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914133U - 车辆用座椅收容构造 - Google Patents

车辆用座椅收容构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914133U
CN201914133U CN2010206574168U CN201020657416U CN201914133U CN 201914133 U CN201914133 U CN 201914133U CN 2010206574168 U CN2010206574168 U CN 2010206574168U CN 201020657416 U CN201020657416 U CN 201020657416U CN 201914133 U CN201914133 U CN 2019141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t
mentioned
vehicle
upspringing
side e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20657416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松岛辰太郎
中岛尚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ssan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ssan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ssan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ssan Motor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9141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914133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辆用座椅收容构造,其可以使座椅收容状态下的美观性提高,得到良好的乘客室内的外观品质。在设置于车辆(1)的乘客室(2)内的后座(3)上,设置弹起机构(10),使座椅坐垫(12)的侧端部(12a),位于从乘客室的内侧壁(5a)向乘客室内侧方向凸出形成的后轮罩(6)的上表面部(6d)。另外,弹起机构(10)使后座的座椅坐垫(12),在被弹起的座椅收容状态下,就座面(12b)与乘客室(2)的内侧壁(5a)相对,在弹起前的座椅使用状态下,侧端面(12c)与内侧壁接近。而且,在座椅坐垫(12)的收容状态下,与弹起前的座椅使用状态的位置相比,侧端面的位置更向后轮罩的上表面部接近移动。

Description

车辆用座椅收容构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在车辆的座椅部中使用的车辆用座椅收容构造。
背景技术
当前,作为车辆的座椅部,已知在乘客室内设置可折叠的后座的结构(参照专利文献1)。
在这种结构中,构成为在不使用后座的情况下,将该后座的座椅靠背部以与座椅坐垫部重合的方式进行折叠,向乘客室内侧壁侧弹起而被收容。
成为使该后座弹起时的转动中心的铰链轴部,设置在从上述乘客室内侧壁侧向车厢内内侧方向凸出形成的后轮罩的上方部分处。
该铰链轴部在车辆前后方向上沿轴延伸设置方向而设置,使固定在构成上述后座的座椅坐垫部的侧壁侧端面上的转动片部件以该铰链轴为转动中心进行转动。
在按照这种方式构成的现有的车辆用座椅收容构造中,在上述座椅靠背部以向车辆前方倾倒而与座椅坐垫部重合的方式折叠,或者向车辆后方倾倒的状态下,以上述铰链轴部为转动中心,向乘客室内侧壁侧弹起,使该座椅坐垫部的座面与内侧壁相对而被收容。
以上述铰链轴部为转动中心,使紧固在上述后座的座椅坐垫部上的上述转动片部件,向上述乘客室的内侧壁侧方向弹起。
在位于上述内侧壁侧的上述座椅坐垫的侧端部处,在与上述后轮罩的上表而部分离,而且也与上述内侧壁分离的位置上,设定上述铰链轴部的转动中心。
因此,在弹起并转动时,对于座椅坐垫部的座椅厚度尺寸、及折叠后的座椅靠背部的厚度尺寸,即使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干涉,也可 以防止该干涉。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3806368号
实用新型内容
但是,在这种现有的车辆用座椅收容构造中,在上述后座弹起后的收容状态下,与该座椅坐垫的厚度尺寸对应地,由于转动使座椅坐垫的侧端面向上述后轮罩的上表面部的上方移动。
