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052182U - 胃肠套管 - Google Patents

胃肠套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052182U
CN202052182U CN2011200736040U CN201120073604U CN202052182U CN 202052182 U CN202052182 U CN 202052182U CN 2011200736040 U CN2011200736040 U CN 2011200736040U CN 201120073604 U CN201120073604 U CN 201120073604U CN 202052182 U CN202052182 U CN 20205218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ocar sheath
side opening
far
gastrointestinal sleeve
gastrointest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073604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仇静波
牛凤琳
汪小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uzhou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120073604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05218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05218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052182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dia Introduction/Drainage Providing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胃肠套管,包括:外套管和内管,其中:所述外套管远端侧壁上设置有多个排气排液孔;所述外套管远端侧壁上设置有第一侧孔;所述内管的外径小于所述外套管的内径,并且所述内管的外径等于第一侧孔的内径。与现有技术相比,该胃肠套管由于内管在穿入时,是由外套管的内部穿入,到达胃部后再穿出,所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该胃肠套管,只需进行一次插管即可同时实现对胃部减压和肠内营养,减少了对患者咽部的刺激。另外由于在鼻孔及食道部位,内管位于外套管内部,而不与患者的体腔相接触,避免了由于两次插管以及在患者咽部插入两个管而带来的痛苦。

Description

胃肠套管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医用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胃肠套管。
背景技术
食道、胃部疾病患者手术后往往需要放置鼻胃管,用于排出胃内气体及液体,减轻胃部压力,并且待胃功能蠕动恢复,方可拔除鼻胃管,开始试餐。另外在禁食期间患者大多采用肠外营养,但肠外营养虽然简单易行,但容易造成肠道粘膜萎缩、细菌易位、肠内感染等并发症,并不适用于肠道功能正常的患者。对于禁食期间的患者如果采用肠内营养,则更加有利于胃肠道功能恢复,还可促进患者营养状况的改善,符合正常生理状态,并且在临床上已得到广泛应用。
目前,临床现有的同时实现胃肠减压和肠内营养的方法为:采用分别置入鼻胃管和鼻十二指肠管(空肠管)。但是同时置入两根管,需要对患者进行两次插管,这样不仅会增加对患者的咽部的刺激,容易引起恶心、呕吐,造成患者不适,而且置入食道部位的两根管之间不易固定,当患者移动时,两根管会发生相对位移,将会增加患者的痛苦。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胃肠套管,将用于肠内营养管的内管套设在用于胃肠减压的外套管内部,以实现对患者进行一次插管,即可同时实现胃肠减压和肠内营养。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胃肠套管,包括:外套管和内管,其中:
所述外套管远端密封,近端设置有开口,并且所述外套管远端侧壁上设置有多个排气排液孔;
所述外套管远端侧壁上设置有第一侧孔;
所述内管的外径小于所述外套管的内径,并且所述内管的外径等于所述第一侧孔的内径。
优选地,所述第一侧孔与所述外套管远端的距离大于所述多个排气排液孔与所述外套管远端的距离。
优选地,所述第一侧孔的开口方向朝向所述外套管的远端。
优选地,所述多个排气排液孔与所述外套管远端的距离不同,并且所述多个排气排液孔不在一条直线上。
优选地,所述外套管近端侧壁上设置有第二侧孔,且所述第二侧孔的内径等于所述内管的外径。
优选地,所述第二侧孔的开口方向朝向所述外套管的近端。
优选地,该胃肠套管进一步包括:胃气囊,包绕固定在所述外套管的外壁上,且位于所述外套管近端与所述第一侧孔之间;
所述胃气囊上设置有第一连接管,且所述第一连接管一端与所述胃气囊相连通,另一端位于所述外套管的近端。
优选地,该胃肠套管进一步包括:食道气囊,包绕固定在所述外套管的外壁上,且位于所述外套管近端与所述胃气囊之间;
所述食道气囊上设置有第二连接管,且所述第二连接管一端与所述食道气囊相连通,另一端位于所述外套管的近端。
优选地,所述外套管为鼻胃管。
