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212621U - 网尾结构和电子装置 - Google Patents

网尾结构和电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212621U
CN213212621U CN202021907985.3U CN202021907985U CN213212621U CN 213212621 U CN213212621 U CN 213212621U CN 202021907985 U CN202021907985 U CN 202021907985U CN 213212621 U CN213212621 U CN 21321262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
rotating member
housing
tail structure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90798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田飞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ker Innovation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ker Innovation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ker Innovations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ker Innovation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90798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21262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21262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21262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sertion, Bundling And Securing Of Wires For Electric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网尾结构和电子装置,应用于电子装置,所述电子装置包括壳体和导线,所述壳体具有容纳空腔以及出线孔,所述网尾结构包括:固定构件,所述固定构件固定于所述电子装置的壳体内;转动构件,所述转动构件中设置有穿线孔,所述穿线孔构造为能够使导线从其内部穿出,所述转动构件构造为能够相对所述固定构件在预设角度内旋转,以带动所述导线在所述出线孔的第一侧和第二侧之间旋转,其中,所述第一侧和所述第二侧相对设置。通过上述方案能能够解决用户在使用该电子装置(例如插线板)过程中遇到的绕线凌乱的问题,便于用户对电子装置进行合理的收纳,便携,无死角,安全可靠性更高,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网尾结构和电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网尾结构和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插线板即是带线多位插座,其可以一座多用,既节省了空间又节省了线路;且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器以及电子产品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中必不可少的用品,例如冰箱、电磁炉、电脑、空调、风扇等电器,这些电子产品的往往需要和电源连接,为了使电器以及电子产品能够方便使用,经常需要为其配置电源插线板,因此使得插线板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必需用品。
目前插线板产品大多数为会在出线孔处设置SR(也称网尾,又可称为线档,英文全称为strain relief),用来稳固、防止线身滑落,常规的SR通常为固定SR方式,用户在使用插线板过程中,因为SR网尾角度与插头角度不一致,导致线材整理起来很凌乱。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新的网尾结构和电子装置,以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网尾结构,应用于电子装置,所述电子装置包括壳体和导线,所述壳体具有容纳空腔以及出线孔,所述网尾结构包括:
固定构件,所述固定构件固定于所述电子装置的壳体内;
转动构件,所述转动构件中设置有穿线孔,所述穿线孔构造为能够使导线从其内部穿出,所述转动构件构造为能够相对所述固定构件在预设角度内旋转,以带动所述导线在所述出线孔的第一侧和第二侧之间旋转,其中,所述第一侧和所述第二侧相对设置。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固定构件与所述转动构件相对的表面上设置有第一接合部,所述转动构件面向所述固定构件的一端设置有多个第二接合部,其中,所述第一接合部和所述第二接合部相匹配,
