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111242U - 电子卡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电子卡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111242U
CN202111242U CN2011200635891U CN201120063589U CN202111242U CN 202111242 U CN202111242 U CN 202111242U CN 2011200635891 U CN2011200635891 U CN 2011200635891U CN 201120063589 U CN201120063589 U CN 201120063589U CN 202111242 U CN202111242 U CN 2021112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electronic card
sliding
slot
card coup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063589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萧学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xconn Kunshan Computer Connector Co Ltd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xconn Kunshan Computer Connector Co Ltd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xconn Kunshan Computer Connector Co Ltd,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xconn Kunshan Computer Connec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20063589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1112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1112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111242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一种电子卡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数个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的第一端子与第二端子及滑动板。所述绝缘本体包括底壁及设置在底壁上侧的插槽,所述第二端子包括固持部、自固持部向后延伸的焊接部、自固持部向前延伸的延伸部及自延伸部弯折延伸的接触部;所述滑动板设置在插槽内并在插槽内前后滑动,所述第二端子的末端设有自接触部延伸的作动部,所述滑动板内设有数个可收容第二端子的接触部的第三收容槽及设置在第三收容槽内的可驱动作动部向上抬起的推动部,可防止第二端子的松动。

Description

电子卡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一种电子卡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可供至少两种电子卡插接的多合一电子卡连接器。 
背景技术
电子产品的高速发展,应用于电子产品的电子卡的种类也较多,为使消费者使用方便,能够插接不同类型的电子卡的多合一电子卡连接器便应运而生。一种常见的电子卡连接器如中国台湾新型公告专利第M342661号所示。所述电子卡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的第一端子与第二端子及在绝缘本体内前后滑动的滑动件。所述第一端子包括固持在绝缘本体内的固持部、自固持部向后延伸出绝缘本体外的焊接部、自固持部弯折向前延伸的连接部及自连接部弯折延伸的接触部。所述滑动件设有数个收容第一端子的收容槽,所述接触部位于收容槽内,所述收容槽内设有位于接触部下的凸块。当插入电子卡并驱动滑动件向后移动时,所述凸块滑入连接部的下侧同时将连接部向上抬起,连接部向上抬起时带动接触部向上抬起,接触部即可与插入的电子卡电性接触。然而,所述滑动件将连接部抬起时,连接部因紧挨固持部与焊接部,容易使固持部及焊接部产生松动而影响连接器的性能。 
故,希望设计出一种改进型的电子卡连接器,以克服上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防止端子松动的电子卡连接器。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子卡连接器,用以收容至少两种不同宽度的电子卡,所述电子卡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的数个第一端子和数个第二端子及滑动板,所述绝缘本体包括底壁及设置于底壁上侧的收容电子卡的插槽,所述插槽的前侧设有供电子卡插入的插入口,所述滑动板设置于插槽内并于插槽内前后滑动,所述第 二端子包括固持于绝缘本体内的固持部及延伸入插槽内的接触部,所述第二端子还设有连接接触部的自由末端且临近插入口的作动部,所述滑动板内设有若干可收容第二端子的接触部的第三收容槽及设置于第三收容槽内的可驱动作动部向上抬起的推动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所述第二端子的作动部设置于弹性部的自由末端,以防止驱动时第二端子产生松动,从而实现稳定连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电子卡连接器的部分立体分解图,其中遮蔽壳体被分解出来,且退卡机构位于初始位置; 
