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771462U - 具有液压制动功能的全液压防喷器装卸系统 - Google Patents

具有液压制动功能的全液压防喷器装卸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771462U
CN201771462U CN2010202669474U CN201020266947U CN201771462U CN 201771462 U CN201771462 U CN 201771462U CN 2010202669474 U CN2010202669474 U CN 2010202669474U CN 201020266947 U CN201020266947 U CN 201020266947U CN 201771462 U CN201771462 U CN 2017714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ydraulic
valve
communicates
reversal valve
o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2026694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永刚
王尚元
祝国彬
丁晓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chinery Industry Lanzhou Petroleum Drilling Refining & Chemical Equipment Quality Detection Institute
Shanghai Lanbin Petrochemical Equipment Co Ltd
Lanzhou Petroleum Machinery Research Institute
Lanzhou Lanya Petrochemical Equipment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achinery Industry Lanzhou Petroleum Drilling Refining & Chemical Equipment Quality Detection Institute
Shanghai Lanbin Petrochemical Equipment Co Ltd
Lanzhou Petroleum Machinery Research Institute
Lanzhou Lanya Petrochemical Equipment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chinery Industry Lanzhou Petroleum Drilling Refining & Chemical Equipment Quality Detection Institute, Shanghai Lanbin Petrochemical Equipment Co Ltd, Lanzhou Petroleum Machinery Research Institute, Lanzhou Lanya Petrochemical Equipment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chinery Industry Lanzhou Petroleum Drilling Refining & Chemical Equipment Quality Detection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1020266947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77146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7714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771462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luid-Pressure Circu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液压制动功能的全液压防喷器装卸系统,包括并排设置的两根轨道,两根轨道上分别安装有一套起吊装置,该两套起吊装置可分别沿轨道移动,每套起吊装置上分别设置有一套液压控制回路,该两套液压控制回路分别与液压操作台相通,液压操作台与液压源相通。本实用新型通过液压控制系统实现两套起吊装置的相互协作和同步动作,通过液压控制阀件将机械执行元件组合起来,共同完成起吊、行走、下放和对中等动作。具有起重重量大、起重缓慢平稳和行走平稳的特点,同时具有起升液压自锁及行走液压制动功能,能确保设备运行安全。本系统主要用于石油钻机防喷器或其它井口设备的安装拆卸。

