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052243U - 一种结构改良的消防器材滑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结构改良的消防器材滑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052243U
CN202052243U CN2011201331357U CN201120133135U CN202052243U CN 202052243 U CN202052243 U CN 202052243U CN 2011201331357 U CN2011201331357 U CN 2011201331357U CN 201120133135 U CN201120133135 U CN 201120133135U CN 202052243 U CN202052243 U CN 2020522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cking bar
connecting rod
roller group
brace
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133135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云端
周远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Yongqiang Auld Lang Real International Fire Fighting Vehicl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Yongqiang Auld Lang Real International Fire Fighting Vehicl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Yongqiang Auld Lang Real International Fire Fighting Vehicles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Yongqiang Auld Lang Real International Fire Fighting Vehicles Ltd
Priority to CN201120133135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05224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0522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052243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re-Extinguishing By Fire Departments, And Fire-Extinguishing Equipment And Control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滑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结构改良的消防器材滑车。本实用新型包括固定部以及活动部,固定部包括两个下滑轨,活动部包括支撑架以及两个上滑轨,两个上滑轨与两个下滑轨竖向对齐设置,上滑轨与对应的下滑轨之间装设滑动板,滑动板的下端部与下滑轨之间装设下滚轮组,滑动板的上端部与上滑轨之间装设上滚轮组,上滑轨的前、后端部设置相应的第一前挡块以及第一后挡块,下滑轨的前、后端部设置相应的第二前挡块以及第二后挡块;支撑架装设包括第一锁杆以及第二锁杆的限位锁,两个下滑轨的后端部的内侧面分别设置后限位块,两个下滑轨的前端部的内侧面分别设置前限位块。本实用新型具有固定方便、可靠性高以及工作稳定性好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结构改良的消防器材滑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滑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结构改良的消防器材滑车。
背景技术