优选地,所述外套管和内管的外壁上均设置有刻度表。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见,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该胃肠套管中,在外套管的远端侧壁设置有第一侧孔,并且第一侧孔的直径大于内管的外径,在外套管的远端侧壁上还设置有多个排气排液孔。该胃肠套管在插入时,首先将外套管的远端由患者的鼻孔经由食道插入到胃部,插入到位后,然后将内管的远端由外套管的近端插入到外套管中,并且将内管的远端从第一侧孔中穿出,最后将内管的远端插入十二指肠中。在使用时,可以通过内管向患者肠道内注入营养物质进行肠内营养,而且在外套管的近端连接负压设备,通过外套管远端的排气排液孔,可以将患者胃部的气体或液体抽出。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胃肠套管由于内管在穿入时,是由外套管的内部穿入,到达胃部后再穿出,所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该胃肠套管,只需进行一次插管即可同时实现对胃部减压和肠内营养,减少了对患者咽部的刺激。另外由于在鼻孔及食道部位,内管位于外套管内部,而不与患者的体腔相接触,避免了由于两次插管以及在患者咽部插入两个管而带来的痛苦。
此外,该胃肠套管的外套管的外壁上还可以设置有胃气囊和食道气囊,并且两个气囊均通过连接管与外界连通,当该胃肠套管插入到位后,通过连接管可以使胃气囊充盈并与胃壁紧密接触,使食道气囊充盈并与食道壁接触,还可以对胃壁及食道壁起到压迫止血的作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胃肠套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胃肠套管在手术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胃肠套管在手术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胃肠套管在手术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胃肠套管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该胃肠套管包括:外套管1和内管2,其中:
外套管1远端为密封端,外套管1的近端设置有开口,另外在外套管1远端的外壁上设置有多个排气排液孔3,在外套管1远端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一侧孔4,并且第一侧孔4的内径等于内管2的外径。
外套管1的远端密封,这样当将外套管1插入到位后进行排气排液时,可以避免外套管1的远端吸附在体内腔壁表面而损伤体内腔壁表面。并且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侧孔4与外套管1远端的距离大于多个排气排液孔3与外套管1远端的距离,即当外套管1竖直放置时,第一侧孔4位于多个排气排液孔3的上方。另外多个排气排液孔3与外套管1远端的距离不同,即当外套管1竖直放置时,多个排气排液孔3的高度不同,另外,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多个排气排液孔3不再一条直线上,这样可以避免由于外套管的位置改变而造成排气排液孔被堵塞,进而影响排气排液的效果。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外套管1的材料为具有一定强度的软质材料,例如普通的鼻胃管。这样可以方便在临床上使用该胃肠套管时,将外套管由患者的鼻孔经由食道插入到胃部。
内管2为肠内营养管,用于向肠道内提供营养,有利于胃肠功能恢复,促进患者营养状况的改善。在临床上使用该胃肠套管时,首先可以将外套管1的远端由患者鼻孔经由食道插入到胃部,然后将内管2的远端由外套管1的远端插入,并且使用导丝或其它工具将内管2的远端由第一侧孔4中穿出,并继续将内管2插入到十二指肠中,如图2所示。考虑到外套管1的近端在手术时需要连接负压设备,所以为了保证外套管1的密封性,所以第一侧孔4的内径等于内管2的外径。另外为了方便将内管2由第一侧孔4中穿出,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侧孔4的开口方向朝向外套管1的远端。此外为了方便手术操作人员控制外套管1和内管2的插入深度,在其它实施例中,还可以在外套管1和内管2的外壁上设置有刻度表,通过观察刻度表,手术操作人员可以直观地了解到插入深度。
在本申请其它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在外套管2的近端还可以设置有第二侧孔5,并且第二侧孔5的内径也等于内管2的外径。该胃肠套管在使用时,同样可以先将外套管1的远端由患者鼻孔经由食道插入到胃部,然后使用导丝或其它工具将内管2的远端由第二侧孔5中穿入到外套管1中,然后再将内管2的远端由第一侧孔4中穿出,并将内管2的远端穿入到十二指肠中,如图3所示。由于内管2的近端由所述第二侧孔5中穿出,这样当外套管1的连接负压设备抽取胃内空气或液体时,可以使得外套管1的近端与负压设备更好地密封。同样为了方便内管2由第二侧孔5中穿入并从第一侧孔4中穿出,第二侧孔5的开口方向朝向外套管1的近端。
在本申请其它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该胃肠套管上还可以设置有胃气囊6,胃气囊6包绕固定在外套管1的外壁上,并且固定的位置靠近第一侧孔4。在胃气囊6上设置有第一连接管7,且第一连接管7的一端与胃气囊6相连通,另一端位于外套管1的近端,可以与外套管1的近端相平齐。当将该胃肠套管插入到位后,通过第一连接管7相胃气囊6中充气,使胃气囊6充盈并与胃壁紧密接触,不仅可以对外套管1起到固定作用,而且还可以胃壁起到压迫止血的作用。
