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159613U - 一种旋转式开关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旋转式开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159613U
CN202159613U CN2011203065372U CN201120306537U CN202159613U CN 202159613 U CN202159613 U CN 202159613U CN 2011203065372 U CN2011203065372 U CN 2011203065372U CN 201120306537 U CN201120306537 U CN 201120306537U CN 202159613 U CN202159613 U CN 2021596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rsion spring
fixed contact
complementary
moving contact
offer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306537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裕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120306537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1596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1596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159613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otary Switch, Piano Key Switch, And Lever Switch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元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电位器的旋转式开关。本实用新型包括旋转杆、开关装置、电阻体和壳体,壳体包括上壳、下壳和外壳,开关装置包括旋转块、铆钉、切换块、扭簧、摆动片、第一电极片、第二电极片、动触点和静触点,当动触点与静触点接合时,开关装置处于导通状态,当动触点与静触点分离时,开关装置处于断开状态。本实用新型电气安全性能较好,质量可靠,结构简洁,组装方便,使用寿命较长,且其额定电流值更高,从而使得电位器适用范围更广。

Description

一种旋转式开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元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电位器的旋转式开关。
背景技术
电位器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器中,例如电视机、收录机、音响等电子设备,电位器相当于一种可变电阻器,其作用在于调节电路中电压或电流的大小,为了控制方便,电位器还设置有开关,用于电位器的开关大多采用旋转式开关结构,这样可以方便地将开关切换和调节功能均通过旋转部件一体控制。
目前电位器的开关结构通常采用触片接触的方式进行开关切换,触片为铜片或者在铜片表面镀银,这种开关在使用时质量不可靠,导电性较差,常常会发生触片接触不良,导致电位器无法正常工作,而且使用寿命较短;由于现有电位器的开关结构在导通较大电流时,其电气安全性能不好,为了保证使用安全,通常设定的额定电流值不超过1A,因此现有的电位器的适用范围比较小;随着电位器越来越小型化,开关结构所占空间有限,而现有的电位器的开关结构较复杂,零件较多,组装不方便同时所占空间较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旋转式开关,解决了现有的电位器的开关在导通较大电流时其电气安全性能不好,质量不可靠,结构复杂,组装不方便,使用寿命短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额定电流值更高,从而使得电位器适用范围更广。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旋转式开关,包括旋转杆、开关装置、电阻体和壳体,壳体包括上壳、下壳和外壳,上壳开设有与旋转杆相匹配的轴孔,旋转杆穿过轴孔插设于壳体内,电阻体、开关装置和下壳从上至下依次设置于上壳的下方,开关装置包括旋转块、铆钉、切换块、扭簧、摆动片、第一电极片、第二电极片、动触点和静触点,旋转块的上端与旋转杆卡接,旋转块的下端凸设有转柱和拨动子,转柱的下端与下壳相接,铆钉的下端与下壳铆接,以铆钉为轴从上至下依次套设有切换块、摆动片和第一电极片,切换块上设置有第一凸臂和第二凸臂,扭簧的一端与切换块连接,扭簧的另一端与摆动片连接,摆动片靠近铆钉的一端与第一电极片紧密接触,第一电极片和第二电极片分别固定嵌设于下壳内,动触点固定连接于摆动片上,静触点固定连接于第二电极片上;当动触点与静触点接合时,开关装置处于导通状态,当动触点与静触点分离时,开关装置处于断开状态。