现有的消防车一般配备有用于存放体积较大的消防器材的滑车,滑车一般安装于消防车的车厢底板。消防车所使用的滑车一般包括有用于承载消防器材的活动部以及固定于车厢底板的固定部,当需要从活动部上取出消防器材时,消防员须将活动部滑出固定部;当消防器材使用完毕后,消防员须将活动部退回并将活动部与固定部收拢于一起。
在现场消防救援过程中,考虑到事态的紧急性以及现场容易出现混乱等情况,消防员必须快速反应且迅速做出动作;为了提高消防员现场救援的效率,消防设备的可靠性以及稳定性显得尤为重要。现有的应用于消防车的滑车普遍没有配备限位装置;由于缺少相应的限位装置,滑车在使用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下述一些缺陷:活动部与固定部在收拢时不能够有效地固定,进而造成活动部不能够稳定地支撑消防器材;活动部在滑出固定部时不能够有效地固定且容易随意地滑动进而导致器材取用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改良的消防器材滑车,该结构改良的消防器材滑车工作稳定、固定方便且可靠性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结构改良的消防器材滑车,包括有固定部以及可相对滑动地装设于固定部的上方的活动部,固定部包括有两个横向水平对齐设置的下滑轨,活动部包括有支撑架以及固定于支撑架且横向水平对齐设置的两个上滑轨,两个上滑轨与两个下滑轨竖向对齐设置,上滑轨与对应的下滑轨之间可活动地装设有滑动板,滑动板的下端部与下滑轨之间装设有下滚轮组,滑动板的上端部与上滑轨之间装设有上滚轮组,上滑轨的后端部设置有第一后挡块,上滑轨的前端部设置有第一前挡块,下滑轨的后端部设置有第二后挡块,下滑轨的前端部设置有第二前挡块;
支撑架装设有位于两个上滑轨之间的限位锁,限位锁包括有横向设置的第一锁杆以及第二锁杆,两个下滑轨的后端部的内侧面分别设置有后限位块,两个下滑轨的前端部的内侧面分别设置有前限位块;
当活动部收拢并锁紧于固定部时,第一锁杆以及第二锁杆分别抵靠于后限位块的后端面,下滚轮组抵靠于第二后挡块的前端面,上滚轮组抵靠于第一前挡块的后端面;当活动部滑出并锁紧于固定部的前侧时,第一锁杆以及第二锁杆分别抵靠于前限位块的前端面,下滚轮组抵靠第二前挡块的后端面,上滚轮组抵靠于第一后挡块的前端面。
其中,所述限位锁还包括有依次驱动连接的锁把手、连接杆以及转动柄,锁把手固定于所述支撑架的前端部,转动柄与支撑架的后端部铰接,连接杆的前端部嵌套于锁把手,连接杆的后端部与转动柄铰接,所述第一锁杆以及所述第二锁杆的固定端分别与转动柄铰接,连接杆、第一锁杆以及第二锁杆与转动柄的铰接位置分别偏离转动柄的回转中心。
其中,所述转动柄对应所述第一锁杆、所述第二锁杆以及所述连接杆分别延设有第一连接片、第二连接片以及第三连接片,其中,第一连接片与第一锁杆的固定端铰接,第二连接片与第二锁杆的固定端铰接,第三连接片与连接杆的后端部铰接。
其中,所述第一连接片与所述第二连接片对称地设置于所述转动柄的两侧。
其中,所述第一锁杆或者所述第二锁杆配设有固定于所述支撑架的锁杆支架,锁杆支架开设有供对应的第一锁杆或者第二锁杆通过的引导孔。
其中,所述连接杆、所述第一锁杆以及所述第二锁杆对应所述转动柄分别配设有连接头,连接头分别与对应的所述第一连接片、所述第二连接片以及所述第三连接片铰接。
其中,所述锁把手包括有拉手以及用于驱动所述连接杆的按钮,所述支撑架设置有用于固定拉手的挡板,拉手对应按钮成型有容置腔,挡板对应连接杆开设有套装孔,连接杆通过套装孔延伸至容置腔内并与按钮抵接,按钮可活动地嵌装于容置腔内并卡装于拉手与连接杆之间,按钮贯穿拉手并延伸至拉手的前侧。
其中,所述锁把手还包括有弹性复位装置,弹性复位装置包括有复位弹簧以及设置于所述连接杆的前端部的抵挡凸缘,复位弹簧套装于连接杆的前端部,复位弹簧的两端部分别与对应侧的抵挡凸缘以及所述挡板抵接。
其中,所述上滑轨成型有底部开设有不完全开口的方形状的上滑槽,所述下滑轨成型有顶部开设有不完全开口的方形状的下滑槽,所述滑动板的上端部、滑动板的下端部、所述上滚轮组、所述下滚轮组、所述第一前挡块、所述第一后挡块、所述第二前挡块以及所述第二后挡块分别嵌装于对应侧的上滑槽以及下滑槽内。
