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846244U - 臭氧高压电源 - Google Patents
臭氧高压电源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1846244U CN201846244U CN2010202550111U CN201020255011U CN201846244U CN 201846244 U CN201846244 U CN 201846244U CN 2010202550111 U CN2010202550111 U CN 2010202550111U CN 201020255011 U CN201020255011 U CN 201020255011U CN 201846244 U CN201846244 U CN 20184624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ircuit
- resistance
- power supply
- pin
- capacito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c-Dc Convert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臭氧高压电源,包括电源整机箱体及箱体内的电源电路,电源电路包括控制电路、电流反馈电路、过温保护电路、输入过压保护电路、供电电路、驱动及输出电路,控制电路分别与电流反馈电路、过温保护电路、输入过压保护电路、供电电路、驱动及输出电路连接,供电电路与驱动及输出电路连接,驱动及输出电路与电流反馈电路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工作频率高,整机耗能低;具有输入过压、功率转换过热及输出过流等保护功能;配有输出功率手动微调和报警指示;长期工作稳定性好,重量较轻,外形美观。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广泛用于环保中的污水处理及饮用水消毒、工业氧化、医药卫生、食品等领域的臭氧高压电源。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的常规臭氧高压电源,工作频率较低,能耗较大,臭氧产生量低,若要提高臭氧量,则势必提高输入功率,在能耗及运行成本增加的同时,也使电源整机的体积、重量相应增大。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工作频率高、耗能低、可靠性好的(500W)臭氧高压电源。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臭氧高压电源,包括电源整机箱体及箱体内的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电路包括控制电路、电流反馈电路、过温保护电路、输入过压保护电路、供电电路、驱动及输出电路,所述控制电路分别与电流反馈电路、过温保护电路、输入过压保护电路、供电电路、驱动及输出电路连接,所述供电电路与驱动及输出电路连接,所述驱动及输出电路与电流反馈电路连接;
所述控制电路中控制芯片U1的13脚和15脚相连并接内部稳压供电端Vcc,控制芯片U1的3脚、10脚和12脚相连并接控制地GND1,控制芯片U1的1脚和9脚相连并通过电容C4接控制地GND1,电阻R6与电容C5并联,控制芯片U1的2脚分别接电阻R5和电阻R6的一端,控制芯片U1的16脚接电容C3的正极并作为内部基准电压端Vref,电容C3的负极与电阻R6的另一端相连并接控制地GND1,电容C1的正极接内部稳压供电端Vcc,电容C1的负极接控制地GND1,控制芯片U1的5脚接电容C2的一端并通过电阻R2接控制芯片U1的7脚,控制芯片U1的6脚通过电阻R1接可调电阻W1的2端,可调电阻W1的2端和3端相连,可调电阻W1的1端与电容C2的另一端相连并接控制地GND1,控制芯片U2A的1脚和2脚相连并接电阻R5的另一端,控制芯片U2B的7脚接电阻R3的一端,电阻R7与电容C6并联,控制芯片U2B的6脚分别接电阻R7和电阻R4的一端、电阻R3的另一端、二极管D3的正极,电阻R4的另一端接控制芯片U2A的3脚,控制芯片U2B的5脚接内部基准电压端Vref,控制芯片U2A的4脚接控制地GND1,控制芯片U2A的8脚接内部稳压供电端Vcc;
