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782864U - 用于鞋袜类的足跟垫 - Google Patents

用于鞋袜类的足跟垫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782864U
CN201782864U CN2010201384133U CN201020138413U CN201782864U CN 201782864 U CN201782864 U CN 201782864U CN 2010201384133 U CN2010201384133 U CN 2010201384133U CN 201020138413 U CN201020138413 U CN 201020138413U CN 201782864 U CN201782864 U CN 2017828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el pad
heel
thin slice
footwear
foo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2013841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藤田稔
室谷良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ot Techno Inc
Original Assignee
Foot Techn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ot Techno Inc filed Critical Foot Techno Inc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7828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782864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3FOOTWEAR
    • A43BCHARACTERISTIC FEATURES OF FOOTWEAR; PARTS OF FOOTWEAR
    • A43B17/00Insoles for insertion, e.g. footbeds or inlays, for attachment to the shoe after the upper has been joined
    • A43B17/02Insoles for insertion, e.g. footbeds or inlays, for attachment to the shoe after the upper has been joined wedge-like or resilient
    • AHUMAN NECESSITIES
    • A43FOOTWEAR
    • A43BCHARACTERISTIC FEATURES OF FOOTWEAR; PARTS OF FOOTWEAR
    • A43B17/00Insoles for insertion, e.g. footbeds or inlays, for attachment to the shoe after the upper has been joined
    • A43B17/16Insoles for insertion, e.g. footbeds or inlays, for attachment to the shoe after the upper has been joined with heel or toe cap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3FOOTWEAR
    • A43BCHARACTERISTIC FEATURES OF FOOTWEAR; PARTS OF FOOTWEAR
    • A43B7/00Footwear with health or hygienic arrangements
    • A43B7/14Footwear with health or hygienic arrangements with foot-supporting parts
