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887293U - 转接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转接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887293U
CN201887293U CN2010202519000U CN201020251900U CN201887293U CN 201887293 U CN201887293 U CN 201887293U CN 2010202519000 U CN2010202519000 U CN 2010202519000U CN 201020251900 U CN201020251900 U CN 201020251900U CN 201887293 U CN201887293 U CN 2018872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or
terminal
conducting
relay
power supp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2025190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宇
杨胜合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xconn Kunshan Computer Connector Co Ltd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xconn Kunshan Computer Connector Co Ltd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xconn Kunshan Computer Connector Co Ltd,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xconn Kunshan Computer Connec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02025190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887293U/zh
Priority to US12/960,582 priority patent/US8033869B1/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8872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887293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31/00Coupling parts supported only by co-operation with counterpart
    • H01R31/06Intermediate parts for linking two coupling parts, e.g. adapter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转接连接器,包括组接一体的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所述第一连接器包括第一绝缘本体和收容于第一绝缘本体的若干第一导电端子,所述第二连接器包括第二绝缘本体和收容于第二绝缘本体的若干第二导电端子,所述第一导电端子设有与第二导电端子电性连接的板状中继端,所述若干第一导电端子中至少有一个第一导电端子冲压有与多个第二导电端子电性连接的板状中继端。所述第一导电端子体与多个第二导电端子电性连接的板状中继端,可以实现转接连接器中相同功能端子的共用;同时,板状中继端结构也可以更好地通过配置冲压路径来实现不同接口的转接和吸收配接误差。

Description

转接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电连接器,尤指一种实现不同接口间转接的转接连接器。
【背景技术】
资讯电子设备的小型化之风盛行,也牵动着电连接器接口领域的敏感神经。SATA(Serial Advanced Technology Attachment,串行高级技术附件)标准是SATA国际标准组织推出的用作主机板和大量储存装置之间的数据传输接口,因其具有支持热插拔、传输速度快、执行效率高等技术优势得以不断普及壮大,目前已成为硬盘存储领域的主流接口。继推出22Pin的标准SATA接口后,SATA国际标准组织又推出了面向1.8寸硬盘市场的Micro SATA接口,以适应市场的小型化需要。
然而,在主板端的标准SATA接口尚未更新前,如果要使用Micro SATA接口的1.8寸硬盘的话,则需要提供一个标准SATA至Micro SATA转接连接器。现有手段主要是将两个电连接器通过一块电路板相连,并在电路板中进行端子脚位转换以实现转接,但是成本相对较高,小型化亦有不便;也有将两个电连接器配置成一体的转接连接器,但是,其端子尾部的接脚转换部分的设计和排布同样比较复杂,制造上也有很大的不便。
鉴于此,实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转接连接器,以克服上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接连接器,该转接连接器具有优化的端子设计及便捷的制造性。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转接连接器,包括组接一体的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所述第一连接器包括第一绝缘本体和收容于第一绝缘本体的 若干第一导电端子,所述第二连接器包括第二绝缘本体和收容于第二绝缘本体的若干第二导电端子,所述第一导电端子设有与第二导电端子电性连接的板状中继端,所述若干第一导电端子中至少有一个第一导电端子冲压有与多个第二导电端子电性连接的板状中继端。
所述第一导电端子包括排列于同一直线上的第一电源端子体和第一信号端子,所述第二导电端子包括第二电源端子和第二信号端子,所述第一信号端子和第二信号端子一一对应电性连接,而所述若干第一电源端子体中至少有一个第一电源端子体与多个第二电源端子电性连接。
所述与多个第二电源端子电性连接的第一电源端子体成型于一块板材上并具有一体的第一电源中继端和分叉的第一电源对接端。
所述转接连接器具有分别与多个第二电源端子电性连接的三个第一电源端子体,每一个第一电源端子体的第一电源中继端均较第一电源对接端更向第一信号端子偏移,且最远离第一信号端子的第一电源端子体呈L形以使所述三个第一电源端子体整体呈矩形。
所述第一电源中继端呈扁平状,所述第二电源端子具有与第一电源中继端弹性抵接的弹性第二电源中继端。
所述第一连接器具有基面及自基面向前凸伸的两块舌板,所述第一电源端子体和第一信号端子分别设置于该两块舌板上。
