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758356U - 交错单相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 - Google Patents

交错单相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758356U
CN201758356U CN2010202752128U CN201020275212U CN201758356U CN 201758356 U CN201758356 U CN 201758356U CN 2010202752128 U CN2010202752128 U CN 2010202752128U CN 201020275212 U CN201020275212 U CN 201020275212U CN 201758356 U CN201758356 U CN 20175835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ode
inductance
links
rectifier
power swit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20275212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进宝
杨兴华
张启平
吴秦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Confucian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CHENGYUE 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CHENGYUE 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CHENGYUE 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020275212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75835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75835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758356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70/00Technologies for an efficient end-user side electric power management and consumption
    • Y02B70/10Technologies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by using switched-mode power supplies [SMPS], i.e. efficient power electronics conversion e.g. power factor correction or reduction of losses in power supplies or efficient standby modes

Landscapes

  • Rectifi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交错单相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所述校正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整流电路、斩波电路、储能电路。整流电路包括若干单相整流器,输入单相交流正弦电压,输出正弦半波电压;输出端产生带纹波的正弦半波电流,输入产生单相交流正弦电流;斩波电路包括若干组交错结构斩波升压结构,功率开关导通时电感储存能量,功率开关关断时电感释放能量,若干组交错结构轮流工作,连续工作时间为一个标准正弦半波。本实用新型提出根据传统单相有源功率因数校正基本原理,设计制作了交错结构、多组交错的适合更大输出功率的单相有源功率因数校正设计方案,具有设计构思新颖、通用性强等特征,同时结构简单、成本低、灵活强。

Description

交错单相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尤其涉及一种交错单相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
背景技术
单相交流电源供电的变频器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中包括变频空调。
目前大功率变频空调的功率等级越来越大,达到10kW以上。因此传统的小功率变频空调的单相功率因数校正方案已经不再适应这种功率等级,而带来许多弊端:功率器件选型配参相当困难,散热处理非常复杂,系统效率较低,成本增加显著。
