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965319U - 一种立体镜头及一种数码相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立体镜头及一种数码相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965319U
CN201965319U CN2010206959279U CN201020695927U CN201965319U CN 201965319 U CN201965319 U CN 201965319U CN 2010206959279 U CN2010206959279 U CN 2010206959279U CN 201020695927 U CN201020695927 U CN 201020695927U CN 201965319 U CN201965319 U CN 2019653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aging
catoptron
lens
imaging lens
dimensional camer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20695927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贺一勋
雷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BOSMA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BOSMA IN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BOSMA IND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BOSMA IN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020695927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9653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9653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965319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ereoscopic And Panoramic Photography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 Testing, Inspecting, Measuring Of Stereoscopic Televisions And Televis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立体镜头,立体镜头连接数码相机上,包括:一次成像系统,为两个有一定距离且相同的成像镜头,且相对立体镜头的中心线对称,用于接受同一物体不同角度的光线;反射系统,为四块相同的反射镜,且相对立体镜头的中心线对称;第一反射镜和第二反射镜平行放置,用于将第一成像镜头所成的像进行横向移动;第三反射镜和第四反射镜平行放置,用于将第二成像镜头所成的像进行横向移动;二次成像系统,包括一第三成像镜头,其焦点在立体镜头的中心线上,焦距为二次成像系统与一次成像系统所成的像之间的距离,用于将经过反射系统横移后的一次成像调节,以达到成像在数码相机的CCD传感器上面。数码相机连接立体镜头后,可进行3D摄影。

Description

一种立体镜头及一种数码相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立体摄影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安装在数码单反相机前实现立体图像拍摄的立体镜头。
背景技术
随着数码影像输入输出设备的日益普及,数码立体图像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现有技术中,要得到立体数码图像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通过专业的3D数码相机拍摄得到,这种3D数码相机最大的改变是,将采集到的两块CCD传感器上的同步图像信号合并,并即时处理成高质量的影像。但是此种数码相机价格比较高,而且进行3D拍摄需要很高的技巧,通用性不强,不适合普通消费者;另一种是通过两台普通的数码相机对同一物体进行不同角度的拍摄,来达到3D摄影的目的。这种做法虽然简单,但是需要两台数码相机,使用不便,成本也高,同时,3D摄影的效果也不好。
有鉴于此,需要提供一种价格低廉、易于使用、3D效果良好的立体数码摄影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立体镜头,包括一次成像系统、反射系统和二次成像系统,解决现有技术中,3D摄影无法同时兼顾成本、效果和方便使用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立体镜头,用于连接数码相机进行3D拍摄,其中,所述立体镜头包括:
一次成像系统,包括两个完全相同的具有一定距离的第一成像镜头和第二成像镜头,用于接受同一物体不同角度的光线,所述第一成像镜头和第二成像镜头相对于所述立体镜头的中心线对称;
反射系统,包括四块完全相同的反射镜:第一反射镜、第二反射镜、第三反射镜和第四反射镜;所述第一反射镜和第二反射镜平行放置,用于将第一成像镜头所成的像进行横向移动;所述第三反射镜和第四反射镜平行放置,用于将第二成像镜头所成的像进行横向移动;所述第一反射镜、第二反射镜与第三反射镜、第四反射镜相对于所述立体镜头的中心线对称;