另外,在本申请的其它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该胃肠套管上还可以设置有食道气囊8,食道气囊8包绕在外套管1的外壁上,并且固定的位置在第二侧孔与胃气囊6之间。在食道气囊8上设置有第二连接管9,第二连接管9的一端与食道气囊8相连通,另一端位于外套管1的近端,可以与外套管1的近端相平齐。食道气囊8的作用和胃气囊6的作用相同,当该胃肠套管插入到位后,食道气囊8位于患者食道部位,通过第二连接管9将食道气囊充盈并与食道壁紧密接触,同样不仅可以对外套管1起到固定作用,而且还可以食道壁起到压迫止血的作用。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见,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该胃肠套管中,在外套管的远端侧壁设置有第一侧孔,并且第一侧孔的直径大于内管的外径,在外套管的远端侧壁上还设置有多个排气排液孔。该胃肠套管在插入时,首先将外套管的远端由患者的鼻孔经由食道插入到胃部,插入到位后,然后将内管的远端由外套管的近端插入到外套管中,并且将内管的远端从第一侧孔中穿出,最后将内管的远端插入十二指肠中。在使用时,可以通过内管向患者肠道内注入营养物质进行肠内营养,而且在外套管的近端连接负压设备,通过外套管远端的排气排液孔,可以将患者胃部的气体或液体抽出。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胃肠套管由于内管在穿入时,是由外套管的内部穿入,到达胃部后再穿出,所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该胃肠套管,只需进行一次插管即可同时实现对胃部减压和肠内营养,减少了对患者咽部的刺激。另外由于在鼻孔及食道部位,内管位于外套管内部,而不与患者的体腔相接触,避免了由于两次插管以及在患者咽部插入两个管而带来的痛苦。
此外,该胃肠套管的外套管的外壁上还可以设置有胃气囊和食道气囊,并且两个气囊均通过连接管与外界连通,当该胃肠套管插入到位后,通过连接管可以使胃气囊充盈并与胃壁紧密接触,使食道气囊充盈并与食道壁接触,还可以对胃壁及食道壁起到压迫止血的作用。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胃肠套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套管和内管,其中:
所述外套管远端密封,近端设置有开口,并且所述外套管远端侧壁上设置有多个排气排液孔;
所述外套管远端侧壁上设置有第一侧孔;
所述内管的外径小于所述外套管的内径,并且所述内管的外径等于所述第一侧孔的内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胃肠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孔与所述外套管远端的距离大于所述多个排气排液孔与所述外套管远端的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胃肠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孔的开口方向朝向所述外套管的远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胃肠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排气排液孔与所述外套管远端的距离不同,并且所述多个排气排液孔不在一条直线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胃肠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管近端侧壁上设置有第二侧孔,且所述第二侧孔的内径等于所述内管的外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胃肠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孔的开口方向朝向所述外套管的近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胃肠套管,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胃气囊,包绕固定在所述外套管的外壁上,且位于所述外套管近端与所述第一侧孔之间;
所述胃气囊上设置有第一连接管,且所述第一连接管一端与所述胃气囊相连通,另一端位于所述外套管的近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胃肠套管,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食道气囊,包绕固定在所述外套管的外壁上,且位于所述外套管近端与所述胃气囊之间;
所述食道气囊上设置有第二连接管,且所述第二连接管一端与所述食道气囊相连通,另一端位于所述外套管的近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胃肠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管为鼻胃管。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胃肠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管和内管的外壁上均设置有刻度表。
