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982573U - 单弹簧阻尼隔振器 - Google Patents

单弹簧阻尼隔振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982573U
CN201982573U CN2010206734627U CN201020673462U CN201982573U CN 201982573 U CN201982573 U CN 201982573U CN 2010206734627 U CN2010206734627 U CN 2010206734627U CN 201020673462 U CN201020673462 U CN 201020673462U CN 201982573 U CN201982573 U CN 2019825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mping tube
spring
base
damping
la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2067346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方学金
王燕生
马薇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CHANGCHENG MACHINE TOOL ACCESSO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CHANGCHENG MACHINE TOOL ACCESSO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CHANGCHENG MACHINE TOOL ACCESSO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CHANGCHENG MACHINE TOOL ACCESSO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02067346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9825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9825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982573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单弹簧阻尼隔振器,包括底座(1)、下阻尼筒(2)、上阻尼筒(3)、上支撑板(4)、定位装置(5)、调平装置(6)和弹簧(7),下阻尼筒(2)固定在底座(1)上,下阻尼筒(2)的底面圆心与底座(1)的中心点重合,上阻尼筒(3)与下阻尼筒(2)相对设置,并通过弹簧(7)连接在一起,上阻尼筒(3)固定在上支撑板(4)上,上支撑板(4)的上方设有调平装置(6),上阻尼筒(3)和底座(1)之间设有定位装置(5)。本实用新型能够吸收外界的振动,防止仪器在使用时测量精度受到干扰,提高仪器的测量精度。

Description

单弹簧阻尼隔振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弹簧阻尼隔振器,特别是一种单弹簧阻尼隔振器。
背景技术
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研究,无论是学校还是研究机构都需要使用相关的仪器进行研究如显微镜、电镜和光镜等等,仪器的精准程度一方面和仪器制造时候的精密程度有关系另一方面就是和仪器使用的环境有关系,外界的很多因素都会影响仪器的精准程度。在某些研究上对仪器的测量精度要求是非常高的,不允许有分毫误差,但是有一些外界因素对仪器的测量会产生干扰,其中干扰比较大的就是来自外界的振动。当外界将振动传递给研究使用的仪器使仪器也会产生微小的振动,这种微小的振动就会使仪器的测量精度发生变化,使研究结果产生偏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单弹簧阻尼隔振器,它能够吸收外界的振动,防止仪器在使用时测量精度受到干扰,提高仪器的测量精度。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单弹簧阻尼隔振器,包括底座、下阻尼筒、上阻尼筒、上支撑板、定位装置、调平装置和弹簧,下阻尼筒固定在底座上,下阻尼筒的底面圆心与底座的中心点重合,上阻尼筒与下阻尼筒相对设置,并通过弹簧连接在一起,上阻尼筒固定在上支撑板上,上支撑板的上方设有调平装置,上阻尼筒和底座之间设有定位装置。在阻尼隔振器上设置调平装置的目的是保证仪器在使用时与水平面是平行的,提高仪器的测量精度。设置定位装置一方面可以防止仪器在隔振器上产生侧翻或者旋转,另一方面在搬运过程中可以防止隔振器上下部分脱落。
