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062318U - 弹簧夹 - Google Patents

弹簧夹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062318U
CN202062318U CN201020689169XU CN201020689169U CN202062318U CN 202062318 U CN202062318 U CN 202062318U CN 201020689169X U CN201020689169X U CN 201020689169XU CN 201020689169 U CN201020689169 U CN 201020689169U CN 202062318 U CN202062318 U CN 2020623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iction pair
main body
spring clip
pair element
fixture b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20689169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跃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Great Star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Great Star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Great Star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Great Star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020689169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0623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0623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062318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amps And Cli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弹簧夹,包括第一主体,包含握持部分和夹持部分;第二主体,包含握持部分和夹持部分;将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可枢转地联接在一起的第一枢轴元件和一个锁紧机构,由一对摩擦副部件组成;摩擦副部件对中,第一摩擦副部件设置在第一主体上,包括第一摩擦副元件;第二摩擦副部件设置在第二主体上,包括第二摩擦副元件;成对设置的摩擦副部件中的第一、第二摩擦副元件相互摩擦,起到锁定作用;摩擦副元件主要在垂直于第一枢轴元件轴线的平面内发生摩擦。本实用新型将摩擦副元件对设置成在垂直于第一枢轴元件轴线的平面内接触并发生摩擦。由于该平面较为宽大,摩擦副元件对间磨损量很小,对摩擦副元件材料要求较低,能长期可靠使用。

Description

弹簧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工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无级调整的弹簧夹。 
背景技术
弹簧夹在使用的过程中,根据被夹物的大小,需要调整夹口的开度。在作业时,又需要开度固定为佳。为便于固定调整好的开度,现有技术中已经有大量具有锁紧机构的弹簧夹。 
美国专利US6708587B1公开了一种弹簧夹,操控部件设置在钳柄的一外侧,可用拇指操作,简化了手的劳动,但是采用在钳柄上设置齿条付的技术方案,实现的是有级调节。 
美国专利US6860179B2和US7406897B2公开的弹簧夹,将操控部件设置在钳柄的内侧,可用食指或无名指操作,操控性较好。其锁紧机构包括一个长条形的夹条和一个可回转的锁紧杆。夹条一端枢转地安装在握把上,另一端伸向握把。为了适应握把的移动,夹条是弧形的长条形板状件,并被设置成平行于枢轴,即夹条的圆弧圆心位置在枢轴处。 
锁紧杆可以枢转,靠近枢转轴一端开有一个狭长开口。夹条可以滑动地穿过开口。锁紧杆的另一端被一个弹簧顶住。弹簧压力导致开口相对夹条偏置,圆弧形的夹条边缘与开口两端或两端之一的边缘发生摩擦,实现锁紧。当克服弹簧压力,按下锁紧杆,夹条边缘与开口两端边缘脱离接触,实现释放。 
夹条边缘与开口两端边缘的摩擦面基本与枢轴平行。因为夹条较薄,其边缘与开口两端边缘的接触部位常常只能是点接触或很短的线接触,很容易过度磨损,使用中,其锁紧功能可靠性会逐渐降低,甚至磨损到一定程度时,锁紧机能彻底失效,使整个弹簧夹报废。即使按照US6860179B2公开的改进的技术方案,夹条边缘和开口两端采用了圆角结构,过度磨损仍然不能完全避免。因此,这类弹簧夹对夹片、锁紧杆开口处的材料要求较高,造成成本提高。夹条必须制造成圆弧形,其外形及尺寸精度加工要求较高;开口长度方向也有较高的尺寸精度加工要求,这都直接造成了成本提高。 
美国专利US7107881B1公开了一种弹簧夹,在其一个主体中沿竖直方向设置了杆状物,通过一个L形元件锁紧或释放该杆状物,以固定开度。由于L形元件的一部分突出在主体之外,调整时需要另一个手的帮助,降低了手的自由 程度,使用时的便利性较差。并且其杆状物与L形元件的摩擦面基本与枢轴平行,同样存在前述过度磨损和长期使用锁紧功能可靠性降低的问题,对材料要求较高,造成成本提高。 
