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753315U - 一种浮法玻璃退火窑 - Google Patents

一种浮法玻璃退火窑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753315U
CN201753315U CN2010202561845U CN201020256184U CN201753315U CN 201753315 U CN201753315 U CN 201753315U CN 2010202561845 U CN2010202561845 U CN 2010202561845U CN 201020256184 U CN201020256184 U CN 201020256184U CN 201753315 U CN201753315 U CN 2017533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rock wool
district
float glass
are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20256184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新杰
韩新生
田孝胜
宋书兴
宋昆鹏
许睿睿
余清华
黄胜利
尚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ives Stein Metallurgical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TEIN (SHANGHAI) INDUSTRIAL FURNA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EIN (SHANGHAI) INDUSTRIAL FURNA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TEIN (SHANGHAI) INDUSTRIAL FURNA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020256184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7533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7533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753315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urnace Housings, Linings, Walls, And Ceil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浮法玻璃退火窑,所述退火窑包括A区、B区、C区、D区、F区;所述A区或/和B区平铺有至少一层岩棉层、至少一层纤维毯层;所述C区平铺有至少两层岩棉层。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浮法玻璃退火窑,壳体内填充有保温材料,侧壁保温好,横向温差低,可适应薄、厚玻璃的退火,保证自控系统长期正常运转,控制好退火温度。

