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48075A - 具有用于锁定栓运动的功能顺序保障的锁栓和附加锁栓的锁 - Google Patents

具有用于锁定栓运动的功能顺序保障的锁栓和附加锁栓的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348075A
CN103348075A CN2012800082000A CN201280008200A CN103348075A CN 103348075 A CN103348075 A CN 103348075A CN 2012800082000 A CN2012800082000 A CN 2012800082000A CN 201280008200 A CN201280008200 A CN 201280008200A CN 103348075 A CN103348075 A CN 10334807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cking bolt
sliding part
lock
lock housing
conta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0820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348075B (zh
Inventor
斯特凡·戈施
亚历山大·赫尔维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ulti Makai pull German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rma Deutschland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rma Deutschland GmbH filed Critical Dorma Deutschland GmbH
Publication of CN1033480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4807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34807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4807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63/00Locks or fastenings with special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 E05B63/18Locks or fastenings with special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with arrangements independent of the locking mechanism for retaining the bolt or latch in the retracted position
    • E05B63/20Locks or fastenings with special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with arrangements independent of the locking mechanism for retaining the bolt or latch in the retracted position released automatically when the wing is closed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63/00Locks or fastenings with special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 E05B63/18Locks or fastenings with special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with arrangements independent of the locking mechanism for retaining the bolt or latch in the retracted position
    • E05B63/20Locks or fastenings with special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with arrangements independent of the locking mechanism for retaining the bolt or latch in the retracted position released automatically when the wing is closed
