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988300U - 排气筒收尘装置 - Google Patents

排气筒收尘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988300U
CN201988300U CN2010206964154U CN201020696415U CN201988300U CN 201988300 U CN201988300 U CN 201988300U CN 2010206964154 U CN2010206964154 U CN 2010206964154U CN 201020696415 U CN201020696415 U CN 201020696415U CN 201988300 U CN201988300 U CN 2019883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utage
exhaust pipe
dedusting
dust
dust collec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20696415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苗华磊
李文
彭晓峰
彭建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zhou Smelter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zhou Smelter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zhou Smelter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zhou Smelter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020696415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9883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9883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988300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Separation Of Particles Using Liquid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排气筒收尘装置,包括:排气筒,具有进气口和排气口,进气口与排气口之间设置有第一阀门;除尘筒,位于排气筒的一侧,其入口与排气筒的进气口相连通,其出口与排气筒的排气口相连通;喷液装置,设置于除尘筒的内部,并向下喷撒除尘液。在排气筒除尘装置正常使用时,第一阀门关闭,携带有粉尘的气体从除尘筒中流过,粉尘在喷液装置的作用下被除去。本实用新型的排气筒收尘装置彻底解决了排气筒的粉尘堵塞问题,提高了生产效率。另外,由于排气筒不会堵塞,因此在有毒气产生的环境中也避免了直接拆开排气筒来对其进行清理,从而避免了毒气外泄,提高了系统运行的安全性能。

Description

排气筒收尘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排气筒收尘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粉状物质的反应器的添加系统中,粉状物质容易产生扬尘,特别在反应器的排气筒采用负压抽气的情况下,粉尘极易进入排气筒,造成堵塞,给生产带来不便,需停车清理排气筒。尤其在有毒气产生的环境中,若在有毒气生产的排气筒内产生锌粉等粉尘的堵塞,会给清理排气筒带来极大地难度,清理人员需配备正压式呼吸器才能完成清理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在反应器运行过程中即自动可进行收尘的排气筒收尘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排气筒收尘装置,包括:排气筒,具有进气口和排气口,进气口与排气口之间设置有第一阀门;除尘筒,位于排气筒的一侧,其入口与排气筒的进气口相连通,其出口与排气筒的排气口相连通;喷液装置,设置于除尘筒的内部,并向下喷撒除尘液。
进一步地,除尘筒的入口和排气筒的进气口之间设置有第二阀门,除尘筒的出口与排气筒的排气口之间设置有第三阀门。
进一步地,除尘筒内设置有填充物。
进一步地,填充物为丝绵。
进一步地,填充物为硅胶。
进一步地,喷液装置设置于填充物的上方。
进一步地,排气筒收尘装置还包括除尘液循环槽,除尘液循环槽的一端与除尘筒的下端相连通,其另一端连接循环泵的一端。
进一步地,循环泵的另一端与喷液装置相连通。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排气筒收尘装置,除尘筒位于排气筒的一侧,排气筒的进气口和排气口之间设置有第一阀门,在排气筒除尘装置正常使用时,第一阀门关闭,携带有粉尘的气体从除尘筒中流过,粉尘在喷液装置的作用下被除去。本实用新型的排气筒收尘装置彻底解决了排气筒的粉尘堵塞问题,提高了生产效率。另外,由于排气筒不会堵塞,因此在有毒气产生的环境中也避免了直接拆开排气筒来对其进行清理,从而避免了毒气外泄,提高了系统运行的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排气筒收尘装置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的排气筒收尘装置,包括:排气筒10,具有进气口和排气口,进气口与排气口之间设置有第一阀门11;除尘筒20,位于排气筒10的一侧,其入口与排气筒10的进气口相连通,其出口与排气筒10的排气口相连通;喷液装置30,设置于除尘筒20的内部,并向下喷撒除尘液。
在排气筒除尘装置正常使用时,第一阀门11关闭。如图1中的虚线的箭头所指向的方向,携带有粉尘的气体从排气筒10的进气口流入除尘筒20的入口,气体经过除尘筒20之后,粉尘在喷液装置20的作用下被除去,除尘后的气体从除尘筒20的出口流出,并从排气筒10的排气口排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排气筒除尘装置用于锌粉、氧化锌粉、焙砂等添加系统中。在这些系统中,粉末极容易产生扬尘,特别在排气筒抽风的负压条件下,粉尘极易进入排气筒,造成排气筒堵塞,给生产带来不便,需停车清理排气筒。本排气筒收尘装置彻底解决了排气筒的粉尘堵塞问题,提高了生产效率。另外,若在有毒气生产的排气筒内造成锌粉等粉尘的堵塞,会给清理排气筒带来极大地难度,清理人员需配备正压式呼吸器才能完成清理工作。在设置排气筒收尘装置后,排气筒不会堵塞,因此在有毒气产生的环境中也避免了直接拆开排气筒来对其进行清理,从而避免了毒气外泄,提高了系统运行的安全性能。
除尘筒20的入口和排气筒10的进气口之间设置有第二阀门12,除尘筒20的出口与排气筒10的排气口之间设置有第三阀门13。
当需对除尘筒20进行保养或者维修时,需要将除尘筒20和排气筒10分隔开。在对除尘筒20进行保养或者维修时,除尘筒20的入口和排气筒10的进气口之间设置的第二阀门12以及在除尘筒20的出口与排气筒10的排气口之间设置的第三阀门13关闭,而排气筒10的进气口与排气口之间设置的第一阀门11打开,气体直接从排气筒10中排出。在常规使用除尘筒20除尘时,第二阀门12和第三阀门13均处于开启状态,使得含尘气体可以流入除尘筒20,并在除尘后从除尘筒20中流出。
除尘筒20内设置有填充物。优选地,填充物为丝绵。或者,填充物为硅胶。
除尘筒20中设置有填充物,含尘气体从填充物中流过,填充物为丝绵或者硅胶等比较疏松的物质,含尘气体在疏松的填充物中与喷液装置喷出的除尘液充分接触而被除去。
如图1所示,喷液装置30设置于填充物的上方。
喷液装置30设置于填充物的上方,并向下喷洒除尘液。除尘液的运动方向与含尘气体的运动方向相反,从而使得二者有充分的时间相接触,优化了除尘的效果。除尘液为各种酸液、碱液或中性液,根据要除去的粉尘的类别选择除尘液的类别,原则上选择易使粉尘溶解的液体,若没能使粉尘溶解的液体,应考虑具有有效冲洗作用的液体。
排气筒收尘装置还包括除尘液循环槽50,除尘液循环槽50的一端与除尘筒20的下端相连通,其另一端连接循环泵40的一端。优选地,循环泵40的另一端与喷液装置30相连通。
除尘液循环槽50实现了对除尘液的循环利用,除尘液从除尘筒20的下端的流体汇集部中流入除尘液循环槽50,在除尘液循环槽50中进行处理后,处理后的除尘液通过循环泵40进入新的循环。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循环泵40直接与喷液装置30相连通,除尘液经过循环泵40的作用直接流入喷液装置30,并向下喷洒与含尘气体相接触除尘,最终向下流入除尘筒20的下端的流体汇集部,并重新流入除尘液循环槽50,完成一个循环。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排气筒收尘装置,彻底解决了排气筒的粉尘堵塞问题,提高了生产效率。另外,由于排气筒不会堵塞,因此在有毒气产生的环境中也避免了直接拆开排气筒来对其进行清理,从而避免了毒气外泄,提高了系统运行的安全性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排气筒收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排气筒(10),具有进气口和排气口,所述进气口与所述排气口之间设置有第一阀门(11);
除尘筒(20),位于所述排气筒(10)的一侧,其入口与所述排气筒(10)的进气口相连通,其出口与所述排气筒(10)的排气口相连通;
喷液装置(30),设置于所述除尘筒(20)的内部,并向下喷撒除尘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气筒收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筒(20)的入口和所述排气筒(10)的进气口之间设置有第二阀门(12),所述除尘筒(20)的出口与所述排气筒(10)的排气口之间设置有第三阀门(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气筒收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筒(20)内设置有填充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排气筒收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物为丝绵。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排气筒收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物为硅胶。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排气筒收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液装置(30)设置于所述填充物的上方。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排气筒收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筒收尘装置还包括除尘液循环槽(50),所述除尘液循环槽(50)的一端与所述除尘筒(20)的下端相连通,其另一端连接循环泵(40)的一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排气筒收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泵(40)的另一端与所述喷液装置(30)相连通。
CN2010206964154U 2010-12-31 2010-12-31 排气筒收尘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9883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6964154U CN201988300U (zh) 2010-12-31 2010-12-31 排气筒收尘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6964154U CN201988300U (zh) 2010-12-31 2010-12-31 排气筒收尘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988300U true CN201988300U (zh) 2011-09-28

