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576563B - 一种基于隔离电源的数据采集系统及洗衣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隔离电源的数据采集系统及洗衣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576563B
CN103576563B CN201210251217.0A CN201210251217A CN103576563B CN 103576563 B CN103576563 B CN 103576563B CN 201210251217 A CN201210251217 A CN 201210251217A CN 103576563 B CN103576563 B CN 10357656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istance
connects
power supply
diode
circu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25121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576563A (zh
Inventor
王荣忠
贾新民
杨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ier Group Corp
Qingdao Hai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ier Group Corp
Qingdao Hai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ier Group Corp, Qingdao Haie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ier Group Corp
Priority to CN201210251217.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576563B/zh
Publication of CN1035765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7656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57656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7656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mplifi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隔离电源的数据采集系统,其包括:主控芯片,以及分别和所述主控芯片连接的电源电路和数据采集电路;所述电源电路,适于在所述主控芯片的驱动下,通过变压器线圈转换第一非隔离电源得到隔离电源;所述数据采集电路,适于利用所述隔离电源采集待检测物的电阻值,并通过光耦合器将采集结果发送给所述主控芯片。所述基于隔离电源的数据采集系统,对采集隔离信号的部分单独进行电源设计处理,在不增加控制系统成本的同时,完成与强电隔离的数据采集作业,在智能家电尤其是洗衣机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隔离电源的数据采集系统及洗衣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控制电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隔离电源的数据采集系统及洗衣机。
背景技术
通常情况下,在家电领域,比如洗衣机中,都是使用可控硅来控制驱动负载(进水阀,排水泵,电机),为了驱动可控硅通常整个电脑板都是非隔离的,即将弱电的VCC或GND与强电的火线L或零线N连在一起,以取得一个统一的电平,实现可控硅的驱动。图1是传统洗衣机的控制系统电路原理图,如图1所示,其中整个电脑板都是非隔离的,弱电与强电连接在一起。
然而,对于某些特定的家电产品,为了增强功能,通常引进了一些新的传感器模块。比如,在洗衣机中增加洗涤剂检测模块,泡沫检测模块,水的浊度硬度检测模块等,这些自动检测模块需要采集一些需要隔离的信号,并且需要加强绝缘,否则会出现触电事件,因为整机的使用者有可能会接触到电脑板上的电气部分。
为了采集隔离信号,现有的一种方案是将整个控制器系统设计为全隔离的系统,在电源的设计时使用隔离电源,负载驱动使用继电器,导致控制系统复杂,成本非常高。图2是一种现有的洗衣机中完全隔离的控制系统电路原理图,如图2所示,为了实现完全隔离,其采用继电器作为驱动部件,使得系统成本增高,同时由于强电与弱电之间的隔离之处比较多,也增加PCB(PrintedCircuitBoard,印刷电路板)绘制的难度。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基于隔离电源的数据采集系统及洗衣机,以便在不增加控制系统成本的同时,完成与强电隔离的数据采集作业。
(二)技术方案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于隔离电源的数据采集系统,其包括:主控芯片,以及分别和所述主控芯片连接的电源电路和数据采集电路;
所述电源电路,适于在所述主控芯片的驱动下,通过变压器线圈转换第一非隔离电源得到隔离电源;
所述数据采集电路,适于利用所述隔离电源采集待检测物的电阻值,并通过光耦合器将采集结果发送给所述主控芯片。
其中,所述电源电路进一步包括:非隔离子电路、变压器线圈、隔离子电路和反馈电路;
所述非隔离子电路,连接所述主控芯片的信号输出端、所述第一非隔离电源和所述变压器线圈的初级线圈,适于在所述主控芯片的驱动下,利用所述第一非隔离电源促使所述初级线圈中产生初级电流;
所述变压器线圈的次级线圈,适于利用所述初级电流感应得到次级电流;