 其中,动触点和静触点均为呈平头钉状的银制的触点,动触点和静触点均包括杆部和帽部,摆动片远离铆钉的一端向上弯折,摆动片的弯折部开设有与动触点的杆部相匹配的动触点连接孔,动触点的杆部穿过动触点连接孔并与摆动片过盈连接,第二电极片上开设有与静触点的杆部相匹配的静触点连接孔,静触点的杆部穿过静触点连接孔并与第二电极片过盈连接。
 其中,动触点和静触点的形状以及大小均相同。
 其中,扭簧为呈弧形的弹性体,扭簧的一端竖直向下弯折形成第一弯折部,扭簧的另一端竖直向上弯折形成第二弯折部,摆动片为呈弧形的金属导体,摆动片远离铆钉的一端开设有第一通孔,切换块上开设有第二通孔,下壳内开设有与扭簧第一弯折部相匹配的滑槽,扭簧的第一弯折部穿过第一通孔并嵌设于滑槽内,扭簧的第二弯折部插设于第二通孔内。
 其中,下壳内设置有止挡块。
 其中,旋转块的上端开设有与旋转杆下端相匹配的插孔,该插孔可以为矩形、三角形。 
 其中,旋转杆的下部还卡设有卡环,旋转杆的下部开设有与卡环相匹配的环形卡槽,卡环卡设于该环形卡槽内。
 其中,电阻体为呈环形的碳膜电阻,电阻体的侧边铆接有接线端子,旋转块的上端面设置有凸块,旋转块的上端还固定连接有电刷,电刷上开设有与凸块相匹配的固定孔。
 其中,上壳的下端面设置有限位凸柱,电阻体上开设有与限位凸柱相匹配的限位凹槽,限位凸柱卡设于限位凹槽内。
 其中,外壳的上端面延设有上扣片,外壳的下端面延设有下扣片,电阻体的外侧壁上开设有与上扣片相匹配的上扣槽,下壳的外侧壁以及底部开设有与下扣片相匹配的下扣槽,上扣片卡入上扣槽内并向内弯折与上壳的上端面紧密接触,下扣片向内弯折并卡设于下扣槽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一种旋转式开关,包括旋转杆、开关装置、电阻体和壳体,壳体包括上壳、下壳和外壳,上壳开设有与旋转杆相匹配的轴孔,旋转杆穿过轴孔插设于壳体内,电阻体、开关装置和下壳从上至下依次设置于上壳的下方,开关装置包括旋转块、铆钉、切换块、扭簧、摆动片、第一电极片、第二电极片、动触点和静触点,旋转块的上端与旋转杆卡接,旋转块的下端凸设有转柱和拨动子,转柱的下端与下壳相接,铆钉的下端与下壳铆接,以铆钉为轴从上至下依次套设有切换块、摆动片和第一电极片,切换块上设置有第一凸臂和第二凸臂,扭簧的一端与切换块连接,扭簧的另一端与摆动片连接,摆动片靠近铆钉的一端与第一电极片紧密接触,第一电极片和第二电极片分别固定嵌设于下壳内,动触点固定连接于摆动片上,静触点固定连接于第二电极片上;当动触点与静触点接合时,开关装置处于导通状态,当动触点与静触点分离时,开关装置处于断开状态。在本旋转式开关工作时,设定初始状态为开关装置处于断开状态,此时动触点与静触点分离且拨动子位于切换块的两臂之间,顺时针转动旋转杆,旋转杆带动旋转块转动,位于旋转块下端的拨动子与切换块的第一凸臂接触并驱动切换块逆时针转动,由于扭簧的一端与切换块连接,扭簧的另一端与摆动片连接,转动切换块即对扭簧施加压力同时改变扭簧的受力方向,使得摆动片在扭簧弹力作用下顺时针转动,动触点与静触点相接合,并且在扭簧的弹力作用下,动触点与静触点结合稳固,不会造成接触不良;当需要断开开关装置时,逆时针转动旋转杆,拨动子与切换块的第二凸臂接触并驱动切换块顺时针转动,同理,摆动片在扭簧弹力作用下逆时针转动,动触点与静触点分离,开关装置返回初始状态。本旋转式开关与现有的开关相比,用动触点与静触点相结合的方式替代现有的通过触片接触方式来实现开关导通,其电气安全性能较好,质量更可靠,能导通较大电流,采用本旋转式开关的电位器的额定电流可达6A,因而使得电位器的适用范围更广泛;其次本旋转式开关结构简洁,组装方便,所占空间较小,能满足小型电位器的需求;再次本旋转式开关使用寿命较长,不会因频繁使用造成接触不良。
附图说明
下面利用附图来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是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 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 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在图1至图4中包括有:
10——旋转杆,11——环形卡槽,12——卡环,21——旋转块,211——拨动子,212——转柱,213——凸块,22——铆钉,23——切换块,231——第一凸臂,232——第二凸臂,24——扭簧,25——摆动片,26——动触点,27——第二电极片,28——静触点,29——第一电极片,30——电阻体,31——接线端子,32——限位凹槽,33——上扣槽,40——上壳,41——限位凸柱,50——下壳,51——下扣槽,52——滑槽,53——止挡块,60——外壳,61——上扣片,62——下扣片,70——电刷,71——固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以图1所示为参照方向。