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010498U - 活性焦锅炉烟气脱硫系统中的活性焦再生加热系统 - Google Patents

活性焦锅炉烟气脱硫系统中的活性焦再生加热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010498U
CN202010498U CN2011201019045U CN201120101904U CN202010498U CN 202010498 U CN202010498 U CN 202010498U CN 2011201019045 U CN2011201019045 U CN 2011201019045U CN 201120101904 U CN201120101904 U CN 201120101904U CN 202010498 U CN202010498 U CN 20201049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tivated coke
flue gas
pipeline
heating system
he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101904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锐
龙辉
陈玉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Power Engineering Consulting Group Corp
Electric Power Planning and Engineering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Power Engineering Consulting Grou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Power Engineering Consulting Group Corp filed Critical China Power Engineering Consulting Group Corp
Priority to CN201120101904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01049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0104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010498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eating Waste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活性焦锅炉烟气脱硫系统中的活性焦再生加热系统,包括加热装置、置于活性焦脱硫解析塔内的再生加热器,加热装置与再生加热器通过管道组成再生加热介质循环的回路,加热装置为换热器,换热器与锅炉的尾部烟道通过管道组成烟气循环的回路。本实用新型采用发电锅炉自身的高温炉烟替代了轻油烟气发生炉或空气电加热器或燃煤热风炉,可节省机组的能耗,降低了运行成本。本实用新型的活性焦再生加热系统结构简单,维修养护的运营成本较低。适合于大范围推广。

