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057329U - 基于双目视觉的便携式无标尺交通事故现场快速勘查系统 - Google Patents

基于双目视觉的便携式无标尺交通事故现场快速勘查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057329U
CN202057329U CN2011201057579U CN201120105757U CN202057329U CN 202057329 U CN202057329 U CN 202057329U CN 2011201057579 U CN2011201057579 U CN 2011201057579U CN 201120105757 U CN201120105757 U CN 201120105757U CN 202057329 U CN202057329 U CN 20205732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scene
photo
portable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105757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一兵
鲁光泉
赵红蕊
刘文超
王岩
傅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singhua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Tsinghua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singhua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Tsinghua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120105757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05732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0573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057329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affic Control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双目视觉的便携式无标尺交通事故现场快速勘查系统,包括便携式现场勘查设备和信息处理系统两部分。便携式现场勘查设备通过同步触发双目相机进行摄影勘查和信息采集。信息处理系统包括图像处理模块、现场图绘制模块和事故案例管理模块。图像处理模块对勘查照片进行图像处理,实现坐标转换和图像拼接,用于现场图绘制的尺寸标注;现场图绘制模块通过图库符号调用和尺寸标注相结合的方式,完成交通事故现场图的绘制生成打印;事故案例管理模块对勘查照片和现场图等相关信息以案例的形式进行分类管理。本实用新型无需对交通事故现场进行预处理,设备便携操作简易,测量精度高,只需一人即可完成全部操作。

Description

基于双目视觉的便携式无标尺交通事故现场快速勘查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基于双目视觉原理的交通事故现场摄影测量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利用无标尺摄影测量设备对交通事故现场进行拍摄并利用相应的软件工具对照片进行算法处理从而计算出交通事故现场各元素坐标并绘制交通事故现场图的勘查取证系统。
背景技术
交通事故现场勘查对交通事故鉴定和再现分析至关重要。目前国内外大部分交通事故现场勘查以经验判断、皮尺测量、人工绘图等传统方法为主,容易发生信息遗漏和判断错误等问题,一旦勘查结束,现场即被撤除,如果发生以上问题,无法对现场信息进行二次提取。另一方面,随着高速公路的发展和交通流量的增长,传统的勘查方法还存在着工作效率较低容易形成拥堵的问题。因此,传统的交通事故现场勘查方法已经无法有效满足当今交通事故现场快速勘查处理的实际需要。
