脚
3   下导电端子
31  第二固持部    311 第二固持部的倒刺
32  第二接触部    33  转折臂
34  第三固持部    341 第三固持部的倒刺
35  第二焊接脚
4   接地板片
P   电路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是提出一种卡缘连接器,其用以供焊接于电路板P,并可为以沉板方式设置于电路板P的卡缘连接器,可供一电子卡(未图示)插置;所述卡缘连接器包含有一绝缘本体1、若干上导电端子2及若干下导电端子3。
绝缘本体1具有一本体部11、一自本体部11的后端向后延伸的后凸部12、一形成于本体部11的插卡槽13及呈上下两排设置的上端子槽14与下端子槽15;上端子槽14分别自本体部11及后凸部12的顶端面向下凹设形成,即是从本体部11与后凸部12的顶端面从上至下以开槽方式而成,且部分与插卡槽13相连通;下端子槽15则是形成于本体部11,且与插卡槽13相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中,绝缘本体1的所述后凸部12的后端面间隔设有若干凸墙16,相邻所述凸墙16之间构成第一定位槽161,若干所述第一定位槽161与若干上端子槽14位置相对应;所述绝缘本体1的所述后凸部12的底端面上间隔设有若干凸出的间隔墙18,相邻所述间隔墙之间构成所述第二定位槽17。
每一上导电端子2具有一第一固持部21、一第一接触部22及一第一焊接脚23;每一所述上导电端子的第一接触部22是自所述第一固持部21的前端弯折延伸而成,所述第一焊接脚23是自所述第一固持部21的后端弯折延伸而成,第一焊接脚23可为SMT(表面接着技术)型的焊接脚结构。
每一下导电端子3具有第二固持部31、第二接触部32、第三固持部34及第二焊接脚35,且更具有一转折臂33;所述第二接触部32是自所述第二固持部31的前端弯折延伸而成,所述转折臂33是自所述第二固持部31的后端弯折延伸而成,所述第三固持部34是自所述转折臂33的后端弯折延伸而成,所述第二焊接脚35是自所述第三固持部34的后端弯折延伸而成,且所述第二焊接脚35位于所述第一焊接脚23的前方,第二焊接脚可为DIP(插接)型的焊接脚结构。
另外,所述上导电端子与所述下导电端子是传输符合Mini PCI Express接口技术规范的信号传输端子。
在本实用新型中,更包含有二接地板片4,所述绝缘本体1相对的左右两侧端部各设有插孔19,所述接地板片插固于对应的插孔,且所述接地板片的下端部伸出于所述绝缘本体的左右两侧端部的底端面(如图6),用以与电路板焊接而达成接地的目的。
请再配合图5及图6所示,上导电端子2与下导电端子3安装于绝缘本体1;完成组装后,上导电端子2的第一固持部21固持于对应的上端子槽14中,藉由第一固持部21侧端设有的倒刺211干涉卡固于形成上端子槽14的侧壁而固定,第一接触部22的部分是伸入于插卡槽13内,第一焊接脚23则伸出于上端子槽14外,且第一焊接脚23的部分是定位于对应的第一定位槽161中,末端部则伸出于第一定位槽161外,用以与电路板焊接;下导电端子3的第二固持部31固持于对应的下端子槽15,藉由第二固持部31侧端设有的倒刺311干涉卡固于形成下端子槽15的侧壁而固定,第二接触部32的部份是伸入于插卡槽13,第三固持部34则固持于对应的第二定位槽17,藉第三固持部34的倒刺341干涉卡固于侧壁而定位,第二焊接脚35则伸出于第二定位槽17外,且位于第一焊接脚23的前方位置,用以与电路板焊接。
如图3、图5、图7至图9,形成每一上端子槽14的两侧壁各设有安装缺口141,上导电端子2于安装时,是先从上至下放置安装至绝缘本体1,使第一固持部21前侧端的倒刺211设入于对应的安装缺口141,再往前推置到位,使第一固持部21的倒刺211固持于上端子槽14的侧壁而固定;同时通过所述的第一定位槽161的设置,即起到固定、矫正上导电端子2的第一焊接脚23作用;同时通过第二定位槽17的设置,供与下导电端子3的第三固持部34对应固持,可以具有矫正下导电端子3的第二焊接脚35变形的功能,从而实现绝缘本体1本身即具有矫正上导电端子2与下导电端子3的第一焊接脚23与第二焊接脚35变形的功能,无需设有其它零件辅助矫正,通过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设计,能够减少电连接器零部件及制程组装工序,达成降低成本,及提高产品质量等的优势。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可行实施例,非因此即局限本实用新型的请求范围,故举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为等效结构变化,均同理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合予陈明。

Claims (8)