Description

具有液压制动功能的全液压防喷器装卸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设备制造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石油钻机井口设备及海洋平台舱内设备安装、拆卸、对中和搬运等现场作业的起吊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液压制动功能的全液压防喷器装卸系统。
背景技术
防喷器是油田常用的安全密封井口装置,用于试油、修井和完井等作业过程中关闭井口,防止井喷事故的发生。在井内油气压力很高时,防喷器能把井口封闭(关死)。
根据石油钻井井口的工况,利用专用装卸装置对防喷器进行及时安装和拆卸。目前,陆地钻机使用的防喷器装卸系统,最大重量不超过50吨,起升高度较小,起升速度和行走速度无特殊要求。现场配套的防喷器装卸系统大多自动化程度低,且安全性、可靠性和准确性不够,不能很好地满足《油田企业安全、环境与健康(HSE)管理规范》的要求,给现场安装设备带来很大难度。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液压制动功能的全液压防喷器装卸系统,起升高度较大,安全性、可靠性和准确性较好,能很好地满足《油田企业安全、环境与健康(HSE)管理规范》的要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具有液压制动功能的全液压防喷器装卸系统,包括并排设置的两根轨道,两根轨道上分别安装有一套起吊装置,该两套起吊装置可分别沿轨道移动,每套起吊装置上分别设置有一套液压控制回路,该两套液压控制回路分别与液压操作台相通,液压操作台与液压源相通。
所述的起吊装置,包括并排设置的两套行走小车,该两套行走小车安装于轨道上,并可沿轨道往复移动,两套行走小车分别与筒状的起吊装置骨架相连接,起吊装置骨架内安装有推力液缸,推力液缸活塞杆的端部与推力滑轮轴的一端固接,推力滑轮轴的另一端相对安装有两个推力滑轮,起吊装置骨架的两侧还分别设置有导向滑轮,起吊装置骨架的底部水平安装有平衡滑轮,平衡滑轮、两推力滑轮和两导向滑轮通过起重大绳相连接。
所述的液压控制回路,包括分别与液压缸有杆腔和无杆腔相通的液缸有杆腔进油管和液缸无杆腔进油管,液缸有杆腔进油管和液缸无杆腔进油管分别与一分油器相通,该分油器通过油路与平衡阀相通,该分油器还分别与液缸进油管线和液缸回油管线相通,液缸进油管线和液缸回油管线通过管线夹固定,管线夹上还固定有马达泄油汇总管线,马达泄油汇总管线分别与第一马达泄油管线和第二马达泄油管线相通,第一马达泄油管线和第二马达泄油管线分别与两套起吊装置中的动力液压马达相通,同一套起吊装置中设置有两套动力液压马达,同一套起吊装置中两动力液压马达的进油口分别通过马达进油管线与第二分流集流阀相通,该两动力液压马达的回油口分别通过马达回油管线与第二分流集流阀相通,分流集流阀与液控单向阀相通,液控单向阀安装于阀块上,阀块通过阀块连接板固接于起吊装置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具有液压制动功能的全液压防喷器装卸系统,采用液压系统装置的所有动作和动力,具有防爆、操作安全、安装维修方便和运行平稳可靠等特点,且仅一人一位置(液压控制台)就可完成操作,大大降低了装卸油田钻井井口防喷器的劳动强度,充分提高了钻机设备的利用率,能确保油田的安全生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防喷器装卸系统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右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防喷器装卸系统中行走小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防喷器装卸系统中起吊装置骨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俯视图。
图6是图4的A-A剖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防喷器装卸系统中管线旋转吊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防喷器装卸系统中液压控制回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的俯视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防喷器装卸系统中的液压操作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液压源,2.系统液压管线,3.快插接头组,4.液压操作台,5.第一起吊装置进油管线,6.第一起吊装置回油管线,7.第二起吊装置进油管线,8.第二起吊装置回油管线,9.轨道,10.行走小车,11.导向滑轮挡板,12.连接销,13.推力滑轮挡板,14.推力滑轮,15.平衡滑轮,16.导向滑轮,17.起吊装置骨架,18.液压控制回路,19.配重块,20.推力液缸,21.螺杆,22.第一连接销,23.平衡板,24.吊环,25.吊环销,26.第二连接销,27.管线旋转吊架,28.推力滑轮轴,29.起重大绳。
