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042639U - 线缆连接器组合 - Google Patents

线缆连接器组合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042639U
CN202042639U CN2011201382490U CN201120138249U CN202042639U CN 202042639 U CN202042639 U CN 202042639U CN 2011201382490 U CN2011201382490 U CN 2011201382490U CN 201120138249 U CN201120138249 U CN 201120138249U CN 202042639 U CN202042639 U CN 2020426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portion
insulating body
cable connector
connector combination
contact si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138249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薛志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xinjie Dongguan Precision Mold Manufacturing Co Ltd
Ant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ixinjie Dongguan Precision Mold Manufacturing Co Ltd
Ant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xinjie Dongguan Precision Mold Manufacturing Co Ltd, Ant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ixinjie Dongguan Precision Mold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20138249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0426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0426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042639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一种线缆连接器组合,其包括一绝缘本体、数个端子、一软性传输单元、一加强板及至少两个定位件。绝缘本体内部设有一插槽、一容置空间及数个端子槽。绝缘本体设有至少两个第一定位孔,该些端子设置于该些端子槽,且伸入插槽及容置空间内。加强板连接于软性传输单元一端,软性传输单元设有数个电性接点,并形成于相对加强板另一侧上。加强板设有至少两个第二定位孔,且容纳于绝缘本体的容置空间内,使该些电性接点与该些端子的第二接触部相接触导通。定位件穿设于第一定位孔及第二定位孔,将软性传输单元稳定的固定于绝缘本体上,具有较佳的定位效果。