所述电流反馈电路中电阻R26的一端通过电容C14分别接二极管D4的负极和二极管D5的正极,电阻R26的另一端接二极管D4的正极,二极管D5的负极分别接电阻R27的一端和电容C13的正极,电容C13的负极接高压输出地G,电阻R27的另一端分别接电阻R28和电阻R29的一端,电阻R28的另一端接可调电阻W4的2端,可调电阻W4的2端和3端相连,可调电阻W4的1端接输出地G,电阻R29的另一端分别接光电耦合器U5的1脚和电容C15的一端,光电耦合器U5的2脚和电容C15的另一端相连并接输出地G,光电耦合器U5的3脚接控制地GND1,光电耦合器U5的4脚接控制电路中控制芯片U1的8脚;
所述过温保护电路中电阻R25与电容C9并联,控制芯片U4B的5脚通过电阻15分别接电阻R14和电阻R25的一端、三极管T5的基极,电阻R14的另一端接接内部稳压供电端Vcc,电阻R25的另一端与三极管T5的集电极相连并接控制地GND1,电阻R17与电容C11并联,控制芯片U4B的6脚分别接电阻R16和电阻R17的一端,电阻R16的另一端接控制地GND1,控制芯片U4B的7脚分别接电阻R20的一端、电阻R17的另一端,电阻R20的另一端接控制芯片U4A的2脚,电阻R19与电容C12并联,控制芯片U4A的3脚分别接电阻R21和电阻R18的一端、电容C12的正极,电容C12的负极接控制地GND1,电阻R18的另一端接可调电阻W3的2端,可调电阻W3的2端和3端相连,可调电阻W3的1端接内部稳压供电端Vcc,控制芯片U4A的1脚分别接电阻R22的一端和电阻R21的另一端,电阻R22的另一端分别接电阻R23的一端、三极管T4的基极,电阻R23的另一端与三极管T4的发射极相连并接控制地GND1,三极管T4的集电极分别接发光二极管D3的负极、控制电路中二极管D1的负极,发光二极管D3的正极通过电阻R24接内部供电端V2,控制芯片U4A的4脚接控制地GND1,控制芯片U4A的8脚接内部稳压供电端Vcc,电容C10的正极接内部稳压供电端Vcc,电容C10的负极接控制地GND1;
所述输入过压保护电路中控制芯片U3A的2脚通过电阻R8接内部基准电压端Vref,控制芯片U3A的3脚分别接电阻R9和电阻R10的一端,电阻R9的另一端分别接电容C7的正极、电阻R11的一端、可调电阻W2的1端,可调电阻W2的3端和2端相连并与电容C7的负极相连后接控制地GND1,电阻R11的另一端接稳压二极管D2的正极,稳压二极管D2的负极接内部供电端V2,控制芯片U3A的1脚分别接电阻R12的一端、电阻R10的另一端,电阻R12的另一端分别接电阻R13的一端和三极管T3的基极,电阻R13的另一端与三极管T3的发射极相连并接控制地GND1,三极管T3的集电极分别接电容C8的正极、控制电路中控制芯片U1的8脚,电容C8的负极接控制地GND1,控制芯片U3A的4脚接控制地GND1,控制芯片U3A的8脚接内部稳压供电端Vcc;
所述供电电路中交流供电的L端通过保险管BX接输入滤波电感L1的1脚,交流供电的N端接输入滤波电感L1的2脚,输入滤波电感L1的3脚分别接整流桥BRIDGE1的1脚、变压器TRF3初级线圈的1端,输入滤波电感L1的5脚分别接整流桥BRIDGE1的3脚、变压器TRF3初级线圈的2端,输入滤波电感L1的4脚接大地E,电阻R31与电容C16并联,电阻R32与电容C17并联,整流桥BRIDGE1的2脚接电容C16的正极并作为内部功率供电端V1,电容C16的负极接电容C17的正极,电容C17的负极分别接整流桥BRIDGE1的4脚、电容C20的一端及交流热地HG,电容C20的另一端接输出地G,变压器TRF3次级线圈的3、4端分别接整流桥BRIDGE2的AC端,整流桥BRIDGE2的正端接电阻R30的一端并作为内部供电端V2,电阻R30的另一端分别接稳压芯片U6的1脚和电容C18的正极,稳压芯片U6的3脚接电容C19的正极并作为内部稳压供电端Vcc,稳压芯片U6的2脚分别与整流桥BRIDGE2的负端、电容C18和电容C19的负极相连并接控制地GND1;