CN2011200736040U 2011-03-18 2011-03-18 胃肠套管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05218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0736040U CN202052182U (zh) 2011-03-18 2011-03-18 胃肠套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0736040U CN202052182U (zh) 2011-03-18 2011-03-18 胃肠套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052182U true CN202052182U (zh) 2011-11-30

Family

ID=450121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073604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052182U (zh) 2011-03-18 2011-03-18 胃肠套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052182U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24271A (zh) * 2014-09-11 2014-12-24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纤维支气管镜活检止血球囊套管
CN104998339A (zh) * 2015-07-30 2015-10-28 胡坚 逆行胃管
CN106237481A (zh) * 2016-05-20 2016-12-21 张海伟 显温导尿管
CN112755302A (zh) * 2021-01-26 2021-05-07 洛阳市中心医院(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 一种用于胃肠造口护理的灌肠辅助装置
CN115054288A (zh) * 2022-07-15 2022-09-16 兰州大学 一种靶向采集消化道气体生物学信息的装置
CN115054288B (zh) * 2022-07-15 2024-06-11 兰州大学 一种靶向采集消化道气体生物学信息的装置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24271A (zh) * 2014-09-11 2014-12-24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纤维支气管镜活检止血球囊套管
CN104998339A (zh) * 2015-07-30 2015-10-28 胡坚 逆行胃管
CN106237481A (zh) * 2016-05-20 2016-12-21 张海伟 显温导尿管
CN112755302A (zh) * 2021-01-26 2021-05-07 洛阳市中心医院(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 一种用于胃肠造口护理的灌肠辅助装置
CN112755302B (zh) * 2021-01-26 2022-02-25 洛阳市中心医院(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 一种用于胃肠造口护理的灌肠辅助装置
CN115054288A (zh) * 2022-07-15 2022-09-16 兰州大学 一种靶向采集消化道气体生物学信息的装置
CN115054288B (zh) * 2022-07-15 2024-06-11 兰州大学 一种靶向采集消化道气体生物学信息的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052182U (zh) 胃肠套管
CN203424913U (zh) 一种装有摄像头的新型鼻胃管
CN206152069U (zh) 胃瘘用导管及穿刺和插管同步的胃造瘘导管套件
CN105251098B (zh) 物质输送装置及其导丝组件
CN208492721U (zh) 可通过内镜钳道送入的带有胃减压装置的空肠营养导管
CN103170045A (zh) 带有固定装置及导丝的多孔鼻胃管
CN202844156U (zh) 一种三腔两囊空肠营养管
CN202802218U (zh) 一种医用胃管
CN210813403U (zh) 一种食道引流型四腔两囊胃管
CN210205390U (zh) 消化内科用胃管
CN211326981U (zh) 鼻胃肠管
CN203598248U (zh) 自进型空肠营养管
CN209060031U (zh) 可显色带冲洗功能重力型鼻肠管
CN214806925U (zh) 一种可快速分离的肠内营养及胃肠减压一体式装置
CN201969174U (zh) 一种双腔气囊小肠营养管
CN208852036U (zh) 一种多功能肠胃营养减压管
CN105853237A (zh) 线绳引导式鼻空肠营养管
CN202605342U (zh) 鼻胃管
CN206730164U (zh) 一种空肠置管可视装置
CN217660780U (zh) 一种新型一次性经皮胃造瘘空肠管
CN206026848U (zh) 一种超声引导经鼻置入的双腔鼻胃管鼻空肠管复合导管
CN205964672U (zh) 一种胃减压联合空肠营养球囊导管
CN206120765U (zh) 三腔双气囊营养给液装置
CN215022636U (zh) 一种医用空肠营养管
CN203315374U (zh) 一种气囊辅助固定式空肠营养管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1130

Termination date: 20150318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