为了回避和解决这种问题,需要采用多级交错结构的功率因数校正电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交错单相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可提高负载能力,改善散热处理,提高变换效率,降低总体成本。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交错单相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所述校正电路包括:
整流电路,包括若干单相整流器,输入单相交流正弦电压,输出正弦半波电压;输出端产生带纹波的正弦半波电流,输入产生单相交流正弦电流;
斩波电路,包括若干组交错结构斩波升压结构,功率开关导通时电感储存能量,功率开关关断时电感释放能量,若干组交错结构轮流工作,连续工作时间为一个标准正弦半波;
储能电路;
所述整流电路、斩波电路、储能电路依次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整流电路包括3个单相整流器、交流电容和电阻;
其中,第一单相整流器的两个交流输入端、第二单相整流器的两个交流输入端、第三单相整流器的两个交流输入端均与单相交流电网的火线与零线相连;
第一单相整流器的正极输出端、第二单相整流器的正极输出端、第三单相整流器的正极输出端连接形成输入正极,第一单相整流器的负极输出端、第二单相整流器的负极输出端、第三单相整流器的负极输出端连接形成输出负极并与第一只电阻的一端相连,第一只电阻的另一端接地,第一只交流电容的两端与单相交流电网的火线与零线相连。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整流电路包括3个单相整流器B1、B2、B3、交流电容C1和电阻R1;
其中,整流器B1的一个交流输入端与整流器B2的一个交流输入端、整流器B3的一个交流输入端、交流电容C1的一端相连后与单相交流电源的一端相连,整流器B1的另一个交流输入端与整流器B2的另一个交流输入端、整流器B3的另一个交流输入端、交流电容C1的另一端相连后与单相交流电源的另一端相连;
整流器B1的输出正极与整流器B2的输出正极、整流器B3的输出正极相连后形成中间正极,整流器B1的输出负极与整流器B2的输出负极、整流器B3的输出负极相连后与电阻R1的一端相连,电阻R1的另一端接地。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斩波电路包括三组交错结构;
其中,第一组交错结构包括三只电感L1、L2、L3、三只交流电容D1、D2、D3和三只功率开关S1、S2、S 3,
第二组交错结构包括三只电感L4、L5、L6、三只交流电容C4-C6和三只功率开关S4、S5、S6;
第三组交错结构包括三只电感L7、L8、L9、三只交流电容C7、C8、C9和三只功率开关S7、S8、S9;
第一组交错结构中,电感L1的一端、电感L2的一端、电感L3的一端连接后与整流电路中输出正极相连,二极管D1的阴极、二极管D2的阴极、二极管D3的阴极连接后与储能电路中输出正极相连,功率开关S1的集电极、二极管D2的集电极、二极管D3的发射极连接后接地,电感L1的另一端、二极管D1的阳极、功率开关S1的集电极相连,电感L2的另一端、二极管D2的阳极、功率开关S2的集电极相连,电感L3的另一端、二极管D3的阳极、功率开关S 3的集电极相连;
第二组交错结构中,电感L4的一端、电感L5的一端、电感L6的一端连接后与整流电路中输出正极相连,二极管D4的阴极、二极管D5的阴极、二极管D6的阴极连接后与储能电路中输出正极相连,功率开关S4的集电极、二极管D5的集电极、二极管D6的发射极连接后接地,电感L4的另一端、二极管D4的阳极、功率开关S4的集电极相连,电感L5的另一端、二极管D5的阳极、功率开关S5的集电极相连,电感L6的另一端、二极管D6的阳极、功率开关S6的集电极相连;
第三组交错结构中,电感L7的一端、电感L8的一端、电感L9的一端连接后与整流电路中输出正极相连,二极管D7的阴极、二极管D8的阴极、二极管D9的阴极连接后与储能电路中输出正极相连,功率开关S7的集电极、二极管D8的集电极、二极管D9的发射极连接后接地,电感L7的另一端、二极管D7的阳极、功率开关S7的集电极相连,电感L8的另一端、二极管D8的阳极、功率开关S8的集电极相连,电感L9的另一端、二极管D9的阳极、功率开关S9的集电极相连。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储能电路包括交流电容C2、一个电解电容E1和一只电阻R2;
交流电容C2的一端、电解电容E1的正极、电阻R2的一端相连,形成输出正极,交流电容C2的另一端、电解电容E1的负极、电阻R2的另一端相连接地,形成输出负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整流电路输入单相交流正弦电压,输出单相交流正弦半波电压;在功率因数校正后,输出正弦半波直流电流,输入单相交流正弦电流;
所述斩波电路采用分时工作原理,在一个完整的正弦半波中,只有其中一组交错结构处于工作状态,完成功率因数校正功能,三组交错结构轮流工作,不工作时处于散热状态;