因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调整方便,便利性好,能长期可靠使用,成本较低的可无级调整的弹簧夹。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调整方便,便利性好,能长期可靠使用,成本较低的可无级调整的弹簧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弹簧夹,包括第一主体,其包含握持部分和夹持部分;第二主体,其包含握持部分和夹持部分;将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可枢转地联接在一起的第一枢轴元件;和一个锁紧机构,由至少一对摩擦副部件组成;所述摩擦副部件对中,第一摩擦副部件设置在第一主体上,包括第一摩擦副元件;第二摩擦副部件设置在第二主体上,包括第二摩擦副元件;所述成对设置的摩擦副部件中的第一、第二摩擦副元件相互摩擦,起到锁定作用;其中所述摩擦副元件在垂直于所述第一枢轴元件轴线的平面内发生摩擦。 
本实用新型的弹簧夹将摩擦副元件对设置成在垂直于第一枢轴元件轴线的平面内接触并发生摩擦。由于该平面较为宽大,可以将接触部位设置成较长的线接触甚至是面接触,摩擦副元件对间的磨损量很小。因此,对摩擦副元件的材料要求较低,能长期可靠使用,成本较低。 
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锁紧机构还包括一个解锁机构,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第二摩擦副元件之间脱离接触,解除所述第一、第二摩擦副元件之间的锁定。该解锁机构还可以包括一个操作手柄,通过用手指按压所述操作手柄,使所述解锁机构起到解除所述第一、第二摩擦副元件之间锁定的作用。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摩擦副部件固定地设置在第一主体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摩擦副部件固定地设置在第二主体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摩擦副元件为一个长条形片状物,具有至少一个位于与第一枢轴元件轴线大致垂直的平面内的主表面,作为与第二摩擦副元件接触的摩擦面。 
本实用新型的弹簧夹将片状的第一摩擦副元件表面作为与第二摩擦副元件接触的摩擦面,对该片状元件的轮廓形状要求不高,其可以为圆弧形,也可以为矩形或其他长条形状,对该片状元件宽度方向上的尺寸公差要求也不高,降低了加 工成本。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摩擦副元件为一个滚针、楔形块或偏心凸轮与片状的第一摩擦副元件构成一个摩擦副元件对。或,多个滚针、楔形块或偏心凸轮与片状的第一摩擦副元件组成多对摩擦副元件对,共同起到锁定作用。 
其中,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摩擦副元件为至少一个滚针;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摩擦副部件包括:一个所述第一摩擦副元件能够穿入的夹块,所述夹块的相对两侧设置有条形孔,所述条形孔中设置有至少一端外露于所述条形孔的滚针;所述第一摩擦副元件穿入夹块后,所述条形孔与所述第一摩擦副元件之间构成一夹角以使所述条形孔中的所述滚针与所述第一摩擦副元件具有接触或脱离两种状态;和一个滚针固定圈,通过弹性元件设置在所述夹块的外侧以限制所述滚针的轴向自由度,并可在所述弹性元件的作用下推动所述滚针在所述条形孔中向接触所述第一摩擦副元件的方向移动;所述操作手柄的工作部在旋动中可推动所述滚针在所述条形孔中向脱离所述第一摩擦副元件的方向移动。 
其中,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摩擦副元件为至少一个楔形块;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摩擦副部件包括:一个所述第一摩擦副元件能够穿入的夹块,所述夹块的相对两侧设置有楔形块导槽,所述楔形块导槽中设置有至少一端外露于所述楔形块导槽的楔形块;所述第一摩擦副元件穿入夹块后,所述楔形块导槽与所述第一摩擦副元件之间构成一夹角以使所述楔形块导槽中的所述楔形块与所述第一摩擦副元件具有接触或脱离两种状态;和一个楔形块固定圈,通过弹性元件设置在所述夹块的外侧以限制所述楔形块的轴向自由度,并可在所述弹性元件的作用下推动所述楔形块在所述楔形块导槽中向接触所述第一摩擦副元件的方向移动;所述操作手柄的工作部在旋动中可推动所述楔形块在所述楔形块导槽中向脱离所述第一摩擦副元件的方向移动。 