其中,3-1.第一快插接头,3-2.第二快插接头,3-3.第三快插接头,3-4.第四快插接头,3-5.第五快插接头,3-6.第六快插接头,3-7.第七快插接头,3-8.第八快插接头,3-9.第九快插接头,3-10.第十快插接头,4-1.第一换向阀,4-2.压力表开关,4-3.压力表,4-4.第一分流集流阀,4-5.第二换向阀,4-6.第三换向阀,4-7.第四换向阀,4-8.第五换向阀,4-9.第一双向节流阀,4-10.第二双向节流阀,4-11.第三双向节流阀,4-12.第四双向节流阀,10-1.从动滚轮,10-2.从动连接板,10-3.从动滚轮轴,10-4.轴承,10-5.连接定位螺杆,10-6.调节垫片,10-7.主动滚轮轴,10-8.液压马达,10-9.主动连接板,10-10.主动滚轮,10-11.驱动齿轮,17-1.起吊耳座,17-2.连接耳板,17-3.箱体,17-4.板,17-5.平衡滑轮轴,17-6.支座,17-7.螺杆定位板,17-8.导向滑轮轴,18-1.管线连接接头,18-2.管线夹,18-3.液缸进油管线,18-4.液缸回油管线,18-5.马达进油管线,18-6.马达回油管线,18-7.第一马达泄油管线,18-8.第二马达泄油管线,18-9.马达泄油汇总管线,18-10.液缸无杆腔进油管,18-11.平衡阀,18-12.液缸有杆腔进油管,18-13.第二分流集流阀,18-14.液控单向阀,18-15.阀块,18-16.阀块连接板,27-1.支撑杆,27-2.吊杆,27-3.管线挡杆,27-4.管线滑轮,27-5.滑轮螺杆,27-6.滑轮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防喷器装卸系统一种实施例的结构,包括并排设置的两根轨道9,其中一根轨道9通过第二连接销26与管线旋转吊架27相连接,两根轨道9上分别安装有一套起吊装置,该起吊装置包括并排设置的两套行走小车10,行走小车10可沿轨道9往复移动,每根导轨9上的两套行走小车10的下面设置有筒状的起吊装置骨架17,该起吊装置骨架17通过连接销12与两行走小车10相连接,起吊装置骨架17内安装有推力液缸20,推力液缸20活塞杆的端部与推力滑轮轴28的一端固接,推力滑轮轴28的另一端与螺杆21固接,螺杆21与推力滑轮轴28相垂直,螺杆21的两端分别安装有推力滑轮14,两个推力滑轮14位于起吊装置骨架17的两侧,螺杆21上还安装有推力滑轮挡板13,起吊装置骨架17上还分别安装有配重块19、液压控制回路18和两个导向滑轮16,配重块19位于推力液缸20的下方,两个导向滑轮16分别位于起吊装置骨架17的两侧,起吊装置骨架17上还安装有导向滑轮挡板11,起吊装置骨架17的底部水平安装有平衡滑轮15,平衡滑轮15位于导向滑轮16和推力滑轮14之间,推力滑轮14、平衡滑轮15和导向滑轮16通过起重大绳29相连接,起重大绳29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连接销22与平衡板23相连接,平衡板23通过吊环销25与U形的吊环24相连接。
两套液压控制回路18分别通过第一起吊装置进油管线5、第一起吊装置回油管线6和第二起吊装置进油管线7、第二起吊装置回油管线8与液压操作台4相连接,液压操作台4通过快插接头组3与系统液压管线2相通,系统液压管线2与液压源1相通。
起重大绳29的两端分别自两导向滑轮16上垂下,起重大绳29的中间部分绕过导向滑轮16,再同时绕过两个推力滑轮14后反向套入平衡滑轮15。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防喷器装卸系统中行走小车10的结构,包括平行设置的从动连接板10-2和主动连接板10-9,从动连接板10-2和主动连接板10-9通过连接定位螺杆10-5相连接,连接定位螺杆10-5朝向主动连接板10-9的一端设置有轴肩,连接定位螺杆10-5上、连接定位螺杆10-5的轴肩与主动连接板10-9之间设置有调节垫片10-6,主动连接板10-9上安装有主动滚轮轴10-7,主动滚轮轴10-7上安装有主动滚轮10-10,主动滚轮10-10位于主动连接板10-9朝向从动连接板10-2的一侧,主动滚轮10-10上加工有齿圈,主动连接板10-9背离从动连接板10-2的一侧安装有液压马达10-8,液压马达10-8上安装有驱动齿轮10-11,驱动齿轮10-11与主动滚轮10-10上的齿圈啮合,从动连接板10-2上安装有从动滚轮轴10-3,从动滚轮轴10-3通过轴承10-4与从动滚轮10-1相连接,从动滚轮10-1位于从动连接板10-2朝向主动连接板10-9的一侧,从动滚轮10-1和主动滚轮10-10与轨道9相接触,并可沿轨道9滚动。
