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011954U - 电脑针织横编机的主罗拉压力调整机构 - Google Patents

电脑针织横编机的主罗拉压力调整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011954U
CN202011954U CN2011201035669U CN201120103566U CN202011954U CN 202011954 U CN202011954 U CN 202011954U CN 2011201035669 U CN2011201035669 U CN 2011201035669U CN 201120103566 U CN201120103566 U CN 201120103566U CN 202011954 U CN202011954 U CN 20201195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ptic element
crossbeam
adjustment
main roller
baffle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103566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金永良
兰先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Jinlo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SHU JINLONG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SHU JINLONG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SHU JINLONG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20103566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01195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01195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011954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Knitt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一种电脑针织横编机的主罗拉压力调整机构,属于电脑针织横编机技术领域。所述的电脑针织横编机包括机座,所述的主罗拉压力调整机构包括设置在机座上的一前罗拉,特点是:所述主罗拉压力调整机构还包括有一调整架、一连接片轴、一组连接片和一组调整机构,调整架固定在所述机座上,并且对应于前罗拉的长度方向的一侧,连接片轴支承在调整架上,并且对应于前罗拉的长度方向的上方,一组连接片间隔设置,各连接片的上端枢转套置在连接片轴上,中部枢转套置在罗拉的罗拉轴上,而连接片的下端伸展到所述的调整架,一组调整机构以间隔状态设置于调整架上并且与所述连接片的下端相对应。优点:能够消除因挠度而产生对织物的牵引力的不平衡影响。

