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915194U - 开口装置、开口装置组件及提花机 - Google Patents
开口装置、开口装置组件及提花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1915194U CN201915194U CN2010206619474U CN201020661947U CN201915194U CN 201915194 U CN201915194 U CN 201915194U CN 2010206619474 U CN2010206619474 U CN 2010206619474U CN 201020661947 U CN201020661947 U CN 201020661947U CN 201915194 U CN201915194 U CN 20191519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ook
- electromagnet
- shedding motion
- line
- sw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Lifetim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pports Or Holders For Household Us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开口装置,包括内板和至少一个可上下移动的线钩,所述内板上端安装有电磁铁,内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枢轴,所述枢轴位于电磁铁的一侧;所述线钩上端具有背向电磁铁延伸的第一钩,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摆钩,所述摆钩数目与线钩数目相同,每一个摆钩与一个线钩相配合;所述摆钩上端套装在枢轴上并可绕枢轴旋转,摆钩下端可固定线钩使其无法向下移动;在电磁铁通电具有磁性后,所述摆钩下端可被电磁铁吸引朝电磁铁移动;第一弹性复位装置,可随着摆钩下端朝电磁铁移动而产生弹性力,该弹性力可使摆钩下端回复至未移动前的位置。本实用新型中的开口装置降低了电磁铁的功率及能耗,提高了电磁铁的效率。其生产、安装都更加容易。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开口装置、开口装置组件及提花机。
背景技术
织物通常由经线和纬线编织而成。在织机上,如要实现经、纬纱的交织必须按照一定的规律将经纱分成上下两层,以形成纬纱穿过的通道,也就是梭口,纬纱引入梭口后,两层经纱再根据交织规律上下交替位置,形成新的梭口,纬线再次穿过梭口,如此反复循环的运动称为开口运动,简称开口。开口运动是由开口机构来完成的。开口机构具有两个作用,一是使综框(或综线)做升降运动,以将全幅经纱分开形成梭口;另一个作用则是根据织物组织所要求的交织规律,控制综框的升降顺序。
开口机构需要适应多品种化和高速化生产的需要,应具有结构简单、性能可靠、调节方便和管理容易的特点。需要做到梭口开清、综框运动平稳、开口时间与梭口高度准确、经纱摩擦与张力小。
中国专利97117446.0公开了一种开口机构可动竖钩的选择方法及装置。竖钩9在靠近顶端设置一个侧面凸缘9a,提刀10与凸缘9a相互作用使得提刀10可推动竖钩9在下死点位置与上死点位置之间移动。在上死点位置,设置一个弹性阻挡件,该弹性阻挡件包括一根杆20和一个压缩弹簧23。弹性阻挡件用于缓冲竖钩9的惯性力,并在竖钩9朝下死点位置移动初始时,对竖钩9施加一定的启动力。该专利中虽然能够解决竖钩9向上运动时的惯性缓冲问题,并能够提供向下推动竖钩9的力。但是,弹性阻挡件(20,23)设置在竖钩9的上方,弹性阻挡件的阻挡力施加在竖钩9的顶端。提刀10对竖钩9的作用力也是施加在竖钩9上靠近顶端的位置。因此,在竖钩9向上移动至与杆23接触开始,竖钩9就开始受到两个均作用在竖钩9顶端附近的作用力。当杆20的阻挡力作用在竖钩9顶端时,而提刀10对竖钩9的作用力仅仅是作用在竖钩9的一侧时,两个力的作用会使得竖钩9下端失去平衡,而容易向外侧(图中的A方向)翘出,竖钩9下端无法保持平稳,导致偏离方向。竖钩9的下端连接着综线8,竖钩9下端的晃动会影响综线8的位置,难以满足对提花机的高度精确性要求。
中国专利97117446.0所公开的技术方案中,在竖钩9移动至上死点位置时,使用选择装置15使竖钩9保持在上死点位置。该选择装置15中部套装在一个枢轴18上,上部臂15b与电磁铁16之间安装有一个压缩弹簧19,下部臂16a可勾住竖钩9上的另一凸缘9b。上部臂15b可受电磁铁16吸引而朝电磁铁16运动。电磁铁16内设置有两个线圈,分别与一个选择装置15相互作用。在竖钩9向上移动过程中,竖钩9推动选择装置15的力必须克服压缩弹簧19的作用力才能使其被选择装置15勾住。由于枢轴18设置在选择装置15中部,压缩弹簧19和竖钩9分别在枢轴18上下两侧与选择装置15作用,因此既导致选择装置15长度过长。而且,选择装置15位于竖钩9外侧,在选择装置15外侧必须留出足够的运动空间。以上问题导致整个装置体积过大,难以满足开口机构小型化、精确化的要求。
电磁铁16用于吸引上部臂15b,因此,电磁铁的有效长度也仅与上部臂15b长度相当。如果电磁铁16长度与整个选择装置15长度相当,将会导致选择装置15无法工作。
现有技术中的开口机构的另一个缺点是功率高、能耗高。
选择装置15套装于枢轴18处为圆形,其面对电磁铁16的一面设置有一段第一弧形段15c,电磁铁16上也设置一段第二弧形段16a与第一弧形段15c相对设置。