因此,在上述座椅坐垫的侧端面和上述后轮罩的上表面部之间形成间隙,存在使外观品质下降等问题。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用座椅收容构造,其可以使座椅收容状态下的美观性提高,得到良好的乘客室内的外观品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辆用座椅收容构造,其在座椅坐垫上设置有弹起机构,该弹起机构使设置于车辆的乘客室内的座椅部的侧端部,位于从该乘客室的内侧壁向该乘客室内方向凸出形成的车轮罩的上表面部上。
该弹起机构使该座椅部的座椅坐垫,在被弹起的座椅收容状态下,该座椅坐垫的座面部与上述乘客室的内侧壁相对,并且在弹起前的座椅使用状态下,上述座椅坐垫的侧端面与上述内侧壁接近。
而且,车辆用座椅收容构造的特征在于,使上述座椅坐垫的侧端面,在座椅坐垫被弹起的座椅收容状态下,与弹起前的座椅使用状态的该侧端面位置相比,位于更接近上述车轮罩的上表面部的位置。
实用新型的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利用上述弹起机构,使上述座椅坐垫在弹起的座椅收容状态下,与弹起前的该侧端面位置相比,上述侧端面与上述车轮罩的上表面部更接近。
因此,在座椅收容状态下,可以将上述座椅坐垫的侧端面和上述车轮罩的上表面部的间隙设定得较小。
因此,可以使座椅收容状态下的美观性提高,得到良好的乘客 室内的外观品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收容构造,将弹起机构与通常的铰链部相比较,与沿图2中B-B线的位置相当的位置处的示意剖面图、以及说明要部的结构的A部的放大图。
图2是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收容构造,说明整体结构的后座的分解斜视图。
图3是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收容构造,表示座椅收容状态的车厢内的局部剖面斜视图。
图4是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收容构造,沿图3中C-C线的位置处的剖面图。
图5是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收容构造,表示作为弹起前状态的座椅使用状态的车厢内的局部剖面斜视图。
图6是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收容构造,沿图5中D-D线的位置处的剖面图。
图7是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收容构造,说明座椅收容状态下的弹起机构的结构的斜视图。
图8是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收容构造,说明座椅收容状态下的弹起机构的结构的局部透过正视图。
图9是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收容构造,说明座椅收容中途状态下的弹起机构的结构的斜视图。
图10是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收容构造,说明座椅收容中途状态下的弹起机构的结构的局部透过正视图。
图11是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收容构造,说明座椅使用状态下的弹起机构的结构的斜视图。
图12是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收容构造,说明座椅使用状态下的弹起机构的结构的局部透过正视图。
图13是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收容构造,说明座椅收容状态下的各部件的位置的弹起机构的分解斜视图。
图14是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收容构造,说明座椅使用状态下的各部件的位置的弹起机构的分解斜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基于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收容构造。
图1至图14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收容构造的图。
