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134252U - 一种平行电缆 - Google Patents

一种平行电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134252U
CN202134252U CN201120287127U CN201120287127U CN202134252U CN 202134252 U CN202134252 U CN 202134252U CN 201120287127 U CN201120287127 U CN 201120287127U CN 201120287127 U CN201120287127 U CN 201120287127U CN 202134252 U CN202134252 U CN 20213425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ath
parallel cable
tearing
tearing port
parall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2871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方亚琴
蒋菊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1202871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13425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13425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134252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sulated Conduc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线电缆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平行电缆,它包括两根平行放置的绝缘线、包覆在绝缘线外的护套;绝缘线相交的上方或下方,与护套之间有间隙;绝缘线由位于内层的导体及包覆住导体的绝缘层构成;其特征在于护套上有贯穿护套的撕裂口,且撕裂口位于间隙处;撕裂口沿护套间隔地、且成直线地分布;撕开电缆的撕裂力在3.5牛顿到9.5牛顿之间;电缆一端固定且承受10牛顿负载的情况下,另一端相对一端顺时针扭转10圈、逆时针回到初始位置、逆时针扭转10圈的情况下,护套不开裂且不被撕开。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开剥相当方便,撕开力恰当且抗扭转性能优良,原材料更加节省。

Description

一种平行电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线电缆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平行电缆。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平行护套线已被广泛应用,尤其是家庭装修方面,参见图1及图2,常用的平行护套线由两根相互平行的绝缘线、包覆住绝缘线的护套1组成,绝缘线由位于内层的导体3及包覆住导体的绝缘层2构成。由于绝缘线为圆形且平行放置,故两根绝缘线相交的上方或下方,与护套之间存在着间隙4,安装时,先从间隙处剪开或割开护套,然后通过撕拉绝缘线来达到分开护套的目的。由于护套材料比较牢固,因此,有时很难撕开,尤其是在安装位于上部的电灯、电器时,更不敢用于撕,只能用刀类开剥,这样极易破坏绝缘层,存在安全隐患,因此,给施工带来了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便于开剥的平行电缆,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二是揭示该种电缆的制作方法,它们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平行电缆,包括两根平行放置的绝缘线、包覆在绝缘线外的护套1;两根绝缘线相交的上方或下方,与护套之间具有间隙4;绝缘线由位于内层的导体3及包覆住导体的绝缘层2构成;其特征在于护套上具有贯穿护套的撕裂口,且撕裂口位于间隙处;所述撕裂口沿护套间隔地、且成直线地分布;撕开所述平行电缆的撕裂力在3.5牛顿到9.5牛顿之间;所述平行电缆在一端固定且承受10牛顿负载的情况下,另一端相对一端顺时针连续扭转10圈、再逆时针连续扭转10圈回到原始位置、再逆时针连续扭转10圈的情况下,护套不开裂且不被撕开。
上述所述的平行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撕裂口在护套的上表面、下表面的至少一个表面上存在。
上述所述的平行电缆,其特征在于护套的同一表面上的撕裂口的宽度是相等的。
上述所述的平行电缆,其特征在于护套的同一表面上的撕裂口的长度是相等的或不相等的。
上述所述的平行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套为高密度聚乙烯或中密度聚乙烯或PVC。
上述所述的平行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套为由20%重量的高密度聚乙烯与80%重量的线性低密度聚乙烯的混合物做成的。
上述所述的平行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层为高密度聚乙烯或中密度聚乙烯或PVC或低烟无卤材料。
上述所述的平行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体为单根金属棒或多根金属丝的绞合体。
上述所述任一种平行电缆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含以下步骤:
第一步:选取导体;
第二步:在导体外挤塑形成绝缘层,得到绝缘线;
第三步:重复第一至第二步,形成第二绝缘线;