其中,所述上滚轮组包括有从前至后对齐设置的第一前滚轮以及第一后滚轮,所述下滚轮组包括有从前至后对齐设置的第二前滚轮以及第二后滚轮;当所述活动部收拢并锁紧于所述固定部时,第二后滚轮抵靠于所述第二后挡块的前端面,第一前滚轮抵靠于所述第一前挡块的后端面;当活动部滑出并锁紧于固定部的前侧时,第二前滚轮抵靠第二前挡块的后端面,第一后滚轮抵靠于第一后挡块的前端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结构改良的消防器材滑车,包括有固定部以及可相对滑动地装设于固定部的上方的活动部,固定部包括有两个横向水平对齐设置的下滑轨,活动部包括有支撑架以及固定于支撑架且横向水平对齐设置的两个上滑轨,两个上滑轨与两个下滑轨竖向对齐设置,上滑轨与对应的下滑轨之间可活动地装设有滑动板,滑动板的下端部与下滑轨之间装设有下滚轮组,滑动板的上端部与上滑轨之间装设有上滚轮组,上滑轨的后端部设置有第一后挡块,上滑轨的前端部设置有第一前挡块,下滑轨的后端部设置有第二后挡块,下滑轨的前端部设置有第二前挡块;支撑架装设有位于两个上滑轨之间的限位锁,限位锁包括有横向设置的第一锁杆以及第二锁杆,两个下滑轨的后端部的内侧面分别设置有后限位块,两个下滑轨的前端部的内侧面分别设置有前限位块。在本实用新型工作过程中,支撑架通过上滚轮组相对滑动板滑动,滑动板通过下滚轮组相对下滑轨滑动,限位锁通过与后限位块以及前限位块配合来实现活动部位置锁定;当活动部收拢并锁紧于固定部时,第一锁杆以及第二锁杆分别抵靠于后限位块的后端面,下滚轮组抵靠于第二后挡块的前端面,上滚轮组抵靠于第一前挡块的后端面;当活动部滑出并锁紧于固定部的前侧时,第一锁杆以及第二锁杆分别抵靠于前限位块的前端面,下滚轮组抵靠第二前挡块的后端面,上滚轮组抵靠于第一后挡块的前端面。故而,本实用新型具有固定方便、可靠性高以及工作稳定性好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利用附图来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是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活动部收拢并锁紧于固定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A”位置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为图1的分解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活动部收拢并锁紧于固定部时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活动部滑出并锁紧于固定部的前侧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锁把手的剖面示意图。
在图1至图6中包括有:
1——固定部   11——下滑轨  111——第二后挡块
112——第二前挡块  113——下滑槽  2——活动部 
21——支撑架  211——锁杆支架  212——挡板
212a——套装孔   22——上滑轨  221——第一后挡块
222——第一前挡块 223——上滑槽  3——滑动板
4——下滚轮组  41——第二前滚轮  42——第二后滚轮
5——上滚轮组  51——第一前滚轮   52——第一后滚轮
6——限位锁  61——第一锁杆   62——第二锁杆 
63——锁把手  631——拉手  631a——容置腔
632——按钮   633——弹性复位装置  633a——复位弹簧
64——连接杆  641——抵挡凸缘   65——转动柄   
651——第一连接片 652——第二连接片  653——第三连接片 
7——后限位块   8——前限位块    9——连接头   。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一,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结构改良的消防器材滑车,包括有固定部1以及可相对滑动地装设于固定部1的上方的活动部2,固定部1包括有两个横向水平对齐设置的下滑轨11,活动部2包括有支撑架21以及固定于支撑架21且横向水平对齐设置的两个上滑轨22,两个上滑轨22与两个下滑轨11竖向对齐设置,上滑轨22与对应的下滑轨11之间可活动地装设有滑动板3,滑动板3的下端部与下滑轨11之间装设有下滚轮组4,滑动板3的上端部与上滑轨22之间装设有上滚轮组5,上滑轨22的后端部设置有第一后挡块221,上滑轨22的前端部设置有第一前挡块222,下滑轨11的后端部设置有第二后挡块111,下滑轨11的前端部设置有第二前挡块112;支撑架21装设有位于两个上滑轨22之间的限位锁6,限位锁6包括有横向设置的第一锁杆61以及第二锁杆62,两个下滑轨11的后端部的内侧面分别设置有后限位块7,两个下滑轨11的前端部的内侧面分别设置有前限位块8;当活动部2收拢并锁紧于固定部1时,第一锁杆61以及第二锁杆62分别抵靠于后限位块7的后端面,下滚轮组4抵靠于第二后挡块111的前端面,上滚轮组5抵靠于第一前挡块222的后端面;当活动部2滑出并锁紧于固定部1的前侧时,第一锁杆61以及第二锁杆62分别抵靠于前限位块8的前端面,下滚轮组4抵靠第二前挡块112的后端面,上滚轮组5抵靠于第一后挡块221的前端面。