首先,从整体的结构进行说明,作为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收容构造,如图2所示,在车辆1的乘客室2内,设置有作为座椅部的后座椅3。
另外,从位于该乘客室2内的车宽方向左、右两侧的侧板部件5向乘客室2的内侧方向,凸出形成有作为车轮罩的后轮罩6。
另外,在该乘客室2的地板部4上表面,设置有前、后锁扣部件4a、4b。
另外,作为上述后座椅3的主要结构,具有:框架部件7,其与上述后轮罩6相邻配置,安装并支撑在上述前、后锁扣部件4a、4b以及上述后轮罩6的座面部6a、6b、6c上;弹起机构10,其弹起收容上述框架部件;以及座椅坐垫12及座椅靠背坐垫13等,它们构成乘客的就座部分。
其中,作为框架部件7的主要结构,具有:座椅坐垫框架部件8,其被在上表面侧形成有就座面12b的上述座椅坐垫12覆盖;以及座椅靠背框架部件9,其经由轴部8a、8a可转动地设置在该座椅坐垫框架部件8的后端部上。
该座椅靠背框架部件9由上述座椅靠背坐垫13覆盖,该上述座椅靠背坐垫13具有折叠后与上述就座面12b相对的靠背面13a。
另外,在该座椅坐垫12的侧端部12a上,设置有弹起机构10,其位于从该乘客室2的侧板部件5的内侧壁5a向乘客室2内方向凸出形成的后轮罩6的上表面部6d上。
本实施方式的弹起机构10,如图1中实线以及双点划线所示构 成为,使设置于该座椅坐垫框架部件8上的上述座椅坐垫12的侧端部12a,在弹起后的座椅收容状态以及弹起前的座椅使用状态下,均位于上述侧板部件5的后轮罩6的上表面部6d侧。
该弹起机构10构成为,在弹起前的座椅使用状态下,该座椅座垫12的上述侧端部12a的侧端面12c,如图1中双点划线所示,与上述内侧壁5a接近。
另外,该弹起机构10构成为,如图1中实线所示,在座椅座垫12被弹起的座椅收容状态下,上述座椅坐垫12的侧端面12c,位于与弹起前的座椅使用状态相比更接近上述后轮罩6的上表面部6d的位置。
即,该弹起机构10具有:合计4根的不均等的连杆部件21、22及23、24,它们以长度不同的2根为一组,在车辆前、后分为2组;以及前、后侧托架部件25、26,它们紧固在上述后轮罩6的座面部6a、6b及6c上,与上述各连杆部件21、22及23、24的一端侧21a、22a及23a、24a可自由转动地轴连接。
另外,在该弹起机构10中,如图13及图14所示,设置有前、后座椅侧托架部件27、28,它们与上述各连杆部件21、22及23、24的另一端侧21b、22b及23b、24b可自由转动地轴连接。
上述前、后座椅侧托架部件27、28隔着一定间隔而平行地紧固在沿车辆前、后方向呈长条形状的平行连结构造部件50上。
该平行连结构造部件50具有“コ”字状平面50e,其沿车宽方向的垂直剖面形状为大致弓形状,前、后侧端部50a、50b附近的宽度较大。
另外,上述前、后座椅侧托架部件27、28以如下方式紧固,即,它们在该“コ”字状平面50e的长条方向上,从前、后侧端部50a、50b的下表面侧沿大致正交的铅垂方向而与该平行连结构造部件50成为一体。
另外,在上述车辆前、后方向上成对的一组连杆部件21、23,如图13及图14所示,在正视图中呈大致“く”字状。
另外,该一组连杆部件21、23,在使凹状部分朝向车辆外侧方 的状态下,经由轴部件29、29对一端侧21a、23a进行轴支撑。
该轴部件29、29构成为,将在轴向上具有一定的长度方向尺寸L11、L11的间隔部29b、29b,设置在一端侧21a、23a和上述前、后座椅侧托架部件25、26的轴承部之间,在组装后的状态下,如图9所示,分别形成大致一定尺寸L11、L11的间隙。
另外,对于在上述车辆前、后方向上成对的各连杆部件22、24,通过插入轴部件31、31而将一端侧22a、24a轴支撑在上述前、后座椅侧托架部件25、26的轴承部上。
该轴部件31、31构成为,将在轴向上具有与上述轴部件29的尺寸L11相比较小的尺寸L12、L12的间隔部31b、31b,设置在上述一端侧22a、24a和上述前、后座椅侧托架部件25、26的轴承部之间,在组装后的状态下,如图9所示,分别形成大致一定尺寸L12、L12的间隙。
另外,可自由转动地安装的上述各连杆部件21、23及22、24的另一端侧21b、23b及22b、24b,分别经由间隔轴部件30、30以及轴部件32、32,与上述前、后座椅侧托架部件27、28连结。
另外,如图7所示构成为,与上述前、后侧托架部件25、26的安装部分之间的尺寸L1相比,一端侧21a、23a之间的尺寸L3较窄。
另外,通过将上述各连杆部件21、23安装前、后侧托架部件25、26上的位置,与连杆部件22、24相比位于车宽方向外侧,从而彼此不会发生干涉,将上述平行连结构造部件50连结为,可以沿车宽方向以大致钟摆状摆动。
另外,在上述车宽方向内侧,车辆前、后方向上的一对连杆部件22、24上,如图13及图14所示设置有卡止凸部22c、24c,其在正视图中呈大致曲柄状,在大致中央部下表面侧朝向下方而凸出设置。