    • A43B7/1405Footwear with health or hygienic arrangements with foot-supporting parts with pads or holes on one or more locations, or having an anatomical or curved form
    • A43B7/1415Footwear with health or hygienic arrangements with foot-supporting parts with pads or holes on one or more locations, or having an anatomical or curved form characterised by the location under the foot
    • A43B7/144Footwear with health or hygienic arrangements with foot-supporting parts with pads or holes on one or more locations, or having an anatomical or curved form characterised by the location under the foot situated under the heel, i.e. the calcaneus bone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Footwear And Its Accessory,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鞋袜类的足跟垫,包括足跟垫薄片,其垫在用于左脚或者右脚的鞋袜类的、支撑足跟的足跟支撑面上,该足跟支撑面包含在所述鞋袜类的、支撑脚底的脚底支撑面中;板状突出部,其用于刺激脚的神经从而矫正脚的姿势,以与脚的跟骨的隆起部相对应的形式设在所述足跟垫薄片的正面或者反面;在所述足跟垫薄片上,设有用于判别右脚用和左脚用的判别单元。通过采用该足跟垫,可以正确地进行向左右的鞋袜类的足跟支撑面装着足跟垫的操作,并可以使基于板状突出部的对于脚的矫正效果正常发挥。

Description

用于鞋袜类的足跟垫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鞋、木屐、拖鞋、凉鞋、高跟鞋、日式袜或者袜子等鞋袜类的足跟垫。 
背景技术
本实用新型的申请人提出了例如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以增进健康为目的的鞋垫。该鞋垫可以通过刺激使用者的脚部神经使跟腱的姿势正常化,从而将脚矫正至其本来的姿势。由此,可以促进由步行产生的脚的血液循环(泵作用),从而达到增进健康的目的。该鞋垫被鞋的整个内底面支撑。在鞋垫上与足跟对应的部分的反面,粘着板状的突出部,该板状突出部的平面形状呈六边形。在使用者使用这个鞋垫的时候,脚被板状突出部推压,从而使上述鞋垫的作用效果得到发挥。 
上述鞋垫形成为与鞋的内底面相同的形状,也就是说形成为与脚底的平面形状相对应的形式。因此,在将鞋垫分别垫在左右鞋的内底面上时,通过观察形状就可以辨别鞋垫的左右。所以,几乎不会发生将左右的鞋垫弄反垫入鞋中的问题。 
为了节省材料费,并使将鞋垫装入鞋中的操作变得容易,可以采用只与鞋的脚底支撑面的、支撑足跟的部分相对应的足跟垫。这种足跟垫虽然实用性高,但用于左脚和用于右脚的足跟垫均形成为左右对称的形式。因此,从平面形状来辨别足跟垫的左右是十分困难的。另一方面,实验证明,在将六边形的板状突出部按以下的形式设定的时候,基于该突出部的对于脚的矫正效果将达到最佳。即是,在将连接所述板状突出部的中心和脚的拇指的中心的直线称为第1直线,将连接板状突出部的中心和脚的食指的中心的直线称为第2直线的时候,板状突出部的一条对角线以指向第1直线和第2直线之间的形式延伸。然而,如果将足跟垫左右弄反垫入鞋中的话,基于板状突出部的对于脚的矫正效果将降低。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2006-231041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为,提供一种用于鞋袜类的足跟垫,通过采用该足跟垫,可以使向左右的鞋袜类的足跟支撑面装着足跟垫的操作正确进行,并可以使基于板状突出部的、对脚的矫正效果正常发挥。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鞋袜类的足跟垫,包括:足跟垫薄片,其垫在用于左脚或者右脚的鞋袜类的、支撑足跟的足跟支撑面上,该足跟支撑面包含在所述鞋袜类的、支撑脚底的脚底支撑面中;板状突出部,其用于刺激脚的神经从而矫正脚的姿势,以与脚的跟骨的隆起部相对应的形式设在所述足跟垫薄片的正面或者反面;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足跟垫薄片上,设有用于判别右脚用和左脚用的判别单元。 
