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983945U - 一种组合取样冷却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组合取样冷却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983945U
CN201983945U CN2010206869696U CN201020686969U CN201983945U CN 201983945 U CN201983945 U CN 201983945U CN 2010206869696 U CN2010206869696 U CN 2010206869696U CN 201020686969 U CN201020686969 U CN 201020686969U CN 201983945 U CN201983945 U CN 20198394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ampling
cold water
cooling device
coolers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20686969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洪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020686969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98394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9839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983945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组合取样冷却装置,包括台架,所述台架上设有至少2个取样冷却器,所述至少2个取样冷却器底部通过冷水进水管相连通,所述至少2个取样冷却器一侧通过冷水出水管相连通,所述冷水进水管和冷水出水管均固定于台架上。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多个取样冷却器放置在一起,并通过同一冷水进水管和冷水出水管进行冷却,结构紧凑,冷却传热效率高,清洗方便,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

Description

一种组合取样冷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取样冷却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组合取样冷却装置,属于锅炉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锅炉运行中的汽水质量分析是保证锅炉安全运行和蒸汽质量的重要监测环节,为了安全取到所要分析的介质样品,其硬件设施中取样冷却器是必备的关键设备。
传统的取样冷却器结构分散,冷却效率低,材质不达标,出水口腐蚀严重等问题,因而发明一种结构紧凑、传热效率高、清洗方便、使用寿命长的取样冷却装置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组合取样冷却装置,以达到结构紧凑、传热效率高、清洗方便及使用寿命长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组合取样冷却装置,包括台架,所述台架上设有至少2个取样冷却器,所述至少2个取样冷却器底部通过冷水进水管相连通,所述至少2个取样冷却器一侧通过冷水出水管相连通,所述冷水进水管和冷水出水管均固定于台架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多个取样冷却器放置在一起,并通过同一冷水进水管和冷水出水管进行冷却,结构紧凑,冷却传热效率高,清洗方便,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至少2个取样冷却器均包括设于台架上的桶体,所述桶体内设有盘管,所述桶体外上部设有介质导管和取样导管,所述取样导管与盘管底部相连通,所述介质导管固定于台架上,其底部与盘管顶部相连通,所述桶体外底部设有冷水进水管口,所述冷水进水管口与冷水进水管相连通,所述桶体外一侧设有冷水出水管口,所述冷水出水管口与冷水出水管相连通。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该冷却器设计简单,能够方便地将需取样的样品冷却,使用方便。
进一步,所述至少2个取样冷却器为6个,包括依次相连的2个炉水取样冷却器、2个饱和蒸汽取样冷却器、1个过热蒸汽取样冷却器和1个锅炉给水取样冷却器;或
所述至少2个取样冷却器为4个,包括依次相连的1个炉水取样冷却器、1个饱和蒸汽取样冷却器、1个过热蒸汽取样冷却器和1个锅炉给水取样冷却器;或
所述至少2个取样冷却器为3个,包括依次相连的炉水取样冷却器、1个饱和蒸汽取样冷却器和1个锅炉给水取样冷却器。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将多个取样冷却器设为连通的一体,用于将不同的样品一次冷却,冷却效率高,用途范围广,并且多个不同的冷却器组合为一体,占地面积小。
进一步,所述取样导管为不锈钢取样导管。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能够使样品在取样的过程中不会被导管中的金属腐蚀产物污染。
进一步,所述桶体外上部还设有上封盖,所述介质导管和取样导管设于上封盖上。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加设上封盖能够使其密封更为紧密。
进一步,所述介质导管上还设有至少一个截止阀。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截止阀能够控制蒸汽和热水进入冷却盘管内。
进一步,所述桶体外顶部上还设有压力管弯表,所述压力管弯表通过三通阀与压力表相连。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压力表控制桶体内的压力。
进一步,所述桶体通过不锈钢螺母、不锈钢螺栓和不锈钢垫圈固定于台架上。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冷却器能够牢固地固定于台架上,并且由于其为不锈钢材料,不会因腐蚀而是固定松脱,固定牢固。
进一步,所述冷水进水管口通过弯管和第一内接头与冷水进水管相连通,所述冷水出水管口通过第一、第二弯头及第二内接头与冷水出水管相连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组合取样冷却装置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组合取样冷却装置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组合取样冷却装置的冷却器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组合取样冷却装置的冷却器的主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组合取样冷却装置的冷却器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组合取样冷却装置,型号为ZQ60-0-0,包括台架1,所述台架1上设有6个取样冷却器2,所述至少2个取样冷却器2为6个,包括依次相连的2个炉水取样冷却器3、2个饱和蒸汽取样冷却器4、1个过热蒸汽取样冷却器5和1个锅炉给水取样冷却器6,所述6个取样冷却器2底部通过冷水进水管7相连通,其适用于工作压力为5~25Mpa的高温高压蒸汽锅炉;所述6个取样冷却器2一侧通过冷水出水管8相连通,所述冷水进水管7和冷水出水管8均固定于台架1上,所述冷水进水管7中装有冷却水,所述冷却水的为软化低温水或再循环水,进水压力为0.4MPa,进水温度<20℃,所述冷水出水管8中冷却水温度≤50℃,回水返至疏水箱;所述6个取样冷却器2均包括设于台架1上的桶体601,所述桶体601通过不锈钢螺母602、不锈钢螺栓603和不锈钢垫圈固定于台架2上,所述桶体601内设有盘管604,所述桶体601外上部还设有上封盖605,所述上封盖605上设有介质导管606和取样导管607,所述取样导管607与盘管604底部相连通,所述介质导管606固定于台架1上,其底部与盘管604顶部相连通,所述介质导管出口6061为常压,所述桶体601外底部设有冷水进水管口608,所述冷水进水管口608通过弯管6081和第一内接头6082与冷水进水管7相连通,所述桶体601外一侧设有冷水出水管口609,所述冷水出水管口609通过第一、第二弯头6091、6092及第二内接6093与冷水出水管8相连通,所述取样导管607为不锈钢取样导管,所述介质导管606上还设有2个并联的截止阀6062,所述桶体601外顶部上还设有压力管弯表6011,所述压力管弯表6011通过三通阀6012与压力表6013相连。