摄影测量是基于双目视觉原理,将影像的灰度信号通过耦合装置(CCD)转换为数字信号,应用图像处理、模式识别、人工智能以及计算机视觉等方法获取拍摄对象相关信息的一门技术。对现有技术文献的检索发现,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号CN101319895A)公布了一种手持式交通事故现场快速测绘仪,包括标定装置、手持终端、自动标定模块、坐标转换和图像生成模块、尺寸标注模块等,通过手持终端拍摄放有标定物的交通事故现场,并对拍摄的照片进行摄影测量定位和尺寸的标定、坐标转换及图像处理等工作。这种工作模式需要对交通事故现场进行预处理(摆放标定物),增加了现场勘查取证的时间,并且不适合场景尺寸较大的交通事故现场勘查要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号CN101033966A)公布了一种基于非量测数码相机和标定物的交通事故现场摄影测量勘查方法,包括可拆卸标定物、非量测数码相机及图像处理软件等,通过数码相机与标定物对交通事故现场进行摄影测量方位和尺寸的标定,围绕拍摄目标按顺时针方位拍摄一组照片,并通过图像处理软件计算测量点的空间坐标。这种勘查方式同样需要对交通事故现场进行预处理(摆放标定物),并且对于交通事故现场的局限性较强,大场景或特殊场景(如狭窄车道等)并不适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上述技术缺陷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便携式无标尺交通事故现场快速勘查系统,结合交通事故现场勘查的实际需求,为交通事故现场信息采集、图像拼接、现场图绘制和交通事故数据信息管理提供全程支持。本实用新型无需对交通事故现场进行预处理(摆放标定物或标志物等),简化交通事故现场勘查程序,缩短测绘时间,为交通管理部门提供工作便利;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应用图像拼接技术实现大场景交通事故现场的多视角图像拼接,增强了快速勘查系统对于复杂多样的交通事故现场的适应性。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基于双目视觉的便携式无标尺交通事故现场快速勘查系统,包括便携式现场勘查设备和信息处理系统两部分,如附图1所示。其中,便携式现场勘查设备无需对交通事故现场进行预处理即可实现交通事故现场的摄影勘查和信息采集,将勘查照片导入至信息处理系统用于摄影测量和现场图绘制;信息处理系统包括图像处理模块、现场图绘制模块和事故案例管理模块;图像处理模块,对便携式现场勘查设备拍摄的勘查照片进行图像处理,根据便携式现场勘查设备的标定参数实现坐标转换和图像拼接,生成转换文件,用于现场图绘制的尺寸标注;现场图绘制模块,根据交通事故的具体情况,通过图库符号调用和尺寸标注相结合的方式,完成现场图的绘制生成打印;事故案例管理模块,接收便携式现场勘查设备拍摄的照片和现场图绘制模块生成的现场图,并对这些信息以案例的形式进行分类管理。
便携式现场勘查设备包括四个功能子模块:拍摄模块、显示模块、控制模块和辅助模块。拍摄模块包括两部非量测数码相机,经过内外部参数的实验标定后,两部非量测数码相机在同步触发的工作模式下,拍摄的照片组对在信息处理系统中用于空间点和直线的三维重建、两点间距离和点到直线距离测量以及图像坐标系拼接;显示模块包括两部PAL制式的2.5寸外接显示屏,分别通过视频连接线与两部数码相机相连接,实现数码相机拍摄视野的集中显示;控制模块包括一根数码相机的快门线,通过中转HUB分别与两部数码相机相连接,快门线的工作键可以实现两部数码相机的一键式同步触发,从而有效保证便携式现场勘查设备双目视觉预标定原理的物理实现;辅助模块包括独脚支架和仪器箱,如附图2所示。
图像处理模块包括八个功能子模块:相机内外部参数初始化模块、相机镜头畸变校正模块、空间点三维重建模块、两点间距离测量模块、直线的三维重建模块、点到直线距离测量模块、图像坐标系拼接模块和数据接口模块。相机内外部参数初始化模块,在对勘查照片进行处理之前,将预先通过标定实验获得的相机内外部参数以矩阵的形式读取到内存区中,供接下来的图像处理过程调用;相机镜头畸变校正模块,通过校正算法对读入的图像进行镜头畸变校正,从而在理论上消除镜头畸变导致的测量误差;空间点三维重建模块,在同一组拍摄的左右两幅图像内,选择空间某点在两幅图像上的投影点,从而得到空间点分别在左右两幅图像上的投影像素坐标,根据相机内外部参数矩阵可以分别求出左右两幅图像的投影变换矩阵,进而根据空间几何知识计算出空间点在世界坐标系下的世界坐标;两点间距离测量模块,将需要测量的两个点三维重建后获得世界坐标系下的世界坐标,根据空间几何两点间距离公式计算勘查照片中两点间的距离;直线的三维重建模块,通过取空间直线在左右两幅图像中的投影直线上的任意两点,获得左右两幅图像中二维直线方程,根据相机内外部参数矩阵获得两幅图像的投影变换矩阵,利用空间几何理论知识对直线进行三维重建,获得世界坐标系下的直线方程;点到直线距离测量模块,在左右两幅图像中选择投影直线上的任意两点,然后在左右两幅图像中选择欲测量的点,根据三维重建后的空间点坐标和直线方程计算点到直线的距离;图像坐标系拼接模块,将交通事故现场不同角度下获取的图像转换到同一坐标系下,从而实现现场元素坐标信息的统一;数据接口模块,将信息处理系统得到的现场坐标信息、两点间距离信息、点到直线距离信息写入特定文件中,完成与现场图绘制模块的数据接口工作。