优选地,在所述右脚用的足跟垫薄片的正面或者反面上标记有作为所述判别单元的、表示“右”的意思的文字,在所述左脚用的足跟垫薄片的正面或者反面上标记有作为所述判别单元的、表示“左”的意思的文字。 
优选地,所述板状突出部的平面形状呈正六边形,并粘贴在所述足跟垫薄片的反面,在所述足跟垫薄片的正面上与所述板状突出部对应的部分,标记有显示通过所述板状突出部中心的一条对角线的方向的箭头、“T”字形线或者“十”字形线。 
更优选地,所述板状突出部被设置为,在所述足跟垫的使用状态下所述板状突出部的所述对角线的延长线处于第1直线和第2直线之间的形式,所述第1直线连接所述板状突出部的中心和脚的拇指的中心,所述第2直线连接所述板状突出部的中心和脚的食指的中心。 
优选地,所述足跟垫薄片的前侧设有判别薄片,该判别薄片沿鞋的内底面上与足弓相对应部分的左右侧壁的形状而形成,作为所述判别单元发挥功能。 
优选地,通过将具有空洞的成型模具与所述足跟垫薄片的正面相接触,并将熔融树脂注入所述空洞并发泡,来形成所述板状突出部。 
优选地,在所述足跟垫薄片的反面设有粘贴层,所述足跟垫薄片通过所述粘贴层粘贴在所述鞋袜类的足跟支撑面上。 
优选地,所述足跟垫薄片预先形成为比所述鞋袜类的足跟支撑面大的形式,在使用前被裁剪为与所述足跟支撑面适合的形状。 
优选地,所述足跟垫形成为蛋形、圆形、椭圆形、半圆形、半椭圆形中的任意一个形状。 
本技术方案,由于通过设在足跟垫薄片上的辨别单元,用目视可以容易地判别左右的足跟垫,所以可以将对应的足跟垫正确无误地装在左右的鞋袜类的足跟支撑面上。因此,基于本技术方案,可以正确地进行将足跟垫装着在左右鞋袜类的足跟支撑面的操作,可以使板状突出部的矫正效果正常发挥。 
附图说明
图1是显示将本实用新型具体化为鞋的足跟垫的实施方式的图,图1(a)显示右脚用的足跟垫的正面,图1(b)显示右脚用的足跟垫的反面,图1(c)显示左脚用的足跟垫的正面,图1(d)显示左脚用的足跟垫的反面。 
图2是显示足跟垫的板状突出部的断面图。 
图3是显示粘贴在足跟垫的反面的板状突出部的设置状态的扩大图。 
图4是显示右脚用的足跟垫被收容在右脚用的鞋中的状态的部分断面图。 
图5是显示左脚用的足跟垫被收容在左脚用的鞋中时状态的部分断面图。 
图6是收容有脚的鞋的纵断面图。 
图7是显示脚的骨骼和板状突出部之间关系的平面图。 
图8是显示本实用新型其他实施方式的图,图8(a)显示左脚用的足跟垫的正面,图8(b)显示右脚用的足跟垫的正面。 
图9是显示本实用新型其他实施方式的图,图9(a)显示左脚用的足跟垫的正面,图9(b)显示右脚用的足跟垫的正面。 
图10是显示本实用新型其他实施方式的图,图10(a)显示左脚用的足跟垫的正面,图10(b)显示右脚用的足跟垫的正面。 
图11(a)(b)是显示用于高跟鞋的左右足跟垫的正面图,图11(c)(d)是左右足跟垫的反面图。 
图12(a)(b)是显示鞋用的左右足跟垫的其他的实施方式的正面图,图12(c)(d)是显示左右的足跟垫的反面图。 
图13(a)(b)是显示鞋用的左右足跟垫的其他的实施方式的正面图, 图13(c)(d)是显示左右的足跟垫的反面图。 
图14(a)-(d)是分别显示板状突出部的其他的实施方式的平面图。 
图15是显示足跟垫的板状突出部的安装构造的其他实施方式的纵断面图。 
图16是显示足跟垫的其他实施方式的纵断面图。 
图17是显示板状突出部的其他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18是显示板状突出部的其他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19是显示板状突出部的安装构造的其他实施方式的纵断面图。 
符号说明
L-对角线,L1-第1直线,L2-第2直线,O1、O2、O3、O4、O31-中心,11A、11B-足跟垫,12-足跟垫薄片,13-板状突出部,15-粘贴层,30-脚,31-跟骨,31a-隆起部,32-拇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将本实用新型的用于鞋袜类的足跟垫进行具体化的一个实施方式,通过图1-图7进行说明。 
图1为显示本实施方式中的左右脚用的足跟垫的正面及反面的图,图2为显示同足跟垫中的板状突出部的断面图。图3为显示粘在足跟垫反面的板状突出部的设置状态的扩大图。 