所述储能电路进行储能和滤波,输出直流电压,供应后级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交错单相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根据传统单相有源功率因数校正基本原理,设计制作了交错结构、多组交错的适合更大输出功率的单相有源功率因数校正设计方案,因而具有设计构思新颖、通用性强等特征,同时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灵活强等优点,还可以支持更宽范围功率输出,尤其适用于输入交流电压恒定的大功率变频空调的有源功率因数校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交错单相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包括整流电路1、斩波电路2和储能电路3。
本实施例中,整流电路1由三个单相整流器B1、B2、B3、一只交流电容C1和一只电阻R1构成。斩波电路2由三组交错结构构成,其中,第一组交错结构包括三只电感L1、L2、L3、三只交流电容C1、C2、C3和三只功率开关S1、S2、S3,第二组交错结构包括三只电感L4、L5、L6、三只交流电容C4、C5、C6和三只功率开关S4、S5、S6,第三组交错结构包括三只电感L7、L8、L9、三只交流电容C7、C8、C9和三只功率开关S7、S8、S9。储能电路由一个交流电容C2、一个电解电容E1和一只电阻R2构成。
整流电路1中,整流器B1的一个交流输入端与整流器B2的一个交流输入端、整流器B3的一个交流输入端、交流电容C1的一端相连后与单相交流电源的一端相连,整流器B1的另一个交流输入端与整流器B2的另一个交流输入端、整流器B3的另一个交流输入端、交流电容C1的另一端相连后与单相交流电源的另一端相连。整流器B1的输出正极与整流器B2的输出正极、整流器B3的输出正极相连后形成中间正极,整流器B1的输出负极与整流器B2的输出负极、整流器B3的输出负极相连后与电阻R1的一端相连,电阻R1的另一端接地。
斩波电路2中,第一组交错结构中,电感L1的一端、电感L2的一端、电感L 3的一端连接后与整流电路中输出正极相连,二极管D1的阴极、二极管D2的阴极、二极管D3的阴极连接后与储能电路中输出正极相连,功率开关S1的集电极、二极管D2的集电极、二极管D3的发射极连接后接地,电感L1的另一端、二极管D1的阳极、功率开关S1的集电极相连,电感L2的另一端、二极管D2的阳极、功率开关S2的集电极相连,电感L3的另一端、二极管D3的阳极、功率开关S3的集电极相连。
第二组交错结构中,电感L4的一端、电感L5的一端、电感L6的一端连接后与整流电路中输出正极相连,二极管D4的阴极、二极管D5的阴极、二极管D6的阴极连接后与储能电路中输出正极相连,功率开关S4的集电极、二极管D5的集电极、二极管D6的发射极连接后接地,电感L4的另一端、二极管D4的阳极、功率开关S4的集电极相连,电感L5的另一端、二极管D5的阳极、功率开关S5的集电极相连,电感L6的另一端、二极管D6的阳极、功率开关S6的集电极相连。
第三组交错结构中,电感L7的一端、电感L8的一端、电感L9的一端连接后与整流电路中输出正极相连,二极管D7的阴极、二极管D8的阴极、二极管D9的阴极连接后与储能电路中输出正极相连,功率开关S7的集电极、二极管D8的集电极、二极管D9的发射极连接后接地,电感L7的另一端、二极管D7的阳极、功率开关S7的集电极相连,电感L8的另一端、二极管D8的阳极、功率开关S8的集电极相连,电感L9的另一端、二极管D9的阳极、功率开关S9的集电极相连。
储能电路3中,交流电容C2的一端、电解电容E1的正极、电阻R2的一端相连,形成输出正极,交流电容C2的另一端、电解电容E1的负极、电阻R2的另一端相连接地,形成输出负极。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整流电路1输入单相交流正弦电压,输出单相交流正弦半波电压。在功率因数校正后,输出正弦半波直流电流,输入单相交流正弦电流。斩波电路2采用分时工作原理,在一个完整的正弦半波中,只有其中一组交错结构处于工作状态,完成功率因数校正功能,三组交错结构轮流工作,不工作时处于散热状态。储能电路3进行储能和滤波,输出直流电压,供应后级使用。上述配置和工作制可以提高负载能力,改善散热处理,提高变换效率,降低总体成本。
上述器件中各电阻、运放均要求具有较高精度。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参数为:整流器B1-B3为25A/600V二极管不控整流桥,二极管D1-D9为反向快速恢复型35A/600V,电感L1-L9取0.5mH-5.0mH,功率开关S1-S9为IGBT160A/600V,交流电容C1-C2取0.22μF-0.47μF,电阻R1取10mΩ,电阻R2取100kΩ,电解电容E1为4700μF/400V。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交错单相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根据传统单相有源功率因数校正基本原理,设计制作了交错结构、多组交错的适合更大输出功率的单相有源功率因数校正设计方案,因而具有设计构思新颖、通用性强等特征,同时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灵活强等优点,还可以支持更宽范围功率输出,尤其适用于输入交流电压恒定的大功率变频空调的有源功率因数校正。