其中,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摩擦副元件为至少一个偏心凸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摩擦副部件包括:一个所述第一摩擦副元件能够穿入的夹块;和一个凸轮,通过一个扭簧枢设在所述夹块上;所述第一摩擦副元件穿入夹块后,所述凸轮的转动使所述凸轮与所述第一摩擦副元件具有接触或脱离两种状态;并且所述操作手柄与凸轮一体成型,所述操作手柄的旋动可推动所述凸轮脱离所述第一摩擦副元件。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主体与所述第二主体的枢接处位于所述第一主体与所述第二主体的中部,使所述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的握持部分和夹持部分分别位于第一主体与第二主体的枢接处的两侧。或,所述第一主体与所述第二主体的枢接处位于所述第一主体与所述第二主体的端部,使所述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的握持部分和夹持部分位于第一主体与第二主体的枢接处的同一侧。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主体和/或所述第二主体中具有半开放的空腔,且,所述摩擦副部件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所述空腔中。所述操作手柄可以设置在所述空腔中,在夹紧状态时所述操作手柄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空腔之外。 
由于将操作手柄设置在主体的内侧,并主要是在主体的空腔中,使用者对操作手柄的操作就很方便,大大改善了弹簧夹的便利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摩擦副元件可以为圆弧形;进一步地,其厚度均匀。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操作手柄与第二摩擦副元件一体成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主体和/或所述第二主体的夹持部分设置有活动夹头。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主体与所述第二主体的部分或全部包覆有软性包覆层。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较佳实施方式中,将所述第一主体与所述第二主体联接在一起的所述第一枢轴元件带有一个扭簧,以在所述第一主体与所述第二主体间施加一个张力。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第一工作状态结构(自锁状态)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第二工作状态(待夹持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实施例的锁紧机构沿A-A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锁紧机构沿A-A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锁紧机构沿A-A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锁紧机构沿A-A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所示实施例的锁紧机构及解锁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7所示实施例的第二摩擦副部件沿C-C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7所示实施例的锁紧机构沿C-C剖面工作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7所示实施例的锁紧机构及解锁机构沿B-B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2所示实施例第二工作状态下的滚针受力分析图; 
图13是图1所示实施例第一工作状态下的滚针受力分析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和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弹簧夹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包括一个第一主体10,一个第二主体20,和将第一主体10和第二主体20可枢转地联接在一起的第一枢轴6。第一主体10、第二主体20分别包含握持部分102、202和夹持部分101、201。两个主体10、20的夹持部分还可以分别设置有活动夹头,以便于夹持。 
第一枢轴6用螺钉、螺栓、铆钉等制作,位于第一主体10与第二主体20的中部,第一主体10与第二主体20的下半部可以分别形成有半开放的空腔,并可以在外部包覆有软性包覆层,例如皮革、人造革、塑料或橡胶等。 
本实用新型的弹簧夹还包括一个锁紧机构。该锁紧机构包括一对摩擦副部件,其中第一摩擦副部件设置在第一主体10上,即图中的夹片32;第二摩擦副部件31设置在第二主体20上,由夹块301、滚针51、滚针固定圈52和弹性元件53组成。 
夹片32是一个长条形片状物,具有两个相背的主表面,其中至少一个主表面位于与第一枢轴6轴线大致垂直的平面内。夹片32的厚度大致均匀。 
夹块301中间开设有一通道311。夹片32的一端321固定设置在第一主体10上,另一自由端322与夹块301相对,可以穿入通道311。自由端322为第一摩擦副元件。 
如图4所示,夹块301固定设置在第二主体20(未示出)上。夹块301的两侧设置有条形孔50,条形孔50与夹片自由端322之间构成一夹角。条形孔50中设置有两端外露于条形孔50的滚针51。该滚针51构成第二摩擦副元件。夹块301外侧设置一个弹性元件53,通过一个滚针固定圈52推动滚针51沿条形孔50向着靠近夹片自由端322的方向移动。滚针固定圈52同时起到限制滚针51的轴向自由度的作用。 