Description

活性焦锅炉烟气脱硫系统中的活性焦再生加热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烟气污染物控制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活性焦锅炉烟气脱硫系统中的活性焦再生加热系统。
背景技术
活性焦烟气脱硫工艺是一种的节水效果显著的烟气脱硫工艺,因其可以回收烟气中SO2且耗水量较低,因而在北方缺水地区的火电机组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活性焦烟气脱硫工艺主要是利用带有孔隙的活性焦吸附烟气中的SO2,吸附饱和的活性焦通过加热系统加热后释放SO2,恢复活性后重复使用。其中,活性焦的加热主要在活性焦脱硫解析塔内完成。目前,用以加热活性焦脱硫解析塔中的活性焦的活性焦再生加热系统有三种,详细情况如下:
一、轻油烟气发生炉活性焦再生加热系统
如图1所示,锅炉1的尾部烟道11上安装空气预热器2。空气预热器2的出口通过烟道依次连接除尘器3、引风机14、活性焦脱硫吸附塔4和烟囱5。活性焦脱硫吸附塔4与活性焦脱硫解析塔6通过管道连接,组成活性焦的循环回路。轻油烟气发生炉活性焦再生加热系统主要由轻油烟气发生炉15和再生加热器7、再循环风机8构成。其中在轻油烟气发生炉15产生的热烟气进入解析塔内的再生加热器7对活性焦进行加热,将活性焦中的富SO2气体解析出来,降温后的烟气通过再循环风机8升压返回到烟气发生炉中再次进行加热,如此反复循环。
轻油烟气发生炉活性焦再生系统的缺点是系统设备多、系统复杂,系统运行耗用大量的轻油。
二、空气电加热器活性焦再生加热系统
如图2所示,空气电加热器活性焦再生加热系统是由空气电加热器12、再生加热器7、再循环风机8组成。在空气电加热器12内,由电热管进行加热,加热后的热风进入解析塔内的再生加热器7对活性焦进行加热,将活性焦中的富SO2气体解析出来,降温后的冷风通过再循环风机8升压返回到空气电加热器中再次进行加热,如此反复循环。
空气电加热器活性焦再生加热系统缺点是因为采用电加热器,因而消耗电量较多。
三、燃煤热风炉活性焦再生加热系统
如图3所示,燃煤热风炉活性焦再生加热系统由燃煤热风炉13、再生加热器7与再循环风机8组成。其中燃煤热风炉13中产生的热风进入解析塔内的再生加热器7,对活性焦进行加热,将活性焦中的富SO2气体解析出来,降温后的空气通过再循环风机8升压返回到燃煤热风炉中再次进行加热,如此反复循环。
燃煤热风炉活性焦再生加热系统的缺点是系统复杂,在机组脱硫的同时需要燃用大量的煤进行活性焦再生,燃煤热风炉排放的污染物尚需进行处理。
综上所述,上述加热系统均需要耗费大量能源,不够经济环保、还有可能带来新的烟气污染,同时结构复杂,维修养护的运营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节能环保的活性焦锅炉烟气脱硫系统中的活性焦再生加热系统。
一种活性焦锅炉烟气脱硫系统中的活性焦再生加热系统,包括加热装置、置于活性焦脱硫解析塔内的再生加热器,所述加热装置与所述再生加热器通过管道组成再生加热介质循环的回路,所述加热装置为换热器,所述换热器与所述锅炉的尾部烟道通过管道组成烟气循环的回路。
本实用新型的活性焦锅炉烟气脱硫系统中的活性焦再生加热系统,其中,所述换热器的进口通过第一管道连接所述尾部烟道,所述换热器的出口通过第二管道连接所述尾部烟道,所述换热器中的再生加热介质出口通过第三管道连接所述再生加热器,所述再生加热器通过第四管道连接所述换热器中的再生加热介质进口。
本实用新型的活性焦锅炉烟气脱硫系统中的活性焦再生加热系统,其中,所述第二管道上安装有炉烟风机。
本实用新型的活性焦锅炉烟气脱硫系统中的活性焦再生加热系统,其中,所述第四管道上安装有再循环风机。
本实用新型的活性焦锅炉烟气脱硫系统中的活性焦再生加热系统,其中,所述换热器中的再生加热介质为氮气。
本实用新型采用发电锅炉自身的高温炉烟替代了轻油烟气发生炉或空气电加热器或燃煤热风炉,可节省机组的能耗,降低了运行成本。本实用新型的活性焦再生加热系统结构简单,维修养护的运营成本较低。适合于大范围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安装有现有技术轻油烟气发生炉活性焦再生加热系统的活性焦烟气脱硫系统的示意图;
图2为安装有现有技术空气电加热器活性焦再生加热系统的活性焦烟气脱硫系统的示意图;
图3为安装有现有技术燃煤热风炉活性焦再生加热系统的活性焦烟气脱硫系统的示意图;
图4为安装有本实用新型的活性焦再生加热系统的活性焦烟气脱硫系统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具体实施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4所示,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活性焦再生加热系统的活性焦烟气脱硫系统中,锅炉1的尾部烟道11上安装空气预热器2,空气预热器2的出口通过烟道依次连接除尘器3、引风机14、活性焦脱硫吸附塔4和烟囱5。活性焦脱硫吸附塔4与活性焦脱硫解析塔6通过管道组成活性焦的循环回路。
本实用新型的活性焦再生加热系统,包括加热装置、置于活性焦脱硫解析塔6内的再生加热器7,加热装置与再生加热器7通过管道组成再生加热介质循环的回路,加热装置为换热器9。换热器9与锅炉1的尾部烟道11通过管道组成烟气循环的回路。换热器9的进口通过第一管道21在第一连接点31连接尾部烟道11,换热器9的出口通过第二管道22在第二连接点32连接尾部烟道11。其中,第一连接点31位于第二连接点32与锅炉1之间。第二管道22上安装有炉烟风机10。换热器9与再生加热器7通过管道组成再生加热介质循环的回路。换热器9中的再生加热介质出口通过第三管道23连接置于活性焦脱硫解析塔6内的再生加热器7,再生加热器7通过第四管道24连接换热器9中的再生加热介质进口。
本实用新型的活性焦再生加热系统,还包括再循环风机8。第四管道24上安装有再循环风机8。
在本实施例中再生加热介质为氮气。
当活性焦烟气脱硫系统工作时,锅炉1中产生的烟气通过尾部烟道11进入活性焦脱硫吸附塔4,烟气中的SO2被活性焦脱硫吸附塔4中的活性焦吸附,得到净化的烟气通过烟囱5排出。吸附有SO2的活性焦通过管道进入活性焦脱硫解析塔6。
与此同时,在炉烟风机10的作用下,尾部烟道11中的部分高温炉烟通过第一管道21进入换热器9中,与换热器9中的再生加热介质进行热交换后,通过第二管道22排回尾部烟道11中。而被加热至要求温度后的再生加热介质则通过第三管道23进入活性焦脱硫解析塔6中的再生加热器7内,对活性焦进行加热,使活性焦中吸附的SO2气体解析出来,降温后的再生加热介质通过再循环风机8升压后返回到换热器9中再次进行加热,如此反复循环。
本实用新型采用发电锅炉自身的高温炉烟替代了轻油烟气发生炉或空气电加热器或燃煤热风炉,可节省机组的能耗,降低了运行成本。本实用新型的活性焦再生加热系统结构简单,维修养护的运营成本较低。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5)