Description

一种浮法玻璃退火窑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热工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退火窑,尤其涉及一种浮法玻璃退火窑。
背景技术
随着浮法玻璃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多品种、多规格、优质高产”日渐成为企业提高竞争力的有效手段,越来越多的企业尝试生产厚玻璃或超厚玻璃。但在退火过程中往往会出现玻璃板炸裂、劈边、切割困难等问题,致使总成品率降低。
现有的退火窑通常包括A区、B区、C区、D区、F区,A区采用顺流冷风间接热交换,B区采用逆流热风循环间接热交换,C区采用逆流热风循环间接热交换,D区采用热风循环直接热交换,F区采用冷风直接热交换。
实际生产中制定了如下的温度制度,以延长退火区间,减小残余应力:
A区出口:550℃;
B区出口:480℃;
C区出口:380℃;
D区出口:220℃;
F区出口:70℃。
在生产玻璃时,由于受成形工艺的影响,玻璃板的边部和中间会有较大的温度差异,容易造成玻璃板边凉或炸板等现象,改进玻璃板边凉的方法一般有:
方法一、增加退火窑A、B区边部电加热:
从设计角度看,在壳体内采用电加热,直接辐射加热玻璃板,提高热效率。在A、B区轴头间玻璃板上边部,增加电加热,以补偿边部的热损失,解决边冷问题,保证薄、厚玻璃的退火。电加热主要用于烤窑、生产事故及正常生产,而正常生产时最大用量仅为装机功率的30%,因此在整个窑期中,装机功率的费用浪费较大。
方法二、加强退火窑壳体的保温及轴头密封:
壳体的保温及密封,是影响玻璃板退火的重要因素,也是退火窑温度自控的前提。选择在600℃性能稳定的保温材料,导热系数小,易于压缩,国内用之较多的陶瓷纤维及岩棉,多层交错压缩在一起。轴头密封,由于辊子长期运行,使辊子边部产生缝隙,轴头密封采用毯状的陶瓷纤维及岩棉,陶瓷纤维及岩棉表面柔软,可与轴头紧密接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浮法玻璃退火窑,可适应薄、厚玻璃的退火,保证自控系统长期正常运转,控制好退火温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浮法玻璃退火窑,所述退火窑包括A区、B区、C区、D区、F区;所述A区或/和B区平铺有至少一层岩棉层、至少一层纤维毯层;所述C区平铺有至少两层岩棉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A区、B区均平铺有第一岩棉层、第一纤维毯层、第二纤维毯层,层与层之间密封连接;所述第一岩棉层与钢板之间、岩棉与岩棉之间均设有粘结剂层;所述第一纤维毯层与第一岩棉层错缝铺设,所述第二纤维毯层与第一纤维毯层错缝铺设;所述C区平铺有第二岩棉层、第三岩棉层、第四岩棉层,层与层之间密封连接;所述第三岩棉层与第二岩棉层错缝铺设,所述第四岩棉层与第三岩棉层错缝铺设。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退火窑壳体外部钢板内侧焊接或联结有锚固钉。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退火窑侧面钢板和顶面钢板上均涂有粘结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在A区、B区顶部挂钉的C型钢内部设有条状矿棉,将所述C型钢内部塞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浮法玻璃退火窑,壳体内填充有保温材料,侧壁保温好,横向温差低,可适应薄、厚玻璃的退火,保证自控系统长期正常运转,控制好退火温度。
附图说明
图1、图2为本实用新型浮法玻璃退火窑A区及B区的结构示意图。
图3、图4为本实用新型浮法玻璃退火窑C区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浮法玻璃退火窑,所述退火窑包括A区、B区、C区、D区、F区;所述A区或/和B区平铺有至少一层岩棉层1、至少一层纤维毯层2;所述C区平铺有至少两层岩棉层3。
本实施例中,所述A区、B区均平铺有第一岩棉层、第一纤维毯层、第二纤维毯层,层与层之间密封连接;所述第一岩棉层与钢板之间、岩棉与岩棉之间均设有粘结剂层;所述第一纤维毯层与第一岩棉层错缝铺设,所述第二纤维毯层与第一纤维毯层错缝铺设;所述C区平铺有第二岩棉层、第三岩棉层、第四岩棉层,层与层之间密封连接;所述第三岩棉层与第二岩棉层错缝铺设,所述第四岩棉层与第三岩棉层错缝铺设。
所述退火窑壳体外部钢板内侧焊接或联结有锚固钉,退火窑壳体外部钢板内侧按规定进行预处理后,进行锚固钉的焊接或联结。所述退火窑侧面钢板和顶面钢板上均涂有粘结层。此外,本实施例中,在A区、B区顶部挂钉的C型钢内部设有条状矿棉,将所述C型钢内部塞满。
以下特别对及退火窑壳体A、B、C区的壳体填装方法及耐火材料填充安装质量进行说明。
1、施工方法
1.1表面预处理
退火窑壳体进行保温材料的填装前,要对壳体内表面进行清理以确保粘结剂能够与壳体进行很好的粘结。(壳体内部不允许涂漆。)
1.2锚固钉的焊接
退火窑壳体外部钢板内侧按规定进行预处理后,进行锚固钉的焊接或联结,锚固钉的间距及焊接要求严格执行图纸技术要求或相关标准规范;锚固钉放于标识的标点上,垂直于炉壁钢板进行满焊,不可出现漏焊、砂眼、虚焊等焊接缺陷。锚固钉的各项位置偏差严格按图纸执行。锚固钉焊接完毕后要清理药皮、校正焊钉,并逐个检查。
1.3粘结剂的涂抹
粘结剂使用前需搅拌均匀,达到颜色均匀,无沉淀。
表面涂刷均匀。涂抹量达到设定要求。
退火窑侧面钢板和顶面钢板要各涂一定量。
1.4保温层的平铺
AB区:
在进行顶部铺面之前,须将顶部挂钉的C型钢内部用合适的条状矿棉塞满。
第一层岩棉的平铺:
用一定厚度的岩棉作第一层的平铺,岩棉与钢板之间及岩棉与岩棉之间用粘结剂粘牢。确保将岩棉粘贴到钢板上;岩棉块于块之间强行挤压,不得留有间隙,以保证块间的密封。
第二层纤维毯的平铺:用一定厚度的陶瓷纤维毯作第二层的平铺,第二层纤维毯在平铺时要与第一层岩棉错缝。块于块之间要强行挤压,不得留有间隙,以保证块间的密封。
第三层纤维毯的平铺:同上面;
壳体两端的每层多出部分,以便于切平
炉顶铺设的同时进行侧墙上部得铺设。
炉底铺设的时候同时进行炉墙下部的铺设。
C区:
第一层岩棉的平铺:用一定厚度的岩棉作第一层的平铺。
第二层岩棉的平铺:用一定厚度的岩棉作第二层的平铺,第二层岩棉在平铺时要与第一层岩棉错缝。块于块之间要强行挤压,不得留有间隙,以保证块间的密封。
第三层岩棉的平铺:用一定厚度的岩棉作第二层的平铺。第三层与第二层之间要错缝。纤维毡块与块之间要强行挤压,不得留有间隙,以保证块间的密封。依此类推进行施工安装。
1.5炉顶的耐火材料铺设
炉顶耐火纤维铺设过程中,需要把退火窑壳体倒置进行铺设。
2、施工注意事项
施工时锚固钉周围不能出现空洞或缝隙,纤维毯要紧紧靠在锚固钉周围,不能扩大锚固钉穿过的孔,以免造成串火或漏气现象。
所有墙壁上的开孔、预留孔处的纤维毯开孔要比实际开孔小,且开口处的切割茬要平整,以保证此部位的软密封效果。
顶与墙、墙与墙的交接处要根据现场情况,处理好每层之间的错缝。接缝不能出现在钢板与钢板交接拐角处。
衬里施工完毕要进行修正,及时处理施工过程存在的缝隙和孔洞等质量隐患。
施工过程中已经铺好的保温材料上禁止踩踏,如确因为施工问题需要上人,要在所踩区域铺上木板,木板面积要尽可能大,具体情况以不发生纤维层塌陷为宜。
辊盖孔隔断部位的保温板填充前,须将单侧的扁钢条焊好,然后将规定厚度的纤维板按照图纸要求填充,最后将另一侧的挡边条压紧焊接,须保证辊盖孔的尺寸。
3、施工监理
退火窑耐火材料填装质量应该在上述制造监理程序中和其它质量控制一起进行。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浮法玻璃退火窑,壳体内填充有保温材料,侧壁保温好,横向温差低,可适应薄、厚玻璃的退火,保证自控系统长期正常运转,控制好退火温度。
这里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和应用是说明性的,并非想将本实用新型的范围限制在上述实施例中。这里所披露的实施例的变形和改变是可能的,对于那些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实施例的替换和等效的各种部件是公知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清楚的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本质特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可以以其它形式、结构、布置、比例,以及用其它组件、材料和部件来实现。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里所披露的实施例进行其它变形和改变。