图3是图2另一角度的部分立体分解图,且退卡机构位于驱动位置; 
图4是图1所示电子卡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的退卡机构与防呆机构的立体图; 
图6是图5的立体分解图; 
图7是图6另一角度的立体分解图; 
图8是图1沿A-A线的剖视图; 
图9是电子卡刚插入图1的电子卡连接器且沿B-B线的剖视图; 
图10是图9电子卡插入到位后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图4及图9,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100用于供至少两种不同规格的电子卡(本实施方式仅显示一种电子卡200)插置。所述电子卡连接器100包括绝缘本体1、收容于绝缘本体1内的数个导电端子2、遮覆于绝缘本体1上的遮蔽壳体3及组装于绝缘本体1的防呆机构4与退卡机构5。 
请参图1至图4,所述绝缘本体1大致呈方体状,其包括底壁11及设置于底壁11两侧的第一侧壁12与第二侧壁13。所述底壁11、第一侧壁12及第二侧壁13围设形成收容第一、第二电子卡的插槽14。所述插槽14在绝缘本体1的一侧(在此定义为前侧)形成供第一、第二电子卡插入的插入口141。所述绝缘本体1的底壁11分别设有数个第一收容槽111、数个第二收容槽112及凹槽113。所述第一侧壁12设有与插槽14连通的容置槽121,所述第二侧壁13 设有固定槽131。所述第一侧壁12靠近插入口141处设有贯穿底壁11的固持孔122,所述绝缘本体1的最前端设有前端面114,所述插入口141即从前端面114向内延伸。所述前端面114在第一侧壁12处向内凹设有连通固持孔122的固持槽123。所述插入口141于第一侧壁12与第二侧壁13处呈阶梯状,所述第一侧壁12与第二侧壁13于插入口141处设有第一导引槽124与第二导引槽132。所述固持孔122设置在第一导引槽124内。所述第一侧壁12在插入口141处向插槽14凸设有导引部125,所述导引部125的内侧形成面向插槽14的第一导引面1251,所述导引部125的顶面向上凸设有第一限位块1252。所述第二侧壁13的内侧设有与第一导引面1251相对设置的第二导引面133;所述第二侧壁13的顶面于插入口141处也向上凸设有第二限位块134。 
所述导电端子2包括数个第一端子21、数个第二端子22及一对第三端子23。在实施时,第一端子21是可以与MS电子卡相电性接触的端子组,第二端子22是可以与SD及MMC电子卡相电性接触的端子组。所述第一端子21收容于第一收容槽111内。所述第二端子收容于第二收容槽112内,并位于第一端子21的前侧。所述第二端子22包括固持于第二收容槽112内的固持部221、自固持部221向后弯折延伸出绝缘本体1外的焊接部222、自固持部221向前纵长延伸的延伸部223、自延伸部223弯折延伸的接触部224及自接触部224向前延伸的作动部225。所述作动部225包括抬起部2251及自抬起部2251向上翘起的导引部2252。所述第三端子23收容在第二侧壁13的固定槽131内,且为一对侦测端子,可侦测电子卡200的插入与否。 
参阅图2至图9,所述防呆机构4包括收容在固持孔122内的防呆部41、驱动防呆部41的弹性件(本实施方式中为第一弹簧42)及限位第一弹簧42的限位片43。所述限位片43插置在固持槽123内并延伸入固持孔122内。所述防呆部41可上下浮动,其包括凸伸入插槽14内的驱动部411、扣持部412及收容部413。所述驱动部411设置在第一导引槽124内电子卡200的插卡路径上,并呈由前向后斜向上延伸的斜面状。所述扣持部412位于驱动部411的外侧(内侧为插槽14),并呈向上设置的勾状,所述扣持部412包括倾斜向下延伸的第三导引面4121及自第三导引面4121前端向下凹陷的扣持槽4122。所述收容部413设有向下开口的收容孔4131,所述第一弹簧42收容于收容孔4131内,所述限位片43延伸入第一弹簧42的下方以防止第一弹簧42从收容孔4131内掉出。驱动驱动部411时,防呆部41可下沉,移除驱动力时,第一 弹簧42可使防呆部41上浮复位。 
所述退卡机构5设置于容置槽121与插槽14内。所述退卡机构5包括第一滑动件51、第二滑动件52、驱动第一滑动件51的弹性件(本实施方式中为第二弹簧53)、可驱动第二滑动件52单独回退的弹性件(本实施方式中为第三弹簧54)及定位第一滑动件51相对位置的导杆55。所述第二滑动件52设置于第一滑动件51的前侧且更靠近插入口141。所述第一滑动件51设置于容置槽121内并可前后滑动,所述第一滑动件51包括凸伸入插槽14内的第一挡部511、设置在第一滑动件51顶面的心型槽512、设置在第一滑动件51内部且沿前后方向延伸并先后开口的容置孔513及设置在容置孔513边上并前后贯穿第一滑动件51的穿孔514。所述导杆55一端定位在第一侧壁12上,另一端可移动的限位在心型槽512内。所述第二弹簧53一端定位于第一侧壁12上,另一端收容在容置孔513内。 