现场图绘制模块运行于Microsoft的Windows操作系统,以图像处理模块获取的空间数据对绘制的符号进行准确定位,形成符合国家规范的交通事故现场图,并实现现场图的保存和打印输出。
现场图绘制模块包括六个功能子模块:案例信息模块、符号管理模块、图形交互模块、空间数据导入模块、现场图打印模块和笔录生成模块。案例信息模块将相关内容自动填写到输出的现场图上,填写的案例信息包括:事故地点、事故时间、天气、路面性质、勘查员姓名、绘图员姓名、案例简要说明和绘图时间;符号管理模块,将交通事故现场元素符号进行加载和构建,为交警提供选择界面;图形交互模块,实现交警和现场图绘制模块进行符号操作的交互,包括符号的选择、移动、旋转和缩放功能,为软件的使用者提供交互界面;空间数据导入模块,对于需要准确定位的交通事故现场元素符号,启动图像处理模块完成相关的测量和定位,导入对应的定位数据信息,完成元素符号的准确定位;现场图打印模块,用于将绘制完成的现场图进行打印输出,并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图框设置和案例信息输出;笔录生成模块,按照当前绘制的交通元素,对元素自动进行代号分配,形成描述性文字,并形成空隙进行实际情况的填写。
事故案例管理模块接收便携式现场勘查设备拍摄的照片和现场图绘制模块生成的现场图,并对这些信息以案例的形式,按照事故碰撞形态、事故车类型、事故时间、事发路段这些特征进行分类保存管理。事故案例管理模块根据交通事故案例的管理和研究需要,通过软硬件形式的权限设置,向具备对应权限的交通事故处理和分析人员开放搜索和查询功能。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便携式无标尺交通事故现场快速勘查系统功能模块结构图;
图2便携式无标尺交通事故现场快速勘查系统工作流程图;
图3便携式现场勘查设备工作流程图;
图4图像处理模块工作流程图;
图5现场图绘制模块工作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基于双目视觉的便携式无标尺交通事故现场快速勘查系统。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基于双目视觉的便携式无标尺交通事故现场快速勘查系统包括便携式现场勘查设备和信息处理系统两部分,其中信息处理系统又包括图像处理模块、现场图绘制模块和事故案例管理模块,其中:
便携式现场勘查设备集数码相机、外接显示屏和控制装置为一体,通过外接显示屏集中显示勘查视野,通过控制装置同步触发两部数码相机,实现交通事故现场的摄影勘查和信息采集;
信息处理系统的图像处理模块,根据便携式现场勘查设备的标定参数对勘查照片进行图像处理,实现坐标转换和图像拼接,生成转换文件,用于现场图绘制的尺寸标注;
信息处理系统的现场图绘制模块,根据交通事故的具体情况,通过图库符号调用和尺寸标注相结合的方式,完成现场图的绘制生成打印;
信息处理系统的事故案例管理模块,接收便携式现场勘查设备拍摄的照片和现场图绘制模块生成的现场图等事故相关信息,并对这些信息以案例的形式进行分类管理。
便携式现场勘查设备是便携式无标尺交通事故现场快速勘查系统的核心技术,集数码相机、外接显示屏和控制装置为一体,轻量便携,操作简便,交通事故现场只需一人就可以完成全部操作,如附图3所示。便携式现场勘查设备通过外接显示屏实现两部数码相机勘查视野的集中显示,通过控制装置同步触发两部数码相机,完成交通事故现场的信息采集和勘查取证。与现有交通事故现场摄影测量勘查设备相比,本设备直接拍摄勘查、无需在交通事故现场摆放标定物或标志物的功能设计和工作方式,有助于提高交通事故现场勘查效率、简化工作流程,从而进一步减缓由于勘查需要封锁现场引发的交通拥堵,有效疏解目前交通事故现场勘查工作中的主要矛盾。便携式现场勘查设备通过控制装置同步触发两部数码相机,一键式的操作模式有效简化了交通事故现场勘查取证的工作流程,极大降低了用户操作界面对现场勘查人员的技术要求,并且避免了由于误操作引起勘查取证失误的可能性;另一方面,控制装置的一键式同步触发模式还可以有效保证便携式现场勘查设备双目视觉预标定原理的物理实现,即同步触发拍摄功能保证了两部数码相机外部参数标定的有效性。两部外接显示屏实现了两部数码相机勘查视野的集中显示,有助于现场勘查人员方便地掌握两部数码相机(相距80cm左右)的拍摄情况,有效保证了双目视觉原理的勘查作业实现,即两部数码相机勘查视野的重合范围显示。
便携式现场勘查设备包括四个功能子模块:拍摄模块、显示模块、控制模块和辅助模块。
拍摄模块包括两部非量测数码相机,有效像素1000万,最高分辨率3648×2736,1倍光学变焦。经过内外部参数的实验标定后,两部非量测数码相机在同步触发的工作模式下,拍摄的照片组对可以用于图像处理模块的空间点和直线的三维重建、两点间距离和点到直线距离测量以及图像坐标系拼接等。
显示模块包括两部PAL制式的2.5寸外接显示屏,分别通过视频连接线与两部数码相机相连接,实现两部数码相机勘查视野的集中显示。
