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126531U - 取像用光学镜片组 - Google Patents

取像用光学镜片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126531U
CN202126531U CN2011201842780U CN201120184278U CN202126531U CN 202126531 U CN202126531 U CN 202126531U CN 2011201842780 U CN2011201842780 U CN 2011201842780U CN 201120184278 U CN201120184278 U CN 201120184278U CN 202126531 U CN202126531 U CN 20212653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image
lens element
focal length
optic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18427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宗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1265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126531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01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 G02B13/001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 G02B13/002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 G02B13/004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having five or more lens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enses (AREA)

Abstract

一种取像用光学镜片组,其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沿着光轴排列的:正屈折力的第一透镜,其物侧光学面为凸面;具有负屈折力的第二透镜,其物侧光学面为凹面,其像侧光学面为凸面;具有屈折力的第三透镜;具有正屈折力的第四透镜,其物侧光学面为凹面,其像侧光学面为凸面;具有负屈折力的第五透镜,其像侧光学面为凹面,其物侧光学面与像侧光学面均为非球面、且其像侧光学面设置有至少一个反曲点;还包含光圈与设置于成像面处的影像感测组件,以供被摄物成像;所述取像用光学镜片组满足特定的条件。藉此,本实用新型除具有良好的像差修正,还可减小光学镜头组总长,以应用于相机、手机相机等良好摄像目的的使用需求。

Description

取像用光学镜片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取像用光学镜片组,特别是涉及一种五个透镜构成的全长短且低成本的光学镜头组,以应用于电子产品上。 
背景技术
藉由科技的进步,现在的数位相机使用的光学系统、网络相机使用的镜头或行动电话镜头,主要的发展趋势除了朝向小型化、低成本的光学镜头组外,同时还希望能达到具有良好的像差修正能力,具有高分辨率、高成像质量的光学镜头组。 
在小型电子产品的取像用光学镜片组,公知有二镜片式、三镜片式、四镜片式及五镜片式以上的不同设计,然而以成像质量考虑,四镜片式及五镜片式光学镜头组在像差修正、光学传递函数MTF(Modulation Transfer Function)性能上较具优势;其中,又以五镜片式相较四镜片式的分辨率更高,适用于高质量、高像素(pixel)要求的电子产品。 
在各种小型化的五镜片式固定焦距的取像用光学镜片组设计中,公知技术以不同的正或负屈光度组合;如日本专利公开号JP2006-293042、JP2005-015521,美国公开号US2004/0196571、US2003/0117722、中国台湾专利TW M313781等采用二组迭合(cemented doublet)的透镜,以缩短光学系统的全长;但因相邻接的两个光学面必须采用相同的曲面,这造成光学设计上的困难或像差修正不易,在实用上有很大限制。 
在小型数位相机、网络相机、行动电话镜头等产品,其光学镜头组要求小型化、焦距短、像差调整良好;在五镜片式的各种不同设计的固定焦距取像光学系统中,其中以屈折力相异且具有反曲点的第四镜片与第五镜片,较能符合像差修正良好且全长不致于过长的设计需求;尤其以五片透镜构成的光学系统,较可设计出高像素需求的光学系统,如中国台湾专利TW I329755、TW201038966、TWM332199;美国专利US7,710,665等,可趋向于良好的像差修正,但在光学系统全长方面仍难符合小型电子设备使用。美国专利 US7,826,151、US2010/0254029、US2010/0253829等分别使用具有反曲点的第五透镜以朝向更短的全长为设计。这些公知的技术中,采用具有反曲点的第五透镜以修正像差或成像畸变,但在第三透镜与第四透镜间则必须付出较长的间距,不利于更短的全长为设计;或者为达较短全长的目的,却将第四透镜与第五透镜间的距离缩至过短,造成像差修正不易。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更实用性的设计,在缩短光学镜头组同时,利用五个透镜的屈折力、凸面与凹面的组合,除有效缩短光学镜头组的总长度外,还可进一步提高成像质量、降低制造的复杂度,以应用于小型的电子产品上。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目的之一为提供一种取像用光学镜片组,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沿着光轴排列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及第五透镜;其中,第一透镜为具有正屈折力,其物侧光学面为凸面;其中,第二透镜为负屈折力,其物侧光学面为凹面、其像侧光学面为凸面;其中,第三透镜为具屈折力,可为正屈折力或在不同应用目时可为负屈折力;其中,第四透镜为具有正屈折力,其物侧光学面为凹面、其像侧光学面为凸面;其中,第五透镜为负屈折力,其像侧光学面为凹面,其物侧光学面与像侧光学面均为非球面,其像侧光学面设置有至少一个反曲点;所述取像用光学镜片组满足下列关系式: 
-6.0<(R3+R4)/(R3-R4)<-1.0                     (1) 
0.3<T34/T45<2.5                               (2) 
-0.25<N1-N2≤0                                 (3) 
其中,R3为第二透镜的物侧光学面的曲率半径,R4为第二透镜的像侧光学面的曲率半径,T34为第三透镜的像侧光学面至第四透镜的物侧光学面在光轴上的距离,T45为第四透镜的像侧光学面至第五透镜的物侧光学面在光轴上的距离,N1为第一透镜的折射率,N2为第二透镜的折射率。 
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取像用光学镜片组,如上所述,可设置一影像感测组件;影像感测组件设置于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及第五透镜组合后的一成像面的位置上;除满足式(1)、式(2)及式(3)外,进一步满足下列关系式: 
TTL/ImgH<2.0                                    (4) 
其中,TTL为第一透镜的物侧光学面至成像面于光轴上的距离,ImgH为影像感测组件有效感测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 
再一方面,提供一种取像用光学镜片组,沿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着光轴排列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及第五透镜;其中,第一透镜为具有正屈折力,其物侧光学面为凸面;其中,第二透镜为负屈折力,其物侧光学面为凹面、其像侧光学面为凸面;其中,第三透镜为具屈折力,可为正屈折力或在不同应用目时可为负屈折力,其像侧光学面为凹面;其中,第四透镜为具有正屈折力,系由塑料材料所制成,其物侧光学面为凹面、其像侧光学面为凸面,其物侧光学面与像侧光学面均为非球面;其中,第五透镜为负屈折力,系由塑料材料所制成,其像侧光学面为凹面,其物侧光学面与像侧光学面均为非球面,其像侧光学面设置有至少一个反曲点;对于不同的应用目的,除满足式(1)、(2)及(3)关系式外,进一步可分别满足下列关系式之一或其组合: 
|f1/f3|<0.75                      (5) 
28<v1-v2<45                      (6) 
较佳地-4.0<(R3+R4)/(R3-R4)<-1.0;(7) 
0<f/f4<2.0,                     (8) 
(|R5|+|R6|)/f<4.0                 (9) 
较佳地(|R5|+|R6|)/f<2.0           (14) 
0.04<CT4/f<0.20                  (10) 
|f/f4|+|f/f5|<3.5                 (11) 
较佳地|f1/f3|<0.5,或             (12) 
较佳地|f1/f3|<0.35                (13) 
其中,T34为第三透镜的像侧光学面至第四透镜的物侧光学面在光轴上的距离,T45为第四透镜的像侧光学面至第五透镜的物侧光学面在光轴上的距离,CT4为第四透镜在光轴上的厚度,v1为第一透镜的色散系数,v2为第二透镜的色散系数,f为取像用光学镜片组的焦距,f1为第一透镜的焦距,f3为第三透镜的焦距,f4为第四透镜的焦距,f5为第五透镜的焦距,R3为第二透镜的物侧光学面的曲率半径,R4为第二透镜的像侧光学面的曲率半径,R5为第三透镜的物侧光学面的曲率半径,R6为第三透镜的像侧光学面的曲率半径。 
本实用新型另一个主要目的为提供一种取像用光学镜片组,沿着光轴排 列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及第五透镜;其中,第一透镜具有正屈折力,其物侧光学面为凸面;其中,第二透镜为负屈折力,其物侧光学面为凹面、其像侧光学面为凸面;其中,第三透镜具有负屈折力;其中,第四透镜具有屈折力,由塑料材料所制成,其物侧光学面为凹面、其像侧光学面为凸面,其物侧光学面与像侧光学面均为非球面;其中,第五透镜具有屈折力,由塑料材料所制成,其像侧光学面为凹面,其物侧光学面与像侧光学面均为非球面,其像侧光学面设置有至少一个反曲点;所述取像用光学镜片组满足下列关系式: 
-6.0<(R3+R4)/(R3-R4)<-1.0        (1) 
|f1/f3|<0.75                      (5) 
其中,R3为第二透镜的物侧光学面的曲率半径,R4为第二透镜的像侧光学面的曲率半径,f为取像用光学镜片组的焦距,f1为第一透镜的焦距,f3为第三透镜的焦距。 
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取像用光学镜片组,如前所述,对于不同的应用目的,除满足式(1)、(5)外,进一步可满足下列关系式: 
较佳地|f1/f3|<0.5                (12) 
28<v1-v2<45                     (6) 
其中,f为取像用光学镜片组之焦距,f1为第一透镜的焦距,f3为第三透镜的焦距,v1为第一透镜的色散系数,v2为第二透镜的色散系数。 
再一方面,提供一种取像用光学镜片组,沿着光轴排列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及第五透镜;其中,第一透镜具有正屈折力,其物侧光学面为凸面;其中,第二透镜为负屈折力,其物侧光学面为凹面、其像侧光学面为凸面;其中,第三透镜具有负屈折力,其像侧光学面为凹面;其中,第四透镜具有正屈折力,为塑料材料所制成,其物侧光学面为凹面、其像侧光学面为凸面,其物侧光学面与像侧光学面均为非球面;其中,第五透镜为负屈折力,其像侧光学面为凹面,其物侧光学面与像侧光学面均为非球面,其像侧光学面设置有至少一个反曲点;对于不同的应用目的,除满足式(1)、式(5)、式(6)及式(12)关系式外,进一步可分别满足下列关系式之一或其组合: 
(|R5|+|R6|)/f<4.0                (9) 
较佳地|f1/f3|<0.35               (15) 
0.04<CT4/f<0.20                        (10) 
其中,R5为第三透镜的物侧光学面的曲率半径,R6为第三透镜的像侧光学面的曲率半径,CT4为第四透镜在光轴上的厚度,f为取像用光学镜片组的焦距,f1为第一透镜的焦距,f3为第三透镜的焦距。 
本实用新型再一个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取像用光学镜片组,沿着光轴排列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其中,第一透镜具有正屈折力,其物侧光学面为凸面;其中,第二透镜为负屈折力,其物侧光学面为凹面、其像侧光学面为凸面;其中,第三透镜具有屈折力,可为正屈折力或负屈折力,其像侧光学面为凹面;其中,第四透镜具有正屈折力,由塑料材料所制成,其像侧光学面为凸面,其物侧光学面与像侧光学面均为非球面;其中,第五透镜为负屈折力,由塑料材料所制成,其像侧光学面为凹面,其物侧光学面与像侧光学面均为非球面,其像侧光学面设置有至少一个反曲点;所述取像用光学镜片组满足下列关系式: 
-6.0<(R3+R4)/(R3-R4)<-1.0             (1) 
0.3<T34/T45<2.5                       (2) 
|f1/f3|<0.75                    (5) 
其中,R3为第二透镜的物侧光学面的曲率半径,R4为第二透镜的像侧光学面的曲率半径,T34为第三透镜的像侧光学面至第四透镜的物侧光学面在光轴上的距离,T45为第四透镜的像侧光学面至第五透镜的物侧光学面在光轴上的距离,f为取像用光学镜片组的焦距,f1为第一透镜的焦距,f3为第三透镜的焦距。 