在本实用新型装配过程中,上滑轨22抵靠于上滚轮组5的上方并通过上滚轮组5相对滑动板3滑动,下滚轮组4抵靠于下滑轨11的上方,滑动板3通过下滚轮组4相对下滑轨11滑动;在支撑架21相对下滑轨11滑动的过程中,装设于两上滑轨22之间的限位锁6随支撑架21一起移动,且限位锁6的第一锁杆61以及第二锁杆62分别与后限位块7以及前限位块8配合,进而对支撑架21进行限位;第一前挡块222以及第一后挡块221分别固定于上滑轨22对应的前端部以及后端部,第二前挡块112以及第二后挡块111分别固定于下滑轨11对应的前端部以及后端部。
本实用新型主要应用于消防车,当然也可以应用于其他场合,下面以应用于消防车为例来对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进行详细地说明:其中,两个下滑轨11分别固定安装于消防车的车厢底板,支撑架21主要用于承载消防器材,另外,为保证支撑架21的承载效果,支撑架21的上表面往往配设有用于支撑消防器材的支撑板;1、如图1和图4所示,活动部2收拢并锁紧于固定部1,即上滑轨22收拢于下滑轨11,支撑架21处于待工作状态,此时,第一锁杆61以及第二锁杆62的自由端分别位于后限位块7的后侧且抵靠于后限位块7的后端面,由于后限位块7对第一锁杆61以及第二锁杆62的抵挡作用,上滑轨22不能够相对下滑轨11朝前侧滑动;另外,下滚轮组4抵靠于第二后挡块111的前端面,上滚轮组5抵靠于第一前挡块222的后端面,即滑动板3不能够相对下滑轨11朝后侧滑动,上滑轨22不能够相对滑动板3朝后侧滑动。综合上述情况可知,当本实用新型处于待工作状态时,本实用新型通过三个位置限位(下滚轮组4与下滑轨11、上滚轮组5与上滑轨22、第一锁杆61以及第二锁杆62与后限位块7)将上滑轨22稳定地收拢于下滑轨11,此时,存放于支撑架21上方的消防器材能够稳定地处于待工作状态,且不会出现随意地滑动。2、如图5所示,上滑轨22通过上滚轮组5滑至滑动板3的前侧,滑动板3通过下滚轮组4滑至下滑轨11的前侧,此时,支撑架21滑出并锁紧于下滑轨11的前侧,限位锁6随支撑架21一起滑至下滑轨11的前侧,支撑架21处于工作状态;此时,第一锁杆61以及第二锁杆62的自由端位于前限位块8的前侧且抵靠于前限位块8的前端面,由于前限位块8对第一锁杆61以及第二锁杆62的抵挡作用,支撑架21不能够相对下滑轨11朝后侧滑动;另外,下滚轮组4抵靠第二前挡块112的后端面,上滚轮组5抵靠于第一后挡块221的前端面,即滑动板3不能够相对下滑轨11朝前侧滑动,上滑轨22不能够相对滑动板3朝前侧滑动;综合上述情况可知,当本实用新型处于工作状态时,本实用新型通过三个位置限位(下滚轮组4与下滑轨11、上滚轮组5与上滑轨22、第一锁杆61以及第二锁杆62与前限位块8)将上滑轨22稳定地锁紧于下滑轨11的前侧,此时,存放于支撑架21上方的消防器材能够稳定地处于工作状态,且不会出现随意地滑动,消防员取物方便。故而,本实用新型具有固定方便、可靠性高以及工作稳定性好的优点,进而能够有效地提高消防员现场救援的效率。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上滑轨22成型有底部开设有不完全开口的方形状的上滑槽223,下滑轨11成型有顶部开设有不完全开口的方形状的下滑槽113,滑动板3的上端部、滑动板3的下端部、上滚轮组5、下滚轮组4、第一前挡块222、第一后挡块221、第二前挡块112以及第二后挡块111分别嵌装于对应侧的上滑槽223以及下滑槽113内;进一步的,上滚轮组5包括有从前至后对齐设置的第一前滚轮51以及第一后滚轮52,下滚轮组4包括有从前至后对齐设置的第二前滚轮41以及第二后滚轮42。如图3、图4以及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有两个第一前挡块222、两个第一后挡块221、两个第二前挡块112、两个第二后挡块111以及两组下滚轮组4以及两组上滚轮组5,上述两个第一前挡块222、两个第一后挡块221、两个第二前挡块112、两个第二后挡块111以及两组下滚轮组4以及两组上滚轮组5分别对称地设置于滑动板3的内侧面以及外侧面;另外,本实用新型将上滑槽223以及下滑槽113分别设置成不完全开口的方形状,其目的在于:将上述上滚轮组5、下滚轮组4、第一前挡块222、第一后挡块221、第二前挡块112以及第二后挡块111分别紧紧地卡装于相对应的上滑槽223以及下滑槽113内,进而防止上滑轨22在相对下滑轨11滑动的过程中出现松脱。须进一步解释,当支撑架21收拢并锁紧于下滑轨11时,第二后滚轮42抵靠于第二后挡块111的前端面,第一前滚轮51抵靠于第一前挡块222的后端面;当支撑架21滑出并锁紧于下滑轨11的前侧时,第二前滚轮41抵靠第二前挡块112的后端面,第一后滚轮52抵靠于第一后挡块221的前端面。