控制模块包括一根数码相机的快门线,通过中转HUB分别与两部数码相机相连接,快门线的工作键可以实现两部数码相机的一键式同步触发,从而有效保证便携式现场勘查设备双目视觉预标定原理的物理实现。
辅助模块包括独脚支架和仪器箱等,实现便携式现场勘查设备的物理定位、保存运输等功能。独脚支架可变长度为520-1630mm,整备质量为0.72Kg,最大承重18Kg。仪器箱的外廓尺寸为1070×270×140mm,整备质量2.65Kg。
对应附图3的工作流程,便携式现场勘查设备的使用方法如下:
1.平置并打开仪器箱,依次取出便携式现场勘查设备的主体设备和独脚支架,根据实际需要调节独脚支架的工作尺寸并将独脚支架与主体设备相连接。
2.打开主体设备的工作仓门,启动显示模块。
3.启动控制模块,触发工作键,启动拍摄模块。
4.根据交通事故现场的实际需要,通过触发控制模块的工作键,进行交通事故现场的摄影勘查取证作业。
5.打开主体设备的工作仓门,关闭显示模块。
6.依次关闭拍摄模块和控制模块。
7.拆解独脚支架,恢复原始尺寸,放回并关闭仪器箱。
信息处理系统的图像处理模块,根据自主开发的摄影测量软件,通过对便携式现场勘查设备获取的若干组勘查照片进行图像处理,根据预先通过标定实验获得的数码相机内外部参数,利用双目视觉理论对空间点、空间直线进行三维重建,进而可以测量获取各组勘查照片中两点间的距离、点到直线的距离等信息,如附图4所示。
图像处理模块包括八个功能子模块:相机内外部参数初始化模块、相机镜头畸变校正模块、空间点三维重建模块、两点间距离测量模块、直线的三维重建模块、点到直线距离测量模块、图像坐标系拼接模块和数据接口模块。
相机内外部参数初始化模块,在对勘查照片进行处理之前,将预先通过标定实验获得的相机内外部参数以矩阵的形式读取到内存区中,供接下来的图像处理过程调用。
相机镜头畸变校正模块,通过校正算法对读入的图像进行镜头畸变校正,从而在理论上消除镜头畸变导致的测量误差。
空间点三维重建模块,在同一组拍摄的左右两幅图像内,选择空间某点在两幅图像上的投影点,从而得到空间点分别在左右两幅图像上的投影像素坐标,根据相机内外部参数矩阵可以分别求出左右两幅图像的投影变换矩阵,进而根据空间几何知识可以计算出空间点在世界坐标系下的世界坐标。
两点间距离测量模块,将需要测量的两个点三维重建后获得的世界坐标系下的世界坐标,根据空间几何两点间距离公式计算勘查照片中两点间的距离。
直线的三维重建模块,通过取空间直线在左右两幅图像中的投影直线上的任意两点,获得左右两幅图像中二维直线方程,根据相机内外部参数矩阵可以获得两幅图像的投影变换矩阵,利用空间几何理论知识可以对直线进行三维重建,获得世界坐标系下的直线方程。
点到直线距离测量模块,在左右两幅图像中选择直线(用直线上任意两点即可描述该直线),然后在左右两幅图像中选择欲测量的点,三维重建后的空间点坐标为:
P(x0,y0,z0)
三维重建后的直线方程为:
A 1 x + B 1 y + C 1 z + D 1 = 0 A 2 x + B 2 y + C 2 z + D 2 = 0
则点到直线的距离为:
d = | ( A 1 x 0 + B 1 y 0 + C 1 z 0 + D 1 ) n 2 → - ( A 2 x 0 + B 2 y 0 + C 2 z 0 + D 2 ) n 1 → | | n 1 → × n 2 → | ,
其中
n i → = { A i , B i , C i } (i=1,2)
对应附图4的工作流程,两点间距离测量模块和点到直线距离测量模块的使用方法如下:
1.双击图像处理模块的图标,进入用户操作界面。
2.单击“打开2幅图像”按钮,弹出选择图像对话框,先双击选择左视角图像,然后双击选择右视角图像,即可在用户操作界面中查看同一组对的左右视角图像。
3.单击“测量两点距离”按钮,将左右视图中两点分别拖动到所要测量的两个点上,即可实时显示出所测量的两点间的距离。选择点时,可以使用鼠标滚轮对选择的点进行局部放大后准确定位,避免出现由于取点不准导致的测量误差。
4.如果需要测量交通事故现场点到直线的距离,单击“测量点到线的距离”按钮,选择左右视图中所需测量的点和直线,即可实时显示出所测量的点到直线的距离。选择点和直线时,可以使用鼠标滚轮对选择的点进行局部放大后准确定位,避免出现由于取点不准导致的测量误差。
对应附图4的工作流程,图像坐标系拼接模块,将交通事故现场不同角度下获取的图像转换到同一坐标系下,从而实现现场元素坐标信息的统一,具体流程如下:
1.首先挑选一组包含基准点和基准线信息的左右两张图像作为基准图像(父图),选择基准点和基准线确定地面坐标系,然后利用坐标系变换原理将相机坐标系下点的坐标和直线方程转换到由基准点和基准线所确定的地面坐标系下,记录下相对应的旋转矩阵和平移向量。
2.选取另一组图像(子图)与基准图像(父图)进行坐标系拼接,要求所选择的图像与基准图像包含部分重叠路区域,以便能够利用重叠信息进行坐标系拼接。利用重叠区域的空间非共面的4个点,计算子图与父图之间的转换矩阵和平移向量,进而计算该子图相对于地面坐标系的旋转矩阵和平移向量,记录下该组图片对应的旋转矩阵和平移向量。