上述卡止凸部22c、24c构成为,如图1中双点划线所示,在座椅使用状态下,与支撑轴部29b、29b抵接,如图11或图12所示,使向车辆车宽方向外侧的转动停止。
上述支撑轴部30c、30c,如图13及图14所示构成为,呈圆柱 形状,从向上述连杆部件21、23的另一端侧21b、23b插入的间隔轴部件30、30一体延伸设置而形成,通过向上述连杆部件21、23的另一端侧21b、23b插入,而向上述平行连结构造部件50的内侧面50c、50d侧凸出设置,使车辆前后方向位置成为与上述卡止凸部22c、24c相对的位置。
另外,利用柱状的间隔轴部件30、30以及轴部件29、29、31、31及32、32,如图7所示构成为,与上述前、后侧托架部件25、26的轴承部之间的尺寸L1以及前、后座椅侧托架部件27、28之间的尺寸L4相比,连杆部件22、24之间的尺寸L2较小,而且,与该尺寸L2相比,上述连杆部件21、23之间的尺寸L3更小。
而且,如图8所示,上述连杆部件22、24的各两端22b、22a及24b、24a的轴间尺寸L5构成为,与上述连杆部件21、23的各两端21b、21a及23b、23a之间的轴间尺寸L6相比较长。
因此,如图1中实线位置所示,在被弹起的座椅收容状态下,各间隔轴部件30、30的间隔部30b、30b的外周面与上述各卡止凸部22c、24c抵接。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上述前、后侧托架部件25、26上对上述各连杆部件21、23的一端侧21a、23a进行轴支撑的转动轴、和对上述各连杆部件22、24的一端侧22a、24a进行轴支撑的转动轴之间的尺寸L7设定为,与对上述各连杆部件21、23的另一端侧21b、23b进行轴支撑的转动轴、和对上述各连杆部件22、24的另一端侧22b、24b进行轴支撑的转动轴之间的尺寸L8相比较大。
另外,在该弹起机构10中,在与另一端侧22b、24b及21b、23b分别可自由转动地连结的上述前、后座椅侧托架部件27、28上,一体地连结有将长度方向向车辆前后方向延伸设置的平行连结构造部件50。
另外,利用该平行连结构造部件50,如图1中双点划线所示,在作为使用状态的弹起前状态下,从下方支撑上述座椅坐垫12的就座面12b中位于车宽方向外侧的侧端面12c附近的下表面侧。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设置于上述平行连结构造部件50 上的“コ”字状平面50e,将分别与上述各连杆部件22、24及21、23的另一端侧22b、24b及21b、23b可自由转动地连结的上述前、后座椅侧托架部件27、28,连接为一体。
另外,在该弹起机构10中,如实线所示,在被弹起的收容状态下,使上述另一端侧22b、24b及21b、23b分别向乘客室2内方向移动。
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上述弹起机构10的连杆部件21、23的轴间尺寸L6,与连杆部件22、24的轴间尺寸L5相比设定得较小,所以由平行连结构造部件50支撑的上述座椅坐垫12的侧端部12a连结为,可以一边沿着上方为凹状的弯曲轨迹移动,一边在侧视图中向车宽方向以大致钟摆状摆动。
如上述所示,成为下述结构,即,使位于上述座椅坐垫12的就座面12b的车宽方向外侧的侧端面12c移动,以与上述使用状态的情况相比,与上述后轮罩6的上表面部6d接近。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上述座椅坐垫12的侧端面12c与位于其下表面侧的上述平行连结构造部件50的“コ”字状平面50e一起,被平行连结辅助部件51支撑而平行,该平行连结辅助部件51从下方卡合安装在使长度方向沿着车辆前后方向的长条平板状的支撑板部件52上。
该平行连结辅助部件51,如图13所示,使铅垂方向剖面形状成为朝向下方呈凹状的剖面大致半圆状,如图7所示,前、后端部的内侧面51a、51a,分别与从上述连杆部件21、23的另一端侧21b、23b凸出设置的上述间隔轴部件30、30的支撑轴部30c、30c嵌合,上述连杆部件21、23的另一端侧21b、23b之间和上述平行连结构造部件50的前、后座椅侧托架部件27、28之间,在车辆前后方向上连结。
另外,在该平行连结辅助部件51上,从上方覆盖安装支撑板部件52。
该支撑板部件52构成为,与上述平行连结构造部件50的“コ”字状平面50c一起,从下方使上述长条平板状部分O的上表面侧以面状与上述座椅坐垫12的侧端部12a抵接,利用比较宽的面积支撑 侧端面12c附近。
另外,在该座椅坐垫框架部件8的下表面侧,安装朝向车辆下方凸出设置的脚部件14,其可以以脚转动部14a为转动中心而进出。
另外,在上述平行连结构造部件50的下表面侧、和紧固于上述后轮罩6的座面部6a上的前侧托架部件25之间,如图13及图14所示,经由各支柱托架部件61、62以及球头连杆部件63、64,插入气体减振器部件60。
