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932143U - 行车预警、防撞规避系统 - Google Patents
行车预警、防撞规避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1932143U CN201932143U CN2011200502584U CN201120050258U CN201932143U CN 201932143 U CN201932143 U CN 201932143U CN 2011200502584 U CN2011200502584 U CN 2011200502584U CN 201120050258 U CN201120050258 U CN 201120050258U CN 201932143 U CN201932143 U CN 20193214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rake
- automobile
- early warning
- crashproof
- controll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Lifetime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行车预警、防撞规避系统,该系统包括手动刹车开关、转向开关、测距器、测速器、数据采集处理单元和控制器,控制器输出控制信号至报警器或强制减速器或紧急刹车制动器及紧急刹车制动后车提示灯,其中所述测距器设置在汽车车保险杠上,测速器设置在汽车变速箱上,报警器及手动刹车开关设置汽车仪表台上,强制减速器与汽车发动机相连,压力传感器及紧急刹车制动器与汽车刹车管道相连,紧急刹车制动后车提示灯设置汽车后方并与汽车电源相连,转向开关与汽车电源相连。采用上述方案可以在汽车行驶过程中,不仅提醒驾驶员以避免发生防撞事故,而且可以自动控制起动强制减速器或紧急刹车制动器等防止事故发生。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行车预警、防撞规避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汽车已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交通运输工具,交通安全问题也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目前对汽车的防护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防撞警示装置,如倒车雷达,其只有在汽车低速停车过程中,对汽车与旁边的物体进行测量,主要是协助驾驶员停车,其可靠形成;二是机械式缓冲系统,如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第02153212号专利申请公开的公开了一种汽车防撞装置,该防撞装置安装在汽车易受碰撞的部位,位于汽车壳体上的保险杠与活塞连接,活塞杆外部套有弹簧,活塞推动气缸中的液体介质,在气缸壁上开有多个泄压孔,不同泄压孔外端依次安装有不同厚度的膜片。当汽车发生碰撞时,该装置使刚性碰撞变为弹性碰撞,同时由泄压孔释放能量,达到保护车内人员和汽车本体安全的目的,此结构只有当两个汽车撞到一起时起作用,主要是防止对汽车的损坏。
现有技术中没有能够在汽车行驶过程中,根据汽车与其他物体的距离及汽车行驶速度来采取措施以防止汽车碰撞的发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行车预警、防撞规避系统,该系统可以在汽车行驶过程中,根据汽车与障碍物的距离及汽车行驶速度适时提醒驾驶员以避免发生防撞事故,而且可以自动控制起动强制减速器或紧急刹车制动器等帮助驾驶员采取措施防止事故发生。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行车预警、防撞规避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手动刹车开关、转向开关、用于采集汽车与障碍物距离的测距器、采集汽车行驶速度信息的测速器、用于接收并处理测距器及测速器的测量数据的数据采集处理单元和控制器,控制器用于接收数据采集处理单元的信号并输出控制信号至报警器或强制减速器或紧急刹车制动器及紧急刹车制动后车提示灯,其中所述测距器设置在汽车车保险杠上,测速器设置在汽车变速箱上,报警器及手动刹车开关设置汽车仪表台上,强制减速器与汽车发动机相连,压力传感器及紧急刹车制动器与汽车刹车管道相连,紧急刹车制动后车提示灯设置汽车后方并与汽车电源相连,转向开关与汽车电源相连。
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紧急刹车制动器包括电磁激励器、刹车泵和制动分泵,汽车的刹车管道分别连通制动分泵和刹车泵的油腔,电磁激励器连接刹车泵的推杆,当推杆推动刹车泵内活塞运动时,活塞将制动油从油腔推到制动分泵进行制动,与刹车泵的油腔相连的刹车管道内设有压力传感器,适用于油刹式汽车。