Family

ID=446648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20696415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988300U (zh) 2010-12-31 2010-12-31 排气筒收尘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98830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78736A (zh) * 2010-12-31 2011-06-01 株洲冶炼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排气筒收尘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78736A (zh) * 2010-12-31 2011-06-01 株洲冶炼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排气筒收尘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145885U (zh) 一种抛丸机用除尘系统
CN103961997B (zh) 一种偏钒酸铵焙烧炉排放出尾气的回收工艺
CN201988300U (zh) 排气筒收尘装置
CN201916148U (zh) 一种带控制保护系统的真空泵
CN212417347U (zh) 一种工业废气清除与监测一体化装置
CN206372683U (zh) 一种污水厂废气收集装置
CN105289178A (zh) 一种环保型印染定型机废气净化治理装置
CN204745970U (zh) 一种高压细水雾文丘管
CN104707462A (zh) 一种从制备肥料时产生的废气中去除氨和粉尘的方法
CN203253335U (zh) 一种玻璃池炉烟气处理系统
CN103212283B (zh) 一种玻璃池炉烟气处理系统
CN102078736A (zh) 排气筒收尘装置
CN211652445U (zh) 一种厂区烟尘吸收检测系统
CN209848672U (zh) 一种电厂用烟气净化装置
CN114762793A (zh) 一种中和除碳烟尘化学废气独立净化器
CN202270436U (zh) 微动力皮带除尘器
CN202724962U (zh) 一种烟囱烟雾收集除尘过滤装置
CN203425701U (zh) 电厂除盐水箱用空气净化呼吸装置
CN206414949U (zh) 一种等离子复合式设备
CN212492126U (zh) 空调废气处理智能自动化处理设备
CN205235754U (zh) 酸性尾气处理系统
CN111351062B (zh) 一种锅炉吸尘装置
CN217139917U (zh) 一种VOCs废气处理系统
CN209438290U (zh) 一种降污排烟机
CN211537154U (zh) 一种真空尾气回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928

Termination date: 2017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