该气体减振器部件60,如图7及图8所示构成为,通过伸长而在各前、后侧托架部件25、26以及前、后座椅侧托架部件27、28之间,向使车厢内侧端部之间沿上下方向分离的方向施加一定的保持力,维持座椅弹起后的上述座椅收容状态。
另外,如图9及图10所示,在弹起中途,向伸长方向施加预紧力,作为辅助弹起动作的助力装置起作用,并且,在将后座椅3取出的中途状态下,利用设置于该气体减振器部件60内部的省略图示的缓冲机构的作用,防止因自重引起的与后座椅3自身的移动相伴的急剧落下,作为吸收冲击的减振器起作用。
另外,如图11及图12所示,通过收缩,使各前、后侧托架部件25、26以及前、后座椅侧托架部件27、28之间的各车厢内侧端部,成为沿上下方向接近的状态,将上述后座椅3稳定地保持为使用状态。
在该使用状态下,如图1所示,内置在上述脚部件14中的省略图示的锁止机构,与前、后锁扣部件4a、4b中至少任一个卡合,使该气体减振器部件60保持收缩的状态。
另外,在该使用状态下,如图1中双点划线或者图5、图6及图11、图12所示,构成为使平行连结构造部件50的面延伸设置方向为大致水平,并且,位于上述乘客室2的外侧的连杆部件21、23,与位于乘客室2内侧的连杆部件22、24在车辆前后方向上重叠,直至接近大致水平的状态,向车宽方向外侧倾倒。
内置于上述脚部件14中的省略图示的锁止机构构成为,设置有专用舌片部件,通过将该专用舌片部件拉出,从而将与上述前、后锁 扣部件4a、4b之间的卡合解除。
另外,上述座椅靠背框架部件9构成为,使用省略图示的专用杆部件,将上述轴部8a、8a作为转动中心,向车辆前方方向倾倒,上述座椅靠背坐垫13的靠背面13a,与上述座椅坐垫12的就座面12b以相对的状态重合。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为在上述座椅靠背坐垫13的靠背面13a与上述座椅坐垫12的就座面12b以相对的状态重合的状态下,在被弹起的图1所示的座椅收容状态时,使用省略图示的收容状态固定用的固定舌片部件,将该后座椅3固定在上述侧板部件5的内侧壁5a上。
下面,说明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收容构造的作用效果。
在按照这种方式构成的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收容构造中,如图1中实线所示,在利用上述弹起机构10将上述座椅坐垫12弹起的座椅收容状态下,与以双点划线表示的弹起前状态即使用状态相比,上述侧端面12c更接近上述后轮罩6的上表面部6d。
为了进行该比较,对于图1中左侧的实线所表示的通常的由单轴支撑,使用具有1根转动臂部件111的铰链部件110的车辆用座椅103的收容构造,通过从以双点划线表示的使用状态,向车厢内侧壁方向弹起,成为座椅收容状态,从而座椅坐垫112的侧端面112c与后轮罩106的上表面部106d分离。
因此,如果将形成在上述座椅坐垫112的侧端面112c和上述后轮罩106的上表面部106d之间的间隙的高度方向尺寸h1,与图1中右侧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座椅坐垫收容构造相比较,则该尺寸变大(尺寸h1>h2),对于图1中右侧所示的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收容构造,可以减少至图中尺寸h2。
因此,如图3及图4所示,在座椅收容状态下,间隙与通常的利用由单轴支撑的1根转动臂部件111构成的车辆用座椅收容构造相比较小,可以提高美观性,得到良好的乘客室2内的外观品质。
另外,上述弹起机构10具有长度不同的不均等的2组、4根连杆部件21、23及22、24。
其中,位于车宽方向车辆外侧的连杆部件21、23,与位于内侧的连杆部件22、24相比较短(参照图8中L5>L6),而且由于所设置的各轴部件29、29及31、31的轴向尺寸不同,所以不会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发生干涉,例如如图12所示,可以移动至重叠的位置。
因此,在图1中双点划线所表示的座椅使用状态下,如图5及图6所示,座椅坐垫12的就座面12b成为水平状态,并且,上述平行连结构造部件50以及支撑板部件52,成为大致水平位置,如图11及图12所示,在上述连杆部件21、23之间的内侧位置处,上述连杆部件22、24重复地进入而紧凑地重叠,因此空间效率良好。
因此,上述连杆部件22、24的另一端侧22b、24b,与连杆部件21、23的另一端侧21b、23b相比,在车辆高度方向上可以移动至较低的位置,可以使上述座椅坐垫12的侧端面12c,位于上述侧板部件5的内侧壁5a的附近。
在该座椅使用状态下,如图12所示,连杆部件22、24的卡止凸部22c、24c,同时与上述轴部件29、29的间隔部29b、29b的各外周面抵接,使轴部件29、29发挥作为止动器的作用。
