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793570U - 一种用于高效粒子过滤器生物学检测的正负压设施检测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高效粒子过滤器生物学检测的正负压设施检测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793570U
CN201793570U CN2010205186305U CN201020518630U CN201793570U CN 201793570 U CN201793570 U CN 201793570U CN 2010205186305 U CN2010205186305 U CN 2010205186305U CN 201020518630 U CN201020518630 U CN 201020518630U CN 201793570 U CN201793570 U CN 2017935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ighly effective
air
particle filter
effective particle
posit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20518630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劲松
温占波
鹿建春
赵建军
毕建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stitute of Microbiology and Epidemiology of AMMS
Original Assignee
Institute of Microbiology and Epidemiology of AMM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stitute of Microbiology and Epidemiology of AMMS filed Critical Institute of Microbiology and Epidemiology of AMMS
Priority to CN201020518630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7935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7935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793570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pparatus Associated With Microorganisms And Enzymes (AREA)
  • Sampling And Sample Adjust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高效粒子过滤器生物学检测的正负负压设施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设置在设施内的封闭墙体,封闭墙体上设置有一台或多台高效粒子过滤器,高效粒子过滤器的进风侧或出风侧是负压或正压生物安全室,高效粒子过滤器的出风侧连接有排风管,在高效粒子过滤器的进风侧设置有至少一台微生物气溶胶发生器和至少一台空气微生物采样器,在高效粒子过滤器的出风侧设置有1~4台空气微生物采样器,各采样器内设置有微生物培养皿,且各空气微生物采样器的出口分别通过一管路连接一抽气泵。本实用新型能够广泛用于正/负压设施送/排风系统中,操作安全可靠,检测效果真实准确,不会对环境产生二次污染。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高效粒子过滤器生物学检测的正负压设施检测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物学检测装置,特别是关于一种用于正/负压设施的送/排风系统中的高效粒子过滤器生物学检测的正负压设施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在生物学研究与实验中,经常要应用到各种正压或负压设施,如负压感染动物饲养隔离装置,负压三级、四级生物安全室以及各种用途的正压结构的洁净室(如洁净手术室、制药车间)等。上述这些正负压设施送风或排风系统的设置,就是要防止负压结构设施产生的感染性污染空气对外部环境的污染,防止正压结构设施以外环境的生物气溶胶进入设施内污染设施内的空气。