通过调整调节垫片10-6的厚度,调整主动连接板10-9和从动连接板10-2之间的距离。
如图4、图5和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起吊装置骨架17的结构,包括筒状的方形的箱体17-3,箱体17-3的顶部固接有八个连接耳板17-2,连接耳板17-2通过第一连接销12与行走小车10相连接,箱体17-3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导向滑轮轴17-8、螺杆定位板17-7和两个起吊耳座17-1,导向滑轮轴17-8、螺杆定位板17-7和起吊耳座17-1均相对于箱体17-3对称设置,两个导向滑轮轴17-8上分别安装有导向滑轮16,箱体17-3的底部固接有平衡滑轮轴17-5和两套支座17-6,平衡滑轮轴17-5上安装有平衡滑轮15,箱体17-3内安装有推力液缸20,推力液缸20的活塞杆与推力滑轮轴28的一端固接,推力滑轮轴28的另一端伸出箱体17-3外,并与螺杆21固接,推力液缸20的另一端通过环形的板17-4与相通17-3固接。
导向滑轮轴17-8和平衡滑轮轴17-5均先装配在箱体17-3上,然后进行焊接。
如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防喷器装卸系统中管线旋转吊架27的结构,包括水平设置的支撑杆27-1,支撑杆27-1的一端通过第二连接销26与轨道9相连接,支撑杆27-1的另一端竖直设置有吊杆27-2,吊杆27-2可绕其轴线转动,吊杆27-2的下端水平固接有滑轮螺杆27-5,滑轮螺杆27-5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块滑轮挡板27-6,两滑轮挡板27-6之间、滑轮螺杆27-5上同轴设置有至少两个管线滑轮27-4,两滑轮挡板27-6之间还设置有与华丽螺杆27-5平行的管线挡杆27-3,管线挡杆27-3的两端分别与两滑轮挡板27-6固接。
如图8和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防喷器装卸系统中液压控制回路18的结构,包括分别与推力液缸20的有杆腔和无杆腔相通的液缸有杆腔进油管18-12和液缸无杆腔进油管18-10,液缸有杆腔进油管18-12和液缸无杆腔进油管18-10分别与一分油器相通,该分油器通过油路与平衡阀18-11相通,该分油器还分别与液缸进油管线18-3和液缸回油管线18-4相通,液缸进油管线18-3和液缸回油管线18-4的另一端安装有管线连接接头18-1,液缸进油管线18-3和液缸回油管线18-4通过管线夹18-2固定于配重块19上,管线夹18-2上还固定有马达泄油汇总管线18-9,马达泄油汇总管线18-9分别与第一马达泄油管线18-7和第二马达泄油管线18-8相通,第一马达泄油管线18-7和第二马达泄油管线18-8分别与两轨道9上行走小车10中的液压马达10-8相通,同一轨道9上两行走小车10中的液压马达10-8的进油口分别通过马达进油管线18-5与第二分流集流阀18-13相通,该两液压马达10-8的回油口分别通过马达回油管线18-6与第二分流集流阀18-13相通,分流集流阀18-13与液控单向阀18-14相通,液控单向阀18-14安装于阀块18-15上,阀块18-15通过阀块连接板18-16固接于箱体17-3。
如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防喷器装卸系统中的液压操作台的结构示意图,包括并排设置的第二换向阀4-5、第三换向阀4-6、第四换向阀4-7和第五换向阀4-8,第二换向阀4-5的进油口和第三换向阀4-6的进油口分别与第一分流集流阀4-4的分流口相通,第四换向阀4-7的进油口和第五换向阀4-8的进油口分别与第一分流集流阀4-4的集流口相通,第四换向阀4-7的进油口和第五换向阀4-8的进油口还同时与第一换向阀4-1的出油口相通,第二换向阀4-5的出油口、第四换向阀4-7的出油口和第五换向阀4-8的出油口分别与第一快插接头3-1相通,第三换向阀4-6的出油口与第二快插接头3-2相通。第二换向阀4-5、第三换向阀4-6、第四换向阀4-7和第五换向阀4-8分别与第一双向节流阀4-9、第二双向节流阀4-10、第三双向节流阀4-11和第四双向节流阀4-12相通,第一双向节流阀4-9分别与第九快插接头3-9和第十快插接头3-10相通,第二双向节流阀4-10分别与第七快插接头3-7和第八快插接头3-8相通,第三双向节流阀4-11分别与第五快插接头3-5和第六快插接头3-6相通,第四双向节流阀4-12分别与第三快插接头3-3和第四快插接头3-4相通。