所述驱动及输出电路中隔离驱动变压器TRF2的初级线圈1端接控制电路中控制芯片U1的11脚,隔离驱动变压器TRF2的初级线圈2端接控制电路中控制芯片U1的14脚,电阻R33与二极管D6并联,电阻R34与二极管D7并联,隔离驱动变压器TRF2的次级线圈3端接二极管D6的负极,二极管D6的正极分别接电阻R35的一端和场效应三极管T1的栅极,隔离驱动变压器TRF2的次级线圈4端分别接场效应三极管T1的源极、电阻R35的另一端、场效应三极管T2的漏极、主变压器TRF1初级线圈的2端及电容C25的一端,场效应三极管T1的漏极接内部功率供电端V1,隔离驱动变压器TRF2的次级线圈5端接二极管D7的负极,二极管D7的正极分别接电阻R36的一端和场效应三极管T2的栅极,隔离驱动变压器TRF2的次级线圈6端分别接场效应三极管T2的源极、电阻R36的另一端及交流热地HG,电容C21与电容C22并联,电容C23与电容C24并联,电容C21的一端接内部功率供电端V1,电容C21的另一端分别接电容C23的一端、电阻R37的一端和主变压器TRF1初级线圈的1端,电容C25的另一端接电阻R37的另一端,电容C23的另一端接交流热地HG,主变压器TRF1次级线圈的3端接高压输出端HV.out,主变压器TRF1次级线圈的4端接电流反馈电路中电容C14和电阻R26的相连点,高压输出地G接电流反馈电路中二极管D4的正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工作频率高,整机耗能低;具有输入过压、功率转换过热及输出过流等保护功能;配有输出功率手动微调和报警指示;长期工作稳定性好,重量较轻,外形美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箱体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后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连接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4所示,臭氧高压电源,包括电源整机箱体1及箱体内的电源电路,电源电路包括控制电路、电流反馈电路、过温保护电路、输入过压保护电路、供电电路、驱动及输出电路,控制电路分别与电流反馈电路、过温保护电路、输入过压保护电路、供电电路、驱动及输出电路连接,供电电路与驱动及输出电路连接,驱动及输出电路与电流反馈电路连接;
控制电路中控制芯片U1的13脚和15脚相连并接内部稳压供电端Vcc,控制芯片U1的3脚、10脚和12脚相连并接控制地GND1,控制芯片U1的1脚和9脚相连并通过电容C4接控制地GND1,电阻R6与电容C5并联,控制芯片U1的2脚分别接电阻R5和电阻R6的一端,控制芯片U1的16脚接电容C3的正极并作为内部基准电压端Vref,电容C3的负极与电阻R6的另一端相连并接控制地GND1,电容C1的正极接内部稳压供电端Vcc,电容C1的负极接控制地GND1,控制芯片U1的5脚接电容C2的一端并通过电阻R2接控制芯片U1的7脚,控制芯片U1的6脚通过电阻R1接可调电阻W1的2端,可调电阻W1的2端和3端相连,可调电阻W1的1端与电容C2的另一端相连并接控制地GND1,控制芯片U2A的1脚和2脚相连并接电阻R5的另一端,控制芯片U2B的7脚接电阻R3的一端,电阻R7与电容C6并联,控制芯片U2B的6脚分别接电阻R7和电阻R4的一端、电阻R3的另一端、二极管D3的正极,电阻R4的另一端接控制芯片U2A的3脚,控制芯片U2B的5脚接内部基准电压端Vref,控制芯片U2A的4脚接控制地GND1,控制芯片U2A的8脚接内部稳压供电端Vcc;
电流反馈电路中电阻R26的一端通过电容C14分别接二极管D4的负极和二极管D5的正极,电阻R26的另一端接二极管D4的正极,二极管D5的负极分别接电阻R27的一端和电容C13的正极,电容C13的负极接高压输出地G,电阻R27的另一端分别接电阻R28和电阻R29的一端,电阻R28的另一端接可调电阻W4的2端,可调电阻W4的2端和3端相连,可调电阻W4的1端接输出地G,电阻R29的另一端分别接光电耦合器U5的1脚和电容C15的一端,光电耦合器U5的2脚和电容C15的另一端相连并接输出地G,光电耦合器U5的3脚接控制地GND1,光电耦合器U5的4脚接控制电路中控制芯片U1的8脚;