由于上述夹角的存在,条形孔50中的滚针51与夹片自由端322之间就具有可调节的间距。当弹簧夹的两个握持部分102、202相向运动(压下),夹片自 由端322在通道311内自由滑动,推动滚针51,克服弹性元件53的压力,滚针51向着离开夹片自由端322的方向移动,弹簧夹的握持部分可以在压下方向自由单向移动,使弹簧夹的夹持部分到达夹住被夹物品的位置。图12示出了其工作原理。弹性元件53的弹力F在条形孔与滚针51的接触面上可以分解为切向的Fx和法向的Fy。Fx会使滚针产生逆时针的运动趋势。压下弹簧夹的两个握持部分相当于把夹片自由端322向通道311里推(图中自左向右方向)。滚针51受到夹片自由端322的摩擦力,也会产生逆时针转动的运动趋势,也就是说,夹片自由端322可以随着滚针51的逆时针转动而自由地自左向右单向移动。 
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夹角应大于斜面的自锁角,以免发生自锁。该自锁角的大小与夹片和滚针间的摩擦系数相关。 
当弹簧夹的夹持部分101、201停止运动时,弹性元件53通过滚针固定圈52向滚针51施加的弹力使滚针51压在夹片自由端322上,夹片自由端322无法退出,实现锁定。 
锁紧机构还可以包括一个解锁机构。解锁机构包括一个操作手柄40,操作手柄40通过扭簧42设置在第二主体20上,操作手柄40是可旋动的,用于控制夹块301与夹片32之间的脱离。操作手柄40的工作部41在操作手柄40的旋动中,提供一推动滚针51在条形孔50中向远离夹片自由端322方向移动的动力,作为上述弹性元件53的反作用力。如图4中箭头方向,在滚针固定圈52上施加一个能够克服弹性元件53弹力的推力(图中未示出操作手柄),滚针51回到松弛状态,夹片32被释放而解除锁定,其自由端322可以在通道311内自由滑动。 
以下结合图1、图2和图13,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弹簧夹的使用方法,说明其工作原理。 
图1所示,弹簧夹在闭合状态,操作手柄40上无作用力。弹性元件53推动滚针固定圈52,将滚针51推动到条形孔50靠近夹片32处,由于滚针51与夹片32之间的摩擦力作用,夹片32被锁定,弹簧夹保持稳定的闭合状态。 
当欲拉动第一主体10打开夹持部分时,如果不按压操作手柄40,由于滚针51与夹片32之间为一锐角摩擦角,拉动夹片32的力会带动滚针51,使两者挤压得更紧。如图13所示,弹性元件53的弹力F在条形孔与滚针51的接触面上可以分解为切向的Fx和法向的Fy。Fx会使滚针产生逆时针的运动趋势。欲拉动第一主体10打开夹持部分相当于要把夹片自由端322从通道311里向外拉(图中自右相左方向),滚针51受到夹片自由端322的摩擦力,会产生顺时针转动的运动趋势。两个力相互作用使得滚针51只会向靠近夹片自由端322的方向运动,这样一来就会出现弹簧夹受力越大,其提供给夹片自由端322的压力也越大,达到将夹片自由端322夹紧的目的。如此,滚针51与夹片32 之间被锁定得更牢固。因此,本实用新型借由上述简单结构,实现了第一主体10与第二主体20的自锁。 
当欲拉动第一主体10打开夹持部分时,并同时按压操作手柄40,由于操作手柄40上工作部41的作用,推动滚针51克服弹性元件53的推力,在条形孔50中向远离夹片32的方向移动。如此,滚针51与夹片32脱离接触,摩擦力消失,夹片32被释放,使第一主体10能被拉动,夹持部分101、201在扭簧42的作用下被打开。 
上述操作中,只需要使用者用同一手的一手指按压操作手柄40即可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操控简便,可单手操作的优势。 
当夹持部分达到预定开度时,解除对操作手柄40的按压。由于操作手柄40上的作用力消失,弹性元件53的作用力发挥作用,再次推压滚针51向夹片32移动,并在两者之间产生摩擦力,使夹片32被锁定。 
此时,如图2所示,弹簧夹的开度被保持在一稳定的状态,为操作者使用提供了便利。 
当需要再次调整夹持部分开度时,只需要使用者用同一手的一手指按压操作手柄40,即可实现。 
本实用新型由于设置条形孔50和滚针51结构,利用操作手柄40或滚针固定圈52,通过推动滚针51在两个相反方向上的移动,实现了滚针51对夹片32的夹紧或脱离,实现了弹簧夹的开度可以无级调整的技术目的,改善了弹簧夹的适用性能。 
本实用新型将滚针51与夹片32组成的摩擦副元件对设置成在夹片32表面接触并发生摩擦。由于该平面较为宽大,可以将接触部位设置成较长的线接触,滚针51与夹片32间的磨损量很小。因此,对摩擦副元件的材料要求较低,能长期可靠使用,成本较低。并且,本实用新型将夹片32表面作为与滚针51接触的摩擦面,对夹片32的轮廓形状要求不高,其可以为圆弧形,也可以为矩形或其他长条形状,对夹片32宽度方向上的尺寸公差要求也不高,降低了加工成本。 
进一步地,第一主体10、第二主体20的下半部中还具有半开放的空腔。且,夹片32的一端设置在第一主体10的空腔中,夹块301设置在第二主体20的空腔中。操作手柄40设置在第二主体20空腔中,在夹紧状态时操作手柄40的至少一部分位于该空腔之外,以便于按压。 
【实施例2】 
本实用新型的弹簧夹的另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与实施例1类似,区别在于其锁紧机构。如图4所示,锁紧机构的夹块301中设置了两套条形孔50和 50’。条形孔中设置有两端外露于条形孔的两个滚针51和51’。滚针51与夹片自由端322组成一套摩擦副元件对,滚针51’与夹片自由端322组成另一套摩擦副元件对。两套摩擦副元件对共同作用,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弹簧夹的无级锁紧功能。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与第一实施例相同,所以不重述。 