所述固定构件构造为:能够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形变,以使所述转动构件转动时所述第一接合部能够从一个所述第二接合部跳出而与另一个所述第二接合部相接合。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固定构件为弹性构件,所述转动构件面向所述固定构件的一端具有齿轮结构,所述第二接合部设置于所述齿轮结构上;和/或
所述第一接合部为凸点,所述第二接合部为凹槽。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穿线孔包括第一穿线孔和第二穿线孔,所述转动构件包括外壳和转子结构,所述外壳中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转子结构的空腔以及所述第一穿线孔,所述转子结构中设置有所述第二穿线孔,其中,所述第二穿线孔设置为当所述转子结构安装于所述外壳中时,所述第一穿线孔和所述第二穿线孔连接并且能够使得导线在所述第一穿线孔和所述第二穿线孔中穿过,所述齿轮结构设置于所述转子结构面向所述固定构件的一端。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外壳靠近所述出线孔的一侧设置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构造为能够从所述壳体上的出线孔穿出并限定所述转动构件在所述出线孔的第一侧和第二侧之间旋转。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转动构件还包括紧固件,所述紧固件安装于所述转动构件的转子结构中,以固定所述导线。
在一个示例中,在所述转子结构的至少一端设置有辅助转动构件,所述辅助转动构件与所述转动构件具有相同的中心轴,所述辅助转动构件和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侧的凹槽相匹配,以使所述辅助转动构件在所述凹槽内旋转。
在一个示例中,还包括:
压线构件,所述压线构件固定与所述壳体的容纳空腔中,并将导线压向所述壳体的内侧面。
本实用新型再一方面还提供一种电子装置,所述电子装置包括前述的网尾结构。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电子装置为插线板。
本实用新型的网尾结构包括转动构件,能够在预设角度内转动,所述转动构件中设置有穿线孔,所述穿线孔构造为能够使导线从所述穿线孔中穿出,所述转动构件构造为能够相对所述固定构件在预设角度内旋转,从而形成网尾结构,对于包括该网尾结构的电子装置,由于网尾结构能够旋转,在电子装置收纳和整理过程中,可将网尾角度与插头角度旋转至大体一致,从而解决用户在使用该电子装置(例如插线板)过程中遇到的绕线凌乱的问题,便于用户对电子装置进行合理的收纳,便携,无死角,安全可靠性更高,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下列附图在此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用于理解本实用新型。附图中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及其描述,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的具有网尾结构的插线板的分解示意图。
其中图1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如下:
面壳 101 底壳 102
固定构件 103 第一接合部 1031
转动构件 104 转子结构 1041
外壳 1042 紧固件 1043
齿轮结构 1044 限位件 1045 导线 105
凹槽 106 压线板 107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实用新型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本实用新型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实用新型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不同形式实施,而不应当解释为局限于这里提出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将使公开彻底和完全,并且将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完全地传递给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附图中,为了清楚,层和区的尺寸以及相对尺寸可能被夸大。自始至终相同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元件。
应当明白,当元件或层被称为“在...上”、“与...相邻”、“连接到”或“耦合到”其它元件或层时,其可以直接地在其它元件或层上、与之相邻、连接或耦合到其它元件或层,或者可以存在居间的元件或层。相反,当元件被称为“直接在...上”、“与...直接相邻”、“直接连接到”或“直接耦合到”其它元件或层时,则不存在居间的元件或层。应当明白,尽管可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描述各种元件、部件、区、层和/或部分,这些元件、部件、区、层和/或部分不应当被这些术语限制。这些术语仅仅用来区分一个元件、部件、区、层或部分与另一个元件、部件、区、层或部分。因此,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教导之下,下面讨论的第一元件、部件、区、层或部分可表示为第二元件、部件、区、层或部分。