过温保护电路中电阻R25与电容C9并联,控制芯片U4B的5脚通过电阻15分别接电阻R14和电阻R25的一端、三极管T5的基极,电阻R14的另一端接接内部稳压供电端Vcc,电阻R25的另一端与三极管T5的集电极相连并接控制地GND1,电阻R17与电容C11并联,控制芯片U4B的6脚分别接电阻R16和电阻R17的一端,电阻R16的另一端接控制地GND1,控制芯片U4B的7脚分别接电阻R20的一端、电阻R17的另一端,电阻R20的另一端接控制芯片U4A的2脚,电阻R19与电容C12并联,控制芯片U4A的3脚分别接电阻R21和电阻R18的一端、电容C12的正极,电容C12的负极接控制地GND1,电阻R18的另一端接可调电阻W3的2端,可调电阻W3的2端和3端相连,可调电阻W3的1端接内部稳压供电端Vcc,控制芯片U4A的1脚分别接电阻R22的一端和电阻R21的另一端,电阻R22的另一端分别接电阻R23的一端、三极管T4的基极,电阻R23的另一端与三极管T4的发射极相连并接控制地GND1,三极管T4的集电极分别接发光二极管D3的负极、控制电路中二极管D1的负极,发光二极管D3的正极通过电阻R24接内部供电端V2,控制芯片U4A的4脚接控制地GND1,控制芯片U4A的8脚接内部稳压供电端Vcc,电容C10的正极接内部稳压供电端Vcc,电容C10的负极接控制地GND1;
输入过压保护电路中控制芯片U3A的2脚通过电阻R8接内部基准电压端Vref,控制芯片U3A的3脚分别接电阻R9和电阻R10的一端,电阻R9的另一端分别接电容C7的正极、电阻R11的一端、可调电阻W2的1端,可调电阻W2的3端和2端相连并与电容C7的负极相连后接控制地GND1,电阻R11的另一端接稳压二极管D2的正极,稳压二极管D2的负极接内部供电端V2,控制芯片U3A的1脚分别接电阻R12的一端、电阻R10的另一端,电阻R12的另一端分别接电阻R13的一端和三极管T3的基极,电阻R13的另一端与三极管T3的发射极相连并接控制地GND1,三极管T3的集电极分别接电容C8的正极、控制电路中控制芯片U1的8脚,电容C8的负极接控制地GND1,控制芯片U3A的4脚接控制地GND1,控制芯片U3A的8脚接内部稳压供电端Vcc;
供电电路中交流供电的L端通过保险管BX接输入滤波电感L1的1脚,交流供电的N端接输入滤波电感L1的2脚,输入滤波电感L1的3脚分别接整流桥BRIDGE1的1脚、变压器TRF3初级线圈的1端,输入滤波电感L1的5脚分别接整流桥BRIDGE1的3脚、变压器TRF3初级线圈的2端,输入滤波电感L1的4脚接大地E,电阻R31与电容C16并联,电阻R32与电容C17并联,整流桥BRIDGE1的2脚接电容C16的正极并作为内部功率供电端V1,电容C16的负极接电容C17的正极,电容C17的负极分别接整流桥BRIDGE1的4脚、电容C20的一端及交流热地HG,电容C20的另一端接输出地G,变压器TRF3次级线圈的3、4端分别接整流桥BRIDGE2的AC端,整流桥BRIDGE2的“+”端接电阻R30的一端并作为内部供电端V2,电阻R30的另一端分别接稳压芯片U6的1脚和电容C18的正极,稳压芯片U6的3脚接电容C19的正极并作为内部稳压供电端Vcc,稳压芯片U6的2脚分别与整流桥BRIDGE2的“-”端、电容C18和电容C19的负极相连并接控制地GND1;
驱动及输出电路中隔离驱动变压器TRF2的初级线圈1端接控制电路中控制芯片U1的11脚,隔离驱动变压器TRF2的初级线圈2端接控制电路中控制芯片U1的14脚,电阻R33与二极管D6并联,电阻R34与二极管D7并联,隔离驱动变压器TRF2的次级线圈3端接二极管D6的负极,二极管D6的正极分别接电阻R35的一端和场效应三极管T1的栅极,隔离驱动变压器TRF2的次级线圈4端分别接场效应三极管T1的源极、电阻R35的另一端、场效应三极管T2的漏极、主变压器TRF1初级线圈的2端及电容C25的一端,场效应三极管T1的漏极接内部功率供电端V1,隔离驱动变压器TRF2的次级线圈5端接二极管D7的负极,二极管D7的正极分别接电阻R36的一端和场效应三极管T2的栅极,隔离驱动变压器TRF2的次级线圈6端分别接场效应三极管T2的源极、电阻R36的另一端及交流热地HG,电容C21与电容C22并联,电容C23与电容C24并联,电容C21的一端接内部功率供电端V1,电容C21的另一端分别接电容C23的一端、电阻R37的一端和主变压器TRF1初级线圈的1端,电容C25的另一端接电阻R37的另一端,电容C23的另一端接交流热地HG,主变压器TRF1次级线圈的3端接高压输出端HV.out,主变压器TRF1次级线圈的4端接电流反馈电路中电容C14和电阻R26的相连点,高压输出地G接电流反馈电路中二极管D4的正极。