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组合取样冷却装置的另外一个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的不同之处为:所述组合取样冷却装置的型号为ZQ40-0-0,所述台架1上装有个4个取样冷却器2,所述4个取样冷却器2均包括依次相连的1个炉水取样冷却器3、1个饱和蒸汽取样冷却器4、1个过热蒸汽取样冷却器5和1个锅炉给水取样冷却器6,其适用于工作压力5.0Mpa以下的中温中压锅炉。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组合取样冷却装置的又一个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的不同之处为:所述组合取样冷却装置的型号为ZQ30-0-0,所述台架1上装有个3个取样冷却器2,所述3个取样冷却器2均包括依次相连的1个炉水取样冷却器3、1个饱和蒸汽取样冷却器4和1个锅炉给水取样冷却器6。
使用时,将其安装于锅炉运转层方便操作的位置,放置时直接放置于地面即可;取样再将其从介质导管出口灌入取样冷却器中,所述取样具体为:炉水样品的取样,炉水样品一般从汽包的连续排污管中取出,再引至炉水取样冷却器3,取样点应尽量靠近排污管引出汽包的出口处,并尽量地装在引出汽包后的第一个排污阀门之前;锅炉给水取样的取样,锅炉给水样品的取样点一般设在给水泵之后,省煤器之前的高压给水管上,应该是在给水管的垂直管路上接一小管,锅炉给水样品由此引至炉水取样冷却器2,锅炉给水的取样管应设在给水加药后足以混匀的位置上;饱和蒸汽样品的取样,带有过热器的锅炉饱和蒸汽的取样点一般设汽包与过热器之间的导汽管上,取出引至饱和蒸汽取样冷却器4;过热蒸汽样品的取样,过热蒸汽取样点设置在过热器出口阀门之后约2米之内的管道上,取出之后引至过热蒸汽取样冷却器5;再从冷水进水管中通入冷却水进行冷却,操作取样冷却时应先开启冷却水并保持足够流量;开启蒸汽或热水取样时,应先开启前只阀门确认阀门开启与关闭灵活并且压力正常后将其轻轻关闭,再开启后只阀门确认阀门开启与关闭正常后,进行取样工作;操作取样时人身体应远离取样口,并轻度开启阀门,见有冷却介质滴流再缓慢开至所需流量,操作严加注意,以防止蒸汽或热水过大量而溢溅伤人。
经检验,取样冷却器中的介质流量在300~500mL/min,样品能冷却到30~40℃以下,产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DL/T 665-2009《水汽集中取样分析装置验收导则》技术条件的要求制造,符合要求。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组合取样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台架,所述台架上设有至少2个取样冷却器,所述至少2个取样冷却器底部通过冷水进水管相连通,所述至少2个取样冷却器一侧通过冷水出水管相连通,所述冷水进水管和冷水出水管均固定于台架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取样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2个取样冷却器均包括设于台架上的桶体,所述桶体内设有盘管,所述桶体外上部设有介质导管和取样导管,所述取样导管与盘管底部相连通,所述介质导管固定于台架上,其底部与盘管顶部相连通,所述桶体外底部设有冷水进水管口,所述冷水进水管口与冷水进水管相连通,所述桶体外一侧设有冷水出水管口,所述冷水出水管口与冷水出水管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组合取样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样导管为不锈钢取样导管。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组合取样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2个取样冷却器为6个,包括依次相连的2个炉水取样冷却器、2个饱和蒸汽取样冷却器、1个过热蒸汽取样冷却器和1个锅炉给水取样冷却器;或
所述至少2个取样冷却器为4个,包括依次相连的1个炉水取样冷却器、1个饱和蒸汽取样冷却器、1个过热蒸汽取样冷却器和1个锅炉给水取样冷却器;或
所述至少2个取样冷却器为3个,包括依次相连的炉水取样冷却器、1个饱和蒸汽取样冷却器和1个锅炉给水取样冷却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组合取样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桶体外上部还设有上封盖,所述介质导管和取样导管设于上封盖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组合取样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导管上还设有至少一个截止阀。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组合取样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桶体外顶部上还设有压力管弯表,所述压力管弯表通过三通阀与压力表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组合取样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桶体通过不锈钢螺母、不锈钢螺栓和不锈钢垫圈固定于台架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组合取样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水进水管口通过弯管和第一内接头与冷水进水管相连通,所述冷水出水管口通过第一、第二弯头及第二内接头与冷水出水管相连通。
CN2010206869696U 2010-12-29 2010-12-29 一种组合取样冷却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98394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6869696U CN201983945U (zh) 2010-12-29 2010-12-29 一种组合取样冷却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6869696U CN201983945U (zh) 2010-12-29 2010-12-29 一种组合取样冷却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983945U true CN201983945U (zh) 2011-09-21