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取像用光学镜片组,如前所述,对于不同的应用目的,除满足式式(1)、式(2)与式(5)外,进一步可分别满足下列关系式之一或其组合: 
28<v1-v2<45                          (6) 
较佳地|f1/f3|<0.5                     (12) 
(|R5|+|R6|)/f<2.0                     (14) 
0.04<CT4/f<0.20                      (10) 
其中,v1为第一透镜的色散系数,v2为第二透镜的色散系数,R5为第三透镜的物侧光学面的曲率半径,R6为第三透镜的像侧光学面的曲率半径,CT4为第四透镜在光轴上的厚度,f为取像用光学镜片组的焦距,f1为第一透镜的 焦距,f3为第三透镜的焦距。 
本实用新型藉由上述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与第五透镜,在光轴上以适当的间距组合配置,可获得良好得像差修正与具有优势的光学传递函数MTF(Modulation Transfer Function),并可有效缩短光学镜头组镜头的全长,以应用于小型电子设备中摄像用的成像光学系统。 
本实用新型取像用光学镜片组中,正屈折力的第一透镜与负屈折力第二透镜、正或负屈折力第三透镜,除提供第一透镜、第二透镜与第三透镜组合所需的的屈折力外,并先进行像差补偿,再由第四透镜的正屈折力,提供更大的屈折力,加大影像的幅度;再由第五透镜以修正第四透镜的影像的像差与色差,并调合光学传递函数,以提高整体取像用光学镜片组的解像力,使整体取像用光学镜片组像差与畸变能符合高分辨率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取像用光学镜片组中,正屈折力的第一透镜、负屈折力的第二透镜与正或负屈折力的第三透镜、正屈折力的第四透镜的组合,与负的第五透镜的屈折力补偿,可有效减少取像用光学镜片组的全长,使在相同的全长下可获得更大的影像感测组件有效像素的范围;或换言之,在相同的影像感测组件有效像素的范围,可设计出较短的取像用光学镜片组。 
本实用新型取像用光学镜片组中,可通过使第四透镜或第五透镜由塑料材料制成,有利于制造及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A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光学系统示意图; 
图1B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像差曲线图; 
图2A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光学系统示意图; 
图2B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像差曲线图; 
图3A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光学系统示意图; 
图3B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像差曲线图; 
图4A是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光学系统示意图; 
图4B是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像差曲线图; 
图5A是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的光学系统示意图; 
图5B是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的像差曲线图; 
图6A是本实用新型第六实施例的光学系统示意图; 
图6B是本实用新型第六实施例的像差曲线图; 
图7A是本实用新型第七实施例的光学系统示意图; 
图7B是本实用新型第七实施例的像差曲线图; 
图8A是本实用新型第八实施例的光学系统示意图; 
图8B是本实用新型第八实施例的像差曲线图; 
图9A是本实用新型第九实施例的光学系统示意图; 
图9B是本实用新型第九实施例的像差曲线图; 
图10A是本实用新型第十实施例的光学系统示意图; 
图10B是本实用新型第十实施例的像差曲线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0、1000:光圈; 
110、210、310、410、510、610、710、810、910、1010:第一透镜; 
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1、1011:第一透镜的物侧光学面; 
112、212、312、412、512、612、712、812、912、1012:第一透镜的像侧光学面; 
120、220、320、420、520、620、720、820、920、1020:第二透镜; 
121、221、321、421、521、621、721、821、921、1021:第二透镜的物侧光学面; 
122、222、322、422、522、622、722、822、922、1022:第二透镜的像侧光学面; 
130、230、330、430、530、630、730、830、930、1030:第三透镜; 
131、231、331、431、531、631、731、831、931、1031:第三透镜的物侧光学面; 
132、232、332、432、532、632、732、832、932、1032:第三透镜的像侧光学面; 
140、240、340、440、540、640、740、840、940、1040:第四透镜; 
141、241、341、441、541、641、741、841、941、1041:第四透镜的物侧光学面; 
142、242、342、442、542、642、742、842、942、1042:第四透镜的像侧光学面; 
150、250、350、450、550、650、750、850、950、1050:第五透镜; 
151、251、351、451、551、651、751、851、951、1051:第五透镜的物侧光学面; 
152、252、352、452、552、652、752、852、952、1052:第五透镜的像侧光学面; 
160、260、360、460、560、660、760、860、960、1060:红外线滤除滤光片; 
170、270、370、470、570、670、770、870、970、1070:成像面; 
180、280、380、480、580、680、780、880、980、1080:影像感测组件; 
CT4:第四透镜在光轴上的厚度; 
f:取像用光学镜片组的焦距; 
f1:第一透镜的焦距; 
f3:第三透镜的焦距; 
f4:第四透镜的焦距; 
N1:第一透镜的折射率; 
N2:第二透镜的折射率; 
R3:第二透镜的物侧光学面的曲率半径; 
R4:第二透镜的像侧光学面的曲率半径; 
R5:第三透镜的物侧光学面的曲率半径; 
R6:第三透镜的像侧光学面的曲率半径; 
T34:第三透镜的像侧光学面至第四透镜的物侧光学面在光轴上的距离; 
T45:第四透镜的像侧光学面至第五透镜的物侧光学面在光轴上的距离; 
v1:第一透镜的色散系数; 
v3:第三透镜的色散系数; 
TTL:第一透镜的物侧光学面至成像面在光轴上的距离; 
ImgH:影像感测组件有效感测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 
Fno:光圈值;以及 
HFOV:最大视角的一半。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取像用光学镜片组,请参阅图1A,取像用光学镜片 组由物侧至像侧依次包括沿着光轴排列的:第一透镜110、第二透镜120、第三透镜130、第四透镜140及第五透镜150;其中,第一透镜110为具有正屈折力,在近光轴处,其物侧光学面111为凸面、其像侧光学面112为凸面,且其物侧光学面111及像侧光学面112可为非球面或球面所构成;其中,第二透镜120具负屈折力,在近光轴处,其物侧光学面121为凹面、其像侧光学面122为凸面,且其物侧光学面121及像侧光学面122可为非球面或球面所构成;其中,第三透镜130为具有负屈折力,在近光轴处,其物侧光学面131为凸面、其像侧光学面132为凹面,且其物侧光学面131及像侧光学面132可为非球面或球面所构成;其中,第四透镜140具有正屈折力,在近光轴处,其物侧光学面141为凹面、像侧光学面142为凸面,且其物侧光学面141及像侧光学面142可为非球面或球面所构成;其中,第五透镜150具有负屈折力,在近光轴处,其物侧光学面151为凹面,其像侧光学面152为凹面,其物侧光学面151与像侧光学面152均为非球面,且其像侧光学面152设置有至少一个反曲点;取像用光学镜片组另包含光圈100与红外线滤除滤光片160,所述光圈100设置于第一透镜110与第二透镜120之间;红外线滤除滤光片160设置于第五透镜150与成像面170之间,通常为平板光学材料制成,不影响本实用新型取像用光学镜片组的焦距;取像用光学镜片组并可包含影像感测组件180,设置于成像面170上,可将被摄物形成影像。第一透镜110、第二透镜120、第三透镜130、第四透镜140及第五透镜150的非球面光学面,其非球面的方程式(Aspherical Surface Formula)为式(15): 
X ( Y ) = ( Y 2 / R ) 1 + ( 1 - ( 1 + K ) ( Y / R ) 2 ) + Σ i ( A i ) · ( Y i ) - - - ( 15 )
其中, 
X:非球面上距离光轴为Y的点与相切于非球面的光轴上的顶点的切面的相对高度; 
Y:非球面曲线上的点与光轴的距离; 
R:在近轴上的曲率半径; 
K:锥面系数; 
Ai:第i阶非球面系数。 
本实用新型的取像用光学镜片组藉由前述第一透镜110、第二透镜120、第三透镜130、第四透镜140、第五透镜150及光圈100与影像感测组件180 配置,满足关系式:式(1)、式(2)与式(3)。 
当限制第二透镜120的物侧光学面121的曲率半径R3与第二透镜120的像侧光学面122的曲率半径R4比值(式(1)),可减少出射第二透镜120的角度,此可使第二透镜120减少像差;若限制第三透镜130的像侧光学面132至第四透镜140的物侧光学面141的距离T34与第四透镜140的像侧光学面142至第五透镜150的物侧光学面151间的距离T45比值(式(2)),可使光线通过第二透镜120与空气间隙进入第三透镜130的折射角度在一定范围内,以增大折射角减少全长;在限制第一透镜110的折射率N1与第二透镜120的折射率N2的差值(式(3)),可减少不同波长的光线在经过第一透镜110与第二透镜120产生折射角的差异,减少光学系统的彗形像差。在限制第一透镜110的色散系数v1与第二透镜120的色散系数v2的差值时(式(6)),可缩小第一透镜110与第二透镜120的色差,并可增加第二透镜120的像差补偿能力。若满足式(9)时,限制第三透镜130的物侧光学面131的曲率半径R5的绝对值和第三透镜130的像侧光学面132的曲率半径R6的绝对值之和与取像用光学镜片组的焦距f的比值,可进一步减少第三透镜130的球差。 
更进一步,当满足式(4)时,可有效减少取像用光学镜片组的全长,使在相同的全长下可获得更大的影像感测组件有效像素的范围。当满足式(10)时,可减少第四透镜140的厚度CT4与取像用光学镜片组的焦距f的比值,除降低取像用光学镜片组的全长外,可使第四透镜140不致于过厚,减少制作的困难。 
当满足式(5)、式(8)或式(11)时,即在整体焦距f、第一透镜110的焦距f1、第三透镜130的焦距f3、第四透镜140的焦距f4与第五透镜150的焦距f5间取得平衡,可以有效分配取像用光学镜片组中第一透镜110、第三透镜130、第四透镜140与第五透镜150所需的屈折力,并减少取像用光学镜片组对于误差的敏感度。 
本实用新型再提供一种取像用光学镜片组,请参阅图2A,取像用光学镜片组沿着光轴排列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第一透镜210、第二透镜220、第三透镜230、第四透镜240及第五透镜250;其中,第一透镜210为具有正屈折力,在近光轴处,其物侧光学面211为凸面、其像侧光学面212为凸面,其物侧光学面211及像侧光学面212可为非球面或球面所构成;其中,第二透镜220具负屈折力,在近光轴处,其物侧光学面221为凹面、其像侧光学 面222为凸面,其物侧光学面221及像侧光学面222可为非球面或球面所构成;其中,第三透镜230为具正屈折力,在近光轴处,其物侧光学面231为凸面、其像侧光学面232为凹面,其物侧光学面231及像侧光学面232可为非球面或球面所构成;其中,第四透镜240具有正屈折力,在近光轴处,其物侧光学面241为凹面、其像侧光学面242为凸面,其物侧光学面241及像侧光学面242可为非球面或球面所构成;其中,第五透镜250具有负屈折力,在近光轴处,其物侧光学面251为凹面、其像侧光学面252为凹面,其物侧光学面251与像侧光学面252均为非球面,其像侧光学面252设置有至少一个反曲点;取像用光学镜片组另包含光圈200与红外线滤除滤光片260,光圈200设置于第一透镜210与第二透镜220之间;红外线滤除滤光片260设置于第五透镜250与成像面270之间,通常为平板光学材料制成,不影响本实用新型取像用光学镜片组的焦距;取像用光学镜片组并可包含影像感测组件280,设置于成像面270上,可将被摄物形成影像。第一透镜210、第二透镜220、第三透镜230、第四透镜240及第五透镜250的非球面光学面,其非球面的方程式为使用式(15)的设计。 
本实用新型的取像用光学镜片组藉由前述第一透镜210、第二透镜220、第三透镜230、第四透镜240、第五透镜250及光圈200与影像感测组件280配置,满足前述之关系式式(1)至式(14)之一或其组合。 
本实用新型取像用光学镜片组将藉由以下具体实施例配合图式予以详细说明。 
