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003106U - 液晶模块结构 - Google Patents

液晶模块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003106U
CN202003106U CN2011200354332U CN201120035433U CN202003106U CN 202003106 U CN202003106 U CN 202003106U CN 2011200354332 U CN2011200354332 U CN 2011200354332U CN 201120035433 U CN201120035433 U CN 201120035433U CN 202003106 U CN202003106 U CN 2020031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crystal
module structure
crystal module
heat
guide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035433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又纶
李全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p Victory Investments Ltd
TPV Invest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PV Invest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PV Invest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TPV Invest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20035433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0031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0031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003106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液晶模块结构,该液晶模块结构包括一液晶面板、一导光板、至少一灯源、至少一散热单元及一背板。其中,该导光板包括一出光面、一底面及至少一入光面,该底面与该出光面分别位于该导光板的相对的两面,该入光面相接在该底面与该出光面的侧边;该液晶面板位于该导光板的出光面侧;该灯源位于该导光板的入光面侧;该散热单元与该灯源相贴;该背板的材质与该散热单元相异,且位于该导光板的底面外侧,并与该散热单元相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液晶模块结构可减少该散热单元的体积,节省材料成本。

Description

液晶模块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晶模块结构,特别涉及一种通过改变散热组件设置方式而节省成本的液晶模块结构。
背景技术
近年来,传统的阴极射线管显示器(即俗称的CRT显示器)已渐渐地被液晶显示器所取代,主要原因在于液晶显示器所释放出的辐射量远远小于CRT显示器,另外,液晶显示器在这几年的制造成本已有显著地降低,这也是液晶显示器逐渐成为电视或计算机屏幕市场的主流的原因。
一般而言,液晶显示器内部最关键的零组件就是液晶模块结构,请同时参阅图1A与图1B,图1A为公知液晶模块结构的立体示意图,图1B为公知液晶模块结构的剖面示意图。如图1A与图1B所示,一液晶模块结构1,其包括一前框11、一液晶面板12、一光学膜片14、一导光板15、两个灯源18、两个散热单元19及一背板17。其中,液晶面板12、光学膜片14、导光板15依次由前至后排列。灯源18为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灯条,且两个灯源18设置在导光板15的侧边,用以将光线的能量投射至导光板15内部。每一灯源18通过一散热单元19而紧贴在背板17的侧边,散热单元19用以将灯源18产生的高热传导至金属材质的背板17上,然后再将其温度散逸出去。前框11可用以包覆并固定在液晶面板12、光学膜片14、导光板15的周边,将前框11与背板17前后互相夹持、结合,即可将液晶面板12、光学膜片14、导光板15、灯源18及散热单元19固定。
然而,将灯源18结合在背板17上,背板17的厚度会造成整体液晶模块结构1不易更进一步地薄型化。还有,为了将散热单元19的热量散逸出去,背板17的材质也必须使用高导热系数的材质,这代表着背板17的成本也跟着提高;并且灯源18所产生的高热通过散热单元19与背板17两阶段的热传导,其导热效率当然也较差。
因此,如何降低该液晶模块结构的厚度,节省散热组件的材料成本,并提升导热效率,则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努力的目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目的在于降低液晶模块结构的散热组件的材料成本。
本实用新型另一目的在于降低液晶模块结构的厚度,满足薄型化的需求。
本实用新型又一目的在于提升液晶模块结构的热传导效率。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液晶模块结构,该液晶模块结构包括一液晶面板、一导光板、至少一灯源、至少一散热单元及一背板。其中,该导光板包括一出光面、一底面及至少一入光面,该底面与该出光面分别位于该导光板的相对的两面,该入光面相接在该底面与该出光面的侧边;该液晶面板位于该导光板的出光面侧;该灯源位于该导光板的入光面侧;该散热单元与该灯源相贴;该背板的材质与该散热单元相异,且位于该导光板的底面外侧,并与该散热单元相接;由此,该液晶模块结构可减少该散热单元的体积,节省材料成本。
如上所述的液晶模块结构,其中,该灯源为LED灯条或CCFL(Cold CathodeFluorescent Lamp,冷阴极荧光灯管)。
如上所述的液晶模块结构,其中,该散热单元呈弯折状态,并且与该导光板的入光面外侧相接,且该散热单元呈弯折的“L”型结构。
如上所述的液晶模块结构,其中,该背板通过焊接、螺丝紧锁、叉接或卡榫结合的方式与该散热单元相接。
如上所述的液晶模块结构,其中,该灯源、该散热单元及该入光面的数目均为2,且该灯源与该散热单元分别位于该导光板的两个入光面外侧。
如上所述的液晶模块结构,其中,该液晶模块结构还包括至少一光学膜片,该光学膜片设置在该液晶面板与该导光板之间。
如上所述的液晶模块结构,其中,该液晶模块结构还包括一前框,该前框设置在该导光板侧边的灯源外侧处;该前框通过焊接、螺丝紧锁、叉接或卡榫结合的方式与该散热单元相接结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液晶模块结构可降低厚度,达到薄型化的目的,还可以节省散热组件的材料成本,并提升导热效率,非常实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列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A为公知液晶模块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1B为公知液晶模块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2A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液晶模块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2B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液晶模块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3A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液晶模块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3B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液晶模块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背板与散热单元结合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组件列表如下:
1、2、3:液晶模块结构,11、21、31:前框,12、22、32:液晶面板,14、24、34:光学膜片,15、25、35:导光板,17、27、37、47:背板,18、28、38、48:灯源,19、29、39、49:散热单元,20:焊料,30:螺丝;