空间关系术语例如“在...下”、“在...下面”、“下面的”、“在...之下”、“在...之上”、“上面的”等,在这里可为了方便描述而被使用从而描述图中所示的一个元件或特征与其它元件或特征的关系。应当明白,除了图中所示的取向以外,空间关系术语意图还包括使用和操作中的器件的不同取向。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翻转,然后,描述为“在其它元件下面”或“在其之下”或“在其下”元件或特征将取向为在其它元件或特征“上”。因此,示例性术语“在...下面”和“在...下”可包括上和下两个取向。器件可以另外地取向(旋转90度或其它取向)并且在此使用的空间描述语相应地被解释。
在此使用的术语的目的仅在于描述具体实施例并且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此使用时,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和“所述/该”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指出另外的方式。还应明白术语“组成”和/或“包括”,当在该说明书中使用时,确定所述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和/或部件的存在,但不排除一个或更多其它的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部件和/或组的存在或添加。在此使用时,术语“和/或”包括相关所列项目的任何及所有组合。
为了彻底理解本实用新型,将在下列的描述中提出详细的结构,以便阐释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详细描述如下,然而除了这些详细描述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具有其他实施方式。
为了解决固定式网尾导致线材整理起来很凌乱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网尾结构,应用于电子装置,所述电子装置包括壳体和导线,所述壳体具有容纳空腔以及出线孔,所述网尾结构包括:固定构件,所述固定构件固定于所述电子装置的壳体内;转动构件,所述转动构件中设置有穿线孔,所述穿线孔构造为能够使导线从其内部穿出,所述转动构件构造为能够相对所述固定构件在预设角度内旋转,以带动所述导线在所述出线孔的第一侧和第二侧之间旋转,其中,所述第一侧和所述第二侧相对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网尾结构包括转动构件,能够在预设角度内转动,所述转动构件中设置有穿线孔,所述穿线孔构造为能够使导线从所述穿线孔中穿出,所述转动构件构造为能够相对所述固定构件在预设角度内旋转,从而形成网尾结构,对于包括该网尾结构的电子装置,由于网尾结构能够旋转,在电子装置收纳和整理过程中,可将网尾角度与插头角度旋转至大体一致,从而解决用户在使用该电子装置(例如插线板)过程中遇到的绕线凌乱的问题,便于用户对电子装置进行合理的收纳,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下面参考图1对本实用新型的网尾结构和具有该网尾结构的电子装置进行解释和说明,其中,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的具有网尾结构的插线板的分解示意图。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本申请包括一种具有网尾结构的电子装置,所述电子装置包括壳体和导线,所述壳体具有容纳空腔以及出线孔。
可选地,出线孔可以设置在壳体的侧壁上,或者其他任意适合的位置。
出线孔的尺寸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合理设定,其中,可以根据网尾结构的能够旋转的预设角度而合理设定。
电子装置可以是任意需要设置网尾结构的电子装置,例如插线板、插座或者其他的电连接器件等,更或者是具有电源线和插头并设置本申请的网尾结构的电器,例如,例如冰箱、电磁炉、电脑、空调、风扇、电水壶、电饭煲等电器,本申请主要以电子装置为插线板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
在一个示例中,插线板可以具有壳体,该壳体包括面壳101和底壳102,其中,壳体中的容纳空腔用于容纳各种器件,例如网尾结构、导线、各种插座、电子元器件、功能件等等器件。插座可以是电源插座、开关插座等。插座还可以只能通过交流电压的AC插座。
壳体形状即为旋转插线板的外形,包括但不限于长方形、正方向、圆形,壳体的材料可以使用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任何适合的材料,例如电木、陶瓷、塑料等。
面壳101和底壳102相接合,底壳102封罩面壳101形成容纳空腔,其中,面壳101和底壳102之间可以通过任意适合的方式相接合,例如通过卡扣的方式、紧配的方式、焊接的方式或者螺接的方式等,可选地,面壳101和底壳102通过螺接的方式相接合为一个完整的壳体,两者之间结合牢靠,可认为是一体不可拆卸件,彼此间不会发现相对位移。