Description

电脑针织横编机的主罗拉压力调整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脑针织横编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脑针织横编机的主罗拉压力调整机构
背景技术
在针织横编机特别是电脑针织横编机上通常配备有副罗拉机构和主罗拉机构,副罗拉机构在电脑针织横编机上的具体位置对应于一对大体上呈八字形分布的针床的正中下方,并且尽可能地接近于筒口处,也就是说要求其位置尽可能靠近筒口。关于筒口的概念可参见CN101225576A的说明书第7页第3段的描述以及该专利申请的图2。主罗拉机构位于副罗拉机构的下方,由副罗拉机构将编织物处于挟持状态下向下牵引给主罗拉机构,由主罗拉机构引出。
由上述说明可知,副罗拉机构是介于电脑针织横编机的编织机构与主罗拉机构之间的不可或缺的过渡机构,之所以说副罗拉机构不可或缺,是因为主罗拉机构由于既受到针床的限制,又受到自身结构的制约而无法接近至前述的筒口,除非在进入对编织正式编织之前由废纱线编织出一段废织物,以便由主罗拉机构牵引,然而,如此处置既影响进入正式编织的效率,又浪费废纱线,更主要的问题还在于:由于由主罗拉机构直接牵引编织物,那么拉力的均匀性无法保障,即无法在保证理想的适度张力下牵引织物,最终影响编织机构的正常编织工作,甚至使编织无法进行。副罗拉机构在中国专利文献中不乏见诸,如除了前述的CN101225576A外,还有CN100554556C、CN2910975Y、CB1928182A和CN2905846Y等等。
主罗拉机构在文献中特别是中国专利文献中也可见诸,尽管专利申请的名称也有称作副罗拉装置,但其作用机理却是起主罗拉作用,典型的如CN101215756A(针织横编机副罗拉机构的罗拉连接装置)和CN2905846Y(针织横编机的副罗拉装置)等等。更为典型的如CN201372347Y推荐的电脑横编机主罗拉。
主罗拉机构的结构包括成对配置的罗拉,即前罗拉和后罗拉,如业界所知之理,由于主罗拉机构的一对罗拉(前、后罗拉)较为冗长,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易产生挠度,而挠度会影响前、后罗拉之间的间隙,使编织物难以获得均衡的夹住力,影响编织物的引出效果,进而影响主罗拉机构对编织物的牵引效果。
为了尽可能地减小主罗拉机构的前、后罗拉的挠度,业界往往将设计思想集中于罗拉的材质,但是实践证明效果聊胜于无,对此,申请人作了旷日持久的探索与尝试,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消除挠度而藉以保障前、后罗拉之间的配合效果使编织物获得均衡的牵引力的电脑针织横编机的主罗拉压力调整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电脑针织横编机的主罗拉压力调整机构,所述的电脑针织横编机包括机座,所述的主罗拉压力调整机构包括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机座上的一前罗拉,特征在于:所述主罗拉压力调整机构还包括有一调整架、一连接片轴、一组连接片和一组调整机构,调整架固定在所述机座上,并且对应于所述的前罗拉的长度方向的一侧,连接片轴支承在调整架上,并且对应于前罗拉的长度方向的上方,一组连接片间隔设置,各连接片的上端枢转套置在连接片轴上,中部枢转套置在罗拉的罗拉轴上,而连接片的下端伸展到所述的调整架,一组调整机构以间隔状态设置于调整架上并且与所述连接片的下端相对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调整架包括一调整横梁和一挡板,调整横梁的长度方向的底部并且朝向挡板的方向构成有一调整横梁折边,而挡板的长度方向的底部并且朝向调整横梁的方向构成有一挡板折边,挡板折边与调整横梁折边彼此固定连接,并且调整横梁与挡板之间构成有一触脚调节腔;所述的连接片的下端延伸有前、后限位脚和触脚,触脚位于前、后限位脚之间,并且探入前述的触脚调节腔内,前限位脚对应于所述调整横梁的外侧,而后限位脚对应于所述挡板的外侧,所述的一组调整机构与所述触脚相配合,其中:在所述调整横梁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触脚的部位开设有致动套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一组调整机构各包括具有容腔的弹簧座套、触脚致动套、弹簧和调整螺杆,弹簧座套与所述调整横梁固定,并且该弹簧座套的所述容腔与所述的致动套孔相对应,调整螺杆与弹簧座套相配合,该调整螺杆的一端位于容腔内并且在调整螺杆的该端固定有一弹簧座,调整螺杆的另一端位于容腔外并且固定有一调整旋钮,触脚致动套和弹簧置入于容腔内,其中: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的弹簧座接触,而另一端与触脚致动套的一端接触,触脚致动套的另一端对应于所述的致动套孔并且与所述的触脚相接触。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连接片轴上设置有隔套,所述的连接片的上端枢转套置在隔套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由设置在调整架上的一组调整机构有选择地对连接片作用,由连接片带动前罗拉,使前罗拉朝着后罗拉的方向贴靠,从而能够消除因挠度而产生对织物的牵引力的不平衡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专利局的审查员尤其是公众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和有益效果,申请人将在下面以实施例的方式作详细说明,但是对实施例的描述均不是对本实用新型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实用新型构思所作出的仅仅为形式上的而非实质性的等效变换都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范畴。
实施例:
请见图1,给出了电脑针织横编机的机座1,在图1中,虽然申请人仅仅给出了主罗拉压力调整机构的前罗拉2,但是依据公知技术例如依据申请人在背景技术栏中提及的专利文献完全可以知道主罗拉压力调整机构还具有后罗拉,前罗拉2与后罗拉相同作用而将由电脑针织横编机的编织机构编织的并且由副罗拉机构引出的编织物牵引出。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设计要点,前述的主罗拉压力调整机构还包括有一调整架3、一连接片轴4、一组连接片5和一组调整机构6、,调整架3的两端固定在机座1上,也就是说调整架3固定在机座1的两端之间,并且与前罗拉2的长度方向的一侧相对应,这里所称的一侧是指在使用状态下前罗拉2朝向外的一侧(背对后罗拉的一侧)。调整架3的优选而非绝对限于的结构如下,包括一调整横梁31和一挡板32,调整横梁31和挡板32与机座1固定,在调整横梁31的底部并且朝向挡板32的方向弯折构成有一调整横梁折边311,并且在调整横梁31上间隔开设有致动套孔312。挡板32的底部并且朝向调整横梁31的方向弯折成有一挡板折边321,该挡板折边321由螺钉3211与调整横梁折边311固定。优选地,可在调整横梁折边311和/或挡板折边321上开设调整槽,由螺钉3211在调整槽的部位将调整横梁折边311与挡板折边321固定。调整槽可有助于调整调整横梁31与挡板32之间的触脚调节腔33宽度。还优选地,调整横梁31的高度比挡板32的高度高。
前述的连接片轴4设在轴座42上,而轴座42通过固定螺钉421与固定架3固定,更确切地讲,轴座42与固定架3的调整横梁31固定。由图1所示,连接片轴4对应于前罗拉2的长度方向的上方,并且在连接片轴4上分段设置有隔套41。
前述的一组连接片5的数量并不受到图示数量(图示为三枚)的限制,并且呈间隔配置,各连接片5的上端枢转套置在连接片轴4上,并且由设在连接片轴4上的卡簧43卡挡,连接片5的中部枢轴套置在前罗拉2的罗拉轴21上,而连接片5的下端构成有前、后限位脚51、52和触脚53,触脚53位于前、后限位脚51、52之间,并且触脚53对应于前述的触脚调节腔33,前限位脚51对应于调整横梁31的外侧,也即对应于调整横梁31背对挡板32的一侧,后限位脚52对应于挡板32的外侧,也即对应于挡板32背对调整横梁31的一侧。当前限位脚51与调整横梁31的外壁接触时,则表明下面将要描述的调整机构6对触脚53的推动达到极限,反之亦然,也就是说,触脚53的顺时针或逆时针的运动范围控制在触脚调节腔33的宽度范围。
由于一组连接片5的数量为三枚,因此,相应的一组调整机构6也为三套,各调整机构6包括弹簧座套61、触脚致动套62、弹簧63和调整螺杆64,弹簧座套61具有一容腔611,当弹簧座套61通过一组定位螺钉612与前述的调整架3的调整横梁31固定时,则容腔611对应于前述的开设于调整横梁31上的致动套孔312。调整螺杆64与弹簧座套61螺纹配合,该调整螺杆64的一端位于容腔611内并且固定有一弹簧座641,而调整螺杆64的另一端位于弹簧座套61的容腔611外,并且固定有一调整旋钮642。触脚致动套62及弹簧63容纳于容腔611内,弹簧63的一端支承在前述的弹簧座64上,另一端支承在触脚致动套62上,触脚致动套62经致动套孔312探入触脚调节腔33与触脚53相配合。
应用例:
请见图2并且继续结合图1,当前罗拉2与后罗拉(未示出)之间因挠度而出现影响对编织物的牵引效果的情形时,也就是说,当前罗拉2与后罗拉之间平行间隙发生变化时,那么可有选择地或者全部地对各调整机构6进行调整。具体是:通过调整旋钮642对调整螺杆62调节,例如当调整螺杆62作顺时针方向旋转时,弹簧座641推动弹簧63,由弹簧63将力施加给触脚致动套62,触脚致动套62作用于触脚53,使连接片5带动前罗拉2朝向后罗拉方向贴靠,从而能消除因罗拉的挠度而产生的对编织物的均衡牵引力的影响