所述第二连接器具有三对第二电源端子,且每一对第二电源端子电性连接于同一个第一电源端子体,所述第一连接器具有对应所述三对第二电源端子的三个第一电源端子体,且每一个第一电源端子体均具有三个分叉的第一电源端子对接端。
所述第一连接器可供标准SATA接口的对接连接器配接,所述第二连接器可供Micro SATA接口的对接连接器配接。
所述与多个第二导电端子电性连接的第一导电端子体具有板平面,所述板状中继端位于板平面上,所述第一导电端子体还具有冲压出所述板平面的固定凸部。
所述与多个第二导电端子电性连接的第一导电端子体的板状中继端在端子排列方向上形成有配合多个第二导电端子而产生的偏距。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转接连接器具有以下优点:所述第一导电端子体具有与多个第二导电端子电性连接的板状中继端,以此实现转接连接器中相同功能端子的共用;同时,板状中继端结构也可以更好地通过配置冲压路径来实现不同接口的转接和吸收配接误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转接连接器的立体组合图;
图2为图1中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分离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图2中第一导电端子和第二导电端子进一步分离的立体分解图;
图4为图1中第一导电端子和第二导电端子的立体组合图;
图5为图1中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于另一角度分离的立体分解图;
图6为标准SATA和Micro SATA中的端子定义。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为一种转接连接器300,包括可供标准SATA接口(串行高级串行技术附件)的插头连接器对接的第一连接器100和可供Micro SATA接口(微型串行高级技术附件)的插座连接器对接的第二连接器200。所述第一连接器100包括第一绝缘本体11和收容于第一绝缘本体11的若干第一导电端子13,所述第二连接器200包括第二绝缘本体21和收容于第二绝缘本体21的若干第二导电端子23,所述第一连接器100和第二连接器200通过组装合为一体并具有朝相反方向延伸的对接部(未标示)。
请参阅图6,所示为标准SATA和Micro SATA的端子定义的比较表,其中标准SATA包括信号序列和电源序列,电源序列中除了供应三组不同电压的电源端子外,还有间隔不同组电源端子的接地端子和多个供后期扩展的预留配置端子;而Micro SATA系为标准SATA小型化过程中的一个适应版本,其具有与标准SATA一致的信号序列,但是去除了其电源序列中的一组供应12V电压的电源端子。此外,标准SATA和Micro SATA由于接口本身的定义不同,在相同性质的电源端子间具有偏距。
请参阅图1至图3,所述第一连接器100具有基面111及自基面111向前凸伸 并共线的两块舌板113,所述第一导电端子13包括排列于同一直线上的第一电源端子体131和第一信号端子133,且所述第一电源端子体131和第一信号端子133分别设置于该两块舌板113上。所述第二导电端子23包括第二电源端子231和第二信号端子233,所述第一信号端子133和第二信号端子233一一对应电性连接,而所述第一导电端子13具有三个第一电源端子体131(请结合图6,包括最靠近第一信号端子133的适用3.3V的第一电源端子体1312、适用接地的第一电源端子体1314及适用5V的第一电源端子体1316),且每一个第一电源端子体131均通过冲压成型于一块板材的板平面上并具有一体的扁平状第一电源中继端1311(即板状中继端)和三个分叉的第一电源对接端1313,所述每个第二电源端子231均具有弹性的第二电源中继端2311,板状的第一电源中继端1311同时供两个第二电源中继端2311弹性抵接(即所述三个第一电源端子体分别与多个第二电源端子电性连接)。此外,第一电源端子体131上还冲压有凸出板平面的固定凸部1315,以满足扁平状整体冲压的第一电源端子体131与第一绝缘本体11的固持。
由于转接连接器300中第一连接器100和第二连接器200的分离设计,可以简化转接连接器300的制造工艺;同时,其中冲压形成的板状第一电源中继端1311可以更好地通过配置冲压路径,如所述三个第一电源端子体131均呈阶梯状,它们的中继端较对接端更向第一信号端子133偏移,此可以很轻松的形成连接多个第二电源端子231而产生的偏距(即所述与多个第二导电端子电性连接的第一导电端子体的板状中继端在端子排列方向上形成有配合多个第二导电端子而产生的偏距),而处于第一电源端子体131最外端的5V第一电源端子体1316更是呈L形,使得三个第一电源端子体131整体大致为矩形,更大程度地简化料带的冲压设计,进而实现转接连接器300中相同功能端子的共用;而且本第一电源中继端1311的一体的板状结构也可以很好地吸收与第二电源中继端2311的制造和配接误差,增加转接连接器300的制造性和良率。
请参阅图2和图5,所述第二连接器200具有基部211、自基部211向前凸伸的两个收容部213以及自基部211向后凸伸形成的第二配接部215,所述第二电源中继端2311和第二信号中继端(未标示)显露于第二配接部215中。所述第一连接器100相应地设有与第二配接部215配合的第一配接部115及显露于第一 配接部115的第一电源中继端1311和第一信号中继端(未标示),所述扁平状第一电源中继端1311一侧用以与弹性的第二电源中继端2311抵接,另一侧则被形成于第一配接部115的抵靠部117所支持。
请参阅图4并结合图6,所述第二连接器200除去了5V电压外侧的三个端子(P7至P9),保留三对第二电源端子231(P1至P6),且每一对第二电源端子231电性连接于同一个第一电源端子体131;所述第一连接器100除去了5V电压外侧的六个端子(P13至P15的12V电压在Micro SATA接口中已经取消,保留没有意义,P10至P12主要作隔离12V电压且位于最外延,可以取消),保留对应所述三对第二电源端子231的三个第一电源端子体131,且每一个第一电源端子体131均具有三个分叉的第一电源端子对接端1313。本转接连接器300通过标准SATA和Micro SATA两种转接接口的比较,去除了接口转接过程中已经退化及不再必需的端子,跳出了转接器必然保留接口端子的迷思,在保证转接功能的同时,提高了制造效率、降低了制造成本。