目前,国内外对各种正负压设施中的高效粒子过滤器(HEPA)的检测,都是采用非生物气溶胶的方法,即采用粒子扫描、光密度测量等物理学方法进行检测评价。检测时,一般使用人工发生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聚α-烯烃(PAO)、聚乙二醇等的单分散气溶胶(0.3μm或0.5μm),进行泄漏的检测。由于生物气溶胶粒子和非生物气溶胶粒子在组成成分、结构、物理特性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特别是实验室产生的微生物气溶胶是多分散的、粒子粒径小、所带电荷也因微生物种类不同而不同。因此采用已有方法对负压感染动物饲养隔离装置的排风系统中高效粒子过滤器的检测评价结果,往往与高效粒子过滤器对微生物气溶胶的实际过滤效果不符。同时现有的检测方法仅对高效粒子过滤器进行逐行扫描检测,无法对整个高效粒子过滤器的结构泄漏、损伤泄漏、材料结构性泄漏作出系统性的检测。另外物理学检测方法还存在着现场操作的复杂性和仪器要求高的特点。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高效粒子过滤器生物学检测的正负压设施检测系统,其能够用于正/负压设施送/排风系统中,操作安全可靠,检测效果真实准确,不会对环境产生二次污染。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高效粒子过滤器生物学检测的正负负压设施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设置在设施内的封闭墙体,所述封闭墙体上设置有一台或多台高效粒子过滤器,所述高效粒子过滤器的进风侧或出风侧是负压或正压生物安全室,所述高效粒子过滤器的出风侧连接有排风管,在所述高效粒子过滤器的进风侧设置有至少一台微生物气溶胶发生器和至少一台空气微生物采样器,在所述高效粒子过滤器的出风侧设置有1~4台空气微生物采样器,各所述采样器内设置有微生物培养皿,且各所述空气微生物采样器的出口分别通过一管路连接一抽气泵。
所述高效粒子过滤器前端的采样器为Anderson六级空气微生物采样器。
所述高效粒子过滤器后端的采样器为三台Anderson二级空气微生物采样器,所述采样器设置在距离所述高效粒子过滤器排风口40~60cm处的排风口中轴线处、中轴线左侧和中轴线右侧。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取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以下优点:1、本实用新型可以采用微生物气溶胶选定使用的模拟指示微生物,是空气中没有的细菌和病毒(包括噬菌体),而且该细菌和病毒对人群、动物、环境等都没有危害,因此,检测过程安全可靠,检测结果真实准确,特异性非常高。2、本实用新型选择粘质沙雷氏菌替代致病细菌,选择粘质沙雷氏菌的噬菌体替代致病病毒,同时通过设置在采集器中的琼脂培养基收集高效粒子过滤器前后的气溶胶粒子,并通过对落菌培养后进行粘质沙雷氏菌菌落和噬菌体空斑计数,进而通过计算得到高效粒子过滤器的实际过滤效果,从而实现了高效粒子过滤器生物学检测方法,弥补了现有物理学检测方法的缺陷。3、本实用新型的系统性强,不仅可以检测高效粒子过滤器是否有泄漏,还可以检测高效粒子过滤器与各种正负压设施墙体、管道之间安装的框架是否达到气密性密封。4、本实用新型不但实用简便,结果真实准确,而且安全可靠。本实用新型可以广泛用于各种正负压设施送排风系统条件下的高效粒子过滤器生物学检测过程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负压设施检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正压设施检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是一负压设施检测系统,包括一设置在设施内的封闭墙体1,在封闭墙体1上设置有一台或多台高效粒子过滤器2,高效粒子过滤器2的进风侧是负压生物安全室3,高效粒子过滤器2的出风侧连接有排风管4。在负压安全室内设置有至少一台微生物气溶胶发生器5和至少一台空气微生物采样器6,在负压生物安全室3外设置有1~4台空气微生物采样器7,每台空气微生物采样器7分别通过一根采样管伸入到排风管4中。将各采样器6、7的出口分别通过一管路连接一抽气泵(图中未示出),在微生物气溶胶发生器7的进气端与普通技术相同,通过管路依次连接一流量计、压力计、滤油装置和一空气压缩机(图中未示出)。
本实用新型中的微生物气溶胶发生器5用人工发生模拟指示微生物替代非生物粒子。其中模拟指示微生物包括两种,一种是细菌,用自然空气中没有的,对人、动物、环境无生物危害的细菌,另一种是病毒,用自然空气中没有的,对人、动物、环境无生物危害的病毒。本实用新型的细菌使用粘质沙雷氏菌,也可以使用其它非致病细菌;本实用新型的病毒使用粘质沙雷氏菌的噬菌体,也可以使用其它非致病的病毒、噬菌体。本实用新型在对高效粒子过滤器2进行生物学检测的过程中,是通过微生物气溶胶发生器5分别人工发生含有细菌的模拟指示微生物气溶胶和含有病毒的模拟指示微生物气溶胶,并分别通过设置在封闭墙体1内、外的采样器6、7进行收集,再对收集的细菌或病毒进行生物学培养和计数,然后通过计算高效粒子过滤器2过滤前、后计数结果的比例关系,得到高效粒子过滤器2对应微生物的真实过滤效率。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在进行生物学检测过程中使用的材料:
1、模拟指示微生物:
本实施例的细菌采用粘质沙雷氏菌(Serratia Marcescens),粘质沙雷氏菌菌落为玫瑰红色,微凸,光滑湿润,边缘整齐。
本实用新型的病毒采用粘质沙雷氏菌噬菌体SM701悬液。
人工发生模拟微生物气溶胶的粒子粒径范围为0.5~3μm之间,其中1μm的微生物气溶胶粒子数占75%;
2、试剂
(1)磷酸盐缓冲液(PBS,0.03mol/L,pH7.2)
取无水磷酸氢二钠2.83克,磷酸二氢钾1.36克,加入蒸馏水至1000ml,调节pH至7.2~7.4,在121℃高压蒸汽下灭菌20min备用。
(2)普通琼脂培养基
成分:蛋白胨 10克  牛肉膏粉 3克  NaCl 5克  琼脂粉 15克
加入1000ml蒸馏水或去离子水混合加热熔解,调节pH至7.2~7.4,在121℃高压蒸汽下灭菌20min备用。
(3)普通肉汤培养基
成分:牛肉膏3克  蛋白胨10克  氯化钠5克
加水至1000ml,调节pH至7.2~7.4,在121℃高压蒸汽下灭菌20min备用。
(4)LB培养基(Luria-Bertani培养基)
成分:胰蛋白胨10克  酵母提取物5克  NaCl 10克
加入1000ml蒸馏水或去离子水混合加热熔解,调节pH至7.2~7.4,在121℃高压蒸汽下灭菌20min备用。
3、粘质沙雷氏菌悬液制备
(1)在无菌条件下将粘质沙雷氏菌(Serratia Marcescens)菌种划线接种到普通琼脂培养基平皿(90×15mm)上;
(2)在30±0.5℃下培养24±2h;
(3)在无菌条件下从特征性菌落(玫瑰红色,微凸,光滑湿润,边缘整齐)表面上挑取一接种环细菌转移到装有5ml肉汤液体培养基的试管中;
(4)在37±0.5℃下,摇床(160rpm)培养24±2h;
(5)在4℃下保存,保存期限为15天,使用前用平皿稀释计数法确定菌液浓度,按上述方法制备的菌液,其平均浓度应为1×1010~4×1010/ml;
(6)用PBS稀释液将细菌原液按适当比例稀释后即可应用。
4、粘质沙雷氏菌噬菌体SM701悬液的制备和培养
(1)宿主菌菌液的制备
将在普通琼脂培养基上生长的粘质沙雷氏菌接种于肉汤液体培养基,在37℃下,150rpm振荡培养8h,在4℃下保存备用。
(2)粘质沙雷氏菌噬菌体SM701的增殖
将粘质沙雷氏菌噬菌体液0.1ml和宿主菌液0.2ml加入5ml LB液体培养基中,室温放置1h,在37℃下50rpm振荡培养3.5h后,离心机10000rpm离心10min,将上清液用0.22μm滤膜过滤,所得扩增液效价检查应为109~1010pfu/ml,在4℃下保存。如效价不足,可重复增殖。
(3)噬菌体培养计数:
双层平皿法:下层用含1.5%琼脂的LB培养基7~9ml铺皿,放入采样器6、7中进行噬菌体采样后取出,在无菌条件下,在50℃的上层半固体培养基4~6ml中加入含有0.3ml 109pfu/ml的粘质沙雷氏菌,然后放在台面上摇匀,使上层培养基铺满平板,待凝固后,在30~36℃下培养12~24h,计数噬菌斑。
采用本实用新型进行生物学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本底检测
保持负压生物安全室3处于正常、稳定运行状态,用安装了琼脂平皿的Anderson六级空气微生物采样器6,在柜体1内采集空气本底样本,采样时间10min,采样器6流量为28.3L/min。
2、对微生物气溶胶发生器5的选择应满足下列条件:
(1)气喷、回流式发生器;
(2)额定工作流量下每分钟气溶胶化粘质沙雷氏菌液≥0.2ml;
(3)释放的粘质沙雷氏菌气溶胶中粒径2μm以下的活粒子比例≥80%;
(4)微生物气溶胶的释放速度为30±3m/min。
3、对微生物气溶胶发生器5校准采用以下方法:
(1)测量微生物气溶胶发生器的喷雾口的面积(m2),计算以0.5m/s的速度喷出气溶胶时,气溶胶发生器的气流量(m3/s);
(2)向微生物气溶胶发生器5中加入一定体积的粘质沙雷氏悬液菌,悬液菌落浓度用平板稀释法计算;
(3)打开微生物气溶胶发生器5和采样器6,控制气流量,使气溶胶喷出速度为0.5m/s,对微生物的损伤率小于15%。微生物气溶胶发生器5工作后分流回流液,准确测量体积后用平板稀释法计算其菌落浓度,采样20min。采样后准确测量并记录剩余菌液体积;
(4)结果计算
气溶胶发生量=(菌液原体积-喷雾20min后菌液体积-回流液体积)/20;
气溶胶喷出速度=气流流量(m3/s)/喷雾口面积(m2);
气溶胶中粒径2μm以下活粒子比例=Andersen式采样器6、7级平皿菌落数/各级平皿菌落数之和
粘质沙雷氏菌(PBS稀释液)的回收率=回流液菌落浓度/菌液原浓度。
本实施例检测时,将粘质沙雷氏菌悬液用PBS稀释液稀释至(1~8)×107/ml,冰浴放置,连接到本实用新型装置中微生物气溶胶发生器5的进液口上,发生模拟的微生物气溶胶的粒子粒径范围在0.5~3μm之间,其中1μm的微生物气溶胶粒子数占75%。