实施例二
本实用新型针对单级功率因数校正器功率等级难以提升,设计一种交错结构、多组交错支持更大功率输出的整流电路和分时工作原理,它可以适用所有现有的功率因数控制策略和应用场合,具有概念清新、功率等级较高、效率高之优点。
本实用新型交错单相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包括整流电路、斩波电路和储能电路。其中,整流电路中,包括三个单相二极管不控整流器,输入单相交流正弦电压,输出正弦半波电压。输出端产生带纹波的正弦半波电流,输入产生单相交流正弦电流。斩波电路中,包括三组交错结构斩波升压结构,功率开关导通时电感储存能量,功率开关关断时电感释放能量,三组交错结构轮流工作,连续工作时间为一个标准正弦半波,即180°或10mS。
所述整流电路由3个单相整流器、1个交流电容和1只电阻构成,其中第一个单相整流器的两个交流输入端、第二个单相整流器的两个交流输入端、第三个单相整流器的两个交流输入端均与单相交流电网的火线与零线相连,第一个单相整流器的正极输出端、第二个单相整流器的正极输出端、第三个单相整流器的正极输出端连接形成输入正极,第一个单相整流器的负极输出端、第二个单相整流器的负极输出端、第三个单相整流器的负极输出端连接形成输出负极并与第一只电阻的一端相连,第一只电阻的另一端接地,第一只交流电容的两端与单相交流电网的火线与零线相连。
所述斩波电路由三组交错结构构成,其中第一组交错结构由3只电感、3只二极管和三只功率开关构成,第二组交错结构由3只电感、3只二极管和三只功率开关构成,第三组交错结构由3只电感、3只二极管和三只功率开关构成。
第一组交错结构中,第一只电感的一端、第二只电感的一端、第三只电感的一端连接后与整流电路中输出正极相连,第一只二极管的阴极、第二只二极管的阴极、第三只二极管的阴极连接后与储能电路中输出正极相连,第一只功率开关的集电极、第二只二极管的集电极、第三只二极管的发射极连接后接地,第一只电感的另一端、第一只二极管的阳极、第一只功率开关的集电极相连,第二只电感的另一端、第二只二极管的阳极、第二只功率开关的集电极相连,第三只电感的另一端、第三只二极管的阳极、第三只功率开关的集电极相连。
第二组交错结构中,第四只电感的一端、第五只电感的一端、第六只电感的一端连接后与整流电路中输出正极相连,第四只二极管的阴极、第五只二极管的阴极、第六只二极管的阴极连接后与储能电路中输出正极相连,第四只功率开关的集电极、第五只二极管的集电极、第六只功率开关的发射极连接后接地,第四只电感的另一端、第四只二极管的阳极、第四只功率开关的集电极相连,第五只电感的另一端、第五只二极管的阳极、第五只功率开关的集电极相连,第六只电感的另一端、第六只二极管的阳极、第六只功率开关的集电极相连。
第三组交错结构中,第七只电感的一端、第八只电感的一端、第九只电感的一端连接后与整流电路中输出正极相连,第七只二极管的阴极、第八只二极管的阴极、第九只二极管的阴极连接后与储能电路中输出正极相连,第七只功率开关的集电极、第八只二极管的集电极、第九只功率开关的发射极连接后接地,第七只电感的另一端、第七只二极管的阳极、第七只功率开关的集电极相连,第八只电感的另一端、第八只二极管的阳极、第八只功率开关的集电极相连,第九只电感的另一端、第九只二极管的阳极、第九只功率开关的集电极相连。
所述储能电路由1个交流电容、1个电解电容和1只电阻构成,其中第二只交流电容的一端、第一只个电解电容的正极和第二只电阻的一端相连形成输出正极,第二只交流电容的另一端、第一只电解电容的负极和第二只电阻的另一端接地形成输出负极。
本实用新型根据传统单相有源功率因数校正基本原理,设计制作了交错结构、多组交错的适合更大输出功率的单相有源功率因数校正设计方案,因而具有设计构思新颖、通用性强等特征,同时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灵活强等优点,还可以支持更宽范围功率输出,尤其适用于输入交流电压恒定的大功率变频空调的有源功率因数校正。
这里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和应用是说明性的,并非想将本实用新型的范围限制在上述实施例中。这里所披露的实施例的变形和改变是可能的,对于那些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实施例的替换和等效的各种部件是公知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清楚的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本质特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可以以其它形式、结构、布置、比例,以及用其它组件、材料和部件来实现。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里所披露的实施例进行其它变形和改变。

Claims (5)

1.一种交错单相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校正电路包括:整流电路,包括若干单相整流器,输入单相交流正弦电压,输出正弦半波电压;输出端产生带纹波的正弦半波电流,输入产生单相交流正弦电流;