1.一种卡缘连接器,包含绝缘本体、若干安装于所述绝缘本体的上导电端子及若干安装于所述绝缘本体的下导电端子;所述绝缘本体具有本体部、自所述本体部后端向后延伸的后凸部、形成于所述本体部的插卡槽以及用于收容若干上导电端子的若干上端子槽和用于收容若干下导电端子的若干下端子槽,若干上、下端子槽呈上、下两排设置,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上端子槽分别自绝缘本体的所述本体部的顶端面及所述后凸部的顶端面向下凹设形成,所述下端子槽形成于所述本体部内部,所述绝缘本体的所述后凸部的后端面间隔设有若干凸墙,相邻所述凸墙之间构成第一定位槽,若干所述第一定位槽与若干上端子槽位置相对应,所述绝缘本体的所述后凸部设有与若干所述下端子槽位置相对应的若干第二定位槽;每一所述上导电端子具有固持于对应的上端子槽中的第一固持部、部分伸入于所述插卡槽内的第一接触部及伸出于所述上端子槽外的第一焊接脚,所述第一焊接脚的部分定位于对应的第一定位槽;每一所述下导电端子具有固持于对应的下端子槽中的第二固持部、部分伸入于所述插卡槽内的第二接触部、固持于对应的第二定位槽中的第三固持部及伸出于所述第二定位槽外的第二焊接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缘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上导电端子的第一接触部是自所述第一固持部的前端弯折延伸而成,所述第一焊接脚是自所述第一固持部的后端弯折延伸而成;每一所述下导电端子具有转折臂,所述第二接触部是自所述第二固持部的前端弯折延伸而成,所述转折臂是自所述第二固持部的后端弯折延伸而成,所述第三固持部是自所述转折臂的后端弯折延伸而成,所述第二焊接脚是自所述第三固持部的后端弯折延伸而成,且所述第二焊接脚位于所述第一焊接脚的前方。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卡缘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第一焊接脚是表面接着技术型的焊接脚结构,每一所述第二焊接脚是插接型的焊接脚结构。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卡缘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的所述后凸部的底端面上间隔设有若干凸出的间隔墙,相邻所述间隔墙之间构成所述第二定位槽。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卡缘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导电端子与所述下导电端子是传输符合MiniPCI Expres s接口技术规范的信号传输端子。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卡缘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形成每一所述上端子槽的侧壁开设有安装缺口,所述上导电端子的第一固持部前侧端设有自所述安装缺口设入所述上端子槽的倒刺,所述第一固持部前侧端设有的倒刺固持于形成所述上端子槽的侧壁。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卡缘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设有两块接地板片,所述绝缘本体相对的左右两侧端部各设有插孔,所述接地板片插固于对应的插孔,且所述接地板片的下端部伸出于所述绝缘本体的左右两侧端部的底端面。
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卡缘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缘连接器为沉入电路板中的沉板式卡缘连接器。
CN 201120270927 2011-07-28 2011-07-28 卡缘连接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1598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120270927 CN202159807U (zh) 2011-07-28 2011-07-28 卡缘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120270927 CN202159807U (zh) 2011-07-28 2011-07-28 卡缘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159807U true CN202159807U (zh) 2012-03-07

Family

ID=457674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120270927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159807U (zh) 2011-07-28 2011-07-28 卡缘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15980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26154A (zh) * 2012-03-19 2013-09-25 昆山宏泽电子有限公司 卡缘连接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26154A (zh) * 2012-03-19 2013-09-25 昆山宏泽电子有限公司 卡缘连接器
CN103326154B (zh) * 2012-03-19 2016-03-30 昆山宏泽电子有限公司 卡缘连接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135087U (zh) 电连接器
CN201360060Y (zh) 电连接器
CN201797081U (zh) 电连接器
CN201430309Y (zh) 电连接器
CN201708279U (zh) 电连接器
CN102214882A (zh) 电连接器组合
CN203326274U (zh) 电连接器
CN201130777Y (zh) 电连接器
CN103579812A (zh) 电连接器
CN203800331U (zh) 电连接器及其组件
CN201323274Y (zh) 电子卡连接器
CN202159807U (zh) 卡缘连接器
CN201829689U (zh) 电连接器
CN202855980U (zh) 电连接器
CN201204289Y (zh) 电连接器端子
CN202395206U (zh) 卡连接器
CN202616549U (zh) 电连接器
CN201112961Y (zh) 电连接器
CN202076487U (zh) 电连接器
CN202111293U (zh) 电连接器
CN201323277Y (zh) 电子卡连接器
CN201541008U (zh) 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合
CN204481194U (zh) 电连接器
CN202076546U (zh) 卡连接器
CN201584560U (zh) 电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307

Termination date: 20150728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