<第一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光学系统示意图请参阅图1A,第一实施例的像差曲线请参阅图1B。第一实施例的取像用光学镜片组是主要由五片透镜、红外线滤除滤光片160、光圈100及影像感测组件180所构成的光学系统;在光轴上,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一透镜110,在本实施例第一透镜110为双凸型塑料材质制造的透镜,其物侧光学面111及像侧光学面112皆为非球面;具有负屈折力的第二透镜120,为塑料材质制造的透镜,在近轴上其物侧光学面121为凹面、其像侧光学面122为凸面,且第二透镜物侧光学面121及像侧光学面122皆为非球面;具有负屈折力的第三透镜130,为塑料材质制造的透镜,在近轴上其物侧光学面131为凸面、其像侧光学面132为凹面,且物侧光学面131与像侧光学面132皆为非球面;具 有正屈折力的第四透镜140,为塑料材质制造的透镜,在近轴上其物侧光学面141为凹面、其像侧光学面142为凸面,且物侧光学面141与像侧光学面142为非球面;具有负屈折力的第五透镜150,为塑料材质制造的透镜,在近轴上其物侧光学面151为凹面、其像侧光学面152为凹面,其物侧光学面151与像侧光学面152为非球面,且像侧光学面152设有至少一个反曲点;玻璃材质制成的红外线滤除滤光片(IR-filter)160,为平板玻璃,其不影响本实用新型取像用光学镜片组的焦距;设置于成像面170上的影像感测组件180。在本实施例中,取像用光学镜片组另设有光圈100,置于第一透镜110与第二透镜120之间。 
本实施例的光学数据如表一(参见说明书的最后部分)所示,其中,第一透镜110的物侧光学面111、第一透镜110的像侧光学面112、第二透镜120的物侧光学面121、第二透镜120的像侧光学面122、第三透镜130的物侧光学面131、第三透镜130的像侧光学面132、第四透镜140的物侧光学面141、第四透镜140的像侧光学面142、第五透镜150的物侧光学面151与第五透镜150的像侧光学面152均使用式(15)之非球面方程式所构成,其非球面系数如表二所示。 
本实施例取像用光学镜片组中,取像用光学镜片组的总焦距为f=4.05(毫米),构成的整体取像用光学镜片组的光圈值(f-number)Fno=2.60、最大视角的一半为HFOV=34.8(度)。 
参见表一,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透镜120的物侧光学面121的曲率半径R3,第二透镜120的像侧光学面122的曲率半径R4,第三透镜130的像侧光学面132至第四透镜140的物侧光学面141在光轴上的距离T34与第四透镜140的像侧光学面142至第五透镜150的物侧光学面151在光轴上的距离T45,第一透镜110的折射率N1,第二透镜120的折射率N2,它们之间的关系式(式(1)、式(2)及式(3))如下:(R3+R4)/(R3-R4)=-1.62、T34/T45=0.87;N1-N2=-0.090。 
在本实施例中,取像用光学镜片组另设有置于第一透镜110与第二透镜120之间的光圈100,第一透镜110的物侧光学面111至成像面170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TL,另外在成像面170设置影像感测组件180,影像感测组件180有效感测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为ImgH;其关系式(式(4))为TTL/ImgH=1.69。取像用光学镜片组的第四透镜140在光轴上的厚度CT4与取像用光学镜片组的焦距f;其关系式(式(10))为CT4/f=0.17。 
第一透镜110的色散系数v1与第二透镜120的色散系数v2之间的关系式(式(6))为v1-v2=32.1;若满足式(9)时,限制单位长度的取像用光学镜片组的焦距f下,第三透镜130的物侧光学面131的曲率半径R5与第三透镜130的像侧光学面132的曲率半径R6;其关系式(式(9))为(|R5|+|R6|)/f=1.22。 
另外,取像用光学镜片组的总焦距为f与第一透镜110的焦距f1、第三透镜130的焦距f3、第四透镜140的焦距f4、第五透镜150的焦距f5之间的关系式(式(5)、式(8)与式(11))为|f1/f3|=0.10;f/f4=1.34;|f/f4|+|f/f5|=2.83;各相关关系式的数据资料汇整于表二十一。 
由表一的光学数据及由图1B的像差曲线图可知,藉由本实用新型的取像用光学镜片组的本实施例,在球差(longitudinal spherical aberration)、像散(astigmatic field curving)与歪曲(distortion)有良好的补偿效果。 
<第二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光学系统示意图请参阅图2A,第二实施例的像差曲线请参阅图2B。第二实施例的取像用光学镜片组主要由五片透镜、红外线滤除滤光片260、光圈200及影像感测组件280所构成;在光轴上,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一透镜210,在本实施例第一透镜210为双凸型塑料材质制造的透镜,其物侧光学面211及像侧光学面212皆为非球面;具有负屈折力的第二透镜220,为塑料材质制造的透镜,在近轴上其物侧光学面221为凹面、其像侧光学面222为凸面,且其物侧光学面221及像侧光学面222皆为非球面;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三透镜230,为塑料材质制造的透镜,在近轴上其物侧光学面231为凸面、其像侧光学面232为凹面,且其物侧光学面231与像侧光学面232皆为非球面;具有正屈折力的第四透镜240,为塑料材质制造的透镜,在近轴上其物侧光学面241为凹面、其像侧光学面242为凸面,且其物侧光学面241与像侧光学面242为非球面;具有负屈折力的第五透镜250,为塑料材质制造的透镜,在近轴上其物侧光学面251为凹面、其像侧光学面252为凹面,其物侧光学面251与像侧光学面252为非球面,且其像侧光学面252设有至少一个反曲点;玻璃材质制成的红外线滤除滤光片260,为平板玻璃,其不影响本实用新型取像用光学镜片组的焦距;及设置于成像面270上的影像感测组件280。在本实施例中,取像用光学镜片组另设有置于第一透镜210与第二透镜220之间的光圈200。 
本实施例的光学数据如表三所示,其中,第一透镜210的物侧光学面211、 第一透镜210的像侧光学面212、第二透镜220的物侧光学面221、第二透镜220的像侧光学面222、第三透镜230的物侧光学面231、第三透镜230的像侧光学面232、第四透镜240的物侧光学面241、第四透镜240的像侧光学面242、第五透镜250的物侧光学面251与第五透镜250的像侧光学面252均使用式(15)的非球面方程式所构成,其非球面系数如表四所示。 
本实施例取像用光学镜片组中,取像用光学镜片组的总焦距为f=3.90(毫米),构成的整体取像用光学镜片组的光圈值Fno=2.15、最大视角的一半为HFOV=35.8(度)。 
参见表三,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透镜220的物侧光学面221的曲率半径R3,第二透镜220的像侧光学面222的曲率半径R4,第三透镜230的像侧光学面232至第四透镜240的物侧光学面241在光轴上的距离T34与第四透镜240的像侧光学面242至第五透镜250的物侧光学面251在光轴上的距离T45,第一透镜210之折射率N1,第二透镜220之折射率N2,它们之间的关系式(式(1)、式(2)及式(3))如下:(R3+R4)/(R3-R4)=-2.01、T34/T45=1.7;N1-N2=-0.090。 
在本实施例中,取像用光学镜片组另设有置于第一透镜210与第二透镜220之间的光圈200,第一透镜210的物侧光学面211至成像面270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TL,另设置影像感测组件280于成像面270,影像感测组件280有效感测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为ImgH;其关系式(式(4))为TTL/ImgH=1.64。取像用光学镜片组的第四透镜240在光轴上的厚度CT4与取像用光学镜片组的焦距f的关系式(式(10))为CT4/f=0.14。 
第一透镜210的色散系数为v1与第二透镜220之色散系数为v2;其关系式(式(6))为v1-v2=32.1;若满足式(9)时,限制单位长度的取像用光学镜片组的焦距f下,第三透镜230的物侧光学面231的曲率半径R5与第三透镜230的像侧光学面232的曲率半径R6;其关系式(式(9))为(|R5|+|R6|)/f=0.73。 
另外,取像用光学镜片组的焦距f与第一透镜210的焦距f1、第三透镜230的焦距f3、第四透镜240的焦距f4、第五透镜250的焦距f5之间的关系式(式(5)、式(8)与式(11))为|f1/f3|=0.39;f/f4=1.39;|f/f4|+|f/f5|=2.88;各相关关系式的数据资料汇整于表二十一。 
由表三的光学数据及由图2B的像差曲线图可知,藉由本实用新型的取像用光学镜片组的本实施例,对于球差、像散与畸变有良好的补偿效果。 
<第三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光学系统示意图请参阅图3A,第三实施例的像差曲线请参阅图3B。第三实施例的取像用光学镜片组主要由五片透镜、红外线滤除滤光片360、光圈300及影像感测组件380所构成;在光轴上,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一透镜310,为塑料材质制造的透镜,在近轴上其物侧光学面311为凸面、其像侧光学面312为凹面,且其物侧光学面311及像侧光学面312皆为非球面;具有负屈折力的第二透镜320,为塑料材质制造的透镜,在近轴上其物侧光学面321为凹面、其像侧光学面322为凸面,且其物侧光学面321及像侧光学面322皆为非球面;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三透镜330,为塑料材质制造的透镜,在近轴上其物侧光学面331为凸面、其像侧光学面332为凹面,且其物侧光学面331与像侧光学面332皆为非球面;具有正屈折力的第四透镜340,为塑料材质制造的透镜,在近轴上其物侧光学面341为凹面、其像侧光学面342为凸面,且其物侧光学面341与像侧光学面342为非球面;具有负屈折力的第五透镜350,为塑料材质制造的透镜,在近轴上其物侧光学面351为凸面、其像侧光学面352为凹面,其物侧光学面351与像侧光学面352为非球面,且其像侧光学面352设有至少一个反曲点;玻璃材质制成的红外线滤除滤光片360,为平板玻璃,其不影响本实用新型取像用光学镜片组的焦距;设置于成像面370上的影像感测组件380。在本实施例中,取像用光学镜片组另设有置于第一透镜310与被摄物之间的光圈300。 
本实施例的光学数据如表五所示,其中,第一透镜310的物侧光学面311、第一透镜310的像侧光学面312、第二透镜320的物侧光学面321、第二透镜320的像侧光学面322、第三透镜330的物侧光学面331、第三透镜330的像侧光学面332、第四透镜340的物侧光学面341、第四透镜340的像侧光学面342、第五透镜350的物侧光学面351与第五透镜350的像侧光学面352均使用式(15)的非球面方程式所构成,其非球面系数如表六所示。 
本实施例取像用光学镜片组中,取像用光学镜片组的总焦距为f=3.86(毫米),构成的整体取像用光学镜片组的光圈值Fno=2.40、最大视角的一半为HFOV=36.3(度)。 
参见表五,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透镜320的物侧光学面321的曲率半径R3、第二透镜320的像侧光学面322的曲率半径R4、第三透镜330的像侧光学面332至第四透镜340的物侧光学面341在光轴上的距离T34与第四透镜 340的像侧光学面342至第五透镜350的物侧光学面351在光轴上的距离T45、第一透镜310之折射率N1、第二透镜320之折射率N2之间的关系式(式(1)、式(2)及式(3))如下:(R3+R4)/(R3-R4)=-1.79、T34/T45=1.85;N1-N2=-0.090。 
在本实施例中,取像用光学镜片组另设有置于第一透镜310与被摄物之间的光圈300,第一透镜310的物侧光学面311至成像面370在光轴上的距离为TTL,另设置影像感测组件380于成像面370,影像感测组件380的有效感测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为ImgH;其关系式(式(4))为TTL/ImgH=1.59。取像用光学镜片组的第四透镜340在光轴上的厚度CT4与取像用光学镜片组的焦距f之间的关系式(式(10))为CT4/f=0.12。 
第一透镜310的色散系数v1与第二透镜320之色散系数v2之间的关系式(式(6))为v1-v2=32.1;若满足式(9)时,限制单位长度的取像用光学镜片组的焦距f下,第三透镜330的物侧光学面331的曲率半径R5与第三透镜330的像侧光学面332的曲率半径R6;其关系式(式(9))为(|R5|+|R6|)/f=0.78。 
又,取像用光学镜片组的焦距f与第一透镜310的焦距f1、第三透镜330的焦距f3、第四透镜340的焦距f4、第五透镜350的焦距f5之间的关系式(式(5)、式(8)与式(11))为|f1/f3|=0.27;f/f4=0.55;|f/f4|+|f/f5|=1.15;各相关关系式的数据资料汇整于表二十一。 
由表五的光学数据及由图3B的像差曲线图可知,藉由本实用新型的取像用光学镜片组的本实施例,对于球差、像散与歪曲有良好的补偿效果。 
<第四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光学系统示意图请参阅图4A,第四实施例的像差曲线请参阅图4B。第四实施例的取像用光学镜片组主要由五片透镜、红外线滤除滤光片460、光圈400及影像感测组件480所构成;在光轴上,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一透镜410,为塑料材质制造的透镜,在近轴上其物侧光学面411为凸面、其像侧光学面412为凹面,且其物侧光学面411及像侧光学面412皆为非球面;具有负屈折力的第二透镜420,为塑料材质制造的透镜,在近轴上其物侧光学面421为凹面、其像侧光学面422为凸面,且其物侧光学面421及像侧光学面422皆为非球面;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三透镜430,为塑料材质制造的透镜,在近轴上其物侧光学面431为凸面、其像侧光学面432为凹面,且其物侧光学面431与像侧光学面432皆为非球面;具有正屈折力的第四透镜440,为塑料材质制造的透镜,在近轴上 其物侧光学面441为凹面、其像侧光学面442为凸面,且其物侧光学面441与像侧光学面442为非球面;具有负屈折力的第五透镜450,为塑料材质制造的透镜,在近轴上其物侧光学面451为凹面、其像侧光学面452为凹面,其物侧光学面451与像侧光学面452为非球面,且其像侧光学面452设有至少一个反曲点;玻璃材质制成的红外线滤除滤光片460,为平板玻璃,其不影响本实用新型取像用光学镜片组的焦距;设置于成像面470上的影像感测组件480。在本实施例中,取像用光学镜片组另设有置于第一透镜410与被摄物之间的光圈400。 
