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756850U - 一种联动副锁舌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联动副锁舌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756850U
CN201756850U CN2010202550696U CN201020255069U CN201756850U CN 201756850 U CN201756850 U CN 201756850U CN 2010202550696 U CN2010202550696 U CN 2010202550696U CN 201020255069 U CN201020255069 U CN 201020255069U CN 201756850 U CN201756850 U CN 2017568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ad bolt
bolt
main
main dead
locking e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20255069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亚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020255069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7568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7568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756850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联动副锁舌机构,包括至少两个主锁舌,在至少一个所述主锁舌的舌体内成型有容纳腔;具有驱动部和呈钩状的锁止端部的副锁舌,锁止端部可移动地设置在容纳腔中,且副锁舌的驱动部上固定设有驱动销;适合驱动销在其中滑动的导向控制槽;适合驱动销在其中滑动,并能推动所述驱动销沿所述导向控制槽限制的轨迹往返滑动的锁板操作槽;第一主锁舌的所述容纳腔朝向第二主锁舌的一侧留有适于所述锁止端部伸出缩回移动的敞开口,所述第二主锁舌朝向所述敞开口的一侧开有副锁舌插入孔;所述副锁舌的所述锁止端部适合插入所述副锁舌插入孔内。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与主锁舌联动的,并能够与锁出的主锁舌构成环形锁止结构的联动副锁舌机构。

Description

一种联动副锁舌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撬门锁,具体地说,是一种锁出后能够与主锁舌共同构成类似挂钩锁钩结构的,并能随主锁舌联动的联动副锁舌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自动门锁为了提高防止非法开启的能力,常通过设置多方向的锁舌对门锁进行锁定。中国专利文献CN101503921A提出了一种钩舌机构,包括钩舌,具有一个杆部和一个钩形部;在所述杆部成型有导向形状;锁舌,固定在锁的锁舌机构上并具有矩形锁定轮廓,所述锁舌中具有适于安装所述钩舌的收纳空间,所述钩舌通过所述杆部由一个钩舌铰接轴枢转地安装在所述收纳空间中;在所述锁舌缩回所述锁壳内时适于所述钩舌被收纳在所述收纳空间内;导向件,固定在锁壳上;所述杆部上的所述导向形状在所述导向件的配合作用下引导所述钩舌在所述收纳空间内枢转,以使所述钩形部伸出所述锁舌的所述矩形锁定轮廓之外,与门框上的锁舌孔面板挂牢;或使所述钩形部缩回到所述锁舌的所述矩形锁定轮廓内。该现有技术中的钩舌安装位置不受限制,节省空间,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如下缺点:1、钩形部都是配合各自安装所在的锁舌独立工作的,与其它锁舌之间没有任何联系,安全系数较低;2、该现有技术的钩舌本身结构复杂,从而导致钩舌的生产工艺复杂,这样不仅需要占用大量的生产时间,而且还增加了自动门锁的生产成本。
中国专利文献CN2418213Y提出了一种门锁锁定装置,由主锁、副锁构成,其中,主锁的锁舌上开有定位槽,副锁包括锁舌、锁杆、复位弹簧、滑道,复位弹簧套在锁杆上,装置在滑道内,锁杆的底端与锁舌为滑动连接副,顶端可插在主锁的锁舌定位槽内,通过副锁将锁杆锁定在主锁的锁舌中,使主锁在副锁没开启的情况下锁舌无法移动。采用主锁、副锁结构,通过副锁将主锁进一步锁定,使本装置对防盗门具有主锁、副锁及副锁对主锁的三重锁定功能,增加了防盗门的保险系数,提高了防撬性能。但是在使用过程中还存在如下缺点:1、该现有技术中主锁舌的锁出,以及副锁舌锁出后对主锁舌的锁定是分先后的两部操作的,不能同时一步到位,因此,使用起来不方便;2、该现有技术中,插入主锁舌定位槽内的锁杆的复位是通过弹簧实现的,而弹簧在长时间使用后容易出现弹性降低,弹簧的弹力不足,锁杆便不能完全复位,从而导致锁杆卡在主锁舌定位槽内,有钥匙门锁也不能开启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有技术中一步锁出动作不能实现主锁舌与副锁舌同时开启与锁闭,并在锁闭状态下形成环形锁止的问题,提供一种与主锁舌联动的,并能够与锁出的主锁舌构成环形锁止结构的联动副锁舌机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联动副锁舌机构,包括