前述的单弹簧阻尼隔振器中,调平装置由调平固定螺栓、调平螺母和承重调平板组成,调平固定螺栓的下端固定在上支撑板的上表面中心点上,调平固定螺栓上设有调平螺母,调平螺母的下表面与承重调平板的上表面固定在一起。将调平螺母和承重调平板固定在一起的目的是为了便于调整。设置调平装置的目的是保证实现隔振器微调功能,显微镜、电镜、光镜等精密实验仪器对水平度要求极高,设置调平装置可保证仪器在使用隔振器后也能保证其水平度。
前述的单弹簧阻尼隔振器中,定位装置由定位连接板、定位杆和位置调节螺母组成,上阻尼筒的外壁上设有2~10个定位连接板,定位连接板上设有通孔,通孔内设有定位杆,定位杆的底部固定在底座上,定位杆的顶端设有位置调节螺母。设置定位板是为了防止上阻尼筒发生侧翻或者旋转现象,可以提高仪器的测量精度。
前述的单弹簧阻尼隔振器中,下阻尼筒和上阻尼筒的筒径相等。
前述的单弹簧阻尼隔振器中,下阻尼筒和上阻尼筒之间设有密封筒,密封筒的两端均设有密封筒固定圈,密封筒两端的密封筒固定圈分别套在下阻尼筒和上阻尼筒上。设置密封筒一方面是为了防止灰尘进入上阻尼筒和下阻尼筒,另一方面是为了防止阻尼液撒出。不但好看而且干净卫生。
前述的单弹簧阻尼隔振器中,下阻尼筒内设有高效阻尼液。
前述的单弹簧阻尼隔振器中,下阻尼筒内设有弹簧支撑座,弹簧支撑座的上表面设有弹簧定位座A,上阻尼筒内设有弹簧定位座B,下阻尼筒、弹簧支撑座、弹簧定位座A、上阻尼筒和弹簧定位座B的中心点均在同一条直线上。设置弹簧定位座的目的是防止弹簧在阻尼筒内发生移动,当弹簧位置发生移动时阻尼隔振器上的上下阻尼筒就不在同一条中心线上,一方面影响隔振效果,另一方面会影响仪器的测量精度。
前述的单弹簧阻尼隔振器中,底座的形状为菱形、正方形、圆形或者长方形。
前述的单弹簧阻尼隔振器中,底座的底部设有防滑隔振橡胶板。设置防滑隔振橡胶板,一方面可以防滑,另一方面可以吸收部分微弱的振动。
前述的单弹簧阻尼隔振器中,防滑隔振橡胶板的形状与底座的形状相同。将防滑隔振板的形状设置为底座的形状是为了保证防滑隔振器底部的平稳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下阻尼筒中的高效阻尼液和弹簧将外界的振动完全吸收,有效的保证了测量仪器的精准度,使测量数值更加准确。由于设置了定位装置,增加了仪器在阻尼隔振器上的牢固性。由于设置了调平装置,保证了仪器在使用时的水平度和平稳性,使仪器的测量精度更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调平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底座为长方形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底座为正方形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底座为圆形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底座,2-下阻尼筒,3-上阻尼筒,4-上支撑板,5-定位装置,6-调平装置,7-弹簧,8-调平固定螺栓,9-调平螺母,10-承重调平板,11-定位连接板,12-定位杆,13-位置调节螺母,14-密封筒,15-密封筒固定圈,16-高效阻尼液,17-弹簧支撑座,18-弹簧定位座A,19-防滑隔振橡胶板,20-弹簧定位座B,21-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一种单弹簧阻尼隔振器,包括底座1、下阻尼筒2、上阻尼筒3、上支撑板4、定位装置5、调平装置6和弹簧7,下阻尼筒2固定在底座1上,下阻尼筒2的底面圆心与底座1的中心点重合,上阻尼筒3与下阻尼筒2相对设置,并通过弹簧7连接在一起,上阻尼筒3固定在上支撑板4上,上支撑板4的上方设有调平装置6,上阻尼筒3和底座1之间设有定位装置5。调平装置6由调平固定螺栓8、调平螺母9和承重调平板10组成,调平固定螺栓8的下端固定在上支撑板4的上表面中心点上,调平固定螺栓8上设有调平螺母9,调平螺母9的下表面与承重调平板10的上表面固定在一起。