    • E05B2063/207Automatic deadlocking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锁壳(10)的锁(1),锁栓(11)以能够在从所述锁壳(10)伸出的位置与缩回到所述锁壳(10)中的位置之间移动的方式被容纳在所述锁壳(10),其中设有滑动件(12),滑动件(12)以纵向可移动方式被容纳在所述锁壳(10)中,并且如果将所述锁栓(11)推回到所述锁壳(10)中,则所述锁栓(11)能够与所述滑动件(12)形成操作连接,并且其中,设置锁定栓(13),所述锁定栓(13)与所述滑动件(12)相互作用,并且所述锁定栓能够在移动所述滑动件(12)时在锁定位置与打开位置之间移动,并且其中,设置附加锁栓(14),所述附加锁栓(14)与阻塞元件(15)相互作用,并且其中,所述阻塞元件(15)被布置成使得,当将所述锁栓(11)或所述附加锁栓(14)推回到所述锁壳(10)中时,防止所述锁定栓(13)移动到所述锁定位置中。根据本发明,所述阻塞元件(15)与所述锁定栓(13)形成操作连接,其中,所述操作连接由在所述锁定栓(13)中的凹部(16)构造,通过将所述附加锁栓(14)转移到从所述锁壳(10)向前跳出的位置中,能够将所述阻塞元件(15)接合到所述凹部(16)中,其中,当将所述附加锁栓(14)推回时,所述阻塞元件(15)在锁壳(10)中由于摩擦接触而保持在所述凹部(16)中。

Description

具有用于锁定栓运动的功能顺序保障的锁栓和附加锁栓的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锁壳的锁,锁栓被容纳在所述锁壳中,以能够在从所述锁壳伸出的位置与缩回到锁壳中的位置之间移动,其中,滑动件被容纳在所述锁壳中,以能够纵向移动,如果将所述锁栓推回到所述锁壳中,则所述锁栓能够与所述滑动件操作连接,并且其中,设置锁定栓,所述锁定栓与所述滑动件协作,并且通过移动所述滑动件,所述锁定栓能够在阻塞位置与打开位置之间移动,并且其中,设置附加锁栓,所述附加锁栓与阻塞元件协作,其中,所述阻塞元件被布置成使得,当将所述锁栓或所述附加锁栓推回到所述锁壳中时,防止所述锁定栓移动到所述阻塞位置中。
背景技术
从文件DE 60 2004 007 517 T2得知一种具有锁壳的限定该种类的锁,锁栓被容纳在锁壳中,以能够在从锁壳伸出的位置与缩回到锁壳中的位置之间移动。滑动件被容纳在锁壳中,经由接触元件,锁栓能够与所述滑动件操作连接,所述接触元件被构造为辊,并且滑动件具有接触表面,所述辊能够沿着所述接触表面滚动。如果将锁栓推回到锁壳中,则能够使滑动件以小移位距离向上移动。此外,锁定栓被容纳在锁壳中,所述锁定栓经由滑槽引导部而与滑动件协作。如果滑动件沿竖直方向移动,则能够使锁定栓在缩回到锁壳中的位置与从锁壳伸出的位置之间来回移动。此外,该锁具有附加锁栓,所述附加锁栓与阻塞元件协作,并且所述阻塞元件被布置成使得,当将锁栓或附加锁栓推回到锁壳中时,防止锁定栓移动到阻塞位置中。
通过布置附加锁栓,实现锁定栓移动的功能顺序保障。如果打开门,则不能使锁定栓移动,例如从锁壳中出来。例如,不足以将锁栓推回到锁壳中,这是因为,由于向前移动的辊,滑动件将必定到达在滑动件处的接触表面并且被略提升,但滑动件的突起将承靠止动元件,该止动元件被构造为板并且被容纳在附加锁栓处。然而,如果仅将附加锁栓推到锁壳中,则止动元件保持在滑动件的突起中的凹陷中,并且再次,使滑动件无法向下移动,这种情形仅使得能够实现锁定栓的伸出。
仅当将锁栓和附加锁栓同时压入到锁壳中时,才能够将止动元件引导到滑动件中的突起的接合区域外,并且能够使滑动件向下移动。作为滑动件的运动的结果,滑槽引导元件沿着滑槽移动,并且能够使锁定栓从锁壳移出。基本上,使锁栓和附加锁栓两者同时致动的情形仅在锁处于与配对锁定元件重叠的位置中时才发生。然而,如果锁栓的略接触足以使环形止动元件从在滑动件的突起中的凹陷移出,则是不利的。将锁定栓从锁壳中未经许可地引导出来可以已经被手动地触发,因为向后推动附加锁栓,以及因为例如,意外地,锁栓同样被略向后引导至锁壳中。因此,保护锁定栓免受到锁壳外的未经许可的伸长没有得到充分保障。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改进具有用于锁定栓移动的功能顺序的保障锁栓和附加锁栓的锁,具体地,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通过防止锁定栓以未经许可的方式伸出而改进锁定栓运动的功能顺序的保障。
发明内容
基于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类属部分结合特征部分的锁来解决该问题。本发明的有利的进一步的发展在从属权利要求中指示。
本发明包括的以下技术教导:阻塞元件与锁定栓形成操作连接,其中,该操作连接由在锁定栓中的凹部构造,通过将附加锁栓转移到从锁壳伸出的位置中,阻塞元件能够接合到所述凹部中,其中,当将附加锁栓推回到锁壳中时,阻塞元件由于摩擦接触而保持在所述凹部中。