电源电路的核心部分采用PWM集成控制芯片U1,工作频率高,工作电压范围宽,图腾柱式输出结构,采用隔离变压器驱动半桥输出电路,通过输出电流反馈的调节,以稳定输出功率。同时,该电路具有多种保护功能,使用方便。
选用低噪声、低温漂、稳定性好的控制芯片及其它元器件;合理的PCB布局设计,确保控制电路与交流供电及输出完全隔离;在变压器线包结构工艺、装配工艺及高压绝缘处理等方面有严格要求,确保电源长期工作的可靠性及稳定性。
电源整机箱体1为3U标准机箱,输出高压用高压缆线从电源整机箱体1后面板的一侧引出二根引线,分别是高压输出端H.V.Out、高压输出地G、交流供电输入端ACIN,电源整机箱体的前面板设有输入电压显示表2、输入电流显示表3、报警指示灯4及电源工作开关5。
工作原理:工频市电220V经保险BX及滤波电感L1后,一路通过桥式全波整流电路BRIDGE1及滤波后,作为输出电路的功率供电电源,另一路通过变压器TRF3、整流电路BRIDGE2及稳压芯片U6,获得内部供电V2和内部稳压供电Vcc。
控制电路的核心部分采用PWM集成控制芯片U1,从其11脚和14脚双端输出的PWM振荡脉冲信号,直接连接隔离驱动变压器TRF2,该变压器既能使次级电平位移,又能使控制电路与主变换器电路隔离,耦合驱动由MOS功率三极管T1和T2、主变压器TRF1、电容C21及电容C22等组成的半桥输出电路。
在过温保护电路中,当功率转换装置工作温度过高时,温度传感器T5采集的温度电压信号,通过控制芯片U4A和U4B等,使三极管T4导通,一方面将控制电路中控制芯片U1的2脚电位拉低,使其停止工作,另一方面将开机软启动定时电容C6上的电荷放掉,等待重新启动。
在输入过压保护电路中,当输入的交流供电电压过高时,在整流电路BRIDGE2的正输出端采集的输入过压信号V2,通过控制芯片U3A等,使三极管T3导通,将控制电路中控制芯片U1的8脚电位拉低,使其停止工作。
在驱动及输出电路中,控制电路产生的高频脉冲波,通过半桥电路,经主变压器TRF1输出高压,并通过控制、调节输出电流,来稳定输出功率。负载电容与高压变压器TRF1的漏感发生谐振,产生峰峰值为几千伏的准正弦波高压,用于驱动以电晕放电制取臭氧的装置。
Claims (2)
1.一种臭氧高压电源,包括电源整机箱体(1)及箱体内的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电路包括控制电路、电流反馈电路、过温保护电路、输入过压保护电路、供电电路、驱动及输出电路,所述控制电路分别与电流反馈电路、过温保护电路、输入过压保护电路、供电电路、驱动及输出电路连接,所述供电电路与驱动及输出电路连接,所述驱动及输出电路与电流反馈电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臭氧高压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整机箱体(1)后面板分别设有高压输出端HV.Out、高压输出地G、交流供电输入端AC IN,电源整机箱体的前面板设有输入电压显示表(2)、输入电流显示表(3)、报警指示灯(4)及电源工作开关(5)。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202550111U CN201846244U (zh) | 2010-07-12 | 2010-07-12 | 臭氧高压电源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202550111U CN201846244U (zh) | 2010-07-12 | 2010-07-12 | 臭氧高压电源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1846244U true CN201846244U (zh) | 2011-05-25 |
Family
ID=440411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020255011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846244U (zh) | 2010-07-12 | 2010-07-12 | 臭氧高压电源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1846244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655318A (zh) * | 2012-02-28 | 2012-09-05 | 西安费斯达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集成脉冲发生器控制臭氧生产系统的过流保护装置 |