实施例二,本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限位锁6还包括有依次驱动连接的锁把手63、连接杆64以及转动柄65,锁把手63固定于支撑架21的前端部,转动柄65与支撑架21的后端部铰接,连接杆64的前端部嵌套于锁把手63,连接杆64的后端部与转动柄65铰接,第一锁杆61以及第二锁杆62的固定端分别与转动柄65铰接,连接杆64、第一锁杆61以及第二锁杆62与转动柄65的铰接位置分别偏离转动柄65的回转中心。在本实用新型装配过程中,第一锁杆61、第二锁杆62以及转动柄65分别位于支撑架21的后端部,连接杆64从支撑架21的前端部延伸至后端部,其中,连接杆64由锁把手63驱动并驱动转动柄65转动,转动柄65再驱动第一锁杆61以及第二锁杆62横向动作;须进一步解释,为保证连接杆64、转动柄65、第一锁杆61以及第二锁杆62顺利地动作,连接杆64、第一锁杆61以及第二锁杆62与转动柄65的铰接位置分别与转动柄65的回转中心偏心设置。另外,如图1至图5所示,转动柄65与支撑架21之间配设有支撑柱,该支撑柱将转动柄65与支撑架21隔开并能够起到方便转动柄65转动的作用。
进一步的,转动柄65对应第一锁杆61、第二锁杆62以及连接杆64分别延设有第一连接片651、第二连接片652以及第三连接片653,其中,第一连接片651与第一锁杆61的固定端铰接,第二连接片652与第二锁杆62的固定端铰接,第三连接片653与连接杆64的后端部铰接。须进一步解释,第一连接片651、第二连接片652以及第三连接片653分别由转动柄65的回转中心向外横向延伸,其中,位于第一连接片651、第二连接片652以及第三连接片653的铰接孔分别与转动柄65的回转中心偏心设置。此外,连接杆64、第一锁杆61以及第二锁杆62对应转动柄65分别配设有连接头9,连接头9分别与对应的第一连接片651、第二连接片652以及第三连接片653铰接;其中,连接头9可以通过螺接或者焊接的方式与对应的连接杆64、第一锁杆61以及第二锁杆62连接。
实施例三,本实施例三与实施例二的区别在于:第一连接片651与第二连接片652对称地设置于转动柄65的两侧。本实用新型将第一连接片651与第二连接片652对称设置,其目的在于:保证第一锁杆61以及第二锁杆62的自由端能够同时从后限位块7的后端面或者前限位块8的前端面退离,进而保证第一锁杆61以及第二锁杆62动作的一致性。进一步的,第一锁杆61或者第二锁杆62配设有固定于支撑架21的锁杆支架211,锁杆支架211开设有供对应的第一锁杆61或者第二锁杆62通过的引导孔;如图1、图3以及图5所示,锁杆支架211装设于第一锁杆61侧;当然,锁杆支架211也可以装设于第二锁杆62侧。其中,本实用新型对应第一锁杆61或者第二锁杆62配设锁杆支架211,其目的在于:防止第一锁杆61以及第二锁杆62在待工作状态相对转动柄65摆动,进而增强本实用新型的稳定性。
实施例四,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四与实施例三的区别在于:锁把手63包括有拉手631以及用于驱动连接杆64的按钮632,支撑架21设置有用于固定拉手631的挡板212,拉手631对应按钮632成型有容置腔631a,挡板212对应连接杆64开设有套装孔212a,连接杆64通过套装孔212a延伸至容置腔631a内并与按钮632抵接,按钮632可活动地嵌装于容置腔631a内并卡装于拉手631与连接杆64之间,按钮632贯穿拉手631并延伸至拉手631的前侧;进一步的,锁把手63还包括有弹性复位装置633,弹性复位装置633包括有复位弹簧633a以及设置于连接杆64的前端部的抵挡凸缘641,复位弹簧633a套装于连接杆64的前端部,复位弹簧633a的两端部分别与对应侧的抵挡凸缘641以及挡板212抵接。