在这种情况下,本发明是基于不使阻塞元件与滑动件形成操作连接,而是使阻塞元件与锁定栓形成操作连接的构思。因此,保护锁定栓免受到锁壳外的未经允许的伸出得到进一步增加,例如如果打开其中安装有锁的门扇,使得锁栓和附加锁栓两者是手动可接近。因为阻塞元件与锁定栓相互作用,所以用于触发锁定栓从锁壳中出来的运动的灵敏度被进一步降低,并且甚至由与锁栓的相互作用而引起的滑动件的稍微提升也不足以释放阻塞元件和锁定栓之间的连接。根据本发明,该连接是基于摩擦接触的,并且即使附加锁栓被致动,并且能够使阻塞元件从凹部和从锁定栓中移出,阻塞元件仍然保持在锁定栓中的凹部中,这是因为通过略提升滑动件无法释放锁定栓和阻塞元件之间的摩擦连接。原因在于滑动件和锁定栓之间的操作连接,该操作连接具有微小游隙,如果使滑动件在锁壳中移动,则最初需要克服该微小游隙,以能够触发锁定栓的运动。
可以有利地将阻塞元件和锁定栓之间的摩擦接触构造为使得该摩擦接触仅能够通过使锁定栓缩回到在锁壳中的位置中而被释放,该位置超过打开位置。为了确保阻塞元件和锁定栓之间的摩擦接触,可以通过与滑动件的操作连接或通过独立的弹簧元件沿伸出方向对锁定栓预加载,并且摩擦接触可以仅在将锁定栓推回到锁壳中至少稍微进一步超出打开位置的情况下被释放。
仅能够通过滑动件的提升运动产生将锁定栓缩回到锁壳中超过打开位置的位置,并且滑动件的提升运动能够有利地通过将锁栓推回到锁壳中来执行。
有利地中,可以设置弹簧元件,该弹簧元件抵着附加锁栓对阻塞元件预加载,其中,借助于该弹簧元件,能够将阻塞元件从凹部中引导出来。在这种情况下,弹簧元以小于由阻塞元件和锁定栓之间的摩擦接触实现的力沿附加锁栓的方向件对阻塞元件预加载。然而,如果例如通过当压入锁栓时使滑动件移位而释放摩擦接触,则阻塞元件与锁定栓之间的摩擦力减小,并且弹簧元件实现将阻塞元件从锁定栓中的凹部引导出来的目的。
阻塞元件可以具有接触凸轮,经由该接触凸轮,借助于弹簧元件抵着附加锁栓对阻塞元件预加载。附加锁栓还可以具有锁栓凸轮,如果附加锁栓从锁壳伸出,则能够使该锁栓凸轮处于与阻塞元件的接触凸轮重叠的位置中。如果将附加锁栓推到锁壳中,则阻塞元件的接触凸轮不再处于与附加锁栓的锁栓凸轮重叠的位置中,使得,当释放阻塞元件和锁定栓之间的摩擦接触时,阻塞元件被弹簧元件沿附加锁栓的方向移动。一旦摩擦接触被释放,阻塞元件沿附加锁栓的方向闪动,并且如果使附加锁栓再次处于伸出位置中,则接触凸轮和锁栓凸轮由于它们的横向斜侧面而因此允许彼此滑动直至接触凸轮的末端再次处于与锁栓凸轮的末端重叠的位置为止。弹簧元件因而再次受到压缩,并且阻塞元件能够再次接合在锁定栓中的凹部中。弹簧元件可以优选地被构造为螺旋压缩弹簧并且绕阻塞元件布置。
另一个优点因滑动件和锁定栓之间的操作连接而产生,该操作连接被构造为滑槽引导部,并且该滑槽引导部可以具有机加工到滑动件中的滑槽和布置在锁定栓处的滑槽引导元件。滑动件的运动方向和锁定栓的运动方向关于彼此包括直角,并且,因为滑槽引导部,滑动件的竖直运动被转变成锁定栓的水平运动。
滑槽可以具有滑槽延伸部,如果滑动件被移位使得锁定栓被缩回到在锁壳中的打开位置以外的位置中,则滑槽引导元件能够被引入到滑槽延伸部中。滑槽延伸部可以被布置在滑槽的端部,如果锁定栓位于缩回位置中,则在该端部处,滑槽引导元件位于滑槽中,所述缩回位置表示锁定栓的打开位置。如果稍微提升滑动件,则滑槽引导元件进入滑槽延伸部,并且使锁定栓以小距离进一步缩回到锁壳中并且超过打开位置。阻塞元件和锁定栓中的凹部之间的摩擦接触因此被释放,并且阻塞元件能够释放锁定栓。随后,锁定栓能够完全从锁壳伸出。
接触元件可以被布置在锁栓处,并且当推入锁栓中时,接触元件与滑动件形成操作连接,使得滑动件执行提升运动。接触元件可以被构造为辊,其可旋转地布置在锁栓处。在锁栓处的接触元件具体地辊的布置可以经由锁栓杆来实现,并且接触元件经由锁栓杆机械地连接至锁栓,并且因此,当移动锁栓时,接触元件相应地往前移动。滑动件可以具有接触表面,该接触表面具有的轮廓使得在接触元件抵靠该接触表面的情况下滑动件执行提升运动。接触表面形成边缘,并且如果具有接触元件的锁栓抵着接触表面的边缘移动,则提升运动被引入到滑动件中。辊因此沿着接触表面具体地沿着该边缘滚动。滑动件和接触元件移动沿锁栓到锁壳中的缩回运动的方向被引导,并且滑动件沿与锁栓在锁壳中的运动方向垂直的运动方向被引导。因此,锁栓和接触元件的移动转向90°,并且如果锁栓和接触元件沿水平方向移动,则滑动件竖直移动通过锁壳。
弹簧元件可以被布置在锁壳与滑动件之间,借助于该弹簧元件,在对应于锁定栓的阻塞位置的位置中对滑动件预加载。如果将具有接触元件的锁栓推回到锁壳中并且接触元件与在滑动件处的接触表面形成接触,则滑动件抵着弹簧元件的预加载被稍微提升。如果附加锁栓同样处于其被推到锁壳中的条件下,并且滑动件抵着弹簧元件的预加载被稍微提升,则滑槽引导元件进入滑槽延伸部,并且锁定栓被进一步缩回到锁壳中并且超过打开位置。阻塞元件和锁定栓之间的摩擦接触因此被释放。如果使锁栓随后再次转变到从锁壳出来的伸出位置,例如如果锁被锁定在配对锁定元件中,并且锁栓咬合到在配对锁定元件中的对应的开口中,则锁定栓同时从锁壳伸长。在这种情况下,伸出运动由在锁壳和滑动件之间的弹簧元件发起。