影响电磁铁效率的另一个因素是被吸引的对象与电磁铁的距离。距离大小将对电磁铁的效率影响非常大。尤其是开口机构这种精确化的机械设备中,更需要控制精度。而在中国专利97117446.0中,在选择装置15设置的第一弧形段15c与电磁铁16的第二弧形段16a相对设置;这就要求在上部臂15b朝电磁铁16运动,第一弧形段15c绕枢轴18转动过程中,第一弧形段15c处与第二弧形段16a处的距离仍能保持一致。但由于选择装置和电磁铁距离最近的部位是弧形的形状,导致两者距离很难做到精确控制。首先是生产要求高,要求生产过程对弧形段的控制非常精确;其次是安装要求精度高,安装时需要两段弧形段能够精确配合。这无疑也提高了生产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节能的提花机开口组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开口装置,包括内板和至少一个可上下移动的线钩,所述内板上端安装有电磁铁,内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枢轴,所述枢轴位于电磁铁的一侧;所述线钩上端具有背向电磁铁延伸的第一钩,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摆钩,所述摆钩数目与线钩数目相同,每一个摆钩与一个线钩相配合;所述摆钩上端套装在枢轴上并可绕枢轴旋转,摆钩下端可固定线钩使其无法向下移动;在电磁铁通电具有磁性后,所述摆钩下端可被电磁铁吸引朝电磁铁移动;第一弹性复位装置,可随着摆钩下端朝电磁铁移动而产生弹性力,该弹性力可使摆钩下端回复至未移动前的位置。
优选地是,所述摆钩的上端与电磁铁相对的一面沿厚度方向为平面。
优选地是,所述摆钩与电磁铁相对的一面沿摆钩厚度方向均为平面。
优选地是,所述的第一弹性复位装置为第一压缩弹簧,所述第一压缩弹簧位于摆钩下端朝电磁铁移动的运动路线上,并可随着摆钩下端的运动而被压缩产生弹性力。
优选地是,所述的线钩设置有朝电磁铁方向延伸的第二钩;所述摆钩下端设置有背向电磁铁的开口;所述的开口与第二钩相配合,使得摆钩下端可固定线钩而使线钩无法向下移动。
优选地是,所述的第一弹性复位装置为第一压缩弹簧,所述第一压缩弹簧位于摆钩下端朝电磁铁移动的运动路线上,并可随着摆钩下端的运动而被压缩产生弹性力;所述第一压缩弹簧位于开口下方。
优选地是,所述线钩下端设置有阻挡件,所述阻挡件朝电磁铁方向延伸;内板上设置有第二弹性复位装置,第二弹性复位装置随着阻挡件的移动而产生弹性变形力,该弹性变形力可使阻挡件回复至未移动前的位置。
优选地是,所述第二弹性复位装置设置于阻挡件的移动路线上,并随着阻挡件的移动而产生弹性变形力,该弹性变形力可使阻挡件回复至未移动前的位置。
优选地是,所述的第二弹性复位装置为压缩弹簧、片弹簧或扭簧中的一种。
优选地是,所述阻挡件为第三钩、杆或板中的一种。
优选地是,所述第二弹性复位装置为片弹簧,片弹簧数目为两个;两个片弹簧位于两个线钩之间,每个片弹簧第一端固定连接于内板上,第二端位于一个阻挡件的运动路线上,所述阻挡件为第三钩。
优选地是,所示的内板边缘处设置有突出于内板的导向板,所述的线钩移动时,第二钩至少一部分路径是在导向板与摆钩之间移动。
优选地是,内板上设置有导向槽,所述线钩设置有凸缘;所述凸缘与导向槽相配合,使线钩沿着导向槽移动。
优选地是,所述摆钩下端设置有背向电磁铁的开口;所述的线钩设置有固定框,所述固定框上设置有通孔,所述开口可与通孔相配合固定线钩,使线钩无法向下移动。
优选地是,所示的内板边缘处设置有突出于内板的导向板,所述的线钩移动时,所述通孔至少一部分路径是在导向板与摆钩之间移动。
优选地是,内板上设置有导向槽,所述固定框与导向槽相配合,使线钩沿着导向槽移动。
优选地是,所述的枢轴数目为两个,分别设置在电磁铁两侧,所述的摆钩数目为两个,分别设置于电磁铁两侧,每个摆钩可转动地套装于一个枢轴上。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开口装置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6至10个前述的开口装置,6至10个开口装置依次并排设置并连接,两侧分别设置一个外板。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提花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前述的开口装置组件。
本实用新型中的提花机开口装置,枢轴设置在摆钩的上端而不是中部,可以在不增加组件整体长度的情况下而增加电磁铁的长度,降低了电磁铁的功率及能耗,提高了电磁铁的效率。摆钩面对电磁铁的一面沿厚度方向为平面,电磁铁也只需设置一个平面与摆钩的平面相配合,使得其生产、安装都更加容易。第二弹性复位装置在线钩下端对线钩施加作用力,与提刀在上端对线钩施加作用力相配合,且提刀与第二弹性复位装置对线钩的作用力方向相反并分别位于线钩左右两侧,在两个作用力作用于线钩时,更容易保持线钩的平衡,而不会造成线钩晃动,尤其不会造成线钩下端晃动,确保整个提综操作平稳、精确。摆钩下端在受到线钩压迫时朝电磁铁方向移动,更节约空间,也使得本实用新型的体积可以更加小型化。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开口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开口装置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的开口装置上半部分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的内板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实施1的摆钩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的摆钩的正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1的线钩的正视示意图。