如图1(a)所示,右脚用的足跟垫11A被垫在右脚鞋的内底面的足跟支撑面上。足跟垫11A具有足跟垫薄片12,该足跟垫薄片12的平面形状呈蛋形。足跟垫薄片12由棉、羊毛等天然纤维或者合成纤维的织物、编织物、或者不织布等纤维制品制成,形成为越向前方(图1中为上方)宽度越小的蛋形。 
如图1(b)及图3所示,在所述足跟垫薄片12的后部(图中为下侧),形成有跟骨支撑部12a,此跟骨支撑部12a支撑着足部跟骨的向下方隆起的隆起部。在跟骨支撑部12a的反面,通过粘合剂14(参照图2)粘贴着板状突出部13,该板状突出部13由例如聚氨基甲酸乙酯树脂、聚氯乙烯树脂、丙烯酸酯树脂、聚乙烯树脂或者聚丙烯树脂等合成树脂薄片或者成型体,或者合成树脂发泡体形成。如图3所示,板状突出部13的平面形状为正六边 形,具有六个边13a和六个顶点13b。从足跟垫薄片12的反面沿与该薄片垂直的方向看的时候,板状突出部13的中心O2与足跟支撑部12a的中心O1重合。通过板状突出部13的中心O2和两个顶点13b的对角线L的长度F被设定为3.0-28.0mm的范围内,板状突出部13的厚度t(参照图2)被设定为0.2-3.5mm的范围内。 
优选地,板状突出部13的对角线L的长度F为6-25mm,更优选地,为12-22mm,最优选地为14-18mm。优选地,板状突出部13的厚度t为0.5-2.4mm,更优选地为0.8-1.5mm,最优选地为1.0mm。在此实施方式中,板状突出部13的对角线L的长度F被设定为15mm,其厚度t被设定为1.0mm。板状突出部13的材料为例如发泡成型体等、有压缩性的柔软材料的时候,板状突出部13的上述各尺寸被定义为,板状突出部13处在由于使用者的体重而被压缩的状态下的尺寸。通常,作用在用于运动鞋中的板状突出部13上的压力,比作用在用于普通的步行用的鞋袜类中的板状突出部13上的压力要大。为了将板状突出部13的尺寸设定为上述尺寸,通常,用于运动鞋的板状突出部13在未被压缩的状态下的厚度t,被设定为用于普通的步行用的鞋袜类中的板状突出部13在未被压缩状态下的厚度t的2-4倍。 
如图2所示,在所述足跟垫薄片12的背面,形成有粘贴层15,该粘贴层15由硅胶类粘合剂、橡胶类粘合剂、丙烯类粘合剂或者尿烷类粘合剂形成。如图4及图5所示,右脚及左脚的足跟垫11A,11B通过所述粘贴层15分别粘贴在右脚及左脚鞋21A,21B的内底面上支撑足跟的部分。 
如图1(a)及图1(b)所示,在所述足跟垫11A的正面,标记有作为辨别左右的辨别单元的文字“右”和用于辨别反正的文字“正”。在所述足跟垫11A的反面,标记有作为辨别左右的辨别单元的文字“右”和用于辨别反正的文字“反”。如图4所示,通过以标记有文字“右”“正”的足跟垫11A的正面朝上,标记有文字“右”“反”的反面朝下的形式,将足跟垫11A粘贴在右边的鞋21A的内底面的支撑足跟的部分上,可以将足跟垫11A正确地粘贴在鞋21A的内底面上。 
如图1(a)所示,在所述足跟垫薄片12的正面上标记有与所述板状突出部13的对角线L长度相同的、并且与该对角线L相重合的箭头16及指向前后方向的中心线36。所述对角线L及箭头16指向左前方。通过箭头16的方向,可以容易地辨别足跟垫11A的板状突出部13的对角线的指向。 
图1(c)示出了用于图5所示的左脚鞋21B的足跟垫11B的正面,图1(d)示出了该足跟垫11B的反面。如图1(c)所示,在足跟垫薄片12的正面上标记有文字“左”“正”的同时,还标记有和所述板状突出部13的对角线L长度相同,而且与该对角线L重合的箭头16及指向前后方向的中心线36。此箭头16与处于粘贴在右脚的鞋21A上的足跟垫薄片12的箭头16(参照图1(a))不同,其指向被设定为右前方。如图1(d)所示,在足跟垫11B的反面标记有文字“左”“反”。通过以标记有文字“左”“正”的足跟垫11B的正面朝上,标记有文字“左”“反”的足跟垫11B反面朝下的形式,将足跟垫11B粘贴在左脚鞋21B的底面的支撑足跟的部分上,可以将足跟垫11B正确地粘贴在鞋21B的内底面上。换句话说,基于上述的文字标识,通过目视就可以辨别足跟垫薄片12的左右及反正。 
接着,基于图3说明板状突出部13在所述足跟垫薄片12的反面上的安装位置。 
在此实施方式中,所述足跟垫薄片12的跟骨支撑部12a的中心O1与所述板状突出部13中心O2相重合。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将板状突出部13的中心O2以跟骨支撑部12a的中心O1为基准沿横向(左或者右)移位0-4.5mm。也可以将板状突出部13的中心O2以跟骨支撑部12a的中心O1为基准向前方移位0-10mm,或者向后方移位0-10mm。 