如上述所示,在由2组、4根连杆部件21~24构成的本实施方式的弹起机构10中,上述卡止凸部22c、24c与上述轴部件29、29的间隔部29b、29b的各外周面抵接,可以将从上述座椅坐垫12施加的来自上方的负载,经由上述前、后侧托架部件25、26,向上述后轮罩6传递。
另外,与图1中左侧的实线所表示的通常的悬臂的铰链构造相比,可以使用于负载传递的轴部件29、29,位于上述平行连结构造部件50的大致正下方,即使乘客在该后座椅3的任意部位,例如内侧壁5a附近就座,也可以将就座面12b保持水平。
另外,如果从图5及图6所示的弹起前状态即座椅使用状态,成为图3及图4所示的座椅收容状态,则上述连杆部件22、24的另一端侧22b、24b,与连杆部件21、23的另一端侧21b、23b相比,在车辆高度方向上,移动至较高的位置,使上述座椅坐垫12的侧端面12c,移动至上述后轮罩6的上表面部6d的附近位置。
此时,不会如通常由单轴支撑,具有1根转动臂部件111的构造所示,单方向地与后轮罩106的上表面部106d分离,而是使上述座椅坐垫12的侧端部12a,一边沿着上方为凹状的弯曲轨迹移动,一边在侧视图中向车宽方向以大致钟摆状进行摆动,移动至上述后轮罩6的上表面部6d的附近位置。
而且,如图7及图8所示构成为,通过使间隔轴部件30、30的间隔部30b、30b的外周面与连杆部件22、24的卡止凸部22c、24c抵接,使上述连杆部件21~24的移动停止,从而使间隔轴部件30、30发挥作为止动器的作用。
另外,内置于上述脚部件14中的省略图示的锁止机构构成为,设置有专用舌片部件,通过将该专用舌片部件拉出,而将与上述前、后锁扣部件4a、4b之间的卡合解除。
下面,以将后座椅3从座椅使用状态弹起并收容的动作为中心,说明与该收容动作相伴的作用效果。
上述座椅靠背框架部件9,使用省略图示的专用杠杆部件,以上述轴部8a、8a为转动中心,向车辆前方方向倾倒,使上述座椅靠背坐垫13的靠背面13a与上述座椅坐垫12的就座面12b以相对的状态重合,使上述后座椅3弹起。
在此情况下,首先,上述座椅靠背框架部件9,通过使用设置于后座椅3上的省略图示的专用杠杆部件,以上述轴部8a、8a为转动中心,向车辆前方方向倾倒,从而使上述座椅靠背坐垫13的靠背面13a,与上述座椅坐垫12的就座面12b以相对的状态重合。
然后,将内置于上述脚部件14中的省略图示的锁止机构的专用舌片部件拉出,解除与上述前、后锁扣部件4a、4b之间的卡合。
此时,上述气体减振器部件60从收缩的状态放开,利用上述2组、4根连杆部件21~24,使设置于座椅坐垫框架部件8上的平行连结构造部件50以及平行连结辅助部件51,从图9及图10所示的中间状态,直至成为图7及图8所示的收容状态,利用该气体减振器部件60向座椅弹起方向推压,而不会发生碰撞。
另外,即使操作人员向上述座椅坐垫12以及座椅靠背坐垫13 施加力,由于上述座椅侧前、后托架部件25、26,利用平行连结构造部件50的“コ”字状平面50e以及平行连结辅助部件51一体地连结,所以不会因挠性变形而使转动摩擦增大,在向上方移动时,可以顺利地移动。
另外,由于位于车宽方向车辆外侧的上述连杆部件21、23,与位于内侧的连杆部件22、24相比较短,而且所设置的各轴部件29、29及31、31的轴向尺寸不同,所以不会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发生干涉,可以移动至重叠位置。
而且,由于作为侧端部12a向后轮罩6的上表面部6d的附近位置移动的轨迹,侧端部12a一边沿上方为凹状的弯曲轨迹移动,一边在侧视图中向车宽方向内侧以大致钟摆状进行摆动,所以移动距离较短,没有多余距离。
如果成为图7及图8所示的收容状态,则上述气体减振器部件60的座椅弹起力,在上述连杆部件22、24的卡止凸部22c、24c,与上述间隔轴部件30、30的间隔部30b、30b的外周面抵接时,作为按压力起作用。
如上述所示,上述气体减振器部件60产生的座椅弹起力,如图3及图4所示,成为将上述后座椅3的座椅坐垫12以及座椅靠背坐垫13保持为起立状态的力,该座椅弹起力作为使沿车辆上下方向向连杆部件22、24的另一端侧22b、24b的下方潜入的上述间隔部30b、30b的外周面的移动停止的力起作用。
在本实施方式中,进一步使用省略图示的收容状态固定用的上述固定舌片部件,将该后座椅3固定在上述侧板部件5的内侧壁5a上,并且即使不使用辅助器具,也可以利用上述气体减振器部件60,使上述后座椅3本身直立。
因此,可以进一步可靠地保持图1中实线所表示的收容状态。
如上述所示,利用以长度尺寸不同、不均等的方式构成的2种、2组共4根上述连杆部件21、22及23、24,可以使设置于座椅坐垫框架部件8上的平行连结构造部件50以及平行连结辅助部件51,从图儿及图12所示的座椅使用状态、图9及图10所示的中间状态, 直至成为图7及图8所示的座椅收容状态,可以顺利且高效地移动。
