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800912U - 组合双体无人驾驶飞艇 - Google Patents

组合双体无人驾驶飞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800912U
CN201800912U CN2009203149258U CN200920314925U CN201800912U CN 201800912 U CN201800912 U CN 201800912U CN 2009203149258 U CN2009203149258 U CN 2009203149258U CN 200920314925 U CN200920314925 U CN 200920314925U CN 201800912 U CN201800912 U CN 2018009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ip
wing
capsule
ship capsule
dirigi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2031492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辉
宋霄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Wide World Zenith Avi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N FEIYA AVI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FEIYA AVI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N FEIYA AVI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92031492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8009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8009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800912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oy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组合双体无人驾驶飞艇,包括第一单艇和第二单艇,第一单艇包括第一艇囊,所述第二单艇包括第二艇囊,组合双体无人驾驶飞艇还包括主连接翼和副连接翼;主连接翼的一端与第一艇囊的中部连接,其另一端与第二艇囊的中部连接;副连接翼的一端与第一艇囊的尾部连接,其另一端与第二艇囊的尾部连接。本实用新型克服了单艇艇囊由于体积的增大而带来成本成数量级的急剧增加,其提供一种将两个体积较小的单体飞艇用前后两个连接翼连接起来的组合双体无人驾驶飞艇。