图8为图7中的线钩的左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的片弹簧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2的开口装置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3中的线钩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1中的线钩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的开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的开口装置上半部分放大示意图。如图2、图3所示,开口装置100,包括内板101。
开口装置100下侧设置有两个线钩400。两个线钩400分列左右两侧。每个线钩400均可在提刀(图中未示出)的作用下自下向上运动。每个线钩400上端设置有背向电磁铁200延伸的第一钩401,第一钩401与一个提刀相配合,在提刀向上运动时,通过推动第一钩401而推动线钩400向上运动。线钩400上端还设置有朝电磁铁200方向延伸的第二钩402。第二钩402位于第一钩401上方。
每个线钩400下端还设置有朝电磁铁200延伸的第三钩403。内板101上设置有两个片弹簧602,并列设置在内板101上,并位于两个线钩400之间。每个片弹簧602第一端6021固定连接在内板101上,第二端6022伸出并位于其中一个第三钩403的运动路线上。在第三钩403向上运动过程中,其会推动片弹簧602第二端6022而使片弹簧602产生弹性力,该弹性力具有使第三钩403向下运动的趋势。未受到第三钩403推动前,两个片弹簧602的第二端6022位于同一水平高度上。
两个线钩400下端分别与一根绳索404的一端连接。绳索404绕过一个第一导轮701,第一导轮701可转动地安装于导轮架700上端。导轮架700下端还可转动地安装有第二导轮702。提综线703绕过第二导轮702。提综线702两端部分别连接一个插头钩704。插头钩704用于将经线(图中未示出)提升至指定位置。
内板101上端部安装有电磁铁200。电磁铁200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枢轴102。
开口装置100中上部设置有两个摆钩300,两个摆钩300分列电磁铁200左右两侧。每个摆钩300上端301可转动地安装在其中一个枢轴102上,摆钩300可绕枢轴102转动。每个摆钩300朝向电磁铁200的一面的第一段303沿厚度方向为平面。电磁铁200上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凸块201,每个凸块201位于电磁铁200与其中一个摆钩300之间。每个凸块201与摆钩300第一段303相对的一面202也是平面。由于电磁铁300的第一段303为平面、凸块201的一面202也是平面,在安装时,可非常容易地控制两个平面之间的距离,提高了安装的精度,并且安装也更方便。
在电磁铁200通电产生磁性后,每个摆钩300下端304均可被电磁铁200吸引朝电磁铁200移动。在每个摆钩300下端304移动的路线上,分别设置有一个第一压缩弹簧601。每个摆钩300下端304朝电磁铁200移动时会压缩其中一个第一压缩弹簧601,使第一压缩弹簧601产生弹性力,该弹性力具有可使摆钩300下端回复至未移动前位置的趋势。
每个摆钩300下端设置有一个背向电磁铁200设置的开口305。在每个线钩400向上运动过程中,当每个第二钩402运动至与其中一个摆钩300下端304相接触时,将推动摆钩300下端304向电磁铁200移动。摆钩300下端304移动后压缩第一压缩弹簧601。第二钩402运动至开口305处时,嵌入开口305内,摆钩300下端勾住第二钩402。第一压缩弹簧601对摆钩300下端304的弹性力可使摆钩300下端304牢固勾住线钩400,使线钩400无法向下移动。此时,提刀也无需再推动线钩400向上运动。图2和图3中,右侧的线钩400与摆钩300相互勾住。如需摆钩300解除对线钩400的保持力以使线钩400向下移动时,提刀推动线钩400继续向上移动,如图2、图3所示的左侧的线钩400是向上移动后的状态。此时,使电磁铁200通电具有磁性,其可以吸引摆钩300下端304向电磁铁200移动,移动后的摆钩300下端304无法勾再勾住第二钩402,摆钩300不再限制线钩400向下移动,此时线钩400可向下移动。解除提刀对线钩400向上的推动力,线钩400可在片弹簧602的弹性力作用下向下移动。
内板101上端部设置有两个突出于内板101的导向板103,两个导向板103分别设置在电磁铁200左右两侧。在线钩400向上运动过程中,每个导向板10可对其中一个线钩400起到导向作用,以防止线钩400偏离方向。导向板103的长度与摆钩300长度相当,设置在摆钩300一侧,可允许线钩400上端在导向板103与摆钩300之间上下移动。每个导向板103和一个摆钩300组合与一个线钩400相配合,在线钩400向上移动时,摆钩200下端受到第一压缩弹簧601的反作用力,该作用力传递至线钩400,具有推动线钩400向外侧(即图中的左侧或右侧)移动的趋势,导向板103可阻挡线钩400向外侧移动,防止线钩400偏离方向。