定位装置5由定位连接板11、定位杆12和位置调节螺母13组成,上阻尼筒3的外壁上设有2个定位连接板11,这2个定位连接板相对设置,2个定位连接板11上均设有通孔21,通孔21内设有定位杆12,定位连接板11可顺着定位杆12上下滑动,定位杆12的底部固定在底座1上,定位杆12的顶端设有位置调节螺母13。下阻尼筒2和上阻尼筒3的套筒直径相等。下阻尼筒2和上阻尼筒3之间设有密封筒14,密封筒14的两端均设有密封筒固定圈15,密封筒14两端的密封筒固定圈15分别套在下阻尼筒2和上阻尼筒3上。下阻尼筒2内设有高效阻尼液16。下阻尼筒2内设有弹簧支撑座17,弹簧支撑座17的上表面设有弹簧定位座A18,上阻尼筒3内设有弹簧定位座B20,下阻尼筒2、弹簧支撑座17、弹簧定位座A18、上阻尼筒3和弹簧定位座B20的中心点均在同一条直线上。底座1的形状为菱形。底座1的底部设有防滑隔振橡胶板19。防滑隔振橡胶板19的形状和大小与底座1的形状和大小均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一种单弹簧阻尼隔振器,包括底座1、下阻尼筒2、上阻尼筒3、上支撑板4、定位装置5、调平装置6和弹簧7,下阻尼筒2固定在底座1上,下阻尼筒2的底面圆心与底座1的中心点重合,上阻尼筒3与下阻尼筒2相对设置,并通过弹簧7连接在一起,上阻尼筒3固定在上支撑板4上,上支撑板4的上方设有调平装置6,上阻尼筒3和底座1之间设有定位装置5。调平装置6由调平固定螺栓8、调平螺母9和承重调平板10组成,调平固定螺栓8的下端固定在上支撑板4的上表面中心点上,调平固定螺栓8上设有调平螺母9,调平螺母9的下表面与承重调平板10的上表面固定在一起。定位装置5由定位连接板11、定位杆12和位置调节螺母13组成,上阻尼筒3的外壁上设有5个定位连接板11,这2个定位连接板相对设置,2个定位连接板11上均设有通孔21,通孔21内设有定位杆12,定位连接板11可顺着定位杆12上下滑动,定位杆12的底部固定在底座1上,定位杆12的顶端设有位置调节螺母13。下阻尼筒2和上阻尼筒3的套筒直径相等。下阻尼筒2和上阻尼筒3之间设有密封筒14,密封筒14的两端均设有密封筒固定圈15,密封筒14两端的密封筒固定圈15分别套在下阻尼筒2和上阻尼筒3上。下阻尼筒2内设有高效阻尼液16。下阻尼筒2内设有弹簧支撑座17,弹簧支撑座17的上表面设有弹簧定位座A18,上阻尼筒3内设有弹簧定位座B20,下阻尼筒2、弹簧支撑座17、弹簧定位座A18、上阻尼筒3和弹簧定位座B20的中心点均在同一条直线上。底座1的形状为长方形。底座1的底部设有防滑隔振橡胶板19。防滑隔振橡胶板19的形状与底座1的形状相同,防滑隔振橡胶板19的尺寸小于底座1的尺寸。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3:一种单弹簧阻尼隔振器,包括底座1、下阻尼筒2、上阻尼筒3、上支撑板4、定位装置5、调平装置6和弹簧7,下阻尼筒2固定在底座1上,下阻尼筒2的底面圆心与底座1的中心点重合,上阻尼筒3与下阻尼筒2相对设置,并通过弹簧7连接在一起,上阻尼筒3固定在上支撑板4上,上支撑板4的上方设有调平装置6,上阻尼筒3和底座1之间设有定位装置5。调平装置6由调平固定螺栓8、调平螺母9和承重调平板10组成,调平固定螺栓8的下端固定在上支撑板4的上表面中心点上,调平固定螺栓8上设有调平螺母9,调平螺母9的下表面与承重调平板10的上表面固定在一起。定位装置5由定位连接板11、定位杆12和位置调节螺母13组成,上阻尼筒3的外壁上设有10个定位连接板11,这2个定位连接板相对设置,2个定位连接板11上均设有通孔21,通孔21内设有定位杆12,定位连接板11可顺着定位杆12上下滑动,定位杆12的底部固定在底座1上,定位杆12的顶端设有位置调节螺母13。下阻尼筒2和上阻尼筒3的套筒直径相等。下阻尼筒2和上阻尼筒3之间设有密封筒14,密封筒14的两端均设有密封筒固定圈15,密封筒14两端的密封筒固定圈15分别套在下阻尼筒2和上阻尼筒3上。下阻尼筒2内设有高效阻尼液16。下阻尼筒2内设有弹簧支撑座17,弹簧支撑座17的上表面设有弹簧定位座A18,上阻尼筒3内设有弹簧定位座B20,下阻尼筒2、弹簧支撑座17、弹簧定位座A18、上阻尼筒3和弹簧定位座B20的中心点均在同一条直线上。底座1的形状为正方形。底座1的底部设有防滑隔振橡胶板19。防滑隔振橡胶板19的形状和大小与底座1的形状和大小均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4:一种单弹簧阻尼隔振器,包括底座1、下阻尼筒2、上阻尼筒3、上支撑板4、定位装置5、调平装置6和弹簧7,下阻尼筒2固定在底座1上,下阻尼筒2的底面圆心与底座1的中心点重合,上阻尼筒3与下阻尼筒2相对设置,并通过弹簧7连接在一起,上阻尼筒3固定在上支撑板4上,上支撑板4的上方设有调平装置6,上阻尼筒3和底座1之间设有定位装置5。