因此,通过对将上述各连杆部件21、22及23、24的端部21a、21a~24b、24b轴连接的轴的位置进行设定,可以使复杂地被支撑的后座椅3可动,而实现期望的移动轨迹。
另外,由于可以较短且高效地设定移动轨迹,所以可以将弹起机构10小型化,可以提高设计上的自由度,而且,可以得到良好的外观品质。
另外,上述平行连结构造部件50以及平行连结辅助部件51,与将上述连杆部件21~24的另一端部21b~24b分别可自由转动地连结的前后座椅侧前、后托架部件25、26,在车辆前后方向上连结为一体。
因此,设置于后座椅3的座椅坐垫12上的就座面12b的侧端面12c,在乘客就座时不会松垮,并且,可以容易地进行后座椅3的弹起操作,以及就座状态即座椅使用状态下的向上述地板部4锁止的锁止操作等。
另外,由于在后座椅3的座椅坐垫12的侧端面12c处,构成上述弹起机构10的任意的连杆部件21~24,一部分或者全部被隐藏,所以进一步使得外观品质良好。
而且,覆盖上述平行连结辅助部件51的支撑板部件52以及平行连结构造部件50,与将上述连杆部件21~24的另一端部21b~24b分别可自由转动地连结的前后座椅侧前、后托架部件25、26,在车辆前后方向上连结为一体,成为大致同一个面。
因此,进而在设置于座椅坐垫12上的就座面12b的侧端面12c附近,不会产生高度不平感,可以得到良好的乘坐感觉。
以上,参照附图,详细记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但具体的结构并不限于本实施方式,不脱离本实用新型主旨的程度上的设计变更,包含在本实用新型中。
即,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弹起机构10构成为具有长度不同的各2根,前后2组、合计4根的不均等的连杆部件21、22及23、24,但并不特别地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1组、或者大于或等于3组的多 组。
另外,对于各两端22b、22a及24b、24a的轴间尺寸L5、和上述连杆部件21、23的各两端21b、23a及23b、23a之间的轴间尺寸L6的尺寸设定以及尺寸比例设定,只要是使上述座椅坐垫12的侧端面12c,在座椅坐垫12被弹起的座椅收容状态下,与弹起前的座椅使用状态的该侧端面12c的位置相比,位于更接近上述后轮罩6的上表面部6d的位置即可,形状、数量以及材质不特别地限定。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弹起机构中,作为连结构造部件,具有:平行连结构造部件50,其位于上述座椅坐垫的侧端部12a的下表面侧,具有“コ”字状平面50e;以及平行连结辅助部件51,其跨越与该平行连结构造部件50的前、后侧端部50a、50b一体地紧固的前、后座椅侧托架部件27、28之间,在车辆前后方向上连结为一体,以防止松垮,但并不特别地限于此,例如,只要是为了防止松垮而将位于前、后的连杆部件21、23之间、或者连杆部件22、24之间、或者另一端侧21b、22b的成对的各轴之间、或者另一端侧23b、24b的成对的各轴之间连结的连结构造部件,则利用任何形状、数量以及材质的组合而构成均可以。
工业实用性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作为座椅部而使用后座椅3,但并不特别地限于此,也可以在具有三排座椅的车辆的位于车辆前后方向大致中央的中央座椅等,任何位置的座椅部的收容构造中使用,也可以作为在车宽方向左、右的至少任一个方向上使用的车辆用座椅收容构造而应用。

Claims (3)

1.一种车辆用座椅收容构造,其设置有弹起机构,该弹起机构使设置于车辆的乘客室内的座椅部的侧端部,位于从该乘客室的内侧壁向该乘客室内方向凸出形成的车轮罩的上表面部,在该座椅部的座椅坐垫被弹起的座椅收容状态下,该座椅坐垫的座面部与所述乘客室的内侧壁相对,并且在弹起前的座椅使用状态下,所述座椅坐垫的侧端面与所述内侧壁接近,
其特征在于,
座椅坐垫被弹起的座椅收容状态下,所述弹起机构使所述座椅坐垫的侧端面在与弹起前的座椅使用状态的该侧端面位置相比,位于与所述车轮罩的上表面部接近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座椅收容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起机构具有2组4根连杆部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用座椅收容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起机构具有连结构造部件,其位于所述座椅坐垫的侧端部下表面侧,跨越车辆前后方向上成对的部件之间而连结,以防止松垮。 