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紧急刹车制动器包括壳体、储气瓶和驱动器,所述壳体连接汽车的刹车管道、储气瓶和车轮,所述驱动器通过推动轴活动连接有中空的摆臂,所述摆臂侧壁设有三个通气孔,当摆臂摆动时,其中一个通气孔关闭另外两个通气孔相通,刹车管道内设有压力传感器,刹车管道、储气瓶和车轮能够两两连通,适用于汽刹式汽车。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测距器为雷达测距器,所述测速器为车速传感器或GPS测速仪。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报警器为蜂鸣器、指示灯或LCD显示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为单片机。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刹车泵为制动三通泵。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壳体为三通泵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采用上述方案可以在汽车行驶过程中,根据汽车与障碍物的距离及汽车行驶速度适时提醒驾驶员以避免发生防撞事故,而且可以自动控制起动强制减速器或紧急刹车制动器等帮助驾驶员采取措施防止事故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中紧急刹车制动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2中紧急刹车制动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下述说明仅是示例性的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一种行车预警、防撞规避系统,该系统包括手动刹车开关5、用于采集汽车与障碍物距离的测距器1、采集汽车行驶速度信息的测速器2、用于接收并处理测距器1及测速器2的测量数据的数据采集处理单元3和控制器4,控制器4用于接收数据采集处理单元3的信号并输出控制信号至报警器6或强制减速器7或紧急刹车制动器8及紧急刹车制动后车提示灯9,其中所述测距器1设置在汽车车保险杠上,测速器2设置在汽车变速箱上,报警器6及手动刹车开关5设置汽车仪表台上,强制减速器7与汽车发动机相连,压力传感器10及紧急刹车制动器8与汽车刹车管道22相连,紧急刹车制动后车提示灯9设置汽车后方并与汽车电源相连。
实施例1
对于油刹式汽车,所述紧急刹车制动器8包括电磁激励器14、刹车泵和制动分泵12,汽车的刹车管道22分别连通制动分泵12和刹车泵24的油腔15,电磁激励器14连接刹车泵的推杆13,当推杆13推动刹车泵24内活塞运动时,活塞将制动油从油腔15推到制动分泵12进行制动,与刹车泵24的油腔15相连的刹车管道22内设有压力传感器10。其工作过程如下:控制器发出信号后,电磁激励器14产生的电磁力传给推杆13,推杆13推动刹车泵的活塞,活塞运动将刹车泵油腔15的油传递给制动分泵12,制动分泵12开始工作进行紧急刹车,实际加工过程中刹车泵为制动三通泵。
实施例2
对于气刹式汽车,所述紧急刹车制动器8包括壳体21、储气瓶16和驱动器19,所述壳体21连接汽车的刹车管道22、储气瓶16和车轮20,所述驱动器19通过推动轴18活动连接有中空的摆臂19,所述摆臂19侧壁设有三个通气孔23,当摆臂19摆动时,其中一个通气孔23关闭另外两个通气孔23相通,刹车管道22、储气瓶16和车轮20能够两两连通,刹车管道22内设有压力传感器10。其工作过程如下:汽车正常行驶没有任何危险时,刹车管道22和车轮20连通即原刹车系统正常工作,控制器发出信号后,驱动器19工作推动轴18运动控制摆臂19摆动,刹车管道22和车轮20不连通,储气瓶16和车轮20连通,储气瓶16的气体通入与车轮20相连的管道中,进行紧急刹车,实际加工过程中壳体21为三通泵阀。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测距器1为雷达测距器,这样测量精度和可靠性高,当然本领域人员能够想到测距器1还可以为红外测距传感器、超声波测距传感器等;所述测速器2为车速传感器或GPS测速仪。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报警器6为蜂鸣器、指示灯或LCD显示器,这样警示效果直观且好。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控制器4为单片机,它将测距器1及测速器2测得距离L及速度V进行处理,根据不同情况发出不同的信号以规避撞车事故发生,例如:当速度V为10-20 km/h、距离L为2m时,控制器4发出信号给报警器6,报警器6进行提示或报警,由驾驶员操作车辆自身的减速器或刹车;10-20 km/h、距离L为1.5m时,控制器4输出信号至紧急刹车制动器8,紧急刹车制动器8开启进行制动,同时控制器4输出信号至紧急刹车制动后车提示灯9,紧急刹车制动后车提示灯9打开;如果压力传感器10感应到驾驶员操作车辆自身的减速器或刹车时,控制器4输出信号至减速器,减速器关闭,同时控制器4输出信号至至紧急刹车制动器8,紧急刹车制动器8关闭,另外控制器4输出信号至紧急刹车制动后车提示灯9,紧急刹车制动后车提示灯9关闭;如果车辆自身刹车出故障且前方无障碍物时,驾驶员打开手动刹车开关5,手动刹车开关5控制紧急刹车制动器8开启,控制器4输出信号控制减速器7开启,且紧急刹车制动后车提示灯9开启;当车辆进入弯道、超车或被超车时,驾驶员打开转向开关11, 控制器4输出信号控制减速器7及紧急刹车制动器8关闭。