所述隔离子电路,连接所述次级线圈,适于对所述次级电流进行滤波整流;
所述反馈电路,连接所述隔离子电路和所述非隔离子电路,适于将所述隔离子电路的输出电压反馈给所述非隔离子电路。
其中,所述非隔离子电路包括:第十五电阻R15、第一电容C1、第十三电阻R13、第一三极管N1、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
所述第十五电阻R15的第一端连接所述主控芯片的信号输出端,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
所述第一电容C1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十三电阻R13的第一端;
所述第十三电阻R13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N1的基极;
所述第一三极管N1的发射极接地,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和所述初级线圈的第一端;
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
所述第二二极管D2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一非隔离电源和所述初级线圈的第二端。
其中,所述非隔离子电路还包括:第三二极管D3和第十四电阻R14;
所述第三二极管D3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一电容C1的第二端,阳极接地;
所述第十四电阻R14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十三电阻R13的第二端,第二端接地。
其中,所述隔离子电路包括:第五二极管D5和第二电容C2;
所述第五二极管D5的阳极连接所述次级线圈的第二端,阴极作为所述隔离电源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容C2的阳极;
所述第二电容C2的阴极连接所述次级线圈的第一端,并且接地。
其中,所述反馈子电路包括:第十八电阻R18、第四二极管D4、第十七电阻R17、第一光耦合器U1、第十六电阻R16;
所述第十八电阻R18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五二极管D5的阴极,第二端连接所述第四二极管D4的阴极;
所述第四二极管D4的阳极连接所述第十七电阻R17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一光耦合器U1的第一端;
所述第十七电阻R17的第二端接地;
所述第一光耦合器U1的第二端接地,第三端接地,第四端连接所述第十六电阻R16的第一端;
所述第十六电阻R16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C1的第二端。
其中,所述数据采集电路包括:第十二电阻R12、第十一电阻R11、第二光耦合器U2、第十电阻R10、第二三极管N2、第八电阻R8、第九电阻R9、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以及运算放大子电路;
所述第十二电阻R12的第一端连接所述主控芯片的信号输入端,第二端连接所述第十一电阻R11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光耦合器U2的第四端;
所述第十一电阻R11的第二端连接第二非隔离电源;
所述第二光耦合器U2的第三端接地,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十电阻R10的第一端,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N2的集电极;
所述第十电阻R10的第二端连接所述隔离电源的输出端;
所述第二三极管N2的发射极接地,基极连接所述第八电阻R8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九电阻R9的第一端;
所述第八电阻R8的第二端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子电路的输出端;
所述第九电阻R9的第二端接地;
所述运算放大子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四电阻R4的第一端、所述第五电阻R5的第一端和所述第六电阻R6的第一端;
所述第四电阻R4的第二端连接所述隔离电源的输出端;
所述第五电阻R5的第二端接地;
所述第六电阻R6的第二端连接第一检测端;
所述第七电阻R7的第一端接地,第二端连接第二检测端;
所述第一检测端和所述第二检测端之间适于放置所述待检测物。
其中,所述运算放大子电路包括:两级运算放大器U3、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三电容C3、第一电阻R1;
所述两级运算放大器U3的第一输出端作为所述运算放大子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八电阻R8的第二端、所述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三电阻R3的第一端;
所述两级运算放大器U3的第一同向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
所述两级运算放大器U3的第一反向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R3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三电容C3的第一端;
所述第三电容C3的第二端接地;
所述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连接所述两级运算放大器U3的第二输出端,以及所述两级运算放大器U3的第二反相输入端;