CN2010206574168U 2009-12-08 2010-12-08 车辆用座椅收容构造 Expired - Lifetime CN201914133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278249A JP5045737B2 (ja) 2009-12-08 2009-12-08 車両用シート収納構造
JP2009-278249 2009-12-08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914133U true CN201914133U (zh) 2011-08-03

Family

ID=442857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206574168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914133U (zh) 2009-12-08 2010-12-08 车辆用座椅收容构造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5045737B2 (zh)
CN (1) CN20191413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25645A (zh) * 2019-07-02 2022-02-08 提爱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座椅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16526U (zh) * 1989-06-30 1991-02-19
JPH04114830U (ja) * 1991-03-27 1992-10-09 池田物産株式会社 シートのレグ取付構造
JPH11208334A (ja) * 1998-01-23 1999-08-03 Tachi S Co Ltd 車両用横跳ね式折り畳みシート
JP4967625B2 (ja) * 2006-11-30 2012-07-04 トヨタ車体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25645A (zh) * 2019-07-02 2022-02-08 提爱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座椅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045737B2 (ja) 2012-10-10
JP2011121380A (ja) 2011-06-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905209B1 (en) Vehicle
CN102076522B (zh) 车辆用座椅
CN101746296A (zh) 车座
CN101557961A (zh) 车辆座椅
CN102862535B (zh) 车辆用保险杠构造
CN103842208A (zh) 车辆用座椅
CN102059965A (zh) 车辆用座椅系统
CN104723935A (zh) 多用途车辆
KR101295087B1 (ko) 하이브리드 전기차의 서브 프레임 마운팅 구조
US20210001946A1 (en) Tilting structure of mobility device and mobilit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EP3623270A1 (en) Tilted vehicle
CN101987587A (zh) 车辆用座椅的座椅靠背构造
CN202378941U (zh) 一种汽车转向管柱
CN201914133U (zh) 车辆用座椅收容构造
CN100556486C (zh) 娱乐装置
CN102476656A (zh) 车身后部构造
CN102596637A (zh) 头枕支杆以及主动头枕
CN202294372U (zh) 一种出租车专用副驾驶座椅
CN213921364U (zh) 一种露营车结构
CN219789959U (zh) 一种汽车座椅连接支架
CN110606157B (zh) 一种折叠电动车的电动模块与车架模块的通用接口机构
CN105923090B (zh) 可折叠电动车及其车架
CN213292257U (zh) 轮式机器人的驻车机构
CN204915389U (zh) 座垫骨架组件及汽车后排座椅
CN215361698U (zh) 一种摩托车减震车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