利用进一步的优势,可以设置电子致动器单元,其可以与滑动件形成操作连接,以移动滑动件。可以例如经电缆连接和/或经无线电连接将致动器单元连接到建筑物中的中央控制室,因此能够通过远程命令使滑动件移动,例如通过遥控将锁定栓引导到打开位置中。此外,可以设置传感器单元,该传感器单元被构造成用于感测附加锁栓的位置和/或阻塞元件的位置。同样可以将传感器单元连接至中央控制室,并且检索关于附加锁栓的和/或阻塞元件的位置的信息是可能的。传感器单元可以至少被构造为瞬时接触开关,其与附加锁栓和/或与阻塞元件机械协作。
附图说明
在下文中,将基于附图结合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描述在以下详细地示出增强本发明的进一步措施,其中:
图1:示出具有锁栓和用于锁定栓移动的功能顺序保障的附加锁栓的锁的实施例的视图;
图2:示出图1的锁栓和滑动件之间的操作连接的详细视图A,并且
图3:示出与图1的附加锁栓处于操作连接的阻塞元件的布置的详细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附图标记1表示具有锁壳10的锁,该锁能够被插入到门扇中。在锁壳10中,锁栓11被示出处于从锁壳10伸出的位置中。例如借助于门把手能够将锁栓11缩回到锁壳10中,所述门把手能够被容纳在把手从动件28中。此外,能够通过使锁1抵靠未示意的配对(counter)锁定元件而将锁栓11推动到锁壳10中,该配对锁定元件例如被插入到门柱中或被插入到非活动门扇中。一旦锁栓11抵靠配对锁定元件,锁栓11就被推动到锁壳10中,并且,如果门扇处于关闭位置,则锁栓11再次从锁壳10闪出并且能够锁止在配对锁定元件中的对应开口中。锁栓11被以已知方式构造为爪形插销,并且将不详细地描述其特定功能。
此外,锁1具有纵向可移动地容纳在锁壳10中的滑动件12,并且如果将锁栓11推回到锁壳10中,例如如果门关闭并且锁栓11与配对锁定元件形成接触,则滑动件12能够与锁栓11形成操作连接。在这种情况下,提升运动能够被引入到滑动件12中,所述提升运动在图示中沿垂直方向,如由滑动件12上的双箭头所指示。此外,锁定栓13被布置在锁1中,该锁定栓也与滑动件12协作,并且通过移动滑动件12,能够在阻塞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移动该锁定栓。滑动件12与锁定栓13之间的操作连接由滑槽引导部构造,并且滑动件12的运动方向和锁定栓13的运动方向包括关于彼此的直角,并且经由滑槽引导部,能够将滑动件12的垂直运动转变成锁定栓13的水平运动,以在阻塞位置与打开位置之间移动锁定栓13。在阻塞位置中,锁定栓13处于从锁壳10伸出的位置中,并且在打开位置中,锁定栓13处于缩回到锁壳中10的位置中。作为滑动件12和锁定栓13之间的操作连接,滑槽引导部具有在滑动件12中的滑槽20,滑槽引导元件21在该滑槽20中被引导。如果滑动件12竖直向下移动,则锁定栓13相应地能够从锁壳10中伸出。
此外,锁1具有附加锁栓14,该附加锁栓14与阻塞元件15协作。在这种情况下,阻塞元件15被布置成使得,当将锁栓11或附加锁栓14推回到锁壳10中时,防止锁定栓13移动到阻塞位置中。将在下文中描述根据本发明的阻塞元件15的布置。
阻塞元件15被布置成使得其能够以相互作用的方式与锁定栓13接合。为此目的,阻塞元件15在锁壳10内被容纳在阻塞元件壳25中,用于进行提升运动。阻塞元件15的运动方向与滑动件12的运动方向一致,且没有以相互作用的方式与滑动件12接合。在所示的布置中,锁定栓13位于打开位置,其中锁定栓13缩回到锁壳10中。凹部16被加工到锁定栓13中,并且在所示意的锁定栓13的打开位置中,凹部16处于与阻塞元件15重叠的位置中。锁栓11和附加锁栓14以从锁壳10伸出的布置被示出,并且在该布置中,附加锁栓14与阻塞元件15相互作用。由于附加锁栓14和阻塞元件15之间相互作用,阻塞元件15被引导到锁定栓13中的凹部16中,并且能够在凹部16的阻塞边缘16a和阻塞元件15之间发生摩擦接触,该摩擦接触将阻塞元件15阻塞在所示意的位置中。因为弹簧元件23向下预加载滑动件12,并且锁定栓13经由滑槽20和滑槽引导元件21甚至进一步沿其阻塞位置的方向被预加载,且因为锁定栓13被从锁壳10推出,所以在锁定栓13的凹部16的阻塞边缘和阻塞元件15之间产生接触压力。
通过接合在凹部16中的阻塞元件15防止锁定栓13从锁壳10移出。由于预加载,在阻塞边缘16a和阻塞元件15之间的接触力占优势,使得由于摩擦接触,阻塞元件15保持在所示意的位置。如果附加锁栓14被推动到锁壳10中,则凹部16的阻塞边缘16a和阻塞元件15之间的摩擦接触比弹簧元件17的预加载力大,所述弹簧元件17沿附加锁栓14的方向预加载阻塞元件15。因此,即使将附加锁栓14推动到锁壳10中,阻塞元件15也保持在凹部16中。
只有在附加锁栓14和锁栓11一起被推动到锁壳10中时,阻塞元件15才能够实现从锁定栓13中的凹部16脱离。如果锁栓11被推动到锁壳10中,则被构造为棍的接触元件22承靠在滑动件处的接触表面12a上,所述表面被构造为边缘。接触元件22在滑动件12下方行进到接触表面12a的底切部29中,并且滑动件12在压缩弹簧元件23的同时被稍微提升。在这种情况下,滑槽引导元件21进入滑槽延伸部21a,由此进入阻塞位置中的锁定栓13的预加载被撤消,并且锁定栓13能够以小距离进一步缩回到锁壳10中。在这种情况下,释放在阻塞边缘16a和阻塞元件15之间的接触压力已经足以导致弹簧元件17沿被推入的附加锁栓14的方向移动阻塞元件15。