调平装置6由调平固定螺栓8、调平螺母9和承重调平板10组成,调平固定螺栓8的下端固定在上支撑板4的上表面中心点上,调平固定螺栓8上设有调平螺母9,调平螺母9的下表面与承重调平板10的上表面固定在一起。定位装置5由定位连接板11、定位杆12和位置调节螺母13组成,上阻尼筒3的外壁上设有10个定位连接板11,这2个定位连接板相对设置,2个定位连接板11上均设有通孔21,通孔21内设有定位杆12,定位连接板11可顺着定位杆12上下滑动,定位杆12的底部固定在底座1上,定位杆12的顶端设有位置调节螺母13。下阻尼筒2和上阻尼筒3的套筒直径相等。下阻尼筒2和上阻尼筒3之间设有密封筒14,密封筒14的两端均设有密封筒固定圈15,密封筒14两端的密封筒固定圈15分别套在下阻尼筒2和上阻尼筒3上。下阻尼筒2内设有高效阻尼液16。下阻尼筒2内设有弹簧支撑座17,弹簧支撑座17的上表面设有弹簧定位座A18,上阻尼筒3内设有弹簧定位座B20,下阻尼筒2、弹簧支撑座17、弹簧定位座A18、上阻尼筒3和弹簧定位座B20的中心点均在同一条直线上。底座1的形状为圆形。底座1的底部设有防滑隔振橡胶板19。防滑隔振橡胶板19的形状与底座1的形状相同,防滑隔振橡胶板19的尺寸小于底座1的尺寸。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使用时,在下阻尼筒3中灌入高效阻尼液16,高效阻尼液16的液面到达下阻尼筒2的三分之二的位置即可,然后将密封筒14安装好,然后根据所要使用的仪器的重量来调整位置调节螺母13,当位置调节完毕后,将实验仪器放在阻尼隔振器的称重调平板10上,然后调节调平螺母9将仪器调平。当使用完毕后需要挪动单弹簧阻尼隔振器时,将仪器取下,然后旋转位置调节螺母13将上下阻尼筒压紧,此时即可搬动,否则在搬运过程中可能出现上下阻尼筒脱落现象或者出现上下阻尼筒来回颤动将高效阻尼液19撒出,不但浪费阻尼液还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Claims (10)

1.一种单弹簧阻尼隔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下阻尼筒(2)、上阻尼筒(3)、上支撑板(4)、定位装置(5)、调平装置(6)和弹簧(7),下阻尼筒(2)固定在底座(1)上,下阻尼筒(2)的底面圆心与底座(1)的中心点重合,上阻尼筒(3)与下阻尼筒(2)相对设置,并通过弹簧(7)连接在一起,上阻尼筒(3)固定在上支撑板(4)上,上支撑板(4)的上方设有调平装置(6),上阻尼筒(3)和底座(1)之间设有定位装置(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弹簧阻尼隔振器,其特征在于:调平装置(6)由调平固定螺栓(8)、调平螺母(9)和承重调平板(10)组成,调平固定螺栓(8)的下端固定在上支撑板(4)的上表面中心点上,调平固定螺栓(8)上设有调平螺母(9),调平螺母(9)的下表面与承重调平板(10)的上表面固定在一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弹簧阻尼隔振器,其特征在于:定位装置(5)由定位连接板(11)、定位杆(12)和位置调节螺母(13)组成,上阻尼筒(3)的外壁上设有2~10个定位连接板(11),定位连接板(11)上设有通孔(21),通孔(21)内设有定位杆(12),定位杆(12)的底部固定在底座(1)上,定位杆(12)的顶端设有位置调节螺母(1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弹簧阻尼隔振器,其特征在于:下阻尼筒(2)和上阻尼筒(3)的筒径相等。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单弹簧阻尼隔振器,其特征在于:下阻尼筒(2)和上阻尼筒(3)之间设有密封筒(14),密封筒(14)的两端均设有密封筒固定圈(15),密封筒(14)两端的密封筒固定圈(15)分别套在下阻尼筒(2)和上阻尼筒(3)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弹簧阻尼隔振器,其特征在于:下阻尼筒(2)内设有高效阻尼液(16)。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弹簧阻尼隔振器,其特征在于:下阻尼筒(2)内设有弹簧支撑座(17),弹簧支撑座(17)的上表面设有弹簧定位座A(18),上阻尼筒(3)内设有弹簧定位座B(20),下阻尼筒(2)、弹簧支撑座(17)、弹簧定位座A(18)、上阻尼筒(3)和弹簧定位座B(20)的中心点均在同一条直线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弹簧阻尼隔振器,其特征在于:底座(1)的形状为菱形、正方形、圆形或者长方形。
