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788807U - 变压器 - Google Patents

变压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788807U
CN201788807U CN2010202893855U CN201020289385U CN201788807U CN 201788807 U CN201788807 U CN 201788807U CN 2010202893855 U CN2010202893855 U CN 2010202893855U CN 201020289385 U CN201020289385 U CN 201020289385U CN 201788807 U CN201788807 U CN 2017888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oltage
winding
pin
low
high press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20289385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陶宇声
葛炽昌
简连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nyong Technology Co Ltd
Guolian Electronics (Shanghai) Co Ltd
Amlink Shanghai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nyong Technology Co Ltd
Guolian Electronics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nyong Technology Co Ltd, Guolian Electronics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nyo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020289385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788807U/zh
Priority to US12/873,275 priority patent/US8203414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7888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788807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28Coils; Windings; Conductive connections
    • H01F27/32Insulating of coils, windings, or parts thereof
    • H01F27/324Insulation between coil and core, between different winding sections, around the coil; Other insulation structures
    • H01F27/326Insulation between coil and core, between different winding sections, around the coil; Other insulation structur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discharge lamp ballas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ils Of Transformers For General Uses (AREA)

Abstract

一种变压器,用于安装在电路板上,进行高电压与低电压之间的转换。所述电路板上包括一高压线与一负载。所述变压器包括一绕线架,用于绕设导线。所述绕线架包括第一次级绕线区。所述第一次级绕线区向外延伸出第一次级高压凸柱。所述第一次级高压凸柱上远离所述第一次级绕线区的一端固定第一次级高压引脚。所述绕线架由绝缘材料制成。所述第一次级高压引脚由导电材料制成。绕设在所述绕线架上的导线的高压端沿着所述第一次级高压凸柱的一上表面到达第一次级高压引脚处,并与第一次级高压引脚电连接。所述第一次级高压凸柱跨过高压线,使所述第一次级高压引脚与负载电连接,可应用于逆变器的传统线路上,而不需另外设置跳线,从而简化电路设计。

Description

变压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变压器。
背景技术
现在的背光模组中,一般使用冷阴极荧光灯管(Cold Cathode Fluorescent Lamp,CCFL)作为光源,所述CCFL需要高压交流电进行激发,然后发光。因此需要在电路上设计变压器以将外部输入的低压交流电转变成高压交流电。在现在的电路设计中,所述变压器与所述CCFL一般设置在同一电路板上,且分别位于所述电路板上的一条高压线两侧。所述变压器的次级高压引脚需跳过所述高压线与所述CCFL相连以向所述CCFL提供高压交流电,所述CCFL再通过所述高压线与所述变压器的次级低压引脚相连以形成闭合回路。因此所述变压器的次级高压引脚一般需通过跳线与所述CCFL电连接,这样就使得所述电路板上的元件数量增加,电路复杂;而且跳线太多就容易导致线路接触不良或断线,极大影响了所述背光模组的工作性能的稳定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有效简化电路板上的电路设计的变压器。