至少两个主锁舌,所述主锁舌安装在锁舌安装板上,在至少一个所述主锁舌的舌体内成型有容纳腔;
副锁舌,具有驱动部和呈钩状的锁止端部,所述锁止端部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容纳腔中,且所述副锁舌的所述驱动部上固定设有驱动销;
导向控制槽,成型在相对锁体固定的,平行于锁体的盖板或底板的平面内,且适合所述驱动销在其中滑动;
锁板操作槽成型在所述锁舌安装板上与所述导向控制槽相对应的位置上,且适合所述驱动销在其中滑动;
随所述锁舌安装板在锁舌伸出和锁舌收回方向上的往返移动,所述锁板操作槽推动所述驱动销沿所述导向控制槽限制的轨迹往返滑动;
第一主锁舌的所述容纳腔朝向第二主锁舌的一侧留有适于所述锁止端部伸出缩回移动的敞开口,所述第二主锁舌朝向所述敞开口的一侧开有副锁舌插入孔;所述副锁舌的所述锁止端部适合插入所述副锁舌插入孔内。
上述的联动副锁舌机构,所述副锁舌的所述锁止端部在锁舌面板长度方向的尺度大于所述第一主锁舌与第二主锁舌之间的距离。
上述的联动副锁舌机构,所述第一主锁舌在锁舌面板长度方向的尺度适于将所述副锁舌的所述锁止端部全部容纳到所述容纳腔内。
上述的联动副锁舌机构,所述第一主锁舌与所述第二主锁舌设有多套,分别设置在各所述第一主锁舌的所述容纳腔中的所述副锁舌的所述锁止端设置在同一所述驱动部上。
上述的联动副锁舌机构,所述副锁舌的所述锁止端部呈“7”字形钩状,所述“7”字形钩状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驱动部,所述“7”字形钩状的另一端沿从所述第一主锁舌朝向第二主锁舌的方向延伸。
上述的联动副锁舌机构,所述锁板操作槽为与锁舌面板平行设置,且所述锁板操作槽的长度不小于所述副锁舌从插入所述第二主锁舌的所述副锁舌插入孔状态到完全退入所述第一主锁舌的所述容纳腔状态的水平方向的行程;所述导向控制槽包括控制所述副锁舌在插入所述第二主锁舌的所述副锁舌插入孔状态与完全退入所述第一主锁舌的所述容纳腔状态之间移动的倾斜段,以及与所述锁舌面板垂直的,引导完全退入所述容纳腔的所述副锁舌穿越所述面板及门框面板的垂直段。
上述的联动副锁舌机构,所述驱动销的处于所述导向控制槽内的部分上设有适合在所述导向控制槽内滚动的滚轮。
上述的联动副锁舌机构,所述导向控制槽设置在锁的盖板上。
本实用新型的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在本实用新型中,副锁舌的驱动销设置在锁舌安装板上的锁板操作槽内,能够实现副锁舌与第一主锁舌以及第二主锁舌的联动,从而保证主、副锁舌的动作同步,而导向控制槽的设置,能够保证副锁舌在与第一主锁舌以及第二主锁舌的联动过程中,能够按预定的轨迹移动,从而能一步到位的实现副锁舌随第一主锁舌以及第二主锁舌伸出,并与第一主锁舌以及第二主锁舌构成环形锁止;或与第一主锁舌以及第二主锁舌进行环形解锁,并随第一主锁舌以及第二主锁舌退出锁舌面板。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联动副锁舌机构的锁舌锁出时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联动副锁舌机构的锁舌缩回时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联动副锁舌机构的副锁舌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7-容纳腔、8-副锁舌、9-驱动销、10-导向控制槽、11-锁板操作槽、12-锁舌安装板、13-第一主锁舌、14-第二主锁舌、15-副锁舌插入孔、16-锁舌面板、17-滚轮。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联动副锁舌机构,包括两套安装在锁舌安装板12上的第一主锁舌13与第二主锁舌14,所述第一主锁舌13的所述容纳腔7朝向所述第二主锁舌14的一侧留有适于所述锁止端部伸出缩回移动的敞开口,所述第二主锁舌14朝向所述敞开口的一侧开有副锁舌插入孔15;两套具有驱动部和呈钩状的锁止端部的副锁舌8,所述锁止端部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容纳腔7中,且适合插入所述副锁舌插入孔15内,两所述副锁舌8的锁止端部设置在同一所述驱动部上。所述副锁舌8的所述驱动部上固定设有驱动销9;设置在锁的盖板上,且适合所述驱动销9在其中滑动的导向控制槽10;以及成型在所述锁舌安装板12上与所述导向控制槽10相对应的位置上,且适合所述驱动销9在其中滑动的锁板操作槽11,随所述锁舌安装板12在锁舌伸出和锁舌收回方向上的往返移动,所述锁板操作槽11推动所述驱动销9沿所述导向控制槽10限制的轨迹往返滑动;所述副锁舌8的所述驱动销9设置在所述锁舌安装板12上的锁板操作槽11内,能够实现所述副锁舌8与所述第一主锁舌13与所述第二主锁舌14的联动,而导向控制槽10的设置,能够保证所述副锁舌8在与所述第一主锁舌13以及所述第二主锁舌14的联动过程中,能够按预定的轨迹移动,从而实现所述副锁舌8随所述第一主锁舌13与所述第二主锁舌14伸出,并与所述第一主锁舌13以及所述第二主锁舌14构成环形锁止或与所述第一主锁舌13以及所述第二主锁舌14进行环形解锁,并随所述第一主锁舌13以及所述第二主锁舌14退出所述锁舌面板。