Claims (4)

1.一种电脑针织横编机的主罗拉压力调整机构,所述的电脑针织横编机包括机座(1),所述的主罗拉压力调整机构包括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机座(1)上的一前罗拉(2),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罗拉压力调整机构还包括有一调整架(3)、一连接片轴(4)、一组连接片(5)和一组调整机构(6),调整架(3)固定在所述机座(1)上,并且对应于所述的前罗拉(2)的长度方向的一侧,连接片轴(4)支承在调整架(3)上,并且对应于前罗拉(2)的长度方向的上方,一组连接片(5)间隔设置,各连接片(5)的上端枢转套置在连接片轴(4)上,中部枢转套置在罗拉(2)的罗拉轴(21)上,而连接片(5)的下端伸展到所述的调整架(3),一组调整机构(6)以间隔状态设置于调整架(3)上并且与所述连接片(5)的下端相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脑针织横编机的主罗拉压力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整架(3)包括一调整横梁(31)和一挡板(32),调整横梁(31)的长度方向的底部并且朝向挡板(32)的方向构成有一调整横梁折边(311),而挡板(32)的长度方向的底部并且朝向调整横梁(31)的方向构成有一挡板折边(321),挡板折边(321)与调整横梁折边(311)彼此固定连接,并且调整横梁(31)与挡板(32)之间构成有一触脚调节腔(33);所述的连接片(5)的下端延伸有前、后限位脚(51、52)和触脚(53),触脚(53)位于前、后限位脚(51、52)之间,并且探入前述的触脚调节腔(33)内,前限位脚(51)对应于所述调整横梁(31)的外侧,而后限位脚(52)对应于所述挡板(32)的外侧,所述的一组调整机构(6)与所述触脚(53)相配合,其中:在所述调整横梁(31)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触脚(53)的部位开设有致动套孔(3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脑针织横编机的主罗拉压力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组调整机构(6)各包括具有容腔(611)的弹簧座套(61)、触脚致动套(62)、弹簧(63)和调整螺杆(64),弹簧座套(61)与所述调整横梁(31)固定,并且该弹簧座套(61)的所述容腔(611)与所述的致动套孔(312)相对应,调整螺杆(64)与弹簧座套(61)相配合,该调整螺杆(64)的一端位于容腔(611)内并且在调整螺杆(64)的该端固定有一弹簧座(641),调整螺杆(64)的另一端位于容腔(611)外并且固定有一调整旋钮(642),触脚致动套(62)和弹簧(63)置入于容腔(611)内,其中:弹簧(63)的一端与所述的弹簧座(641)接触,而另一端与触脚致动套(62)的一端接触,触脚致动套(62)的另一端对应于所述的致动套孔(312)并且与所述的触脚(53)相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脑针织横编机的主罗拉压力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片轴(4)上设置有隔套(41),所述的连接片(5)的上端枢转套置在隔套(41)上。
CN2011201035669U 2011-04-11 2011-04-11 电脑针织横编机的主罗拉压力调整机构 Expired - Lifetime CN20201195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1035669U CN202011954U (zh) 2011-04-11 2011-04-11 电脑针织横编机的主罗拉压力调整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1035669U CN202011954U (zh) 2011-04-11 2011-04-11 电脑针织横编机的主罗拉压力调整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011954U true CN202011954U (zh) 2011-10-19