如果锁栓11例如因为锁栓11咬合到配对锁定元件中的相应开口中而再次处于从锁壳10伸出的位置中,则锁定栓13能够同时地从锁壳10伸出并且将锁1锁止在配对锁定元件中。
为了再次将锁解开,未更详细地示意的门把手能够促使把手从动件28旋转,以抵着弹簧元件23再次移动滑动件12。在这种情况下,门把手可以仅被布置在房间的内侧,并且不能够从房间外侧对锁1开锁。此外,能够被插入到闭合柱体座(closing cylinder seat)30中的闭合柱体(closing cylinder)能够激活在滑动件12处的锁扣(catch)31,以抵着弹簧元件23再次移动滑动件12。随着滑动件23向上移动,滑槽引导元件21能够再次被转移到所示意的位置中,并且锁定栓13被再次缩回到锁壳10中。
图2示出由图1中的A标识的详细视图。示意锁栓11和滑动件12之间的相互作用。锁栓11被布置在锁栓杆26处,并且,在水平运动方向上,锁栓11能够在从锁壳10伸出的位置和缩回到锁壳中10中的位置之间移动。经由锁栓杆26,被构造为辊并且可旋转地容纳在锁栓杆26处的接触元件22连接到锁栓11。滑动件12的一部分此外被示意在滑动件12处的接触表面12a的区域中,接触元件22能够抵靠该区域。
该图示示出锁栓11处于从锁壳10伸出的位置中。如果例如通过撞击配对锁定元件而将锁栓11推回到锁壳10中,则接触元件22沿着接触表面12a滚动并且进入在滑动件12处的底切部29。因此,根据上述描述,滑动件12沿示出的箭头的方向向上移动,以将滑槽引导元件21移动到滑槽延伸部21a中。经由引导元件32,滑动件12在锁壳10中沿垂直方向被引导,并且滑动件12的运动被限制于提升运动。借助于锁栓弹簧27,锁栓11被预加载到从锁壳10伸出的位置中。
图3示出图1中所示的部分B的详细视图。示意与附加锁栓14相互作用的阻塞元件15。接触凸轮18被附加到阻塞元件15,所述接触凸轮在所示意的布置中与锁栓凸轮19相互作用,所述锁栓凸轮被附加在附加锁栓14处。附加锁栓14由附加锁栓弹簧24预加载到从锁壳10伸出的布置中。接触凸轮18与锁栓凸轮19以末端在末端上的方式彼此相对,并且阻塞元件15因此被维持在所示意的布置中。
此外,阻塞元件15的后部位于凹部16中,其被配合到锁定栓13中。在这种情况下,在凹部16中的阻塞边缘16a和阻塞元件15的后端之间的摩擦接触得以维持,这是因为,在所示意的位置中,锁定栓13被稍微预加载到从锁壳10伸出的位置中。
如果现在将附加锁栓14压入到锁壳10中,并且接触凸轮18从锁栓凸轮19脱离时,则尽管借助于弹簧元件17将预负载施加到附加锁栓14的方向,但阻塞元件15仍然保持在所示意的位置中,这是因为阻塞边缘16a和阻塞元件15之间的摩擦接触占优势。阻塞元件15被容纳在阻塞元件壳25中,该阻塞元件壳25位于锁壳10中。阻塞元件15在阻塞元件壳25中被引导,以执行提升运动,并且只有在阻塞边缘16a和阻塞元件15之间的接触压力被撤消时,弹簧元件17才能够沿被推回到锁壳10中的附加锁栓14的方向移动阻塞元件15,以便使得能够实现锁定栓13到锁壳10外的伸出移动。如果附加锁栓14到锁壳10中的推力被撤消,并且如果借助于附加锁栓弹簧24将附加锁栓14引导回到所示意的位置中,则接触凸轮18的末端与锁栓凸轮19的末端再次彼此坐靠,而弹簧元件17再次被压缩。同时,阻塞元件15再次进入锁定栓13中的凹部16,并且阻塞元件15的所示意的位置被重新建立。
因此,确保了锁定栓的锁定栓运动的功能顺序保障,并且只有将锁栓11和附加锁栓14两者同时推到锁壳中10时,锁定栓13才能够从锁壳10伸出,并且仅锁栓11从锁壳10伸出,这是因为仅锁栓11在配对锁定元件中具有对应的开口。
本发明在其构造上并不限于以上呈现的优选实施例。相反,可以构想许多变型,这些变型甚至在基本上不同类型的实施例的情况下利用所图示的解决方案。由权利要求书、说明书或附图而产生的包括结构细节或空间配置的所有特征和/或优势,通过其本身以及几乎各种组合,对本发明而言可能是必不可少的。
附图标记清单
1  锁
10  锁壳
11  锁栓
12  滑动件
12a  在滑动件处的接触表面
13  锁定栓
14  附加锁栓
15  阻塞元件
16  凹部
16a  阻塞边缘
17  弹簧元件
18  接触凸轮
19  锁栓凸轮
20  滑槽
21  滑槽引导元件
21a  滑槽延伸部
22  接触元件
23  弹簧元件
24  附加锁栓弹簧
25  阻塞元件壳体
26  锁栓杆
27  锁栓弹簧
28  把手从动件
29  底切部
30  闭合柱体座
31  锁扣
32  引导元件

Claims (14)

1.一种具有锁壳(10)的锁(1),锁栓(11)被容纳到所述锁壳(10)中以能够在从所述锁壳(10)伸出的位置和缩回到所述锁壳(10)中的位置之间移动,其中,滑动件(12)被容纳在所述锁壳(10)中以能够纵向移动,在所述锁栓(11)被推回到所述锁壳(10)中时,所述锁栓(11)能够与所述滑动件形成操作连接,并且其中,设置有锁定栓(13),所述锁定栓(13)与所述滑动件(12)协作,并且通过移动所述滑动件(12),所述锁定栓(13)能够在阻塞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移动,并且其中,设置有附加锁栓(14),所述附加锁栓(14)与阻塞元件(15)协作,其中,所述阻塞元件(15)被布置成使得当将所述锁栓(11)或所述附加锁栓(14)推回到所述锁壳(10)中时,所述锁定栓(13)被防止移动到所述阻塞位置中,