本实用新型的锁把手63驱动连接杆64动作的过程如下:人手按压按钮632,按钮632驱动连接杆64朝支撑架21的后端部移动进而驱动转动柄65转动,并最终促使第一锁杆61以及第二锁杆62的自由端退离出后限位块7的后端面或者前限位块8的前端面,此时,复位弹簧633a处于压缩状态;待第一锁杆61以及第二锁杆62的自由端退离出后限位块7的后端面或者前限位块8的前端面时,松开按钮632,连接杆64在卸除外力作用下,复位弹簧633a复位并抵推连接杆64的抵挡凸缘641,进而促使连接杆64朝按钮632一侧移动,连接杆64带动转动柄65回转并最终促使第一锁杆61以及第二锁杆62朝对应的后限位块7或者前限位块8一侧移动;当第一锁杆61以及第二锁杆62的自由端滑动至后限位块7的后端面的后侧或者前限位块8的前端面的前侧时,复位弹簧633a促使第一锁杆61以及第二锁杆62的自由端与后限位块7的后端面或者前限位块8的前端面抵接;此外,拉手631主要用于提供人手握持位置并方便推拉支撑架21。另外,在支撑架21相对下滑轨11滑动的过程中,为了防止后限位块7的前端面以及前限位块8的后端面抵挡对应的第一锁杆61以及第二锁杆62,本实用新型将后限位块7的前端部以及前限位块8的后端部分别设置成楔形状,具体为:后限位块7的前端部呈由内侧面向外侧面延伸且从后至前横截面逐渐缩小的楔形状,前限位块8的后端部呈由内侧面向外侧面延伸且从前至后横截面逐渐缩小的楔形状。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结构改良的消防器材滑车,包括有固定部(1)以及可相对滑动地装设于固定部(1)的上方的活动部(2),其特征在于:固定部(1)包括有两个横向水平对齐设置的下滑轨(11),活动部(2)包括有支撑架(21)以及固定于支撑架(21)且横向水平对齐设置的两个上滑轨(22),两个上滑轨(22)与两个下滑轨(11)竖向对齐设置,上滑轨(22)与对应的下滑轨(11)之间可活动地装设有滑动板(3),滑动板(3)的下端部与下滑轨(11)之间装设有下滚轮组(4),滑动板(3)的上端部与上滑轨(22)之间装设有上滚轮组(5),上滑轨(22)的后端部设置有第一后挡块(221),上滑轨(22)的前端部设置有第一前挡块(222),下滑轨(11)的后端部设置有第二后挡块(111),下滑轨(11)的前端部设置有第二前挡块(112);
支撑架(21)装设有位于两个上滑轨(22)之间的限位锁(6),限位锁(6)包括有横向设置的第一锁杆(61)以及第二锁杆(62),两个下滑轨(11)的后端部的内侧面分别设置有后限位块(7),两个下滑轨(11)的前端部的内侧面分别设置有前限位块(8);
当活动部(2)收拢并锁紧于固定部(1)时,第一锁杆(61)以及第二锁杆(62)分别抵靠于后限位块(7)的后端面,下滚轮组(4)抵靠于第二后挡块(111)的前端面,上滚轮组(5)抵靠于第一前挡块(222)的后端面;当活动部(2)滑出并锁紧于固定部(1)的前侧时,第一锁杆(61)以及第二锁杆(62)分别抵靠于前限位块(8)的前端面,下滚轮组(4)抵靠第二前挡块(112)的后端面,上滚轮组(5)抵靠于第一后挡块(221)的前端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结构改良的消防器材滑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锁(6)还包括有依次驱动连接的锁把手(63)、连接杆(64)以及转动柄(65),锁把手(63)固定于所述支撑架(21)的前端部,转动柄(65)与支撑架(21)的后端部铰接,连接杆(64)的前端部嵌套于锁把手(63),连接杆(64)的后端部与转动柄(65)铰接,所述第一锁杆(61)以及所述第二锁杆(62)的固定端分别与转动柄(65)铰接,连接杆(64)、第一锁杆(61)以及第二锁杆(62)与转动柄(65)的铰接位置分别偏离转动柄(65)的回转中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结构改良的消防器材滑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柄(65)对应所述第一锁杆(61)、所述第二锁杆(62)以及所述连接杆(64)分别延设有第一连接片(651)、第二连接片(652)以及第三连接片(653),其中,第一连接片(651)与第一锁杆(61)的固定端铰接,第二连接片(652)与第二锁杆(62)的固定端铰接,第三连接片(653)与连接杆(64)的后端部铰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结构改良的消防器材滑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片(651)与所述第二连接片(652)对称地设置于所述转动柄(65)的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结构改良的消防器材滑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杆(61)或者所述第二锁杆(62)配设有固定于所述支撑架(21)的锁杆支架(211),锁杆支架(211)开设有供对应的第一锁杆(61)或者第二锁杆(62)通过的引导孔。