本实施例的光学数据如表七所示,其中,第一透镜410的物侧光学面411、第一透镜410的像侧光学面412、第二透镜420的物侧光学面421、第二透镜420的像侧光学面422、第三透镜430的物侧光学面431、第三透镜430的像侧光学面432、第四透镜440的物侧光学面441、第四透镜440的像侧光学面442、第五透镜450的物侧光学面451与第五透镜450的像侧光学面452均使用式(15)的非球面方程式所构成,其非球面系数如表八所示。 
本实施例的取像用光学镜片组中,取像用光学镜片组的总焦距为f=4.14(毫米),构成的整体取像用光学镜片组的光圈值Fno=2.40、最大视角的一半为HFOV=34.5(度)。 
参见表七,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透镜420的物侧光学面421的曲率半径R3,第二透镜420的像侧光学面422的曲率半径R4,第三透镜430的像侧光学面432至第四透镜440的物侧光学面441在光轴上的距离T34与第四透镜440的像侧光学面442至第五透镜450的物侧光学面451在光轴上的距离T45,第一透镜410的折射率N1,第二透镜420的折射率N2;它们之间的关系式(式(1)、式(2)及式(3))如下:(R3+R4)/(R3-R4)=-2.54、T34/T45=1.20;N1-N2=-0.088。 
在本实施例中,取像用光学镜片组另设有置于第一透镜410与被摄物之间的光圈400,第一透镜410的物侧光学面411至成像面470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TL,另设置影像感测组件480于成像面470,影像感测组件480有效感测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为ImgH;其关系式(式(4))为TTL/ImgH=1.69。取像用光学镜片组的第四透镜440在光轴上的厚度CT4与取像用光学镜片组的焦距f之间的关系式(式(10))为CT4/f=0.14。 
第一透镜410的色散系数为v1,第二透镜420之色散系数为v2;其关系式(式(6))为v1-v2=32.5;若满足式(9)时,限制单位长度的取像用光学镜片组 的焦距f下,第三透镜430的物侧光学面431的曲率半径R5与第三透镜430的像侧光学面432的曲率半径R6;其关系式(式(9))为(|R5|+|R6|)/f=0.70。 
进一步,取像用光学镜片组的焦距f与第一透镜410的焦距f1、第三透镜430的焦距f3、第四透镜440的焦距f4、第五透镜450的焦距f5之间的关系式(式(5)、式(8)与式(11))为|f1/f3|=0.28;f/f4=1.13;|f/f4|+|f/f5|=2.32;各相关关系式的数据资料汇整于表二十一。 
由表七的光学数据及由图4B的像差曲线图可知,藉由本实用新型的取像用光学镜片组的本实施例,对于球差、像散与歪曲有良好的补偿效果。 
<第五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的光学系统示意图请参阅图5A,第五实施例的像差曲线请参阅图5B。第五实施例的取像用光学镜片组是主要由五片透镜、红外线滤除滤光片560、光圈500及影像感测组件580所构成的光学系统;在光轴上,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一透镜510,在本实施例第一透镜510为双凸型塑料材质制造的透镜,其物侧光学面511及像侧光学面512皆为非球面;具有负屈折力的第二透镜520,为塑料材质制造的透镜,在近轴上其物侧光学面521为凹面、其像侧光学面522为凸面,且其物侧光学面521及像侧光学面522皆为非球面;具有负屈折力的第三透镜530,为塑料材质制造的透镜,在近轴上其物侧光学面531为凸面、其像侧光学面532为凹面,且其物侧光学面531与像侧光学面532皆为非球面;具有正屈折力的第四透镜540,为塑料材质制造的透镜,在近轴上其物侧光学面541为凹面、其像侧光学面542为凸面,且其物侧光学面541与像侧光学面542为非球面;具有负屈折力的第五透镜550,为塑料材质制造的透镜,在近轴上其物侧光学面551为凹面、其像侧光学面552为凹面,其物侧光学面551与像侧光学面552为非球面,且其像侧光学面552设有至少一个反曲点;玻璃材质制成的红外线滤除滤光片560,为平板玻璃,其不影响本实用新型取像用光学镜片组的焦距;设置于成像面570上的影像感测组件580。在本实施例中,取像用光学镜片组另设有置于第一透镜510与第二透镜520之间的光圈500。 
本实施例的光学数据如表九所示,其中,第一透镜510的物侧光学面511、第一透镜510的像侧光学面512、第二透镜520的物侧光学面521、第二透镜520的像侧光学面522、第三透镜530的物侧光学面531、第三透镜530的像 侧光学面532、第四透镜540的物侧光学面541、第四透镜540的像侧光学面542、第五透镜550的物侧光学面551与第五透镜550的像侧光学面552均使用式(15)的非球面方程式所构成,其非球面系数如表十所示。 
本实施例取像用光学镜片组中,取像用光学镜片组的总焦距为f=3.72(毫米),构成的整体取像用光学镜片组的光圈值Fno=2.50、最大视角的一半为HFOV=37.3(度)。 
参见表九,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透镜520的物侧光学面521的曲率半径R3,第二透镜520的像侧光学面522的曲率半径R4,第三透镜530的像侧光学面532至第四透镜540的物侧光学面541在光轴上的距离T34与第四透镜540的像侧光学面542至第五透镜550的物侧光学面551在光轴上的距离T45,第一透镜510的折射率N1,第二透镜520的折射率N2;它们之间的关系式(式(1)、式(2)及式(3))如下:(R3+R4)/(R3-R4)=-4.41、T34/T45=0.91;N1-N2=-0.090。 
在本实施例中,取像用光学镜片组另设有置于第一透镜510与第二透镜520之间的光圈500,第一透镜510的物侧光学面511至成像面570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TL,另外在成像面570设置影像感测组件580,影像感测组件580的有效感测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为ImgH;其关系式(式(4))为TTL/ImgH=1.59。取像用光学镜片组的第四透镜540在光轴上的厚度CT4与取像用光学镜片组的焦距f之间的关系式(式(10))为CT4/f=0.21。 
第一透镜510的色散系数为v1,第二透镜520之色散系数为v2;其关系式(式(6))为v1-v2=32.1;若满足式(9)时,限制单位长度的取像用光学镜片组的焦距f下,第三透镜530的物侧光学面531的曲率半径R5与第三透镜530的像侧光学面532的曲率半径R6;其关系式(式(9))为(|R5|+|R6|)/f=0.98。 
另外,取像用光学镜片组的焦距f与第一透镜510的焦距f1、第三透镜530的焦距f3、第四透镜540的焦距f4、第五透镜550的焦距f5之间的关系式(式(5)、式(8)与式(11))为|f1/f3|=0.28;f/f4=1.31;|f/f4|+|f/f5|=2.63;各相关关系式的数据资料汇整于表二十一。 
由表九的光学数据及由图5B的像差曲线图可知,藉由本实用新型的取像用光学镜片组的本实施例,对于球差、像散与歪曲有良好的补偿效果。 
<第六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第六实施例的光学系统示意图请参阅图6A,第六实施例的像差曲线请参阅图6B。第六实施例的取像用光学镜片组是主要由五片透镜、红 外线滤除滤光片660、光圈600及影像感测组件680所构成的光学系统;在光轴上,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一透镜610,为塑料材质制造的透镜,在近轴上其物侧光学面611为凸面、其像侧光学面612为凹面,且其物侧光学面611及像侧光学面612皆为非球面;具有负屈折力的第二透镜620,为塑料材质制造的透镜,在近轴上其物侧光学面621为凹面、其像侧光学面622为凸面,且其物侧光学面621及像侧光学面622皆为非球面;具有负屈折力的第三透镜630,为塑料材质制造的透镜,在近轴上其物侧光学面631为凸面、其像侧光学面632为凹面,且其物侧光学面631与像侧光学面632皆为非球面;具有正屈折力的第四透镜640,为塑料材质制造的透镜,在近轴上其物侧光学面641为凹面、其像侧光学面642为凸面,且其物侧光学面641与像侧光学面642为非球面;具有负屈折力的第五透镜650,为塑料材质制造的透镜,在近轴上其物侧光学面651为凸面、其像侧光学面652为凹面,其物侧光学面651与像侧光学面652为非球面,且其像侧光学面652设有至少一个反曲点;玻璃材质制成的红外线滤除滤光片660,为平板玻璃,其不影响本实用新型取像用光学镜片组的焦距;及设置于成像面670上的影像感测组件680。在本实施例中,取像用光学镜片组另设有置于第一透镜610与第二透镜620之间的光圈600。 
本实施例的光学数据如表十一所示,其中,第一透镜610的物侧光学面611、第一透镜610的像侧光学面612、第二透镜620的物侧光学面621、第二透镜620的像侧光学面622、第三透镜630的物侧光学面631、第三透镜630的像侧光学面632、第四透镜640的物侧光学面641、第四透镜640的像侧光学面642、第五透镜650的物侧光学面651与第五透镜650的像侧光学面652均使用式(15)的非球面方程式所构成,其非球面系数如表十二所示。 
本实施例取像用光学镜片组中,取像用光学镜片组的总焦距为f=3.90(毫米),构成的整体取像用光学镜片组的光圈值Fno=2.70、最大视角的一半为HFOV=36.0(度)。 
参见表十一,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透镜620的物侧光学面621的曲率半径R3,第二透镜620的像侧光学面622的曲率半径R4,第三透镜630的像侧光学面632至第四透镜640的物侧光学面641在光轴上的距离T34与第四透镜640的像侧光学面642至第五透镜650的物侧光学面651在光轴上的距离T45,第一透镜610之折射率N1,第二透镜620之折射率N2;其间的关系式(式(1)、 式(2)及式(3))如下:(R3+R4)/(R3-R4)=-2.76、T34/T45=1.06;N1-N2=-0.106。 
在本实施例中,取像用光学镜片组另设有置于第一透镜610与第二透镜620之间的光圈600,第一透镜610的物侧光学面611至成像面670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TL,另外在成像面670设置影像感测组件680,影像感测组件680有效感测区域的对角线长的一半为ImgH;其关系式(式(4))为TTL/ImgH=1.62。取像用光学镜片组的第四透镜640在光轴上的厚度CT4与取像用光学镜片组的焦距f;其关系式(式(10))为CT4/f=0.15。 
第一透镜610的色散系数为v1与第二透镜620的色散系数为v2;其关系式(式(6))为v1-v2=34.5;若满足式(9)时,限制单位长度的取像用光学镜片组的焦距f下,第三透镜630的物侧光学面631的曲率半径R5与第三透镜630的像侧光学面632的曲率半径R6;其关系式(式(9))为(|R5|+|R6|)/f=0.90。 
另外,取像用光学镜片组的焦距f与第一透镜610的焦距f1、第三透镜630的焦距f3、第四透镜640的焦距f4、第五透镜650的焦距f5之间的关系式(式(5)、式(8)与式(11))为|f1/f3|=0.06;f/f4=1.01;|f/f4|+|f/f5|=2.02;各相关关系式之数据资料汇整于表二十一。 
由表十一的光学数据及由图6B的像差曲线图可知,藉由本实用新型之取像用光学镜片组的本实施例,对于球差、像散与歪曲有良好的补偿效果。 
<第七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第七实施例的光学系统示意图请参阅图7A,第七实施例的像差曲线请参阅图7B。第七实施例的取像用光学镜片组是主要由五片透镜、红外线滤除滤光片760、光圈700及影像感测组件780所构成的光学系统;在光轴上,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一透镜710,为塑料材质制造的透镜,在近轴上其物侧光学面711为凸面、其像侧光学面712为凸面,且其物侧光学面711及像侧光学面712皆为非球面;具有负屈折力的第二透镜720,为塑料材质制造的透镜,在近轴上其物侧光学面721为凹面、其像侧光学面722为凸面,且其物侧光学面721及像侧光学面722皆为非球面;具有负屈折力的第三透镜730,为塑料材质制造的透镜,在近轴上其物侧光学面731为凸面、其像侧光学面732为凹面,且其物侧光学面731与像侧光学面732皆为非球面;具有正屈折力的第四透镜740,为塑料材质制造的透镜,在近轴上其物侧光学面741为凹面、其像侧光学面742为凸面,且其物侧光学面741与像侧光学面742为非球面;具有负屈折力的第五透镜750, 为塑料材质制造的透镜,在近轴上其物侧光学面751为凹面、其像侧光学面752为凹面,其物侧光学面751与侧光学面752为非球面,且其像侧光学面752设有至少一个反曲点;玻璃材质制成的红外线滤除滤光片760,为平板玻璃,其不影响本实用新型取像用光学镜片组的焦距;设置于成像面770上的影像感测组件780。在本实施例中,取像用光学镜片组另设有置于第一透镜710与被摄物之间的光圈700。 
本实施例的光学数据如表十三所示,其中,第一透镜710的物侧光学面711、第一透镜710的像侧光学面712、第二透镜720的物侧光学面721、第二透镜720的像侧光学面722、第三透镜730的物侧光学面731、第三透镜730的像侧光学面732、第四透镜740的物侧光学面741、第四透镜740的像侧光学面742、第五透镜750的物侧光学面751与第五透镜750的像侧光学面752均使用式(15)的非球面方程式所构成,其非球面系数如表十四所示。 
本实施例的取像用光学镜片组中,取像用光学镜片组的总焦距为f=4.21(毫米),构成的整体取像用光学镜片组的光圈值Fno=2.40、最大视角的一半为HFOV=34.1(度)。 