25A:入光面,25B:出光面,25C:底面,471:插接孔,491:端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请同时参阅图2A与图2B,图2A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液晶模块结构的立体示意图,图2B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液晶模块结构的剖面示意图。如图2A与图2B所示,一液晶模块结构2,其包括两个前框21、一液晶面板22、一光学膜片24、一导光板25、两个灯源28、两个散热单元29及一背板27。其中,两个前框21分别为长柱型的结构。导光板25包括一出光面25B、一底面25C及两个入光面25A,底面25C与出光面25B分别位于导光板25的相对的两面,两个入光面25A则相接在底面25C与出光面25B的侧边。液晶面板22位于导光板25的出光面25B外侧。光学膜片24设置在液晶面板22与导光板25之间;光学膜片24可以是扩散板或增亮膜,扩散板的目的在于将光线均匀地扩散混光,增亮膜的目的在于将没有方向性的光线收敛聚集,使其在出光视角上具有较佳的光强度。两个灯源28分别位于导光板25的两个入光面25A外侧,用以将光线的能量投射至导光板25的内部。灯源28可以是LED灯条或CCFL。散热单元29与灯源28相贴,散热单元29呈弯折状态,并且与灯源28相贴处设置在导光板25的入光面25A外侧;散热单元29采用高导热系数的金属材质制成,其轮廓呈弯折的“L”型结构。背板27位于导光板25的底面25C外侧,并与散热单元29相接;如图2B的放大图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背板27通过焊料20焊接的方式与散热单元29相接。背板27的材质与散热单元29相异,可采用较低导热系数的金属,甚至其他非金属的塑料、聚合物或压克力材质制成。
液晶面板22、光学膜片24、导光板25依序由前往后排列,再将前框21设置在导光板25侧边的灯源28外侧处,使前框21与散热单元29相接结合,即可将液晶面板22、光学膜片24、导光板25及两个灯源28固定在液晶模块结构2的内部,不会脱落。在较佳实施例中,前框21与散热单元29的结合方式,可通过焊接、螺丝紧锁、叉接或卡榫结合的方式实现。
由此,本实用新型的液晶模块结构2的优点在于:背板27的体积较大,若采用高导热系数的金属材质,其成本较高。因此,改用成本较低的塑料、聚合物、压克力或低导热金属材质来作为背板27,可减小昂贵的散热单元29的设置体积,进而降低制造的材料成本。此外,散热单元29的内部直接与高温的灯源28相贴接触,外部则直接裸露在液晶模块结构2的外侧,因此可直接利用液晶模块结构2外界的空气,将高热对流散逸出去。因此,用以散热的媒介减少,散热的效率当然可以提升。还有,如图2B所示,散热单元29的下方并未被背板27包覆,因此整体液晶模块结构2的厚度不需要再加上背板27的厚度,故可比公知的液晶模块结构(如图1B所示)更具有薄型化的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灯源28、散热单元29及入光面25A的数目均为2,且灯源28与散热单元29分别位于导光板25的两个入光面25A外侧;在其他实施例中,如果液晶模块结构2或液晶面板22的尺寸较小,灯源28、散热单元29及入光面25A的数目也可以仅设置一个;如此也可达前述功效。
本实用新型还有其他实施例。请同时参阅图3A与图3B,图3A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液晶模块结构的立体示意图,图3B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液晶模块结构的剖面示意图。如图3A与图3B所示,液晶模块结构3包括一前框31、一液晶面板32、一光学膜片34、一导光板35、两个灯源38、两个散热单元39及一背板37。其中,与前述实施例相同的结构便不再赘述。前框31为长方型的框状结构。此外,背板37与散热单元39的结合,通过螺丝30紧锁的方式实现;如此,背板37与散热单元39的结合具有可分解、结合的功效,方便拆解后维修液晶模块结构3内部的组件,且组装的速度较焊接快。
当然,该背板与该散热单元的结合还可以通过叉接或卡榫结合的方式实现。请参阅图4,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背板与散热单元结合示意图。如图4所示,背板47上具有一插接孔471。贴附在灯源48外侧的散热单元49,其端部491呈弯折或弯曲状;因此,可将散热单元49的端部491插入插接孔471内,使背板47与散热单元49达到紧密的结合的目的。如此,也可达前述功效。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液晶模块结构可降低厚度,达到薄型化的目的,还可以节省散热组件的材料成本,并提升导热效率,非常实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液晶模块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液晶模块结构包括:
一导光板,该导光板包括一出光面、一底面及至少一入光面,该底面与该出光面分别位于该导光板的相对的两面,该入光面相接在该底面与该出光面的侧边;
一液晶面板,该液晶面板位于该导光板的出光面侧;
至少一灯源,该灯源位于该导光板的入光面侧;
至少一散热单元,该散热单元与该灯源相贴;
一材质与该散热单元相异的背板,该背板位于该导光板的底面外侧,并与该散热单元相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模块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灯源为发光二极管灯条或冷阴极荧光灯管。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模块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散热单元呈弯折状态,并且与该导光板的入光面外侧相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晶模块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散热单元呈弯折的“L”型结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模块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背板通过焊接、螺丝紧锁、叉接或卡榫结合的方式与该散热单元相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模块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灯源、该散热单元及该入光面的数目均为2,且该灯源与该散热单元分别位于该导光板的两个入光面外侧。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模块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液晶模块结构还包括至少一光学膜片,该光学膜片设置在该液晶面板与该导光板之间。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模块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液晶模块结构还包括一前框,该前框设置在该导光板侧边的灯源外侧处。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晶模块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前框与该散热单元相接结合。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液晶模块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前框通过焊接、螺丝紧锁、叉接或卡榫结合的方式与该散热单元相接结合。
CN2011200354332U 2011-02-10 2011-02-10 液晶模块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0031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0354332U CN202003106U (zh) 2011-02-10 2011-02-10 液晶模块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0354332U CN202003106U (zh) 2011-02-10 2011-02-10 液晶模块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003106U true CN202003106U (zh) 2011-10-05