1.一种活性焦锅炉烟气脱硫系统中的活性焦再生加热系统,包括加热装置、置于活性焦脱硫解析塔(6)内的再生加热器(7),所述加热装置与所述再生加热器(7)通过管道组成再生加热介质循环的回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为换热器(9),所述换热器(9)与所述锅炉的尾部烟道(11)通过管道组成烟气循环的回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性焦锅炉烟气脱硫系统中的活性焦再生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9)的进口通过第一管道(21)连接所述尾部烟道(11),所述换热器(9)的出口通过第二管道(22)连接所述尾部烟道(11),所述换热器(9)中的再生加热介质出口通过第三管道(23)连接所述再生加热器(7),所述再生加热器(7)通过第四管道(24)连接所述换热器(9)中的再生加热介质进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活性焦锅炉烟气脱硫系统中的活性焦再生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道(22)上安装有炉烟风机(1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活性焦锅炉烟气脱硫系统中的活性焦再生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管道(24)上安装有再循环风机(8)。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活性焦锅炉烟气脱硫系统中的活性焦再生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9)中的再生加热介质为氮气。
CN2011201019045U 2011-04-08 2011-04-08 活性焦锅炉烟气脱硫系统中的活性焦再生加热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01049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1019045U CN202010498U (zh) 2011-04-08 2011-04-08 活性焦锅炉烟气脱硫系统中的活性焦再生加热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1019045U CN202010498U (zh) 2011-04-08 2011-04-08 活性焦锅炉烟气脱硫系统中的活性焦再生加热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010498U true CN202010498U (zh) 2011-10-19

Family

ID=447811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101904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010498U (zh) 2011-04-08 2011-04-08 活性焦锅炉烟气脱硫系统中的活性焦再生加热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01049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86190A (zh) * 2012-10-20 2013-01-23 福建鑫泽环保设备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活性焦烟气脱硫工艺及其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86190A (zh) * 2012-10-20 2013-01-23 福建鑫泽环保设备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活性焦烟气脱硫工艺及其装置
CN102886190B (zh) * 2012-10-20 2015-03-18 福建鑫泽环保设备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活性焦烟气脱硫工艺及其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59096B (zh) 一种烟气余热利用系统
CN202177093U (zh) 多级高效置换式的烟气余热利用系统
CN203177151U (zh) 改进结构的锅炉烟气余热回收利用系统
CN201795471U (zh) 烟气余热利用系统
CN104100994A (zh) 一种基于烟气余热回收及再热技术的锅炉节能减排系统
CN104456611A (zh) 一种锅炉尾部烟气余热复合利用系统
CN104235928A (zh) 一种锅炉烟气余热供热系统
CN103032867A (zh) 多级高效置换式的烟气余热利用系统
CN203323218U (zh) 一种锅炉烟气余热供热系统
CN102728178B (zh) 活性焦锅炉烟气脱硫系统中的活性焦再生加热系统
CN201892201U (zh) 应用于火力发电厂的两级烟气换热器系统
CN103223294B (zh) 一种利用太阳能对燃煤锅炉污染物进行脱除的方法及系统
CN205137624U (zh) 一种锅炉余热供热系统节能装置
CN204421044U (zh) 基于冷热联供的烟气余热利用装置
CN202692019U (zh) 蒸汽锅炉烟气余热回收利用系统
CN203036658U (zh) 锅炉烟气余热多用途利用系统
CN203489244U (zh) 一种锅炉烟气余热利用系统
CN202521588U (zh) 锅炉热风循环装置
CN202056856U (zh) 一种利用高温省煤器回收烟气余热的系统
CN202010498U (zh) 活性焦锅炉烟气脱硫系统中的活性焦再生加热系统
CN201819192U (zh) 两级串并联锅炉尾部换热装置
CN204574092U (zh) 锅炉尾部烟气余热复合利用系统
CN104215058B (zh) 固体物料干燥装置
CN205208935U (zh) 一种锅炉余热回收蓄能系统
CN105889963B (zh) 一种用于湿法脱硫系统的换热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ELECTRIC POWER PLANNING + ENGINEERING INSTITUTE

Effective date: 20121023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21023

Address after: 100120 Beijing city Xicheng District No. 65 Andrew

Patentee after: China Power Engineering Consulting Group Corporation

Patentee after: ELECTRIC POWER PLANNING & ENGINEERING INSTITUTE

Address before: 100120 Beijing city Xicheng District No. 65 Andrew

Patentee before: China Power Engineering Consulting Group Corporation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1019

Termination date: 20150408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