Description

线缆连接器组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线缆连接器组合,尤指一种线缆连接器与软性排线(Flexible Flat Cable,FFC)或软性印刷电路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FPC)等软性传输单元的组合。
【背景技术】
ATA(AT Attachment,AT接口)为一般磁盘驱动器的接口规范,可被应用于计算机系统上,主要作为磁盘驱动器与主机板之间的传输接口,且发展出并行先进技术连接(Parallel ATA,简称PATA)和串行先进技术连接(Serial ATA,简称SATA)两种接口规格。PATA接口由于传输频宽有限,无法跟上处理速度越来越快的中央处理器,而为达到传输快速,致使目前计算机硬盘大多使用SATA接口,且未来使用SATA接口的计算机硬盘更将形成趋势。
为了实现硬盘甚至蓝光光盘等的电性连接,目前可利用软性排线(FFC)或软性印刷电路板(FPC)等软性传输单元来连接SATA连接器与电性导通接口。为了使软性传输单元与连接器之间稳定地连接,通常需设置有适当的定位结构予以固定。如台湾专利证书号数第M346145号揭露了一种“电连接器模块”,其是于SATA连接器的绝缘本体后端组装一固定块,该固定块可固定软性传输单元于绝缘本体内,使软性传输单元不致脱落,亦可加强压合软性传输单元的接点与端子的接触部的接触,使得接触导通的讯号传输较为稳定。
上述习知连接器是以固定块固定软性传输单元,固定块的体积庞大,占用较大的空间,难以符合现代电子产品轻薄短小的要求,且固定块扣合于绝缘本体上,容易松动或脱落,并无法确实达到较佳的定位效果。再者,目前市面上虽有其它型式的定位结构,同样会有定位效果不佳的问题。
此外,习知连接器的端子预先成型于一料带上,该些端子通常是以接触部连接于料带。端子在插接组装于绝缘本体后,必需将料带截除,此时容易造成端子的接触部产生变形,造成连接器的良率降低。
缘是,本实用新型的创作人有感上述缺陷的可改善,乃特潜心研究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终于提出一种设计合理且有效改善上述缺失的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缆连接器组合,其可将软性传输单元稳定地固定于绝缘本体上,除具有较佳的定位效果外,也不会占用外部空间。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缆连接器组合,其可避免端子的接触部产生变形,使产品整体的良率提升。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线缆连接器组合,其包括一绝缘本体、数个端子、一软性传输单元、一加强板及至少两个定位件。绝缘本体具有一第一对接端及一第二对接端,该绝缘本体内部设有邻接于该第一对接端的一插槽、邻接于该第二对接端的一容置空间及数个端子槽。该绝缘本体设有至少两个第一定位孔,该至少两个第一定位孔与该容置空间相连通。该些端子各具有一固定部、一第一接触部及一第二接触部。该些端子设置于该些端子槽,且以该固定部固定于该些端子槽的侧壁。该些端子的该第一接触部伸入该绝缘本体的该插槽内,该些端子的该第二接触部伸入该绝缘本体的该容置空间内。该软性传输单元设有数个电性接点。该加强板连接于该软性传输单元的一端。该加强板设有至少两个第二定位孔,该至少两第二定位孔与该至少两个第一定位孔相对应,且该加强板容纳于该绝缘本体的该容置空间内,使该些电性接点与该些第二接触部相接触导通。该至少两定位件穿设于该至少两第一定位孔及该至少两第二定位孔。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以定位件穿设绝缘本体的第一定位孔及加强板的第二定位孔,藉以将加强板及软性传输单元定位于绝缘本体。换言之,定位件穿设固定于第一定位孔及第二定位孔,不会从绝缘本体上松动或脱落,可将软性传输单元稳定地固定于绝缘本体上,具有较佳的定位效果。此外,更可加强压合电性接点与端子的第二接触部间的接触,使得接触导通的讯号传输较为稳定,且定位件穿设并组装于绝缘本体内部,不会占用外部空间。
本实用新型的端子可进一步的设置有料带连接部,在料带截除时,可由料带连接部承受施力,不需由端子的接触部承受施力,故不会造成端子的接触部产生变形,使产品整体的良率得以提升。
为使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所附图式仅提供参考与说明之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线缆连接器组合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线缆连接器组合的立体分解图(端子已组装于绝缘本体)。
图3为本实用新型线缆连接器组合的立体组合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线缆连接器组合的剖视图(一)。
图5为本实用新型线缆连接器组合的剖视图(二)。
图6为本实用新型线缆连接器组合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例〕
请参阅图1至图5,为本实用新型线缆连接器组合的第一实施例。线缆连接器组合包括一绝缘本体1、数个端子2、一软性传输单元3、一加强板4及至少两个定位件5,其中绝缘本体1较佳符合SATA连接器的规范。然而在其它不同的实施例中,亦可包含但不限于应用定位件5及软性传输单元3的各种连接器。以塑料材料制成的绝缘本体1具有一顶板11、一底板12及两侧板13,底板12位于顶板11下方间隔处,两侧板13一体成型地连接于顶板11及底板12两侧。顶板11、底板12及两侧板13围绕形成一插槽14及一容置空间15,亦即绝缘本体1内部前缘形成插槽14及后侧容置空间15。绝缘本体1具有一第一对接端16及一第二对接端17,插槽14邻接于第一对接端16,供与对接连接器(图未绘示)插接;容置空间15则邻接于第二对接端17,供与软性传输单元3插接。绝缘本体1内部另设有数个间隔设置且形成于容置空间15中的端子槽18,该些端子槽18位于底板12内面且延伸适当的长度。绝缘本体1两侧外缘各设有一导引柱131,两个导引柱131沿两侧板13方向延伸,可用以导引本实用新型的线缆连接器插接于对接的连接器。