【实施例3】 
本实用新型的弹簧夹的另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与实施例1类似,区别在于,将锁紧机构的第二摩擦副部件更换为新的第二摩擦副部件131,由如图5所示的夹块1301、楔形块151、楔形块固定圈152和弹性元件153组成。夹块1301两侧设置有楔形块导槽150,楔形块导槽150中设置有两端外露于楔形块导槽150的楔形块151。该楔形块151构成第二摩擦副元件。夹块1301外侧设置一个弹性元件153,通过一个楔形块固定圈152推动楔形块151沿楔形块导槽150向着靠近夹片自由端322的方向移动。楔形块固定圈152同时起到防止楔形块151从楔形块导槽150掉落的作用。 
本实施例的接触部位设置成面接触,摩擦副元件对间的磨损量更小,对摩擦副元件的材料要求更低,能长期可靠使用,成本更低。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与第一实施例相同,所以不重述。 
【实施例4】 
本实用新型的弹簧夹的另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与实施例3类似,区别在于,如图6所示,锁紧机构的夹块1 301中设置了两套楔形块导槽150和150’。楔形块导槽中设置有两端外露于楔形块导槽的两个楔形块151和151’。楔形块151与夹片自由端322组成一套摩擦副元件对,楔形块151’与夹片自由端322组成另一套摩擦副元件对。两套摩擦副元件对共同作用,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弹簧夹的无级锁紧功能。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与第3实施例相同,所以不重述。 
【实施例5】 
本实用新型的弹簧夹的另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与实施例1类似,也包括一个第一主体10,一个第二主体20,将第一主体10和第二主体20可枢转地联接在一起的第一枢轴6,和一个锁紧机构。第一主体10、第二主体20分别包含握持部分102、202和夹持部分101、201。区别在于,锁紧机构中的解锁机构与第二摩擦副部件安装在一起,特别是,操作手柄可以与第二摩擦副元件一体成型。 
具体来说,如图7所示,该锁紧机构包括一对摩擦副部件,其中第一摩擦副 部件设置在第一主体10上,即图中的夹片32;第二摩擦副部件231设置在第二主体20上,由夹块2301、凸轮141、扭簧142和轴143组成。 
如图8所示,夹块2301是一个半开口的“[”字槽型结构,固定设置在第二主体20上。夹块2301的两侧开孔250,设置轴143。凸轮141通过套在轴143上的扭簧142设置在轴143上。该凸轮141构成第二摩擦副元件。凸轮141工作面为一个圆柱面的至少一部分,该圆柱面的轴线与凸轮141的回转轴143偏离。为了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将凸轮141工作面上最靠近夹块2301槽型凹陷底面的母线定义为凸轮外缘1411。 
夹块2301的槽型凹陷与凸轮141形成一通道2311。通道2311的四壁为:相对设立的槽型凹陷的两侧壁2301和2303,相对设立的槽型凹陷底面2302和凸轮外缘1411。 
夹片32是一个长条形片状物,具有两个相背的主表面3201和3202,其中至少一个主表面位于与第一枢轴6轴线大致垂直的平面内。夹片32的厚度均匀。夹片32的一端321固定设置在第一主体10上,另一自由端322与夹块2301相对,可以穿入通道2311,并且穿入时夹片32的一个主表面与通道2311的槽型凹陷底面2302基本平行。自由端322为第一摩擦副元件。 
如图9所示,通道2311的高度由两侧壁2301和2303限定。该高度的设定与夹片32的自由端322的垂直于主表面的外轮廓相关。当该外轮廓是一个以第一枢轴6为圆心的圆弧时,该高度为最小值。实际上,自由端322外轮廓形状可以是其他形状,例如矩形,该高度可以相应地适当增大,使之与自由端322外轮廓形状相适应。 
通道2311的宽度由槽型凹陷底面2302和凸轮外缘1411限定。图9中,凸轮141在轴143上旋转时,其凸轮外缘1411位置随凸轮141旋转而左右移动,使通道2311的宽度发生相应变化,凸轮141与所述夹片32具有接触或脱离两种状态,从而夹紧或放松穿入通道2311的夹片32的自由端322。可见,凸轮141的设计应使通道2311的宽度最小值应略小于夹片32的自由端322的厚度。 
如图7所示,凸轮141与操作手柄140相连接,或,凸轮141与操作手柄140一体成型。参见图11,凸轮141与操作手柄140的相互关系应该设计成:操作手柄140基本平行于夹片32时,凸轮141处于与夹片接触位置;操作手柄140转动一个小于90度的角度时,凸轮141与夹片脱离接触。。 
以下结合图10、图11,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弹簧夹的使用方法,说明其工作原理。 
如图11所示,弹簧夹在闭合状态,操作手柄140上无作用力。扭簧142(参图10)推动凸轮141,由于凸轮外缘1411(参图10)与夹片32的自由端 322主表面3201之间的摩擦力作用,通道2311的宽度到达最小位置,夹片32被锁定,弹簧夹保持稳定的闭合状态。 