在一个示例中,电子装置例如插线板还包括导线105,也即电源线,导线还可以是AC导线,该电源线和插线板中设置的各个插座电连接同时和插线板的插头电连接,当插线板的插头电连接供电电源时,电源线给插线板的各个插座供电,从而使得当电器的插头插入插线板的插座时,能够对相应电器进行供电。
导线的长度可以任意设置,一般不可短于1.5米,导线芯线的材料为铜线,它的横截面积根据插孔的多少而定,孔越多线越粗。
示例性地,所述面壳101的表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插孔组,所述插孔组至少包括火线插孔和零线插孔。
示例性地,壳体内还设置有触片组,所述触片组至少包括火线触片和零线触片。
进一步,所述壳体内还设置有触片固定机构,以使触片组固定在上部壳体内,并且使所述火线插孔与所述火线触片对应设置,所述零线插孔与所述零线触片对应设置。
作为一个实例,插线板包括至少一个三孔插座,三孔插座的插孔组包括火线插孔、零线插孔和地线插孔,其中,三个插孔中一个插孔为地线(Earth wire,E)插孔,一个插孔为零线(Naught wire,E)插孔,一个插孔为火线(Live Wire,L)插孔。
作为一个实例,三孔插座的插孔组相对应的触片组包括火线触片、零线触片和地线触片,其中,所述火线插孔与所述火线触片对应设置,所述零线插孔与所述零线触片对应设置,所述地线插孔与所述地线触片对应设置。
作为一个实例,插线板还包括双孔插座,双孔插座的所述插孔组包括火线(LiveWire,L)插孔和零线(Naught wire,E)插孔。
在一个实施例中,双孔插座相对的所述触片组包括火线触片和零线触片,其中,所述火线插孔与所述火线触片对应设置,所述零线插孔与所述零线触片对应设置。
插头插入插孔组时,插头的插脚分别和每个触片电连接,从而实现对插头所连接的装置的供电。在一个示例中,电子装置例如插线板还设置有开关按钮,用于关闭插线板,使其在不用时保持断电状态,提高安全性。
在一个示例中,本申请的电子装置例如插线板还包括网尾结构,至少部分网尾结构位于壳体的容纳空腔内,部分网尾结构从壳体的出线孔中穿出,而导线则从该网尾结构中穿过并从出线孔中穿出,由于网尾结构能够旋转,在电子装置收纳和整理过程中,可将网尾角度与插头角度旋转至大体一致,从而解决用户在使用该电子装置(例如插线板)过程中遇到的绕线凌乱的问题,便于用户对电子装置进行合理的收纳,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下面,继续参考图1,对本申请的网尾结构的具体结构进行解释和说明。
作为示例,如图1所示,本申请的网尾结构包括固定构件103,所述固定构件103固定于所述电子装置的壳体内,例如固定于插线板的面壳101的内侧表面上,可以通过例如螺接、卡扣等方式固定于壳体内。
固定构件103可以为弹性构件,例如弹片结构,或者其他具有弹性的结构。
可选地,固定构件103为弹片结构时,该弹片的表面还可以与壳体的顶面和底面相平行。
在一个示例中,本申请的网尾结构还包括转动构件104,所述转动构件104中设置有穿线孔,所述穿线孔构造为能够使导线105从所述穿线孔中穿出,所述转动构件104构造为能够相对所述固定构件103在预设角度内旋转,以带动所述导线在所述出线孔的第一侧和第二侧之间旋转,其中,所述第一侧和所述第二侧相对设置,从而形成网尾结构,对于包括该网尾结构的电子装置,由于网尾结构能够旋转,在电子装置收纳和整理过程中,可将网尾角度与插头角度旋转至大体一致,从而解决用户在使用该电子装置(例如插线板)过程中遇到的绕线凌乱的问题,便于用户对电子装置进行合理的收纳,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该预设角度可以根据需要任意设定例如,可以是5°至120°之间的任意角度,例如40°、60°、90°等,以90°的情况为例,当导线105在例如插线板的出线孔中穿出后,其在出线孔的第一侧和第二侧之间旋转,则该预设角度则是指导线旋转到第一侧时导线的延伸方向和导线旋转到第二侧时导线的延伸方向之间的夹角。
还可以是初始状态时,导线位于出线孔的中心处,而可以将其向出线孔的第一侧旋转,也可以向第二侧旋转,例如,在预设角度(也即旋转角度为90°时),可以将转动构件向第一侧旋转45度,也可以将转动构件向第二侧旋转45度,并且,每个角度均由档位卡点(例如第二接合部)控制。
在一个示例中,转动构件104的轴线与穿线孔的中心轴相垂直,且转动构件104的轴线可以与固定构件103的面向转动构件的面相垂直,从而使得转轴构件在绕其轴线旋转时,能够出线孔中的导线在第一侧和第二侧之间旋转。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固定构件103与所述转动构件104相对的表面上设置有第一接合部1031,所述转动构件104面向所述固定构件103的一端设置有多个第二接合部,其中,所述第一接合部和所述第二接合部相匹配。
进一步,固定构件103构造为:能够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形变,以使所述转动构件转动时所述第一接合部能够从一个所述第二接合部跳出而与另一个所述第二接合部相接合,从而实现转动构件的旋转,也即第一接合部和第二接合部咬合在一起,在外力作用下转动构件转动过程中,转动构件例如转子结构挤开固定构件例如弹片,固定固件变形使得第一接合部跳到另一个第二接合部内,达到旋转状态。