6.根据权利要求3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结构改良的消防器材滑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64)、所述第一锁杆(61)以及所述第二锁杆(62)对应所述转动柄(65)分别配设有连接头(9),连接头(9)分别与对应的所述第一连接片(651)、所述第二连接片(652)以及所述第三连接片(653)铰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结构改良的消防器材滑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把手(63)包括有拉手(631)以及用于驱动所述连接杆(64)的按钮(632),所述支撑架(21)设置有用于固定拉手(631)的挡板(212),拉手(631)对应按钮(632)成型有容置腔(631a),挡板(212)对应连接杆(64)开设有套装孔(212a),连接杆(64)通过套装孔(212a)延伸至容置腔(631a)内并与按钮(632)抵接,按钮(632)可活动地嵌装于容置腔(631a)内并卡装于拉手(631)与连接杆(64)之间,按钮(632)贯穿拉手(631)并延伸至拉手(631)的前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结构改良的消防器材滑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把手(63)还包括有弹性复位装置(633),弹性复位装置(633)包括有复位弹簧(633a)以及设置于所述连接杆(64)的前端部的抵挡凸缘(641),复位弹簧(633a)套装于连接杆(64)的前端部,复位弹簧(633a)的两端部分别与对应侧的抵挡凸缘(641)以及所述挡板(212)抵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结构改良的消防器材滑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滑轨(22)成型有底部开设有不完全开口的方形状的上滑槽(223),所述下滑轨(11)成型有顶部开设有不完全开口的方形状的下滑槽(113),所述滑动板(3)的上端部、滑动板(3)的下端部、所述上滚轮组(5)、所述下滚轮组(4)、所述第一前挡块(222)、所述第一后挡块(221)、所述第二前挡块(112)以及所述第二后挡块(111)分别嵌装于对应侧的上滑槽(223)以及下滑槽(113)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结构改良的消防器材滑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滚轮组(5)包括有从前至后对齐设置的第一前滚轮(51)以及第一后滚轮(52),所述下滚轮组(4)包括有从前至后对齐设置的第二前滚轮(41)以及第二后滚轮(42);当所述活动部(2)收拢并锁紧于所述固定部(1)时,第二后滚轮(42)抵靠于所述第二后挡块(111)的前端面,第一前滚轮(51)抵靠于所述第一前挡块(222)的后端面;当活动部(2)滑出并锁紧于固定部(1)的前侧时,第二前滚轮(41)抵靠第二前挡块(112)的后端面,第一后滚轮(52)抵靠于第一后挡块(221)的前端面。
CN2011201331357U 2011-04-29 2011-04-29 一种结构改良的消防器材滑车 Expired - Lifetime CN2020522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1331357U CN202052243U (zh) 2011-04-29 2011-04-29 一种结构改良的消防器材滑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1331357U CN202052243U (zh) 2011-04-29 2011-04-29 一种结构改良的消防器材滑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052243U true CN202052243U (zh) 2011-11-30

Family