当欲拉动第一主体10打开夹持部分时,如果不按压操作手柄140,由于凸轮141与主表面3201之间为一锐角摩擦角,拉动夹片32的力会带动凸轮141,使两者挤压得更紧。如此,凸轮141与夹片32之间被锁定得更牢固。因此,本实用新型借由上述简单结构,实现了第一主体10与第二主体20的自锁。 
当欲拉动第一主体10打开夹持部分时,并同时如图中箭头方向按压操作手柄40,推动操作手柄140上凸轮141克服扭簧142的推力,凸轮外缘1411相着远离夹片32的方向移动。如此,凸轮141与夹片32脱离接触,摩擦力消失,夹片32被释放,使第一主体10能被拉动,夹持部分被打开。 
上述操作中,只需要使用者用同一手的一手指按压操作手柄140即可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操控简便,可单手操作的优势。 
当夹持部分达到预定开度时,解除对操作手柄140的按压。由于操作手柄140上的作用力消失,扭簧142的作用力发挥作用,再次推动凸轮141向夹片32移动,并在两者之间产生摩擦力,使夹片32被锁定。此时,弹簧夹的开度被保持在一稳定的状态,为操作者使用提供了便利。 
当需要再次调整夹持部分开度时,只需要使用者用同一手的一手指按压操作手柄140,即可实现。 
本实用新型由于设置凸轮141与操作手柄140相连接的结构,利用操作手柄140或扭簧142,通过推动凸轮141的转动,实现了凸轮141对夹片32的夹紧或脱离,实现了弹簧夹的开度可以无级调整的技术目的,改善了弹簧夹的适用性能。 
本实用新型将凸轮141与夹片32组成的摩擦副元件对设置成在夹片32表面接触并发生摩擦。由于该平面较为宽大,可以将接触部位设置成较长的线接触,凸轮141与夹片32间的磨损量很小。因此,对摩擦副元件的材料要求较低,能长期可靠使用,成本较低。并且,本实用新型将夹片32表面作为与凸轮141接触的摩擦面,对夹片32的外轮廓形状要求不高,其可以为圆弧形,也可以为矩形或其他长条形状,对夹片32宽度方向上的尺寸公差要求也不高,降低了加工成本。 
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第一主体与第二主体的枢接处也可以位于第一主体与第二主体的端部。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 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22)

1.一种弹簧夹,包括:
第一主体,其包含握持部分和夹持部分;
第二主体,其包含握持部分和夹持部分;
将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可枢转地联接在一起的第一枢轴元件;和
一个锁紧机构,由至少一对摩擦副部件组成;所述摩擦副部件对中,
第一摩擦副部件设置在第一主体上,包括第一摩擦副元件;
第二摩擦副部件设置在第二主体上,包括第二摩擦副元件;
所述成对设置的摩擦副部件中的第一、第二摩擦副元件构成一个摩擦副元件对,通过相互摩擦起到锁定作用;
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副元件对在垂直于所述第一枢轴元件轴线的平面内发生摩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簧夹,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机构还包括一个解锁机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弹簧夹,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机构包括一个操作手柄。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弹簧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摩擦副部件固定地设置在第一主体上。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弹簧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摩擦副部件固定地设置在第二主体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弹簧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摩擦副元件为一个长条形片状物,具有至少一个位于与第一枢轴元件轴线大致垂直的平面内的主表面,作为与第二摩擦副元件接触的摩擦面。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弹簧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摩擦副元件为至少一个滚针。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弹簧夹,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摩擦副部件包括:
一个所述第一摩擦副元件能够穿入的夹块,所述夹块的相对两侧设置有条形孔,所述条形孔中设置有至少一端外露于所述条形孔的滚针;所 述第一摩擦副元件穿入夹块后,所述条形孔与所述第一摩擦副元件之间构成一夹角以使所述条形孔中的所述滚针与所述第一摩擦副元件具有接触或脱离两种状态;和
一个滚针固定圈,通过弹性元件设置在所述夹块的外侧以限制所述滚针的轴向自由度,并可在所述弹性元件的作用下推动所述滚针在所述条形孔中向接触所述第一摩擦副元件的方向移动;