第十快插接头3-10和第八快插接头3-8分别与独立设置的两个第二分流集流阀18-13中的一个相通,该两分流集流阀18-13各自与两个液控单向阀18-14相通,该两个液控单向阀18-14分别与同一起吊装置中的两台液压马达10-8相通。一套起吊装置中的两台液压马达10-8和两个液控单向阀18-14分别通过第九快插接头3-9与第一双向节流阀4-9相通,另一套起吊装置中的两台液压马达10-8和两个液控单向阀18-14分别通过第七快插接头3-7与第二双向节流阀4-10相通。
两套起吊装置中的推力液缸20各自与一平衡阀18-11并联,其中一个平衡额18-11的两端分别与第五快插接头3-5和第六快插接头3-6相通,另一个平衡额18-11的两端分别与第四快插接头3-4和第三快插接头3-3相通。
第一换向阀4-1的进油口分别与第二快插接头3-2和压力表开关4-2相通,压力表开关4-2与压力表4-3相通,第一换向阀4-1采用两位四通手动换向阀,压力表4-3为抗震压力表,
第二换向阀4-5、第三换向阀4-6、第四换向阀4-7和第五换向阀4-8均采用三位四通换向阀。
本防喷器装卸系统包括两套独立的起吊装置,每套起吊装置中的行走小车10也是完全独立的,两套起吊装置之间的相互配合和相互协作靠液压控制系统完成。液压源1通过系统液压管线2为液压操作台4供油,液压操作台4通过第一起吊装置进油管线5、第一起吊装置回油管线6、第二起吊装置进油管线7和第二起吊装置回油管线8同液压阀件及执行机构相连接,对推力液缸20和行走小车10进行控制。
井口设备的安装可以分解为两个主要的动作:1)将井口设备提升及下放;2)将井口设备提起后移送并放置到井口安装位置的行走。井口设备提升及下放是将推力液缸20活塞杆的水平移动和动力通过导向滑轮16改变为起重大绳29的垂直移动和动力,即为升降作业;为了使起重大绳29两端的提吊力平衡,将起重大绳29的中部绕过固定于起吊装置骨架27底部的平衡滑轮15。井口设备提起后的行走采用液压马达10-8经减速后驱动主动滚轮10-10,实现行走小车10在轨道9内水平移动,通过轨道9、行走小车10和起吊装置骨架17来实现起吊装置的水平移动。
本防喷器装卸系统或者液压控制系统中优先选用外形美观、安装尺寸小、动作灵活及设计集成阀板时安装方便的工程阀,克服了多路换向阀随着阀芯磨损或油的污染,液压油泄漏增加、保压性能降低及不能实现双回路或多回路之间的复合动作的问题,降低了生产成本。
平衡阀在液压系统中的主要作用是防止负载荷引起液压缸和马达的“失控”或管线破裂。在本装卸装置液压控制系统中采用平衡阀作为推力液缸20的液压锁。
分流集流阀:分流阀的作用是使液压系统中由同一个能源向两个执行元件供应相同的流量(等量分流),以实现两个执行元件的速度保持同步或定比关系。集流阀的作用则是从两个执行元件收集等流量或按比例的回油量,以实现两个执行元件的速度同步或定比关系。分流集流阀兼有分流阀和集流阀的功能,在两个完全独立的起吊装置间安装分流集流阀是非常有必要的,它是保证两个完全独立的起吊装置同步前行或同步后退的有力保障。本装卸装置中采用了两只推力液缸20,要求两推力液缸20以及两套推力滑轮14、平衡滑轮15、导向滑轮16和起吊大绳29同步动作,以保证装卸工作平稳。单从结构上说两套起吊装置是完全独立的,其同步主要靠液压流程来解决,两套起吊装置靠推力液缸20起升重物时的负载基本平衡,并在起升过程中自找平衡,即使从液压回路上不考虑两推力液缸20的同步动作,也不影响整个装卸装置的使用。但本装卸装置中四台液压马达10-8的同步至关重要,两套起吊装置分别在平行设置的两根轨道9上行走时,靠液压马达10-8提供动力,每套起吊装置上分别有四只主动滚轮10-10和四只从动滚轮10-1,行走过程中不能保证每个主动滚轮10-10上的负载相同,但两套起吊装置上的所有液压马达10-8必须做到同步动作,否则会出现一套起吊装置行走,另一套起吊装置不动,负载轻的起吊装置走,负载重的起吊装置不走的现象,不易同时控制,只能单个控制,导致无法实现同步动作。本装卸装置采用3只分流集流阀,实现所有液压马达10-8同步动作。
双向节流阀:简易式流量控制阀,采用滑阀式结构,手动调整流量;结构简单,工作可靠,调节力矩小,操作轻便,在液压系统中对油路进行节流调速,以改变执行元件的工作速度,可将液缸和马达的动作速度调节到相对比较合理的位置上。
本实用新型装卸装置安装于钻机底座下面的轨道上,安装空间非常有限,同时行走小车的结构紧凑,要求液压马达与主动滚轮10-10之间的减速机构也要结构紧凑,且工作平稳、无噪音。为此,采用一级齿轮减速和低转速大扭矩液压马达10-8,实现主动滚轮10-10的转动,传动方式为:液压马达10-8→主动传动齿轮→从动传动齿轮→主动滚轮10-10,而且将从动传动齿轮固接于主动滚轮10-10,更节省了安装空间。
起吊装置上两套行走小车10的液压进油靠第二分流集流阀18-13控制,保证驱动两液压马达10-8的油量相等;液控单向阀18-14保证液压控制系统不供油时,两液压马达10-8处于液压锁定状态,起液压制动作用;平衡阀18-11保证液压控制系统不供油时,推力液缸20处于液压锁定状态,使起吊装置将起升的重物锁定在任意高度。
第一换向阀4-1是整个液压控制系统的开关阀;第一分流集流阀4-4用于控制两套起吊装置上的行走小车10;三位四通换向阀及双向节流阀用于控制两只推力液缸20和两台行走小车10。