Family

ID=447825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1035669U Expired - Lifetime CN202011954U (zh) 2011-04-11 2011-04-11 电脑针织横编机的主罗拉压力调整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011954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99839A (zh) * 2011-04-11 2011-09-28 常熟市金龙机械有限公司 电脑针织横编机的主罗拉压力调整机构
CN102704174A (zh) * 2012-06-08 2012-10-03 江苏金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脑针织横编机的主罗拉机构的防缠纱装置
CN108468147A (zh) * 2018-03-19 2018-08-31 桐庐永盛针织机械有限公司 全自动电脑针织横机
CN108866795A (zh) * 2018-08-27 2018-11-23 常州市武进永光机械有限公司 开放式经编机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99839A (zh) * 2011-04-11 2011-09-28 常熟市金龙机械有限公司 电脑针织横编机的主罗拉压力调整机构
CN102199839B (zh) * 2011-04-11 2012-09-05 江苏金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脑针织横编机的主罗拉压力调整机构
CN102704174A (zh) * 2012-06-08 2012-10-03 江苏金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脑针织横编机的主罗拉机构的防缠纱装置
CN102704174B (zh) * 2012-06-08 2013-09-18 江苏金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脑针织横编机的主罗拉机构的防缠纱装置
CN108468147A (zh) * 2018-03-19 2018-08-31 桐庐永盛针织机械有限公司 全自动电脑针织横机
CN108866795A (zh) * 2018-08-27 2018-11-23 常州市武进永光机械有限公司 开放式经编机
CN108866795B (zh) * 2018-08-27 2024-02-09 常州市武进永光机械有限公司 开放式经编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011954U (zh) 电脑针织横编机的主罗拉压力调整机构
CN102199839B (zh) 电脑针织横编机的主罗拉压力调整机构
CN201512650U (zh) 全电脑针织横机
CN101654839B (zh) 电脑针织横编机的起底板结构
CN201317850Y (zh) 喷气织机新型上织轴送经结构
CN201713652U (zh) 纱线引导装置
CN102108598B (zh) 电脑针织横编机的主罗拉结构
CN107814267B (zh) 一种纱线加弹导纱机构
CN201006916Y (zh) 一种罗拉座座体
CN205855526U (zh) 一种实用方便的服装布料卷布机
CN201512653U (zh) 电脑针织横编机的起底板结构
CN205893594U (zh) 一种压缝宽度可调的缝纫机压脚
CN201520841U (zh) 棉条摩擦力调整装置
CN202508686U (zh) 一种防纱线打扭装置
CN208087874U (zh) 一种电脑横机边线架
CN201106089Y (zh) 六色自动换纱机构
CN201158740Y (zh) 内衣机沉降片座装置
CN102877224B (zh) 缝纫机拖布装置
CN205576467U (zh) 一种纱盘托架以及设置有该纱盘托架的袜子缝头机
CN203159844U (zh) 针床座和三角座导轨具有预引力机构的电脑针织横机
CN218404615U (zh) 一种针织横机上线机构
CN210636180U (zh) 一种针织面料用平车机调整机构
CN220079365U (zh) 一种单针缝纫机包边结构
CN201209203Y (zh) 一种电脑多针绗缝机的机架
CN207091646U (zh) 滑道式压脚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Owner name: JIANGSU JINLONG TECHNOLOGY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NAME: CHANGSHU JINLONG MACHINERY CO.,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15500 Jiangsu city of Suzhou province Changshou City North Road No. 158 dike

Patentee after: Jiangsu Jinlong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215500 Jiangsu city of Suzhou province Changshou City North Road No. 158 dike

Patentee before: Changshu Jinlong Machinery Co., Lt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1019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2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