Description

组合双体无人驾驶飞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通过中间连接艇翼连接两个飞艇组合而成的新型飞行器。
背景技术
目前,众所周知的单体飞艇是由艇囊、副气囊、尾翼、吊舱和发动机等组成,单纯依靠艇囊浮力和发动机的推力实现控制飞行。但是,当飞艇载荷增加时,需要增加飞艇艇囊的体积来增加浮力。为了增加浮升力,飞艇艇囊的体积必须增大。如果是单艇,提供相同浮力增大艇囊体积,必须采用强度要求很高的飞艇艇囊材料。大的艇囊表面积和使用高强度材料的要求,使单体飞艇的成本呈数量级的急剧增加。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单艇艇囊由于体积的增大而带来成本成数量级的急剧增加,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将两个体积较小的单体飞艇用前后两个连接翼连接起来的组合双体无人驾驶飞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组合双体无人驾驶飞艇,其特殊之处在于:包括第一单艇和第二单艇,所述第一单艇包括第一艇囊,所述第二单艇包括第二艇囊,所述组合双体无人驾驶飞艇还包括主连接翼和副连接翼;所述主连接翼的一端与第一艇囊的中部连接,其另一端与第二艇囊的中部连接;所述副连接翼的一端与第一艇囊的尾部连接,其另一端与第二艇囊的尾部连接。
上述组合双体无人驾驶飞艇还包括设置在第一单艇上的自动驾驶仪以及第一艇囊头部内侧的激光位移传感器,所述激光位移传感器正对着第二艇囊头部内侧;所述激光位移传感器用于测量第一艇囊和第二艇囊之间的相对攻角;所述自动驾驶仪根据测量到的攻角差控制攻角的大小。
上述第一艇囊和第二艇囊之间、第一艇囊和主连接翼之间、第二艇囊和主连接翼之间、第一艇囊和副连接翼之间和/或第二艇囊和副连接翼之间设置有尼龙索具,所述索具两端设置有挂钩,所述第一艇囊、第二艇囊艇囊、主连接翼、副连接翼的外表面相应设置有挂钩环。
上述主连接翼为中空蒙皮框架结构,所述主连接翼的蒙皮与第一艇囊和第二艇囊之间通过采用尼龙搭扣方式固连。
上述副连接翼为中空蒙皮框架结构,所述副连接翼的蒙皮与第一艇囊和第二艇囊之间通过采用尼龙搭扣方式连接。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组合双体无人驾驶飞艇,设置两个连接翼,其中主连接翼采用中空蒙皮框架结构可以有效增强结构刚性、加强两个单艇之间的稳定性。
2、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双体无人驾驶飞艇在两个单艇之间直接设置多组十字交叉索具,这些索具可约束两个艇囊相对移动的距离。
3、本实用新型组合双体无人驾驶飞艇还设置了激光位移传感器以及自动驾驶仪,用激光位移传感器测量两个艇囊之间的“相对攻角”,当测量到攻角差后,控制飞艇尾翼上的升降舵和矢量推进装置产生校正力,从而消除或者将攻角差控制在适当的范围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第一艇囊,2-第二艇囊,3-主连接翼,4-副连接翼,5-索具,6-激光位移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组合双体无人驾驶飞艇,包括第一单艇、第二单艇、主连接翼3和副连接翼4,其中第一单艇由第一艇囊1、副气囊、尾翼、吊舱和发动机等组成,第二单艇由第二艇囊2、副气囊、尾翼、吊舱和发动机等组成,主连接翼的一端与第一艇囊的中部连接,其另一端与第二艇囊的中部连接;副连接翼的一端与第一艇囊的尾部连接,其另一端与第二艇囊的尾部连接;主连接翼为中空蒙皮框架结构,主连接翼与第一艇囊之间以及主连接翼与第二艇囊之间均通过采用尼龙搭扣方式固连;如有必要,副连接翼也可采用中空蒙皮框架结构。为了保证飞行安全,在第一单艇上安装自动驾驶仪,同时在第一艇囊头部内侧安装一个用于测量第一艇囊和第二艇囊之间的相对攻角的激光位移传感器6,该激光位移传感器正对着第二艇囊头部内侧;则自动驾驶仪根据激光位移传感器测量到的攻角差来控制攻角的大小;为了保证飞行安全,还可在第一艇囊、第二艇囊、主连接翼和副连接翼之间相互设置尼龙索具5,索具两端设置有挂钩,第一艇囊、第二艇囊艇囊、主连接翼、副连接翼的外表面相应设置有挂钩环;索具可设置成一字连接方式,也可设置成十字交叉连接方式。
本实用新型原理:
本实用新型组合双体无人驾驶飞艇不是简单将两条独立的飞艇连接起来,为了防止两条飞艇间的相对“扭动”,通过以下三种方式保证双体飞艇的飞行安全:
1、设置了前后两个连接翼,且主连接翼采用抗扭的中空蒙皮框架结构,可以有效增强结构刚性;
2、设置了直接连接飞艇艇囊和连接翼的多组十字交叉索具,这些索具可约束两个艇囊相对移动的距离。
3、用激光位移传感器测量两个艇囊之间的“相对攻角”,当测量到攻角差后,自动驾驶仪控制飞艇尾翼上的升降舵和矢量推进装置产生校正力,从而消除或者将攻角差控制在适当的范围内。
组合双体飞艇的主连接翼的位置,可根据是否在连接翼上承载载荷而前后移动。最终要使前后两个连接翼和载荷三部分重量的合力,也就是重心要与飞艇的浮力中心在飞艇艇体Y轴的方向上在一条直线上。连接两条飞艇的前后两个“连接翼”实际上起着飞机机翼和尾翼的作用,一方面帮助控制组合双体无人驾驶飞艇飞行姿态,另一方面主连接翼是一个巨大的机翼,这个机翼可以产生很大的“动升力”,当双体组合飞艇在有前飞的速度的时候,主连接翼根据采用翼型的不同,最多会产生接近飞艇静轻同样的升力,也就是说主连接翼可以使飞艇的载重比单纯靠飞艇氦气产生的升力能负载的载重重一倍。所以说组合双体无人驾驶飞艇是一种高效低成本的飞艇布局形式。

Claims (5)