一种变压器,用于安装在电路板上,进行高电压与低电压之间的转换。所述电路板上包括一条高压线与一个负载。所述变压器包括一个绕线架,用于绕设导线。所述绕线架包括一个第一次级绕线区。所述第一次级绕线区向外延伸出一个第一次级高压凸柱。所述第一次级高压凸柱上远离所述第一次级绕线区的一端固定一个第一次级高压引脚。所述绕线架由绝缘材料制成。所述第一次级高压引脚由导电材料制成。绕设在所述绕线架上的导线的高压端沿着所述第一次级高压凸柱的上表面到达所述第一次级高压引脚处,并与所述第一次级高压引脚电连接。所述第一次级高压凸柱跨过所述高压线,使所述第一高压引脚与所述负载电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次级高压凸柱设有一与上表面相对的下表面,所述下表面上与所述高压线对应的位置开设一个凹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绕线架还包括一个第二初级绕线区,所述第一初级绕线区沿所述第一次级绕线区的延伸方向向外延伸,所述第一初级绕线区与所述第二初级绕线区共同构成一个第一绕线部,所述第一次级高压凸柱从所述第一初级绕线区与所述第一次级绕线区之间的位置向外延伸。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次级高压凸柱沿垂直于所述绕线架向外延伸。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次级绕线区向外延伸出一个第一次级低压凸柱,所述第一次级低压凸柱上向外延伸出一个第一次级低压引脚,绕设在所述第一次级绕线区上的导线的低压端沿着所述第一次级低压凸柱到达所述第一次级低压引脚,并与所述第一次级低压引脚电连接,所述第一次级低压引脚与所述高压线电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次级低压凸柱远离所述绕线架的一端固定一个固定引脚,所述固定引脚用于与所述高压线焊接,使所述变压器更加牢固地固定在所述电路板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绕线架还包括一个与所述第一绕线部一体成型的第二绕线部,所述第二绕线部与所述第一绕线部之间设置一间隔区,所述第二绕线部与所述第一绕线部的结构以所述间隔区成轴对称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绕线架还包括一个与所述第一绕线部一体成型的第二绕线部,所述第二绕线部与所述第一绕线部的结构相同。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绕线部包括一个第一次级低压引脚,所述第二绕线部包括一个第二次级低压引脚,所述第二次级低压引脚与所述第一次级低压引脚平行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绕线部包括一个第一次级低压引脚,所述第二绕线部包括一个第二次级低压引脚,所述第二次级低压引脚与所述第一次级低压引脚垂直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变压器,由于在所述绕线架上设置了一个第一次级高压凸柱,并使所述导线从所述第一次级高压凸柱的上表面引出,所述第一次级高压凸柱跨过所述高压线后,使所述第一次级高压引脚直接与所述负载电连接,可应用于逆变器的传统线路上,而不需另外设置跳线,从而简化电路设计。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电路板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压器的分解示意图;
图3是图2的变压器的组装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压器的分解示意图;
图5是图4的变压器的组装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变压器100、300
电路板200
高压线201
主线204
支线205
低压线202
负载203
绕线架10、310
铁芯组20
线槽60
容置槽101、301
开口102
第一绕线部11、311
第一初级绕线区111
第一次级绕线区112
第一初级高压凸柱113a、311a
第一初级低压凸柱113b、311b
第一初级高压引脚113c
第一初级低压引脚113d
第一凹槽113e
固定板113f
第一次级高压凸柱116、311c
上表面116a
下表面116b
侧面116c
第一次级低压凸柱117、311d
第一端面117a
第一次级低压引脚117b、311e
固定引脚117c
第一沟槽118
第一次级高压引脚119
凹口121
第一侧壁131、331
第二侧壁132、332
第一铁芯21、321
第二铁芯22、322
第一本体211
第一凸缘212、321a
第二绕线部316
第二初级高压凸柱316a
第二初级低压凸柱316b
第二次级高压凸柱316c
第二次级低压凸柱316d
第二次级低压引脚316e
间隔区318
第二凸缘321b