4、排风管模拟样本的采集检测
在距离高效粒子过滤器出口40~60cm处的排风管4中轴线处、中轴线左侧和中轴线右侧,分别设置一采样管,每根采样管分别连接一台Anderson二级空气微生物采样器7,三台采样器7的出气端可以并联连接一抽气泵。
在保持负压生物安全室3处于正常、稳定运行状态下,在负压生物安全室3内发生模拟指示微生物气溶胶10min后,开始检测采样。采样时间为10min,采样器7流量为28.3L/min,每种(包括细菌和病毒)检测重复3次。
5、检测样品培养分析
将本底采集样本、模拟检测采集样本置于温箱中30±0.5℃培养24±2h后,进行粘质沙雷氏菌菌落和噬菌体空斑计数。
6、检测结果的计算:
(1)菌落浓度以CFU/m3表示,本底中指示菌浓度应为0CFU/m3
(2)负压生物安全室3内平均模拟指示菌气溶胶浓度应大于104CFU/m3排风管4处高效粒子过滤器2对指示菌气溶胶的过滤率应根据高效粒子过滤器2过滤前指示菌气溶胶浓度和高效粒子过滤器2过滤后指示菌气溶胶浓度进行计算,是否合格应根据国家相关标准进行判定。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是一正压设施检测系统,在高效粒子过滤器2的出风侧是正压生物安全室8,高效粒子过滤器2出口的排风管4位于正压生物安全室8内,微生物气溶胶发生器5设置在正压生物安全室8外面,正压生物安全室8外面的空气微生物采样器是六级空气微生物采样器6,正压生物安全室8内的空气微生物采样器为二级空气微生物采样器7。
本实施例进行生物检测过程与实施例1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仅以上述实施例进行说明,各部件的结构、设置位置、及其连接都是可以有所变化的,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凡根据本实用新型原理对个别部件进行的改进和等同变换,均不应排除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外。

Claims (3)

1.一种用于高效粒子过滤器生物学检测的正负负压设施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设置在设施内的封闭墙体,所述封闭墙体上设置有一台或多台高效粒子过滤器,所述高效粒子过滤器的进风侧或出风侧是负压或正压生物安全室,所述高效粒子过滤器的出风侧连接有排风管,在所述高效粒子过滤器的进风侧设置有至少一台微生物气溶胶发生器和至少一台空气微生物采样器,在所述高效粒子过滤器的出风侧设置有1~4台空气微生物采样器,各所述采样器内设置有微生物培养皿,且各所述空气微生物采样器的出口分别通过一管路连接一抽气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高效粒子过滤器生物学检测的正负负压设施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效粒子过滤器前端的采样器为Anderson六级空气微生物采样器。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用于高效粒子过滤器生物学检测的正负负压设施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效粒子过滤器后端的采样器为三台Anderson二级空气微生物采样器,所述采样器设置在距离所述高效粒子过滤器排风口40~60cm处的排风口中轴线处、中轴线左侧和中轴线右侧。
CN2010205186305U 2010-09-03 2010-09-03 一种用于高效粒子过滤器生物学检测的正负压设施检测系统 Expired - Lifetime CN2017935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5186305U CN201793570U (zh) 2010-09-03 2010-09-03 一种用于高效粒子过滤器生物学检测的正负压设施检测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5186305U CN201793570U (zh) 2010-09-03 2010-09-03 一种用于高效粒子过滤器生物学检测的正负压设施检测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793570U true CN201793570U (zh) 2011-04-13

Family