一种利用上述系统进行行车预警、防撞规避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1)利用测距器1采集汽车与障碍物的距离L,经数据采集处理单元3将处理后信号传递给控制器4;
2)测速器2采集汽车行驶速度V信息,并经数据采集处理单元3将处理后信号传递给控制器(4);
3)控制器4根据距离L及速度V信息处理,输出控制信号至报警器6,报警器6进行提示或报警,由驾驶员操作车辆自身的减速器或刹车;
4)如果驾驶员没有操作车辆自身的减速器或刹车,控制器4输出信号至强制减速器7,由强制减速器7进行减速;
5)如果汽车接近障碍物时,控制器4输出信号至紧急刹车制动器8,紧急刹车制动器8开启进行制动,同时控制器4输出信号至紧急刹车制动后车提示灯9,紧急刹车制动后车提示灯9打开;
6)如果压力传感器10感应到驾驶员操作车辆自身的减速器或刹车时,控制器4输出信号至减速器,减速器7关闭,同时控制器4输出信号至至紧急刹车制动器8,紧急刹车制动器8关闭,另外控制器4输出信号至紧急刹车制动后车提示灯9,紧急刹车制动后车提示灯9关闭;
7)如果车辆自身刹车出故障且前方无障碍物时,驾驶员打开手动刹车开关5,手动刹车开关5控制紧急刹车制动器8开启,控制器4输出信号控制减速器7开启,且紧急刹车制动后车提示灯9开启;
8)当车辆进入弯道、超车或被超车时,驾驶员打开转向开关11, 控制器4输出信号控制减速器7及紧急刹车制动器8关闭。
控制器按下表判断启动报警器或紧急刹车制动器及紧急刹车制动后车提示灯,
以上仅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优选实施例,当然本领域人员能够根据上述上述描述作出许多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行车预警、防撞规避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手动刹车开关(5)、转向开关(11)、用于采集汽车与障碍物距离的测距器(1)、采集汽车行驶速度信息的测速器(2)、用于接收并处理测距器(1)及测速器(2)的测量数据的数据采集处理单元(3)和控制器(4),控制器(4)用于接收数据采集处理单元(3)的信号并输出控制信号至报警器(6)或强制减速器(7)或紧急刹车制动器(8)及紧急刹车制动后车提示灯(9),其中所述测距器(1)设置在汽车车保险杠上,测速器(2)设置在汽车变速箱上,报警器(6)及手动刹车开关(5)设置汽车仪表台上,强制减速器(7)与汽车发动机相连,压力传感器(10)及紧急刹车制动器(8)与汽车刹车管道(22)相连,紧急刹车制动后车提示灯(9)设置汽车后方并与汽车电源相连,转向开关(11)与汽车电源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行车预警、防撞规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紧急刹车制动器(8)包括电磁激励器(14)、刹车泵(24)和制动分泵(12),汽车的刹车管道(22)分别连通制动分泵(12)和刹车泵(24)的油腔(15),电磁激励器(14)连接刹车泵的推杆(13),当推杆(13)推动刹车泵(24)内活塞运动时,活塞将制动油从油腔(15)推到制动分泵(12)进行制动,与刹车泵(24)的油腔(15)相连的刹车管道(22)内设有压力传感器(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行车预警、防撞规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紧急刹车制动器(8)包括壳体(21)、储气瓶(16)和驱动器(19),所述壳体(21)连接汽车的刹车管道(22)、储气瓶(16)和车轮(20),所述驱动器(19)通过推动轴(18)活动连接有中空的摆臂(17),所述摆臂(17)侧壁设有三个通气孔(23),当摆臂(17)摆动时,其中一个通气孔(23)关闭另外两个通气孔(23)相通,刹车管道(22)、储气瓶(16)和车轮(20)能够两两连通,刹车管道(22)内设有压力传感器(10)。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行车预警、防撞规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距器(1)为雷达测距器,所述测速器(2)为车速传感器或GPS测速仪。
5.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行车预警、防撞规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器(6)为蜂鸣器、指示灯或LCD显示器。