Family

ID=446114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20686969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983945U (zh) 2010-12-29 2010-12-29 一种组合取样冷却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98394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68288A (zh) * 2012-03-28 2013-10-23 西门子公司 具有有效的内部冷却的电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68288A (zh) * 2012-03-28 2013-10-23 西门子公司 具有有效的内部冷却的电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237453Y (zh) 一种燃油气锅炉烟气余热回收利用装置
CN201983945U (zh) 一种组合取样冷却装置
CN201135365Y (zh) 一种即热式饮水机
CN201196491Y (zh) 一种锅炉余热回收利用装置
CN202149503U (zh) 立式锅炉烟囱膜式壁烟气余热吸收装置
CN205619798U (zh) 一种合金盘管式浓酸取样冷却器
CN108868932A (zh) 低温余热发电装置
CN201351137Y (zh) 冷却水系统的保安应急装置
CN209013178U (zh) 一种蒸汽管道冷凝水回收用闪蒸罐
CN211317054U (zh) 一种热交换器的清洗装置
CN208594978U (zh) 低温余热发电装置
CN202119273U (zh) 加热炉烟气余热综合利用装置
CN207317600U (zh) 一种板式换热器
CN207435084U (zh) 一种紧凑型蒸馏法海水淡化装置
CN201561658U (zh) 加热炉水冷系统的排汽排污装置
CN206459350U (zh) 一种在有机肥生产中使用的油加热罐
CN207050492U (zh) 一种废水余热回收系统
CN206221042U (zh) 一种柴油发电机水体和尾气余热一体回收装置
CN213395272U (zh) 一种节能除氧装置
CN220424567U (zh) 一种eo精制系统
CN214095659U (zh) 一种高效节能壳管换热设备
CN203443446U (zh) 一种管束
CN205537220U (zh) 余热回收设备
CN103960981B (zh) 饮水机热交换器
CN215335819U (zh) 一种新型原油加热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921

Termination date: 2011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