综上所述,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不应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如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电源端子体131均具有三个分叉的第一电源端子对接端1313,事实上,根据需要设置若干分叉或者不设置分叉亦可达成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此外,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电源端子体131均具有与多个第二电源中继端2311抵接的第一电源中继端1311,其实仅有一个同样可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即凡是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及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转接连接器,包括组接一体的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所述第一连接器包括第一绝缘本体和收容于第一绝缘本体的若干第一导电端子,所述第二连接器包括第二绝缘本体和收容于第二绝缘本体的若干第二导电端子,所述第一导电端子设有与第二导电端子电性连接的板状中继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第一导电端子中至少有一个第一导电端子冲压有供多个第二导电端子弹性抵接的板状中继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接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端子包括排列于同一直线上的第一电源端子体和第一信号端子,所述第二导电端子包括第二电源端子和第二信号端子,所述第一信号端子和第二信号端子一一对应电性连接,而所述若干第一电源端子体中至少有一个第一电源端子体与多个第二电源端子电性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接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与多个第二电源端子电性连接的第一电源端子体成型于一块板材上并具有一体的第一电源中继端和分叉的第一电源对接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接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连接器具有分别与多个第二电源端子电性连接的三个第一电源端子体,每一个第一电源端子体的第一电源中继端均较第一电源对接端更向第一信号端子偏移,且最远离第一信号端子的第一电源端子体呈L形以使所述三个第一电源端子体整体呈矩形。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接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源中继端呈扁平状,所述第二电源端子具有与第一电源中继端弹性抵接的弹性第二电源中继端。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转接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器具有基面及自基面向前凸伸的两块舌板,所述第一电源端子体和第一信号端子分别设置于该两块舌板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转接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器具有三对第二电源端子,且每一对第二电源端子电性连接于同一个第一电源端子体,所述第一连接器具有对应所述三对第二电源端子的三个第一电源端子体,且每一个第一电源端子体均具有三个分叉的第一电源端子对接端。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转接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器可供标准SATA接口的对接连接器配接,所述第二连接器可供Micro SATA接口的对接连接器配接。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接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与多个第二导电端子电性连接的第一导电端子体具有板平面,所述板状中继端位于板平面上,所述第一导电端子体还具有冲压出所述板平面的固定凸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转接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与多个第二导电端子电性连接的第一导电端子体的板状中继端在端子排列方向上形成有配合多个第二导电端子而产生的偏距。
CN2010202519000U 2010-07-08 2010-07-08 转接连接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8872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2519000U CN201887293U (zh) 2010-07-08 2010-07-08 转接连接器
US12/960,582 US8033869B1 (en) 2010-07-08 2010-12-06 Electrical adaptor having opposite mating portion with different terminal pins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2519000U CN201887293U (zh) 2010-07-08 2010-07-08 转接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887293U true CN201887293U (zh) 2011-06-29

Family

ID=441848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20251900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887293U (zh) 2010-07-08 2010-07-08 转接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8033869B1 (zh)
CN (1) CN201887293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66025A (zh) * 2011-12-12 2013-06-19 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插座连接器、插头连接器、连接器组件以及手持电子装置
CN103427189A (zh) * 2012-05-18 2013-12-04 凡甲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插座连接器