固定板33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为现有的电路板200的示意图。所述电路板200上设置有一条高压线201、两条低压线202及一个负载203。所述高压线201为树枝状结构,即包括一条主线204及从所述主线204向侧边延伸出的一条支线205。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负载203为冷阴极荧光灯管(Cold Cathode Fluorescent Lamp,CCFL),所述CCFL需要高压交流电激发,才能发光。
如图2及图3,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变压器100,用于安装在所述电路板200上,进行高电压与低电压之间的转换。所述变压器100包括一个绕线架10及一个铁芯组20。
所述绕线架10由绝缘材料制成,且为纵长状结构。所述绕线架10开设有一个贯穿其相对两端面的容置槽101,所述容置槽101在所述绕线架10的两端形成两个开口102。所述绕线架10包括第一绕线部11、相背对的第一侧壁131及第二侧壁132。所述第一绕线部11包括一个第一初级绕线区111、一个第一次级绕线区112、一个第一初级高压凸柱113a、一个第一初级低压凸柱113b、一个第一次级高压凸柱116及一个第一次级低压凸柱117。
所述第一初级绕线区111与所述第一次级绕线区112为一体成型的结构,且所述第一初级绕线区111为纵长状结构,所述第一次级绕线区112沿所述第一初级绕线区111的延伸方向向外延伸。所述第一初级绕线区111及所述第一次级绕线区112上开设有多个线槽60,用于绕设导线。
所述第一初级高压凸柱113a固定在所述第一初级绕线区111的远离所述第一次级绕线区112的一端。所述第一初级低压凸柱113b与所述第一初级高压凸柱113a平行设置且从所述第一侧壁131靠近所述绕线架10的底部的一侧沿垂直于所述容置槽101的延伸方向向外延伸。所述第一初级低压凸柱113b远离所述绕线架10的端部沿垂直于所述第一容置槽101的延伸方向上固定一个第一初级低压引脚113d。所述第一初级高压凸柱113a上与所述第一初级低压引脚113d相对应的位置延伸出一个第一初级高压引脚113c。所述第一初级高压引脚113c及所述第一初级低压引脚113d均由导电材料制成,且分别焊接在所述电路板200上的所述两条低压线202上。所述第一初级低压凸柱113b与所述第一侧壁131之间沿垂直于其自身的延伸方向上分别开设一个贯穿其相对两侧面的第一凹槽113e。绕设在所述第一初级绕线区111的线槽60内的导线的高压端沿所述第一初级高压凸柱113a的底面延伸至所述第一初级高压引脚113c并固定在所述第一初级高压引脚113c上,导线的低压端沿所述第一初级低压凸柱113b的底面延伸至所述第一初级低压引脚113d并固定在所述第一初级低压引脚113d上。可以理解,所述第一初级高压凸柱113a与第一初级低压凸柱113b也可不垂直于所述容置槽101设置,而是与所述容置槽101成一锐角的夹角。所述第一初级高压凸柱113a及第一初级低压凸柱113b的位置也并不局限于本实施方式,可根据所述电路板200上的两条低压线202的位置的变换,而对应改变所述第一初级高压凸柱113a及第一初级低压凸柱113b的位置。只需将绕设在所述第一初级绕线区111上的导线适当的拉长,能够分别与所述第一初级高压引脚113c及所述第一初级低压引脚113d电连接即可。
所述第一次级高压凸柱116从所述第二侧壁132上的所述第一初级绕线区111与第一次级绕线区112之间的位置沿垂直于所述容置槽101的方向向外延伸。所述第一次级高压凸柱116包括一个上表面116a、一个下表面116b及一个侧面116c。所述上表面116a远离所述电路板200。所述下表面116b面向所述电路板200。所述侧面116c连接所述上表面116a及所述下表面116b,且靠近所述第一次级绕线区112。所述第一次级高压凸柱116上开设有一个第一沟槽118,所述第一沟槽118大致呈“L”型,其在所述侧面116c上靠近所述绕线架10的一端自所述下表面116b向所述上表面116a延伸并延伸入所述上表面116a,然后在所述上表面116a上沿所述第一次级高压凸柱116的延伸方向延伸,直至到达所述上表面116a上远离所述绕线架10的一端。所述第一沟槽118远离所述绕线架10的一端固定一个第一次级高压引脚119。所述第一次级高压引脚119由导电材料制成。其中,绕设在所述第一次级绕线区112上的导线的高压端从所述线槽60中出来后,容置于所述第一沟槽118内,然后沿所述第一沟槽118的延伸方向一直到达所述第一次级高压引脚119,并与所述第一次级高压引脚119电连接。所述下表面116b上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次级高压凸柱116的延伸方向开设有一个贯穿其相对两个侧面的凹口121,使得所述变压器100安装在所述电路板200上时,所述凹口121能够套设所述电路板200上的主线204,达到所述主线204与所述变压器100上的导线的高压端相隔离的目的。可以理解,所述凹口121在所述下表面116b上的开设方向并不局限于本实施方式,使用者也可根据所述主线204的方向适当调整所述凹口121的开设方向。
所述第一次级低压凸柱117从所述第一次级绕线区112的远离所述第一初级绕线区111的一侧沿垂直于所述容置槽101的方向向外延伸。所述第一次级低压凸柱117包括一个远离所述绕线架10的第一端面117a。所述第一端面117a上设置相互平行设置的一个第一次级低压引脚117b及一个固定引脚117c。所述第一次级低压引脚117b与所述固定引脚117c均由导电材料制成。绕设在所述第一次级绕线区112上的导线的低压端从所述线槽60中出来后,沿着所述第一次级低压凸柱117的底面到达所述第一次级低压引脚117b,并与所述第一次级低压引脚117b电连接。所述第一次级低压引脚117b与所述固定引脚117c电连接。所述固定引脚117c焊接在所述电路板200上的支线205上,因此,也就相当于所述第一次级低压引脚117b与所述支线205电连接。