图4所示为内板结构示意图,如图2、图3和图4所示,内板101上设置有两个枢轴102,两个枢轴102分列电磁铁200左右两侧。内板101上还设置有两个导向槽104,分别设置在一个线钩400的运动轨迹上。导向槽104的长度稍大于线钩400的运动行程,用于对线钩400运动过程中进行导向,防止线钩400偏离方向。每个导向槽104与其中一个线钩400相配合。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的摆钩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中的摆钩的正视图。如图2、图、图5和图6所示,摆钩300上端301设置有通孔302,通孔302套装在枢轴102上,摆钩300可绕枢轴102转动。摆钩300朝向电磁铁200的一面第一段303沿厚度方向为平面,在图5的正视图中,该第一段303平面投影为一条直线。第一段303长度为h,具体数值可依实际工作要求确定。
图7为线钩的正视示意图。图8为图7中的线钩的左视图。如图2、图3、图7和图8所示,每个线钩400还设置有两个凸缘405。凸缘405与图4所示的内板101的导向槽104相配合,每个线钩400向上或向下移动时,其中一个凸缘405在导向槽104内上下移动,这样线钩400上下的运动就比较平稳,不会偏离方向,可提高提升经线的精度。
图9为片弹簧的结构示意图。如图9所示,片弹簧602具有第一端6021和第二端6022。如图2、图3所示,两个片弹簧602并列设置。每个片弹簧602的第一端6021固定连接在内板101上,每个片弹簧602的第二端6022位于同一水平高度上,以使两个线钩400的第二钩402在向上运动至同一高度时受到片弹簧602的第二端6022的阻挡。
本实用新型中所使用的“上”、“下”、“左”、“右”,均是为清楚介绍本实用新型而使用的相对概念。
实施例2
开口装置组件,如图10所示,8个实施例1中的开口装置100依次并列设置,两侧分别设置一个外板(801,802)。使用螺栓(8031,8032,8033)将两个外板(801,802)和8个开口装置100连接为一体。
实施例2中的开口装置组件安装于提花机上,用于提升经线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中的开口装置,由于使摆钩300上端301钩挂在枢轴102上,而不是中部钩挂在枢轴102上,因此,可在不增加开口装置长度的情况下,增加电磁铁200的有效长度。电磁铁200长度增加后,其上可缠绕的线圈圈数增多。线圈越多,线圈的电阻越大,电磁铁的功率就越低。本申请实用新型人经过计算,在使用相同长度的开口装置时,且电磁铁使用相同规格的线圈,中国专利97117446.0中电磁铁的线圈的电阻为600欧姆;本实用新型中的电磁铁线圈电阻为1000欧姆。以使用15V电压电源计算,实施例2中的开口装置组件的功率为(15×15×8)/1000=1.8W。中国专利97117446.0中的8个开口机构的功率为W2=(15×15×8)/600=3W。本实用新型中的每个开口装置可比中国专利97117446.0中开口机构节能40%。一般的提花机上,均设置有几百个开口装置组件,且24小时运转,以此计算,每年可节省电能非常多。
实施例3
其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线钩400设置有固定框406,线钩400镶嵌在固定框406内,固定框406两侧的边缘(4061,4062)突出于线钩400。固定框406两侧的边缘(4061,4062)替代实施例1中的凸缘405与导向槽104相配合。固定框406上设置有通孔407,通孔407替代实施例1中的第二钩402与开口305相配合。当通孔407运动至开口305处时,通孔407可被开口305勾住。
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仅用于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并不构成对权利要求范围的限制,本领域内技术人员可以想到的其他实质上等同的替代,均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内。
Claims (19)
1.开口装置,包括内板和至少一个可上下移动的线钩,所述内板上端安装有电磁铁,内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枢轴,所述枢轴位于电磁铁的一侧;所述线钩上端具有背向电磁铁延伸的第一钩,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摆钩,所述摆钩数目与线钩数目相同,每一个摆钩与一个线钩相配合;所述摆钩上端套装在枢轴上并可绕枢轴旋转,摆钩下端可固定线钩使其无法向下移动;在电磁铁通电具有磁性后,所述摆钩下端可被电磁铁吸引朝电磁铁移动;
第一弹性复位装置,可随着摆钩下端朝电磁铁移动而产生弹性力,该弹性力可使摆钩下端回复至未移动前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摆钩的上端与电磁铁相对的一面沿厚度方向为平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摆钩与电磁铁相对的一面沿摆钩厚度方向均为平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弹性复位装置为第一压缩弹簧,所述第一压缩弹簧位于摆钩下端朝电磁铁移动的运动路线上,并可随着摆钩下端的运动而被压缩产生弹性力。