参见表十三,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透镜720的物侧光学面721的曲率半径R3,第二透镜720的像侧光学面722之曲率半径R4,第三透镜730的像侧光学面732至第四透镜740的物侧光学面741在光轴上的距离T34与第四透镜740的像侧光学面742至第五透镜750的物侧光学面751在光轴上的距离T45,第一透镜710的折射率N1,第二透镜720的折射率N2;其间的关系式(式(1)、式(2)及式(3))如下:(R3+R4)/(R3-R4)=-3.92、T34/T45=1.11;N1-N2=-0.088。 
在本实施例中,取像用光学镜片组另设有置于第一透镜710与被摄物之间的光圈700,第一透镜710的物侧光学面711至成像面770在光轴上的距离为TTL,另外于成像面770设置影像感测组件780,影像感测组件780的有效感测区域的对角线长的一半为ImgH;其关系式(式(4))为TTL/ImgH=1.69。取像用光学镜片组的第四透镜740在光轴上的厚度CT4与取像用光学镜片组的焦距f之间的关系式(式(10))为CT4/f=0.19。 
第一透镜710的色散系数为v1,第二透镜720之色散系数为v2;其关系式(式(6))为v1-v2=32.5;若满足式(9)时,限制单位长度的取像用光学镜片组的焦距f下,第三透镜730的物侧光学面731的曲率半径R5与第三透镜730的像侧光学面732的曲率半径R6;其关系式(式(9))为(|R5|+|R6|)/f=0.95。 
另外,取像用光学镜片组的焦距f与第一透镜710的焦距f1、第三透镜730的焦距f3、第四透镜740的焦距f4、第五透镜750的焦距f5之间的关系式(式(5)、式(8)与式(11))为|f1/f3|=0.20;f/f4=1.30;|f/f4|+|f/f5|=2.68;各相关关系式的数据资料汇整于表二十一。 
由表十三的光学数据及由图7B的像差曲线图可知,藉由本实用新型的取像用光学镜片组的本实施例,对于球差、像散与畸变有良好的补偿效果。 
<第八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第八实施例的光学系统示意图请参阅图8A,第八实施例的像差曲线请参阅图8B。第八实施例的取像用光学镜片组是主要由五片透镜、红外线滤除滤光片860、光圈800及影像感测组件880所构成的光学系统;在光轴上,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一透镜810,为塑料材质制造的透镜,在近轴上其物侧光学面811为凸面、其像侧光学面812为凹面,且其物侧光学面811及像侧光学面812皆为非球面;具有负屈折力的第二透镜820,为塑料材质制造的透镜,在近轴上其物侧光学面821为凹面、其像侧光学面822为凸面,且其物侧光学面821及像侧光学面822皆为非球面;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三透镜830,为塑料材质制造的透镜,在近轴上其物侧光学面831为凸面、其像侧光学面832为凹面,且其物侧光学面831与像侧光学面832皆为非球面;具有正屈折力的第四透镜840,为塑料材质制造的透镜,在近轴上其物侧光学面841为凹面、其像侧光学面842为凸面,且其物侧光学面841与像侧光学面842为非球面;具有负屈折力的第五透镜850,为塑料材质制造的透镜,在近轴上其物侧光学面851为凸面、其像侧光学面852为凹面,其物侧光学面851与像侧光学面852为非球面,且其像侧光学面852设有至少一个反曲点;玻璃材质制成的红外线滤除滤光片860,为平板玻璃,其不影响本实用新型取像用光学镜片组的焦距;设置于成像面870上的影像感测组件880。在本实施例中,取像用光学镜片组另设有置于第一透镜810与被摄物之间的光圈800。 
本实施例的光学数据如表十五所示,其中,第一透镜810的物侧光学面811、第一透镜810的像侧光学面812、第二透镜820的物侧光学面821、第二透镜820的像侧光学面822、第三透镜830的物侧光学面831、第三透镜830的像侧光学面832、第四透镜840的物侧光学面841、第四透镜840的像侧光学面842、第五透镜850的物侧光学面851与第五透镜850的像侧光学 面852均使用式(15)的非球面方程式所构成,其非球面系数如表十六所示。 
本实施例的取像用光学镜片组中,取像用光学镜片组的总焦距为f=3.87(毫米),构成的整体取像用光学镜片组的光圈值Fno=2.60、最大视角的一半为HFOV=36.2(度)。 
参见表十五,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透镜820的物侧光学面821的曲率半径R3,第二透镜820的像侧光学面822的曲率半径R4,第三透镜830的像侧光学面832至第四透镜840的物侧光学面841在光轴上的距离T34与第四透镜840的像侧光学面842至第五透镜850的物侧光学面851在光轴上的距离T45,第一透镜810的折射率N1,第二透镜820的折射率N2;其间的关系式(式(1)、式(2)及式(3))如下:(R3+R4)/(R3-R4)=-2.52、T34/T45=6.74;N1-N2=-0.106。 
在本实施例中,取像用光学镜片组另设有置于第一透镜810与被摄物之间的光圈800,第一透镜810的物侧光学面811至成像面870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TL,另外在成像面870设置影像感测组件880,影像感测组件880的有效感测区域的对角线长的一半为ImgH;其关系式(式(4))为TTL/ImgH=1.59。取像用光学镜片组的第四透镜840在光轴上的厚度CT4与取像用光学镜片组的焦距f的关系式(式(10))为CT4/f=0.14。 
第一透镜810的色散系数为v1,第二透镜820的色散系数为v2;其关系式(式(6))为v1-v2=34.5;若满足式(9)时,限制单位长度的取像用光学镜片组的焦距f下,第三透镜830的物侧光学面831的曲率半径R5与第三透镜830的像侧光学面832的曲率半径R6;其关系式(式(9))为(|R5|+|R6|)/f=0.82。 
另外,取像用光学镜片组的焦距f与第一透镜810的焦距f1、第三透镜830的焦距f3、第四透镜840的焦距f4、第五透镜850的焦距f5之间的关系式(式(5)、式(8)与式(11))为|f1/f3|=0.23;f/f4=0.15;|f/f4|+|f/f5|=0.34;各相关关系式的数据资料汇整于表二十一。 
由表十五的光学数据及由图8B的像差曲线图可知,藉由本实用新型的取像用光学镜片组的本实施例,对于球差、像散与歪曲有良好的补偿效果。 
<第九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的第九实施例的光学系统示意图请参阅图9A,第九实施例的像差曲线请参阅图9B。第九实施例的取像用光学镜片组是主要由五片透镜、红外线滤除滤光片960、光圈900及影像感测组件980所构成的光学系统;在光轴上,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一透镜910,为塑料 材质制造的透镜,在近轴上其物侧光学面911为凸面、其像侧光学面912为凸面,且其物侧光学面911及像侧光学面912皆为非球面;具有负屈折力的第二透镜920,为塑料材质制造的透镜,在近轴上其物侧光学面921为凹面、其像侧光学面922为凸面,且其物侧光学面921及像侧光学面922皆为非球面;具有负屈折力的第三透镜930,为塑料材质制造的透镜,在近轴上其物侧光学面931为凸面、其像侧光学面932为凹面,且其物侧光学面931与像侧光学面932皆为非球面;具有正屈折力的第四透镜940,为塑料材质制造的透镜,在近轴上其物侧光学面941为凹面、其像侧光学面942为凸面,且其物侧光学面941与像侧光学面942为非球面;具有负屈折力的第五透镜950,为塑料材质制造的透镜,在近轴上其物侧光学面951为凸面、其像侧光学面952为凹面,其物侧光学面951与像侧光学面952为非球面,且其像侧光学面952设有至少一个反曲点;玻璃材质制成的红外线滤除滤光片960,为平板玻璃,其不影响本实用新型取像用光学镜片组的焦距;设置于成像面970上的影像感测组件980。在本实施例中,取像用光学镜片组另设有置于第一透镜910与第二透镜920之间的光圈900。 
本实施例的光学数据如表十七所示,其中,第一透镜910的物侧光学面911、第一透镜910的像侧光学面912、第二透镜920的物侧光学面921、第二透镜920的像侧光学面922、第三透镜930的物侧光学面931、第三透镜930的像侧光学面932、第四透镜940的物侧光学面941、第四透镜940的像侧光学面942、第五透镜950的物侧光学面951与第五透镜950的像侧光学面952均使用式(15)的非球面方程式所构成,其非球面系数如表十八所示。 
本实施例的取像用光学镜片组中,取像用光学镜片组的总焦距为f=3.81(毫米),构成的整体取像用光学镜片组的光圈值Fno=2.70、最大视角的一半为HFOV=36.6(度)。 
参见表十七,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透镜920的物侧光学面921的曲率半径R3,第二透镜920的像侧光学面922的曲率半径R4,第三透镜930的像侧光学面932至第四透镜940的物侧光学面941在光轴上的距离T34与第四透镜940的像侧光学面942至第五透镜950的物侧光学面951在光轴上的距离T45,第一透镜910的折射率N1,第二透镜920的折射率N2;其间的关系式(式(1)、式(2)及式(3))如下:(R3+R4)/(R3-R4)=-2.70、T34/T45=0.94;N1-N2=-0.090。 
在本实施例中,取像用光学镜片组另设有置于第一透镜910与第二透镜 920之间的光圈900,第一透镜910的物侧光学面911至成像面970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TL,另外在成像面970设置影像感测组件980,影像感测组件980的有效感测区域的对角线长的一半为ImgH;其关系式(式(4))为TTL/ImgH=1.55。取像用光学镜片组的第四透镜940)在光轴上的厚度CT4与取像用光学镜片组的焦距f;其关系式(式(10))为CT4/f=0.15。 
第一透镜910的色散系数为v1,第二透镜920之色散系数为v2;其关系式(式(9))为v1-v2=32.1;若满足式(9)时,限制单位长度的取像用光学镜片组的焦距f下,第三透镜930的物侧光学面931的曲率半径R5与第三透镜930的像侧光学面932的曲率半径R6;其关系式(式(9))为(|R5|+|R6|)/f=0.74。 
另外,取像用光学镜片组的焦距f与第一透镜910的焦距f1、第三透镜930的焦距f3、第四透镜940的焦距f4、第五透镜950的焦距f5之间的关系式(式(5)、式(8)与式(11))为|f1/f3|=0.04;f/f4=0.93;|f/f4|+|f/f5|=1.94;各相关关系式之数据资料汇整于表二十一。 
由表十七之光学数据及由图9B的像差曲线图可知,藉由本实用新型的取像用光学镜片组的本实施例,对于球差、像散与歪曲有良好的补偿效果。 
<第十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第十实施例的光学系统示意图请参阅图10A,第十实施例的像差曲线请参阅图10B。第十实施例的取像用光学镜片组是主要由五片透镜、红外线滤除滤光片1060、光圈1000及影像感测组件1080所构成的光学系统;在光轴上,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一透镜1010,为玻璃材质制造的透镜,在近轴上其物侧光学面1011为凸面、其像侧光学面1012为凸面,且其物侧光学面1011及像侧光学面1012皆为非球面;具有负屈折力的第二透镜1020,为塑料材质制造的透镜,在近轴上其物侧光学面1021为凹面、其像侧光学面1022为凸面,且其物侧光学面1021及像侧光学面1022皆为非球面;具有负屈折力的第三透镜1030,为塑料材质制造的透镜,在近轴上其物侧光学面1031为凸面、其像侧光学面1032为凹面,且其物侧光学面1031与像侧光学面1032皆为非球面;具有正屈折力的第四透镜1040,为塑料材质制造的透镜,在近轴上其物侧光学面1041为凹面、其像侧光学面1042为凸面,且其物侧光学面1041与像侧光学面1042为非球面;具有负屈折力的第五透镜1050,为塑料材质制造的透镜,在近轴上其物侧光学面1051为凸面、其像侧光学面1052为凹面,其物侧光学面1051与像侧光学面1052 为非球面,且其像侧光学面1052设有至少一个反曲点;玻璃材质制成的红外线滤除滤光片1060,为平板玻璃,其不影响本实用新型取像用光学镜片组的焦距;设置于成像面1070上的影像感测组件1080。在本实施例中,取像用光学镜片组另设有置于第一透镜1010与第二透镜1020之间的光圈1000。 
本实施例的光学数据如表十九所示,其中,第一透镜1010的物侧光学面1011、第一透镜1010的像侧光学面1012、第二透镜1020的物侧光学面1021、第二透镜1020的像侧光学面1022、第三透镜1030的物侧光学面1031、第三透镜1030的像侧光学面1032、第四透镜1040的物侧光学面1041、第四透镜1040的像侧光学面1042、第五透镜1050的物侧光学面1051与第五透镜1050的像侧光学面1052均使用式(15)的非球面方程式所构成,其非球面系数如表二十所示。 
本实施例的取像用光学镜片组中,取像用光学镜片组的总焦距为f=3.59(毫米),构成的整体取像用光学镜片组的光圈值Fno=2.60、最大视角的一半为HFOV=38.1(度)。 
参见表十九,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透镜1020的物侧光学面1021的曲率半径R3,第二透镜1020的像侧光学面1022的曲率半径R4,第三透镜1030的像侧光学面1032至第四透镜1040的物侧光学面1041在光轴上的距离T34与第四透镜1040像侧光学面1042至第五透镜1050的物侧光学面1051在光轴上的距离T45,第一透镜1010的折射率N1,第二透镜1020的折射率N2;它们之间的关系式(式(1)、式(2)及式(3))如下:(R3+R4)/(R3-R4)=-1.56、T34/T45=1.11;N1-N2=-0.016。 
在本实施例中,取像用光学镜片组另设有置于第一透镜1010与第二透镜1020之间的光圈1000,第一透镜1010的物侧光学面1011至成像面1070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TL,另外于成像面1070设置影像感测组件1080,影像感测组件1080有效感测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为ImgH;其关系式(式(4))为TTL/ImgH=1.69。取像用光学镜片组的第四透镜1040在光轴上的厚度CT4与取像用光学镜片组的焦距f之间的关系式(式(10))为CT4/f=0.18。 