为推力液缸20供油的液缸进油管线18.3和液缸回油管线18-4只有在平衡阀18-11开启的情况下才能工作;压力油须先经过第二分流集流阀18-13分油,并开启液控单向阀18-14后,才能进入马达进油管线18-5为液压马达10.8供油;两台液压马达10-8的泄油分别通过第一马达泄油管线18-7和第二马达泄油管线18-8进入马达泄油汇总管线18-9,送回液压源1的油箱。
本实用新型防喷器装卸系统通过液压控制系统实现两套起吊装置的相互协作和同步动作,通过液压控制阀件将机械执行元件组合起来,共同完成起吊、行走、下放和对中等动作。具有起重重量大、起重缓慢平稳和行走平稳的特点,同时具有起升液压自锁及行走液压制动功能,能确保设备运行安全。本系统主要用于石油钻机防喷器或其它井口设备的安装拆卸。

Claims (10)

1.一种具有液压制动功能的全液压防喷器装卸系统,包括并排设置的两根轨道(9),其特征在于,两根轨道(9)上分别安装有一套起吊装置,该两套起吊装置可分别沿轨道(9)移动,每套起吊装置上分别设置有一套液压控制回路(18),该两套液压控制回路(18)分别与液压操作台(4)相通,液压操作台(4)与液压源(1)相通。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喷器装卸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起吊装置包括并排设置的两套行走小车(10),该两套行走小车(10)安装于轨道(9)上,并可沿轨道(9)往复移动,两套行走小车(10)分别与筒状的起吊装置骨架(17)相连接,起吊装置骨架(17)内安装有推力液缸(20),推力液缸(20)活塞杆的端部与推力滑轮轴(28)的一端固接,推力滑轮轴(28)的另一端相对安装有两个推力滑轮(14),起吊装置骨架(17)的两侧还分别设置有导向滑轮(16),起吊装置骨架(17)的底部水平安装有平衡滑轮(15),平衡滑轮(15),两推力滑轮(14)和两导向滑轮(16)通过起重大绳(29)相连接。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喷器装卸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力滑轮轴(28)的另一端固接有与推力滑轮轴(28)相垂直的螺杆(21),螺杆(21)的两端分别安装有推力滑轮(14)。
4.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喷器装卸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行走小车(10)包括平行设置的从动连接板(10-2)和主动连接板(10-9),从动连接板(10-2)和主动连接板(10-9)通过连接定位螺杆(10-5)相连接,主动滚轮轴10-7主动连接板(10-9)上安装有主动滚轮(10-10),主动滚轮(10-10)上加工有齿圈,主动连接板(10-9)上还安装有液压马达(10-8),液压马达(10-8)驱动主动连接板(10-9),从动连接板(10-2)上安装有从动滚轮(10-3),从动滚轮(10-3)与主动滚轮(10-9)相对设置,主动滚轮(10-9)和从动滚轮(10-3)分别与轨道(9)相接触,并可沿轨道(9)滚动。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喷器装卸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定位螺杆(10-5)朝向主动连接板(10-9)的一端设置有轴肩,连接定位螺杆10-5上、该轴肩与主动连接板(10-9)之间设置有调节垫片(10-6)。
6.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喷器装卸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起吊装置骨架(17)包括筒状的箱体(17-3),箱体(17-3)顶部固接有八个连接耳板(17-2),箱体(17-3)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导向滑轮轴(17-8)、螺杆定位板(17-7)和两个起吊耳座(17-1),箱体(17-3)两侧的导向滑轮轴(17-8)、螺杆定位板(17-7)和起吊耳座(17-1)均相对于箱体(17-3)对称设置,箱体(17-3)的底部固接有平衡滑轮轴(17-5)和支座(17-6),箱体(17-3)内安装有推力液缸(20)。