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旋转式开关,包括旋转杆10、开关装置、电阻体30和壳体,壳体包括上壳40、下壳50和外壳60,上壳40开设有与旋转杆10相匹配的轴孔,旋转杆10穿过轴孔插设于壳体内,电阻体30、开关装置和下壳50从上至下依次设置于上壳40的下方,开关装置包括旋转块21、铆钉22、切换块23、扭簧24、摆动片25、第一电极片29、第二电极片27、动触点26和静触点28,旋转块21的上端与旋转杆10卡接,旋转块21的下端凸设有转柱212和拨动子211,转柱212的下端与下壳50相接,铆钉22的下端与下壳50铆接,以铆钉22为轴从上至下依次套设有切换块23、摆动片25和第一电极片29,切换块23上设置有第一凸臂231和第二凸臂232,扭簧24的一端与切换块23连接,扭簧24的另一端与摆动片25连接,摆动片25靠近铆钉22的一端与第一电极片29紧密接触,第一电极片29和第二电极片27分别固定嵌设于下壳50内,动触点26固定连接于摆动片25上,静触点28固定连接于第二电极片27上;当动触点26与静触点28接合时,开关装置处于导通状态,当动触点26与静触点28分离时,开关装置处于断开状态。在本旋转式开关工作时,设定初始状态为开关装置处于断开状态,如图4中虚线部分所示,此时动触点26与静触点28分离且拨动子211位于切换块23的两臂之间,顺时针转动旋转杆10,旋转杆10带动旋转块21转动,位于旋转块21下端的拨动子211与切换块23的第一凸臂231接触并驱动切换块23逆时针转动,由于扭簧24的一端与切换块23连接,扭簧24的另一端与摆动片25连接,转动切换块23即对扭簧24施加压力同时改变扭簧24的受力方向,使得摆动片25在扭簧24弹力作用下顺时针转动,动触点26与静触点28相接合,如图4中实线部分所示,并且在扭簧24的弹力作用下,动触点26与静触点28结合稳固,不会造成接触不良;当需要断开开关装置时,逆时针转动旋转杆10,拨动子211与切换块23的第二凸臂232接触并驱动切换块23顺时针转动,同理,摆动片25在扭簧24弹力作用下逆时针转动,动触点26与静触点28分离,开关装置返回初始状态。本旋转式开关与现有的开关相比,用动触点26与静触点28相结合的方式替代现有的通过触片接触方式来实现开关导通,其电气安全性能较好,质量更可靠,能导通较大电流,采用本旋转式开关的电位器的额定电流可达6A,因而使得电位器的适用范围更广泛;其次本旋转式开关结构简洁,组装方便,所占空间较小,能满足小型电位器的需求;再次本旋转式开关使用寿命较长,不会因频繁使用造成接触不良。
进一步地,动触点26和静触点28均为呈平头钉状的银制的触点,动触点26和静触点28均包括杆部和帽部,摆动片25远离铆钉22的一端向上弯折,摆动片25的弯折部开设有与动触点26的杆部相匹配的动触点连接孔,动触点26的杆部穿过动触点连接孔并与摆动片25过盈连接,第二电极片27上开设有与静触点28的杆部相匹配的静触点连接孔,静触点28的杆部穿过静触点连接孔并与第二电极片27过盈连接。触点的帽部呈圆台状,其帽部的端面为平面,这样能使动触点26与静触点28充分接合,动触点26和静触点28的形状以及大小均相同,且整体采用银质材料制成,导电性更好,能减小功耗。
 进一步地,扭簧24为呈弧形的弹性体,扭簧24的一端竖直向下弯折形成第一弯折部,扭簧24的另一端竖直向上弯折形成第二弯折部,摆动片25为呈弧形的金属导体,摆动片25远离铆钉22的一端开设有第一通孔,切换块23上开设有第二通孔,下壳50内开设有与扭簧24第一弯折部相匹配的滑槽52,扭簧24的第一弯折部穿过第一通孔并嵌设于滑槽52内,扭簧24的第二弯折部插设于第二通孔内。由于静触点28与第二电极片27固定连接,动触点26与摆动片25固定连接,摆动片25为导体且摆动片25与第一电极片29紧密连接,因此当动触点26与静触点28接合时,第一电极片29与第二电极片27电性导通,通过扭簧24控制动触点26与静触点28的接合与否,来实现开关装置的导通与否,其结构简洁,组装方便。
 进一步地,下壳50内设置有止挡块53,当开关装置处于断开状态时,拨动子211位于切换块23的两臂之间,止挡块53挡住拨动子211,限制其只能顺时针方向转动;逆时针转动旋转杆10,直至拨动子211与止挡块53接触,此时止挡块53挡住拨动子211,限制其只能逆时针方向转动,能有效避免误操作。 
 进一步地,旋转块21的上端开设有与旋转杆10下端相匹配的插孔,该插孔可以为矩形、三角形或其他多边形,旋转杆10的下端插入该插孔内,可使旋转杆10带动旋转块21转动,方便操作。 
 进一步地,旋转杆10的下部还卡设有卡环12,旋转杆10的下部开设有与卡环12相匹配的环形卡槽11,卡环12卡设于该环形卡槽11内,在组装本旋转式开关时,先将旋转杆10穿过上盖的轴孔,再将卡环12卡设于旋转杆10下部的环形卡槽11内,这样可使旋转杆10相对上壳40绕轴向转动同时限制上壳40沿旋转杆10的轴向移动。
 进一步地,电阻体30为呈环形的碳膜电阻,电阻体30的侧边铆接有接线端子31,旋转块21的上端面设置有凸块213,旋转块21的上端还固定连接有电刷70,电刷70上开设有与凸块213相匹配的固定孔71。碳膜电阻包括设在内环的金属环和设在外环的电阻环,电刷70通过固定孔71与凸块213的配合固定连接于旋转块21的上断面,电刷70为设有两触角的金属导体,电刷70的两触角分别与碳膜电阻的金属环和电阻环接触,电刷70相当于可变电阻器的动端,转动旋转杆10时,旋转块21带动电刷70转动,通过电刷70调节碳膜电阻的接入电阻大小实现了电位器的调节功能。由于碳膜电阻为现有公知技术且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关于接线端子31的连接这里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上壳40的下端面设置有限位凸柱41,电阻体30上开设有与限位凸柱41相匹配的限位凹槽32,限位凸柱41卡设于限位凹槽32内,这样可使上壳40与电阻体30相对固定,能防止上壳40随着旋转杆10转动而转动。