第一透镜1010的色散系数为v1,第二透镜1020的色散系数为v2;其关系式(式(9))为v1-v2=39.5;若满足式(9)时,限制单位长度的取像用光学镜片组的焦距f下,第三透镜1030的物侧光学面1031的曲率半径R5与第三透镜1030的像侧光学面1032的曲率半径R6;其关系式(式(9))为(|R5|+|R6|)/f=1.43。 
另外,取像用光学镜片组的焦距f与第一透镜1010的焦距f1、第三透镜1030的距f3、第四透镜1040的焦距f4、第五透镜1050的焦距f5之间的关系式(式(5)、式(8)与式(11))为|f1/f3|=0.09;f/f4=1.22;|f/f4|+|f/f5|=2.30;各相关关系式的数据资料汇整于表二十一。 
由表十九之光学数据及由图10B的像差曲线图可知,藉由本实用新型的取像用光学镜片组的本实施例,对于球差、像散与畸变有良好的补偿效果。 
本实用新型取像用光学镜片组中,透镜的材质可为玻璃或塑料,若透镜的材质为玻璃,则可以增加取像用光学镜片组屈折力配置的自由度,若透镜材质为塑料,则可以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此外,可于透镜光学面上设置非球面,非球面可以容易制作成球面以外的形状,获得较多的控制变量,用以消减像差,进而缩减透镜使用的数目,因此可以有效降低本实用新型取像用光学镜片组的总长度。 
本实用新型取像用光学镜片组中,若透镜表面为凸面,则表示透镜表面于近轴处为凸面;若透镜表面为凹面,则表示透镜表面于近轴处为凹面。 
本实用新型取像用光学镜片组中,可至少设置一孔径光阑(未于图上标示)以减少杂散光,有助于提升影像质量。 
表一至表二十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取像用光学镜片组实施例的不同数值变化表,然而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的数值变化皆属具体实验所得,即使使用不同数值,相同结构的产品仍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畴,故以上的说明所描述及图式中所说明的仅作为例示性,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申请专利范围。 
下面具体列出各个表格: 
表一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光学数据; 
表二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非球面数据; 
表三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光学数据; 
表四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非球面数据; 
表五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光学数据; 
表六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非球面数据; 
表七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光学数据; 
表八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非球面数据; 
表九为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的光学数据; 
表十为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的非球面数据; 
表十一为本实用新型第六实施例的光学数据; 
表十二为本实用新型第六实施例的非球面数据; 
表十三为本实用新型第七实施例的光学数据; 
表十四为本实用新型第七实施例的非球面数据; 
表十五为本实用新型第八实施例的光学数据; 
表十六为本实用新型第八实施例的非球面数据; 
表十七为本实用新型第九实施例的光学数据; 
表十八为本实用新型第九实施例的非球面数据; 
表十九为本实用新型第十实施例的光学数据; 
表二十为本实用新型第十实施例的非球面数据; 
表二十一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至第十实施例相关关系式的数据资料。 
表一 
Figure DEST_PATH_GSB00000659591400301
注:参考波长为d线587.6nm,ASP为非球面 
表二 
Figure DEST_PATH_GSB00000659591400311
表三 
Figure DEST_PATH_GSB00000659591400321
注:参考波长为d线587.6nm,ASP为非球面 
表四 
Figure DEST_PATH_GSB00000659591400331
表五 
Figure DEST_PATH_GSB00000659591400341
注:参考波长为d线587.6nm,ASP为非球面 
表六 
Figure DEST_PATH_GSB00000659591400351
表七 
Figure DEST_PATH_GSB00000659591400361
注:参考波长为d线587.6nm,ASP为非球面 
表八 
Figure DEST_PATH_GSB00000659591400371
表九 
Figure DEST_PATH_GSB00000659591400381
注:参考波长为d线587.6nm,ASP为非球面 
表十 
Figure DEST_PATH_GSB00000659591400391
表十一 
Figure DEST_PATH_GSB00000659591400401
注:参考波长为d线587.6nm,ASP为非球面 
表十二 
表十三 
Figure DEST_PATH_GSB00000659591400421
注:参考波长为d线587.6nm,ASP为非球面 
表十四 
Figure DEST_PATH_GSB00000659591400431
表十五 
注:参考波长为d线587.6nm,ASP为非球面 
表十六 
Figure DEST_PATH_GSB00000659591400451
表十七 
Figure DEST_PATH_GSB00000659591400461
注:参考波长为d线587.6nm,ASP为非球面 
表十八 
Figure DEST_PATH_GSB00000659591400471
表十九 
注:参考波长为d线587.6nm,ASP为非球面 
表二十 
Figure DEST_PATH_GSB00000659591400491
Figure DEST_PATH_GSB00000659591400501

Claims (27)

1.一种取像用光学镜片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取像用光学镜片组由物侧至像侧依次包括沿着光轴排列的:
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一透镜,其物侧光学面为凸面;
具有负屈折力的第二透镜,其物侧光学面为凹面、其像侧光学面为凸面;
具有屈折力的第三透镜;
具有正屈折力的第四透镜,其物侧光学面为凹面、其像侧光学面为凸面;
具有负屈折力的第五透镜,其像侧光学面为凹面,其物侧光学面与像侧光学面均为非球面,且其像侧光学面设置有至少一个反曲点;
其中,所述第二透镜的物侧光学面的曲率半径为R3,所述第二透镜的像侧光学面的曲率半径为R4,所述第三透镜的像侧光学面至所述第四透镜的物侧光学面在光轴上的距离为T34,所述第四透镜的像侧光学面至所述第五透镜的物侧光学面在光轴上的距离为T45,所述第一透镜的折射率为N1,所述第二透镜的折射率为N2,满足下列关系式:
-6.0<(R3+R4)/(R3-R4)<-1.0,
0.3<T34/T45<2.5,
-0.25<N1-N2≤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像用光学镜片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透镜的物侧光学面与像侧光学面均为非球面;所述第四透镜与所述第五透镜由塑料材料制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取像用光学镜片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的焦距为f1,所述第三透镜的焦距为f3,满足下列关系式:
|f1/f3|<0.75。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取像用光学镜片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的色散系数为v1,所述第二透镜的色散系数为v2,满足下列关系式:
28<v1-v2<45。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取像用光学镜片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透镜的物侧光学面的曲率半径为R3,所述第二透镜的像侧光学面的曲率半径为R4,满足下列关系式:
-4.0<(R3+R4)/(R3-R4)<-1.0。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取像用光学镜片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取像用光学镜片组的焦距为f,所述第四透镜的焦距为f4,满足下列关系式:
0<f/f4<2.0。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取像用光学镜片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取像用光学镜片组的焦距为f,所述第三透镜的物侧光学面的曲率半径为R5,所述第三透镜的像侧光学面的曲率半径为R6,满足下列关系式:
(|R5|+|R6|)/f<4.0。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取像用光学镜片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透镜的像侧光学面为凹面。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取像用光学镜片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取像用光学镜片组的焦距为f,所述第四透镜在光轴上的厚度为CT4,满足下列关系式:
0.04<CT4/f<0.20。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取像用光学镜片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取像用光学镜片组的焦距为f,所述第四透镜的焦距为f4,所述第五透镜的焦距为f5,满足下列关系式:
|f/f4|+|f/f5|<3.5。
11.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取像用光学镜片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的焦距为f1,所述第三透镜的焦距为f3,满足下列关系式:
|f1/f3|<0.5。
12.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取像用光学镜片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的焦距为f1,所述第三透镜的焦距为f3,满足下列关系式:
|f1/f3|<0.35。
1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取像用光学镜片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取像用光学镜片组的焦距为f,所述第三透镜的物侧光学面的曲率半径为R5,所述第三透镜的像侧光学面的曲率半径为R6,满足下列关系式:
(|R5|+|R6|)/f<2.0。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像用光学镜片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取像用光学镜片组还在成像面处设置影像感测组件,以供被摄物形成影像;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光学面至所述成像面在光轴上的距离为TTL,所述影像感测组件的有效感测区域的对角线长的一半为ImgH,满足下列关系式:
TTL/ImgH<2.0。 
15.一种取像用光学镜片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取像用光学镜片组由物侧至像侧依次包括沿着光轴排列的:
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一透镜,其物侧光学面为凸面;
具有负屈折力的第二透镜,其物侧光学面为凹面、其像侧光学面为凸面;
具有负屈折力的第三透镜;
具有屈折力的第四透镜,由塑料材料制成,其物侧光学面为凹面、其像侧光学面为凸面,其物侧光学面与像侧光学面均为非球面;
具有屈折力的第五透镜,由塑料材料制成,其像侧光学面为凹面,其物侧光学面与像侧光学面均为非球面,其像侧光学面设置有至少一个反曲点;
其中,所述第二透镜的物侧光学面的曲率半径为R3,所述第二透镜的像侧光学面的曲率半径为R4,所述第一透镜的焦距为f1,所述第三透镜的焦距为f3,满足下列关系式:
-6.0<(R3+R4)/(R3-R4)<-1.0,
|f1/f3|<0.75。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取像用光学镜片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的焦距为f1,所述第三透镜的焦距为f3,满足下列关系式:
|f1/f3|<0.5。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取像用光学镜片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的色散系数为v1,所述第二透镜的色散系数为v2,满足下列关系式:
28<v1-v2<45。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取像用光学镜片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透镜具有正屈折力、所述第五透镜具有负屈折力。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取像用光学镜片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取像用光学镜片组的焦距为f,所述第三透镜的物侧光学面的曲率半径为R5,所述第三透镜的像侧光学面的曲率半径为R6,满足下列关系式:
(|R5|+|R6|)/f<4.0。
20.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取像用光学镜片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的焦距为f1,所述第三透镜的焦距为f3,满足下列关系式:
|f1/f3|<0.35。
21.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取像用光学镜片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取像用光学镜片组的焦距为f,所述第四透镜在光轴上的厚度为CT4,满足下列关系 式:
0.04<CT4/f<0.20。
22.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取像用光学镜片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透镜的像侧光学面为凹面。
23.一种取像用光学镜片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取像用光学镜片组由物侧至像侧依次包括沿着光轴排列的:
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一透镜,其物侧光学面为凸面;
具有负屈折力的第二透镜,其物侧光学面为凹面、其像侧光学面为凸面;
具有屈折力的第三透镜,其像侧光学面为凹面;
具有正屈折力的第四透镜,由塑料材料制成,其像侧光学面为凸面,其物侧光学面与像侧光学面均为非球面;
具有负屈折力的第五透镜,由塑料材料制成,其像侧光学面为凹面,其物侧光学面与像侧光学面均为非球面,其像侧光学面设置有至少一个反曲点;
其中,所述第二透镜的物侧光学面的曲率半径为R3,所述第二透镜的像侧光学面的曲率半径为R4,所述第三透镜的像侧光学面至所述第四透镜的物侧光学面在光轴上的距离为T34,所述第四透镜的像侧光学面至所述第五透镜的物侧光学面在光轴上的距离为T45,所述第一透镜的焦距为f1,所述第三透镜的焦距为f3,满足下列关系式:
-6.0<(R3+R4)/(R3-R4)<-1.0,
0.3<T34/T45<2.5,
|f1/f3|<0.75。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取像用光学镜片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的色散系数为v1,所述第二透镜的色散系数为v2,满足下列关系式:
28<v1-v2<45。
25.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取像用光学镜片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的焦距为f1,所述第三透镜的焦距为f3,满足下列关系式:
|f1/f3|<0.5。
26.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取像用光学镜片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取像用光学镜片组的焦距为f,所述第三透镜的物侧光学面的曲率半径为R5,所述第三透镜的像侧光学面的曲率半径为R6,满足下列关系式:
(|R5|+|R6|)/f<2.0。 
27.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取像用光学镜片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取像用光学镜片组的焦距为f,所述第四透镜在光轴上的厚度为CT4,满足下列关系式:
0.04<CT4/f<0.20。 
CN2011201842780U 2011-01-03 2011-06-02 取像用光学镜片组 Expired - Lifetime CN202126531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0100099A TWI431356B (zh) 2011-01-03 2011-01-03 取像用光學鏡片組
TW100100099 2011-01-03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126531U true CN202126531U (zh) 2012-01-25

Family

ID=45489597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1842780U Expired - Lifetime CN202126531U (zh) 2011-01-03 2011-06-02 取像用光学镜片组
CN201110147323.XA Active CN102566018B (zh) 2011-01-03 2011-06-02 取像用光学镜片组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147323.XA Active CN102566018B (zh) 2011-01-03 2011-06-02 取像用光学镜片组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179614B1 (zh)
CN (2) CN202126531U (zh)
TW (1) TWI431356B (zh)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66018A (zh) * 2011-01-03 2012-07-11 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取像用光学镜片组
EP2629131A1 (en) * 2012-02-16 2013-08-21 LG Innotek Co., Ltd. Imaging lens
CN103364929A (zh) * 2012-03-30 2013-10-23 玉晶光电(厦门)有限公司 光学成像镜头及应用该镜头的电子装置
JP2013222172A (ja) * 2012-04-19 2013-10-28 Kantatsu Co Ltd 撮像レンズ
CN103984080A (zh) * 2013-02-08 2014-08-13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摄像透镜、摄像装置以及移动终端
TWI467223B (zh) * 2012-11-20 2015-01-01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影像拾取系統鏡頭組
TWI476434B (zh) * 2012-03-15 2015-03-11 Konica Minolta Advanced Layers 攝像透鏡、攝像裝置、以及攜帶型終端
CN105892017A (zh) * 2016-01-27 2016-08-24 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摄像镜头
CN106443965A (zh) * 2013-06-14 2017-02-22 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结像镜片组及取像装置
KR20190035656A (ko) * 2019-03-26 2019-04-03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촬상 렌즈
CN110764231A (zh) * 2019-11-22 2020-02-07 瑞声通讯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摄像光学镜头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40922B (zh) * 2010-11-01 2014-06-11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光學取像透鏡組
JP5750698B2 (ja) 2011-09-01 2015-07-22 株式会社オプトロジック 撮像レンズ
TWI438476B (zh) 2012-01-12 2014-05-21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取像系統
TWI437261B (zh) * 2012-03-30 2014-05-11 玉晶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可攜式電子裝置與其光學成像鏡頭
TW201403118A (zh) * 2012-07-02 2014-01-16 Ability Opto 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四片式超薄成像鏡頭結構
TWI487969B (zh) 2012-11-02 2015-06-11 玉晶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可攜式電子裝置與其光學成像鏡頭
TWI487934B (zh) 2012-10-12 2015-06-11 玉晶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可攜式電子裝置與其光學成像鏡頭
KR101980642B1 (ko) * 2012-10-25 2019-05-22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촬상 렌즈
TWI454732B (zh) 2012-10-31 2014-10-01 玉晶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可攜式電子裝置與其光學成像鏡頭
JP6001430B2 (ja) * 2012-12-04 2016-10-05 三星電子株式会社Samsung Electronics Co.,Ltd. 撮像レンズ
TWI443368B (zh) 2012-12-28 2014-07-01 玉晶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光學成像鏡頭與電子裝置
TWI459024B (zh) 2012-12-28 2014-11-01 玉晶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可攜式電子裝置與其光學成像鏡頭
TWI452334B (zh) * 2013-01-15 2014-09-11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光學影像拾取系統鏡組
CN103293644B (zh) 2013-02-06 2015-11-25 玉晶光电(厦门)有限公司 可携式电子装置与其光学成像镜头
CN103543512B (zh) 2013-06-03 2016-05-11 玉晶光电(厦门)有限公司 可携式电子装置与其光学成像镜头
CN103630998B (zh) 2013-07-03 2016-01-20 玉晶光电(厦门)有限公司 可携式电子装置与其光学成像镜头
CN103676087B (zh) 2013-07-10 2015-12-09 玉晶光电(厦门)有限公司 光学成像镜头及应用此镜头的电子装置
JP6394598B2 (ja) * 2013-07-12 2018-09-26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撮像レンズ、撮像装置及び携帯端末
CN103969790B (zh) 2013-12-09 2016-05-11 玉晶光电(厦门)有限公司 光学成像镜头及应用该光学成像镜头的电子装置
JP2015132686A (ja) 2014-01-10 2015-07-23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撮像レンズおよび撮像レンズを備えた撮像装置
JP2015132687A (ja) 2014-01-10 2015-07-23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撮像レンズおよび撮像レンズを備えた撮像装置
JP2015135357A (ja) * 2014-01-16 2015-07-27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撮像レンズおよび撮像レンズを備えた撮像装置
JP6381261B2 (ja) * 2014-04-10 2018-08-29 カンタツ株式会社 撮像レンズ
CN104375260B (zh) * 2014-11-25 2017-09-26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高像素摄像镜头
TWI494591B (zh) * 2014-11-26 2015-08-01 玉晶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光學成像鏡頭及應用該光學成像鏡頭的電子裝置
CN105093494B (zh) * 2015-03-06 2017-10-20 玉晶光电(厦门)有限公司 可携式电子装置与其光学成像镜头
JP5756245B1 (ja) * 2015-03-13 2015-07-29 エーエーシーアコースティックテクノロジーズ(シンセン)カンパニーリミテッドAAC Acoustic Technologies(Shenzhen)Co.,Ltd 撮像レンズ