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线钩设置有朝电磁铁方向延伸的第二钩;所述摆钩下端设置有背向电磁铁的开口;所述的开口与第二钩相配合,使得摆钩下端可固定线钩而使线钩无法向下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开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弹性复位装置为第一压缩弹簧,所述第一压缩弹簧位于摆钩下端朝电磁铁移动的运动路线上,并可随着摆钩下端的运动而被压缩产生弹性力;所述第一压缩弹簧位于开口下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钩下端设置有阻挡件,所述阻挡件朝电磁铁方向延伸;内板上设置有第二弹性复位装置,第二弹性复位装置随着阻挡件的移动而产生弹性变形力,该弹性变形力可使阻挡件回复至未移动前的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开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性复位装置设置于阻挡件的移动路线上,并随着阻挡件的移动而产生弹性变形力,该弹性变形力可使阻挡件回复至未移动前的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开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弹性复位装置为压缩弹簧、片弹簧或扭簧中的一种。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开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件为第三钩、杆或板中的一种。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开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性复位装置为片弹簧,片弹簧数目为两个;两个片弹簧位于两个线钩之间,每个片弹簧第一端固定连接于内板上,第二端位于一个阻挡件的运动路线上,所述阻挡件为第三钩。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示的内板边缘处设置有突出于内板的导向板,所述的线钩移动时,第二钩至少一部分路径是在导向板与摆钩之间移动。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口装置,其特征在于,内板上设置有导向槽,所述线钩设置有凸缘;所述凸缘与导向槽相配合,使线钩沿着导向槽移动。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摆钩下端设置有背向电磁铁的开口;所述的线钩设置有固定框,所述固定框上设置有通孔,所述开口可与通孔相配合固定线钩,使线钩无法向下移动。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开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示的内板边缘处设置有突出于内板的导向板,所述的线钩移动时,所述通孔至少一部分路径是在导向板与摆钩之间移动。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开口装置,其特征在于,内板上设置有导向槽,所述固定框与导向槽相配合,使线钩沿着导向槽移动。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枢轴数目为两个,分别设置在电磁铁两侧,所述的摆钩数目为两个,分别设置于电磁铁两侧,每个摆钩可转动地套装于一个枢轴上。
18.开口装置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6至10个权利要求1-17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开口装置,6至10个开口装置依次并排设置并连接,两侧分别设置一个外板。
19.提花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8所述的开口装置组件。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206619474U CN201915194U (zh) | 2010-12-14 | 2010-12-14 | 开口装置、开口装置组件及提花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206619474U CN201915194U (zh) | 2010-12-14 | 2010-12-14 | 开口装置、开口装置组件及提花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1915194U true CN201915194U (zh) | 2011-08-03 |
Family
ID=444150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0206619474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915194U (zh) | 2010-12-14 | 2010-12-14 | 开口装置、开口装置组件及提花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1915194U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002788A (zh) * | 2010-12-14 | 2011-04-06 | 上海超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开口装置、开口装置组件及提花机 |