所述操作手柄的工作部在旋动中可推动所述滚针在所述条形孔中向脱离所述第一摩擦副元件的方向移动。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弹簧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摩擦副元件为至少一个楔形块。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弹簧夹,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摩擦副部件包括:
一个所述第一摩擦副元件能够穿入的夹块,所述夹块的相对两侧设置有楔形块导槽,所述楔形块导槽中设置有至少一端外露于所述楔形块导槽的楔形块;所述第一摩擦副元件穿入夹块后,所述楔形块导槽与所述第一摩擦副元件之间构成一夹角以使所述楔形块导槽中的所述楔形块与所述第一摩擦副元件具有接触或脱离两种状态;和
一个楔形块固定圈,通过弹性元件设置在所述夹块的外侧以限制所述楔形块的轴向自由度,并可在所述弹性元件的作用下推动所述楔形块在所述楔形块导槽中向接触所述第一摩擦副元件的方向移动;
所述操作手柄的工作部在旋动中可推动所述楔形块在所述楔形块导槽中向脱离所述第一摩擦副元件的方向移动。
11.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弹簧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摩擦副元件为至少一个偏心凸轮。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弹簧夹,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摩擦副部件包括:
一个所述第一摩擦副元件能够穿入的夹块;和
一个凸轮,通过一个扭簧枢设在所述夹块上;所述第一摩擦副元件穿入夹块后,所述凸轮的转动使所述凸轮与所述第一摩擦副元件具有接触或脱离两种状态;
并且所述操作手柄与凸轮一体成型,所述操作手柄的旋动可推动所述 凸轮脱离所述第一摩擦副元件。
13.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弹簧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的握持部分和夹持部分分别位于第一主体与第二主体的枢接处的两侧。
1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弹簧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的握持部分和夹持部分位于第一主体与第二主体的枢接处的同一侧。
1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弹簧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体和/或所述第二主体中具有半开放的空腔。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弹簧夹,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副部件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所述空腔中。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弹簧夹,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手柄设置在所述空腔中,在夹紧状态时所述操作手柄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空腔之外。
1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弹簧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摩擦副元件为圆弧形。
1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弹簧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摩擦副元件的厚度均匀。
2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簧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体和/或所述第二主体的夹持部分设置有活动夹头。
2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簧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体与所述第二主体的部分或全部包覆有软性包覆层。
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簧夹,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第一主体与所述第二主体联接在一起的所述第一枢轴元件带有一个扭簧,以在所述第一主体与所述第二主体间施加一个张力。 