一般来说,如图3所示,跟骨支撑部12a的中心O1位于用于右脚的足跟垫11A的左右方向的中心,并从足跟垫11A的后端E向前方离开预定的距离(例如14-28mm)。然而,根据人不同,会有跟骨31的中心(参照后述图7中的跟骨31的隆起部31a的中心O31)与跟骨支撑部12a的中心O1不一致的情况。在此情况下,通过基于跟骨31的中心移位并设定跟骨支撑部12a的中心O1,使移位后的中心O1与板状突出部13的中心O2一致。在此情况下,设定板状突出部13的中心O2可以从移位后的跟骨支撑部12a的中心O1位移的量。 
接着,基于图4-图6,对以上述形式构成的用于右脚及左脚的足跟垫11A,11B的使用方法进行说明。 
如图6所示,在用于右脚的鞋21A中设有支撑脚30的底材(鞋跟)22及覆盖脚30的覆盖部23,覆盖部23的下端缘通过粘贴剂粘贴在底材22上。在所述底材22的上表面通过粘贴剂粘贴有中底24。在该中底24的上面24a, 通过粘贴层15粘贴着所述足跟垫11A的足跟垫薄片12。在鞋21A处于使用状态时,脚30的足跟部30a被收容在所述跟骨支撑部12a和覆盖部23中。如图6所示,在足跟垫薄片12上与板状突出部13相对应的部分向上方拱起,跟骨31的隆起部31a的底面基于使用者的体重被局部性地刺激。通过这样的刺激,脚的神经被刺激,可使脚的跟腱的姿势正常化,将脚的姿势矫正为原来的正确姿势。进一步,通过实验证明,还可以促进由步行产生的脚的血液循环作用(泵作用),可以得到增进健康这样显著的效果。关于此效果,在专利文献1中进行了记载,在本说明书中省略对其的说明。 
如图7所示,所述板状突出部13被设置在与脚的跟骨31的隆起部31a的中心O31相对应的位置。将连接脚的拇指32的中心O3和所述中心O1的直线定义为第1直线L1,将连接所述中心O1和脚的食指33的中心O4的直线定义为第2直线L2。实验证明,通过将所述对角线L的向前方的延长线L’(参照图1的箭头16)的指向方向设置在所述第1直线L1和第2直线L2之间,可以使对脚的矫正效果达到最佳。 
根据上述理由,如图4所示,粘贴在用于右脚鞋21A的足跟支撑面上的、足跟垫11A的板状突出部13的对角线L的延伸方向被设定为指向左前方。处在足跟垫薄片12上的指向前后方向的中心线36被设定为,指向鞋21A的前侧部分的宽度方向的中心。同样,如图5所示,粘贴在用于左脚的鞋21B的足跟支撑面上的、足跟垫11B的板状突出部13的对角线L的延伸方向被设定为指向右前方。处在足跟垫薄片12上的指向前后方向的中心线36被设定为,指向鞋21B的前侧部分的宽度方向的中心。 
以下,对以上述形式构成的足跟垫11A,11B的效果进行说明。 
(1)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如图1(a)(b)所示,在粘贴于右脚鞋21A的足跟支撑面的足跟垫11A的正面上,标记有文字“右”“正”,同时以指向左前方的形式标记有与所述板状突出部13的对角线L相对应的箭头16。在该足跟垫11A的反面,标记有文字“右”“反”。因此,可以容易的辨别出图1(a)(b)所示的足跟垫11A为用于右脚鞋21A的足跟垫,从而防止将其错误地装入鞋中。 
(2)如图1(c)(d)所示,在粘贴于右脚的鞋21B的足跟支撑面的足跟垫11B的正面上,标记有文字“左”“正”,同时以指向右前方的形式标记有与所述板状突出部13的对角线L相对应的箭头16。在该足跟垫11B的反 面,标记有文字“左”“反”。因此,可以容易的辨别出图1(c)(d)所示的足跟垫11B为用于右脚的鞋21B的足跟垫,从而防止将其错误地装入鞋中。 
(3)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所述足跟垫11A,11B的足跟垫薄片12的外形被设定为近似蛋形,越向前方其宽度的尺寸越小。由此,可以容易地将足跟垫11A,11B粘贴在鞋21A,21B的足跟支撑面上。 
(4)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足跟垫薄片12的反面形成有粘贴层15,通过此粘贴层15可以容易地将足跟垫11装着到鞋21A,21B的足跟支撑面上。 
本实用新型也可以具体化为以下形式。 
如图8(a)(b)所示,也可以将所述足跟垫11A,11B的足跟垫薄片12的平面形状形成为近似椭圆形。还可以采用T字形的线34来代替所述箭头16,使得可以辨别板状突出部13的对角线延伸的方向。 
如图9(a)(b)所示,也可以将足跟垫薄片12形成为前侧部分的宽度比图1所示的足跟垫薄片12大的蛋形。 
如图10(a)(b)所示,也可以将足跟垫薄片12形成为细长的形状以使其可适用于高跟鞋。还可以将识别板状突出部13的对角线的线34形成为十字形。 