CN103352287A (zh) * | 2013-07-25 | 2013-10-16 | 涟水天宫云锦织造有限公司 | 云锦织机大纤的电磁式提拉装置 |
CN105155076A (zh) * | 2015-09-25 | 2015-12-16 | 浙江慧林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 电子提花机的电磁阀组件 |
CN107237022A (zh) * | 2017-06-28 | 2017-10-10 | 上海超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新型开口装置、开口装置组件及提花机 |
-
2010
- 2010-12-14 CN CN2010206619474U patent/CN201915194U/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002788A (zh) * | 2010-12-14 | 2011-04-06 | 上海超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开口装置、开口装置组件及提花机 |
CN102002788B (zh) * | 2010-12-14 | 2013-12-25 | 上海超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开口装置、开口装置组件及提花机 |
CN103352287A (zh) * | 2013-07-25 | 2013-10-16 | 涟水天宫云锦织造有限公司 | 云锦织机大纤的电磁式提拉装置 |
CN105155076A (zh) * | 2015-09-25 | 2015-12-16 | 浙江慧林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 电子提花机的电磁阀组件 |
CN105155076B (zh) * | 2015-09-25 | 2017-04-12 | 浙江慧林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 电子提花机的电磁阀组件 |
CN107237022A (zh) * | 2017-06-28 | 2017-10-10 | 上海超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新型开口装置、开口装置组件及提花机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1990807U (zh) | 开口机构、开口机构组件及提花机 | |
CN102002788B (zh) | 开口装置、开口装置组件及提花机 | |
CN201915194U (zh) | 开口装置、开口装置组件及提花机 | |
CN101435125A (zh) | 电子提花机电磁阀选综装置 | |
CN201473686U (zh) | 带浮式绣花功能的无梭织机 | |
CN102206887B (zh) | 一种经线开口选择机构的助吸方法和装置 | |
CN210975019U (zh) | 一种变磁阻磁悬浮引纬装置 | |
CN105803622A (zh) | 一种综框固定式开口方法及其内置机械装置 | |
CN106868680B (zh) | 一种平衡综框静力、惯性力的开口机 | |
CN202415818U (zh) | 单动式电子提花机钢绳内切驱动低冲击高速开口机构 | |
CN203602833U (zh) | 用于圆织机的提花机构 | |
RU190338U1 (ru) | Устройство управления перемещением нитей электронной жаккардовой машины | |
CN208791887U (zh) | 一种布动起毛装置及布动起毛装置动力机构 | |
CN201459326U (zh) | 一种能形成三个经纱位置的电子提花选纱装置 | |
CN102505291A (zh) | 碳纤维织机送经张力控制装置 | |
EP2524073A2 (en) | Selection device for the shed-forming device of a weaving machine | |
CN101580993A (zh) | 能形成三个经纱位置的电子提花选纱装置 | |
CN205802648U (zh) | 一种并纱张力控制装置 | |
CN207031648U (zh) | 开口装置、开口装置组件及提花机 | |
CN2797394Y (zh) | 回转式多臂开口装置 | |
CN220952359U (zh) | 一种遮阳网经编机梳栉摆动装置 | |
CN215517816U (zh) | 一种可行成双织口的电子纺织多臂机 | |
CN2695463Y (zh) | 提花通丝定位装置 | |
CN2440050Y (zh) | 电子提花选针机构 | |
CN108774773A (zh) | 穿经机自动分绞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803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31225 |
|
RGAV | Abandon patent right to avoid re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