所述两级运算放大器U3的第二同相输入端作为所述运算放大子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四电阻R4的第一端;
所述两级运算放大器U3的正电源端连接所述隔离电源的输出端,负电源端接地。
其中,所述主控芯片采用微控制单元MCU。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洗衣机,其包括所述的基于隔离电源的数据采集系统。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所述基于隔离电源的数据采集系统,对采集隔离信号的部分单独进行电源设计处理,在不增加控制系统成本的同时,完成与强电隔离的数据采集作业,在智能家电尤其是洗衣机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是传统洗衣机的控制系统电路原理图;
图2是一种现有的洗衣机中完全隔离的控制系统电路原理图;
图3是所述电源电路的原理图;
图4是所述数据采集电路的原理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洗衣机的控制系统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所述基于隔离电源的数据采集系统,包括:主控芯片,以及分别和所述主控芯片连接的电源电路和数据采集电路。所述电源电路,适于在所述主控芯片的驱动下,通过变压器线圈转换第一非隔离电源得到隔离电源。所述数据采集电路,适于利用所述隔离电源采集待检测物的电阻值,并通过光耦合器将采集结果发送给所述主控芯片。其中,所述主控芯片采用微控制单元MCU(MicroControlUnit)。所述第一非隔离电源与强电部分相连接。
图3是所述电源电路的原理图,如图3所示,所述电源电路进一步包括:非隔离子电路、变压器线圈、隔离子电路和反馈电路。所述非隔离子电路,连接所述主控芯片的信号输出端、所述第一非隔离电源和所述变压器线圈的初级线圈,适于在所述主控芯片的驱动下,利用所述第一非隔离电源促使所述初级线圈中产生初级电流。所述变压器线圈的次级线圈,适于利用所述初级电流感应得到次级电流。所述隔离子电路,连接所述次级线圈,适于对所述次级电流进行滤波整流。所述反馈电路,连接所述隔离子电路和所述非隔离子电路,适于将所述隔离子电路的输出电压反馈给所述非隔离子电路。
具体地,所述非隔离子电路包括:第十五电阻R15、第一电容C1、第十三电阻R13、第一三极管N1、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
所述第十五电阻R15的第一端连接所述主控芯片的信号输出端,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
所述第一电容C1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十三电阻R13的第一端;
所述第十三电阻R13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N1的基极;
所述第一三极管N1的发射极接地,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和所述初级线圈的第一端;
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
所述第二二极管D2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一非隔离电源和所述初级线圈的第二端。
所述非隔离子电路还包括:第三二极管D3和第十四电阻R14。
所述第三二极管D3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一电容C1的第二端,阳极接地;
所述第十四电阻R14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十三电阻R13的第二端,第二端接地。
所述隔离子电路包括:第五二极管D5和第二电容C2。
所述第五二极管D5的阳极连接所述次级线圈的第二端,阴极作为所述隔离电源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容C2的阳极;
所述第二电容C2的阴极连接所述次级线圈的第一端,并且接地。
所述反馈子电路包括:第十八电阻R18、第四二极管D4、第十七电阻R17、第一光耦合器U1、第十六电阻R16。
所述第十八电阻R18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五二极管D5的阴极,第二端连接所述第四二极管D4的阴极;
所述第四二极管D4的阳极连接所述第十七电阻R17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一光耦合器U1的第一端;
所述第十七电阻R17的第二端接地;
所述第一光耦合器U1的第二端接地,第三端接地,第四端连接所述第十六电阻R16的第一端;
所述第十六电阻R16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C1的第二端。
所述电源电路的工作原理如下:MCU的信号输出端通过第十五电阻R15、第一电容C1和第十三电阻R13截止第一三极管N1的基极,控制第一三极管N1的开通,当MCU的信号输出端输出为高电平时,第一电容C1两端电平无法瞬间改变,所以第十三电阻R13与第一电容C1连接处变为高电平,在此电平的作用下第一三极管N1导通,第一变压器T1在第一非隔离电源(该电源一般为12V)的作用下,初级线圈中有电流流过;当MCU的信号输出端输出为低电平时,第十三电阻R13与第一电容C1连接处变为低电平,在此电平的作用下第一三极管N1截止,第一变压器T1的初级线圈中无电流通过,当然,此时变压器线圈中会有一些剩余的能量,第二二极管D2(一般采用稳压二极管)和第一二极管D1就是用来吸收这些剩余能量的。这样当MCU控制该信号输出端的电平不断高低变化时,就会在变压器的初级线圈中产生交变的电流,有电流的交变,根据变压器的工作原理,会在变压器的次级线圈中感应出电流来,这样就实现了电能的隔离转换。在变压器的次级,第五二极管D5的作用是将交流电整流为直流电压VCC,第二电容C2(一般采用电解电容)使得电源纹波变小,第四二极管D4是一个稳压二极管,它的作用是当VCC比预期的电压值高时,自动导通,然后驱动第一光耦合器U1发出一个停止信号给第一三极管N1,使第一三极管N1截止,因而变压器源边不再有能量流过,VCC就会相应降低,当VCC降低到一定程度后,第四二极管D4截止,不再控制第一光耦合器U1发停止信号,源边对第一三极管N1的驱动继续进行,又会有能量通过变压器转换到VCC上来,使得VCC升高,如此循环往复,只要控制好MCU输出的信号的电平变换频率,就会使得VCC被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从而得到一个稳定的隔离电源输出。