二次成像系统,包括一第三成像镜头,其焦点在所述立体镜头的中心线上,焦距为二次成像系统与一次成像系统所成的像之间的距离,用于将经过反射系统横移后的一次成像调节,以达到成像在数码相机的CCD传感器上面。
所述的立体镜头,其中,所述第一成像镜头和第二成像镜头由单片或双胶合透镜构成。
所述的立体镜头,其中,所述二次成像系统还包括一调焦和光圈调节系统,所述调焦和光圈调节系统用于对所述第三成像镜头进行变焦和光圈调节。
所述的立体镜头,其中,所述第一成像镜头的口径为25mm到35mm之间,焦距在25mm到55mm之间,第一成像镜头和第二成像镜头之间的距离为55mm到75mm之间。
所述的立体镜头,其中,所述第一反射镜的倾斜角度在35度到55度之间。
所述的立体镜头,其中,所述二次成像系统距离二次成像系统所成的像的距离在45mm到75mm之间。
一种数码相机,其中,所述数码相机包括一立体镜头,所述立体镜头 连接所述数码相机;
其中,所述立体镜头包括:
一次成像系统,包括两个完全相同的具有一定距离的第一成像镜头和第二成像镜头,用于接受同一物体不同角度的光线,所述第一成像镜头和第二成像镜头相对于所述立体镜头的中心线对称;
反射系统,包括四块完全相同的反射镜:第一反射镜、第二反射镜、第三反射镜和第四反射镜;所述第一反射镜和第二反射镜平行放置,用于将第一成像镜头所成的像进行横向移动;所述第三反射镜和第四反射镜平行放置,用于将第二成像镜头所成的像进行横向移动;所述第一反射镜、第二反射镜与第三反射镜、第四反射镜相对于所述立体镜头的中心线对称;
二次成像系统,包括一第三成像镜头,其焦点在所述立体镜头的中心线上,焦距为二次成像系统与一次成像系统所成的像之间的距离,用于将经过反射系统横移后的一次成像调节,以达到成像在数码相机的CCD传感器上面。
所述的数码相机,其中,所述二次成像系统还包括一调焦和光圈调节系统,所述调焦和光圈调节系统用于对所述第三成像镜头进行变焦和光圈调节。
所述的数码相机,其中,所述二次成像系统距离二次成像系统所成的像的距离在45到75mm之间。
所述的数码相机,其中,所述第一成像镜头的口径为25mm到35mm之间,焦距在25mm到55mm之间,第一成像镜头和第二成像镜头之间的距离为55mm到75mm之间。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立体镜头,其包括一次成像系统、反射系统和二次成像系统,所述立体镜头连接数码相机后,可以进行3D摄影,并且所述立体镜头具有制造简易、成本低、使用方便、3D效果良好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镜头3D成像原理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立体镜头,包括一次成像系统、反射系统和二次成像系统,解决现有技术中,3D摄影无法同时兼顾成本、效果和方便使用的问题。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镜头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所述立体镜头依次包括;一次成像系统100、反射系统200和二次成像系统300。其中,所述一次成像系统100进一步包括两个完全相同的具有一定距离的第一成像镜头110和第二成像镜头120,所述第一成像镜头110和第二成像镜头120用于接受同一物体不同角度的光线,所述第一成像镜头110和第二成像镜头120相对于所述立体镜头的中心线对称。所述反射系统200进一步包括四块完全相同的反射镜:第一反射镜210、第二反射镜220、第三反射镜230和第四反射镜240;所述第一反射镜210和第二反射镜220平行放置,用于将第一成像镜头110所成的像进行横向移动;所述第三反射镜230和第四反射镜240平行放置,用于将第二成像镜头120所成的像进行横向移动;所述第一反射镜210、第二反射镜220与第三反射镜230、第四反射镜240相对于所述立体镜头的中心线对称。第一反射镜210不能挡住进入第二反射镜220的光线,一次成像系统100所成的像必须在反射系统200的后面。所述二次成像系统300进一步包括一第三成像镜头310,其焦点在所述立体镜头的中心线上,焦距为二次成像系统与一次成像 系统所成的像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三成像镜头310用于将经过反射系统200横移后的一次成像调节,以达到成像在数码相机的CCD传感器上面。
请一并参阅图2,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镜头3D成像原理的示意图。如图所示,物体AB通过数码相机连接立体镜头进行拍摄:所述第一成像镜头110和第二成像镜头120分别通过不同角度对物体AB进行拍摄。所述物体AB经过第一成像镜头110、第二成像镜头120所成的像,再经过反射系统200(包括第一反射镜、第二反射镜、第三反射镜和第四反射镜)进行横移后,分别成像在一次成像面410上:BA和B’A’,所述BA和B’A’为原物体AB不同角度的像。所述BA和B’A’再分别经过二次成像系统后,成像在所述数码相机的CCD传感器420上:紧凑的在传感器上形成平行格式的图像,从而产生了有纵深感的立体图像,所述立体图像包括两幅大小相同,景物相同而角度不同的图像,达到了3D拍摄的目的。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成像镜头110和第二成像镜头120由单片或双胶合透镜构成,其价格较低,特别是近年来已普遍使用光学塑料(PMMA)替代光学玻璃,使其制造成本更为降低,满足了更多消费者的需要。
进一步地,所述二次成像系统200还可以包括一调焦和光圈调节系统,所述调焦系统用于对所述第三成像镜头进行变焦和光圈调节,使立体镜头可以适用于更多的拍摄场景。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成像镜头110和第二成像镜头120的口径为25mm到35mm之间,焦距在25mm到55mm之间,这样保证了足够的通光量和景深,第一成像镜头和第二成像镜头之间的距离为55mm到75mm,又保证了立体镜头的立体成像效果。