可以理解,也可将所述第一次级低压引脚117b不与所述固定引脚117c电连接,而将所述第一次级低压引脚117b及所述固定引脚117c同时焊接在所述支线205上,此时,所述固定引脚117c的作用就是将所述变压器100更好的固定在所述电路板200上。
可以理解,所述第一初级高压引脚113c、第一初级低压引脚113d、第一次级高压引脚119及固定引脚117c均为“Z”型结构,且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所述电路板200上,这种固定方式比较牢固,使上述各引脚不易与所述电路板200断开,可有效提高所述电路板200的工作性能。
可以理解,所述第一次级低压引脚117b可根据所述高压线201的主线204的位置的变化而改变,比如所述第一次级低压引脚117b也可固定于所述第一次级低压凸柱117与所述第一端面117a垂直的表面上,且与所述固定引脚117c垂直设置。
可以理解,所述第一次级高压凸柱116与第一次级低压凸柱117也可不垂直于所述容置槽101设置,而是与所述容置槽101成一锐角的夹角。
可以理解,所述第一次级高压凸柱116与所述第一次级低压凸柱117并不局限于本实施方式中的位置,在其他可替换的实施方式中,若所述电路板200上的高压线201及所述负载203的位置发生变化,所述第一次级高压凸柱116及所述第一次级低压凸柱117也可设置在所述变压器100的其他位置,比如将所述第一次级高压凸柱116及所述第一次级低压凸柱117互换位置;将所述第一次级高压凸柱116及所述第一次级低压凸柱117均设置在所述第一侧壁131上;将所述第一次级高压凸柱116设置在所述第一初级绕线区111的远离所述第一次级绕线区112的一侧,等等。只需将绕设在所述第一次级绕线区112上的导线适当的拉长,能够分别与所述第一次级高压引脚119及所述第一次级低压引脚117b电连接即可。
可以理解,由于所述第一次级低压凸柱117的主要作用就是缩短所述第一次级低压引脚117b的长度,因此所述第一次级低压凸柱117也可省略,也就是说将所述第一次级低压引脚117b直接设置在所述绕线架10上。
所述铁芯组20包括第一铁芯21及第二铁芯22。所述第一铁芯21为类似于“U”状的结构,其包括一个第一本体211及平行设置的两个第一凸缘212。所述第一本体211容置于所述第一凹槽113e内,且所述两个第一凸缘212弯折向所述容置槽101的两个开口102处。所述第二铁芯22为类似于“I”状结构,其容置于所述容置槽101内,且所述第二铁芯22的两个端部从所述容置槽101中伸出,与所述第一铁芯21相接,从而形成一个闭合的磁路。所述第一铁芯21与所述第二铁芯22均具有导磁性能。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铁芯21为锰锌材质,所述第二铁芯22为镍锌材质。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容置槽101靠近所述第一次级绕线区112的开口102处,从所述绕线架10的底部延伸出一个固定板113f。所述第一初级高压凸柱113a、所述第一初级低压凸柱113b及所述固定板113f相互配合,用于将所述第一铁芯21的两个第一凸缘212分别固定在所述开口102处。可以理解,由于所述两个第一凸缘212相互平行,只需固定其中一个第一凸缘212,另一个第一凸缘212的位置也就确定了,所以固定板113f也可省略。
所述变压器100的使用过程如下:将所述变压器100安装在所述电路板200上,且所述第一初级高压引脚113c焊接在其中一条低压线202上,所述第一初级低压引脚113d焊接在另一条低压线202上。所述第一次级高压引脚119与所述负载203电连接。所述固定引脚117c焊接在所述高压线201的支线205上。因此就可达成将所述电路板200上的低压线202输入的低电压转换成高电压,从而驱动所述负载203。同时绕设在所述第一次级绕线区112上的导线的高压端设置在所述第一次级高压凸柱116的上表面116a,所述第一次级高压凸柱116的下表面116b开设有凹口121,使得绕设在所述第一次级绕线区112上的导线的高压端与所述主线204更好的隔离。
如图4及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压器300,所述变压器300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压器100的不同点在于,所述变压器300的绕线架310上除了包括一个第一绕线部311外,还包括一个第二绕线部316。所述第一绕线部311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第一绕线部11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二绕线部316与所述第一绕线部311之间设置有一间隔区318。所述第二绕线部316与所述第一绕线部311的结构以所述间隔区318为轴对称设置。所述第二绕线部316上设置有分别与所述第一初级高压凸柱311a、第一初级低压凸柱311b、第一次级高压凸柱311c、第一次级低压凸柱311d关于所述间隔区318相对称且结构分别相同的第二初级高压凸柱316a、第二初级低压凸柱316b、第二次级高压凸柱316c、第二次级低压凸柱316d。由于所述第二次级低压凸柱316d与所述第一次级低压凸柱311d相邻设置,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将所述第二次级低压凸柱316d与所述第一次级低压凸柱311d做成一体的结构。所述第二绕线部316上所引伸出的各凸柱与所述电路板200的连接方式,也分别与其对应的第一绕线部311上的各凸柱相同。所述第二次级低压凸柱316d上同样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次级低压引脚311e相平行的第二次级低压引脚316e。可以理解,根据所述高压线201的支线205的设置情况,为了简化电路设计,也可将所述第二次级低压引脚316e设计成与所述第一次级低压引脚311e相垂直。