3.重复2步骤,直到拼接的图像包含了交通事故现场勘查所需的全部信息。
4.利用经过拼接的图像,计算图像中交通事故现场相关元素在地面坐标系下的坐标。
数据接口模块,将图像处理模块得到的交通事故现场坐标信息、两点间距离信息、点到直线距离信息写入特定文件中,完成与现场图绘制模块的数据接口工作,为现场图绘制模块的信息快速获取提供便利的途径。
信息处理系统的现场图绘制模块为应用于交通事故现场图绘制的计算机绘图软件系统,运行于Microsoft的Windows操作系统,以图像处理模块获取的空间数据对绘制的符号进行准确定位,形成符合国家规范的交通事故现场图,并实现现场图的保存和打印输出。
现场图绘制模块包括六个功能子模块:案例信息模块、符号管理模块、图形交互模块、空间数据导入模块、现场图打印模块和笔录生成模块,对应的工作流程如附图5所示。
案例信息模块,相关内容将自动填写到输出的现场图上,填写的案例信息包括事故地点、事故时间、天气、路面性质、勘查员姓名、绘图员姓名、案例简要说明和绘图时间等。
符号管理模块,将系统的交通事故现场元素符号进行加载和构建,为交警提供选择界面。
图形交互模块,实现交警和现场图绘制模块进行符号操作的交互,包括符号的选择、移动、旋转和缩放功能,为软件的使用者提供交互界面。
空间数据导入模块,对于需要准确定位的交通事故现场元素符号,启动图像处理模块完成相关的测量和定位,导入对应的定位数据信息完成元素符号的准确定位。
现场图打印模块,用于将绘制完成的现场图进行打印输出,并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图框设置和案例信息输出。
笔录生成模块,按照当前绘制的交通元素,对元素自动进行代号分配,形成描述性文字,并形成空隙进行实际情况的填写。
信息处理系统的事故案例管理模块,接收便携式现场勘查设备拍摄的照片和现场图绘制模块生成的现场图等事故相关信息,并对这些信息以案例的形式,按照事故碰撞形态、事故车类型、事故时间、事发路段等特征进行分类保存管理。该模块可以根据交通事故案例的管理和研究需要,通过软硬件形式的权限设置,向具备对应权限的交通事故处理和分析人员开放搜索和查询功能。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限定。

Claims (6)

1.一种基于双目视觉的便携式无标尺交通事故现场快速勘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便携式现场勘查设备和信息处理系统两部分,
所述便携式现场勘查设备无需对交通事故现场进行预处理即可实现交通事故现场的摄影勘查和信息采集;
所述信息处理系统包括图像处理模块、现场图绘制模块和事故案例管理模块;
所述图像处理模块,根据便携式现场勘查设备的标定参数对勘查照片进行图像处理,实现坐标转换和图像拼接,生成转换文件,用于现场图绘制的尺寸标注;
所述现场图绘制模块,根据交通事故的具体情况,通过图库符号调用和尺寸标注相结合的方式,完成交通事故现场图的绘制生成打印;
所述事故案例管理模块,接收便携式现场勘查设备拍摄的照片和现场图绘制模块生成的现场图,并对这些信息以案例的形式进行分类管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双目视觉的便携式无标尺交通事故现场快速勘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便携式现场勘查设备包括四个功能子模块:拍摄模块、显示模块、控制模块和辅助模块;
所述拍摄模块包括两部非量测数码相机,经过内外部参数的实验标定后,两部非量测数码相机在同步触发的工作模式下,拍摄的照片组对在所述信息处理系统中用于空间点和直线的三维重建、两点间距离和点到直线距离的测量以及图像坐标系的拼接;
所述显示模块包括两部PAL制式的2.5寸外接显示屏,分别通过视频连接线与两部数码相机相连接,实现数码相机拍摄视野的集中显示;
所述控制模块包括一根数码相机快门线,通过中转HUB分别与两部数码相机相连接,快门线的工作键可以实现两部数码相机的一键式同步触发;
所述辅助模块包括独脚支架和仪器箱。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双目视觉的便携式无标尺交通事故现场快速勘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处理模块包括八个功能子模块:相机内外部参数初始化模块、相机镜头畸变校正模块、空间点三维重建模块、两点间距离测量模块、直线的三维重建模块、点到直线距离测量模块、图像坐标系拼接模块和数据接口模块,其中:
所述相机内外部参数初始化模块,在对勘查照片进行处理之前,将预先通过标定实验获得的相机内外部参数以矩阵的形式读取到内存区中,供接下来的图像处理过程调用;
所述相机镜头畸变校正模块,通过校正算法对读入的图像进行镜头畸变校正;