图4是所述数据采集电路的原理图,如图4所示,所述数据采集电路包括:第十二电阻R12、第十一电阻R11、第二光耦合器U2、第十电阻R10、第二三极管N2、第八电阻R8、第九电阻R9、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以及运算放大子电路。
所述第十二电阻R12的第一端连接所述主控芯片的信号输入端,第二端连接所述第十一电阻R11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光耦合器U2的第四端;
所述第十一电阻R11的第二端连接第二非隔离电源。所述第二非隔离电源由所述第一非隔离电源转换得到,并且也与强电部分相连接。
所述第二光耦合器U2的第三端接地,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十电阻R10的第一端,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N2的集电极;
所述第十电阻R10的第二端连接所述隔离电源的输出端;
所述第二三极管N2的发射极接地,基极连接所述第八电阻R8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九电阻R9的第一端;
所述第八电阻R8的第二端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子电路的输出端;
所述第九电阻R9的第二端接地;
所述运算放大子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四电阻R4的第一端、所述第五电阻R5的第一端和所述第六电阻R6的第一端;
所述第四电阻R4的第二端连接所述隔离电源的输出端;
所述第五电阻R5的第二端接地;
所述第六电阻R6的第二端连接第一检测端;
所述第七电阻R7的第一端接地,第二端连接第二检测端;
所述第一检测端和所述第二检测端之间适于放置所述待检测物。
所述运算放大子电路包括:两级运算放大器U3、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三电容C3、第一电阻R1;
所述两级运算放大器U3的第一输出端作为所述运算放大子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八电阻R8的第二端、所述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三电阻R3的第一端;
所述两级运算放大器U3的第一同向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
所述两级运算放大器U3的第一反向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R3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三电容C3的第一端;
所述第三电容C3的第二端接地;
所述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连接所述两级运算放大器U3的第二输出端,以及所述两级运算放大器U3的第二反相输入端;
所述两级运算放大器U3的第二同相输入端作为所述运算放大子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四电阻R4的第一端;
所述两级运算放大器U3的正电源端连接所述隔离电源的输出端,负电源端接地。
所述数据采集电路的工作原理如下: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与电阻R(假设待检测物的电阻为R)串联,起到保护两级运算放大器U3的作用,第五电阻R5的作用是防止被测端悬空时,即电阻R为无穷大时,两级运算放大器U3的一部分U3B的输入端悬空。第五电阻R5一端接地,另一端与第四电阻R4连接,构成分压电路。假设,以V5表示U3B的同相输入端电平,Vcc表示两级运算放大器U3的供电电压(即隔离电源输出电压为Vcc),由于U3B的反相输入端与输出端连接,构成一个跟随电路,即输入电压等于输出电压,假设输出电压为Vi,则Vi=V5,则有:
Vcc - V 5 R 4 = V 5 - V GND ( 2 × R 6 + R ) / R 5 - - - ( 1 )
其中,R6表示第六电阻R6的阻值,R5表示第五电阻R5的阻值,以下公式中各电阻的阻值均采用类似的表述方式,不再赘述;VGND表示接地端的电压。
Vi = V 5 = R 4 × ( R 5 + R + 2 × R 6 ) × V GND + R 5 × ( R + 2 × R 6 ) × Vcc R 4 × ( R 5 + R + 2 × R 6 ) + R 5 × ( R + 2 × R 6 ) - - - ( 2 )