所述第二滑动件52接续在第一滑动件51的前侧并也可前后滑动。所述第二滑动件52包括滑动块521与滑动板522,所述滑动块521设置在容置槽121内,所述滑动板522设置于插槽14内。所述滑动块521的后端凸设有一定位柱5211,所述第三弹簧54穿过第一滑动件51的穿孔514后一端定位在定位柱5211上,另一端定位于第一侧壁12上。所述滑动块521设置有可与防呆机构4的扣持部412相配合或相分离的卡扣部5212,所述卡扣部5212自滑动块521的前端向下凸设形成。当防呆机构4位于初始位置时,所述卡扣部5212可自第三导引面4121导引后扣持在扣持槽4122内,此时第二滑动件52被限位在初始位置不能移动;当有外力驱动驱动部411,致使防呆部41下沉而解除对卡扣部5212的扣持,此时第二滑动件52即可在外力作用下移动。所述滑动块521设有延伸入插槽14内的第二挡部5213。所述滑动板522大致呈前平后翘的外型,其包括平板部5221、自平板部5221斜向上延伸的引导部5222、自引导部5222水平向后延伸的抵靠部5223、设置在滑动板522内侧的数个第三收容槽5224及设置于第三收容槽5224内的推动部5225。所述第三收容槽5224前后贯穿滑动板522,且自平板部5221逐步向后扩大容腔。所述推动部5225设有倾斜向下延伸的第四导引面5226。所述第二滑动件52在初始位置与驱动位置之间移动。滑动块521在初始位置时,第二端子22的接触部224位于抵靠部5223的下侧第三收容槽5224内;作动部225收容于平板部5221的第三收容槽5224内与推动部5225相间隔,且在竖直方向上作动部225与推动 部5225具有高度差,即作动部225的底面位于推动部的顶面的上侧。滑动块521在驱动位置时,随着滑动板522的移动,第二端子22的接触部224被暴露于插槽14内,且第四导引面5226与导引部2252相互配合,推动部5225将抬起部2251向上抬起,使接触部224被向上抬起。也就是说,滑动板522于初始位置与驱动位置间滑动,在初始位置时,第二端子22的接触部224位于引导部2252及抵靠部5223的内侧,在驱动位置时,第二端子22的接触部224凸伸出平板部5221。 
所述遮蔽壳体3遮覆于绝缘本体1的上侧,所述遮蔽壳体3包括主体部31及自主体部31两侧分别向下延伸的第一侧部32、第二侧部33。所述主体部31上设置有窗口311及扣持臂312。所述窗口311分别设置于插入口141处,所述第一限位块1252及第二限位块134分别限位于窗口311中以限位遮蔽壳体3于绝缘本体1上。所述扣持臂312延伸入容置槽121内并扣持于导杆55上以稳定退卡机构。所述第一侧部32及第二侧部33分别与第一侧壁12及第二侧壁13相卡扣固持。所述第二侧部33上设有一对弹臂331,可用以与第三端子23电性接触,以实现插入电子卡200时实现侦测功能。 
请参图9和图10,显示电子卡200插置于电子卡连接器100内。所述电子卡200(如SD卡或MMC卡)具有较宽的宽度及较窄的厚度,进入插槽14后将限位于第一、第二侧壁的第一、第二导引槽内,电子卡200进入第一导引槽124内后将驱动位于第一导引槽124内的驱动部411,致使防呆部41向下移动,防呆部41向下移动后便可释放对第二滑动件52的锁扣。继续插入电子卡200,电子卡200抵触到第二滑动件52的第二挡部5213后推动第二滑动件52向后移动,第二滑动件52再驱动第一滑动件51同时向后移动,直至第一滑动件51被导杆55锁定。第二滑动件52向后移动后,第二端子的接触部224暴露在平板部5221的上侧。同时,所述第二端子22的作动部225包括可与推动部5225相配合的抬起部2251及自抬起部2251倾斜向上翘起的导引部2252。第二滑动件52的第四导引面5226插置于第二端子22的导引部2252的下侧,并通过推动部5225将抬起部2251向上抬起,进而带动接触部224向上抬起。电子卡200即可与第二端子22实现电性连接。退卡时,只需再此推动电子卡200,解除导杆55对第一滑动件51的锁扣,即可将电子卡200退出,第二滑动件52回退后,接触部224再次被收容于第三收容槽5224内。所述作动部225设置于接触部224的前侧,推动部5225作用于作动部225上以将接触部224抬 起,使得第二端子22的受力点位于接触部224与延伸部223处即远离固持部221,以防止第二端子22松动,从而实现稳定连接。所述第二端子22的固持部221与接触部224之间设有纵长的延伸部223,以使第二端子22的受力点远离固持部221,进而保护第二端子22。并且,作动部225设置于接触部224的自由端部,使得电子卡200与接触部224接触部具有较小的摩擦力,从而提供使用者较好的手感,提高市场竞争力。另外,所述滑动板522设置引导部5222及抵靠部5223,可引导与承载另一类电子卡的插置,并且在未推动滑动板522时第二端子的接触部224被收容于第三收容槽5224内以保护接触部224,使得整个滑动板522于插槽内占据很小的空间,有利于整个电子卡连接器100的小型化。 
另,若因使用者操作习惯等因素于退卡时直接将电子卡200拔出,因未驱动第一滑动件51而未解除导杆55对第一滑动件51的锁扣,第一滑动件51不会回退。此时,设置的第三弹簧54可将第二滑动件52单独回退,所述第三弹簧54的弹力小于第二端子22对电子卡200的摩擦力,在插入电子卡200时不会推动第二滑动件52,而在拔出电子卡200时可单独将第二滑动件52回退,以防止因直接拔出电子卡200而导致第二滑动件52未回退的情形下再次插入电子卡200时顶跨第二端子,进而能有效的保护电子卡。 
插置宽度较窄、厚度较厚的另一类电子卡(未图标,如MS卡)时,因尺寸原因,MS卡沿第一、第二导引面插置入插槽14内,因未进入第一导引槽124内而不会驱动防呆机构4。MS卡进入后沿第二滑动件52的引导部5222继续深入后抵触第一挡部511并驱动第一滑动件51往后移动,直至导杆55将第一滑动件51锁定,MS卡与第一端子21电性接触。退卡时,也是再此推动MS卡即可将MS卡退出。 