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副锁舌8的所述锁止端部呈“7”字形钩状,所述“7”字形钩状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驱动部,所述“7”字形钩状的另一端沿从所述第一主锁舌13朝向第二主锁舌14的方向延伸。为了保证所述副锁舌8能够从插入所述第二主锁舌14的所述副锁舌插入孔15状态到完全退入所述第一主锁舌13的所述容纳腔7状态,所述锁板操作槽11为与锁舌面板16平行设置,且所述锁板操作槽11的长度不小于所述副锁舌8从插入所述第二主锁舌14的所述副锁舌插入孔15状态到完全退入所述第一主锁舌13的所述容纳腔7状态的水平方向的行程;所述导向控制槽10包括控制所述副锁舌8在插入所述第二主锁舌14的所述副锁舌插入孔15状态与完全退入所述第一主锁舌13的所述容纳腔7状态之间移动的倾斜段,以及与所述锁舌面板16垂直的,引导完全退入所述容纳腔7的所述副锁舌8穿越所述锁舌面板16及门框面板的垂直段。所述导向控制槽10的倾斜段与垂直段的设置能够保证所述驱动销9在所述锁板操作槽11的推动下,按使副锁舌伸出,环形锁止或环形解锁,缩回的轨迹准确无误的移动。为了防止所述驱动销9直接设置在所述导向控制槽10内,在移动时会对所述导向控制槽10构成损伤,所述驱动销9的处于所述导向控制槽10内的部分上设有适合在所述导向控制槽10内滚动的滚轮17。
为了保证所述副锁舌8的所述锁止端部能够插入所述副锁舌插入孔15内从而实现环形锁止,所述副锁舌8的所述锁止端部在锁舌面板16长度方向的尺度大于所述第一主锁舌13与第二主锁舌14之间的距离。
同时,为了保证所述第一主锁舌13的所述容纳腔7能够容纳所述副锁舌8,所述第一主锁舌13在锁舌面板16长度方向的尺度适于将所述副锁舌8的所述锁止端部全部容纳到所述容纳腔7内。
本实用新型的联动副锁舌机构的工作过程:
上锁时,第一主锁舌13,第二主锁舌14随锁舌安装板12伸出锁舌面板16,在第一主锁舌13,第二主锁舌14伸出的同时,锁舌安装板12通过锁板操作槽11推动驱动销9移动,从而带动处于第一主锁舌13的容纳腔7内的副锁舌8伸出,由于驱动销9受到导向控制槽10的垂直段与倾斜段的导向控制作用,副锁舌8先伸出锁舌面板16,然后锁止端部穿出第一主锁舌13的敞开口,并插入第二主锁舌14的副锁舌插入孔15内,从而与锁出的第一主锁舌13,第二主锁舌14构成环形锁止;
开锁时,第一主锁舌13,第二主锁舌14随锁舌安装板12缩回锁舌面板16内,在第一主锁舌13,第二主锁舌14缩回的同时,锁舌安装板12通过锁板操作槽11推动驱动销9往锁舌面板16内移动,从而带动副锁舌8移动,由于驱动销9受到导向控制槽10的垂直段与倾斜段的导向控制作用,副锁舌8的锁止端部先退出第二主锁舌14的副锁舌插入孔15,再完全退入第一主锁舌13的容纳腔7内,此时,环形锁止解锁,最后,整个副锁舌缩回锁舌面板16内。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8)

1.一种联动副锁舌机构,包括
至少两个主锁舌,所述主锁舌安装在锁舌安装板(12)上,在至少一个所述主锁舌的舌体内成型有容纳腔(7);
副锁舌(8),具有驱动部和呈钩状的锁止端部,所述锁止端部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容纳腔(7)中,且所述副锁舌(8)的所述驱动部上固定设有驱动销(9);
导向控制槽(10),成型在相对锁体固定的,平行于锁体的盖板(18)或底板的平面内,且适合所述驱动销(9)在其中滑动;
锁板操作槽(11),成型在所述锁舌安装板(12)上与所述导向控制槽(10)相对应的位置上,且适合所述驱动销(9)在其中滑动;
随所述锁舌安装板(12)在锁舌伸出和锁舌收回方向上的往返移动,所述锁板操作槽(11)推动所述驱动销(9)沿所述导向控制槽(10)限制的轨迹往返滑动;
其特征在于:
第一主锁舌(13)的所述容纳腔(7)朝向第二主锁舌(14)的一侧留有适于所述锁止端部伸出缩回移动的敞开口,所述第二主锁舌(14)朝向所述敞开口的一侧开有副锁舌插入孔(15);所述副锁舌(8)的所述锁止端部适合插入所述副锁舌插入孔(15)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动副锁舌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副锁舌(8)的所述锁止端部在锁舌面板(16)长度方向的尺度大于所述第一主锁舌(13)与第二主锁舌(14)之间的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联动副锁舌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锁舌(13)在锁舌面板(16)长度方向的尺度适于将所述副锁舌(8)的所述锁止端部全部容纳到所述容纳腔(7)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联动副锁舌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锁舌(13)与所述第二主锁舌(14)设有多套,分别设置在各所述第一主锁舌(13)的所述容纳腔(7)中的所述副锁舌(8)的所述锁止端设置在同一所述驱动部上。