以V1表示两级运算放大器U3的另一个运算放大器U3A的同相输入端的电平,V2表示U3A反相输入端的电平,Vo表示U3A的输出电平,根据运算放大器的特性,当同相输入端电平V1小于反相输入端电平V2时,输出一个接近地电平VGND的低电平,以Vo1表示;当同相输入端电平V1大于反相输入端电平V2时,输出一个接近供电电压Vcc的高电平,以Vo2表示。设最初V1与V2相等,等于一个高电平V12,当Vi通过第一电阻R1加在U3A上时,使得V1发生变化,假设使V1小于V2,记此时的V1为V11,则U3A输出Vo=Vo1,Vo1比V2低,因而第三电容C3会通过第三电阻R3放电,V2跟着降低,当V2小于V1时,记此时的V1为V12(V12>V11),引发了U3A的输出反转,U3A输出Vo=Vo2,Vo2比V2高,因而第三电容C3会通过第三电阻R3充电,V2跟着升高,当V2大于V1时,又引发了U3A的输出反转,U3A输出Vo=Vo1,这样第三电容C3的反复充放电就使得U3A的输出在Vo1与Vo2之间不断切换,输出的是一个方波信号。
当待检测物的电阻R一定时,由公式(2)可知Vi是不变的,当U3A的输出在Vo1与Vo2之间切换时,则V11,V12可由以下公式计算出:
当U3A输出较低电平Vo1时:
V 11 = ( Vi - Vo 1 ) × R 2 R 1 + R 2 + Vo 1 - - - ( 3 )
当U3A输出较高电平Vo2时:
V 12 = ( Vo 2 - Vi ) × R 2 R 1 + R 2 + Vi - - - ( 4 )
另一方面,根据电容充放电公式:
V t = V 0 + ( V 1 - V 0 ) × ( 1 - e ( - t R ′ C ) ) - - - ( 5 )
其中:Vt为t时刻电容上的电压值;
V0为电容上的初始电压值;
V1为电容充电或放电的目标电压值;
R’为电容充电或放电时的电阻;
C为电容的容值;
e为自然常数。
当U3A输出低电平Vo1,第三电容C3放电时,初始电压为V2=V12,放电的目标电压为Vo1,当放电使得V2=V11时U3A输出发生反转,结束放电过程,即当Vt=V11时第三电容C3放电过程结束,记这一段时间为toff,将以上参数带入(5)可得:
V 11 = V 12 + ( Vo 1 - V 12 ) × ( 1 - e ( - t off R 3 × C 3 ) ) - - - ( 6 )
其中,C3表示第三电容C3的容值。
令Tc=R3×C3,由(3)、(4)、(6)可得
t off = Tc × ln [ 1 + R 1 R 2 × ( Vo 2 - Vo 1 ) × 1 Vi - Vo 1 ] - - - ( 7 )
当U3A输出高电平Vo2时,第三电容C3充电时,初始电压为V2=V11,充电的目标电压为Vo2,当充电使得V2=V12时U3A输出发生反转,结束充电过程,即当Vt=V12时第三电容C3充电过程结束,记这一段时间为ton,将以上参数带入(5)可得:
V 12 = V 11 + ( Vo 2 - V 11 ) × ( 1 - e ( - t on R 3 × C 3 ) ) - - - ( 8 )
由(3)、(4)、(6)可得
t on = Tc × ln [ 1 + R 1 R 2 × ( Vo 2 - Vo 1 ) × 1 Vo 2 - Vi ] - - - ( 9 )
其中,U3A的输出电平Vo1、Vo2由两级运算放大器U3自身参数决定,在确定的实际电路中,两个值基本上是不变的,在本案实测中,Vo1=0.7V,Vo2=11V,当电路及电源固定时,他们一般变化不大,可将他们定为常数,而当电路参数固定后,R1、R2电阻值也是确定的,设K是一个常数,则有:
K = R 1 R 2 × ( Vo 2 - Vo 1 ) - - - ( 10 )
当U3A的输出为低电平Vo1时,图4中第二三极管N2的基极电压小于0.7V,不导通,则第二光电耦合器U2的发光二极管侧不发光,所以二光电耦合器U2的三极管侧不导通,MCU在上拉电阻(即第十一电阻R11)的作用下读到一个高电平;当U3A的输出为高电平Vo2时,第二三极管N2的基极电压为大于0.7V,导通,则第二光电耦合器U2的发光二极管侧发光,第二光电耦合器U2的三极管侧导通,MCU读到一个低电平,由此可见,MCU侧读到的电平高低与U3A的输出电平是相反的,这样U3A输出的方波信号就通过光藕传输到MCU的信号输入端,而且高低电平发生了反转,这个方波信号的占空比为:
H = t off t on + t off = ln ( 1 + K Vi - Vo 1 ) ln [ ( 1 + K Vi - Vo 1 ) × ( 1 + K Vo 2 - Vi ) ] - - - ( 11 )
由式(11)可看出,因为Vo1、Vo2、K均为常数,占空比H是Vi的函数,它的值仅与Vi有关,由式(2)可知,Vi是待检测物的电阻R的函数,它的值仅与电阻R有关,那么占空比H是电阻R的函数,而且由式(2)、(11)可看出,除电阻R之外,其他均为常数,即H的值仅与R有关,且是成反比,至此,电阻R就被转换并隔离后传送到检测器件MCU的信号输入端了。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洗衣机的控制系统电路原理图,如图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洗衣机应用了所述基于隔离电源的数据采集系统,因此其原始负载(比如排水阀、进水阀)的驱动部件仍然使用便宜的可控硅器件。
本发明实施例所述基于隔离电源的数据采集系统,对采集隔离信号的部分单独进行电源设计处理,在不增加控制系统成本的同时,完成与强电隔离的数据采集作业,在智能家电尤其是洗衣机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和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属于本发明的范畴,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应由权利要求限定。

Claims (8)

1.一种基于隔离电源的数据采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控芯片,以及分别和所述主控芯片连接的电源电路和数据采集电路;
所述电源电路,适于在所述主控芯片的驱动下,通过变压器线圈转换第一非隔离电源得到隔离电源;
所述数据采集电路,适于利用所述隔离电源采集待检测物的电阻值,并通过光耦合器将采集结果发送给所述主控芯片;
所述电源电路进一步包括:非隔离子电路、变压器线圈、隔离子电路和反馈电路;
所述非隔离子电路,连接所述主控芯片的信号输出端、所述第一非隔离电源和所述变压器线圈的初级线圈,适于在所述主控芯片的驱动下,利用所述第一非隔离电源促使所述初级线圈中产生初级电流;