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塞元件(15)与所述锁定栓(13)形成操作连接,其中,所述操作连接由所述锁定栓(13)中的凹部(16)构造,所述阻塞元件(15)能够接合到所述凹部(16)中,其中,将所述附加锁栓(14)转移到从所述锁壳(10)伸出的位置中,其中,当将所述附加锁栓(14)推回到所述锁壳(10)中时,所述阻塞元件(15)由于摩擦接触而保持在所述凹部(16)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1),其特征在于,能够通过将所述锁定栓(13)缩回到所述锁壳(10)中进入到超过所述打开位置的位置中来撤消所述阻塞元件(15)和所述锁定栓(13)之间的所述摩擦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锁(1),其特征在于,能够通过所述滑动件(12)的提升运动来产生将所述锁定栓(13)缩回到所述锁壳(10)中的超过所述打开位置的位置中,其中,优选地通过将所述锁栓(11)推回到所述锁壳(10)中来执行所述滑动件(12)的提升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锁(1),其特征在于,设置有弹簧元件(17),所述弹簧元件(17)抵着所述附加锁栓(14)预加载所述阻塞元件(15),并且其中,能够借助于所述弹簧元件(17)将所述阻塞元件(15)引导到所述凹部(16)外。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锁(1),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塞元件(15)具有接触凸轮(18),经由所述接触凸轮(18),所述阻塞元件(15)借助于所述弹簧元件(17)抵着所述附加锁栓(14)被预加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锁(1),其特征在于,所述附加锁栓(14)具有锁栓凸轮(19),当所述附加锁栓(14)从所述锁壳(10)伸出时,所述锁栓凸轮(19)能够处于与所述阻塞元件(15)的所述接触凸轮(18)重叠的位置中。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锁(1),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件(12)和所述锁定栓(13)之间的操作连接形成滑槽引导部,所述滑槽引导部具有配合到所述滑动件(12)中的滑槽(20)和布置在所述锁定栓(13)处的滑槽引导元件(2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锁(1),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20)具有滑槽延伸部(21a),只有当所述滑动件(12)被移位使得所述锁定栓(13)缩回到所述锁壳(10)中的超过所述打开位置的位置中时,所述滑槽引导元件(21)才能够被引入到所述滑槽延伸部(21a)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锁(1),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栓(13)和所述阻塞元件(15)的摩擦接触只有在所述滑槽引导元件(21)被引入到所述滑槽延伸部(21a)中时才能够被释放。
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锁(1),其特征在于,接触元件(22)被布置在所述锁栓(11)处,其中,当向后推动所述锁栓(11)时,所述接触元件(22)接合成与所述滑动件(12)形成操作连接,从而所述滑动件(12)执行提升运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锁(1),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件(12)具有接触表面(12a),所述接触表面(12a)具有的轮廓使得在所述接触元件(22)抵靠所述接触表面(12a)时,所述滑动件(12)执行所述提升运动。
1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锁(1),其特征在于,弹簧元件(23)被布置在所述锁壳(10)和所述滑动件(12)之间,借助于所述弹簧元件,所述滑动件(12)被预加载到与所述锁定栓(13)的所述阻塞位置相对应的位置中。
1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锁(1),其特征在于,设置有电动致动器单元,所述电动致动器单元能够与所述滑动件(12)形成操作连接,用于移动所述滑动件(12)。