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联动副锁舌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副锁舌(8)的所述锁止端部呈“7”字形钩状,所述“7”字形钩状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驱动部,所述“7”字形钩状的另一端沿从所述第一主锁舌(13)朝向第二主锁舌(14)的方向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联动副锁舌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板操作槽(11)为与锁舌面板(16)平行设置,且所述锁板操作槽(11)的长度不小于所述副锁舌(8)从插入所述第二主锁舌(14)的所述副锁舌插入孔(15)状态到完全退入所述第一主锁舌(13)的所述容纳腔(7)状态的水平方向的行程;所述导向控制槽(10)包括控制所述副锁舌(8)在插入所述第二主锁舌(14)的所述副锁舌插入孔(15)状态与完全退入所述第一主锁舌(13)的所述容纳腔(7)状态之间移动的倾斜段,以及与所述锁舌面板(16)垂直的,引导完全退入所述容纳腔(7)的所述副锁舌(8)穿越所述锁舌面板(16)及门框面板的垂直段。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联动副锁舌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销(9)的处于所述导向控制槽(10)内的部分上设有适合在所述导向控制槽(10)内滚动的滚轮(17)。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联动副锁舌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控制槽(10)设置在锁的盖板上。
CN2010202550696U 2010-07-12 2010-07-12 一种联动副锁舌机构 Expired - Lifetime CN2017568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2550696U CN201756850U (zh) 2010-07-12 2010-07-12 一种联动副锁舌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2550696U CN201756850U (zh) 2010-07-12 2010-07-12 一种联动副锁舌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756850U true CN201756850U (zh) 2011-03-09

Family

ID=436441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202550696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756850U (zh) 2010-07-12 2010-07-12 一种联动副锁舌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75685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92776A (zh) * 2010-07-12 2010-11-24 王亚运 一种联动副锁舌机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92776A (zh) * 2010-07-12 2010-11-24 王亚运 一种联动副锁舌机构
CN101892776B (zh) * 2010-07-12 2012-07-04 王亚运 一种联动副锁舌机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20070099557A (ko) 솔레노이드에 의해 해제되는 래치를 이용한 버티컬 도어잠금장치
CN201756851U (zh) 一种锁出控制机构以及具有该机构的联环门锁
CN101892776B (zh) 一种联动副锁舌机构
CN201756850U (zh) 一种联动副锁舌机构
CN102041944B (zh) 移门保险箱
CN103348075A (zh) 具有用于锁定栓运动的功能顺序保障的锁栓和附加锁栓的锁
CN102071861B (zh) 保险箱的电子面板及其开闭方法
CN202882644U (zh) 一种保险柜
CN105155948A (zh) 一种安全锁机构
CN203475990U (zh) 一种内门防盗锁
CN102852408B (zh) 一种保险柜门锁
CN207063732U (zh) 斜锁舌智能锁
CN101832073B (zh) 一种钢绳连接自动锁
CN201137365Y (zh) 门机锁
CN103276956A (zh) 自动防盗锁
CN103953219B (zh) 一种按钮式门窗把手
CN107399663B (zh) 手拉门门锁
CN209538823U (zh) 一种快速开合门的机械锁体
CN108316961B (zh) 煤矿井下巷道风门安全闭锁装置
CN203879117U (zh) 带记忆功能的安全门锁
CN105442956A (zh) 一种安全门锁
CN100441492C (zh) 电梯的轿厢门
CN102877737A (zh) 一种保险柜
CN203145585U (zh) 联动副锁舌机构
CN202970189U (zh) 一种保险柜门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309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2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