也可以采用图11(a)(b)所示的足跟垫11A,11B。即,在左右的足跟垫薄片12的正面标记有显示板状突出部13的外形的六边形的环线35,并以与此环线35相重合的形式标识有字母“STYLE KEEPER”。而且,在足跟垫薄片12的正面标记有通过环线35的中心的中心线36,在足跟垫薄片12的中央部标记有字母“KAKATO”。另一方面,如图11(c)(d)所示,可以在足跟垫11A,11B的反面,标记中心线36及对角线L的延长线L’,并将文字“左”和“右”以被圆形圈住的状态标识。 
在采用这样的足跟垫11A,11B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看图11(c)(d)所示的反面,容易地判别该足跟垫为用于左右哪只高跟鞋的足跟垫。 
如图12(a)-(d)所示,可以将图11(a)-(d)所示的足跟垫11A,11B上标记的文字或者图形等应用于足跟垫11A,11B上。 
如图13(a)(b)所示的左右鞋21A,21B的足跟的形状、及足跟前方的鞋的中间部(与足弓相对应的部分)的覆盖部23的形状左右不对称。可以采用以下的足跟垫来应用于这样的鞋中。即,在此足跟垫11A,11B中,在足跟垫薄片12的正面及反面上没有标识辨别左右的文字。然而,在足跟垫 薄片12的前侧,辨别薄片12b与其形成为一体,而此辨别薄片12b与左右鞋21A,21B的足跟形状及上述覆盖部23的形状相配合而形成。如图13(a)所示,在形成在左脚的足跟垫11B上的辨别薄片12b中,其左侧缘12c与覆盖部23的近似直线的部分23a的形状相配合而形成为直线状,而右侧缘12d与向外侧鼓出的部分23b相配合形成圆弧状。另一方面,如图13(b)所示,在形成于右脚的足跟垫11A上的辨别薄片12b中,其右侧缘12e与覆盖部23的近似直线的部分23a的形状相配合而形成为直线状,而左侧缘12f与向外侧鼓出的部分23b相配合形成圆弧状。 
在所述足跟垫11A,11B中,掩片37粘贴在所述足跟垫薄片12的正面上,在与足跟对应的部分上,皮制的薄片38由缝纫线39缝合在所述足跟垫薄片12及掩片37上。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即使在足跟垫11A,11B的正反两面没有用于辨别左右的文字,通过设在足跟垫薄片12前方的辨别薄片12b的外形可以容易地辨别足跟垫11A,11B。 
如图14(a)-(d)所示,可以将所述板状突出部13的形状设定为正五边形,正七边形,正八边形及五角星形(与五边形等同),或者与这些形状等同的多角形中的任意一个。在这种情况下,同样,以连接这些图形的中心和一个顶点的对角线L的延长线L’指向所述第1直线L1和第2直线L2之间的形式,将足跟垫11A,11B粘贴较好。 
如图15所示,可以将上述板状突出部13装在所述足跟垫薄片12的上面之后,在足跟垫薄片12上再安装掩片41,并将其周边用缝纫线42缝住或者用粘贴剂粘住。 
如图16所示,可以将板状突出部13形成为越向外周越高的平滑的圆弧状。 
如图17所示,可以将板状突出部13形成为小突起13c的集合体(六边形等同)。如图18所示,也可以用例如六边形的环状部13d和小突起13e形成板状突出部13,并用永久磁铁形成小突起13e。 
如图19所示,可以在足跟垫薄片12的上面粘贴粘扣带51的钩面粘扣带52,而在板状突出部13的下面粘贴毛面粘扣带53。 
也可以将所述足跟垫薄片12的平面形状设定为圆形,半圆形,半椭圆形,马蹄形(后端由直线连接的外周形状),或者其他任意形状。 
可以在所述足跟垫薄片12的正反两面分别粘贴板状突出部13。 
可以将所述足跟垫薄片12设定的比鞋的足跟支撑面的面积大,在将其粘贴到鞋底之前将足跟垫薄片12的多余部分截断除去。 
可以将形成于所述足跟垫薄片12的反面的粘贴层15省略,将足跟垫薄片12的反面用另外准备的两面胶带粘贴在鞋的内底面上。还可以在所述足跟垫薄片12的反面涂抹例如聚氨基甲酸乙酯等热熔性树脂,将该树脂加热,将足跟垫薄片12粘贴在鞋内底的前面。进一步,还可以在足跟垫薄片12的反面涂抹非加热型的熔融性树脂,用该树脂将足跟垫薄片12粘贴在鞋的内底面。 
可以将具有空洞的成型模具与所述足跟垫薄片12的正面相接触,通过向所述空洞中注入聚氨基甲酸乙酯等熔融树脂并使其发泡,使所述板状突出部13成型熔接。 
在将板状突出部13以露出的形式安装在足跟垫11A,11B上的时候,最好用吸收冲击性能比较好的材料,例如发泡树脂成型品形成板状突出部13,从而改善使用时的接触的感觉。 
可以将板状突出部13粘贴在足跟垫薄片12的正面侧。 
作为所述足跟垫薄片12的材料,除了织物,编织物,或者不织布等纤维制品之外,还可以使用合成皮革,人工皮革,聚氯乙烯树脂,天然皮革等平时使用的材料。 