9.根据权利要求1或8所述的单弹簧阻尼隔振器,其特征在于:底座(1)的底部设有防滑隔振橡胶板(19)。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单弹簧阻尼隔振器,其特征在于:防滑隔振橡胶板(19)的形状与底座(1)的形状相同。
CN2010206734627U 2010-12-22 2010-12-22 单弹簧阻尼隔振器 Expired - Lifetime CN2019825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6734627U CN201982573U (zh) 2010-12-22 2010-12-22 单弹簧阻尼隔振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6734627U CN201982573U (zh) 2010-12-22 2010-12-22 单弹簧阻尼隔振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982573U true CN201982573U (zh) 2011-09-21

Family

ID=446100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206734627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982573U (zh) 2010-12-22 2010-12-22 单弹簧阻尼隔振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982573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39013A (zh) * 2013-09-17 2015-03-25 山西忻州五台山锻压设备有限公司 锻锤减振器
CN107152489A (zh) * 2015-07-16 2017-09-12 马耀辉 一种三重减震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39013A (zh) * 2013-09-17 2015-03-25 山西忻州五台山锻压设备有限公司 锻锤减振器
CN107152489A (zh) * 2015-07-16 2017-09-12 马耀辉 一种三重减震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041807U (zh) 一种弹簧隔振平台
CN203894015U (zh) 弹簧系数检测装置
CN209589445U (zh) 一种桥梁防震减震阻尼器疲劳检测振动装置
CN201982573U (zh) 单弹簧阻尼隔振器
CN204891935U (zh) 一种可调式容量瓶架
CN208736995U (zh) 一种测距仪用支撑装置
CN203036209U (zh) 一种水平调节支架
CN204694600U (zh) 一种大尺寸城市固废骨架和孔隙水体积变化系数测量装置
CN203203899U (zh) 硬质合金顶锤密度测量装置
CN207050737U (zh) 一种道路桥梁专用可微调式施工测量装置
CN214041005U (zh) 一种回弹仪测区定点器
CN104614060A (zh) 电子秤在线标定装置
CN205352434U (zh) 多功能工程测量装置
CN205280074U (zh) 一种激光跟踪仪装配式三角支撑装置
CN204213566U (zh) 脚踏式测量脚架
CN203224513U (zh) Afm试样角度可调的装置
CN208458749U (zh) 一种测绘工程用高精度陀螺仪调节支架
CN202983731U (zh) 量筒稳固定位装置
CN105547439A (zh) 一种电子天平
CN206671102U (zh) 一种用于空蚀机测量材料抗空蚀性能的测量台架
CN207095872U (zh) 一种玻璃升降器刚度测试装置
CN205228412U (zh) 卧式便携位移计校准装置
CN208567854U (zh) 一种经纬仪的调平装置
CN204649531U (zh) 整体式混凝土柱脚固定调节装置
CN212674193U (zh) 一种水利勘探用三脚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