第四步:将第二步得到的绝缘线与第三步得到的第二绝缘线穿过模具且使两者平行放置,并同时牵引两绝缘线并开出挤塑机,在绝缘线外面挤上护套;两根绝缘线相交的上方或下方,与护套之间形成间隙;
第五步:在护套上表面或下表面或同时在护套的上、下表面用铲刮装置铲刮出撕裂口;所述撕裂口贯穿护套,且撕裂口位于间隙处;所述撕裂口沿护套间隔地、且成直线地分布;所述铲刮装置由可上下运动的固定体7及垂直安装在固定体上的铲刮刀6构成;铲刮装置上下运动的速度与平行电缆牵引的速度是同步的或异步的。
上述所述任一种平行电缆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含以下步骤:
第一步:选取导体;
第二步:在导体外挤塑形成绝缘层,得到绝缘线;
第三步:重复第一至第二步,形成第二绝缘线;
第四步:将第二步得到的绝缘线与第三步得到的第二绝缘线穿过模具且使两者平行放置,并同时牵引两绝缘线并开出挤塑机,在绝缘线外面挤上护套;两根绝缘线相交的上方或下方,与护套之间形成间隙;
第五步:在护套上表面或下表面或同时在护套的上、下表面用铲刮装置铲刮出撕裂口;所述撕裂口贯穿护套,且撕裂口位于间隙处;所述撕裂口沿护套间隔地、且成直线地分布;所述铲刮装置由动力装置9、传动装置8、铲刮刀6构成,动力装置固定在底座10上,底座固定在基座11上,铲刮刀安装在动力装置上,动力装置与传动装置相接;动力装置使铲刮刀旋转切削护套表面形成撕列口,动力装置的转速是与平行电缆牵引的速度是同步的或异步的。
上述所述平行电缆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装置为电动机,传动装置为轴或齿轮组或蜗轮蜗杆组件。
上述所述任一种平行电缆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步所述导体是单根金属棒,或者是由多根金属导线绞合或编织形成的。
上述所述任一种平行电缆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步所述绝缘层为高密度聚乙烯或中密度聚乙烯或PVC或低烟无卤材料。
上述所述任一种平行电缆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五步所述护套的同一表面上的撕裂口的宽度是相等的。
上述所述任一种平行电缆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五步所述护套的同一表面上的撕裂口的长度是相等的或不相等的。
上述所述任一种平行电缆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五步所述护套为高密度聚乙烯或中密度聚乙烯或PVC,还可为由20%重量的高密度聚乙烯与80%重量的线性低密度聚乙烯的混合物做成的。
本实用新型的平行电缆,由于护套表面具有撕裂口,故开剥相当方便,撕开力较恰当且抗扭转性能优良,与现有技术相比,更加节省原材料;本实用新型的制作方法简单,易操作,当平行电缆被水平牵引时,将铲刮装置放置在位于护套外表面与间隙相对应处,通过上下运动或转动使铲刮刀不断铲刮护套,从而形成撕裂口;当然,铲刮装置的运动速度可以与平行电缆水平运动速度相匹配,从而使撕裂口的长度是均匀的;当然,也可以使两者速度异步,这样,撕裂口的长度就可能不一样长;由于铲刮装置的铲刮刀间隔地铲刮护套表面,因此,撕裂口也是间隙分布的;在生产过程中,只要保证平行电缆水平方面的运动,不使平行电缆扭曲且固定住铲刮装置的位置,即可使撕裂口在护套表面呈直线分布;护套料的特殊组份使本实用新型具有易撕裂的同时具备了耐扭转的性能。
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开剥相当方便,撕开力恰当且抗扭转性能优良,原材料更加节省;本实用新型方法简单,易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平行护套线的部分立体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实例1局部解剖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实例2局部解剖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实例3局部解剖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实例4局部解剖开的俯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实例4局部解剖开的仰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实例5中所用的铲刮装置铲刮护套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实例6中所用的铲刮装置铲刮护套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实施实例1至实施实例4为本实用新型平行电缆的实施例;实施实例5、实施实例6为本实用新型方法的实施例。
实施实例1
请见图3,并结合图1和图2,一种平行电缆,包括两根平行放置的绝缘线、包覆在绝缘线外的护套1;两根绝缘线相交的上方或下方,与护套之间具有间隙4;绝缘线由位于内层的导体3及包覆住导体的绝缘层2构成;其特征在于护套上具有贯穿护套的上撕裂口5,且撕裂口位于间隙处;所述撕裂口沿护套间隔地、且成直线地分布;撕开所述平行电缆的撕裂力在3.5牛顿到9.5牛顿之间;所述平行电缆在一端固定且承受10牛顿负载的情况下,另一端相对一端顺时针连续扭转10圈、再逆时针连续扭转10圈回到原始位置、再逆时针连续扭转10圈的情况下,护套不开裂且不被撕开;护套的表面上的撕裂口的长度是相等的。
实施实例2
请见图4,并结合图1和图2,一种平行电缆,包括两根平行放置的绝缘线、包覆在绝缘线外的护套1;两根绝缘线相交的上方或下方,与护套之间具有间隙4;绝缘线由位于内层的导体3及包覆住导体的绝缘层2构成;其特征在于护套上表面具有贯穿护套的上撕裂口5,护套下表面具有贯穿护套的下撕裂口51,且上、下撕裂口都位于间隙处;所述撕裂口沿护套间隔地、且成直线地分布;撕开所述平行电缆的撕裂力在3.5牛顿到9.5牛顿之间;所述平行电缆在一端固定且承受10牛顿负载的情况下,另一端相对一端顺时针连续扭转10圈、再逆时针连续扭转10圈回到原始位置、再逆时针连续扭转10圈的情况下,护套不开裂且不被撕开;护套的表面上的撕裂口的长度是相等的。
实施实例3