ID=438484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205186305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793570U (zh) 2010-09-03 2010-09-03 一种用于高效粒子过滤器生物学检测的正负压设施检测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79357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51625A (zh) * 2017-06-09 2017-09-12 杭州泰林精密仪器有限公司 一种液体微生物俘获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51625A (zh) * 2017-06-09 2017-09-12 杭州泰林精密仪器有限公司 一种液体微生物俘获装置
CN107151625B (zh) * 2017-06-09 2023-08-22 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 一种液体微生物俘获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ahmani et al. Sampling and detection of corona viruses in air: A mini review
Lindsley et al. Sampling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bioaerosols
CN101298626A (zh) 一种高效粒子过滤器生物学检测方法及安全柜检测系统
CN206560406U (zh) 具有空气净化和地面吸尘双重功能的设备
Awad et al. Sedimentation with the Omeliansky formula as an accepted technique for quantifying airborne fungi
CN106967595A (zh) 一种空气中细菌或病毒在线采集及在线自动检测方法
CN107118961A (zh) 一种空气中细菌或病毒在线采集及在线自动检测装置
Zhang et al. Study of viral filtration performance of residential HVAC filters
CN101299037A (zh) 过滤或隔离材料的生物气溶胶过滤效率测试装置和方法
Wang et al. Bioaerosols as contributors to poor air quality in Taichung City, Taiwan
Griffiths et al. Effect of aerosolisation, growth phase and residence time in spray and collection fluids on the culturability of cells and spores
CN101298625A (zh) 一种高效粒子过滤器生物学检测方法及正负压设施检测系统
CN101298624A (zh) 一种高效粒子过滤器生物学检测方法及隔离装置检测系统
CN201793570U (zh) 一种用于高效粒子过滤器生物学检测的正负压设施检测系统
CN201016880Y (zh) 一种多级空气微生物采样器
Sayer et al. Hospital airborne bacteria as estimated by the Andersen sampler versus the gravity settling culture plate
CN201793572U (zh) 一种用于高效粒子过滤器生物学检测的安全柜检测系统
US8143019B2 (en) Portable microbiological testing device for gases
Solomon A simplified application of the Andersen sampler to the study of airborne fungus particles
CN105176793B (zh) 气溶胶细菌截留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CN113862139A (zh) 一种负压co2浓度控制型蜂巢培养系统
CN201793571U (zh) 一种用于高效粒子过滤器生物学检测的隔离装置检测系统
Górny et al. Effect of two aerosolization methods on the release of fungal propagules from a contaminated agar surface
CN102500434A (zh) 一种无菌检测工艺隔离器
Breum et al. Dustiness of compostable waste: a methodological approach to quantify the potential of waste to generate airborne micro-organisms and endotoxi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