并且,由于第一接合部和第二接合部相匹配,当第一接合部从一个第二接合部跳出后而与另一个第二接合部相接合时,可以固定构件103还可以对转动构件104起到限定作用,使其稳定的维持在其旋转后的角度处,防止其自由滑动,每个第二接合部可以对应一个旋转角度,每个旋转角度都可以调节固定方向,便携,无死角,安全可靠性更高。
在一个示例中,第二接合部的位置还可以是和出线孔的中心位置向对应,或者,也可以位于其他任意适合的位置。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固定构件103为弹性构件,从而使得固定构件103能够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形变,从而实现转动构件104的旋转。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转动构件104面向所述固定构件103的一端具有齿轮结构1044,所述第二接合部设置于所述齿轮结构1044上。
多个第二接合部可以均匀的分布于齿轮结构1044上,或者也可以以任意适合的间隔设置于齿轮结构1044上。
第二接合部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合理设定,例如可以设置2个、3个、5个、8个、10个等。
可选地,所述第一接合部为凹槽,所述第二接合部为凸点,或者,所述第一接合部为凸点,也即设置在固定构件上并向所述转动构件凸出的凸点,所述第二接合部为凹槽。
固定构件的凸点与齿轮结构上的凹槽接触,大大增加了,旋转过程中的稳定性,根据实际需求可控调整旋转力矩,满足用户自由左右旋转摆放位置需求。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转动构件104包括外壳1042和转子结构1041,所述外壳1042中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转子结构1041的空腔以及第一穿线孔,其中,空腔贯穿外壳1042,使得转子结构1041的两端能够从外壳中露出。
可选地,转子结构1041的材料可以是任意适合的材料,例如金属材料、塑料材料等,其中,较佳地,转子结构1041的材料为金属材料,由于金属材料具有良好的硬度和耐磨性,从而提高整个网尾结构的耐磨性和硬度,提高网尾结构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转子结构1041的形状可以是任意适合的立体结构,其中较佳地为圆柱状结构,或者,还可以是其他的立方体结构等。
外壳1042可以是任意适合的材料,例如塑胶材料等。
所述转子结构1041中设置有第二穿线孔,其中,所述第二穿线孔设置为当所述转子结构1041安装于所述外壳1042中时,所述第一穿线孔和所述第二穿线孔连接为一个完成的穿线孔,并且能够使得导线105在所述第一穿线孔和所述第二穿线孔中穿过,从而实现将导线从网尾结构中引出的作用。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齿轮结构1044设置于所述转子结构1041面向所述固定构件103的一端,以使得设置于齿轮结构上的第二接合部能够和固定构件103上的第一接合部相配合。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外壳1042靠近所述电子装置例如插线板的出线孔的一侧设置有限位件1045,所述限位件1045构造为能够从所述壳体上的出线孔穿出并限定所述转动构件在所述出线孔的第一侧和第二侧之间旋转,同时该导线也会从该限位件中穿出,以最终从壳体中穿出,该限位件还同时起到线档的作用,用于稳固导线,以及防止导线线身滑落。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转动构件104还包括紧固件1043,所述紧固件1043安装于所述转动构件104中,例如,设置在转子结构1041中,以固定所述导线105。
例如,紧固件1043可以为螺丝,或者其他适合的紧固件,紧固件和设置在转动构件104中的螺纹孔相匹配,例如,设置在转子结构1041中的螺纹孔相匹配。
当导线105穿过穿线孔之后,通过该紧固件将导线压住而固定,其中,该紧固件1043的中心线和转动轴的轴线重合,从而使得导线105与转动构件104形成一个整体结构,从而在转动构件旋转时能带动导线一起旋转,从而改变导线的位置和角度,以便于整理和收纳,而避免绕线凌乱的问题。
在一个示例中,在所述转动构件104例如转动构件104的转子结构的至少一端设置有辅助转动构件(未示出),所述辅助转动构件与所述转动构件具有相同的中心轴,所述辅助转动构件和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侧的凹槽相匹配,以使所述辅助转动构件在所述凹槽内旋转,从而使得转动构件的转动过程更加牢固稳定。
可选地,辅助转动构件可以是设置在转动构件至少一端的柱状结构,该柱状结构与转动构件同轴,例如在转动构件的两端均设置辅助转动构件。
更具体地,该辅助转动构件可以是从转子结构1041的端部向外凸出的柱状结构。
进一步,电子装置例如插线板的壳体内设置有凹槽106,辅助转动构件和该凹槽106相匹配,从而使得在转动构件转动时,该辅助转动构件能在该凹槽106中转动,从而使得转动构件的转动过程更加牢固稳定。