Claims (10)

1.一种电子卡连接器,用以收容至少两种不同宽度的电子卡,所述电子卡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的数个第一端子和数个第二端子及滑动板,所述绝缘本体包括底壁及设置于底壁上侧的收容电子卡的插槽,所述插槽的前侧设有供电子卡插入的插入口,所述滑动板设置于插槽内并于插槽内前后滑动,所述第二端子包括固持于绝缘本体内的固持部及延伸入插槽内的接触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子还设有连接接触部的自由末端且临近插入口的作动部,所述滑动板内设有若干可收容第二端子的接触部的第三收容槽及设置于第三收容槽内的可驱动作动部向上抬起的推动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部设有倾斜向下延伸的第四导引面,所述第二端子的固持部与接触部之间设有纵长的延伸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板包括平板部、自平板部斜向上延伸的引导部及自引导部水平向后延伸的抵靠部,所述第三收容槽前后贯穿滑动板,滑动板于初始位置与驱动位置间滑动,在初始位置时,第二端子的接触部位于引导部及抵靠部的内侧,在驱动位置时,第二端子的接触部凸伸出平板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板在初始位置时,所述第二端子的作动部与推动部在竖直方向具有高度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子的作动部包括可与推动部相配合的抬起部及自抬起部倾斜向上翘起的导引部。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组装于绝缘本体的退卡机构,所述退卡机构包括第一滑动件、第二滑动件、驱动第一滑动件的弹性件、驱动第二滑动件单独回退的另一弹性件及定位第一滑动件相对位置的导杆,所述第二滑动件包括滑动块与所述滑动板。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动件设有延伸入插槽内的第一挡部,所述滑动块设有延伸入插槽内的第二挡部。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进一步设有防呆机构,所述防呆机构设有可上下浮动的防呆部、驱动防呆部的弹性件及限位弹性件的限位片,所述防呆部设有可凸伸入插槽内的驱动部及扣持部,所述滑动块设有与扣持部相配合或相分离的卡扣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包括设置于底壁两侧的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于插入口处设有第一导引槽与第二导引槽,所述驱动部设置于第一导引槽内。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扣持部包括倾斜向下延伸的第三导引面及向下凹设的扣持槽,所述卡扣部可自第三导引面导引后扣持在扣持槽内。 
CN2011200635891U 2011-03-11 2011-03-11 电子卡连接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1112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0635891U CN202111242U (zh) 2011-03-11 2011-03-11 电子卡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0635891U CN202111242U (zh) 2011-03-11 2011-03-11 电子卡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111242U true CN202111242U (zh) 2012-01-11

Family

ID=454366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063589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111242U (zh) 2011-03-11 2011-03-11 电子卡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11124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57043B (zh) 插头
CN201397957Y (zh) 卡连接器
US7866998B2 (en) Electrical card connector
US20130337672A1 (en) Electrical card connector
TW201304308A (zh) 卡連接器
CN203481521U (zh) 电子卡连接器
US7946867B2 (en) Card connector with a spring member for retaining an electrical card
CN202111242U (zh) 电子卡连接器
TW201304310A (zh) 卡連接器
KR20150125255A (ko) 수동 카드 이젝터를 구비한 듀얼 메모리 카드용 소켓
US7335044B2 (en) Small-sized card connector
CN202189955U (zh) 电子卡连接器
CN202076592U (zh) 电子卡连接器
US7648398B1 (en) Memory card connector
CN201887187U (zh) 电子卡连接器
CN215119297U (zh) 电子卡连接器
CN202196948U (zh) 插头
CN202076443U (zh) 电子卡连接器
CN201112924Y (zh) 电连接器
CN202285280U (zh) 电连接器
TW201533986A (zh) 電子卡連接器
CN201178142Y (zh) 电子卡连接器
CN218896858U (zh) 组装式接线端子胶壳
CN202487840U (zh) 电连接器相互插接的公座和母座
CN201188478Y (zh) 依插入卡片来选择端子的卡片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111

Termination date: 2020031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