所述变压器线圈的次级线圈,适于利用所述初级电流感应得到次级电流;
所述隔离子电路,连接所述次级线圈,适于对所述次级电流进行滤波整流;
所述反馈电路,连接所述隔离子电路和所述非隔离子电路,适于将所述隔离子电路的输出电压反馈给所述非隔离子电路;
所述非隔离子电路包括:第十五电阻R15、第一电容C1、第十三电阻R13、第一三极管N1、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
所述第十五电阻R15的第一端连接所述主控芯片的信号输出端,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
所述第一电容C1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十三电阻R13的第一端;
所述第十三电阻R13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N1的基极;
所述第一三极管N1的发射极接地,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和所述初级线圈的第一端;
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
所述第二二极管D2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一非隔离电源和所述初级线圈的第二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非隔离子电路还包括:第三二极管D3和第十四电阻R14;
所述第三二极管D3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一电容C1的第二端,阳极接地;
所述第十四电阻R14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十三电阻R13的第二端,第二端接地。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子电路包括:第五二极管D5和第二电容C2;
所述第五二极管D5的阳极连接所述次级线圈的第二端,阴极作为所述隔离电源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容C2的阳极;
所述第二电容C2的阴极连接所述次级线圈的第一端,并且接地。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馈子电路包括:第十八电阻R18、第四二极管D4、第十七电阻R17、第一光耦合器U1、第十六电阻R16;
所述第十八电阻R18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五二极管D5的阴极,第二端连接所述第四二极管D4的阴极;
所述第四二极管D4的阳极连接所述第十七电阻R17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一光耦合器U1的第一端;
所述第十七电阻R17的第二端接地;
所述第一光耦合器U1的第二端接地,第三端接地,第四端连接所述第十六电阻R16的第一端;
所述第十六电阻R16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C1的第二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采集电路包括:第十二电阻R12、第十一电阻R11、第二光耦合器U2、第十电阻R10、第二三极管N2、第八电阻R8、第九电阻R9、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以及运算放大子电路;
所述第十二电阻R12的第一端连接所述主控芯片的信号输入端,第二端连接所述第十一电阻R11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光耦合器U2的第四端;
所述第十一电阻R11的第二端连接第二非隔离电源;
所述第二光耦合器U2的第三端接地,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十电阻R10的第一端,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N2的集电极;
所述第十电阻R10的第二端连接所述隔离电源的输出端;
所述第二三极管N2的发射极接地,基极连接所述第八电阻R8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九电阻R9的第一端;
所述第八电阻R8的第二端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子电路的输出端;
所述第九电阻R9的第二端接地;
所述运算放大子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四电阻R4的第一端、所述第五电阻R5的第一端和所述第六电阻R6的第一端;
所述第四电阻R4的第二端连接所述隔离电源的输出端;
所述第五电阻R5的第二端接地;
所述第六电阻R6的第二端连接第一检测端;
所述第七电阻R7的第一端接地,第二端连接第二检测端;
所述第一检测端和所述第二检测端之间适于放置所述待检测物。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运算放大子电路包括:两级运算放大器U3、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三电容C3、第一电阻R1;
所述两级运算放大器U3的第一输出端作为所述运算放大子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八电阻R8的第二端、所述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三电阻R3的第一端;
所述两级运算放大器U3的第一同向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