请见图5,并结合图1和图2,基本同实施实例1,不同之处在于:护套的表面上的撕裂口的长度是不相等的。
实施实例4
请见图6和图7,并结合图1、图2及图4,基本同实施实例2,不同之处在于:护套上表面的上撕裂口5的长度是不相等的;护套下表面的下撕裂口51的长度也是不相等的。
当然,上述任一实施实例中所述的平行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撕裂口在护套的上表面、下表面的至少一个表面上存在。
当然,上述任一实施实例中所述的平行电缆,其特征在于护套的同一表面上的撕裂口的宽度是相等的。
当然,上述任一实施实例中所述的平行电缆,其特征在于护套的同一表面上的撕裂口的长度是相等的或不相等的。
当然,上述任一实施实例中所述的平行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套为高密度聚乙烯或中密度聚乙烯或PVC。
当然,上述任一实施实例中所述的平行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套为由20%重量的高密度聚乙烯与80%重量的线性低密度聚乙烯的混合物做成的。
当然,上述任一实施实例中所述的平行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层为高密度聚乙烯或中密度聚乙烯或PVC或低烟无卤材料。
当然,上述任一实施实例中所述的平行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体为单根金属棒或多根金属丝的绞合体。
实施实例5
请见图8、并参阅图1至图7,一种平行电缆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含以下步骤:
第一步:选取导体;
第二步:在导体外挤塑形成绝缘层,得到绝缘线;
第三步:重复第一至第二步,形成第二绝缘线;
第四步:将第二步得到的绝缘线与第三步得到的第二绝缘线穿过模具且使两者平行放置,并同时牵引两绝缘线并开出挤塑机,在绝缘线外面挤上护套;两根绝缘线相交的上方或下方,与护套之间形成间隙;
第五步:在护套上表面或下表面或同时在护套的上、下表面用铲刮装置铲刮出撕裂口;所述撕裂口贯穿护套,且撕裂口位于间隙处;所述撕裂口沿护套间隔地、且成直线地分布;所述铲刮装置由可上下运动的固定体7及垂直安装在固定体上的铲刮刀6构成;铲刮装置上下运动的速度与平行电缆牵引的速度是同步的或异步的。
实施实例6
请见图9、并参阅图1至图7,一种平行电缆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含以下步骤:
第一步:选取导体;
第二步:在导体外挤塑形成绝缘层,得到绝缘线;
第三步:重复第一至第二步,形成第二绝缘线;
第四步:将第二步得到的绝缘线与第三步得到的第二绝缘线穿过模具且使两者平行放置,并同时牵引两绝缘线并开出挤塑机,在绝缘线外面挤上护套;两根绝缘线相交的上方或下方,与护套之间形成间隙;
第五步:在护套上表面或下表面或同时在护套的上、下表面用铲刮装置铲刮出撕裂口;所述撕裂口贯穿护套,且撕裂口位于间隙处;所述撕裂口沿护套间隔地、且成直线地分布;所述铲刮装置由动力装置9、传动装置8、铲刮刀6构成,动力装置固定在底座10上,底座固定在基座11上,铲刮刀安装在动力装置上,动力装置与传动装置相接;动力装置使铲刮刀旋转切削护套表面形成撕列口,动力装置的转速是与平行电缆牵引的速度是同步的或异步的。
上述所述平行电缆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装置为电动机,传动装置为轴或齿轮组或蜗轮蜗杆组件。
上述所述任一种平行电缆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步所述导体是单根金属棒,或者是由多根金属导线绞合或编织形成的。
上述所述任一种平行电缆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步所述绝缘层为高密度聚乙烯或中密度聚乙烯或PVC或低烟无卤材料。
上述所述任一种平行电缆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五步所述护套的同一表面上的撕裂口的宽度是相等的。
上述所述任一种平行电缆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五步所述护套的同一表面上的撕裂口的长度是相等的或不相等的。
上述所述任一种平行电缆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五步所述护套为高密度聚乙烯或中密度聚乙烯或PVC,还可为由20%重量的高密度聚乙烯与80%重量的线性低密度聚乙烯的混合物做成的。
本实用新型的平行电缆,由于护套表面具有撕裂口,故开剥相当方便,撕开力较恰当且抗扭转性能优良,与现有技术相比,更加节省原材料;本实用新型的制作方法简单,易操作,当平行电缆被水平牵引时,将铲刮装置放置在位于护套外表面与间隙相对应处,通过上下运动或转动使铲刮刀不断铲刮护套,从而形成撕裂口;当然,铲刮装置的运动速度可以与平行电缆水平运动速度相匹配,从而使撕裂口的长度是均匀的;当然,也可以使两者速度异步,这样,撕裂口的长度就可能不一样长;由于铲刮装置的铲刮刀间隔地铲刮护套表面,因此,撕裂口也是间隙分布的;在生产过程中,只要保证平行电缆水平方面的运动,不使平行电缆扭曲且固定住铲刮装置的位置,即可使撕裂口在护套表面呈直线分布;护套料的特殊组份使本实用新型具有易撕裂的同时具备了耐扭转的性能。