所述空间点三维重建模块,在同一组拍摄的左右两幅图像内,选择空间某点在两幅图像上的投影点,从而得到空间点分别在左右两幅图像上的投影像素坐标,根据相机内外部参数矩阵可以分别求出左右两幅图像的投影变换矩阵,进而根据空间几何知识计算出空间点在世界坐标系下的世界坐标;
所述两点间距离测量模块,将需要测量的两个点三维重建后获得世界坐标系下的世界坐标,根据空间几何两点间距离公式计算勘查照片中两点间的距离;
所述直线的三维重建模块,通过取空间直线在左右两幅图像中的投影直线上的任意两点,获得左右两幅图像中二维直线方程,根据相机内外部参数矩阵获得两幅图像的投影变换矩阵,利用空间几何理论知识对直线进行三维重建,获得世界坐标系下的直线方程;
所述点到直线距离测量模块,在左右两幅图像中选择投影直线上的任意两点,然后在左右两幅图像中选择欲测量的点,根据三维重建后的空间点坐标和直线方程计算点到直线的距离;
所述图像坐标系拼接模块,将交通事故现场不同角度下获取的图像转换到同一坐标下,从而实现现场元素坐标信息的统一;
所述数据接口模块,将所述信息处理系统得到的现场坐标信息、两点间距离信息、点到直线距离信息写入特定文件中,完成与所述现场图绘制模块的数据接口工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双目视觉的便携式无标尺交通事故现场快速勘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现场图绘制模块运行于Microsoft的Windows操作系统,以图像处理模块获取的空间数据对绘制的符号进行准确定位,形成符合国家规范的交通事故现场图,并实现现场图的保存和打印输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双目视觉的便携式无标尺交通事故现场快速勘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现场图绘制模块包括六个功能子模块:案例信息模块、符号管理模块、图形交互模块、空间数据导入模块、现场图打印模块和笔录生成模块,其中:
所述案例信息模块,将相关内容自动填写到输出的现场图上,填写的案例信息包括事故地点、事故时间、天气、路面性质、勘查员姓名、绘图员姓名、案例简要说明和绘图时间;
所述符号管理模块,将交通事故现场元素符号进行加载和构建,为交警提供选择界面;
所述图形交互模块,实现交警和所述现场图绘制模块进行符号操作的交互,包括符号的选择、移动、旋转和缩放功能,为软件的使用者提供交互界面;
所述空间数据导入模块,对于需要准确定位的交通事故现场元素符号,启动所述图像处理模块完成相关的测量和定位,导入对应的定位数据信息,完成元素符号的准确定位;
所述现场图打印模块,用于将绘制完成的现场图进行打印输出,并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图框设置和案例信息输出;
所述笔录生成模块,按照当前绘制的交通元素,对元素自动进行代号分配,形成描述性文字,并形成空隙进行实际情况的填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双目视觉的便携式无标尺交通事故现场快速勘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事故案例管理模块接收便携式现场勘查设备拍摄的照片和现场图绘制模块生成的现场图,并对这些信息以案例的形式,按照事故碰撞形态、事故车类型、事故时间、事发路段这些特征进行分类保存管理;所述事故案例管理模块根据交通事故案例的管理和研究需要,通过软硬件形式的权限设置,向具备对应权限的交通事故处理和分析人员开放搜索和查询功能。
CN2011201057579U 2011-04-12 2011-04-12 基于双目视觉的便携式无标尺交通事故现场快速勘查系统 Expired - Lifetime CN20205732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1057579U CN202057329U (zh) 2011-04-12 2011-04-12 基于双目视觉的便携式无标尺交通事故现场快速勘查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1057579U CN202057329U (zh) 2011-04-12 2011-04-12 基于双目视觉的便携式无标尺交通事故现场快速勘查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057329U true CN202057329U (zh) 2011-11-30

Family