Claims (5)

1.一种浮法玻璃退火窑,所述退火窑包括A区、B区、C区、D区、F区;其特征在于:
所述A区或/和B区平铺有至少一层岩棉层、至少一层纤维毯层;所述C区平铺有至少两层岩棉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法玻璃退火窑,其特征在于:
所述A区、B区均平铺有第一岩棉层、第一纤维毯层、第二纤维毯层,层与层之间密封连接;所述第一岩棉层与钢板之间、岩棉与岩棉之间均设有粘结剂层;所述第一纤维毯层与第一岩棉层错缝铺设,所述第二纤维毯层与第一纤维毯层错缝铺设;
所述C区平铺有第二岩棉层、第三岩棉层、第四岩棉层,层与层之间密封连接;所述第三岩棉层与第二岩棉层错缝铺设,所述第四岩棉层与第三岩棉层错缝铺设。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法玻璃退火窑,其特征在于:
所述退火窑壳体外部钢板内侧焊接或联结有锚固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法玻璃退火窑,其特征在于:
所述退火窑侧面钢板和顶面钢板上均涂有粘结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法玻璃退火窑,其特征在于:
在A区、B区顶部挂钉的C型钢内部设有条状矿棉,将所述C型钢内部塞满。
CN2010202561845U 2010-07-13 2010-07-13 一种浮法玻璃退火窑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7533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2561845U CN201753315U (zh) 2010-07-13 2010-07-13 一种浮法玻璃退火窑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2561845U CN201753315U (zh) 2010-07-13 2010-07-13 一种浮法玻璃退火窑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753315U true CN201753315U (zh) 2011-03-02

Family

ID=436210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20256184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753315U (zh) 2010-07-13 2010-07-13 一种浮法玻璃退火窑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753315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95975A (zh) * 2013-07-31 2013-11-20 中国建材国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玻璃退火窑侧墙保温棉模块化填充方法
CN111470760A (zh) * 2020-06-02 2020-07-31 咸宁南玻玻璃有限公司 一种22毫米超厚浮法玻璃的生产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95975A (zh) * 2013-07-31 2013-11-20 中国建材国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玻璃退火窑侧墙保温棉模块化填充方法
CN103395975B (zh) * 2013-07-31 2015-08-12 中国建材国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玻璃退火窑侧墙保温棉模块化填充方法
CN111470760A (zh) * 2020-06-02 2020-07-31 咸宁南玻玻璃有限公司 一种22毫米超厚浮法玻璃的生产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652835A (zh) 一种组合梁湿接缝冬季施工电伴热保温方法
CN103422583A (zh) 金属复合真空板及其制备方法
CN201753315U (zh) 一种浮法玻璃退火窑
CN103422582B (zh) 陶瓷复合真空隔热板及其制备方法
CN203543250U (zh) 玻璃复合真空板
CN203766165U (zh) 陶瓷复合真空板
CN103422633B (zh) 有吸气剂的双真空层陶瓷复合真空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04295018A (zh) 金属复合真空隔热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04291705A (zh) 玻璃复合真空板及其制备方法
CN203603399U (zh) 复合真空板
CN103422637A (zh) 双真空层玻璃复合真空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04294950A (zh) 双真空层金属复合真空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04294934A (zh) 复合真空隔热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04295023A (zh) 复合真空板及其制备方法
CN203603278U (zh) 石材复合真空板
CN104294935A (zh) 双真空层玻璃复合真空隔热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03420623A (zh) 有吸气剂的双真空层玻璃复合真空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03422634B (zh) 有吸气剂的金属复合真空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04295028A (zh) 陶瓷复合真空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04294931A (zh) 双真空层金属复合真空隔热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04295027A (zh) 有安装孔的陶瓷复合真空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03422585A (zh) 玻璃复合真空隔热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04294949A (zh) 有安装孔的双真空层金属复合真空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04746698A (zh) 密封条封边的陶瓷复合真空隔热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04294927A (zh) 有吸气剂的双真空层复合真空板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01901 Shanghai city Baoshan District Wenchuan Road No. 1398

Patentee after: Fives Stein Metallurgical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Address before: 201901 Shanghai city Baoshan District Wenchuan Road No. 1398

Patentee before: STEIN (SHANGHAI) INDUSTRIAL FURNACE CO., 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302

Termination date: 20180713