作为所述板状突出部13的材料,除了合成树脂以外,还可以用天然树脂或者其发泡体,合成橡胶,天然橡胶或者其发泡体,合成纤维,天然纤维的织物、编织物、不织布,或者合成皮革,人工皮革,天然皮革,软木等材料。进一步,也可以用金、银、铜、铝、铁、不锈钢等金属,陶瓷,玻璃,发出红外线的天然石,磁石或者人工石。 
除了所述鞋以外,还可以将本实用新型应用于木屐,拖鞋,凉鞋,高跟鞋,袜子或者日式袜等鞋袜类中。 

Claims (9)

1.一种用于鞋袜类的足跟垫,包括:
足跟垫薄片,其垫在用于左脚或者右脚的鞋袜类的、支撑足跟的足跟支撑面上,该足跟支撑面包含在所述鞋袜类的、支撑脚底的脚底支撑面中;
板状突出部,其用于刺激脚的神经从而矫正脚的姿势,以与脚的跟骨的隆起部相对应的形式设在所述足跟垫薄片的正面或者反面;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足跟垫薄片上,设有用于判别右脚用和左脚用的判别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鞋袜类的足跟垫,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右脚用的足跟垫薄片的正面或者反面上标记有作为所述判别单元的、表示“右”的意思的文字,在所述左脚用的足跟垫薄片的正面或者反面上标记有作为所述判别单元的、表示“左”的意思的文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鞋袜类的足跟垫,其特征在于,
所述板状突出部的平面形状呈正六边形,并粘贴在所述足跟垫薄片的反面,在所述足跟垫薄片的正面上与所述板状突出部对应的部分,标记有显示通过所述板状突出部中心的一条对角线的方向的箭头、“T”字形线或者“十”字形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鞋袜类的足跟垫,其特征在于,
所述板状突出部被设置为,在所述足跟垫的使用状态下所述板状突出部的所述对角线的延长线处于第1直线和第2直线之间的形式,所述第1直线连接所述板状突出部的中心和脚的拇指的中心,所述第2直线连接所述板状突出部的中心和脚的食指的中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鞋袜类的足跟垫,其特征在于,
所述足跟垫薄片的前侧设有判别薄片,该判别薄片沿鞋的内底面上与足弓相对应部分的左右侧壁的形状而形成,作为所述判别单元发挥功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鞋袜类的足跟垫,其特征在于,
通过将具有空洞的成型模具与所述足跟垫薄片的正面相接触,并将熔融树脂注入所述空洞并发泡,来形成所述板状突出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鞋袜类的足跟垫,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足跟垫薄片的反面设有粘贴层,所述足跟垫薄片通过所述粘贴层粘贴在所述鞋袜类的足跟支撑面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鞋袜类的足跟垫,其特征在于,
所述足跟垫薄片预先形成为比所述鞋袜类的足跟支撑面大的形式,在使用前被裁剪为与所述足跟支撑面适合的形状。
9.根据权利要求1-8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鞋袜类的足跟垫,其特征在于,
所述足跟垫形成为蛋形、圆形、椭圆形、半圆形、半椭圆形中的任意一个形状。
CN2010201384133U 2009-06-26 2010-02-25 用于鞋袜类的足跟垫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782864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004396 2009-06-26
JP2009004396U JP3153548U (ja) 2009-06-26 2009-06-26 履物に用いる踵用中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782864U true CN201782864U (zh) 2011-04-06

Family