 进一步地,外壳60的上端面延设有上扣片61,外壳60的下端面延设有下扣片62,电阻体30的外侧壁上开设有与上扣片61相匹配的上扣槽33,下壳50的外侧壁以及底部开设有与下扣片62相匹配的下扣槽51,上扣片61卡入上扣槽33内并向内弯折与上壳40的上端面紧密接触,下扣片62向内弯折并卡设于下扣槽51内,外壳60将上壳40、电阻体30和下壳50紧密扣合为一体,结构稳固。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旋转式开关,包括旋转杆、开关装置、电阻体和壳体,壳体包括上壳、下壳和外壳,上壳开设有与旋转杆相匹配的轴孔,旋转杆穿过轴孔插设于壳体内,电阻体、开关装置和下壳从上至下依次设置于上壳的下方,其特征在于:开关装置包括旋转块、铆钉、切换块、扭簧、摆动片、第一电极片、第二电极片、动触点和静触点,旋转块的上端与旋转杆卡接,旋转块的下端凸设有转柱和拨动子,转柱的下端与下壳相接,铆钉的下端与下壳铆接,以铆钉为轴从上至下依次套设有切换块、摆动片和第一电极片,切换块上设置有第一凸臂和第二凸臂,扭簧的一端与切换块连接,扭簧的另一端与摆动片连接,摆动片靠近铆钉的一端与第一电极片紧密接触,第一电极片和第二电极片分别固定嵌设于下壳内,动触点固定连接于摆动片上,静触点固定连接于第二电极片上;当动触点与静触点接合时,开关装置处于导通状态,当动触点与静触点分离时,开关装置处于断开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转式开关,其特征在于:动触点和静触点均为呈平头钉状的银制的触点,动触点和静触点均包括杆部和帽部,摆动片远离铆钉的一端向上弯折,摆动片的弯折部开设有与动触点的杆部相匹配的动触点连接孔,动触点的杆部穿过动触点连接孔并与摆动片过盈连接,第二电极片上开设有与静触点的杆部相匹配的静触点连接孔,静触点的杆部穿过静触点连接孔并与第二电极片过盈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旋转式开关,其特征在于:动触点和静触点的形状以及大小均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旋转式开关,其特征在于:扭簧为呈弧形的弹性体,扭簧的一端竖直向下弯折形成第一弯折部,扭簧的另一端竖直向上弯折形成第二弯折部,摆动片为呈弧形的金属导体,摆动片远离铆钉的一端开设有第一通孔,切换块上开设有第二通孔,下壳内开设有与扭簧第一弯折部相匹配的滑槽,扭簧的第一弯折部穿过第一通孔并嵌设于滑槽内,扭簧的第二弯折部插设于第二通孔内。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旋转式开关,其特征在于:下壳内设置有止挡块。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旋转式开关,其特征在于:旋转块的上端开设有与旋转杆下端相匹配的插孔,该插孔可以为矩形、三角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旋转式开关,其特征在于:旋转杆的下部还卡设有卡环,旋转杆的下部开设有与卡环相匹配的环形卡槽,卡环卡设于该环形卡槽内。
8.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旋转式开关,其特征在于:电阻体为呈环形的碳膜电阻,电阻体的侧边铆接有接线端子,旋转块的上端面设置有凸块,旋转块的上端还固定连接有电刷,电刷上开设有与凸块相匹配的固定孔。
9.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旋转式开关,其特征在于:上壳的下端面设置有限位凸柱,电阻体上开设有与限位凸柱相匹配的限位凹槽,限位凸柱卡设于限位凹槽内。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旋转式开关,其特征在于:外壳的上端面延设有上扣片,外壳的下端面延设有下扣片,电阻体的外侧壁上开设有与上扣片相匹配的上扣槽,下壳的外侧壁以及底部开设有与下扣片相匹配的下扣槽,上扣片卡入上扣槽内并向内弯折与上壳的上端面紧密接触,下扣片向内弯折并卡设于下扣槽内。
CN2011203065372U 2011-08-22 2011-08-22 一种旋转式开关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1596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3065372U CN202159613U (zh) 2011-08-22 2011-08-22 一种旋转式开关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3065372U CN202159613U (zh) 2011-08-22 2011-08-22 一种旋转式开关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159613U true CN202159613U (zh) 2012-03-07