Family

ID=447058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035433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003106U (zh) 2011-02-10 2011-02-10 液晶模块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003106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5066898A1 (zh) * 2013-11-05 2015-05-14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双面显示装置及其背光模组
WO2017080197A1 (zh) * 2015-11-13 2017-05-18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散热结构及终端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5066898A1 (zh) * 2013-11-05 2015-05-14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双面显示装置及其背光模组
WO2017080197A1 (zh) * 2015-11-13 2017-05-18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散热结构及终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37277C (zh) 背光模组
CN202082747U (zh) 显示装置及背光模组
CN101949526B (zh) 侧入式背光模块及其背板散热构造
TWI310858B (en) Bottom lighting type backlight module
CN102620203B (zh) 一种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CN201599655U (zh) 侧射式背光组件
CN103104868B (zh) 一种led背光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02865516B (zh) 背光模组及led显示器
CN102798044B (zh) 侧入式背光模组
US20120069549A1 (en) Heat-dissipating structure,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apparatus for standing use
US20160291397A1 (en) Display device
CN202647443U (zh) Led背光模组及led液晶显示装置
CN102518984A (zh) 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TW201323992A (zh) 用來提供光源至顯示面板之背光模組與其顯示裝置
WO2016123829A1 (zh) 背光模组以及曲面液晶显示装置
CN105487274B (zh) 双面显示器框架及双面显示器
CN202003106U (zh) 液晶模块结构
CN109690187A (zh) 一种背光模组、显示装置及无人机系统
CN106597745A (zh) 一种用于液晶电视的背光源
CN203595872U (zh) 双屏显示装置
CN102588908A (zh) 组合背板及用该组合背板的背光模组
CN101533182A (zh) 背光源装置
CN102606958A (zh) 背光模组
US20130322117A1 (en) Backlight Module
TWI332104B (en) Double layer tube, backlight modul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ing the sam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1005

Termination date: 2013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