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326981U - 鼻胃肠管 - Google Patents

鼻胃肠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326981U
CN211326981U CN201921868083.0U CN201921868083U CN211326981U CN 211326981 U CN211326981 U CN 211326981U CN 201921868083 U CN201921868083 U CN 201921868083U CN 211326981 U CN211326981 U CN 2113269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tube
catheter
balloon
decompres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86808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曹炼锵
郑蔼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Medhop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hai Medhop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hai Medhop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hai Medhop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86808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3269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3269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32698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dia Introduction/Drainage Providing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鼻胃肠管,可降低鼻胃肠管置入空肠的难度及风险,并降低患者的负担,本实用新型包括:减压管,设有由中部延伸至前端的卡槽;导管,前半段卡设于卡槽内;充液管,前端穿设于导管内部;球囊,与充液管连通且包裹着导管前端的四周。本实用新型将导管的前半段与减压管的前半段并列在一起,可使导管与减压管从人体同一个鼻腔同时进入胃部,有效地减轻了患者的负担;通过在充液管前端设置球囊,可在球囊进入胃部后通过充液管向球囊注液,球囊膨胀后,可使导管与减压管分离,并可通过胃肠道自身蠕动将导管前端送入空肠合适位置,有效地降低操作难度及患者的不适感。

Description

鼻胃肠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鼻胃肠管。
背景技术
鼻胃肠管是经患者鼻腔插入到患者胃中或肠道中,对患者进行肠内营养灌注的通路,主要用于肠内营养支持,也是某些药物抢救的通道。现有的鼻胃肠管,一般为光滑的带输注孔的单管,置管时到达胃部后由于幽门狭窄难以成功通过幽门到达肠部,置管成功率低。在营养输注过程中,患者常见伴随有胃部胀气需要再单独置入胃减压管,两管占据病人两个鼻腔,患者负担较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鼻胃肠管,可降低鼻胃肠管置入空肠的难度及风险,并降低患者的负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鼻胃肠管,包括:减压管,设有由中部延伸至前端的卡槽;导管,前半段卡设于所述卡槽内;充液管,前端穿设于所述导管内部;球囊,与所述充液管连通且包裹着所述导管前端的四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鼻胃肠管,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将导管的前半段与减压管的前半段并列在一起,可使导管与减压管从人体同一个鼻腔同时进入胃部,有效地减轻了患者的负担;通过在充液管前端设置球囊,可在球囊进入胃部后通过充液管向球囊注液,球囊膨胀后,可使导管与减压管分离,并可通过胃肠道自身蠕动将导管前端送入空肠合适位置,有效地降低操作难度及患者不适感。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导管与所述减压管之间填充有胃溶性的包衣材料。利用胃溶性的包衣材料可使导管的前端和减压管之间保持固定,可以避免在人体食道过程中出现脱离的情况,确保导管和减压管进入胃部后才分离,有效地提高了可靠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减压管的后端套设有第一固定座,所述第一固定座的外壁设有用于固定所述导管的卡环。利用固定座及卡环,可在减压管和导管分别到达指定位置后,使两者保持相对固定,避免减压管和导管在人体中的位置发生偏移。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导管的中后段上设有双管插头,所述充液管从所述双管插头插入并延伸至所述导管的前端。利用双管插头,可方便充液管的设置或抽离。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充液管的后端设置有输液口以及设于所述输液口上的输液阀门。利用输液阀门,可在插管时对输液口进行封闭,避免球囊出现膨胀。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可拆卸的导丝,所述导丝与所述充液管并列置于所述导管的内部。增加导丝,可给导管起引导及支持作用,增加导管抗压抗折能力,有助于导管顺利进入人体内而到达病患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输液装置,所述输液装置与所述导管的后端连通。采用输液装置,可方便向肠道内注入药物或肠营养液。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导管的后端设有第二固定座,所述第二固定座的外壁设有与所述输液装置固定连接的导管阀门。设置第二固定座,便于操作人员对导管进行抓取或操作;采用导管阀门,可在需要时,对导管后端的开口进行封闭,使导管与外界隔断。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导管的前端设有至少一个通孔。设置通孔,可便于药物或肠营养液从导管输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负压装置,所述减压管的后端与所述负压装置连通。利用负压装置和减压管,可在患者胃部胀气时,将胃气吸出,从而减轻患者胃部压力,并改善胃壁血液循环,促进胃部伤口的愈合和功能的恢复。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鼻胃肠管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所指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为图1中B处所指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减压管100、卡槽110、导管200、通孔210、充液管300、输液口310、输液阀门320、球囊400、第一固定座500、卡环510、双管插头600、导丝700、导管阀门810、第二固定座800、导管阀门810。