在一个示例中,本申请的网尾结构还可以包括压线构件107,所述压线构件107固定与电子装置例如插线板的壳体的容纳空腔中,并将导线105压向所述壳体的内侧面,以固定导线105,防止导线105的松脱而断路。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网尾结构包括转动构件,能够在预设角度内转动,所述转动构件中设置有穿线孔,所述穿线孔构造为能够使导线从所述穿线孔中穿出,所述转动构件构造为能够相对所述固定构件在预设角度内旋转,从而形成网尾结构,对于包括该网尾结构的电子装置,由于网尾结构能够旋转,在电子装置收纳和整理过程中,可将网尾角度与插头角度旋转至大体一致,从而解决用户在使用该电子装置(例如插线板)过程中遇到的绕线凌乱的问题,便于用户对电子装置进行合理的收纳,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并且,每个旋转角度都可以调节固定方向,便携,无死角,安全可靠性更高,用户体验更好。
尽管这里已经参考附图描述了示例实施例,应理解上述示例实施例仅仅是示例性的,并且不意图将本实用新型的范围限制于此。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在其中进行各种改变和修改,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精神。所有这些改变和修改意在被包括在所附权利要求所要求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之内。
类似地,应当理解,为了精简本实用新型并帮助理解各个实用新型方面中的一个或多个,在对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中,本实用新型的各个特征有时被一起分组到单个实施例、图、或者对其的描述中。然而,并不应将该本实用新型的方法解释成反映如下意图:即所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要求比在每个权利要求中所明确记载的特征更多的特征。更确切地说,如相应的权利要求书所反映的那样,其实用新型点在于可以用少于某个公开的单个实施例的所有特征的特征来解决相应的技术问题。因此,遵循具体实施方式的权利要求书由此明确地并入该具体实施方式,其中每个权利要求本身都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单独实施例。
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尽管在此所述的一些实施例包括其它实施例中所包括的某些特征而不是其它特征,但是不同实施例的特征的组合意味着处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之内并且形成不同的实施例。例如,在权利要求书中,所要求保护的实施例的任意之一都可以以任意的组合方式来使用。
应该注意的是上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限制,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的情况下可设计出替换实施例。在权利要求中,不应将位于括号之间的任何参考符号构造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单词第一、第二、以及第三等的使用不表示任何顺序。可将这些单词解释为名称。

Claims (10)

1.一种网尾结构,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电子装置,所述电子装置包括壳体和导线,所述壳体具有容纳空腔以及出线孔,所述网尾结构包括:
固定构件,所述固定构件固定于所述电子装置的壳体内;
转动构件,所述转动构件中设置有穿线孔,所述穿线孔构造为能够使导线从其内部穿出,所述转动构件构造为能够相对所述固定构件在预设角度内旋转,以带动所述导线在所述出线孔的第一侧和第二侧之间旋转,其中,所述第一侧和所述第二侧相对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构件与所述转动构件相对的表面上设置有第一接合部,所述转动构件面向所述固定构件的一端设置有多个第二接合部,其中,所述第一接合部和所述第二接合部相匹配,
所述固定构件构造为:能够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形变,以使所述转动构件转动时所述第一接合部能够从一个所述第二接合部跳出而与另一个所述第二接合部相接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网尾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构件为弹性构件,所述转动构件面向所述固定构件的一端具有齿轮结构,所述第二接合部设置于所述齿轮结构上;和/或
所述第一接合部为凸点,所述第二接合部为凹槽。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网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穿线孔包括第一穿线孔和第二穿线孔,所述转动构件包括外壳和转子结构,所述外壳中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转子结构的空腔以及所述第一穿线孔,所述转子结构中设置有所述第二穿线孔,其中,所述第二穿线孔设置为当所述转子结构安装于所述外壳中时,所述第一穿线孔和所述第二穿线孔连接并且能够使得导线在所述第一穿线孔和所述第二穿线孔中穿过,所述齿轮结构设置于所述转子结构面向所述固定构件的一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网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靠近所述出线孔的一侧设置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构造为能够从所述壳体上的出线孔穿出并限定所述转动构件在所述出线孔的第一侧和第二侧之间旋转。