1.一种组合双体无人驾驶飞艇,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单艇和第二单艇,所述第一单艇包括第一艇囊,所述第二单艇包括第二艇囊,所述组合双体无人驾驶飞艇还包括主连接翼和副连接翼;所述主连接翼的一端与第一艇囊的中部连接,其另一端与第二艇囊的中部连接;所述副连接翼的一端与第一艇囊的尾部连接,其另一端与第二艇囊的尾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双体无人驾驶飞艇,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双体无人驾驶飞艇还包括设置在第一单艇上的自动驾驶仪以及第一艇囊头部内侧的激光位移传感器,所述激光位移传感器正对着第二艇囊头部内侧;所述激光位移传感器用于测量第一艇囊和第二艇囊之间的相对攻角;所述自动驾驶仪根据测量到的攻角差控制攻角的大小。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组合双体无人驾驶飞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艇囊和第二艇囊之间、第一艇囊和主连接翼之间、第二艇囊和主连接翼之间、第一艇囊和副连接翼之间和/或第二艇囊和副连接翼之间设置有尼龙索具,所述索具两端设置有挂钩,所述第一艇囊、第二艇囊艇囊、主连接翼、副连接翼的外表面相应设置有挂钩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合双体无人驾驶飞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连接翼为中空蒙皮框架结构,所述主连接翼的蒙皮与第一艇囊和第二艇囊之间通过采用尼龙搭扣方式固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合双体无人驾驶飞艇,其特征在于:所述副连接翼为中空蒙皮框架结构,所述副连接翼的蒙皮与第一艇囊和第二艇囊之间通过采用尼龙搭扣方式连接。
CN2009203149258U 2009-11-17 2009-11-17 组合双体无人驾驶飞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8009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3149258U CN201800912U (zh) 2009-11-17 2009-11-17 组合双体无人驾驶飞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3149258U CN201800912U (zh) 2009-11-17 2009-11-17 组合双体无人驾驶飞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800912U true CN201800912U (zh) 2011-04-20

Family

ID=438704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20314925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800912U (zh) 2009-11-17 2009-11-17 组合双体无人驾驶飞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800912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10280A (zh) * 2012-10-15 2013-02-06 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 一种临近空间升浮一体飞行器气动布局
CN109760816A (zh) * 2019-03-12 2019-05-17 天津天航智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宽浆叶动力和矢量动力装置的混合布局飞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10280A (zh) * 2012-10-15 2013-02-06 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 一种临近空间升浮一体飞行器气动布局
CN109760816A (zh) * 2019-03-12 2019-05-17 天津天航智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宽浆叶动力和矢量动力装置的混合布局飞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423943B2 (ja) 横風飛行とホバー飛行の間で航空車両を移行させる方法およびシステム
US4601444A (en) Aerial load-lifting system
US4695012A (en) Aerial load-lifting system
Seifert A review of the Magnus effect in aeronautics
CN103144769B (zh) 一种倾转涵道垂直起降飞行器的气动布局
CN102126553B (zh) 一种垂直起降小型无人机
US20080011900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to control the flight dynamics in a lighter-than-air airship
US20140217229A1 (en)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CN106741820A (zh) 一种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飞行器
US20060060695A1 (en) Mass transfer system for stabilizing an airship and other vehicles subject to pitch and roll moments
KR101737751B1 (ko) 비행체를 위한 경로 기반 전력 발생 제어
CN107000835A (zh) “机轮”旋翼、使用“机轮”旋翼的陀螺稳定航空器和风能装置、以及用于发动其的地面或舰载装置
CN103979104A (zh) 一种可变体x型机翼垂直起降微型飞行器
CN102717887A (zh) 一种采用充气式机翼和可倾转螺旋桨的临近空间飞艇
CN102673780A (zh) 双构型飞行器
CN106672231A (zh) 无人驾驶飞行器
CN108177777B (zh) 一种基于翼尖涡流增升的飞行器
CN104417750A (zh) 纵列式倾转旋翼飞机
CN201800912U (zh) 组合双体无人驾驶飞艇
CN106184692A (zh) 一种可拆装倾转动力的飞翼式复合升力飞艇
CN101348168A (zh) 浮升式飞行器
CN106828913A (zh) 一种垂直起降无人机
CN206394879U (zh) 无人驾驶飞行器
CN212022950U (zh) 一种分布式动力飞艇
CN203032931U (zh) 具有连翼构型的飞翼船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XI AN WIDE WORLD ZENITH AVIATION TECHNOLOGY CO., L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XI AN FEIYA AVIATION TECHNOLOGY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10929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10929

Address after: 710075 No. 1101 rose build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oad, hi tech Zone, Shaanxi, Xi'an

Patentee after: Xi'an Wide World Zenith Aviation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710075 No. 1101 rose build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oad, hi tech Zone, Shaanxi, Xi'an

Patentee before: XiAn Feiya Aviation Technology Co., Ltd.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420

Termination date: 2013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