绝缘本体1设有至少两个第一定位孔19,其较佳形成于绝缘本体1的两端处。然而在如图1至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上述第一定位孔19数量较佳包含但不限于四个。第一定位孔19可穿过顶板11及底板12,且第一定位孔19与容置空间15相连通。在本实施例中,其中两个第一定位孔19位于绝缘本体1邻近两侧处,另外两个第一定位孔19则位于绝缘本体1两侧之间的适当位置,但是第一定位孔19设置的数量及位置并不限制,其构造也可以适当的变化。如图4所示,每一第一定位孔19分别形成有设于顶板11及底板12上的至少一孔部19a及设于底板12上的一挡止面195。定位件5穿设于所述的至少一孔部19a,且抵顶于挡止面195。在本实施例中,每一第一定位孔19由上而下分别形成一第一孔部191、一第二孔部192、一第三孔部193及一第四孔部194。该些孔部191、192、193及194可为圆形或其它形状的孔。第一孔部191及第二孔部192设于顶板11上,第三孔部193及第四孔部194设于底板12上,第二孔部192的内径小于第一孔部191的内径,第三孔部193的内径小于第二孔部192的内径,第四孔部194的内径则大于第三孔部193的内径,使第三孔部193及第四孔部194之间形成一环形的挡止面195。
定位件5可呈柱体或片体等,并不予以限制,且其材质包含但不限定塑料、橡胶或其它适合的材质制成。每一定位件5各具有一钩部54,并配合于所述的至少一孔部19a及加强板4的第二定位孔42,抵顶于挡止面195。在本实施例中,每一定位件5由上而下分别具有一第一段51、一第二段52、一第三段53及一钩部54。第一段51、第二段52、第三段53及钩部54的外径大致分别对应于第一孔部191、第二孔部192、第三孔部193及第四孔部194的内径。定位件5可穿设于相对应的第一定位孔19及第二定位孔42,用以将加强板4及软性传输单元3一端固定于绝缘本体1,亦即第一段51配合于第一孔部191,第二段52配合于第二孔部192及加强板4的第二定位孔42。第三段53及钩部54分别配合于第三孔部193及第四孔部194。定位件5以钩部54上缘抵顶于挡止面195,使定位件5得以依序穿设于第一孔部191、第二孔部192、第三孔部193及第四孔部194,且定位件5抵顶于挡止面195,可用以防止定位件5向上位移脱出第一定位孔19及第二定位孔42。
该些端子2为符合SATA规范,是以导电性良好的金属或其合金材料制成。端子2各具有一固定部21、一第一接触部22、一第二接触部23及一料带连接部24。固定部21大致呈平板状,第一接触部22的一端连接于固定部21的一端,第一接触部22的另一端为自由端且适当的弯折而呈弧形突起。第二接触部23的一端连接于固定部21的另一端,第二接触部23的另一端为自由端且适当的弯折而呈弧形突起。固定部21的所述另一端连接于料带连接部24的一端,第二接触部23位于料带连接部24的上方。该些端子2设置于该些端子槽18,且以固定部21嵌接固定于该些端子槽18的侧壁。该些端子2的第一接触部21伸入绝缘本体1的插槽14内,该些端子2的第二接触部22伸入绝缘本体1的容置空间15内。
加强板4为一与绝缘本体1的容置空间15相对应的硬质板体,且连接于软性传输单元3一端。软性传输单元3可为软性排线(FFC)或软性印刷电路板(FPC),软性传输单元3的一端设有数个电性接点31,该些电性接点31延伸外露于加强板4上,亦即该些电性接点31相对设置于加强板4另一面上。加强板4设有与第一定位孔19相对应的第二定位孔42,亦即加强板4设有至少两个第二定位孔42。加强板4可插置容纳于绝缘本体1的容置空间15内,使该些电性接点31与该些第二接触部23相接触导通。
〔第二实施例〕
请参阅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线缆连接器组合的第二实施例。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差异仅在于端子2的变化,其余结构请参前述实施例所述,在此不再赘述。端子2各具有一固定部21、一第一接触部22、一第二接触部23及一料带连接部24。第一接触部22的一端连接于固定部21的一端,固定部21的另一端连接于料带连接部24。第二接触部23的一端连接于料带连接部24远离固定部21的一端。另外,本实用新型的定位件5也可以利用热压或干涉等方式(图略)固定于相对应的第一定位孔19及第二定位孔42。
本实用新型在软性传输单元3的一端连接加强板4,且于绝缘本体1及加强板4上分别设有第一定位孔19及第二定位孔42,并以定位件5穿设于第一定位孔19及第二定位孔42,藉以将加强板4及软性传输单元3的一端固定于绝缘本体1。定位件5穿设固定于第一定位孔19及第二定位孔42,不会松动或脱落,可将软性传输单元3稳定地固定于绝缘本体1上。此外,本实施例的定位件5具有较佳的定位效果,可加强压合电性接点31与端子2的第二接触部23的接触,使得接触导通的讯号传输较为稳定。定位件5穿设于绝缘本体1内部,不会占用外部空间。
再者,本实用新型的端子2设置有料带连接部24,在料带截除时,可由料带连接部24承受施力,不需由端子2的接触部承受施力,故不会造成端子2的接触部产生变形,使产品整体的良率得以提升。
惟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非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故举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图式内容所为的等效变化,均皆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保护范围内。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绝缘本体
11顶板
12底板
13侧板
131导引柱
14插槽
15容置空间
16第一对接端
17第二对接端
18端子槽
19第一定位孔
191第一孔部
192第二孔部
193第三孔部
194第四孔部
195挡止面
19a孔部
2端子
21固定部
22第一接触部
23第二接触部
24料带连接部
3软性传输单元
31电性接点
4加强板
42第二定位孔
5定位件
51第一段
52第二段
53第三段
54钩部