ID=450173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1057579U Expired - Lifetime CN202057329U (zh) 2011-04-12 2011-04-12 基于双目视觉的便携式无标尺交通事故现场快速勘查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057329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30798A (zh) * 2011-04-12 2011-11-02 清华大学 基于双目视觉的便携式无标尺交通事故现场快速勘查系统
CN103514621A (zh) * 2013-07-17 2014-01-15 宝鸡翼迅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案、事件场景全真动态3d再现方法及重构系统
CN108985996A (zh) * 2017-06-03 2018-12-11 钟少童 现场勘查智能辅助系统及操作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30798A (zh) * 2011-04-12 2011-11-02 清华大学 基于双目视觉的便携式无标尺交通事故现场快速勘查系统
CN103514621A (zh) * 2013-07-17 2014-01-15 宝鸡翼迅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案、事件场景全真动态3d再现方法及重构系统
CN103514621B (zh) * 2013-07-17 2016-04-27 宝鸡翼迅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案、事件场景全真动态3d再现方法及重构系统
CN108985996A (zh) * 2017-06-03 2018-12-11 钟少童 现场勘查智能辅助系统及操作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30798A (zh) 基于双目视觉的便携式无标尺交通事故现场快速勘查系统
CN102243075A (zh) 基于双目视觉的车载式无标尺交通事故现场快速勘查系统
CN104330074B (zh) 一种智能测绘平台及其实现方法
Grussenmeyer et al. High resolution 3D recordng and modelling on the Bronze Age cave" les Fraux" in Perigord (France)
CN101319895B (zh) 手持式交通事故现场快速测绘仪
CN102917171B (zh) 基于像素的小目标定位方法
CN105931234A (zh) 一种地面三维激光扫描点云与影像融合及配准的方法
Rashidi et al. Generating absolute-scale point cloud data of built infrastructure scenes using a monocular camera setting
CN106127771A (zh) 基于激光雷达lidar点云数据获取隧道正射影像系统及方法
CN109800316B (zh) 一种基于三维建模的城市规划辅助管理系统
NL2027073B1 (en) Automatic urban three-dimensional skyline contour generation and diagnosis method based on occlusion rate
EP3330928A1 (en) Image generation device, image generation system, and image generation method
CN101556152A (zh) 交通事故现场图像数据信息采集及处理方法
Berezowski et al. Geomatic techniques in forensic science: A review
CN202057328U (zh) 基于双目视觉的车载式无标尺交通事故现场快速勘查系统
CN202057329U (zh) 基于双目视觉的便携式无标尺交通事故现场快速勘查系统
CN108257182A (zh) 一种立体摄像头模组的标定方法及装置
CN116182805A (zh) 基于遥感图像的国土测绘方法
CN109991621A (zh) 一种洞穴三维激光扫描测量方法
CN210603293U (zh) 交通事故现场勘查处理系统
CN102202159A (zh) 无人机航摄像片数字拼接方法
JP2006003280A (ja) 撮影装置及び撮影方法
JP2019027817A (ja) 施工出来高データ取得システム
JP2005310044A (ja) データ処理装置、データ処理方法、及びデータ処理プログラム
Gay et al. REVEAL intermediate repor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