Family

ID=457672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306537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159613U (zh) 2011-08-22 2011-08-22 一种旋转式开关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159613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76154A (zh) * 2015-02-05 2015-04-29 张立 一种多波段调频开关
CN107342182A (zh) * 2017-07-27 2017-11-10 江苏正通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自动档位信号指示控制装置
CN108320974A (zh) * 2017-02-20 2018-07-24 上海舒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动静触点结构及旋转开关
CN109343385A (zh) * 2018-09-28 2019-02-15 武汉德普新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旋转式多点开关切换装置、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76154A (zh) * 2015-02-05 2015-04-29 张立 一种多波段调频开关
CN108320974A (zh) * 2017-02-20 2018-07-24 上海舒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动静触点结构及旋转开关
CN107342182A (zh) * 2017-07-27 2017-11-10 江苏正通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自动档位信号指示控制装置
CN109343385A (zh) * 2018-09-28 2019-02-15 武汉德普新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旋转式多点开关切换装置、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9343385B (zh) * 2018-09-28 2021-01-26 武汉德普新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旋转式多点开关切换装置、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159613U (zh) 一种旋转式开关
CN203813106U (zh) 一种多用安全按压插座
GB2435352A (en) Battery holder with integral jumper
CN203826729U (zh) 一种多用安全旋转插座
CN201503978U (zh) 旋转开关式插座
CN111092311A (zh) 一种开关插座的接线装置
WO2016106984A1 (zh) 一种电动工具中的电枢回路及电池组插座
CN216121018U (zh) 磁性插座电源连接件
US8610016B2 (en) Plug wire type zipper switch lampholder
CN203521318U (zh) 大功率方形温控器
CN202796604U (zh) 一种多功能旋转开关
CN206379300U (zh) 一种电气自动控制开关
CN207719800U (zh) 交流三相电动机缺相保护器及控制电路
CN202332753U (zh) 接线端子
CN219979483U (zh) 一种塑壳断路器
CN206789725U (zh) 一种多功能接线装置
CN2924760Y (zh) 档位叠加旋转开关
CN210925837U (zh) 一种扭子开关
CN219144008U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远程控电装置
CN213212621U (zh) 网尾结构和电子装置
CN219457422U (zh) 复位开关与电气设备
CN210896834U (zh) 一种微型smt助听器电位器
CN218976486U (zh) 一种引出线卡子
CN219476557U (zh) 一种接线型钮子开关
CN208797734U (zh) 耐用电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307

Termination date: 20150822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