进一步地,为了保证各个系统连接之后具有良好的成像质量,可以将所述第一反射镜210的倾斜角度设置在35度到55度之间。为了配合数码相机的法兰距,以达到成像正好在相机的CCD传感器上的目的,将所述二 次成像系统200距离二次成像系统所成的像的距离在45mm到75mm之间。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数码相机,所述数码相机包括一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立体镜头,可以将所述数码相机单独使用进行普通拍摄,也可以将所述的立体镜头连接数码相机,进行3D拍摄:把拍摄物体的不同角度的图像压缩至一半大小,而上下不变来达到传感器上形成两幅大小相同,景物相同而角度不同的图像。所述数码相机具有拍摄种类多样、成本低、使用方便、3D拍摄效果良好等优点,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立体镜头,其包括一次成像系统、反射系统和二次成像系统,数码相机连接所述立体镜头后,可以进行3D摄影,并且所述立体镜头具有制造简易、成本低、使用方便、3D效果良好等优点。
可以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而所有这些改变或替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立体镜头,用于连接数码相机进行3D拍摄,其特征在于,所述立体镜头包括:
一次成像系统,包括两个完全相同的具有一定距离的第一成像镜头和第二成像镜头,用于接受同一物体不同角度的光线,所述第一成像镜头和第二成像镜头相对于所述立体镜头的中心线对称;
反射系统,包括四块完全相同的反射镜:第一反射镜、第二反射镜、第三反射镜和第四反射镜;所述第一反射镜和第二反射镜平行放置,用于将第一成像镜头所成的像进行横向移动;所述第三反射镜和第四反射镜平行放置,用于将第二成像镜头所成的像进行横向移动;所述第一反射镜、第二反射镜与第三反射镜、第四反射镜相对于所述立体镜头的中心线对称;
二次成像系统,包括一第三成像镜头,其焦点在所述立体镜头的中心线上,焦距为二次成像系统与一次成像系统所成的像之间的距离,用于将经过反射系统横移后的一次成像调节,以达到成像在数码相机的CCD传感器上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成像镜头和第二成像镜头由单片或双胶合透镜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成像系统还包括一调焦和光圈调节系统,所述调焦和光圈调节系统用于对所述第三成像镜头进行变焦和光圈调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成像镜头的口径为25mm到35mm之间,焦距在25mm到55mm之间,第一成像镜头和第二成像镜头之间的距离为55mm到75mm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射镜的倾斜角度在35度到55度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成像系统距离二次成像系统所成的像的距离在45mm到75mm之间。
7.一种数码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数码相机包括一立体镜头,所述立体镜头连接所述数码相机;
其中,所述立体镜头包括:
一次成像系统,包括两个完全相同的具有一定距离的第一成像镜头和第二成像镜头,用于接受同一物体不同角度的光线,所述第一成像镜头和第二成像镜头相对于所述立体镜头的中心线对称;
反射系统,包括四块完全相同的反射镜:第一反射镜、第二反射镜、第三反射镜和第四反射镜;所述第一反射镜和第二反射镜平行放置,用于将第一成像镜头所成的像进行横向移动;所述第三反射镜和第四反射镜平行放置,用于将第二成像镜头所成的像进行横向移动;所述第一反射镜、第二反射镜与第三反射镜、第四反射镜相对于所述立体镜头的中心线对称;
二次成像系统,包括一第三成像镜头,其焦点在所述立体镜头的中心线上,焦距为二次成像系统与一次成像系统所成的像之间的距离,用于将经过反射系统横移后的一次成像调节,以达到成像在数码相机的CCD传感器上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数码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成像系统还包括一调焦和光圈调节系统,所述调焦和光圈调节系统用于对所述第三成像镜头进行变焦和光圈调节。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数码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成像系统距离二次成像系统所成的像的距离在45mm到75mm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数码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成像镜头的口径为25mm到35mm之间,焦距在25mm到55mm之间,第一成像镜头和第二成像镜头之间的距离为55mm到75mm之间。
CN2010206959279U 2010-12-31 2010-12-31 一种立体镜头及一种数码相机 Expired - Lifetime CN2019653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6959279U CN201965319U (zh) 2010-12-31 2010-12-31 一种立体镜头及一种数码相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6959279U CN201965319U (zh) 2010-12-31 2010-12-31 一种立体镜头及一种数码相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965319U true CN201965319U (zh) 2011-09-07