1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锁(1),其特征在于,设置有传感器单元,所述传感器单元被构造成用于感测所述附加锁栓(14)的位置和/或所述阻塞元件(15)的位置。
CN201280008200.0A 2011-02-08 2012-01-23 具有用于锁定栓运动的功能顺序保障的锁栓和附加锁栓的锁 Active CN10334807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1000549.8 2011-02-08
DE201110000549 DE102011000549A1 (de) 2011-02-08 2011-02-08 Schloss mit einer Falle und einer Zusatzfalle zur Ablaufsicherung einer Riegelbewegung
PCT/EP2012/000279 WO2012107169A1 (de) 2011-02-08 2012-01-23 Schloss mit einer falle und einer zusatzfalle zur ablaufsicherung einer riegelbewegung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48075A true CN103348075A (zh) 2013-10-09
CN103348075B CN103348075B (zh) 2015-12-02

Family

ID=458332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08200.0A Active CN103348075B (zh) 2011-02-08 2012-01-23 具有用于锁定栓运动的功能顺序保障的锁栓和附加锁栓的锁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EP (1) EP2673434B1 (zh)
CN (1) CN103348075B (zh)
DE (1) DE102011000549A1 (zh)
DK (1) DK2673434T3 (zh)
TW (1) TW201237248A (zh)
WO (1) WO2012107169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43461A (zh) * 2016-10-14 2019-06-04 特鲁普机械奥地利有限公司及两合公司 用于折弯机的后挡料和定位这种后挡料的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S2700546T3 (es) * 2012-09-04 2019-02-18 Assa Abloy Sicherheitstechnik Gmbh Dispositivo de cerradura con dispositivo de sensor para una hoja pasiva
DE102013103317A1 (de) * 2013-04-03 2014-10-09 Dorma Gmbh + Co. Kg Sperrvorrichtung für eine Schlossfalle eines Türschlosses
GR20160100019A (el) * 2016-01-21 2017-08-31 Μιλτιαδης Πασχαλη Σεμκος Μηχανισμος αυτοματου κλειδωματος
DE102016109400A1 (de) 2016-05-23 2017-11-23 Dormakaba Deutschland Gmbh Schloss mit einer Falle und einer Zusatzfalle zur Ablaufsicherung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944382A (en) * 1931-03-30 1934-01-23 Andrew J Wecker Automatic doorstop
DE29812665U1 (de) * 1998-07-16 1998-12-24 Saechsische Schlosfabrik Pegau Selbstverriegelndes Schloß
CN1788131A (zh) * 2003-05-14 2006-06-14 阿布莱有限公司 用于引导门锁中的碰簧销锁死的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944382A (en) * 1931-03-30 1934-01-23 Andrew J Wecker Automatic doorstop
DE29812665U1 (de) * 1998-07-16 1998-12-24 Saechsische Schlosfabrik Pegau Selbstverriegelndes Schloß