6.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行车预警、防撞规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4)为单片机。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行车预警、防撞规避系统,其特征在于:刹车泵为制动三通泵。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行车预警、防撞规避系统,其特征在于:壳体(21)为三通泵阀。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200502584U CN201932143U (zh) | 2011-03-01 | 2011-03-01 | 行车预警、防撞规避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200502584U CN201932143U (zh) | 2011-03-01 | 2011-03-01 | 行车预警、防撞规避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1932143U true CN201932143U (zh) | 2011-08-17 |
Family
ID=444436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200502584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932143U (zh) | 2011-03-01 | 2011-03-01 | 行车预警、防撞规避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1932143U (zh) |
Cited By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139673A (zh) * | 2011-03-01 | 2011-08-03 | 刘太良 | 行车预警、防撞规避方法及行车预警、防撞规避系统 |
CN102323588A (zh) * | 2011-08-29 | 2012-01-18 | 沈阳工业大学 | 倒车雷达自停器 |
CN102390322A (zh) * | 2011-10-20 | 2012-03-28 | 北京百纳威尔科技有限公司 | 具有汽车安全警示功能的移动终端 |
CN102463951A (zh) * | 2011-09-07 | 2012-05-23 |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纵向碰撞缓解系统及控制方法 |
CN102717750A (zh) * | 2012-07-13 | 2012-10-10 | 颜国兵 | 汽车主动示警防追尾装置 |
CN103029666A (zh) * | 2012-12-05 | 2013-04-10 | 慈溪易倍贸易有限公司 | 机动车辆防碰撞安全系统 |
CN103241169A (zh) * | 2013-05-22 | 2013-08-14 | 无锡市崇安区科技创业服务中心 | 一种汽车弯道安全报警器 |
CN103332180A (zh) * | 2013-06-18 | 2013-10-02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用于小型四轮车减速防碰撞系统的减速防碰撞方法 |
CN103434502A (zh) * | 2013-09-04 | 2013-12-11 | 厦门大学 | 基于脑机接口技术的紧急刹车系统 |
CN103522972A (zh) * | 2012-07-04 | 2014-01-22 |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车辆防追尾系统及方法 |
CN103552554A (zh) * | 2013-10-28 | 2014-02-05 | 郝占秋 | 机动车紧急报警并制动停车装置 |
CN109398335A (zh) * | 2018-11-12 | 2019-03-01 | 成都扬发机电有限公司 | 特种车辆的防撞系统 |
-
2011
- 2011-03-01 CN CN2011200502584U patent/CN201932143U/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Cited By (1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139673B (zh) * | 2011-03-01 | 2012-07-04 | 刘太良 | 行车预警、防撞规避方法及行车预警、防撞规避系统 |
CN102139673A (zh) * | 2011-03-01 | 2011-08-03 | 刘太良 | 行车预警、防撞规避方法及行车预警、防撞规避系统 |
CN102323588A (zh) * | 2011-08-29 | 2012-01-18 | 沈阳工业大学 | 倒车雷达自停器 |
CN102463951A (zh) * | 2011-09-07 | 2012-05-23 |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纵向碰撞缓解系统及控制方法 |