Claims (10)

1.一种线缆连接器组合,其特征在于,该线缆连接器组合包括:
一绝缘本体,该绝缘本体具有一第一对接端及一第二对接端,该绝缘本体内部设有邻接于该第一对接端的一插槽、邻接于该第二对接端的一容置空间及数个端子槽,该绝缘本体设有至少两个第一定位孔,该至少两个第一定位孔与该容置空间相连通;
数个端子,该些端子各具有一固定部、一第一接触部及一第二接触部,该些端子设置于该些端子槽,且以该固定部固定于该些端子槽的侧壁,该些端子的该第一接触部伸入该绝缘本体的该插槽内,该些端子的该第二接触部伸入该绝缘本体的该容置空间内;
一软性传输单元,该软性传输单元设有数个电性接点;
一加强板,该加强板连接于该软性传输单元的一端,该加强板设有至少两个第二定位孔,该至少两个第二定位孔与该至少两个第一定位孔相对应,该加强板容纳于该绝缘本体的该容置空间内,使该些电性接点与该些第二接触部相接触导通;以及
至少两个定位件,该些定位件穿设于该至少两个第一定位孔及该至少两个第二定位孔。
2.如权利要求第1项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合,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两个第一定位孔分别穿过该绝缘本体的一顶板及一底板。
3.如权利要求第2项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合,其特征在于,该绝缘本体具有两侧板,该两侧板连接于该顶板及该底板两侧,该顶板、该底板及该两侧板围绕形成该插槽及该容置空间,每一第一定位孔分别形成有至少一孔部及一挡止面,该至少一孔部设于该顶板及该底板上,该挡止面设于该底板上,该定位件穿设于该至少一孔部,且抵顶于该挡止面。
4.如权利要求第3项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合,其特征在于,每一定位件各具有一钩部,该定位件配合于该至少一孔部及该加强板的第二定位孔,该定位件以钩部上缘抵顶于该挡止面。
5.如权利要求第4项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合,其特征在于,每一第一定位孔分别形成一第一孔部、一第二孔部、一第三孔部及一第四孔部,该第一孔部及该第二孔部设于该顶板上,该第三孔部及该第四孔部设于该底板上,该第三孔部及该第四孔部之间形成该挡止面,该定位件穿设于该第一孔部、该第二孔部、该第三孔部及该第四孔部。
6.如权利要求第5项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合,其特征在于,每一定位件分别具有一第一段、一第二段及一第三段,该第一段配合于该第一孔部,该第二段配合于该第二孔部及该加强板的该第二定位孔,该第三段及该钩部分别配合于该第三孔部及该第四孔部。
7.如权利要求第1项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合,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两个定位件以热压或干涉方式固定于该至少两个第一定位孔及该至少两个第二定位孔。
8.如权利要求第1至7项中任一项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合,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接触部的一端连接于该固定部的一端,该第二接触部的一端连接于该固定部的另一端,该固定部的所述另一端连接于一料带连接部。
9.如权利要求第1至7项中任一项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合,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接触部的一端连接于该固定部的一端,该固定部的另一端连接于一料带连接部,该第二接触部的一端连接于该料带连接部远离该固定部的一端。
10.如权利要求第1至7项中任一项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合,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两个第一定位孔设于该绝缘本体邻近两侧处。
CN2011201382490U 2011-05-04 2011-05-04 线缆连接器组合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0426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1382490U CN202042639U (zh) 2011-05-04 2011-05-04 线缆连接器组合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1382490U CN202042639U (zh) 2011-05-04 2011-05-04 线缆连接器组合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042639U true CN202042639U (zh) 2011-11-16

Family

ID=449700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138249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042639U (zh) 2011-05-04 2011-05-04 线缆连接器组合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04263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99632A (zh) * 2019-06-28 2019-10-0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插接结构、连接器、插头以及插接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99632A (zh) * 2019-06-28 2019-10-0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插接结构、连接器、插头以及插接方法
US11217923B2 (en) 2019-06-28 2022-01-04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lug-in structure, connector, plug, and plug-in method thereof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749101Y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CN201000939Y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CN202308474U (zh) 线缆连接器及其构成的线缆连接器组件
US8408940B2 (en) Integrated connector
US20060261474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printed circuit board
US20060189206A1 (en) System transformation connector
US20090111295A1 (en) Computer system with riser card
TWM269518U (en) Card connector assembly
CN202153592U (zh) 线缆连接器的接地结构
CN202042639U (zh) 线缆连接器组合
CN104752906B (zh) 插头连接器
CN202034522U (zh) 掀盖式电连接器及其组合
CN201797087U (zh) 电连接器
CN202189958U (zh) 线缆连接器组合
CN201450141U (zh) 带跳线板的电子连接器
CN203339331U (zh) 线缆连接器
TW201249003A (en) Cable connector assembly
CN203574208U (zh) 电讯传输元件连接器组合及电子系统
TWM343941U (en) Cable connector
JP2013168230A (ja) 電気コネクタ
CN203339391U (zh) 线缆连接器
CN103311694B (zh) 连接器
JP2013149423A (ja) 電気コネクタ
TW201044701A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CN201478516U (zh) 适用于不同协议的夹板式插座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1116

Termination date: 2014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