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网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构件还包括紧固件,所述紧固件安装于所述转动构件的转子结构中,以固定所述导线。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网尾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转子结构的至少一端设置有辅助转动构件,所述辅助转动构件与所述转动构件具有相同的中心轴,所述辅助转动构件和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侧的凹槽相匹配,以使所述辅助转动构件在所述凹槽内旋转。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尾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压线构件,所述压线构件固定与所述壳体的容纳空腔中,并将导线压向所述壳体的内侧面。
9.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装置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网尾结构。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装置为插线板。
CN202021907985.3U 2020-09-03 2020-09-03 网尾结构和电子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321262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907985.3U CN213212621U (zh) 2020-09-03 2020-09-03 网尾结构和电子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907985.3U CN213212621U (zh) 2020-09-03 2020-09-03 网尾结构和电子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212621U true CN213212621U (zh) 2021-05-14

Family

ID=758437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907985.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3212621U (zh) 2020-09-03 2020-09-03 网尾结构和电子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21262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096817B2 (en) Rotatable and foldable electrical plug connector
US8007283B2 (en) Reorientable electrical receptacle
TWI444818B (zh) 插頭可分離式之多向電源供應器
US20080305693A1 (en) Tandem-connected rotatable receptacle unit
US9054464B1 (en) Power supply connection structure device
US6884125B2 (en) Secured connector and using process thereof
GB2410844A (en) Swivel electrical connector
US8215974B2 (en) Power plug and power plug assembly
CN213212621U (zh) 网尾结构和电子装置
TWM323745U (en) Series-connected rotational socket
KR100977381B1 (ko) 잠금장치가 구비된 전원어댑터
JP2005056758A (ja) 電源接続装置
CN104538793B (zh) 一种环保插座
CN103259146A (zh) 一种塑料插座件
CN210779363U (zh) 一种插座
CN216413325U (zh) 一种插头组件及具有该插头组件的设备
CN214280348U (zh) 插线板
JP3242826U (ja) 回転式ソケットおよびテーブルタップ
CN208045898U (zh) 一种新型可旋转插座装置
CN214044093U (zh) 插线板
JP3197061U (ja) 多機能の回転式ソケット
CN221806089U (zh) 一种插孔可旋转的多孔插线板
CN210779396U (zh) 一种旋转插头
CN219106708U (zh) 蛇形多变排插
KR200470644Y1 (ko) 퍼즐형 멀티 콘센트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