CN102390322A (zh) * | 2011-10-20 | 2012-03-28 | 北京百纳威尔科技有限公司 | 具有汽车安全警示功能的移动终端 |
CN103522972A (zh) * | 2012-07-04 | 2014-01-22 |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车辆防追尾系统及方法 |
CN103522972B (zh) * | 2012-07-04 | 2016-03-30 |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车辆防追尾系统及方法 |
CN102717750A (zh) * | 2012-07-13 | 2012-10-10 | 颜国兵 | 汽车主动示警防追尾装置 |
CN103029666A (zh) * | 2012-12-05 | 2013-04-10 | 慈溪易倍贸易有限公司 | 机动车辆防碰撞安全系统 |
CN103241169A (zh) * | 2013-05-22 | 2013-08-14 | 无锡市崇安区科技创业服务中心 | 一种汽车弯道安全报警器 |
CN103332180A (zh) * | 2013-06-18 | 2013-10-02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用于小型四轮车减速防碰撞系统的减速防碰撞方法 |
CN103434502B (zh) * | 2013-09-04 | 2015-12-09 | 厦门大学 | 基于脑机接口技术的紧急刹车系统 |
CN103434502A (zh) * | 2013-09-04 | 2013-12-11 | 厦门大学 | 基于脑机接口技术的紧急刹车系统 |
CN103552554A (zh) * | 2013-10-28 | 2014-02-05 | 郝占秋 | 机动车紧急报警并制动停车装置 |
CN103552554B (zh) * | 2013-10-28 | 2016-06-22 | 郝占秋 | 机动车紧急报警并制动停车装置 |
CN109398335A (zh) * | 2018-11-12 | 2019-03-01 | 成都扬发机电有限公司 | 特种车辆的防撞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139673B (zh) | 行车预警、防撞规避方法及行车预警、防撞规避系统 | |
CN201932143U (zh) | 行车预警、防撞规避系统 | |
CN106157696B (zh) | 基于车-车通信的自车主动避让系统和避让方法 | |
CN106427998B (zh) | 一种高速状态下车辆紧急变道避撞的控制方法 | |
CN208101973U (zh) | 一种智能驾驶辅助避撞系统 | |
CN203093873U (zh) | 一种汽车防追尾控制装置 | |
CN105644557A (zh) | 考虑驾驶员避撞意图的制动和转向辅助系统及方法 | |
CN102785660A (zh) | 车辆防碰撞预警装置 | |
CN203255120U (zh) | 一种商用车安全避撞系统 | |
CN205220593U (zh) | 一种车辆防撞报警系统 | |
CN207510403U (zh) | 一种车辆自动刹车装置 | |
CN103978927A (zh) | 一种基于前向防撞系统的汽车刹车尾灯自动控制系统 | |
CN104751677A (zh) | 车辆碰撞报警方法和系统 | |
CN102642530A (zh) | 智能全自动刹车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
CN103448720A (zh) | 汽车爆胎防追尾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 | |
CN201544854U (zh) | 一种车门开启示警装置 | |
CN102991412A (zh) | 一种汽车紧急制动报警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
CN202879464U (zh) | 防碰撞报警制动系统 | |
CN205554112U (zh) | 误踩油门智能防撞主动控制系统 | |
CN204472885U (zh) | 汽车转弯工况下的自主安全控制系统 | |
CN202987119U (zh) | 一种汽车防撞系统 | |
CN214985317U (zh) | 一种用于汽车全方位防碰撞智能控制系统 | |
CN201208956Y (zh) | 爆胎防追尾的控制系统 | |
CN105469640A (zh) | 汽车防追尾碰撞预警装置及方法 | |
CN203299380U (zh) | 超声波汽车防撞系统以及汽车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817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207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