Family

ID=445278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206959279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965319U (zh) 2010-12-31 2010-12-31 一种立体镜头及一种数码相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965319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90348A (zh) * 2016-05-17 2017-11-24 杭州海康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 光学成像装置和摄像机
CN108759685A (zh) * 2018-06-16 2018-11-06 慧眼自动化科技(广州)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线扫相机高度测量的机构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90348A (zh) * 2016-05-17 2017-11-24 杭州海康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 光学成像装置和摄像机
CN107390348B (zh) * 2016-05-17 2023-12-29 杭州海康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成像装置和摄像机
CN108759685A (zh) * 2018-06-16 2018-11-06 慧眼自动化科技(广州)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线扫相机高度测量的机构
CN108759685B (zh) * 2018-06-16 2023-05-30 慧眼自动化科技(广州)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线扫相机高度测量的机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980644B (zh) 一种拍摄方法及装置
JP4115801B2 (ja) 3次元撮影装置
CN105530431A (zh) 一种反射式全景成像系统及方法
CN101937168B (zh) 一种光学立体成像装置及立体摄像方法
CN107991838B (zh) 自适应三维立体成像系统
US20140104389A1 (en) Methods and Camera Systems for Recording and Creation of 3-Dimension (3-D) Capable Videos and 3-Dimension (3-D) Still Photos
CN201662682U (zh) 一种立体摄像装置
KR20180037957A (ko) 저 f-수 플렌옵틱 카메라들을 위한 2-표면 마이크로렌즈 어레이를 갖는 방법들 및 장치들
CN107948470B (zh) 摄像头模块和移动设备
CN206602579U (zh) 一种用于可更换镜头相机的全景镜头
JP2006031002A (ja) ズームレンズ光学系
CN214409431U (zh) 用于相机模块的光转折元件、相机模块与电子装置
CN106303179A (zh) 一种用于移动终端的全景镜头
CN104871059A (zh) 摄影设备、计算用于对焦控制的信息的方法以及相机系统
CN104849829A (zh) 一种镜头及拍摄设备
CN110376725B (zh) 一种鱼眼镜头系统
CN104977700A (zh) 一种用于dmd相机的光学系统
JP5567901B2 (ja) ステレオ撮影対応型の交換レンズ、撮像システム
CN108281005A (zh) 一种车牌信息采集装置和方法
CN101556427B (zh) 三维实时摄像中光投影和图像采集的装置及其采集方法
CN204964860U (zh) 一种光学镜头
CN201965319U (zh) 一种立体镜头及一种数码相机
CN102096303A (zh) 一种立体镜头
CN110553585A (zh) 一种基于光学阵列的3d信息获取装置
CN205160708U (zh) 一种立体视觉摄像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Owner name: GUANGZHOU BOSMA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NAME: GUANGZHOU BOSMA IND. CO., 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Unit 3, building A, building A5, No. 11, Kaiyuan Avenue, Science Ci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Zone, Guangzhou, Guangdong, China

Patentee after: Guangzhou BOSMA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0000 C1, building 182, science Avenue, 1003 science Avenue, Guangzhou Science City, Guangdong, Guangzhou

Patentee before: Guangzhou Bosma Ind. Co., Ltd.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