所述固定板333设置在第一侧壁331上与所述间隔区318相对的位置。所述第一铁芯321为类似“E”型的结构,其包括平行设置的两个第一凸缘321a及一个第二凸缘321b。所述第二凸缘321b位于所述两个第一凸缘321a之间。所述固定板333用于承载所述第二凸缘321b。所述第二铁芯322的长度被延伸一倍,其相对两端同样从所述容置槽301中伸出,且分别与所述两个第一凸缘321a相连接。
可以理解,在其他可替换的实施方式中,也可将所述第二绕线部的结构设计成与所述第一绕线部完全相同的结构。也就是说,在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绕线部的一端设计一个间隔区,然后在所述间隔区的另一端再连接一个与所述第一绕线部完全相同的第二绕线部。还可以在所述第二绕线部的一端再依次连接多个结构完全相同的第二绕线部,同时只需对应的将所述第一铁芯的形状稍作变换即可,从而将多个变压器集成为一体,可有效的节省材料,降低成本。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变压器,由于在所述第一次级高压端与所述第一次级低压端之间垂直设置一个第一次级高压凸柱,使得导线的高压端从所述第一次级高压凸柱的上表面引出,并在所述第一次级高压凸柱的下表面与电路板上的高压线的主线对应的地方设置凹口,使得所述第一次级高压凸柱上的导线能更有效的与电路板上的高压线隔离,因此所述变压器能够直接通过第一次级高压凸柱与所述负载电连接,可应用于逆变器的传统线路上,不需要再额外的设置跳线进行转接。同时还可将多个变压器集成为一体,使得集成后的变压器可同时驱动多个负载,使得电路在设计上更加的简单,并且可有效的节省材料,降低成本。
可以理解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与变形,而所有这些改变与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变压器,用于安装在一个电路板上,进行高电压与低电压之间的转换,所述电路板上包括一条高压线与一个负载;所述变压器包括一个绕线架,用于绕设导线,所述绕线架包括一个第一次级绕线区,所述第一次级绕线区向外延伸出一个第一次级高压凸柱,所述第一次级高压凸柱上远离所述第一次级绕线区的一端固定一个第一次级高压引脚,所述绕线架由绝缘材料制成,所述第一次级高压引脚由导电材料制成,绕设在所述绕线架上的导线的高压端沿着所述第一次级高压凸柱的上表面到达所述第一次级高压引脚处,并与所述第一次级高压引脚电连接,所述第一次级高压凸柱跨过所述高压线,使得所述第一高压引脚与所述负载电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次级高压凸柱设有一与上表面相对的下表面,所述下表面上与所述高压线对应的位置开设一个凹口。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架还包括一个第二初级绕线区,所述第一初级绕线区沿所述第一次级绕线区的延伸方向向外延伸,所述第一初级绕线区与所述第二初级绕线区共同构成一个第一绕线部,所述第一次级高压凸柱从所述第一初级绕线区与所述第一次级绕线区之间的位置向外延伸。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次级高压凸柱沿垂直于所述绕线架向外延伸。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次级绕线区向外延伸出一个第一次级低压凸柱,所述第一次级低压凸柱上向外延伸出一个第一次级低压引脚,绕设在所述第一次级绕线区上的导线的低压端沿着所述第一次级低压凸柱到达所述第一次级低压引脚,并与所述第一次级低压引脚电连接,所述第一次级低压引脚与所述高压线电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次级低压凸柱远离所述绕线架的一端固定一个固定引脚,所述固定引脚用于与所述高压线焊接,使所述变压器更加牢固地固定在所述电路板上。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架还包括一个与所述第一绕线部一体成型的第二绕线部,所述第二绕线部与所述第一绕线部之间设置一个间隔区,所述第二绕线部与所述第一绕线部的结构以所述间隔区为轴相互对称。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架还包括一个与所述第一绕线部一体成型的第二绕线部,所述第二绕线部与所述第一绕线部的结构相同。
9.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绕线部包括一个第一次级低压引脚,所述第二绕线部包括一个第二次级低压引脚,所述第二次级低压引脚与所述第一次级低压引脚平行设置。
10.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绕线部包括一个第一次级低压引脚,所述第二绕线部包括一个第二次级低压引脚,所述第二次级低压引脚与所述第一次级低压引脚垂直设置。