ID=438245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20138413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782864U (zh) 2009-06-26 2010-02-25 用于鞋袜类的足跟垫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3153548U (zh)
KR (1) KR200464657Y1 (zh)
CN (1) CN201782864U (zh)
TW (1) TWM40076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84177A (zh) * 2018-07-06 2021-02-19 理查德·金 足弓支撑的矫正装置和使用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126335B2 (ja) * 2012-05-30 2017-05-10 有限会社エーディエス札幌 ソール部材、履物、靴下、ストッキング、タイツ、ソール部材の傾斜角度決定装置及びソール部材の傾斜角度決定方法、並びにソール部材の傾斜角度決定プログラ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201935Y1 (ko) 2000-05-18 2000-11-01 김주태 신발 깔창
KR200318276Y1 (ko) 2003-04-03 2003-06-27 김종기 자석을 이용한 지압신발
JP4457076B2 (ja) * 2005-01-26 2010-04-28 株式会社フットテクノ 履物及びそれに用いる中敷
US7584556B2 (en) 2005-01-26 2009-09-08 Foot Techno, Inc. Footgear and insole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84177A (zh) * 2018-07-06 2021-02-19 理查德·金 足弓支撑的矫正装置和使用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400767U (en) 2011-04-01
KR20110000046U (ko) 2011-01-03
JP3153548U (ja) 2009-09-10
KR200464657Y1 (ko) 2013-01-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531969U (zh) 具有防滑结构的水鞋
CN201782864U (zh) 用于鞋袜类的足跟垫
KR101207982B1 (ko) 구두 및 그 제조방법
JP2005185675A (ja) 履物
WO2008119257A1 (fr) Chaussure antistatique
CN201230628Y (zh) 一种穴位按摩鞋
CN207733740U (zh) 一种鞋底外底结构
CN208259166U (zh) 一种具有双高弹力量平衡软垫的鞋底结构
CN202514692U (zh) 休闲方便鞋
CN203860562U (zh) 一种休闲鞋
KR100666938B1 (ko) 키높이 이중인솔
CN220987813U (zh) 一种方便穿鞋的鞋后跟支撑装置
CN207803579U (zh) 一种按摩鞋底
KR100816279B1 (ko) 지압기능을 가지는 신발 및 그의 제조방법
CN211021162U (zh) 一种足弓支撑可更换脚带的健康矫正拖鞋
CN212650500U (zh) 一种用于学步鞋的易弯折鞋底
CN210184682U (zh) 一种防止脚趾磨损的皮鞋
CN212994850U (zh) 一种具有按摩功能的按摩鞋底
CN211065241U (zh) 一种防臭透气型休闲鞋
CN213154321U (zh) 一种雪地靴鞋底
CN211186029U (zh) 一种室内拖鞋
CN209862486U (zh) 一种无底一体鞋
JP7138888B2 (ja) 足趾着地矯正シート
CN109480383B (zh) 高回弹鞋子中底
CN201127705Y (zh) 带按摩球的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406

Termination date: 2013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