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048463U - Led背光源以及液晶面板 - Google Patents

Led背光源以及液晶面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048463U
CN202048463U CN2011201426963U CN201120142696U CN202048463U CN 202048463 U CN202048463 U CN 202048463U CN 2011201426963 U CN2011201426963 U CN 2011201426963U CN 201120142696 U CN201120142696 U CN 201120142696U CN 202048463 U CN202048463 U CN 2020484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backboard
led
heat pipe
conducting b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142696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庆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20142696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04846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0484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048463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LED背光源,其包括背板(1)、设置在背板(1)上的导热块(2)和设置在导热块(2)上的LED灯条,该LED背光源还包括有热管(3),所述热管(3)的热端与导热块(2)接触,热管(3)的冷端设置在远离LED灯条的位置并与背板(1)接触。该LED背光源布局合理,依靠整个背板以自然对流与辐射方式将热量耗散掉,使整个背板温度均匀,延长了LED灯条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LED背光源以及液晶面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LED背光源以及包含该LED背光源的液晶面板。
背景技术
LED光源器件的寿命可达到普通光源器件的7倍,因而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液晶显示器的背光源领域也不例外。但现有的以LED灯作为冷光源的背光板具有发热严重的问题,若不及时将产生的热量散发出去,会造成LED灯条的工作温度上升而出现严重的光衰,影响LED灯条的使用寿命。
目前LED背光源中LED灯条的散热方式主要有:自然对流散热、加装风扇强制散热等。现有技术中的散热结构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散热结构布置方式不合理,发挥作用有限,散热效果不理想;2、忽略热传导环节,导致背板内温度分布不均匀,难以解决大尺寸LED背光单侧或双侧布灯的散热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LED背光源以及包含该LED背光源的液晶面板,其布局合理,散热效果好,能有效降低LED灯条自身的温度,从而能有效提高其使用寿命。
解决本实用新型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LED背光源包括背板、设置在背板上的导热块和设置在导热块上的LED灯条,该LED背光源中还包括有热管,所述热管的热端与导热块接触,热管的冷端设置在远离LED灯条的位置并与背板接触。
优选的是,所述背板的四周边缘位置设有凹槽,热管置于所述凹槽内,且热管低于凹槽的上沿。
进一步优选的是,背板上远离LED灯条的位置也设置有导热块,热管的冷端与该导热块接触。
其中,导热块设置在背板的凹槽内,导热块与背板接触,导热块上设有容纳槽,且容纳槽开口向上,所述热管的热端设置在该开口向上的容纳槽内;或者所述导热块设置在背板的凹槽内,热管的热端与背板接触,导热块上设有容纳槽,且容纳槽开口向下,所述热管的热端设置在该开口向下的容纳槽内。
所述热管的冷端设置在背板上与LED灯条相对一端的位置,热管采用相对设置的两根,两热管的弯曲形状为U形,其开口端相对;或者LED灯条设置在背板的左右两侧,所述热管采用四根,四根热管的弯曲形状为L形,所述四根热管分设于背板的四个边角上。
为提高传热效率,优选的是,所述热管热端和/或冷端与背板之间还设置有导热材料,热管热端和/或冷端与导热块之间还设置有导热材料,优选所述导热材料采用石墨片等导热系数超过2W/mk的柔性高导热材料,降低接触热阻。
其中,LED灯条作为光源,可放置在背板任意一侧或多侧,所述LED灯条通过双面胶或螺钉固定在导热块上,且LED灯条面向背板中心;所述导热块采用铝合金或铜合金材料制成。
优选所述热管为圆形或扁圆形。
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热管的中段悬空,不与背板接触,从而使热量均匀化。
一种液晶面板,其包含有上述的LED背光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整个LED背光源布局合理,可将LED灯条所产生的热量迅速传递至背板的冷端,再依靠整个背板以自然对流与辐射的方式将热量耗散掉,使整个背板的温度分布均匀,延长LED使用寿命,保证整个背光板的正常使用效果和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LED背光源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LED背光源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LED背光源实施例2中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LED背光源实施例2中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LED背光源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LED背光源实施例3一正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LED背光源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LED背光源实施例5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LED背光源实施例5的局部放大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LED背光源实施例5的局部截面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LED背光源实施例6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LED背光源实施例7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LED背光源实施例8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LED背光源实施例8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LED背光源实施例8中热管3的连接示意图。