CN2010202893855U 2010-08-12 2010-08-12 变压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7888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2893855U CN201788807U (zh) 2010-08-12 2010-08-12 变压器
US12/873,275 US8203414B2 (en) 2010-08-12 2010-08-31 Transformer including high voltage pole and electrical connection to load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2893855U CN201788807U (zh) 2010-08-12 2010-08-12 变压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788807U true CN201788807U (zh) 2011-04-06

Family

ID=438207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20289385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788807U (zh) 2010-08-12 2010-08-12 变压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8203414B2 (zh)
CN (1) CN20178880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196678A1 (zh) * 2020-03-30 2021-10-07 南京安盛电子有限公司 高压取电电源灌封变压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387039B2 (en) * 2019-02-13 2022-07-12 Astronics Advanced Electronic Systems Corp. Integrated transformer with low AC losses and impedance balanced interface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829036Y (zh) * 2005-07-26 2006-10-18 东莞创慈磁性元件有限公司 隔离型双通道变压器
KR101085665B1 (ko) * 2009-02-26 2011-11-22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트랜스포머
TWI401709B (zh) * 2009-04-01 2013-07-11 Delta Electronics Inc 具漏感之變壓器結構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196678A1 (zh) * 2020-03-30 2021-10-07 南京安盛电子有限公司 高压取电电源灌封变压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8203414B2 (en) 2012-06-19
US20120038447A1 (en) 2012-02-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933340B1 (en) Coil device, composite coil device and transformer device
CN103323700A (zh) 一种高温超导电缆交流耐受试验系统及其试验方法
CN201788807U (zh) 变压器
CN108511192B (zh) 绝缘外壳小单元的全绝缘框架集合式电容器及安装方法
CN201247685Y (zh) 高漏磁及双高压输出的高压变压器
CN102074341B (zh) 变压器结构
JP2007335453A (ja) 高圧トランス
CN208954811U (zh) 一种采用绝缘外壳电容器单元的全绝缘框架集合式电容器
CN206116167U (zh) 一种集成漏感谐振变压器
CN109148128A (zh) 变压器及其绕组
CN201126753Y (zh) 变压器及其一次侧线组以及灯管驱动电路
CN201765932U (zh) 用于at供电方式三相vx联结的单相牵引变压器
CN101458991B (zh) 一种变压器的线圈连线结构
CN201829308U (zh) 变压器结构
CN202258703U (zh) 一种变压器绕线结构和变压器
CN201829309U (zh) 变压器结构
CN202373431U (zh) 线圈装置、复合线圈装置以及平面变压器
JP5070848B2 (ja) トランス
CN206432119U (zh) 一种组合式变压器
CN205943496U (zh) 电梯用电缆
CN201708016U (zh) 高漏感绕线结构
CN201017759Y (zh) 变压器结构
CN201717094U (zh) 变压器结构
CN204905013U (zh) 一种电压互感器的绕线结构
CN107863227A (zh) 一种双饼连续式线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406

Termination date: 20140812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