CN201020689169XU 2010-12-15 2010-12-15 弹簧夹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0623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689169XU CN202062318U (zh) 2010-12-15 2010-12-15 弹簧夹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689169XU CN202062318U (zh) 2010-12-15 2010-12-15 弹簧夹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062318U true CN202062318U (zh) 2011-12-07

Family

ID=450561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20689169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062318U (zh) 2010-12-15 2010-12-15 弹簧夹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062318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28686A (zh) * 2010-12-15 2012-07-04 杭州巨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弹簧夹
CN104083111A (zh) * 2014-07-10 2014-10-08 张家港市海鑫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方便牙膏挤出的牙杯架
CN108402798A (zh) * 2018-04-12 2018-08-17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创意产品用展示台
CN111434462A (zh) * 2019-01-11 2020-07-21 杭州巨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可视夹紧力装置及夹具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28686A (zh) * 2010-12-15 2012-07-04 杭州巨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弹簧夹
CN102528686B (zh) * 2010-12-15 2015-07-08 杭州巨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弹簧夹
CN104083111A (zh) * 2014-07-10 2014-10-08 张家港市海鑫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方便牙膏挤出的牙杯架
CN108402798A (zh) * 2018-04-12 2018-08-17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创意产品用展示台
CN111434462A (zh) * 2019-01-11 2020-07-21 杭州巨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可视夹紧力装置及夹具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062318U (zh) 弹簧夹
US9027913B2 (en) Spring clamp
CN102528686B (zh) 弹簧夹
US7726217B2 (en) Self-adjusting locking pliers
US7896452B2 (en) Slide braking apparatus
US6378404B1 (en) Self-adjusting and/or self-locking pliers
CN1923464B (zh) 棘齿钳
WO2011081209A1 (ja) リニアストッパ
TW201242723A (en) High-torque quick release reciprocating open-end wrench
US20220097211A1 (en) Manual clamp
US8056446B1 (en) Ratcheting adjustable wrench
CN202241197U (zh) 一种开关自锁结构
CN206632885U (zh) 一种错位锁紧和释放的棘轮机构和一种棘轮夹
CN201231352Y (zh) 切割机工作台的锁紧机构及其切割机切割头的锁紧机构
CN108262699A (zh) 一种错位锁紧和释放的棘轮机构和一种棘轮夹
CN204094656U (zh) 大力钳
CN201009008Y (zh) 长条形锯条的夹持装置
CN2790453Y (zh) 产床的倾斜控制机构
CN113021206A (zh) 一种具有自动调节功能大力钳
TWI406744B (zh) 鉗子
CN220146200U (zh) 一种板材封边装置
CN214258186U (zh) 一种皮带扣
CN211052543U (zh) 一种刀具生产用定位装置
CN200980692Y (zh) 自锁皮肤吻合器
CN2536352Y (zh) 改进的工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1207

Termination date: 2017121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