斩波电路,包括若干组交错结构斩波升压结构,功率开关导通时电感储存能量,功率开关关断时电感释放能量,若干组交错结构轮流工作,连续工作时间为一个标准正弦半波;
储能电路;
所述整流电路、斩波电路、储能电路依次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错单相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整流电路包括3个单相整流器、交流电容和电阻;
其中,第一单相整流器的两个交流输入端、第二单相整流器的两个交流输入端、第三单相整流器的两个交流输入端均与单相交流电网的火线与零线相连;
第一单相整流器的正极输出端、第二单相整流器的正极输出端、第三单相整流器的正极输出端连接形成输入正极,第一单相整流器的负极输出端、第二单相整流器的负极输出端、第三单相整流器的负极输出端连接形成输出负极并与第一只电阻的一端相连,第一只电阻的另一端接地,第一只交流电容的两端与单相交流电网的火线与零线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交错单相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整流电路包括3个单相整流器B1、B2、B3、交流电容C1和电阻R1;
其中,整流器B1的一个交流输入端与整流器B2的一个交流输入端、整流器B3的一个交流输入端、交流电容C1的一端相连后与单相交流电源的一端相连,整流器B1的另一个交流输入端与整流器B2的另一个交流输入端、整流器B3的另一个交流输入端、交流电容C1的另一端相连后与单相交流电源的另一端相连;
整流器B1的输出正极与整流器B2的输出正极、整流器B3的输出正极相连后形成中间正极,整流器B1的输出负极与整流器B2的输出负极、整流器B3的输出负极相连后与电阻R1的一端相连,电阻R1的另一端接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错单相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斩波电路包括三组交错结构;
其中,第一组交错结构包括三只电感L1、L2、L3、三只交流电容D1、D2、D3和三只功率开关S1、S2、S 3,
第二组交错结构包括三只电感L4、L5、L6、三只交流电容C4-C6和三只功率开关S4、S5、S6;
第三组交错结构包括三只电感L7、L8、L9、三只交流电容C7、C8、C9和三只功率开关S7、S8、S9;
第一组交错结构中,电感L1的一端、电感L2的一端、电感L3的一端连接后与整流电路中输出正极相连,二极管D1的阴极、二极管D2的阴极、二极管D3的阴极连接后与储能电路中输出正极相连,功率开关S1的集电极、二极管D2的集电极、二极管D3的发射极连接后接地,电感L1的另一端、二极管D1的阳极、功率开关S1的集电极相连,电感L2的另一端、二极管D2的阳极、功率开关S2的集电极相连,电感L 3的另一端、二极管D3的阳极、功率开关S3的集电极相连;
第二组交错结构中,电感L4的一端、电感L5的一端、电感L6的一端连接后与整流电路中输出正极相连,二极管D4的阴极、二极管D5的阴极、二极管D6的阴极连接后与储能电路中输出正极相连,功率开关S4的集电极、二极管D5的集电极、二极管D6的发射极连接后接地,电感L4的另一端、二极管D4的阳极、功率开关S4的集电极相连,电感L5的另一端、二极管D5的阳极、功率开关S5的集电极相连,电感L6的另一端、二极管D6的阳极、功率开关S6的集电极相连;
第三组交错结构中,电感L7的一端、电感L8的一端、电感L9的一端连接后与整流电路中输出正极相连,二极管D7的阴极、二极管D8的阴极、二极管D9的阴极连接后与储能电路中输出正极相连,功率开关S7的集电极、二极管D8的集电极、二极管D9的发射极连接后接地,电感L7的另一端、二极管D7的阳极、功率开关S7的集电极相连,电感L8的另一端、二极管D8的阳极、功率开关S8的集电极相连,电感L9的另一端、二极管D9的阳极、功率开关S9的集电极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错单相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储能电路包括交流电容C2、电解电容E1和电阻R2;
交流电容C2的一端、电解电容E1的正极、电阻R2的一端相连,形成输出正极,交流电容C2的另一端、电解电容E1的负极、电阻R2的另一端相连接地,形成输出负极。
CN2010202752128U 2010-07-29 2010-07-29 交错单相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 Expired - Lifetime CN20175835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2752128U CN201758356U (zh) 2010-07-29 2010-07-29 交错单相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2752128U CN201758356U (zh) 2010-07-29 2010-07-29 交错单相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758356U true CN201758356U (zh) 2011-03-09