图中:1-背板;2-导热块;3-热管;4-LED灯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LED背光源包括背板1、设置在背板1上的导热块2、设置在导热块2上的LED灯条4和热管3,所述热管3的热端与导热块2接触,热管3的冷端设置在远离LED灯条4的位置并与背板1接触。其中,热管3的冷端上也可设置有导热块2。热管3的中段悬空,其不与背板1接触。
所述背板1的四周边缘位置上可设有凹槽,热管3置于所述凹槽内,且热管3低于凹槽的上沿。
LED灯条4作为光源,放置在背板1四周的任意一侧至多侧。所述LED灯条4可通过双面胶或螺钉固定在导热块2上,且LED灯条4面向背板1中心。
其中热管3的形状为圆形或扁圆形,由高导热率材料制成,导热块2采用铝合金或铜合金材料制成。
在热管3热端和/或冷端与背板1之间可设置导热材料,热管3热端和/或冷端与导热块2之间可设置导热材料,所述导热材料采用导热系数超过2W/mk的柔性高导热材料制成。
一种液晶面板包含有上述LED背光源。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LED灯条4设置在背板1下侧,其通过导热双面胶粘接或用螺钉固定在导热块2上。所述背板1的四周边缘位置上设有凹槽,热管3置于所述凹槽内,且热管3低于凹槽的上沿。热管3的中段悬空,其不与背板上的凹槽接触。
本实施例中,热管3采用对称设置的相同的两根,两根热管3的弯曲形状为U形,其开口端相对。
其中,在背板1的两相对侧的凹槽内都通过螺钉固定有导热块2,导热块2上设有方形的容纳槽,且容纳槽开口向上,所述热管3的热端设置在一侧导热块2的容纳槽内并与相应导热块2焊接在一起,热管3的冷端设置在另一侧导热块2的该容纳槽内并与相应导热块2焊接在一起。
LED灯条4所发出的热量经导热块2、热管3被传递至背板1的远端,从而实现对LED灯条4的均温降温。
实施例2:
如图2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热管3的热端和冷端直接与背板1接触。
如图4所示,导热块2设置在背板1的凹槽内,热管3的热端与背板1接触,导热块2上设有方形的容纳槽,且容纳槽开口向下,所述热管3的热端和冷端设置在该开口向下的容纳槽内,并与导热块2相连。
其中,热管3的热端和冷端分别与背板1紧密接触(焊接或挤压铆接),热管3的中段悬空,其不与背板1上的凹槽接触。
本实施例的其他结构和使用都与实施例1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实施例3:
如图5和图6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热管3采用三根,三根热管3的弯曲形状为U形,三根热管3的U形开口方向一致,都朝向背板1的同一侧。三根热管3的冷端上都与一导热块2连接,所述导热块2置于背板1上侧的凹槽内。LED灯条4所对应的位置为热管3的热端与导热块2相连,导热块2上的容纳槽的开口向下,所述热管3的热端设置在该开口向下的容纳槽内;而与热管3的冷端相连的导热块2上的容纳槽的开口向上,所述热管3的冷端设置在该开口向上的容纳槽内。
热管3将LED灯条4的热量传递至背板1的远端,将LED灯条4的热量均化,以降低LED灯条4的温度,延长其使用寿命。
本实施例的其他结构和使用都与实施例2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实施例4:
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热管3采用三根,三根热管3的弯曲形状为L形,三根热管3的L形开口方向一致,都朝向背板1的同一侧。三根热管3的冷端上都设有导热块2,所述导热块2置于背板1的凹槽内。
本实施例的其他结构和使用都与实施例2或3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实施例5:
如图8至图10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LED灯条4设置在背板1的左侧,相应地,与热管3的热端相连的导热块2也设置在背板1左侧的凹槽内,而与热管3的冷端相连的导热块2则设置在背板1右侧的凹槽内。本实施例中,与两根热管3的冷端相连的导热块2为一块,其设置在背板1右侧的凹槽内,两根热管3的冷端分别与该导热块2的两端相连。
本实施例的其他结构和使用都与实施例2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实施例6:
如图11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5的区别在于:LED灯条4设置在背板1的左右两侧。所述热管3采用四根,四根热管3的弯曲形状为L形,四根热管3分设于背板1的四个边角上。对应地,导热块2采用八块,所述八块导热块2分别与四根热管3的热端和冷端相连。与热管3的热端相连的导热块2也分别设置在背板1左侧和右侧的凹槽内,与热管3的冷端相连的导热块2则设置在背板1的上侧和下侧。
本实施例的其他结构和使用都与实施例5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实施例7: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5的区别在于:与两根弯曲形状为U形的热管3的冷端相连的导热块2为两块,且所述两导热块2的弯曲形状为L形,所述两导热块2分别设置在背板1右侧的上下两个边角位置的凹槽内。
本实施例的其他结构和使用都与实施例5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实施例8:
如图13至图15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与两根弯曲形状为U形的热管3的冷端相连的导热块2为两块,且所述两导热块2的弯曲形状为L形,所述两导热块2分别设置在背板1左侧的上边角和背板右侧的上边角位置的凹槽内。
本实施例的其他结构和使用都与实施例2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由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可以了解本实用新型解决了液晶显示器散热不良的问题,同时使背板内温度均匀,能避免背板内部发生局部过热的现象。并且有效解决了以往LED灯条使用寿命受限的问题。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采用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此。