CN103779679A (zh) * 2012-10-18 2014-05-07 禾昌兴业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393921B1 (en) * 2011-12-09 2013-03-12 Chant Sincere Co., Ltd. Receptacle connector
CN102931538B (zh) * 2012-09-06 2018-10-02 连展科技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连接器结构
TWM488127U (zh) * 2014-04-15 2014-10-11 Bing Xu Prec Co Ltd 電連接器組合
SG11201610424XA (en) * 2014-06-13 2017-01-27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 Electrical connector
US9787041B1 (en) * 2016-04-08 2017-10-10 Greenconn Corporation High frequency electrical connector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663434B1 (en) 2002-07-26 2003-12-16 Hon Hai Precision Ind. Co., Ltd. Extender for interconnecting male connector and female connector
US6887108B2 (en) * 2002-08-01 2005-05-03 Hon Hai Precision Ind. Co., Ltd. Electrical adapter
US6648695B1 (en) * 2002-08-09 2003-11-18 Hon Hai Precision Ind. Co., Ltd. Electrical adapter for connecting connectors of different interface
US6830483B1 (en) * 2003-09-23 2004-12-14 Hon Hai Precision Ind. Co., Ltd. Cable assembly with power adapter
US6964585B2 (en) * 2004-03-04 2005-11-15 Hon Hai Precision Ind. Co.,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surge suppressing device
CN201138712Y (zh) * 2008-01-04 2008-10-22 东莞市华亚塑胶五金有限公司 电脑电源线束总成二合一连接器
CN201178176Y (zh) * 2008-02-29 2009-01-07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201285976Y (zh) * 2008-07-02 2009-08-05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组件
CN201576796U (zh) * 2009-11-24 2010-09-08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66025A (zh) * 2011-12-12 2013-06-19 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插座连接器、插头连接器、连接器组件以及手持电子装置
CN103427189A (zh) * 2012-05-18 2013-12-04 凡甲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插座连接器
CN103779679A (zh) * 2012-10-18 2014-05-07 禾昌兴业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103779679B (zh) * 2012-10-18 2015-10-21 禾昌兴业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8033869B1 (en) 2011-10-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887293U (zh) 转接连接器
US8944853B2 (en) Retractable universal serial bus connector and retractable connector
CN203589409U (zh) 连接器适配器
CN201303084Y (zh) 电连接器组件
US8523610B2 (en) Connector for multiple interface connection standards
EP3497751B1 (en) Connector with anchoring power pin
CN103427183A (zh) 卡缘连接器
CN202444086U (zh) 连接器
US7566227B2 (en) Computer system with riser card
CN202004280U (zh) 电连接器
US20160268713A1 (en) Connector to secure asolid state device in an off motherboard location
CN201975548U (zh) 可相互对接的新型接触件
CN201601287U (zh) 电连接器
CN203445278U (zh) 插头连接器及插座连接器
CN202523879U (zh) 接头模块及其公接头与母接头
US20080268700A1 (en) Electronic device connector system
CN104283080B (zh) 信号连接器结构
CN201533092U (zh) 混装型连接器
CN102214878A (zh) 电源连接器及电源连接器组合
CN201149913Y (zh) 电连接器结构
US8202105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floating contact
KR20160057150A (ko) 탈부착이 가능한 셀탭 커넥터
CN201966421U (zh) Mini sas标准接口子连接器
CN102347063B (zh) 储存装置及制造储存装置的方法
CN202473257U (zh) 一种双面可插u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629

Termination date: 2019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