Family

ID=436456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202752128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758356U (zh) 2010-07-29 2010-07-29 交错单相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758356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47686A (zh) * 2010-07-29 2012-02-08 上海诚跃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交错单相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
US11050352B2 (en) 2016-05-04 2021-06-29 Abb Schweiz Ag AC-to-DC converter system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47686A (zh) * 2010-07-29 2012-02-08 上海诚跃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交错单相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
US11050352B2 (en) 2016-05-04 2021-06-29 Abb Schweiz Ag AC-to-DC converter system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58096B (zh) 一种非隔离式谐振变换器
CN103036397B (zh) 单级单相大升压比级联电压型准阻抗源变换器
CN103023362A (zh) 一种无桥逆变电路与太阳能无桥逆变器
CN105553249B (zh) 宽电压范围低电压应力电流注入型三相功率因数校正电路
CN105471252A (zh) 一种大降压变比谐波电流注入型三相功率因数校正电路
CN101582648B (zh) 整流电路
CN209120060U (zh) 基于耦合电感的高增益dc/dc变换器及电源系统
CN201290070Y (zh) 一种特高压直流发生器
CN111478573A (zh) 适用于单三相电网的功率因素调整架构及其控制方法
CN104410316A (zh) 一种高频链逆变器及其数字控制装置
CN209787041U (zh) 一种三相升降压型pfc整流电路
CN105577013A (zh) 一种宽输入电压低损耗的单相光伏并网逆变器
CN103840652A (zh) 一种复合功率因数校正电路
CN105515415A (zh) 一种功率转换电路、方法及空调器
CN202918023U (zh) 一种电池组管理功率模块
CN105186919A (zh) 非隔离并网变换器、空调系统及变换器控制方法
CN104780692A (zh) 一种单级无桥双Boost与Flyback集成的LED驱动电路
CN103036398B (zh) 单级单相大升压比串联电压型准阻抗源变换器
CN102347686A (zh) 交错单相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
CN106357139A (zh) 一种高效光储联合的自给式储能变流器
CN106899203B (zh) 正激式五电平逆变器
CN103078525A (zh) 一种基于交流链接技术的ac-dc变换器
CN201758356U (zh) 交错单相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
CN104967304B (zh) 一种基于无桥cuk隔离型三相功率因数校正变换器
CN109905035B (zh) 一种能量双向流动的超低纹波电动汽车充电电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912

Address after: 201906, 4, Shanghai, Baoshan District Road, 985 rich union road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Confucian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Address before: 201203 Shanghai Zhangjiang hi tech Park Cailun Road, room 212 No. 780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Chengyue 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309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