所述两级运算放大器U3的第一反向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R3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三电容C3的第一端;
所述第三电容C3的第二端接地;
所述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连接所述两级运算放大器U3的第二输出端,以及所述两级运算放大器U3的第二反相输入端;
所述两级运算放大器U3的第二同相输入端作为所述运算放大子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四电阻R4的第一端;
所述两级运算放大器U3的正电源端连接所述隔离电源的输出端,负电源端接地。
7.如权利要求1至6之一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芯片采用微控制单元MCU。
8.一种洗衣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7之一所述的基于隔离电源的数据采集系统。
CN201210251217.0A 2012-07-19 2012-07-19 一种基于隔离电源的数据采集系统及洗衣机 Active CN10357656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251217.0A CN103576563B (zh) 2012-07-19 2012-07-19 一种基于隔离电源的数据采集系统及洗衣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251217.0A CN103576563B (zh) 2012-07-19 2012-07-19 一种基于隔离电源的数据采集系统及洗衣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76563A CN103576563A (zh) 2014-02-12
CN103576563B true CN103576563B (zh) 2016-02-10

Family

ID=500485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251217.0A Active CN103576563B (zh) 2012-07-19 2012-07-19 一种基于隔离电源的数据采集系统及洗衣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57656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55970B (zh) * 2016-12-08 2019-05-21 无锡小天鹅股份有限公司 洗衣机以及洗衣机的电机控制系统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44437A (zh) * 2008-09-03 2009-01-14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 高精度强抗干扰温度测量系统及其方法
CN102570818A (zh) * 2011-05-03 2012-07-11 左小琼 一种单相电能表的隔离电源设计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44437A (zh) * 2008-09-03 2009-01-14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 高精度强抗干扰温度测量系统及其方法
CN102570818A (zh) * 2011-05-03 2012-07-11 左小琼 一种单相电能表的隔离电源设计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76563A (zh) 2014-02-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19877A (zh) 一种电容放电电路及变换器
CN101835312B (zh) 一种led驱动控制电路
CN103219878A (zh) 一种电容放电电路及功率变换器
CN207528810U (zh) 一种低功耗过零检测电路
CN101471608A (zh) 开关电源电路
CN104506055A (zh) 自适应电压输出电源电路及电源装置
CN200973089Y (zh) 地下金属管线探测仪发射机
CN206040534U (zh) 继电器降压保持驱动电路
CN204408675U (zh) 照明控制电路及照明设备
CN204556715U (zh) 一种过零检测电路及变频空调
CN204290758U (zh) 自适应电压输出电源电路及电源装置
CN103576563B (zh) 一种基于隔离电源的数据采集系统及洗衣机
CN203135826U (zh) 电压型栅控器件的驱动电路
CN107734778A (zh) Led驱动电源电路和发光设备
CN207975006U (zh) 驱动电路
CN207638559U (zh) 一种MBus总线可变压差调制电路
CN110350902A (zh) 一种防误操作电路及防误操作装置
CN211478445U (zh) 一种简易的输入掉电检测线路
CN205265526U (zh) 一种dc-dc变换器集成电路及其应用电路
CN209402247U (zh) 一种自动启停的基于超级电容储能的无线充电玩具车
CN103475074B (zh) 空载低损耗电池充电电路
CN209402431U (zh) 一种智能保护车载电源
CN207425101U (zh) 一种遥控测试电路及装置
CN202679708U (zh) 一种led驱动电路
CN201846244U (zh) 臭氧高压电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