具体实施方式
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和图2,为一种较优的实施方式,一种鼻胃肠管,包括:减压管100,设有由中部延伸至前端的卡槽110;导管200,前半段卡设于卡槽110内;充液管300,前端穿设于导管200内部;球囊400,与充液管300连通且包裹着导管200前端的四周。具体地,导管200前半段可卡设于卡槽110内。当球囊400膨胀时,使导管200弹出卡槽110,从而与减压管100分离。
将导管200的前半段与减压管100的前半段并列在一起,可使导管200与减压管100从人体同一个鼻腔同时进入胃部,有效地减轻了患者的负担;通过在充液管300前端设置球囊400,可在球囊400进入胃部后通过充液管300向球囊400注液,球囊400膨胀后,可使导管200与减压管100分离,并可通过胃肠道自身蠕动将导管200前端送入空肠合适位置,有效地降低操作难度及患者不适感。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导管200与减压管100之间填充有胃溶性的包衣材料(图中未示)。利用胃溶性的包衣材料可使导管200的前端和减压管100之间保持固定,可以避免在人体食道过程中出现脱离的情况,确保导管200和减压管100进入胃部后才分离,有效地提高了可靠性。当导管200和减压管100的前端同时进入胃部后,利用胃液可将包衣材料进行溶解,在球囊400膨胀后,球囊400则会从减压管100的前端弹出,同时带动导管200脱离减压管100,使导管200和减压管100分离。具体地,在将导管200固定于卡槽110时,则可向卡槽110内注入包衣材料,使导管200与减压管100进一步保持固定的状态,根据实际需要,包衣材料可以采用对人体无害的可溶性材料,如正聚乙烯醇绵乙醛二乙胺醋酸酯或羟丙基甲基纤维素。
参照图1和图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减压管100的后端套设有第一固定座500,第一固定座500的外壁设有用于固定导管200的卡环510。利用固定座及卡环510,可在减压管100和导管200分别到达指定位置后,使两者保持相对固定,避免减压管100和导管200在人体中的位置发生偏移。具体地,在固定过程中,可将卡环510扣接于导管200的外部,使导管200的后端可固定于卡环510上,从而使减压管100与导管200保持固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导管200的中后段上设有双管插头600,充液管300从双管插头600插入并延伸至导管200的前端。利用双管插头600,可方便充液管300的设置或抽离。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充液管300的后端设置有输液口310以及设于输液口310上的输液阀门320。利用输液阀门320,利用输液阀门320,可在插管时对输液口310进行封闭,避免球囊400出现膨胀。具体地,在插管前,通过抽气,将球囊400内的气体排空,然后将输液阀门320盖住输液口310,则可在插管过程中,避免球囊400出现膨胀的情况。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可拆卸的导丝700,导丝700与充液管300并列置于导管200的内部。增加导丝700,可给导管200起引导及支持作用,增加导管200抗压抗折能力,有助于导管200顺利进入人体内而到达病患处。具体地,导丝700的后端固定连接有底座,导丝700的前端从导管200的后端开口插入并延伸至导管200的前端,利用底座,可方便对导丝700进行推拉,从而使导丝700可在导管200内滑动,并根据需要将导丝700抽出。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输液装置(图中未示),输液装置与导管200的后端连通。采用输液装置,可便于向肠道内注入药物或肠营养液。输液装置在导管200进入到患病处时,才会与导管200连通,导管200进入人体的过程中,导管200不与输液装置相连。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导管200的后端设有第二固定座800,第二固定座800的外壁设有与输液装置固定连接的导管阀门810。具体地,第二固定座800设于导管200后端开口的外壁,设置第二固定座800,便于操作人员对导管200进行抓取或操作;采用导管阀门810,可在需要时,对导管200后端的开口进行封闭,使导管200与外界隔断。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导管200的前端设有至少一个通孔210。设置通孔210,可便于药物或肠营养液从导管200输出。可以想到的是,通孔210的数量、位置以及大小均可根据临床需求进行制定,在本实施例中,通孔210设置有三个,其中一个位置置于球囊400前端,另外两个置于球囊400的后端,采用此方式,可避免球囊400妨碍所注入的液体进入人体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负压装置(图中未示),减压管100的后端与负压装置连通。利用负压装置和减压管100,可在患者胃部胀气时,将胃气吸出,从而减轻患者胃部压力,并改善胃壁血液循环,促进胃部伤口的愈合和功能的恢复。具体地,减压管100的管口也设置于第一固定座500内,第一固定座500内设有固定结构,可使与负压装置的抽气口与减压管100的管口固定连接且连通,如利用螺纹连接方式,即可在第一固定座500内设置内螺纹,在减压管100的管口和负压装置的抽气口外部设置外螺纹,则可直接连接。具体的固定连接方式还可结合本领域技术人员常用的技术手段,实现减压管100与负压装置的连通即可。
操作过程:
在导管200和减压管100置入人体前,先将球囊400内的气体排空,在减压管100和导管200的管身均抹上无菌石蜡油,经人体鼻腔插入胃腔。在确认导管200进入胃腔后,将导丝700缓缓拔出,同时由于胃溶性的包衣材料浸在胃液里,因此包衣材料会发生溶解,然后从充液管300的输液口310经充液管300向球囊400内注入3ml无菌水,使球囊400膨胀,此时球囊400即从减压管100前端的卡槽110内弹出,将固定在一起的导管200和减压管100分离。此时,球囊400可犹如“食糜团”会在胃肠蠕动中,并带动导管200进入肠腔内。确定胃肠营养管到达肠腔后,则利用卡环510使减压管100和导管200的后端相互固定,并将导管200后端口与输液装置相连通,则可向患者输注药物或肠营养液,药液分别经球囊400前后侧的通孔210流出,向肠内输注药物或营养液。在患者胃部胀气时,可使第一固定座500与负压装置相连,减压管100与负压装置的抽气口相连通,从而可将胃气吸出,减轻患者胃部压力,改善胃壁血液循环,促进胃部伤口的愈合和功能的恢复。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Claims (10)