对于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变型和改进,这些变型和改进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LED背光源,包括背板(1)、设置在背板(1)上的导热块(2)和设置在导热块(2)上的LED灯条(4),其特征在于,该LED背光源还包括有热管(3),所述热管(3)的热端与导热块(2)接触,热管(3)的冷端设置在远离LED灯条的位置并与背板(1)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1)的四周边缘位置设有凹槽,热管(3)置于所述凹槽内,且热管(3)低于凹槽的上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LED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1)上远离LED灯条的位置也设置有导热块(2),热管(3)的冷端与该导热块(2)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LED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块(2)设置在背板的凹槽内,导热块(2)与背板(1)接触,导热块(2)上设有容纳槽,且容纳槽开口向上,所述热管(3)的热端设置在该开口向上的容纳槽内;或者所述导热块(2)设置在背板(1)的凹槽内,热管(3)的热端与背板(1)接触,导热块(2)上设有容纳槽,且容纳槽开口向下,所述热管(3)的热端设置在该开口向下的容纳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LED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3)的冷端设置在背板上与LED灯条相对一端的位置,所述热管(3)采用相对设置的两根,两热管(3)的弯曲形状为U形,其开口端相对;或者LED灯条(4)设置在背板(1)的左右两侧,所述热管(3)采用四根,四根热管(3)的弯曲形状为L形,所述四根热管(3)分设于背板(1)的四个边角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LED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3)热端和/或冷端与背板(1)之间还设置有导热材料,热管(3)热端和/或冷端与导热块(2)之间还设置有导热材料,所述导热材料采用导热系数超过2W/mk的柔性导热材料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LED灯条(4)分布在背板(1)的任意一侧或多侧,所述LED灯条(4)通过双面胶或螺钉固定在导热块(2)上,LED灯条(4)面向背板(1)中心;所述导热块(2)采用铝合金或铜合金材料制成。
8.根据权利要求1-7之一所述LED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3)为圆形或扁圆形。
9.根据权利要求1-7之一所述的LED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3)的中段悬空,不与背板(1)接触。
10.一种液晶面板,其特征在于,包含有权利要求1-9之一所述LED背光源。
CN2011201426963U 2011-05-06 2011-05-06 Led背光源以及液晶面板 Expired - Lifetime CN2020484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1426963U CN202048463U (zh) 2011-05-06 2011-05-06 Led背光源以及液晶面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1426963U CN202048463U (zh) 2011-05-06 2011-05-06 Led背光源以及液晶面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048463U true CN202048463U (zh) 2011-11-23

Family

ID=449887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1426963U Expired - Lifetime CN202048463U (zh) 2011-05-06 2011-05-06 Led背光源以及液晶面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048463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89525A (zh) * 2012-10-18 2013-01-23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模组及其液晶显示器
WO2018166167A1 (zh) * 2017-03-14 2018-09-2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背光模块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89525A (zh) * 2012-10-18 2013-01-23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模组及其液晶显示器
WO2018166167A1 (zh) * 2017-03-14 2018-09-2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背光模块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082747U (zh) 显示装置及背光模组
CN201069134Y (zh) Led背光模组
CN105676502A (zh) 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设备
CN201237679Y (zh) Led背光液晶显示模块
CN1936666A (zh) 背光模组
CN201561339U (zh) 背光模组
CN202171168U (zh) 拼接式背光模块结构
CN103439831B (zh) 侧光式液晶模组、直下式液晶模组及电视机
CN107577085A (zh) 一种灯条、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器
CN104267538A (zh) 一种高效散热的led背光源装置
CN205104482U (zh) 热超导散热器
CN202048463U (zh) Led背光源以及液晶面板
CN101881399A (zh) 背光模组
CN202253129U (zh) 一种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CN202757094U (zh) Led液晶显示器及其led背光源的散热装置
CN202118707U (zh) 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02749741A (zh)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以及散热方法
CN207006082U (zh) 一种高效率的led散热器
CN204857089U (zh) 表贴式室内单双色单元板
CN206650764U (zh) 基于热超导散热器的led电视机
CN211786962U (zh) 一种显示器散热机构
CN115060098A (zh) 一种高导热吹胀板及高导热吹胀板用导热液
CN212061715U (zh) 通过低温散热的立式非触摸液晶显示屏
CN206708822U (zh) 一种快速热传导led灯条背光结构
CN202013462U (zh)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