CN1788131A (zh) * 2003-05-14 2006-06-14 阿布莱有限公司 用于引导门锁中的碰簧销锁死的装置
DE602004007517T2 (de) * 2003-05-14 2008-03-13 Abloy Oy Anordnung zur führung des sperrens eines sperrbolzens in einem türschloss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43461A (zh) * 2016-10-14 2019-06-04 特鲁普机械奥地利有限公司及两合公司 用于折弯机的后挡料和定位这种后挡料的方法
US11267030B2 (en) 2016-10-14 2022-03-08 Trumpf Maschinen Austria Gmbh & Co. Kg Backgauge for a bending machine and method for positioning a backgauge of this kin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02011000549A1 (de) 2012-08-09
EP2673434A1 (de) 2013-12-18
WO2012107169A1 (de) 2012-08-16
DK2673434T3 (en) 2016-09-12
CN103348075B (zh) 2015-12-02
EP2673434B1 (de) 2016-07-06
TW201237248A (en) 2012-09-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48075A (zh) 具有用于锁定栓运动的功能顺序保障的锁栓和附加锁栓的锁
US10590681B2 (en) Door latch system
US7992346B2 (en) Sliding door system having a locking mechanism
CN103370488B (zh) 用于具有防恐慌功能的双门扇门组件的锁系统
CN207063743U (zh) 车辆用门锁装置
EP3048075B1 (en) Car door lock
EP2636553B1 (en) Vehicle sun roof apparatus
US11136792B2 (en) Vehicle door latch system
EP1863733A1 (en) Safety lock for elevator landing door detecting intrusion in the shaft through the landing door and elevator thus equipped
CN102883986A (zh) 电梯门联接器组件
CN101550784B (zh) 具有可释放的旋转单元的锁
US20130106119A1 (en) Locking Device with Striking Arrangement and Automatic Locking
EP4034737B1 (en) Lock device and system
CN110219522B (zh) 地线锁及解锁钥匙
EP1617019A3 (de) Elektromechanisches Türschloss
US20200102772A1 (en) Vehicle door latch device
US10954700B2 (en) Opening control device
CN102257232A (zh) 用于家用电器的门锁定装置
CN103243992A (zh) 门扇固定器
CA2936359A1 (en) Watertight door or window
CN106761008B (zh) 一种自动门锁的锁出控制机构及其自动门
CN106285233B (zh) 门锁组件
CN107642521A (zh) 联锁式组装机构
CN104563670B (zh) 一种自动门锁锁出控制机构
CN103025204A (zh) 卡锁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1106

Address after: German ENNEPETAL

Applicant after: DORMA DEUTSCHLAND GMBH

Address before: German ENNEPETAL

Applicant before: Dorma GmbH & Co. KG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German ENNEPETAL

Patentee after: Multi Makai pull Germany Co Ltd

Address before: German ENNEPETAL

Patentee before: DORMA DEUTSCHLAND GMB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