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喷器装卸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液压控制回路(18)包括分别与液压缸有杆腔和无杆腔相通的液缸有杆腔进油管(18-12)和液缸无杆腔进油管(18-10),液缸有杆腔进油管(18-12)和液缸无杆腔进油管(18-10)分别与一分油器相通,该分油器通过油路与平衡阀(18-11)相通,该分油器还分别与液缸进油管线(18-3)和液缸回油管线(18-4)相通,液缸进油管线(18-3)和液缸回油管线(18-4)通过管线夹(18-2)固定,管线夹(18-2)上还固定有马达泄油汇总管线(18-9),马达泄油汇总管线(18-9)分别与第一马达泄油管线(18-7)和第二马达泄油管线(18-8)相通,第一马达泄油管线(18-7)和第二马达泄油管线(18-8)分别与两套起吊装置中的动力液压马达相通,同一套起吊装置中设置有两套动力液压马达,同一套起吊装置中两动力液压马达的进油口分别通过马达进油管线(18-5)与第二分流集流阀(18-13)相通,该两动力液压马达的回油口分别通过马达回油管线(18-6)与第二分流集流阀(18-13)相通,分流集流阀(18-13)与液控单向阀(18-14)相通,液控单向阀(18-14)安装于阀块(18-15)上,阀块(18-15)通过阀块连接板(18-16)固接于起吊装置上。
8.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喷器装卸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液压缸为推力液缸(20),所述的动力液压马达为液压马达(10-8)。
9.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喷器装卸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液压操作台(4)包括第二换向阀(4-5)、第三换向阀(4-6)、第四换向阀(4-7)和第五换向阀(4-8),第二换向阀(4-5)的进油口和第三换向阀(4-6)的进油口分别与第一分流集流阀(4-4)分流口相通,第四换向阀(4-7)的进油口和第五换向阀(4-8)的进油口分别同时与第一分流集流阀(4-4)集流口和第一换向阀(4-1)的出油口相通,第二换向阀(4-5)的出油口、第四换向阀(4-7)的出油口和第五换向阀(4-8)的出油口分别与第一快插接头(3-1)相通,第三换向阀(4-6)的出油口与第二快插接头(3-2)相通,第二换向阀(4-5)、第三换向阀(4-6)、第四换向阀(4-7)和第五换向阀(4-8)分别与第一双向节流阀(4-9)、第二双向节流阀(4-10)、第三双向节流阀(4-11)和第四双向节流阀(4-12)相通,第一双向节流阀(4-9)分别与第九快插接头(3-9)和第十快插接头(3-10)相通,第二双向节流阀(4-10)分别与第七快插接头(3-7)和第八快插接头(3-8)相通,第三双向节流阀(4-11)分别与第五快插接头(3-5)和第六快插接头(3-6)相通,第四双向节流阀(4-12)分别与第三快插接头(3-3)和第四快插接头(3-4)相通,第一换向阀(4-1)的进油口分别与第二快插接头(3-2)和压力表开关(4-2)相通,压力表开关(4-2)与压力表(4-3)相通。
10.按照权利要求9所述的防喷器装卸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向阀(4-1)采用两位四通手动换向阀,所述压力表(4-3)采用抗震压力表,所述第二换向阀(4-5)、第三换向阀(4-6)、第四换向阀(4-7)和第五换向阀(4-8)均采用三位四通换向阀。
CN2010202669474U 2010-07-22 2010-07-22 具有液压制动功能的全液压防喷器装卸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77146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2669474U CN201771462U (zh) 2010-07-22 2010-07-22 具有液压制动功能的全液压防喷器装卸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2669474U CN201771462U (zh) 2010-07-22 2010-07-22 具有液压制动功能的全液压防喷器装卸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771462U true CN201771462U (zh) 2011-03-23

Family

ID=437513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20266947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771462U (zh) 2010-07-22 2010-07-22 具有液压制动功能的全液压防喷器装卸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771462U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64980A (zh) * 2013-05-17 2013-08-28 宝鸡市工程液压件厂 双杆伸出式液动防喷器吊移装置