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开剥相当方便,撕开力恰当且抗扭转性能优良,原材料更加节省;本实用新型方法简单,易操作。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可以按其他种种形式实施运用,它们同样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平行电缆,包括两根平行放置的绝缘线、包覆在绝缘线外的护套(1);两根绝缘线相交的上方或下方,与护套之间具有间隙(4);绝缘线由位于内层的导体(3)及包覆住导体的绝缘层(2)构成;其特征在于护套上具有贯穿护套的撕裂口,且撕裂口位于间隙处;所述撕裂口沿护套间隔地、且成直线地分布;撕开所述平行电缆的撕裂力在3.5牛顿到9.5牛顿之间;所述平行电缆在一端固定且承受10牛顿负载的情况下,另一端相对一端顺时针连续扭转10圈、再逆时针连续扭转10圈回到原始位置、再逆时针连续扭转10圈的情况下,护套不开裂且不被撕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行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撕裂口在护套的上表面、下表面的至少一个表面上存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行电缆,其特征在于护套的同一表面上的撕裂口的长度是相等的或不相等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行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套为高密度聚乙烯或中密度聚乙烯或PVC。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行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层为高密度聚乙烯或中密度聚乙烯或PVC或低烟无卤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行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体为单根金属棒或多根金属丝的绞合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行电缆,其特征在于护套的同一表面上的撕裂口的宽度是相等的。
CN201120287127U 2011-08-08 2011-08-08 一种平行电缆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13425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287127U CN202134252U (zh) 2011-08-08 2011-08-08 一种平行电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287127U CN202134252U (zh) 2011-08-08 2011-08-08 一种平行电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134252U true CN202134252U (zh) 2012-02-01

Family

ID=455230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28712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134252U (zh) 2011-08-08 2011-08-08 一种平行电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134252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5143646A1 (zh) * 2014-03-26 2015-10-01 奇点新源国际技术开发(北京)有限公司 光电复合缆
CN116153576A (zh) * 2023-04-20 2023-05-23 浙江元通线缆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高阻燃柔性防火电缆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5143646A1 (zh) * 2014-03-26 2015-10-01 奇点新源国际技术开发(北京)有限公司 光电复合缆
CN105765669A (zh) * 2014-03-26 2016-07-13 奇点新源国际技术开发(北京)有限公司 光电复合缆
CN105765669B (zh) * 2014-03-26 2018-01-23 奇点新源国际技术开发(北京)有限公司 光电复合缆
CN116153576A (zh) * 2023-04-20 2023-05-23 浙江元通线缆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高阻燃柔性防火电缆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134252U (zh) 一种平行电缆
CN102280188B (zh) 平行电缆及其制作方法
CN204440940U (zh) 特种水下悬浮电缆
CN105845254A (zh) 一种电力传送用电缆及其制作方法
CN204315282U (zh) 一种平行结构电力电缆
CN206058956U (zh) 一种海底电缆护套填充结构总成
CN205291519U (zh) 一种新型注塑机
CN202549355U (zh) 移动型耐寒电缆
CN206379188U (zh) 轨道交通地铁安全门动力及信号传输系统专用电缆
CN202601314U (zh) 一种汽车音响用同轴电缆
CN203910331U (zh) 双支屏蔽数据传输电缆
CN204480721U (zh) 一种铜钛合金电缆
CN204926857U (zh) 全阻水平行集束架空绝缘电缆
CN202495307U (zh) 多层护套连续挤出装置
CN202796161U (zh) 双阻燃型铜包铝线控制电缆
CN205354712U (zh) 高阻燃聚氯乙烯绝缘电线
CN202042218U (zh) 一种汽车电路双色护套集束电缆
CN204946595U (zh) 一种新型塑料绝缘电力电缆
CN202549428U (zh) 防水电缆
CN202736546U (zh) 一种新型阻燃环保电缆
CN2800450Y (zh) 汽车音响用同轴电缆
CN202205490U (zh) 热塑性聚氨酯绝缘和护套特控电缆
CN204857236U (zh) 一种耐电晕控制电缆
CN2582121Y (zh) 工业数据总线电缆
CN201765855U (zh) 环保清洁电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201

Termination date: 2013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