TWI567441B (zh) * 2015-03-27 2017-01-21 玉晶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光學成像鏡頭及應用此鏡頭之電子裝置
CN106680972A (zh) * 2016-12-22 2017-05-17 惠州市星聚宇光学有限公司 一种高解析成像透镜组和成像系统
CN107167900B (zh) * 2017-07-25 2022-09-06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光学成像镜头
CN107664811A (zh) * 2017-09-07 2018-02-06 南昌欧菲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镜片模组
CN107765402B (zh) * 2017-11-17 2020-06-30 瑞声通讯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摄像光学镜头
CN107884909A (zh) * 2017-11-17 2018-04-06 瑞声声学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摄像光学镜头
CN108008521B (zh) * 2017-11-17 2020-06-09 瑞声通讯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摄像光学镜头
CN107884910A (zh) * 2017-11-17 2018-04-06 瑞声声学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摄像光学镜头
CN107765403A (zh) * 2017-11-17 2018-03-06 瑞声声学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摄像光学镜头
CN108008524B (zh) * 2017-11-17 2020-06-09 瑞声通讯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摄像光学镜头
US10795131B2 (en) * 2017-11-17 2020-10-06 Aac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Changzhou) Co., Ltd. Camera optical lens
CN107765401B (zh) * 2017-11-17 2020-06-09 瑞声通讯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摄像光学镜头
TWI681228B (zh) * 2019-03-06 2020-01-01 今國光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小型化五片式鏡頭
US11662552B2 (en) * 2019-08-30 2023-05-30 Samsung Electro-Mechanics Co., Ltd. Optical imaging system
CN111190268A (zh) * 2020-02-26 2020-05-22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摄像镜头
CN111929825B (zh) * 2020-09-03 2022-07-12 诚瑞光学(苏州)有限公司 摄像光学镜头
CN111929822B (zh) * 2020-09-03 2021-04-23 诚瑞光学(苏州)有限公司 摄像光学镜头
CN114114619A (zh) * 2021-11-17 2022-03-01 江西晶超光学有限公司 光学系统、取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313781U (en) 1997-03-08 1997-08-21 Beauty Cosmetics Co Ltd Coupling mechanism for cosmetic box
CN2513128Y (zh) 2001-12-25 2002-09-25 玉晶光电(厦门)有限公司 一种影像镜头
JP2004302056A (ja) 2003-03-31 2004-10-28 Fuji Photo Optical Co Ltd 画像取込用レンズ
JP4699032B2 (ja) 2004-02-18 2011-06-08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用レンズおよび画像読取装置
JP2006293042A (ja) 2005-04-12 2006-10-2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撮像光学系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撮像装置
TWM313781U (en) 2006-12-13 2007-06-11 Newmax Technology Co Ltd Imaging lens set
TWI329755B (en) 2007-09-21 2010-09-0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Lens system
US7710665B2 (en) * 2007-11-08 2010-05-04 Samsung Electro-Mechanics Co., Ltd. Imaging optical system
TWM332199U (en) 2007-11-28 2008-05-11 Create Electronic Optical Co Five element optical imaging lens
TWI388878B (zh) 2008-12-01 2013-03-11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取像光學鏡片組
JP5201679B2 (ja) * 2008-12-25 2013-06-05 株式会社オプトロジック 撮像レンズ
JP5601857B2 (ja) * 2009-04-07 2014-10-08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撮像レンズおよび撮像装置、ならびに携帯端末機器
JP5607398B2 (ja) * 2009-04-07 2014-10-15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撮像レンズおよび撮像装置、ならびに携帯端末機器
CN201440183U (zh) * 2009-04-07 2010-04-21 富士能株式会社 摄像透镜及摄像装置
TWI432773B (zh) 2009-04-20 2014-04-01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攝影透鏡組
TWI431356B (zh) * 2011-01-03 2014-03-21 Largan Precision Co 取像用光學鏡片組

Cited By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66018A (zh) * 2011-01-03 2012-07-11 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取像用光学镜片组
CN102566018B (zh) * 2011-01-03 2014-01-22 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取像用光学镜片组
US9482846B2 (en) 2012-02-16 2016-11-01 Lg Innotek Co., Ltd. Imaging lens
EP2629131A1 (en) * 2012-02-16 2013-08-21 LG Innotek Co., Ltd. Imaging lens
CN103257434A (zh) * 2012-02-16 2013-08-21 Lg伊诺特有限公司 成像镜头
KR20130094448A (ko) * 2012-02-16 2013-08-26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촬상 렌즈
KR101964297B1 (ko) * 2012-02-16 2019-04-01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촬상 렌즈
CN103257434B (zh) * 2012-02-16 2017-06-09 Lg伊诺特有限公司 成像镜头
US8958164B2 (en) 2012-02-16 2015-02-17 Lg Innotek Co., Ltd. Imaging lens
TWI476434B (zh) * 2012-03-15 2015-03-11 Konica Minolta Advanced Layers 攝像透鏡、攝像裝置、以及攜帶型終端
CN103364929A (zh) * 2012-03-30 2013-10-23 玉晶光电(厦门)有限公司 光学成像镜头及应用该镜头的电子装置
CN103364929B (zh) * 2012-03-30 2015-08-19 玉晶光电(厦门)有限公司 光学成像镜头及应用该镜头的电子装置
JP2013222172A (ja) * 2012-04-19 2013-10-28 Kantatsu Co Ltd 撮像レンズ
TWI467223B (zh) * 2012-11-20 2015-01-01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影像拾取系統鏡頭組
CN103984080B (zh) * 2013-02-08 2016-12-28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摄像透镜、摄像装置以及移动终端
CN103984080A (zh) * 2013-02-08 2014-08-13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摄像透镜、摄像装置以及移动终端
CN106443965A (zh) * 2013-06-14 2017-02-22 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结像镜片组及取像装置
CN105892017A (zh) * 2016-01-27 2016-08-24 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摄像镜头
CN105892017B (zh) * 2016-01-27 2019-04-26 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摄像镜头
KR20190035656A (ko) * 2019-03-26 2019-04-03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촬상 렌즈
KR102157203B1 (ko) * 2019-03-26 2020-09-18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촬상 렌즈
CN110764231A (zh) * 2019-11-22 2020-02-07 瑞声通讯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摄像光学镜头
WO2021097930A1 (zh) * 2019-11-22 2021-05-27 诚瑞光学(常州)股份有限公司 摄像光学镜头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66018B (zh) 2014-01-22
US8179614B1 (en) 2012-05-15
CN102566018A (zh) 2012-07-11
TW201229613A (en) 2012-07-16
TWI431356B (zh) 2014-03-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126531U (zh) 取像用光学镜片组
CN202102166U (zh) 成像用光学系统
CN202041705U (zh) 取像用光学系统
CN202110325U (zh) 光学取像镜头组
CN202119965U (zh) 摄影用光学镜片组
CN201984203U (zh) 摄像用光学镜头组
CN202256845U (zh) 光学影像镜头组
CN202393963U (zh) 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
CN202126530U (zh) 摄像用光学透镜组
CN202330843U (zh) 影像拾取光学系统
CN202230238U (zh) 摄像用光学镜片组
CN202171677U (zh) 光学摄像镜头组
CN202275209U (zh) 影像撷取系统
CN102854608B (zh) 光学影像镜组
US8405919B2 (en) Optical image lens assembly
TWI410693B (zh) 取像用光學透鏡組
TWI437311B (zh) 影像拾取鏡組
CN202182965U (zh) 取像摄影镜头组
TWI418841B (zh) 攝像光學系統
TWI421561B (zh) 光學攝影透鏡組
CN102692695B (zh) 取像镜头组
TWI418842B (zh) 攝像用光學鏡頭
TWI417595B (zh) 薄型光學系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125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40122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125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40122

RGAV Abandon patent right to avoid re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