CN104768300A (zh) * | 2015-04-04 | 2015-07-08 | 郑继鑫 | 一种过热保护型恒流电源 |
-
2010
- 2010-07-12 CN CN2010202550111U patent/CN201846244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655318A (zh) * | 2012-02-28 | 2012-09-05 | 西安费斯达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集成脉冲发生器控制臭氧生产系统的过流保护装置 |
CN102655318B (zh) * | 2012-02-28 | 2015-01-07 | 西安费斯达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集成脉冲发生器控制臭氧生产系统的过流保护方法 |
CN104768300A (zh) * | 2015-04-04 | 2015-07-08 | 郑继鑫 | 一种过热保护型恒流电源 |
CN104768300B (zh) * | 2015-04-04 | 2017-02-22 | 郑继鑫 | 一种过热保护型恒流电源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I465027B (zh) | 全橋式準諧振直流-直流轉換器及其驅動方法 | |
CN101807858B (zh) | 小型双路正负输出高压模块电源 | |
CN101867307B (zh) | 臭氧高压电源 | |
CN201846244U (zh) | 臭氧高压电源 | |
CN207782395U (zh) | 一种过温保护电路及电子设备 | |
CN104753327A (zh) | 开关电源 | |
CN102810986B (zh) | 一种串联拓扑led开关电源电路 | |
CN201699587U (zh) | 隔离固定对称输出高压模块电源 | |
CN101814839A (zh) | 隔离固定对称输出高压模块电源 | |
CN215499645U (zh) | 一种触控式灯带控制器 | |
CN201994868U (zh) | 改进型500w臭氧高压电源 | |
CN201766513U (zh) | 一种制浆机的带过零检测的开关电源 | |
CN212413054U (zh) | 一种双管反激式电源 | |
CN204145316U (zh) | 一种稳压电源电路和稳压电源 | |
CN202634818U (zh) | 小体积led驱动电源 | |
CN208862748U (zh) | 一种自激振荡隔离正负电压输出变换器 | |
CN202423827U (zh) | 低损耗直流负离子发生器 | |
CN207868992U (zh) | 一种重合闸直流式驱动电源 | |
CN206060569U (zh) | 一种三相vienna整流器的驱动电源电路 | |
CN201699592U (zh) | 可调稳流型正输出电击穿高压模块电源 | |
CN202103586U (zh) | 脉宽调制推挽式负输出静电纺丝高压整机电源 | |
CN217388538U (zh) | 一种升压式dc-dc适配器控制电路 | |
CN211958849U (zh) | 一种电烤箱无线充电的装置 | |
CN103576563B (zh) | 一种基于隔离电源的数据采集系统及洗衣机 | |
CN201622487U (zh) | 超小型自激式具有控制限压功能的光电倍增管高压模块电源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525 Termination date: 201307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