1.一种鼻胃肠管,其特征在于,包括:
减压管,设有由中部延伸至前端的卡槽;
导管,前半段卡设于所述卡槽内;
充液管,前端穿设于所述导管内部;
球囊,与所述充液管连通且包裹着所述导管前端的四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胃肠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与所述减压管之间填充有胃溶性的包衣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胃肠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减压管的后端套设有第一固定座,所述第一固定座的外壁设有用于固定所述导管的卡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胃肠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的中后段上设有双管插头,所述充液管从所述双管插头插入并延伸至所述导管的前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胃肠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液管的后端设置有输液口以及设于所述输液口上的输液阀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胃肠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可拆卸的导丝,所述导丝与所述充液管并列置于所述导管的内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胃肠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输液装置,所述输液装置与所述导管的后端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鼻胃肠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的后端设有第二固定座,所述第二固定座的外壁设有与所述输液装置固定连接的导管阀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胃肠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的前端设有至少一个通孔。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胃肠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负压装置,所述减压管的后端与所述负压装置连通。
CN201921868083.0U 2019-10-31 2019-10-31 鼻胃肠管 Active CN2113269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68083.0U CN211326981U (zh) 2019-10-31 2019-10-31 鼻胃肠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68083.0U CN211326981U (zh) 2019-10-31 2019-10-31 鼻胃肠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326981U true CN211326981U (zh) 2020-08-25

Family

ID=721056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868083.0U Active CN211326981U (zh) 2019-10-31 2019-10-31 鼻胃肠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32698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75574A (zh) * 2021-11-03 2022-01-28 浙江优亿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可视化手持半自动插管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75574A (zh) * 2021-11-03 2022-01-28 浙江优亿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可视化手持半自动插管系统
CN113975574B (zh) * 2021-11-03 2023-12-08 浙江优亿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可视化手持半自动插管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895373A (en) Feeding tube retaining member filling tool
CN211326981U (zh) 鼻胃肠管
CN102614086A (zh) 胃肠营养引流管
CN211912254U (zh) 一种可以减少胃损伤的鼻胃管
CN202052182U (zh) 胃肠套管
CN202802218U (zh) 一种医用胃管
CN217472409U (zh) 一种胃造瘘空肠管
CN213964786U (zh) 一种消化科肠胃给药管套件
CN206081103U (zh) 一种防脱型胃管
CN202179715U (zh) 胃肠营养引流管
EP3810231B1 (en) Enteral syringe with vented collar
CN106073960A (zh) 一种双囊型胃减容装置
CN214806925U (zh) 一种可快速分离的肠内营养及胃肠减压一体式装置
CN215780054U (zh) 一种双腔直插型鼻胃肠管
CN217593386U (zh) 双腔胃肠管及具有它的双腔注射装置
CN213911431U (zh) 防脱出负压双腔营养管
CN204745314U (zh) 一种胃肠减压装置
CN214910735U (zh) 一种喂养管
CN218572532U (zh) 一种促进消化道瘘愈合的装置
CN213760133U (zh) 一种带球囊的槽型引流管装置
CN213191284U (zh) 空肠造瘘双腔气囊套管
CN212547675U (zh) 一种鼻空肠管
CN214129507U (zh) 一种双通鼻肠胃管
CN220801477U (zh) 一种配合纤支镜使用的多功能胃管
CN215024616U (zh) 一种与营养管相配合的连接件及营养管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