ID=450122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1331357U Expired - Lifetime CN202052243U (zh) 2011-04-29 2011-04-29 一种结构改良的消防器材滑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052243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87096A (zh) * 2012-10-31 2013-01-23 广东永强奥林宝国际消防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用滑动托盘
CN103434718A (zh) * 2013-07-31 2013-12-11 广东永强奥林宝国际消防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器材存放装置
CN106115560A (zh) * 2016-08-31 2016-11-16 宁波如意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滑架
CN107830372A (zh) * 2017-11-08 2018-03-23 上海格拉曼国际消防装备有限公司 消防车用双向滑台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87096A (zh) * 2012-10-31 2013-01-23 广东永强奥林宝国际消防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用滑动托盘
CN102887096B (zh) * 2012-10-31 2015-02-04 广东永强奥林宝国际消防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用滑动托盘
CN103434718A (zh) * 2013-07-31 2013-12-11 广东永强奥林宝国际消防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器材存放装置
CN103434718B (zh) * 2013-07-31 2015-12-02 广东永强奥林宝国际消防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器材存放装置
CN106115560A (zh) * 2016-08-31 2016-11-16 宁波如意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滑架
CN107830372A (zh) * 2017-11-08 2018-03-23 上海格拉曼国际消防装备有限公司 消防车用双向滑台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052243U (zh) 一种结构改良的消防器材滑车
CN203244340U (zh) 一种可伸缩式吊篮
CN103066513B (zh) 一种手车开关转运小车
CN205344957U (zh) 一种体育器材收纳车
CN104648066A (zh) 一种拖挂机构、锁扣机构及随行小车
CN203997726U (zh) 物料周转箱的输送装置
CN202052242U (zh) 一种应用于滑车的限位锁
CN203897530U (zh) 一种拉杆行李箱
CN204971600U (zh) 一种具有扩展板的医用清洁台
CN106725976A (zh) 一种简易移动牛羊保定架
CN205277284U (zh) 应用于变电站大型倒闸运维的梯车两用装置
CN206704245U (zh) 一种安全性能高的搬运车
CN204738734U (zh) 联动折叠式超市用蹬高车
CN208692582U (zh) 一种防滑脱木质滑轨
CN204059798U (zh) 用于医疗病房的沐浴护栏
CN201800754U (zh) 皮划艇推车
CN201256740Y (zh) 一种餐车
CN205201488U (zh) 带拖拉机构的盛具
CN206278808U (zh) 一种电梯轿厢门
CN105600670A (zh) 轨道板钢筋骨架起吊工具
CN204121686U (zh) 铅球拾取装置
CN207707609U (zh) 一种审判椅
CN204299137U (zh) 一种内藏楼梯的装修脚手架
CN203762818U (zh) 一种拼装式收纳盒
CN205054785U (zh) 一种偏瘫患者康复行走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