CN103410453A (zh) * 2013-07-05 2013-11-27 中国石油集团渤海石油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自动步进转运车
CN110469275A (zh) * 2019-07-13 2019-11-19 大庆义浦石油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井架底座智能安装移动装置
CN112694011A (zh) * 2019-10-23 2021-04-23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防喷器吊移装置
CN112936255A (zh) * 2020-12-28 2021-06-11 天津三花福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汽车风控组件的差分式机械手控制系统的操作方法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64980A (zh) * 2013-05-17 2013-08-28 宝鸡市工程液压件厂 双杆伸出式液动防喷器吊移装置
CN103410453A (zh) * 2013-07-05 2013-11-27 中国石油集团渤海石油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自动步进转运车
CN110469275A (zh) * 2019-07-13 2019-11-19 大庆义浦石油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井架底座智能安装移动装置
CN112694011A (zh) * 2019-10-23 2021-04-23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防喷器吊移装置
CN112936255A (zh) * 2020-12-28 2021-06-11 天津三花福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汽车风控组件的差分式机械手控制系统的操作方法
CN112936255B (zh) * 2020-12-28 2023-02-21 福尔达(天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汽车风控组件的差分式机械手控制系统的操作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771462U (zh) 具有液压制动功能的全液压防喷器装卸系统
CN109750976B (zh) 全液压深井钻机
CN201778687U (zh) 一种带压井口作业机
CN209653956U (zh) 全液压深井钻机
CN202578509U (zh) 一种斜直井钻机
CN106089127A (zh) 一种用于深水钻井作业的半主动式天车升沉补偿系统
CN107218000B (zh) 多油缸举升及旋转集成式海洋液压修井机
CN200982160Y (zh) 石油钻机井架和底座液压升降同步控制装置
CN204283252U (zh) 一种半主动式钻井平台天车升沉补偿装置
CN108223467B (zh) 用于全液压履带式反循环工程钻机的液压系统
CN103225479B (zh) 液压式工程钻机
CN204532126U (zh) 支持平台模块钻机
CN108979580A (zh) 油水井带压大修作业装置
CN105366604A (zh) 一种高空作业车工作斗调平机构
CN1987040A (zh) 石油钻机井架和底座液压升降同步控制装置
CN101725326A (zh) 模块组装式海上平台液压蓄能修井机
CN203201459U (zh) 工程钻机钻进总成
CN205277295U (zh) 一种独立式带压作业设备
CN2883296Y (zh) 石油井口装置气动吊装机
CN204283352U (zh) 改进的机械自动控制换向液压传动抽油机
CN217327180U (zh) 一种多方位深孔钻车装置
RU151650U1 (ru) Верхний силовой привод буровой установки
CN205314066U (zh) 双路分水闸门
CN109505536B (zh) 海洋液压钻机提升及补偿装置
CN2658374Y (zh) 油气井防喷器组安装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323

Termination date: 2017072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